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实习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测量的实习报告(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概况
1。 实习时间:
2。 实习地点:
3。 测区概况:
4。 实习任务:完成测区1:500比例尺地形图一幅,四等水准测量,水平角观测
5。 实习目的及要求:
测量学实习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和仪器检校的操作技能,初步了解和熟悉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掌握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的内外业作业方法。
(3)初步掌握地形图绘制的基本作业方法,作业程序和成图过程。
(4)初步掌握建筑物放样的基本作业方法。
(5)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6。 时间安排:
项目内容时间(天)总计(天)
二、实习准备实习动员
1、领借测量仪器、工具、资料
2、自备工具、资料。
3、仪器检校。
4、地形图测绘控制测量控制外业(四等水准、水平角观测)。。
5、控制内业。
6、测图准备工作(展点)。
7、地形图测绘。
8、图幅整饰。
9、建筑物放样放样数据准备、放样。。
10、结束工作提交成果,归还仪器。。
11、个人书面总结。
12、操作考核,成绩评定。
三、实习总结
测量实习的过程就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习之初,我们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十天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才能干得起劲。同时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2
课程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 测量学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年级: 20xx 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成 绩:
指导教师:
批改时间:
目 录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2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2
三、实习内容···········3
四、实习过程···········3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3
2控制测量···········4
(1)外业测量···········4
(2)内业计算···········6
3碎部测量···········8
4绘图···········8
5误差分析···········8
6观测数据计算···········10
五、测量工具使用注意事项···········13
六、实习心得体会 ···········13
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测量学实习目的是加强理论知识的水平,强化实际操作技能。通过一周的教学实习,能理论联系实际, 较熟练应用所学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测量问题,能掌握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来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此外,还应了解现代高新测量技术,并具有灵活运用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于实际的测绘,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测量学实习任务与要求是通过两周的教学实习,在实践中掌握以下两点:
1.图根控制点的布设、测定、内业计算;
2.通过计算机进行1:500地形图测绘。
二、实习时间、地点和小组成员:
实习时间安排:20xx年12月14日至20xx年1月1日
实习地点:福建农林大学下安区教学楼
小组成员:
三、实习内容:见表1
四、实习过程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首先,明确此次测量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第一步的选点工作。在下安实验楼区根据老师给定的范围在迂回的道路上进行选点,由于之前有的班级已经做好了路上的点号标记,所以我们有时也直接使用他们的点作为控制点进行控制测量。在此,我们也回顾选点时应注意的事项:(1)通视良好,便于测角;
(2)地面平坦,便于量距;(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4)点位稳定,便于保存;(5)边长适当,足够密度;(6)便于安置仪器。
然后,根据初步选好的点进一步进行调查,在确保点数可以满足测量的需要时,用蓝色的油漆在点位上进行标记。注意:标记要清楚明显,不易受干扰磨损;画圈时,中间的十字交叉的线要做到独立并且要细小,这样有利于日后的对中工作;再做好组别、号数的标识(如X—1,X—2??X—7,共七个点)。
最后,大组的人员共同熟悉所布下的点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画好控制点的草图,并做好适当的点号标记。然后明确分工,划分自己小组的测量任务。就可以开始进行我们的外业测量的工作了。
2、控制测量
原则: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
2)前一步测量工作未检验不进行下一步测量
导线布设形式:闭合导线
(1).外业测量
1) 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
水准仪是测量高程最精确的仪器。在用全站仪测量完角度后,我们开始用水准仪测量各个测站的高程。水准仪要摆在距离前后测站大致相等的地方。
①安置:首先打开三脚架,调节脚架长度使仪器高与观测者颈部齐平,目估架头大致水平,取出仪器放在架头上,用连接螺旋将其与三脚架连紧,踩实脚架。
②粗平:以“固定两脚,移动一脚”的原则使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然后,两手按气泡需要移动的方向,同时反方向转动两个脚螺旋(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方向一致)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③照准:(1)粗略瞄准: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准星瞄准水准尺后,拧紧制动螺旋;(2)物镜调焦:转动调焦螺旋使水准尺的像清晰的落在十字丝分划板上。(3)消除视差:反复交替的进行物镜和目镜调焦,直到视差消除为止。(4)精确照准: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照准水准尺的中间。
④精平:旋转微倾螺旋,使两个半泡影像吻合,形成一条抛物线,精平完成。
⑤读数:读数前要清楚水准尺的注记方式,读数应从小到大,一般先估读出毫米数,然后报出全部四位读数。将所得的数据仔细记录,记录员要及时的回报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3
第一部分、前言:
一、实习目的:
使学生把所学的《工程测量》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勇于 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任务:
1、熟练掌握DJ6光学经纬仪的检验、校正及操作使用;
2、熟练掌握S3水准仪的检验、校正及操作使用;
3、熟练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作业;
4、熟练放样点位、距离、角度、高程等的基本方法;
5、基本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三、踏勘选点
在踏勘选点之前,根据学校的平面图所规定的区域,以及高级控制点所在的位置,坐标与高程等资料,在图上规划好导线路,然后根
据规划好的线路到实地勘探选点。
选点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便于测绘周围地物地貌的地方;
(2)相邻点应能通视,以便于角度和距离测量。如果采用钢卷尺量距,则沿线地势应比较平坦,没有丈量的障碍物;
(3)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之处;
(4)导线点在测区内应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5) 选点不要选在影响人等公用部位 。
第二部分控制测量
实验一:水准测量
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利用一台能够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并借助水准尺,来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来推算未知点的高程。
如,已知A点的高程HA,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hAB=a-b , 则HB=HA-hAB。
2.水准测量的实验步骤:
步骤一:在第一测站之间,放上水准仪并安装好水准仪,调整水准泡使其整平;
步骤二:利用两次仪高法,测出两点S16和D131之间的高差,并记录;
步骤三:利用相似的方法依次下面各测段之间点的高差。
3.成果整理
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工作只要内容是调整高差闭合差,计算出个待定点的高程。
由于该导线是封闭的闭合导线,从理论上闭合水准导线的高差和应等于零,即Σh理=0,但在实际测量中总会存在误差,从而致使高差闭合差不等于零,则高差闭合差为f测=Σh测。各种路线形式的水准测量,其高差闭合差均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否则即认为水准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对于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为fh允 =±40√L(mm)(平地),fh允 =±12√N(mm)(山地),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N为水准路线总的测站数,由于我们所选的控制点近似位于一平面,故选用平地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计算。
高差闭合差的产生与水准路线的长度或水准路线的测站数成正比,因此,调整高差闭合差的原则是,将闭合差反号,按各测段的测站数多少或路线长短正比例计算出高差改正数,vi=-fh*Li/∑L(其中∑L为水准准路线总长度,Li第i测段水准路线的长度,vi为第i段测段的高差改正值),加入各测段的观测高中
附表
从而推算出各未知点的高程。
计算:
fh=∑h测=-9mm,
L=439.4m=0.4394Km,
故fh=±40√L=±26.5mm,
每千米高差改正值为v=-fn/∑L=9/0.4394=xx年5月4日——5日
三、实习地点:
1.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内的馒头山
2.济南市长清区的灵岩寺风景区的灵岩山
3.济南市长清区苏庄
四、实习内容
第一站:济南长清馒头山
时间: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
馒头山地质构造:
本次实习的主要的观察寒武纪系馒头山组等地层,该地层为华北地区标准地层,也就是可以用该层地层与其他工作地区地层对比。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四五六层集中在一块岩石上,但类别不同。
第二站:灵岩山
时间:xx年 级:xx年_05_月_31_日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2、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具备从事绘图工作的初步素质。
3、培养一丝不苟的绘图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实习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三、实习任务
1、小组上交成果及资料
指定实习范围的一幅图幅为50*50,比例尺为1:500地形图(CAD图及手绘图)。
2、个人上交成果及资料 实习报告
3.实习时间:xx年,1973年正式引水灌溉。自xx年开始水厂停用黄河水,改用地下水。灌区控制平阴县境内安城、城关、玫瑰、孔村、孝直五个乡镇169个行政村。设计灌溉面积19.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灌区内总人口25.2万人,占平阴县总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灌区内分干渠设计流量7.0立方米/秒,年均引水1xx年的历史,堽城坝由翻板闸、冲沙闸、溢流坝、橡胶坝等部分组成,全长562米。翻板门共14个孔,长177米,每孔净宽12米,高2.5米,闸门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水力自控翻板门,闸顶高程69.00米,闸底高程66.5米,溢流坝长1xx年级: xx年12月14日至xx年1月1日
实习地点:福建农林大学下安区教学楼
小组成员:
三、实习内容:见表1
四、实习过程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首先,明确此次测量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第一步的选点工作。在下安实验楼区根据老师给定的范围在迂回的道路上进行选点,由于之前有的班级已经做好了路上的点号标记,所以我们有时也直接使用他们的点作为控制点进行控制测量。在此,我们也回顾选点时应注意的事项:(1)通视良好,便于测角;
(2)地面平坦,便于量距;(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4)点位稳定,便于保存;(5)边长适当,足够密度;(6)便于安置仪器。
然后,根据初步选好的点进一步进行调查,在确保点数可以满足测量的需要时,用蓝色的油漆在点位上进行标记。注意:标记要清楚明显,不易受干扰磨损;画圈时,中间的十字交叉的线要做到独立并且要细小,这样有利于日后的对中工作;再做好组别、号数的标识(如X—1,X—2X—7,共七个点)。
最后,大组的人员共同熟悉所布下的点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画好控制点的草图,并做好适当的点号标记。然后明确分工,划分自己小组的测量任务。就可以开始进行我们的外业测量的工作了。
2、控制测量
原则: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
2)前一步测量工作未检验不进行下一步测量
导线布设形式:闭合导线
(1).外业测量
1) 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
水准仪是测量高程最精确的仪器。在用全站仪测量完角度后,我们开始用水准仪测量各个测站的高程。水准仪要摆在距离前后测站大致相等的地方。
①安置:首先打开三脚架,调节脚架长度使仪器高与观测者颈部齐平,目估架头大致水平,取出仪器放在架头上,用连接螺旋将其与三脚架连紧,踩实脚架。
②粗平:以“固定两脚,移动一脚”的原则使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然后,两手按气泡需要移动的方向,同时反方向转动两个脚螺旋(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方向一致)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③照准:(1)粗略瞄准: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准星瞄准水准尺后,拧紧制动螺旋;(2)物镜调焦:转动调焦螺旋使水准尺的像清晰的落在十字丝分划板上。(3)消除视差:反复交替的进行物镜和目镜调焦,直到视差消除为止。(4)精确照准: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照准水准尺的中间。
④精平:旋转微倾螺旋,使两个半泡影像吻合,形成一条抛物线,精平完成。
⑤读数:读数前要清楚水准尺的注记方式,读数应从小到大,一般先估读出毫米数,然后报出全部四位读数。将所得的数据仔细记录,记录员要及时的回报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4
学校:山东农业大学
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房建2班
姓名:
学号
实习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巩固学习课堂基本理论,增
加学生的实践经验,联系课堂知识和实际应用,培养我们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学院的工
程地质教授刘老师组织带领我们前去济南长清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我们先后
在济南长清区馒头山、灵岩寺和苏庄进行地质实习。老师在现场针对岩石不同种类、性质
和形成原因及断层的形成及结构展开介绍解说,使我们对岩石和断层有更实际性的认识与
了解,在苏庄通过现场绘制所在地质图,向我们解释了不对称的背斜的成因,向我们讲
解了背斜的制高点并不一定是山的制高点,而且还现场教给我们如何使用地质罗盘,让
我们自己进行现场的测量。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学习课堂基本理论,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联系课堂知识和实际应用。
2.学会在野外识别岩石,简单分辨并分析成因。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4.了解和学习使用地质罗盘仪,并测量岩石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基本掌握断层、滑坡的类型及野外识别它们的特征。
6.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锻炼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努力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
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7年5月4日——5日
三、实习地点:
1.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内的馒头山
2.济南市长清区的灵岩寺风景区的灵岩山
3.济南市长清区苏庄
四、实习内容
第一站:济南长清馒头山
时间:2017-5-4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这说明这山的外形特别像馒头。 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
馒头山地质构造:
本次实习的主要的观察寒武纪系馒头山组等地层,该地层为华北地区标准地层,也就是可以用该层地层与其他工作地区地层对比。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四五六层集中在一块岩石上,但类别不同。
第二站:灵岩山
时间:2017-5-4
看完馒头山后,我们又驱车去了济南长清泰山西北支脉万德灵岩寺,到这里来的原因是
这个地方的灵岩山,曾有过较明显的断层与滑坡,并且现在形成的山体恰好适合我们的实习。
(1)断层:
断层是岩体破裂后两侧岩块产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要素:
1.断层面和断层带
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断层面,可以是直立的,大多是倾斜的。断层产状用断
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规模大的断层往往沿着一个带错动,称为断层带。
2.断层线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表示了断层的延伸方向,其形状取决于断层面的'形状
和地面的起伏状况。
3.段盘
断层面两侧发生相互错动的岩块称为段盘。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卖弄上部的称为上
盘,下部的称为下盘,断层面直立时常用断块所在的方位表示,如东盘、西盘等。
4.断距
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互错动的距离。
断层类型:
1.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2.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3. 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相对水平移动的断层。
(2)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 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 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滑坡的识别方法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可粗略的判断它的稳定性。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
4.目前的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第三站:济南长清苏庄
时间:2017-5-5
(一)苏庄断层
断层面向右倾斜,上盘相对下降,为正断层,中间部分密度较小,土质较松。重点:最好的标志层就是上部土壤,上部土壤厚的说明下降了,厚多少说明下降多少。
(二)苏庄背斜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5
教学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既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测量实习是加强学生对测量仪器操作使用的必要过程。通过建筑物的测设,可增强学生测绘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起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基础。
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绘地形图;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
4、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实习任务;
1、控制点高程测量;2、导线长度测量;3、水平角度测量;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5、测绘地形图;6、建筑物放样,道路中线测量和管线测量。
四、实习项目与程序
1、外业测量
(1)测量控制点高程;
(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
(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
(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3、测绘地形
(1)将坐标范围内的控制点标定到图纸上;
(2)根据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
五、实验原理
水准仪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设水准测量是由a向b进行的,则a点为后视点,a点尺上的读数a称为后视读数;b点为前视点,b点尺上的读数b称为前视读数。因此,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测得a、b两点间高差hab后,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hb为
经纬仪
1、水平角:地面上任意两直线间的水平角度为通过该两条直线所作铅垂面间的两面角;
2、水平角观测必须具备的条件:⑴仪器必须有一个能水平放置的度盘,读盘上有顺时针方向的刻度(0—360。),读盘中心应该能够放在b点的铅垂线上;⑵仪器必须具备能够瞄准远方的望远镜;⑶望远镜既可在水平面内转动,也可在铅垂面内旋转,这样就可以瞄准高低不同的目标;
3、水平角观测原理:β=b—a,
六、实验仪器:水准仪 经纬仪 全站仪 水准尺 钢尺 皮尺 三脚架 纪录板
七、实验步骤
(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2下一页
2、角度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3、距离测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
(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
(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
八、测量精度
1、距离往返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
九、计算成果和示意图见测设数据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