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情感 > 正文

苹果熟了的时候

作者: 王传银2023/08/23情感

又是一季果甜瓜香。在这苹果熟了的时候,我再次踏访沂蒙这片热土,过沂河,翻山峪,来到沂源县的一处生态果业观光园区。

放眼望去,漫山的"沂源红"骄傲地亮出她成熟的底色,自豪地招呼着远道而来的我。走进果园,但见丰收果农的脸上写满喜悦和幸福;而前来指导的一位当地果树专家更让我刮目相看。

果农江照华:笑意写在脸上

乍看上去,年已半百的江照华更加显老一些,我知道,这是风吹日晒、辛苦劳作的写照。但是,丰收的喜悦真实地写在他的脸上、出自他的口中。而这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话语,正是沂源县成千上万丰收果农都会有的情感宣示。

"家里有三口人,三亩苹果园,200多棵30多年树龄的苹果树。"站在果园内一块小小的空地上,江照华如数家珍。"一年下来,收果3万余斤,毛收入5到6万元,纯收入3万多元。"

"承包了28年果园,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江照华深有感触地说起来。"过去,种果树缺技术、缺人才、管理跟不上,导致挂果少、果质差、产量低。后来,县里、镇上组织了果树种植技术培训,我作为第一批学员每月坚持学习5天,有理论,有实践,一年下来,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新技能。"

的确,被知识和技能"武装"起来的沂源果农,生产、生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就说江照华,严格遵循果树生长规律,科学管理果园,开花点粉,见果套袋,适时除草施肥。秋天摘果后,或参与果实联储入库,或跃上电商销售平台。来自自家果园多年的劳动收入,帮儿子交上了新房首付。过段时间,他还要帮正在学车的儿子买上新车。而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自打央视《朝闻天下》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我们的‘沂源红’,我们亲自种出的沂源苹果成了‘奥运果’‘世博果’‘太空果’,我就敢说‘中庄苹果甲天下’!"这段话出自站在我面前侃侃而谈的果农江照华口中,我一点都不感到惊讶,因为现在的农业农村农民,确实今非昔比了!

每年秋天、冬天一直到来年春天、初夏,经由线上线下的技术平台和销售渠道,甜美的苹果滋润了男女老少的肠胃,装点了千家万户的生活,这,不正是落实国家"三农政策"结下的累累硕果?不正是无数江照华们立下的辛勤功劳?

刘进:沂源版的"袁隆平"

在沂源的镇村、山岭、果园,县果品产销服务中心生产科科长刘进早已家喻户晓。无数果农听过他的知识技能课,很多果园留下了他下乡指导的身影和脚印。

当年高考,刘进报考的是济宁农校果树专业;毕业后,又进修了沈阳农大园艺专业。这让很多人不好理解。高考,不就想跳出农门吗?上农校有啥出息?

可刘进看得准,家乡漫山遍野都是果园,学农,将来一定有用武之地。

1997年,刘进参加工作,首先遇到了苹果套袋技术不被果农接受的难题。他用学到的知识,驻村讲解,实地演示,发展示范户。当年秋天,摘袋后的苹果果面光滑、着色漂亮、烂果骤减、产量提升、客商争购,刘进一炮打响。

随着树龄增加,果树老化,很多果园出现了通风透光不良的果树郁闭现象,果实品质明显下降。对此,科班出身的刘进刻苦攻关,创造出了"苹果郁闭园修剪方法",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发明专利。无数问题果树重新焕发出生机,迎来了产量、质量上的"第二春".

2019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选派优秀果树专家对口支援重庆市石柱县,实施东西部农业扶贫协作。刘进积极响应,做通家属的工作,克服两个孩子小的困难,毅然参加。三个月里,刘进看到了当地果树生产技术的短板,感受到了当地果农对先进技术的渴求。他扑下身子,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了十余次现场指导、20多次技术培训,制定了适合当地的技术操作规范,引进了来自山东的优良品种,完成了生产和技术的可复制,被有关部门表彰为"东西部农业扶贫协作优秀科技指导员".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象出艰辛。刘进,一个参与了"沂源红"新品种选育的果品专业技术人才,一个多年来在果园比在办公室时间多的多的果树专家,被人们亲切地美誉为沂源的"袁隆平".他说,其实在林果大县沂源,像他这样脚下沾满泥土,一心为果农果树发展奉献的人数也数不清,沂源版的"袁隆平"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