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报告 > 正文

纺织实习报告

2025/03/22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纺织实习报告(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纺织实习报告 篇1

经过一整年的学习过后,放假在家的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一年来的学习是不是足够完善?仅仅在学校汲取书本上的知识,能否帮助我真正理解什么是设计?

重新审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慢慢浮现出来:工业设计在整个工业体系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它跟工业生产、商业活动究竟是怎样联系的?用通俗的话来说,我到底怎么样才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赚钱?设计师这个职位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我要找一家真正参与生产和贸易的公司,亲身体会设计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几经周折,我找到了一家刚刚投入生产、正开始第一笔交易的纺织品公司。真正地工厂体验工业生产,这对于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工厂往往都是烟囱和冰冷的砖墙构成的建筑物;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我也成为参与其中的一员。

或许在这里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什么才是纺织,以及这个公司的背景。所谓纺织,从棉花到内衣,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实际上有一条流水线:首先,棉花要得到采集,并且被粗加工成丝线;在这之后,丝线需要漂白,有的还需要染色;这样的各种颜色的丝线被送往精加工的工厂,按照市场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最后,这些精细的纱线被绕成圆柱形状的产品,送往制造内衣、袜子等等需要丝线的厂家。而我所找到的这家公司,是一家做精加工的公司,即是处于第三级的公司。

之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家刚刚开始投入生产,并且处在产业链上述位置的公司,主要是有这么几个考虑:其一,在实际的贸易中,市场对于精制纱线的种类要求繁多,因此参与精加工的公司就必须使用大规模的机器进行自动控制和精密生产——因为仅仅凭借手工活无法做出如此多的种类,也达不到市场要求的精密程度;这样一来就便于我去体验什么才是真正的“工业生产”;其二,由于这家公司刚刚起步,因此在生产方面,改进的空间很大;并且在贸易方面,还不存在较为有效的宣传方式;因此,这样的公司便于我发挥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公司做产品改进或者进行初步的商业宣传设计。

在这番简单地调查后,我对自己的暑期实践做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前面几天,我会作为普通的工人进入车间,体验一个精加工的纱线产品是如何诞生的;等到对整个生产流程熟悉之后,再考虑是否能够对产品进行改进,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公司宣传。

第一阶段主要是为了收集相应的产品信息,包括生产工艺、品质要求、机器使用方法等等,为产品改进提供相应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对产品改进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一,对纱线本身质量的改进只能通过技术方面进行改良,而短短的暑假我无法掌握纱线精加工的核心技术和原理;第二,机器操作界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屏幕不灵,不够简约,交互性太差;但是我没有掌握编程语言,从而无法修改机器的交互系统;第三,割断纱线的工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目前我唯一可以进行改进的地方。

简而言之,通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在产品方面,由于知识量的不足,因此很难对产品本身做出十分有效的改动。可惜的是,我提出的关于切割工具的改进方案也最终被公司否决。

由于知识储备量的不足,我只能将改进的重点转移到公司宣传上。将自己的重心转移之后,我就离开了车间,转而了解公司的对外贸易情况。与观察公司产品生产状况同样,我对公司的商业状态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由于公司刚刚起步,所以并不具备大公司所具有的宣传能力。公司的近乎所有的生意,都是由公司跑业务的专门人员与需求精细纱线的厂家进行协商而得到的。简而言之,公司目前最需要的一个宣传手段是通过面对面来进行产品的交流,而不是通过媒体渠道。其次,在协商完毕后,公司会先发出部分样品以让厂家检验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方式去让厂家记住公司。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设计出公司的LOGO。

于是我第二次向公司提出了方案:尽快做出产品宣传册(便于当面交流)和公司LOGO,以便于公司进行对外宣传。这一次,这个提案得到了公司领导的支持,并且促使我加快了设计的日程。

得到同意之后,我便开始思考设计方案。由于大一下学期学习了如何使用AI来进行矢量图形的制作,因此设计LOGO与产品宣传册对我来说尚不算难事。在收集了厂家的产品资料,公司特点,并且重新翻了一遍几何构图学之后,我就完成了LOGO和产品宣传册的设计。(设计成品见附加图片)

最后交付成品的时候,真的有种不停地改改改最后终于完成的解放感(由于是社会实践嘛所以没要钱,现在看来是不是真的应该要点钱,毕竟改了好多遍)。体会了一把真正的设计师不停地改改改究竟是什么感觉(由于公司领导的审美还有其他限制条件所以要不停改动)。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社会实践。尽管一开始对工具的修改提案并没有得到认可,但是我完成了一开始的目标:认清设计在工业生产、商业活动中的角色,并且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实际的生产接触,我发现了很多隐藏在生产中的问题——这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几个提案所包含的问题,我发现的问题同样还有:车间内噪音过大,机器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等等。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给产品增加附加值,同样也为了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设计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创造力去帮助产品变得更加优秀,帮助生产工人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产环境。也就是说,设计在工业生产中,是处于一个基于技术,而又超越了一般的技术去补充产品及其周边环境的不足之处的学科。

在商业方面,为了达到宣传、营销的目标,设计也有其独到的方式方法:什么样的符号能够给人更加鲜明的感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使人对自己的产品记忆深刻?设计可以直接促进贸易信息的传播,这是设计对于商业活动不可磨灭的作用。尽管我并不是专攻平面设计,但我觉得,二维的形式法则,若是能够在实际商业活动中得到应用和验证,那么将会给我带来一些产品形式上的启发。

除了加深了对设计的理解之外,我同时也了解并进一步思考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知识面仍然比较狭窄。我在大一一学年的学习中,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设计学本身的问题上,但并没有进行知识面的拓展。而经过实践,我深深意识到了一点:知识的不足会导致自己的想法无法得到实现。拿我自己发现的问题来说,机器操作系统的不方便,就必须要通过相应的技术人员,或者是自己学到的编程语言来进行改造。往远处想,当今电子产品盛行,如果不懂得这些和交互紧密相连的计算机语言,我要怎么样在这方面做出创新呢?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我想做一个面部识别就能开启的保险柜,如果不懂编程,即便我拥有相应的硬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因此,综合上面得到的实践经验,我会对自己的学习做如下改动:

第一,仍然保持专业学习的热情;

第二,拓展知识面,大二上学会C语言的编程方式,下学期开始接触单片机的使用和组装;

第三,多关注汽车方面的工业状况(3+1专攻汽车设计)

纺织实习报告 篇2

时间:

6月23日下午

地点:

天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流程:

裁剪车间印花车间缝纫车间熨烫包装车间

简介:

无锡天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致力于纯天然纤维、高档环保纺织品的开发和生产。公司集纱线烧毛、丝光和染色、面料织造和后整理及服装生产于一体,快速反应能力强,生产周期短,交货迅速及时。公司内设中国针织工业协会针织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强大的纱线、面料和服装设计能力及绿色新材料的研发能力,已成为致命的丝光棉t恤和衬衣的专业贴牌生产企业。

那天中午12点左右我们在一食堂门前集合,坐校车出发。由于路段生疏,我们迂回反复地前行,一个钟头的车程后,终于在一幢朴素的楼前停下,待老师和长里联系好后,我们就下车了。

一进入车间就看到以红底显示的厂规长训,格外的醒目。转过去就是裁剪车间了,但令大家大吃一惊的是里面早已没几个人了,只有几个阿姨闲聊着。后来得知,裁剪和印花车间都搬到新址了。这里只剩几台裁剪机和几只满装的麻袋静静的,也许是因为车间相对大一点,免不了让人感觉特别空旷。穿过一道门就是印花车间了,同裁剪车间一样,这里也是人走机空的,不过不大的房间里倒满满的都是机器,其上的控制设备也完好的保存着。我们在此呆的时间不长,因为没有人操作的机器就是死的,摆设而已,从这里我们体会不了人机合作的智慧。

到了二楼就是缝纫车间了。放眼望去都是人,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生气。按照加工t恤的种类,他们分成了五个组,每组加工一种t恤。流水线作业使工作效率更高了,用“熟能生巧”来形容这种工作方式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我总感觉有点美中不足,那就是,局部有点乱,有的装衣服的筐子不合适的霸占了少许过道,来来往往的穿梭免不了不太流畅。还有一个让我们特别吃惊的工序——钉扣子。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为了把一个扣子定的特别到位精确,甚至可以花去二十分钟。而工厂里的钉扣机器让我们感到手工是多么的原始。钉扣的女工告诉我们说,她一天能钉三千多个。看着她们麻利的将扣子装到机器上,几秒钟的功夫,一个扣子就老老实实的屈服了,我开始佩服人类伟大的头脑了。就在这不远处我有被另一样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家伙。问了那边的操作员得知,那是用来吸走留在衣服上的线头的,那里的风是往里面吹的,衣服一放进去就被吸得飘了起来。我想,它可不可以吹潮湿的热风,用于特别容易起皱的面料的初步熨烫,我觉得用风力会把面料充分的舒展开,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熨烫台上逐部分熨烫的尴尬,当然它原来的去线头就成了附赠的功能了。

从另一个出口下来,我们来到了一楼的整烫包装车间。绝大部分熨烫工都是男性,而整叠、袋封的工作又全让女性统揽了。这与其说是性别极端化,倒不如阐述为天性使然。聪明的老板会把每个人放在最能发挥其优势的位置上,这样不仅会为公司带来最可观的效益,还能让此人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以前听说过,要让天性吝啬的人去管理财务,当时只是当笑话听了,现在想想也许这真的是一条真理。

我们只在天然呆了一个小时左右便又朝着我们的第二站出发了。

行程二

时间:

6月23日

地点:

无锡六一童装厂

流程:

裁剪车间缝纫车间技术组

六一是生产童装的,主要是按订单给别人制作童装。我们去参观的时候,他们在生产冬季的真空棉袄。

我们首先去的是裁剪车间,第一次看到机动的裁剪机。厚厚的一打布料在裁剪师傅手中的裁剪机左转右弯的几下后,便有了所需的形状。当时我们一阵嘘叹,惊奇不已。缝纫室里只有加工的衣服有别于天然,所需要的工序和天然也都大同小异的。只是儿童服装上大大小小的装饰倒是颇费功夫,只兔耳朵小口袋就需要四五道工序,所以我就想,儿童服装的昂贵除了优质面料、高安全性,大概也与复杂的制作工艺有关系。

由于规模较小,我们花了二十几分钟就参观完了,后来我们就下楼了,意外的找到了技术组,那是一个大家都渴望将来自己可以工作的地方,事实也证明我们对这里的兴趣远高于在工艺车间。在那里,专业师傅在做样品,也都是可爱的童装,听说也是要出口的。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一位同行人,她是出订单方来的“监工”,不过人很好,真诚、热心。她给我们讲解订单上的各种疑问,并且一直强调英语在这个行业中的重要性。那个工作组是我们参观的所有中面积最小的,但却是我们最喜欢、最有收获的地方。到了工作组我才发现,原来在我心里,专业重心一直就不在工艺上,而是更理论的方面。

在六一参观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就坐车回校了。第一天的认识实习参观就告一段落了。

行程三

时间:

6月25日

地点:

阳光集团

流程:

产品陈列馆工艺制作车间销售部

简介:

创建于1986年的江苏阳光集团,拥有固定资产134亿元,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好、花色品种最多、工艺品质最优、产品档次最高的精毛纺面料、服装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列世界第三。公司在1999年在上海证券所成功上市。

由于前两个都是较小的企业,我们的视野还是很受限制的,而这次要参观的阳光集团大不相同,所以在车上我就开始想象要看到的景象。

第一站是参观阳光集团的陈列馆。天气太热,一下车便感觉到了阳光的力度和炽度,我想阳光集团也是一个有着夏日阳光一般的热情和活力的。站在树荫下,一排赤金大字跃入眼帘——“世界充满阳光”,在太阳的照耀下,那几个字也灼灼生辉。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入了清凉的陈列馆,大厅的陈设如此庄重而文雅、气派而不显奢侈。到了八楼的陈列馆,我们先跟一位主任见过,由他带领我们这次的参观。刚踏入陈列馆,脚底软而不塌的地毯就向我们彰示着阳光的气质和品位,里面的陈列更是讲究得体。多姿的模特造型、独特的发型、相宜的鞋与包、独具风味的桌椅门窗摆设,每件衣服都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遭交融合一,形成了一幅生活画面,自然并艺术着。

纺织实习报告 篇3

目的: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们终于把纺织工艺的全过程学完,这次三周的实习相比以往更全面,通过实习,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学习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纺织工艺的各个流程进行细致的观察,加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实习单位的简单介绍、实习过程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个人看法。

本次实习的单位是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它是悦达集团投资兴办的集纺织、印染、家纺、针织服装和产业用纺织品于一体的高科技纺织企业。

引进德国绪森意大利舒美特、日本村田、津田驹等世界最先进设备。

厂址是在江苏省盐城市世纪大道,厂址的选择明显远离居民区,我想这主要考虑到纺织厂的各种污染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当然厂址的选择还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节约用地、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进入厂区,我特地观察了一下厂房的设计情况,它主要是无窗厂房,是一种封闭式厂房,优点是不受朝向的限制,厂房保温隔热性好,受室外气候变化影响小,适于酷热、寒冷或多风沙地区,而盐城的四季温差大适于此厂房。缺点是空调要求高,车间换气次数多,车间内荧光灯照明,耗电量大。

在正式进入车间前,相关安全部门人员对我们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尤其强调穿戴要整齐并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纺织厂的安全很重要,主要是纺织厂有较多的高速运转的机器以及所生产的材料是易燃品。进入车间,明显感觉有粉尘和噪音,但是相比以往的实习单位,粉尘量大大减少,这也说明他们的除尘设备较先进。对于纺部,我主要是在纺一实习,实习的流程是: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络筒、并线、加捻)。

下面我就各个工序进行详细的介绍:开清棉是将大团的棉块加工成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纤维的开松除杂是在一系列的机械上完成,它包括抓棉机械、开棉机械、棉箱机械等。本车间由FA002A圆盘式自动抓棉机抓棉并输送到FA113B单轴流开棉机(FA106B和ZF1056豪猪式开棉机)进行开棉,再由FA022B多仓混棉机进行混棉,FA046棉箱给棉机给棉,由FA141成卷机形成棉卷。

梳棉工序的任务是将初步开松的纤维进行细微松解、除杂、均匀混合并支撑适合后道工序加工要求的条子及便于喂入、运输、储存的卷装。梳棉机主要有两种:郑州生产的FA224和青岛纺机厂生产的FA203型梳棉机。精梳工序的实质是握持梳理,它能有效的去处短纤维细小杂质并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

本厂用的是山星纺机厂生产的E62精梳机。

并条工序的目的和任务是将若干个条子并合、利用罗拉牵伸将喂入条拉细、使不同性状的纤维得到充分的混合,并将制成的纤维条有规律地卷绕成适当的卷装,供后道工序使用。并条有三道,一并由FA326并条机6条一并,二并由FA326A并条机8条一并,三并由FA326A并条机8条一并。

粗纱工序的任务是将熟条抽长拉细,施以5—12倍的牵伸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并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支撑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便于运输、储存,并适于细纱机的喂入。车间有JWF1415粗纱机共32台。细纱工序是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将粗纱加工成一定线密度且符合质量标准或用户要求的细纱,为此细纱工序的任务是;牵伸、加捻、卷绕成形。本车间细纱工艺主要有环锭纺、紧密纺、赛络纺。主要是生产混纺产品,包括:T50∕C 50、T25∕C75、T40∕JC60、T35∕JC65、T40∕JC60、T25∕JC75、T25∕C75。紧密纺是在传统的环锭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环锭纺纱技术。

紧密纺技术是使从前罗拉钳口引出的纤维束在牵伸区完成牵伸后,在前罗拉钳口下受气压或机械装置的凝聚作用下,须条的宽度减少,消除加捻三角区,从而使所有纤维被紧密地凝聚加捻到纱体中,大大减少毛羽和提高纱的强度。

赛络纺是在环锭纺机上把两根粗纱平行喂入细纱牵伸区,两条粗纱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且处于平行状态下被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两束纱被加捻后,其成纱具有接近股线的风格和优点。有OTM129紧密纺纺纱机66台,JWF1516环锭纺纺纱机10台,DTM1129赛络纺纺纱机22台。

络筒工序的目的是增加卷装容量、减少疵点、提高品质、制成适当的卷装。SAVIO。ORION络筒机和MURATEC络筒机共3台是槽式络筒机,其工艺流程是:纱线自管纱上退绕下来,经导纱器、张力装置、穿过清纱器的缝隙,再经过导纱杆和断头探纱杆,通过槽筒的沟槽引导,卷绕到筒子上。并线的任务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合成各根张力均匀的筒子,提高纱线的品质,为捻线作准备;并线机上的清纱装置可除去单纱的飞花、棉结、粗节和其它杂质,从而使股线外观光洁匀整;增加管纱的容量,便于后道工序加工。捻线工序的任务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单纱并合在一起,加上一定的捻度,加工成股线。

随后我们到纺三看了一下,整体上纺三各个工序的机器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先进机器,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络筒机的自动化程度让人感叹不已。德国的TRUTZSCHLER直行往复式抓棉机往复长度达33米;清梳联和机是德国进口的特吕茨清梳机,梳棉机是二抓三线式32台;瑞士JOSSIED—35异纤分拣机2台。由梳棉机出来的生条通过BAOHWA预并条机进行预并条和JSFA36条并卷机进行条并卷为精梳做准备。

JSFA288。388精梳机24台,瑞士立达D401C并条机共1台,每8个条子一并。粗纱机是JWF1416全伺服电脑粗纱机共15台。EJM138集体落纱1008锭细纱机5台,络筒机是日本村田NO。21CD。S全自动络筒机5台。

最后是织部,织部包括前织和后织,前织是为后织做准备。前纺主要包括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结经。整经包括分条整经和分批整经。分条整经是根据配列循环和筒子架容量,将总经根数分成相等的几份条带,按工艺要求的幅宽和长度一条挨一条平行卷绕到整滚筒上,再将全部经纱条带倒卷到织轴上。分条整经的缺点是:分两步走,两、浪费时间,效率不高;各条带张力不匀引起不匀引起织轴上片纱张力不匀。优点是:用于多色纱或不同捻向纱时,花纹排列方便,回丝少,特别适宜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对于不需要上浆的纱线可直接织造,工艺流程短。

分批整经是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相等的几批,将它们分别卷绕到几个整经轴上。它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适于大批量生产;整经轴质量较好,片纱张力比较均匀;适于各种纱线,主要用于原色或单色织物生产;较少用于色织物生产,很少用于复杂的花纹织物。上浆的作用是:提高耐磨性;使纱线毛羽贴伏、表面光滑;纤维集束性改善,纱线断裂强度提高;有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具有合适的回潮率;获得增重效果。浆纱工程包括浆液的调制和上浆两部分。

穿结经有人工穿结经和机械穿结经,它的任务是把织轴上的经纱按织物上机图的规定,依次穿过经停片、综丝钢筘,它是织前最后一道工序。随后到了织造部分,有两种织机:TSUDKOMA型喷气织机和重棒剑杆织机。喷气织机是由喷气完成引纬,剑杆织机由剑杆引纬。

这次生产实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还是学到很多东西,遗憾的是没有进行亲自动手操作。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机器,可以细致观察到工作过程的工序有并条、粗纱、细纱、后整理而遗憾的是开清棉梳棉和精梳工序的机器看不到内部结构,只能在机修师傅修理机器时可以看到大概结构。纺一的机械设备主要是国产机如郑州生产的FA224和青岛纺机厂生产的FA203型梳棉机、FA326A并条机、JWF1415粗纱机、OTM129紧密纺纺纱机、SAVIO。ORION络筒机和MURATEC络筒机、DTM1129赛络纺纺纱机、JWF1516环锭纺纺纱机。纺三的机械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的,如:日本村田NO。21CD。S全自动络筒机、清梳联和机是德国进口的特吕茨清梳机、JSFA288。388精梳机、瑞士立达D401C并条机、JWF1416全伺服电脑粗纱机、德国的TRUTZSCHLER直行往复式抓棉机。国内外机器比较:从国外进口的先进机器,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络筒机的自动化程度让人感叹不已。当然国产纺机近几年也有了明显提高,如细纱工艺有在环锭纺基础上形成的赛络纺、紧密纺和竹节纺等。

对于纺织厂的环境,大家都知道,噪音大,尤其是粗纱工序,你会发现长期的工作人员都要带耳套,当然空气中的棉絮也很多,工作人员要戴口罩,温度相对较高,由于高速运转的机械产生大量的热,而空气调节不能及时散热,总言之纺织厂的环境较差,这也侧面说明纺织工人是很辛苦的,虽然工资不高,但他们默默地奉献着。当然我们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业,我们就要坚持不懈的走下去。这次实习让我们把书本知识联系到实践中,让我们进一步有了感性认识,这不仅增强了我们对专业课的兴趣,还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更为将来找工作做好准备。

纺织实习报告 篇4

一、前言。

不知不觉就在XX有限公司已工作了三个多月,对本厂的一些基本情况也有了些了解。下面是我的实习报告,也是一个工作总结。在报告中我将对本厂所做的产品及其工艺以及成品检测方法等做详细描述,另外我还谈一谈我的个人看法与体会。

二、我厂生产加工品种。

主要产品是具有弹力的高质量流行服饰锦纶、涤纶面料,广泛用于泳衣、内衣、婚纱礼服、运动服装、时装、鞋材、玩具等。产品立足国内,拓展海外,行销欧美、澳洲、中北美洲、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区。

三、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实习活动,是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学习,是进一步的理解、消化、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步骤。

1、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相关课题的实际生产和应用情况,进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2、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做同类课题的实践经验。

3、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学习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学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4、通过深入生产现场,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和先进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5、了解同类课题的发展动态,为今后参加工作积累经验。

四、实习内容。

为了全方面的了解公司的生产及工作情况,在前一个多月,我们分别在经编车间,纬编车间,定型车间,染色车间,印花车间,生管处,研法中心,开发部,质检部及qa部进行了轮岗学习。后两个月就正式定岗位。我被安排在了染色小样式。小样室的主要工作是:染一小块布即打小样,让客户确定颜色,手感,色牢度等还要为做大货提供原始方,另外还要做一些测试及实验。如:耐摩擦牢度,耐海水牢度耐汗碱牢度等等测试。染色小样室的主要染色设备是利用红外线染色机及甘油水浴锅。由于我厂的主要产品是涤纶和锦纶织物,我厂用的染料主要是酸性燃料和分散燃料。主要用到的助剂有匀染剂,硫酸氨及硫酸。小样室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打复板和打新样。打新样是争对客户新来样,客户提供样版,我们要选用相同批号,布种,规格的布来打样以确定一个处方,等客户确认了后再进行打复板。同一个处方不同的人,细微的条件变化都会有不同色差。每打一个样都要在客户指定的灯箱下对色。有特别要求的要电脑对色。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人工对色,每个人对色的敏感度都是不同的,这就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只要我们控制在客户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由于刚来,我们暂时只负责打板,对色调方由主管或领班指导。小样室的对色灯箱主要有:s灯箱,v灯箱以及g灯箱。最常用的是d65,tl84。当客户样与小样色差控制在客户接受范围内,对于中深色我们还要进行固色及检测其各项牢度,各项指标合格了我们才确定用这个处方生产大货。

五、实习心得。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对我个人来说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和认识。一个社会的复杂程度不是一本本书就能描写的完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一点一滴地感受。而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也不是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习过程就能够达到的一个高度认知程度。也许今天我看到的在内心里感到不正确的事情,那也许是因为我只是站在一个工人的角度,当我对一个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在不断加深时,或者我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的时,一切就又改变了。同时感觉自己在动手实践方面还亟待加强。我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以使自己能尽快的适应公司,适应社会。

六、个人看法。

在工作期间最大的感觉就是找板很麻烦,因为几个部门有可能同时使用一个原板,例如:染色车间生产时的大货单色卡和小样室打板用的色卡会相同,如果同时使用此卡时就会产生麻烦,建议多开几个色卡,分部门使用。本厂没有安全教育培训,一般新员工进厂后直接上岗或让老员工带,新员工的安全意识较少,质量意识也不强,这会带来安全隐患。

以上就是我的实习报告,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纺织实习报告 篇5

这一学期的专业纺纱和织造的学习一转眼就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感触和深,老师辛勤的授课让我学到了很的多关于纺织的专业知识,让我对纺织这门课了解的更加的深刻,而不是像原来对纺织专业了解的那么肤浅,并且我通过这几天来的实习的学习让我感触很多。下面我就简单说说我对实习的感受以及我所学会的知识。

首先,首先,实习的第一天学习的是纺纱学,由纺织学院院长任家智担任主讲老师。他向我们介绍了棉花的品种、产地,生长条件,轧工质量不同,则原棉的长度、线密度、成熟度、强力、含杂、含水等指标有较大差异。

配棉工作是纺纱工艺的最前期工作,它是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使用,充分发挥不同原棉的特点,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降低成本的作用。这种搭配使用原棉的技术工作称为配棉。还向我们介绍了配棉的目的,配棉依据,配棉方法,配棉实例等等的常识。对于这方面的学习让我感觉到纺织其实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

此外,老师对开请棉的介绍也是反具体:

配棉

棉花的品种、产地,生长条件,轧工质量不同,则原棉的长度、线密度、成熟度、强力、含杂、含水等指标有较大差异。

配棉工作是纺纱工艺的最前期工作,它是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使用,充分发挥不同原棉的特点,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降低成本的作用。这种搭配使用原棉的技术工作称为配棉。

一、配棉的目的

(一)合理使用原棉,满足纱线产品的实际要求

通过混合棉纺纱,充分发挥各种原棉的特性,相互取长补短,又满足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纱线的质量要求。

(二) 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各种原棉的性质指标和纺纱性能不同,如采用单唛原棉纺纱,当一批原棉在几天用完调换另一批原棉时,大幅度地调换原料,势必造成生产和成纱质量的波动。通过结合成纱要求和原料性能实行分类排队,搭配使用原料,从而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三) 节约用棉,降低原棉成本

质量好的原棉并非所有指标和纺纱性能都好,反之,质量差的原棉也非都差。如在纤维较短的混合棉中,适当混用一定比例长度较长的低级棉,在纤维线密度较粗时,混用部分成熟度较低,线密度较细的低级棉,不仅成本降低,节约用棉,还使成纱质量有所提高。

二、配棉依据

(一)棉纱的种类与要求

棉纺厂是多品种生产,品种不同时质量要求也不一样,在配棉时应全面给以考虑。不同品种纱线对原棉性质。

(二)成纱的质量指标

国家标准规定,纱线以品质指标、重量不匀率两项内在质量指标为品等,以条干均匀度、棉结杂质粒数两项外观质量指标为品级。选用长度长、细度细、强度高的原棉,可提高纱线的品质指标。减少混合棉中原棉性质差异,可降低纱线的重量不够。特别是要控制好接批棉的性质差异,选用细度细、杂疵和短纤维含量少的原棉,可改善条干均匀度。选用成熟度正常,有 疵点和短纤维含量少的原棉,则对减少棉结杂质有好处。同时还要调整好工艺参数,空调状态、机械状态,搞好操作管理。

三、配棉方法

(一)分类

分类就是根据原棉的性质和各种成纱的不同要求,把适纺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原棉分类时,先安排特细和细特纱,后安排中、粗特纱;先安排重点产品,后安排一般或低挡产品,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原棉资源 分类时要考虑棉季变动和到棉趋势,并结合考虑各种原棉的库存量。要做到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2、气候条件 严冬干燥季节,为使挡车工操作方便,需适当提高成纱强力。梅雨季节,可在混棉中适当混用成熟度好,棉结、杂质较少的原棉。适当的调度便可稳定生产。

3、机械性能 当使用的机器型号、性能不同,应针对开松、除杂、牵伸等效率的不同,合理选用原棉。

4、原棉性质差异 采取“短中加长” 、“粗中加细”的配棉方法,有利于改善成纱条干和成纱强力,接批棉间的性质差异越小越好。

(二)排队

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个队,把地区、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个队内,当一批原棉用完时,将同一队内另一批原棉接替上去。排队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主体成分 配棉时选择若干队性质相近的原棉为主体成分,一般主体成分占70%。可以产地为主体,也可以长度、线密度为主体。

2、队数与混用百分率 一般选用5-8队,队数多,生产管理麻烦,队数少,则混用百分率高,混合棉性质差异大。每队原棉最大混用百分率控制在25%以内。

3、交叉抵补 当接批混合棉中某一唛头某项指标太差或太好,选用另一队对应质量较好或较差的唛头同时接批以便互相弥补。但同一天调换唛头不宜超过2个,比例不宜超过25%。

4、勤调少调 即接批时每次调动的比例小些,调动的次数多些,使混合棉质量稳定。如一批原棉混用25%,接近用完前,先将后批原棉用上15%左右,当前一批原棉用完后,再将后一批原棉增到25%,避免混合棉性质突变。

(三)回花和再用棉的使用

纺纱生产过程中的回花、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等称回花,可以与混合棉混用,但混用量不宜超过5%。再用棉包括开清棉机的车肚落棉(俗称系统籽)、梳棉机的车肚花、斩刀花和抄针花、精梳机的落棉等。开清棉机落棉中可纺纤维少,纤维短,含小杂多,经处理后常混于线密度较大的`纱或副牌纱中;斩刀花一般降级混用,精梳落棉在粗特纱中混用5~20%,在中特纱中也可混用1~5%。

化纤原料的选配

一、选配的目的

(一)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用性能 充分利用化学纤维的各种特性,取长补短,提高使用价值。

(二)增加花色品种 通过不同纤维纯纺或混纺,制成各种风格、用途的产品,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

(三)改善可纺性能 在合成纤维中混用吸湿性能较高的棉或粘胶,可改善可纺性能。

(四)降低产品成本 在保证服用要求的情况下,混用部分价格低廉的纤维,可降低生产成本。

二、化纤品种的选择和混比确定

(一)化纤纯纺 化纤纯纺有单唛和多唛之分,单唛纯纺不易产生色差,多唛混纺时必须进行染色试验,按色泽深浅程度排队,供选配时参考。主要品种有纯涤纱、纯腈纱、纯粘纱等。

(二)化纤混纺 主要品种有涤粘纱、涤腈纱等。

(三)棉与化纤混纺 主要品种有涤棉纱、腈棉纱、维棉纱、粘棉纱等。棉起到提高产品吸湿性,可纺性和服用性能的作用。

(四)混纺比的确定 混纺纱的常用混比有50/50、55/45、60/40、65/35、也有部分产品采用20/80、30/70等混纺比或倒比例。比例多的纤维,其纤维性质对纱线的性质影响较大,成纱更具有此纤维的性能。比例的确定主要考虑成本、强力、织物要求及纺纱性能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