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随笔 > 正文

跟随古人去赏荷

作者: 周亮红2023/08/18随笔

盛夏,朋友圈里各种美丽的赏荷图霸屏,欣赏之时不禁想起古代那些咏荷的名篇,不知不觉跟随古人的目光,在古诗文中来一场荷花之旅。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公元1177年,南宋文学家杨万里到常州任职。有一天,他漫步郊野,在池塘边看见小荷刚刚钻出水面,几只蜻蜓或站或飞,不禁诗兴大发,即成脍炙人口的《小池》。7年后,他在杭州西湖送别好友,看见西湖六月,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艳丽的荷花亭亭玉立,又写下流转千古的名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人说,历代描写荷花的古诗词,若发金、银牌,得主必是同一人:杨万里。这也是我们从小必背,长大后看见荷花就会想到的两首诗词。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宋代诗人苏泂和白玉蟾的诗都把荷花比作宫廷丽人,羡煞旁人。“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欧阳修和周邦彦从雨后观赏的角度来写荷花,“阔”“发”“举”,三字既形象又传神。“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宋代诗人蔡松年描写的是傍晚的荷花静静地散发着幽香,恍如佳人宛在水中央。

我们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从而,荷花在这些古代赏荷人眼中,就产生了非常丰富的寓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北宋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写出来了荷花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不牵扯攀附和、不可随意冒犯等高贵品质。“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两百年后的南宋诗人宋伯仁在《荷花》一诗里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自古至今,荷花就是圣洁、高洁、廉洁的象征。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晏几道的《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虽着重描述的是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灵美,但似又在告诉人们,鲜花易谢,韶华易逝,且行且珍惜吧。

荷花在古人眼里很多时候还被比喻为爱情,如南北朝的《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王勃的《采莲曲》:“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元好问的《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荷花还被喻为美好的人生理想,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寄托着诗人的一种生活理想。又如李白《西上莲花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借荷花写幻想中的超脱,写理想中的纯洁明净。

荷花在古代还有思乡、和平、友谊、坚贞、养生等象征意义。

炎炎夏日,在古诗文里品味古人对荷花的认知和崇拜,在心底种下一池清凉、清新与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