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报告 > 正文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2025/04/13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1

实践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由于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使住进了敬老院,内心也感受不到很多温暖,他们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更多的关怀。因此,通过实践,希望可以呼吁社会关注这群被遗忘的人,关爱这些老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份爱心,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老人们的心窝,使他们爱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满了欢言笑语。开展献爱心活动,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实践过程:

1、送出爱的礼,走进爱的心

一大早,阳光明媚,我和几个同学就一起带着爱心礼物来到了敬老院,我们把小小的礼物送到他们手里,却把大大的温暖送到了他们心里。老人们都很感动,和蔼可亲的,有的还和我们谈起心来!穿着大红棉袄的李奶奶非常健谈,她曾经是一名英语教师,爱好唱歌跳舞,她饶有兴趣地跟我们探讨着英语的语法,时不时从嘴里蹦出几句怀旧版的英语对白,那举手投足之间让我们全然忘记了她是一位老人。

刘爷爷是位退伍军人,老伴很早就过世了,他告诉我们,他的儿女常年在外,自己一个人很孤独,所以来敬老院找找朋友,找点安慰,让自己不再那么寂寞!老人和我们谈起了他参军的情况时,很是感动,慷慨激昂,仿佛又回到了部队,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兴奋与不舍,但可以看出其中夹杂着这么多年来的辛酸泪,一个人的寂寞生活让他的面容更显憔悴了!

2、拉着爱的手,唱着爱的歌

让人难以忘怀的是80高龄的陈奶奶,老奶奶常年坐在轮椅上,尽管行动不便,但她每个星期都会坚持写写字,听听老歌!她还教我们唱起了《五字不老歌》,人老心不老,勤动手足脑;人老神不老,乐观精神好;人老气不老,烦愁被吓跑;人老志不老,奉献不能少;人老情不老,相伴乐陶陶;人老不服老,生活有目标;人老不摆老,学习永不骄;人老不怕老,困难吓不倒伴着动人的歌声,手着拉手,老奶奶露出了久违的笑,我们也笑了,笑得有点心疼,那一刻,真的很快乐。

3、将爱付出行动

和老人们谈谈心之后,我们开始帮他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把爱付诸了实际行动,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动手干了起来。每个人都带着关爱的心,做着关爱的事,如给老人们晾衣服,晒被子,倒垃圾有的给老人轻轻按摩,有的还帮老人剪指甲,看着小手拉大手,心中有说不出的温暖。到了午饭时间,我们主动给一些老人喂起饭来,一口,两口此刻的他们就像婴儿般渴望得到捧在手心里关怀,那幸福的笑脸,感动的泪水,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丰富老人们的娱乐生活,我们还带来了一些欢笑。有讲笑话的,有跳舞的,有吹笛子的,每个人都希望给小小的院子,带来大大的温暖。身体硬朗的张爷爷干脆还给我们伴起奏来,他拿出了搁置很久了的二胡。拉着二胡,哼着小调,别有一番风味,老人们的脸上都露出的久违的笑,很甜很美。

4、进行深入调查

最后,我们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长赵伯伯,聊起了敬老院的近况。他告诉我们:院里的老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还是有保障,也还算丰富,但精神生活就太贫乏了。老人们的内心其实也和孩子们一样,他们更加害怕孤独,更加渴望得到温暖!有的老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开朗,但他们内心的那扇门却把自己关了起来,最痛苦的是,当想到亲人时,只能自己独自一人在黑夜里默默流泪。正如,有的老人拉着你的手,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坎坷的经历和家事,情到深处时,泪如雨下。落寞惆怅衰飒,似乎充斥着他们的整个生命。连容纳幸福快乐的空间都挤不进去,鹿鸣思长草,愁人思故乡。我想他们一定很思恋那个自己曾经住过大半辈子的家,因为在这里,幸福快乐并不是会蔓延到每一个角落,也并不惠及每一位老人。走出大门时,我看出了大家的依依不舍,也看到了有的人在偷偷擦眼泪。

实践结果:通过这次的关爱老人活动,可以看出老人们其实很怕孤独,一点点的关爱都可以让他们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间的温情,要多陪他们聊聊天,多关爱他们。当子女不在身边的时候,老人们最需要的是一份温暖的关怀和问候。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建议:

1.希望敬老院可以建立老人活动中心,给老人们配备活动室,阅览室,保健室。老人可以到活动室里和别的伙伴们聊聊天,下下棋,活动室里还最好有健身器材,或者象棋,扑克,麻将等娱乐用品。活动中心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老年人活动,如老年人畅谈会,太极扇,太极拳比赛等等。

2.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美化公园,花园等公共场所,使得老人们除了在空闲时间可以去活动中心活动之外,每天早晨还可以在公园里扭秧歌,唱歌,跳跳舞,散步,这些都会让他们的身心舒畅。

3.对于子女不履行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法律知识,鼓励老人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4.希望政府部门能定期给这些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和置办生活用品,解决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提高贫困老人的生活补助,为老人安置娱乐设施,即使是一台小小的电视机,也会使老人们身心愉悦,喜笑颜开的。

5.希望医疗机构组织能够定期上门给老人看病,提倡自愿服务,保障老人们得身体健康。

6.加强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学生走进老人,帮助老人,进行送温暖,献爱心的志愿者服务。

7.关爱老人的身心健康,从精神的需要送给老人七个伴:

众伴-就是要走出封闭的狭小生活空间,远离孤独,多与人交流和接触,彼此交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以此增强安全感,从而达到健康延寿的目的。

德伴-加强道德修养,做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事事通达,心胸宽广,这必然会使老人的心里获得平衡。

爱伴-爱家庭,爱社会,爱生活,爱大自然。不仅满足被别人所爱,更要注重自己奉献爱。因为奉献爱的过程也是使人心怀感恩的过程,使得心境更好,心态更健康,从而使老人的童心不泯,抗衰延年。

乐伴-笑,是乐观豁达的象征,是美好心情的自然流露。从此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苦,使老人们更加心平气和,神清气爽。

动伴-老人能够经常从事一些适宜的劳动和运动。可以利关节,丰肌肉,通血脉,活筋骨,有利于身体健康。

说伴-有话不说憋在心里,时间长久也会生病。无论是高兴的事还是烦恼的事,无论是喜事还是愁事,老人还是一吐为快。因为,对老人来讲,说也是一种通气化瘀的良药。

书伴-老人要经常看书读报,才能使他们天天用脑,益智增神,生活充满乐趣,延缓身心的衰老。实践总和体会:或许有人认为,敬老院是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快乐天堂,但这次的敬老院之行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没有亲人的嘘寒问暖,没有朋友间的谈天说地,那些老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孤独寂寞,仿若大沙漠中孤独的旅行者般无助和无奈。有的房子大大的,但很冷清,没有一点温暖,他们的心也是如此吗?除了他们自己,无人知晓。有的房子小了点,人多一点,却依然没有热闹的气氛,每个人都仿佛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仿佛在他们的世界里有着我们一触即发的伤疤。尽管我们很热情的去帮助他们,去关心他们,但有些老人还是会害怕,会不愿意。可能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子女都相信不了,何况是别人了!他们的眼神是那么的迷茫,表情是那么的无助,犹如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人。其实,每个人都会老的,每个老人也都曾经年轻过,请不要嘲笑老人的思想落后,因为以后我们也会跟不上时代,不要嘲笑老人行动迟缓,因为以后我们也会这样,也不要嫌弃老人不讲卫生,他们吃过的苦比我们吃过的盐还多,更不要抱怨老人的叨唠、叨唠,有的时候这是许多老人对儿女深爱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方式年轻人都不喜欢,甚至讨厌,于是老人和年轻人就有了代沟,有时还会引起冲突。都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多一点关怀,少一点抱怨,敬老光荣,忤逆可耻,有的时候,小小的爱真的能造就大大的幸福。

此次敬老院一行让我感慨很多,自己去的敬老院没有想象中华丽的院座,在眼帘中出现的只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小楼,自己在想为什么州一座那么大的城市为什么还有那么破旧房子,而且那么破旧的房子里住的是年迈的老人,而有的人会问,那么多敬老院为什么选择一间那么破旧的敬老院,我想如果人人都选择好的敬老院,条件好的敬老院,那么那些条件差又偏僻的敬老院有谁去看呢?那里面的老爷爷老奶奶也需要关心,与呵护,他们也需要温暖,也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啊!,我总觉得我们能做的很少,但我们能做什么便会拼尽全力,绝不会故作姿态,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但绝不是一种形式,其中自然有我们心血的投入,我们将始终用一颗赤子之心来面对社会。我们同时也希望可以用我们的行动来唤醒这个社会,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中来,让温暖遍布整个人间。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2

今年暑假我和我们镇上的几位大学生来到了我们镇上的敬老院,看望住在那里的老人。老人们一看到冒着酷暑赶来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关心起来,拉着我们的手问寒问暖,十分关心我们各方面的情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希望和关怀。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还有一些老人们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想当年的金戈铁、马万户侯,并与同学们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学们也很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

老人们都感慨地说道,正是有了国家的各种福利政策才有了这样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的今天。更多老人表示同学们的到来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生机和乐趣。我也详细询问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与老人们聊起了家常,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们没有因为酷热的天气埋怨过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其中实际上蕴含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这里的老人并非每个都还有健康的身体,他们是社会的弱体,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在雨天,由于身体的原因,也许他们正忍受着各种疼痛的折磨;在雪天,由于环境的限制,也许他们正忍受着寒冷

冷的侵蚀,也许难得见到的冬日阳光,可能根本晒不到。那我们又在干嘛呢?倾听雨的欢唱,感叹白雪美丽,在和煦的阳光下嬉戏。相比而言,我们是快乐的,而老人们是痛苦的。但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可以做的只能使给他们我们最真挚的祝福;看望他们,给他们少许的快乐!我们要解读他们的人生,即将走到生命末端的他们又何所思何所想呢?未来的我们会像他们的儿女一样吗?把至亲至爱之人就这样托付给敬老院吗?如果是那样,那么当最爱你的父母走了之后,一定会后悔!

当今社会,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挣钱吃饭后,就将年老的父母给抛弃!任由他们艰苦度日。

在回来时大家都笑容满面的说: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3

前言: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出一份力,让敬老院的老人感受社会的温暖。因此我们去了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去看望孤寡老人。

逝者如斯夫,暑假已悄然而至,我们也开始着手准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平时,整天呆在校园里,做惯了笼中的金丝鸟,这次终于有机会去实践,大家都欢呼雀跃,纷纷出谋划策。有人提议去西湖,有人提议去敬老院,有人提议去支教,还有人建议去工厂参观。最终经过商议,我们组决定去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看望老人。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许多相关故事一直广为传颂。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村里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因此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义无反顾地要将美德传递下去。而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距离学校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来往十分方便。更何况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动用的资金是有限的,因此金钱是我们的首要考虑因素。6月27号,考完最后一门课程,我们便出发去寻找敬老院,准备先和其负责人交涉一下。因为从未去过这个敬老院,一开始我们找起来像无头苍蝇一样。不过,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一番问寻,终于找到了这个敬老院,也见到了负责人“白姐”。与她一番交谈,最终我们约定明日下午两点半来这里看望老人。

第二日中午,烈日炎炎,我们一行五人骑着车从学校出发。首先我们来到东和的水果摊,买了两个西瓜,两大串香蕉。一路上推推骑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经过半个小时的顶着烈日的跋涉,大家早已是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一行人停了车,坐在亭内小憩,正好看到三个老人在下棋。队长见状,率先走了过去,在一边观起棋来。看到这番情景,脑海中不禁想起一句话“观棋不语真君子”。观了一会儿棋,吹了一会儿凉风,我们便去找白姐,毕竟来这里是干正事的。白姐处理了一下手头的事便带我们来到三幢宿舍的办公室,引见了这里的管理人员。我们说明了来意,阿姨很开心地接待了我们。闲聊了几分钟,阿姨拿来水果刀,把西瓜切开,分装到几个盆里,然后领我们来到301室。

住在这里的是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看到我们来看他,十分开心,我们也详细询问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与他聊起了家常。老爷爷很有学问,对很多事情都有其独特的见解。老爷爷说到:“小和山这个地方环境很清幽,但是太偏僻了,出去很不方便。”当谈到老爷爷的子女时,老人脸上并没有显现出特别孤单落寞的表情,但我相信,老爷爷的心中肯定无比孤寂。虽然老爷爷的子女会时常带些饭菜来与他一同用餐,但毕竟福利中心并不是老爷爷真正的家,无法让老人体会到家的温暖与温馨。告别了老爷爷,我们又敲响了隔壁房间的门。接连走了几间房间,我意识到老人中大部分都是中风的病人,行动多有不便。其中另一位老奶奶令我印象深刻。老奶奶是天津人,和蔼可亲。她不仅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她长途跋涉来到杭州的情景,还向我们吐露了她中风生病时的往事。从她侃侃而谈的言语中,我清楚地认识到老奶奶是个积极乐观的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听着老奶奶的言语,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家中的奶奶。我以及我的父母与爷爷奶奶的关系并不好。

或许因为贫穷,虽然父亲是奶奶唯一的儿子,但她对姑姑们的爱明显比父亲多。有什么重要的事,奶奶总是会跟姑姑讲,而从不向父亲坦言。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人能践行呢?当今社会,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挣钱吃饭后,就将年老的父母给抛弃!任由他们艰苦度日。还记得之前看过这样一则报告:在一个庄严的法庭上,法官刚结束一件案子,判处被告每月按时给原告300元。这并不是一个欠债还钱的案件,这是一位年过七十仍以拾垃圾为生的母亲状告不孝子的案件。看着这一幕,不禁的让我疑问:中国这是怎么了?一向以尊老爱幼为传统美德的中国是怎么了?

因此,今年暑假的这趟敬老院之行令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虽然当天是高温天气,但是我们没有因为酷热的天气埋怨过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其中实际上蕴含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我们拍了一叠照片回来,每次翻开相册,我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的,老人们毕竟还是孤独的,他们需要人关心、爱护,敬老院的设施虽好,但老人们更需要社会上多一些的关注。

因为正是那些老人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历史的功臣。而现在的他们仅仅需要我们的关爱,仅此而已。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身边那是最最开心的了。里歌词写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心声。在回来时大家都笑容满面的说:“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其实,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理所当然要献出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在此,我们呼吁更多的志愿者行动起来,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让老人家们感受到我们广大志愿者的爱心。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4

x月13日,我与高中同学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小分队,满怀高兴的走进京口区谏壁镇的敬老院,刚走进去就被老人们淳朴的热情给打动了。院长给我们事先安排好了工作,我们也分工细致和明确的干起了手中的活儿,在此过程中汗水虽如雨下,可是我们却感受不到丝毫的疲累,看着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心里早已充满了劲儿,在累也是值得的。

首先,我们安排好同学分别负责搬桌椅、拖扫地、擦洗座椅等任务,随后便开始细致的开始了手中的任务。院长让我们把医务室的桌椅先挪出来然后扫地的同学便开始可以进行工作了,我们有着规律的忙碌着,看见人手不够时,我们又主动积极的协助他们把事做好,然而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还把自己手中的事做得井井有条,闲暇之余部分同学主动接近老人陪老人们聊天测量血压,关心老人们的生活状况,看到老人们眼上洋溢着的笑容心里别提有多温馨了。

手中的事干到一半时,院长和蔼地让我们歇息,但是我们并没有丝毫的疲惫,一直埋头干着手中的事,其中有一位同学尽管在做事的过程中受了些小伤可是他仍然加入我们的队伍中,这种精神使我们非常钦佩。看着他们细致的用抹布擦着满是灰尘的书架、汗水浸湿的身影穿梭在楼道里,忘却了休息和闷热信念只有一个,只为奉献只为给老人们营造一个全新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不知不觉的时间已到了中午,我们的任务也结束了,令院长十分满意和高兴。

随后,我们又走进了老人们的房间,食堂等一系列生活场所,充满了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照顾。结束后,我们又拍照留念,老人们也是不舍的向我们告别,院长也十分热情地我们下次有时间能再来,走时我们一一向爷爷奶奶们挥手再见告别。

人老不足畏,可怕的是周围冷漠的眼光。人老了之后,仿佛就是可怜造的,讨得万人嫌。其实,我们不应该这样去想,因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脚不便了,思想含糊了,仿佛就成了社会的负担,就会拖累社会。如此的话,人老了岂不就成了罪过了。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或大或小,可能仅仅是养育自己的子女,但无论如何,他们付出了。现在,他们老了,社会不应该遗弃他们。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没有儿女,但社会没有抛弃他们,而是给与了他们极大的关怀。他们没有家庭,幸福指数也许会低一点,但他们应该觉得满足了,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殷勤的工作人员,是仁爱的政府,是团结强大的中华民族。这是我们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

拓展阅读: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报告

对这次社区清扫,我想做一个小结。

环境是我们共同维护的,而当今社会,人们对环保的淡化令我们深感危机重重,且不说人们做什么来使环境卫生步入标准指标,一个简单的要求,让人们不污染环境,这就很难做到。

在这次活动中,我清扫了大街卫生,时间比较累的活儿,活动完结后,整个人都要散了,但看见大街上的白色垃圾都消失了,心里便也踏实了,开心极了。

在污染的(或许不能说无污染)环境中,无论是工作.游戏,心情都是舒畅的,哪怕是在其中呼吸便也轻松多了。

所以,从今往后,无论到哪里,保持一个清洁环境是必须的,不仅对健康,还有对心情,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无论是在哪里,这也都是适用的。

社区慰问

通过这次社区慰问活动,我受益匪浅。

首先,对所访问的对象是一次温馨的问候。老人们在经过一辈子将儿女养大后倒觉得闲着无聊了,这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这是我认识到一个事实,父母永远为儿女而活着,待到颐养天年之际,却也无所适从了。也难怪,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让它停下来,也就很难了,清闲也不过是两个空字罢了。所以对我们这些社会上所谓的80后.90后,是时候停下脚步,与他们相随相伴了。

其次,帮助他们做家务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他们如沟壑般布满皱纹的脸上的慈祥的笑容便是我们最好的回报,简单而又厚重。有时,最简单的往往是最真的。

最后,我想说,亲情是人世间永不退色的一抹色彩。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有一个另一个来陪伴,到哪儿都不是终点,看看两位老夫妇相互扶持,相互爱戴,留下的不是别的,而是数不尽的情思在空气中回荡。

作为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活动,我熟悉了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色,进而萌生出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珍惜,保护他们。

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参与社区管理,协助社区出墙报,普法宣传,进行清洁楼道,捡拾垃圾等活动,清理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帮助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帮助社区居民分发报纸,服务孤老,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家务事,收集社区废品,将经兑换的现金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为社区种植绿色植物,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并提出改善的建议;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小朋友开展读书活动;进行义诊活动,给小区的居民进行基础诊疗并宣传保健知识,将诊疗结果进行记录。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发现在社区存在一些问题,在楼道里,地面上,甚至是居民的防盗门上,都贴有小广告,这不仅会对社区卫生构成威胁,还会影响社区的整体整洁性,对社区居民的心情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另外,社区花坛里的花草毁坏程度较重,由于小区内停车位紧缺,不少居民直接将私家车开到周围的草坪上,这种做法直接影响到草坪的使用寿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建议在草坪上立上警示牌,写上警示语,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此类不文明做法,我还发现,社区内供人们娱乐休闲的健身设施普遍较少,由于社区内老人和小孩子较多,因而常常有设施不够的现象发生,为了给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我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确保此类现象不再发生。

通过这次社区实践,让我从中得到了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无法领悟到的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身处工作岗位的那份热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活动,我熟悉了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色,进而萌生出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珍惜,保护他们;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知识来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做起,关注社区,国家,乃至世界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我想,这才是社区服务的意义所在。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5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

走进大门一位热心的阿姨接待了我们,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阿姨向我们讲解到: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子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也有时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因此,老人在这里也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我们慰问到一个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来,很是伤心难过。我们耐心的和她聊天,听老婆婆说她把她的退休养老金都给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而且很少来看望她。有一位同学和她说我们都是您的子女。并给她表演节目,直到老婆婆破涕为笑,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我心中有点酸酸的,老人们毕竟还是孤独的,他们的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身边那是最开心的了. 他们需要关心,爱护,敬老院的设施好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会上的一些关注。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像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若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体谅他们,那他们便只能于痛苦中渡过余生,在黑暗中悄然逝去一次敬老院的慰问,使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访问了那些老人年轻时的点点滴滴。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创造的财富,异常珍贵。

当我们老的时候,是否可能这些老人,是否又能过的比他们幸福呢?这一切都是问号,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把握。那个时候或许我们也成为历史的功臣,成为新中国历史长流中璀璨的一个颗心。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篇6

实践目的:

为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组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与美德,加强青少年尊老爱幼的观念,再结合当今我国老龄化相当严重,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敬老院便成了她们的家,她们需要社会的关爱,需要人性的温暖。所以这个寒假我们决定前往敬老院,让他们在这寒冷的冬天感觉到温暖,给老人们带去欢乐。

这次实践,感悟很深,懂了很多。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上最无私的爱,我们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报答他们。不要让他们老无所依,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社会经济突飞发展,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是敬老院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重新找到了家,得到了家的温馨,爱的呵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对老人多一点关爱,多付出一点爱,让受到冷漠的老人感受到爱的温暖,让社会充满爱。

又是一年寒假来临,20xx年的世界经济面临严重危机,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紧张,“毕业等于失业”。大二的我,虽然还没有面临这样的问题,但也充满了危机感。

与以往的假期一样,通过各方介绍,我找到了一份临时的兼职工作,到所在地区的敬老院做一名服务人员。

在放假前,我们接受到一项任务,调查某个单位所需人才情况。在兼职期间,我向水源镇敬老院的院长询问了这一情况。

据李院长的介绍,敬老院作为服务非赢利单位来说,所需职工数量并不大,但是,所需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护理医疗知识。就其基本服务人员来说,最起码要具备护理技能,以及简单的急救常识。

一个单位的运行,不仅要有这样的基础工作者,还需要一部分的管理人员。基于这一点,我像李院长询问这一方面的用人情况。

李院长这样说,敬老院是隶属于所在地政府的福利单位,基本上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由政府下派。但随着农村体制的改革,有可能逐渐会转向对外招聘。

20xx年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对福利单位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其他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春节过后,我转到亲戚家的酒店帮忙。在店里,经常会听到一些商人的谈话,无聊之余,也会和他们聊聊。

最大的感触就是由于经济的不景气,什么生意都不是那么好做。比如说,一个以运输油品,加工油品起家的商人,在XX年不但没有赚钱,而且赔进了几十万。

面临当前的行情,生意不景气,意味着想要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是很困难的。据了解,今年毕业生人数与往年同期比较,大大增加,打一个比方,一份工作好比一块蛋糕,而这块蛋糕,有六到八个人在竞争,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竞争有多激烈。

当然,就业问题对于我一个大二的学生来说,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现在就应该积累一些经验了。

在假期闲暇的时候,我会到上去看看人才需求的技能,数量,专业和一些具体的要求。大部分公司还是老生常谈了,就是需要的是有工作经验的人才。需要应届生的公司很少,这更增加了就业困难。但是,面对这个现象我们无力改变,只有去适应,无疑,兼职成了最好的渠道。

当然,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最大的筹码是良好的专业技能。

在这几个假期里,走进社会,了解现状,对于我们来说是必要的。

以上是我通过社会实践所体会到的。经验在于积累,人生需要磨练,准备充分,才会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