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随笔 > 正文

北街

作者: 陈梦云2024/02/05随笔

我的老家在滇西永胜县县城的西北面,出门向东走,经过一条唤作龙井巷的巷子,就进入小城的主干街道——北街。街道两旁,手机店、早点铺、烧烤店、粮油店、个体超市、美发店、花店林立。

但在三十多年前,这里并无此番热闹喧哗的光景。那时候,北街虽然是小城十字街的主干道之一,有小城最高的楼房——七层楼粮食局,但除了小城隔五赶街的街子天有点热闹之外,平时的街道冷清无比。沿街两边没有什么商铺,有一家私人诊所——李永胜诊所,那个曾为小时候的我看过无数回病的李医生,多年前也因患病死了。倒是有着好几家铁匠铺,王氏、赵氏、邱氏、石氏、吴氏等等十来家的样子。这些打铁铺,整日里,热火朝天"铛铛,铛,铛铛"地响个不停,要么父子、师徒两人,要么夫妻两口子,挥动着手中的大锤,后来慢慢换成半机械化的气锤,把用火钳夹住的那些烧的通红透亮的铁块,一下下、一轮轮,砸扁砸平,砸均匀,然后再打造成他们想要的砍刀、菜刀、铁锤、镰刀、錾子、锄头等等。等到小城每隔五天一街的街子天,卖给那些来自县城不同乡镇的顾客或者农民朋友们。每家为了显示自家手艺,都要在他们的产品上像盖印章一样,烙印上一个姓氏,没有姓氏标识的,人家一般都不会去买,怕质量有问题,烂了换不了。

那些日子里,我们这场半大娃儿放学回家,路过铁匠铺,都喜欢踮起脚尖,或者聚拢在店门口,瞄瞄铁匠铺那烧得通红的铁,或者听一听那"铛铛铛"的打铁声,以及锻打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淬炼时发出的"滋滋"声,让人觉得新奇、好玩。看饱、听饱,再一溜烟跑步回家。

如果运气好,同学当中有铁匠的儿子,他会把他爹为他焊的铁环,借你玩一阵子,用一个铁钩推着、稳着它,大摇大摆地把它滚回家。如果中途不停、不翻圈死,算你厉害。

除了铁匠铺,放学的娃儿们,还喜欢黏在街上一家棉絮店门口,瞅那个四十多岁、戴一顶青色帽子的男人和他的婆娘弹棉絮。只见他俩肩扛一张如农民耕田时用的犁耙样的弹弓,一排排,来来回回,将那些散乱的新旧棉丝、纺纱,弹成一张张白亮的被子或者垫褥。那灵巧的操作和弹弓发出的嘤嘤嗡嗡的声响,与打铁铺震耳的敲打声,完全是另一种劳作风格的声乐演奏,让人觉得有趣。等他们卸下弹弓休息,男人坐在门口凳子上吸两口纸烟,女人起身准备做饭时,也不说话,屋里屋外大家相对笑一笑就散了,仿佛约定好似的。

时间如水,如今,三十多年光阴就这样匆匆流过去了。我们这些当年的小屁孩,沿着这条并不长的街道,走向学校、农贸市场、医院、车站,走过自己美丽的青春年少,走向了各自的人生大海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