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2024/06/03心得体会

爱习作提供的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精选180篇),我们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

我们的小课题正式启动开始了,记得开幕式起将持续一个上午的时间,我觉得这是对广大教师的一次触动,更是对部分教师的一次深刻的教导,至少我在这半天时间中就得到了不少启示。

我的体会是:专家毕竟是专家,他们的视角、他们的分析都是那么地深刻和透彻,他们的研究、他们的思考都是那么地深入和精湛。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是有道理的。听专家们的讲座,还是颇有感触的,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分析很有道理,所谓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几条道路像气宗派、剑宗派及剑气合一派有了深刻的印象,感到自己似乎在走气宗派的道路,却又游离在外,入不了门,主要还是没有下功夫的缘故。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低头拉车,抬头看路”这一说,我实属“低头拉车”一族,或许连拉车也拉不好,而且很可能走偏了,这个问题在今天的课题中期诊断中也体现出来了。看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广采博纳,是我今后在教学研究中必须引以为鉴的地方,要深入而广泛地接触和吸纳新的教学理论、思想和方法。他还谈到了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他提出的一点叫“要上窜下跳”,借脑、借力、借势,让我很受启发,很多时候我或许只在闭门造车而已,人们常说听学术报告的感觉往往是“听听感动,想想激动,有点冲动,会后不动”,对于那么高起点、深立意的思想,我们听之而不加消化是肯定没用的,被他们激起浪花之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归于平静,所以关键是行动,我想若能有意识地去做的`话那将是很有好处的。

市教科所、区教研室的领导为我们十及个校级立项课题进行了诊断,从这次他们的发言中我又地领教了他们的精彩点评,那句句话语都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现在回眸自己的课题真有羞于拙劣的味道了,但他们的评价该是相当中肯而实用的。市教科所的领导谈到小课题一定要突出“小”,如何借鉴别人已有的成就建构自己的模式,如何进行比较,有何变化等,区教研室的领导也谈到了方法层面上的理论架构问题和操作层面上的重点研究的问题。两位专家都提到了应该吸收经验、博采众长、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主要是多读、多思、多借鉴的问题,这也是我觉得自己十分欠缺的地方,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尽管所有专家表达的只是他们个人的想法和意见,也或许并不完全正确,给他们给我的感受确实是一种思维的开启,思想的触动,我想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研究中多朝这些方向努力、改进,我也相信自己能够不断地、快速地进步。

我认为开展课题研究,是今后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新走向。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学习型外加研究型的新时代人民教师,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开展课题成果的转化和学习,激发并唤起学生数学阅读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的“思维”走得更远。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

3月11日我参加了乡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感受颇多。在培训会上,县教研室范主任,周主任作了精彩的报告,我乡王校长也做了报告。现在将心得体会写出来。

范主任的《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我知道了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愿景、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

我们就行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的原则一共有8个,那就是: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结题鉴定。

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我认为搞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人。现在,我们乡就缺少这样一个团队、一个核心人物,领导者、组织者谁会是这个人呢?我也同样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见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周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课堂上》的报告使我知道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们要然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课,一共有五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态性(为学生为孩子上课)、有待完善,扎实、充实、丰实、平时、真实,组成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答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爱上课堂。我们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我们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一定要挖掘好。我们要面带微笑、满怀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课。我认为我们课堂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结果轻过程。

我们教学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让学生去经历、探究,我们当老师一定要的帮助学生去学习、探究,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我们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环境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人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从想在开始我要接纳我不能改变,努力改变我能改变的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们乡校长的《课题研究贵在持之以恒》的报告,使我懂得了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我们要像王校长一样进行课题研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我们正在上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

上周五,学校请来了石明晶书记为我们做了一场“课题研究----选题与立项”的培训。通过培训,我真正懂得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好处。一个教师要作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收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我对进行课题研究应如何选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必须有价值。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三)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四)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挑战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就面临着失败乃至落后,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殿堂。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

参加了微型课题研究,我收获颇多。“微型课题研究”是当前教学上的热门话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微型课题是指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微型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教师从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去研究解决的办法。

一年来,我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通过独立研究,共同讨论,尤其是通过上学期的《化学发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校本作业优化》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以下就是我的几方面感受: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水平

在课题研究以前曾经一直认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的任务就是上好课,教育好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或者说是各级教研员的工作,与我的教学生活很遥远,但现在自己做课题后我转变了看法。

教育教学研究就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的研究取材就应当取材于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例如在我们的平常教学课堂上有的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教研价值,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深思之后用文字写下来,和同行同事交流也许会取得更好的解决办法,在生活中更要做一名有心人,善于积累还应当及时掌握教育信息、教育动态,提高从实际工作中发现科研课题的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我认识到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研工作者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着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及研究的价值。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我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去寻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从网上下载、从杂志上寻找,到图书馆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和认识。在整个课题研究活动中,我由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渐渐地得心应手,并在活动中不断成长。课题研究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从熟悉课题、理解课题,到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尝试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我体验着课题研究带来的成功快乐。

二、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能力

微型课题研究实际上是一种行动研究,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是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批判性思考。

通过对微型课题研究所做的尝试,我体会到,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可以归结为“改进”和“参与”。在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教师的声音。行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改进教育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教师“参与”研究是为了科学地“改进”自身的工作,“改进”不仅仅意味着教师通过内省、反思、探究教育教学行为,还意味着通过研究改变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使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扩展。由此,微型课题研究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多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调研,分析论证,提出了校本作业设计的.原则。该原则是:

1、控制学生课外作业的数量。

2、按知识点设计校本作业。

3、重复的题目不出,类似的题目少出。

4、难题少出,偏题、怪题、超纲的题目不出。

三、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微型课题的研究的方法

1、课题研究需要甘于寂寞、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2、精心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良好开端。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学生,与同事讨论,最终我选择了《化学发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校本作业优化》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

3、自我管理是课研究有序、扎实进行的必要保障。

确定实验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化学作业的态度和完成效果,使课题研究有的放矢。通过设计、讨论、试验、修改等多种方式,精选习题,反复推敲。设置作业时分为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和高考链接三个部分。

4、善于积累、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

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因此,我非常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都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让自己的研究留下轨迹。记录自己研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保留电子文挡和纸质资料,同时不忘反思,撰写经验总结。

5、教学相长是课题研究的魅力所在。

作业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作业环境,自主权掌握在学生手里。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本课题前期的实施和研究,教师的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教学观念转变了,业务能力加强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课题研究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关于课题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课题的学习与研究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解决”对专业发展的提升作用,也能真切地体验到“经历着的研究者”的充实与自在,体会到“拨开云雾,喜见阳光”的幸福与快乐!此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意义上的推进,我将充满热情,充满信心,在教学和教研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

在苏州市教研室的倡导下,各校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课题研究,我校也加入这一探讨的行列。并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此,将最近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与探讨。

一、要搞好课题研究,一定不能少了对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认识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识谱教学是我们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的音乐实践行为保驾护航。

二、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分段研究

不同的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为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三个年级段实施,分别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岁研究的内容一样,都是识谱教学,但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形式也有异同,低年级以游戏形式为主,学习简单的单音唱名;中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演唱一定量的歌谱;高年级学生在熟练演唱歌谱的同时,能根据中低年级知识量的累积,创作小型的歌曲旋律。

三、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的课题研究才开始一个多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

以美促德是全国九五课题重要的研究项目,此项研究是把美育渗透与德育教育中,让学生有美的语言,美的行为。

本期我着重对学生的行为、意志力进行了培养。我对学生提出的是“做一个有自制力的人”

我认为自觉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一个人小时候缺乏自制力,长大以后,不管他的智力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而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意志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因此,必须从小抓紧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凡是小时候缺乏自制力的,长大以后,不管他的智力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而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意志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各种意志品质在不断发展,自我意识也有所发展,低年级儿童评价自己或别人时,几乎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中年级学会能独立地进行评价。儿童的自我评价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提高,自制力日益扩大和改善。因此,必须从小抓紧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

实验表明,一学期下来,全班所有同学的五星都比第一次增加了,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进步,他们能看到自己进步最大的一点。一半的同学认为自己有了自制力,但还需要向富兰克林一样坚持。当再次做自制力测评时,每个学生的分值都提高了,90%的同学有了不同程度的自制力。

培养意志品质要从小事做起,磨炼孩子的意志。每人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强弱不同,如果具体分析,其强弱的具体环节不同,要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准弱点。正如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我坚信,长期下去,孩子们的自制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他们一定会成为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人。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

我有幸参加了珠海市幼儿园课题研究培训班。有专家专业指导学习感觉受益匪浅。几位教授对课题研究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今后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课题研究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专业知识和提高自我思想素质的钥匙。作为一名课题研究培训学员,自我感觉十分的欣喜和荣幸。在这5天的学习过程中,有辛苦,有收获,有感受,更加体会到为我们以后课题研究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面具体对课题研究培训浅谈几点体会:

一、是在课题研究培训前,如何选课题感到很困惑,但在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如陈坚教授对幼儿园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释,专家的观点讲解等等,令我豁然开朗,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在选课题的时候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1、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

2、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先从小课题做起。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便能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做到有效有质。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是课题研究开展教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这两种说法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他们互相推脱、不讲协作,“三只蚂蚁之所以能抬进洞,”正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所以团队合作必须以个人的自由、个人独立为前提,再此前提下团队合作的人们才有可能形成一个整体,一向心意地投入工作。有首歌唱得好“团更加体会到为我们以后课题研究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结就是力量”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三、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孩子,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孩子。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

在苏州市教研室的倡导下,各校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课题研究,我校也加入这一探讨的行列。并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此,将最近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与探讨。

一、要搞好课题研究,一定不能少了对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认识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识谱教学是我们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的音乐实践行为保驾护航。

二、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分段研究

不同的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为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三个年级段实施,分别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岁研究的内容一样,都是识谱教学,但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形式也有异同,低年级以游戏形式为主,学习简单的单音唱名;中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演唱一定量的歌谱;高年级学生在熟练演唱歌谱的同时,能根据中低年级知识量的累积,创作小型的歌曲旋律。

三、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的课题研究才开始一个多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

学习《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20XX年10月24日在新城四中有幸听取了渭南教育局王主任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报告,感觉收获很大。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通过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知道了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体会如下: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选题注意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不要贪大求全。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选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

(三)做好方案

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所以,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课题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去做、用心积累,一定有所收获。我将为此而好好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

本次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围绕“绘本阅读指导策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阅读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那激烈的讨论氛围,让我深刻的体验到了老师们的协作精神、认真态度。在此我就这学期的“绘本阅读指导策略”心得进行分享。

一、丰富多彩教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对于课题研究还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在听听、看看、聊聊、想想中进一步了解了各个教研活动的精巧设计、意义价值等等,让我这个绘本教学的“门外汉”有了些许的认识和理解,也从侧面增强了自身的绘本教育教学质量。就同一绘本《我爸爸》教研课活动,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分享设计、组织活动上发表自己的的不同想法,迸发了更多的火花。我收获颇多,对一些模糊的环节处理也豁然开朗,对我以后的研究也做了有效的铺垫,增强了自己开展活动的信心!

二、形式多样阅读活动,增强自身阅读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教研课活动基础上,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我们布置了班的级图书角“红袋鼠乐园”,在图书袋里,我们精心的准备了许多优秀的绘本图书《我爸爸》、《年》、《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通过平时的阅读,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休息、午餐前、午睡、离园前等时间给幼儿讲讲故事,看看书,孩子们进一步喜爱上了阅读。在学期初我们针对新教育课题组老师所在的班级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亲子阅读调查问卷”,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他们认为开展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都有所帮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主性游戏里,我们还创设了“快乐演播室”,把图书中的故事,以手偶表演的形式表演出来,延伸了孩子阅读后的兴趣。本来计划的“图书漂流”因为流感等原因未开展,希望在下学期可以继续。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不仅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家长们也从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提高中,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增强了亲子阅读的意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下学期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三、认真学习文章报告,提高理论素养

除此之外,平时我们也很注重理论学习,例如:朱永新《共读共写共生活》、王明珠《主题墙饰:推动活动开展的载体》、《手心里的光》等等优秀的理论文章。通过研读各位专家对绘本教学、意义等各方面的观点认识,提高了我们一线工作者对教育实践的正确把握。这些理论的支撑,对于我这样的新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帮助我对绘本教学有了一个比较完整、正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有了促进改善作用。

通过问题讨论、看视频和录像、案例研讨等,帮助我梳理了已有的经验,理清了“师幼关系”的概念,进一步了解了它的本质内涵,形成了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从丰厚的资料和详实的报告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绘本教学的书香、昆曲教学的雅韵相得益彰。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如果想要做一个很好的课题研究那么选定题目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题目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意义、内容和过程。选题不可盲目草率。一般的思路是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通过学习了解到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

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要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但必须注意可操作性。

对于一个新教师而言,我们要善于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总结经验,善于从这些经验教训中去形成一些课题。其次,要能够根据当下的一些实事,或者一些新的课程改革出发去创新的工作也可以发一些新的课题,而这些都需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并且也要善于学会去总结从而提升。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

以下是数学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的详细内容:

小课题研究统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它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不仅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小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进行小课题实验,教师要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以下是我在小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付诸于文字,与大家共商。

一、注重小课题的选题

(一)选取的材料要有研究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者相互依存,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数学的丰富感性材料和经验。可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课堂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开展小课题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内容也来源于教材,因此教材仍是我们第一选择的材料。从教材入手采集有用信息,有效开发教材资源,不能仅仅只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要更深层次地思考各单元中的每道例题、练习题以及思考题的可研究价值,使学生研究起来有可操作性,防止提出的小课题抽象化、形式化,以致使小课题的研究走过场。

(二)选取的材料学生感兴趣,通过努力可以解决问题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小课题材料的选取中首先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对课题感兴趣,就会主动地运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及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信心。例如,在学习《二十四计时法》时,我发现学生对这两种计时法的使用在选择上有不同意见,于是我按学生的观点不同将学生分成甲、乙两方:甲方认为二十四计时法好,乙方认为十二时计时法好。学生对这个辨析性课题以及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感兴趣,辩论会上两方各抒己见,互不相让,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整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注重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学生自主确立小课题,教师做调控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知识时,我尝试着先让学生自读课本,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疑问接踵而来――为什么一年只有12个月,不是13、14……个月?为什么有的月份是30天,而有的月份是31天?为什么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为什么一年有365天?为什么有平年有闰年?怎么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当时没有一一回答他们,而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将他们均匀地分成了六个小组,在小组内自己确定了组长后,我给每个小组明确了研究任务。整个研究过程,我只是不时地与每个小组的代表交流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指导他们要带着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使他们知道怎么去进行研究,逐渐使各个小组的研究各具特色。在课题成果交流汇报中,我也只是随机的对每个研究小组的交流意见进行讲述或补充完善,先把他们的结论进行梳理然后再做确定。这样,教师在整个小课题的研究中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乐于探究他们确立的小课题了。

(二)指导学生设计课题探究的步骤

小课题确定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步骤的设计(采集有用信息→分析处理→数学建构→提出假设→验证结论→问题解决→获得新的信息),开始时,教师要做些指导,然后由学生分小组设计,最后再由师生共同对步骤的设计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设计步骤的过程中对整个小课题研究活动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

(三)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发展

数学是奇妙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不同问题需要研究,所以小课题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各不相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的需要查阅资料,有的要走访专家开展调查,也有的要通过实验操作等。所有的这些活动,都要求学生根据课题的分工自己去完成,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来解决实战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注意积累资料,如写教学日记,随时记下数据或感受体会,交流结果等。从认知心理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小课题学习室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去哪里搜集资料,社会调查如何开展等。

为此,我们要放手让学生交流探究过程与方法,对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技能进行指导,在必要时也与学生共同调整研究方案。通过团队的学习交流,每个人都能学到很多自己无法独立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每个人也都能从对方身上取长补短而完善自己。

(四)研究时间不宜过长

我认为小课题的研究以一周左右的时间为宜。因为小学生研究的课题一般都是以教学文本为素材的,课题小而实,学生研究起来针对性和操作性强,较容易成功。就是课本以外的学生有兴趣、难度较大的课题,也可以只让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研究,然后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其他学生只要能听明白就行,因为不是必学内容,所以研究所用时间也不会太长。

三、注重整理、总结小课题

小课题研究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收获,有了最终的结题,所以本着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的原则,在小课题研究将要结束时,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让各小课题组展示自己组的阶段性成果。研究成果的展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既可以由研究人员叙述出来,也可以通过实验演示进行说明;既可以写成小论文的形式,也可以写成研究报告的形式。

总之,小课题研究是很有趣的,并不是那么神秘,只要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抓住教学文本,从平时的学习材料中,发现值得研究的小课题,让学生真实地接触研究,让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认识数学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经验,教师适度地给予策略上的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我们的数学课堂会越来越生动。我相信数学小课题研究会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朵奇葩。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

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走进了高中校园,因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优越性而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开展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因研究性学习占用课时及耗时过多而对传统教学产生的冲击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年来,我们二十三中生物组的全体教师就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相整合展开了专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 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意义

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办学形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它是教育改革的原点,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具体作法,必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落实和体现。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实质在于“自主发现”。同传统的被动性学习相比,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更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探究问题的产生,研究问题的发展,预测结果,验证结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同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优势,还可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两者相得益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拓展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与生物教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将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而且使之便于与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相联系,使学生看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自主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从学校以外的.众多渠道中获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弥补了教材中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学生和教师双双获益。

②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品格。学生收集的素材大都与社会生活有关,且很多是社会热点,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可使他们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更加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必然为基础教育改革开辟一片新天地。

二、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同中学的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具有文理交融、情智结合、可拓展性强、开放性强、自然与人文并重、知识与生活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定性与定量互补等特点,是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回归的一门终级学科,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人本身既是研究的主体,也可以是被研究的客体,围绕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有很多奥秘值得探究,例如,人为什么会有头皮屑?人为什么会衰老?人为什么会得癌症?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什么?等等。生命现象的千变万化,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生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出现,这一切都为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内容,都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是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因此,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选题广、可操作性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内课外联系紧密等诸多优点。另外。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诸多生物学家本身的道德示范,使生物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使人产生了美感,生物进化理论隐含了丰富的哲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而众多科学家身上那孜孜不倦的可贵的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更留给中学生们无价的精神财富。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可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和人文品质。

面对教育革新,生物教学应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生物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

本次通过参加包头市美术课题的研究,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给我最大的感触有,明确了小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与小课题研究的整合思路,以及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实施的相关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将本次研究体会、感悟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

本课题的研究在学校中展开和推广,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普及性,大部分学生在自觉完成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能较好地借助“反串互动式学习”的成功经验,全方位建构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运行机制,全面优化教育过程,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不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完整的生命体,指导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在强调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天资、意向、爱好、兴趣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生长点,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数学课堂上,有的学生演小品,有的学生说相声,有穿插讲解讲题的,有互帮互学的,每个人畅所欲言,学生在歌声中、在说笑中、在表演中张扬了个性,体验到成功,使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

2、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正确、有力,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导学”是指导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此项教改成功的`基石,我们要求教师一要积极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产生自学期待;二要精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课堂,让学生在参与其中、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知识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变教师讲授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或学生间的多向交流。

3、积极营造师生的合作氛围

在教室中每天各小组展示课堂语,如:“我的课堂我主宰”等,通过学生的课堂语激励,为师生营造了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上课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自言自语,气氛宽松和谐,心理自由放松。学生不再自卑,不再怯弱,不担心批评,不担心讥讽,为自主学习而感到自豪。另外,教学中把合作机制引进教改过程,提倡教学民主,使教学结构和教育功能发生新的变化。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生动活泼发展的机会。其次,鼓励学生个性之间的融洽合作和有序竞争,团结、合作、互助、互动、自主、展示、反馈已成为反串互动课堂的活力词。

4、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

我校教师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不断淡化自身的表演,而强化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积极地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例如,教师的一个信赖的眼光、

一句“你真行”或“OK”的鼓励的语言、一句温馨的提示、一次师生的鼓掌等,都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可以使学生调整到极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引领学生沿着自信的阶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我校实施反串互动式教学模式后的几点反思

反串互动式教学就目前我校的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反串互动式模式的实施的力度不够、不深入。

2、反串互动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必须精心地设计并思考课堂教学活动,既备教材还的备好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达到“活而不乱”的境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机制和方法,各个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4、实施反串互动后的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8

小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将本次研究体会、感悟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9

在20xx年9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汉阴县教研室关于全县广大教师申报小课题研究的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听取了张主任和刘康花老师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使我更4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教研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提高广大教师自身素养的需要,更是推进一个地方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本次学习,我懂得了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体会如下:

首先我懂得了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愿景、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我们就行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的`原则一共有8个,那就是: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

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结题鉴定。

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刘老师强调:做一个小课题需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人。课题负责人就是一个核心人物,领导者、组织者。我的小课?《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已立项通过。既高兴又有压力,我也同样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刘老师的报告使我知道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们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课那就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型、为学生为孩子上课,做到扎实、充实、真实,就组成了一堂好课。

让我明白了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答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我们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看你如何去挖掘孩子的潜力。要面带微笑、满怀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课。我们课堂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结果轻过5程,教学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让学生去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大胆探究,更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中学得轻松愉快。

其次,我梳理了做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及必要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如何制定小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如何实施课题,进行怎样安排与管理?这些疑惑,教研室刘老师以职教中心赖老师如何做市级和省级优秀课题为例,我们的指导老师—邓良红老师再三鼓励,给我们认真细致地讲解实施方案和研究过程,他的一句:有困难随时打电话联系并一一指导。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动力。

通过学习,我再一次审视自己的课题,对照自己的想法与后期安排,内容不够充实,操作方法简单。我会带领好我的小团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时有效的反思研究的收获与不足,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力争做到真实有效的课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0

提起课题立项、课题研究大部分老师都很畏惧,感觉它是多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有恐惧心理的同时感到这项工作特别难做,脑子里一片乱麻,不知从何做起,因此一有课题立项的通知,好多老师根本就不参与,有的做了也是很空洞,净整些高大空的理论,缺少理论支撑,缺少实际案例,通过率也比较低,这项工作成了老师们比较怕做的事情。

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郑州市教科所胡远明主任做的有关课题的培训,顿时觉得搞课题并不是那么可怕,反而觉得比较轻松。胡主任的培训分为两个主题:

一是课题研究的基本途径;

二是如何结项。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途径

胡主任结合郑州市二十三中搞得课题对研究课题进行了阐述,内容通俗易懂,并且举出大量的案例,让老师们明白“课题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才展开课题研究。胡主任结合案例分析指出课题立项首要的是确立研究的主题,不能涉及面太广,要从小的切入点制定研究的主题,在选定主题的前提下,确立研究背景即摆出问题查找原因,有问题才能说明有研究的价值,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做法,然后通过研究最后的效果是什么。胡主任将课题研究总结了五个步骤:

1、发现问题,设计课题;

2、问题诊断,原因分析;

3、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4、课堂实践中解决问;

5、总结问题解决经验撰写研究报告。

经过胡主任的通俗的讲解,我感觉课题研究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针对自己所教学生,发现学生学习或课堂或是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其实就是在做课题研究。简单的问题不要搞得太复杂,真正行动起来,思路会慢慢清晰,做的也会逐渐深入,研究的效果才会逐渐明显,课题研究重在实践。

二、如何进行课题结项

结项是对一年以来课题研究的总结,可以以结题报告、教学反思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完成。它是在课题立项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进行汇总。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1、研究背景;

2、研究过程;

3、主要做法与经验;

4、研究成效;

5、存在的问题与设想;

6、参考文献。

把研究过程中的所有做法、想法进行梳理、回顾、总结,有效做法的真实案例、随笔、反思等等都是对课题研究的肯定。按照胡主任总结的框架,把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际做法一一串联起来,这其实就是在扎扎实实的做课题研究。

胡主任的这场培训内容通俗易懂,案例与所讲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很接地气,没有太多的理论但是却受益匪浅,听懂了、明白了课题是怎么回事,知道了如何去操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真是不虚此行。让课题研究渗透的日常教学中,让课题研究常态化,相信教学中的问题越来越少,师生关系会越来越融洽,教学质量一定能快速的提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1

抱着试一试,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的心态下,我申请了一个课题《防震减灾校本探究课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很幸运申请获得了批准。在欣喜之余,却也不免产生了很多忧虑。因为之前自己从没独立负责过一个课题,对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完成课题报告等毫无头绪。但是,在区教院的重视之下,我们每个申请者都获得了专业的教师指导,而在导师的帮助下,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也变得有的放矢了,悬着的那颗心也逐渐地放了下来。而在这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好处。

一、有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我认为是很简单,学生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就采取简单指导之后便让学生开展活动,但是真正实施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的完成效果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对学生的必要指导,而这也正说明了我工作作风还欠缺严谨。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我开始逐步养成全面考虑各方因素,不再想当然的考虑问题,而是做好事先的调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情况,更有效地、科学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利于学术素养的提高

经常听有些教师讲:教了初中自己就变成了初中的水平,教了高中自己就变成了高中的水平。由于教学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原因,能够静下心来读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一种奢侈行为。但是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这时出于课题研究的需求,你就会寻找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主动的、理解基础上的理论学习,必然将促使教师在学术素养上的提高。而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不仅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一扫原先对理论书籍的'偏见——枯燥与乏味,而是逐渐习惯阅读它们。

三、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原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总是凭借着经验,知道哪些知识该采取哪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哪些学生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教育?总停留在经验的套用上,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在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便有意识地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对一些好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最终探寻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些大大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我能够逐步向“智慧型”教师的最终目标靠近。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2

“课题学习”是在新课标下的新增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学习也是我国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全新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课题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相关的知识,体会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且还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课题学习”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其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看似简单却蕴复杂于其中。比如七年级的“10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需要学生采集大量的数据、处理数据,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否则不能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

2、“课题学习”的内容以何种形式来呈现这也是比较难把握的。比如:九年级的“2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本节内容是以活动课的形式来学习还是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当然以其内容来看应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佳。

3、把“课题学习”当作活动课。把“课题学习”当作活动课,这种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的确,有些课题学习的内容可以组织成活动课,比如:九年级的“29三视图29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七年级的“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纸盒”。

二、上好“课题学习”应做到如下几点:

1、透教材,备好课。

吃透教材,备好课,这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对于课题学习更应如此,不打无把握之仗。

2、精心组织授课形式,调控好各环节。

对于这一点上面也提到,针对内容要采用相适应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如:组织成活动课、分组合作学习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等。

3、适时引导,及时总结,体现思想,形成规律,提高能力。

教师要及时引导好,总结好。切忌为讲本知识而只讲本知识,应该让学生明确同属于这一类型的题目该如何分析,即要做到一点盖面,举一反叁。

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猜测的基础上及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和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引导学生分类研究,由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发现更具一般性的结论,寻找一般性的解决方法,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分层教学,渗透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课前预习,做好标记。

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充分预习其内容,把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以待课上解决。

2、课上积极主动,动手动脑。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个环节中,对于疑问要大胆探讨并做到勤于动手动脑,真正把所存问题各个击破。

3、做好笔记,写好感受,善于总结。

把教师所阐述的规律,在分析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以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做好笔记。因为在书写的过程也是反思积淀的过程,更是巩固提高的过程。

培养好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长期探索课题学习教学,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不断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3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我认为简单的问题,只要简单的讲解、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就能够理解、掌握该知识了,但是当学生真正做起习题或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给学生表现能力的机会,课堂没能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努力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所有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由学生代替完成,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完成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仅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长时间记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拉近了我们师生的距离。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寻找时间阅读了大量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所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级达A率、达C率、平均成绩均居全县前列!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能够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对于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是不无益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4

本周六,学校教研室汤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开展了《微型课题研究方法》的讲座,听后让我耳目一新。

讲座一开始首先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有时我们不是经常会感觉到了“不乐趣”、“不幸福”吗?也许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点“研究”和“琢磨”的过程吧!

而以往的我对于课题研究也是很迷惑,通过讲座明确了进行微型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风,选择的课题应该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还有就需要课题一定要有价值。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寻找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微型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第三,解决问题。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微型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法不能实施奏效,应该再回到第二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别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注意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

第四,解决过程总结出来。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这曾是我最匮乏的部分,而听了讲座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总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学反思”。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应用与教育教学。就是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这是微型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经过讲座系统的归纳回头看看自己,身为一线的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些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搜集、整理、总结概括的过程,没有形成一些科学的体系而已。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一个小问题、实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5

一、课题研究需要在实践中点点滴滴的积累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我认为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二、课题的制定一定要服务于教学工作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学生,最终我选择了《农村初中地理读图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该课题以认知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农村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如何根据地理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的读图问题为前提,研究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读图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穿插读图方法的讲解,培养、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符合以人为本、减负増效的教育理念,选题新颖、方法可行、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

“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在我的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

我常常进行反思、注重细节反思,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杰作”,进行深度思考,留住教育的“记忆”,形成智慧性积累,从而提升课题研究的洞察力。同时注重阶段反思,课题研究不是短暂的、断裂的,它是连续的,系统的。我们在反思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进度,按阶段进行反思,形成系列反思。

四、分析地理读图方法应该注意的事项

通过地理读图方法的训练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充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性,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追求成功的渴望。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其中,让更多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充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贴近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针对同一图形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读图、析图。

2、要有足够的驱动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地理课堂中的读图题的难易程度的设计立足点是把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转移到“为学生的.学”上,并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作为检验教学的设计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因此读图的设计要难易适度。过多的读图会使学生长时间处于低水平思维状态,他们,尤其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过多的难度偏高的读图则对学生的思维带来压力,尤其易增加学困生的挫折感。因此,读图训练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情,设计难度适中的图形,这样有利于为各层次学生都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总之,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6

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有科研意识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7

面对课改的大潮,现代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中学教师,将如何面对新的形势,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呢?做为一线教师的在不断地努力着,努力地让自己与课改的精神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我觉得要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角色。因此,我便参与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习和不断探索,我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有了很多很深刻的体会。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就观念而言,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学生是一个有想法、有活力、有创新的独立群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而并非是在预设的教育情境中指挥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活动。就行动而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多进行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教学效益,并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不断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新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改变,既是根本又是关键。我们的观念转变成功了,角色改变成功了,这才有基础谈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谈成功的课程改革。刚好课题的题目与些相吻合,以下谈谈这次参加这次课题的几点体会,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充分尊重学生 正确引导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和谐、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激励和赞赏学生上,要寻求学生的闪光点,抓住以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得到努力奋发的动机。尊重学生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前提条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纳学生,理解可以遵循换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纳学生。再其次还要信任学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信任最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样的信任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鞭策,它的激励是其他任何力量无法比拟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的引导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往往是无原则的批评和抱怨说达不到的。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域,探索学习活动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题,要吸收、要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观念和方法,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活动,因此,学生不是消极的听众,不是灌输知识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题。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的对象则是客体,教师的“教”便是主客体联系起来的媒介,这种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主题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更多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因此,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真正教给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撑。数学教师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备课方式改变。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题的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当中

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教案的编写,传统的已不适应现代的需要,现代的教案意味着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创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比竞争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论课程改革强调的学习方式。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搭配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上进互长,调动全员参与的意识,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有效合作学习唤醒了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角色要转变正确

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陈腐不变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往着多元化发展了,不仅要成为教学中主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还要成为课堂活动中的指导者,另外还要做课堂教学动态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只有不断地正确定们我们的角色,不断的探索、学习,充当好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课程的使命,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总之,现在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这个变化同样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这种变化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环境的规定,一种教学发展的趋势,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必将铸造一代新型的教师。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8

这一段很忙碌,一直在为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做准备。通过做课题,知道了不容易。课题的过程:申报立项书通过文件中期报告过程性材料结题报告书。首先确定立项申报的课题名称,我所研究的内容:教会七年级学生记住单词。大家知道虽然小学开设英语,但形同虚设,大部分时间上自习。进入中学后,英语仍然是家长烦恼、学生苦恼、老师困惑的一门“老大难”的课。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单词,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和经验,总结了一套让学生通过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看其形读其音,听其音写其形的直拼法教学模式。困惑是:课题名称的确定,开始用《七年级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感觉题目太大,又用《直拼读在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题目又太长,最后经过讨论采用《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直拼法教学探究》这个题目比较满意。

第二关于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的概况和趋势,上网查询大量资料及身边的书籍,也很有限,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后多学习多积累素材。

第三关于研究课题的方法,10月份的作业真是雪中送碳,活动中步骤二告诉了我们做课题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学习后采纳使用,解决了燃眉之急。感谢国培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感谢辅导老师们的辛勤劳动。

第四做课题最难的方面就是收集材料和整理资料。往往为了某方面的东西,费心费力的眼熬红了头抬不起来了,可是还是徒劳无功。学习学习再学习积累资料非常重要。

总之通过做课题,体会到了难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终于完成了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29

上周五,学校请来了石明晶书记为我们做了一场“课题研究----选题与立项”的培训。通过培训,我真正懂得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好处。一个教师要作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收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我对进行课题研究应如何选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必须有价值。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三)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四)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挑战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就面临着失败乃至落后,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殿堂。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0

一、明确了课题开展的基本步骤

作为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对于教学的研究我从未懈怠。但是参加课题研究却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对于课题怎么选题、课题研究怎么开展、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完全是一头雾水。在借助现代多媒体条件、以及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和前辈的指导下,我明白了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问题必须有价值和科学的现实性、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具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懂得了课题申请报告如何撰写,了解了课题开展的基本步骤,并参与了课题研究博客的创建、课题研究纪事的记录、课题研究材料的搜集、以及课题阶段性实践小论文的撰写和博客内容的充实以及课题成员研究成果的整理工作,对今后自己从事其它的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分工合作注重积累

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由个体单独完成,需要各位同事的通力合作。工作分工不能随意,合理分工是高效、准确达成目标的保证,因此应该针对每人的实际与专长,安排恰当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能不断增强研究小组的凝聚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日积月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即是一种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又有一定技术性和学识功底的工作。研究某一课题,必须尽可能地占有涉及这一问题的所有资料,如果不全面,就可能出现偏差。因此,研究者要明确应收资料的方向、范围、内容,只有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归类、分析、综合、提炼,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建。

那么课题研究应该做好哪些方面材料的积累呢?

一、是应该撰写一份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在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要写的具体、详尽,具有可操作性,才能说明研究者心中有数;

二、是要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这对以后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会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三、是要经常撰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这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写作水平;

四、是要注重过程中资料和阶段性成果的收集与积累,一个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必然会积累起大量的原始的资料,这些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对这些资料进行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能够促进课题研究更加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三、在研究中发现问题

关于对话教学,我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以及课堂的对照和细心观察,才发现自己所知甚少,平常教学实际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以往自己倾向于通过对话实现教学知识的构建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也偏重于师生之间的对话,通过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耀明《从教学对话到对话教学》、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卢丽英《对话教学初探》、[美]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对话型”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等理论的学习,才发现自己对对话教学目的的认识存在偏差,对话教学不仅仅要实现知识、能力目标,还有师生情感、学生健康心理构建、生生互信互助协作学习等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一个装载着个性化明显的各个主体、承担着多项教学任务、体现多元文化的复杂的教学共同体。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对话不能单一化。但目前的课堂对话往往指向师生之间,认为师生间的问答及由此得出标准答案的过程就是教学对话,这是把教学对话简单化,师生之间的对话仅仅只是教学对话的一个方面。华东师大教授钟启泉先生指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教学对话应是一项多元交流的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各种教学资源之间以及学生与自我之间互相作用、形成合力的一个综合网络。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仅有师生之间,更有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学生自我的对话,而后者的重要性往往在课堂上被忽视。

通过理论学习,发现自己在课堂上有时也存在着对话教学的一些通病:如对话形式的问答化:仅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师问生答;对话主体的精英化:一部分特别活跃,大多数同学则没有真正深度参与,对话演变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对话目标的虚泛化:教学目标被淡化,教师远离文本,任意生成;对话过程进程的随意性:学生各说各的,不互相配合,不尊重别人的意见,依附盲从对方,如此吵吵闹闹无政府状态,无高效;对话过程的形式化:学生还没有细读,教师就让学生谈发现;对话讨论没有进入状态,教师就要求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对话内容浅层化: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气氛热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繁琐化,势必导致课堂对话表演化、浅层化,只是形式热闹,忽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暴露自己认识与实践的偏差,才能为今后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四、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实践、改进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延续性、系统性很强的活动,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在我们的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

课题组成员每周研讨一次,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新思维新空间。课题研究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从课堂教学出发,着手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实践验证。为此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并组织成员观摩、评课,以及时发现问题,改正课堂教学方法。

总之,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也是一个优化成长的过程,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勤奋踏实,不断钻研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定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1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2

3月11日我参加了乡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感受颇多。在培训会上,县教研室范主任,周主任作了精彩的报告,我乡王校长也做了报告。现在将心得体会写出来。

范主任的《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我知道了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愿景、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

我们就行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的原则一共有8个,那就是: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结题鉴定。

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我认为搞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人。现在,我们乡就缺少这样一个团队、一个核心人物,领导者、组织者谁会是这个人呢?我也同样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见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周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课堂上》的报告使我知道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们要然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课,一共有五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态性(为学生为孩子上课)、有待完善,扎实、充实、丰实、平时、真实,组成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答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爱上课堂。我们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我们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一定要挖掘好。我们要面带微笑、满怀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课。我认为我们课堂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结果轻过程。

我们教学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让学生去经历、探究,我们当老师一定要的帮助学生去学习、探究,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我们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环境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人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从想在开始我要接纳我不能改变,努力改变我能改变的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们乡校长的《课题研究贵在持之以恒》的报告,使我懂得了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我们要像王校长一样进行课题研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我们正在上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3

如何做课题,这是困扰了我这个教师非常久的问题,离开大学校园已经比较久远,而且在大学殿堂也真的没有接触和了触过如何做小课题。当今教育的发展又要求一线的教师能做、会做课题研究。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要自学成才,自我我修练,这对我还真是有点难度啊。

当前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这种只注重形式,忽视过程的研究对老师的帮助是意义不大。

做课题研究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那么课题从哪里来?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新意——对象新、视角新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应用价值。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选题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同时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另外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要多思考,多积累。

做课题还要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是:课题名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保障、成果预测、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经费预算、资料附录等。

课题的阶段要求

准备阶段包括:理论准备、方案设计和课题论证。实践阶段包括: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

2、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总结阶段包括: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以及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另外,做课题还要尽可能得到教研员、科研专家等专业人员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这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通过阅读《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这本书,让我对课题研究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以后研究课题的道路将会更清晰。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4

从事教师职业十多年了,最近几年对工作莫名的产生了倦怠心理,怎样走出职业倦怠,实现自己第二次成长呢?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学习,阅读大量的研究资料让我茅塞顿开,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不断的学习。

在当下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必须要成为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教师。要成为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型教师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充实自己,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创新。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要不断的反思。

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课题研究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教师成长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己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自己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要不断的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

课题是开展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开展科研的方向。课题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的现实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去开展课题研究。即“发现问题—学习理论(论证)—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理论)”,这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本进程。这一进程是一个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辨交织的探究过程:科研取得了成绩固然需要我们去思考,从而发掘规律;而研究失败了,或者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

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职业素养的提高都离不开研究。所以,课题研究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5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6

初一班级自主管理这个课题研究,重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管理才能,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班上形成了一种师生平等,学生共同负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的良好班级局面和氛围。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研究,我获得了以下体会:

一、收获

1.实行了班级自主管理之后,我班学生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在班级实现自主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个人逐步形成了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在班主任的指导和教育下,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的自主性增强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能自定目标、自我实施、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监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同时,自主管理锻炼了我班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素质。

2.实行了班级自主管理之后,作为班主任的我,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了,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新课程研究和教学上,投入到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行为引领上。

3.班上形成了积极、健康、和谐、进取的班风和学风。我班连续几月被评为文明班级,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一般都有学生自主参加,班主任只是从旁协助,他们在体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朗诵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并且在学业成绩方面,我班一直名列年级第一。可见,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是可行的,有效的。

二、存在的问题

1.科层制对班级自主管理的影响

普通学生与干部学生之间较多的矛盾冲突,两部分学生之间容易产生距离和对立,这对班级自主管理的影响是很大的。

2.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

目前,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过于依赖学校,重智轻德。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忽视了良好品德的养成,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孩子在家里失去了自我锻炼的机会。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参与班级管理能力不够,还会影响到学习,不支持甚至是不允许自己孩子参与班级管理。

3.新时期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良倾向

现代初中生接受教育的渠道很多,使学生产生认知偏差,不当行为增多,造成班级管理的困难;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如果教育引导不利,没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没有团体合作精神,没有形成较强的责任心,一个班风优良、文明的班集体就很难形成。

4.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习成绩成为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我们习惯于学生工作制度化,工作的目标就是管住学生。应试教迫使班主任以“成绩”为核心展开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职能日趋萎缩。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消解传统文化对班级自主管理的羁绊。

2.加强对学生个体自主管理的引导。

3.量化考核,建立科学的自主管理评价体系。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7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8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39

1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禄丰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科研课题研究培训。本次培训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培训中,教研室负责课题研究的吴华昌老师从课题研究的意义、选题、申报、立项、开题、中期研究、结题、成果应用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结合各校在课题研究中子课题划分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指导。通过培训,我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了更明确地认识。

一、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虽然参与了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课题研究的要求在理解上还有一些偏差。本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进行选题、如何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课题材料如何搜集,阶段性实践成果如何撰写以及研究成果如何整理等,对今后从事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分工合作、注重积累

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由个体单独完成,需要各位同事的通力合作。工作分工不能随意,合理分工是高效、准确达成目标的保证,因此应该针对每人的实际与专长,安排恰当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能不断增强研究小组的凝聚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日积月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从某种意义上说,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是一种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又有一定技术性和学识功底的工作。研究某一课题,必须尽可能地占有涉及这一问题的所有资料,如果不全面,就可能出现偏差。因此,研究者要明确应收资料的方向、范围、内容,只有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归类、分析、综合、提炼,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建。

三、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实践、改进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延续性、系统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在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新思维新空间。课题研究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从课堂教学出发,着手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实践验证。为此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并组织成员观摩、评课,以及时发现问题,改正课堂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0

通过学习《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一书,我真正懂得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好处,一个教师要作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收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我对进行课题研究应如何选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必须有价值。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是所选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三)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四)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通过初步的简单学习,首先让我感受到了选题的重要性,也从而反思到了我以前所研究的课题,可能从一开始选题就存在问题,所以造成了结果的不乐观。对于《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我还将继续认真学习,相信学后会有丰厚的收获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时刻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挑战,同时也面临自我的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挑战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就面临着失败乃至落后,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殿堂。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1

通过微课题研究工作资料的准备,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让我困惑过、无措过、苦恼过,同样也欣喜过、收获过。在研究的初步阶段也得到了语文组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使我和我的学生得到很多。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努力寻找研究的突破口。

作为微课题研究的实施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展开研究,阅读大量相关教育教学的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从一开始我就下定决心,坚持进行理论学习,不定期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与所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做好课题的研究准备工作

我坚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随着资料的准备,课题的立项,课堂效果的总结,脚踏实地学习研究。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紧扣课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导入的实效性,充分准备课题研究的资料。

2、通过资料的大量准备,结合日常教学,构建合理的课题研究体系。

3、设计准备阶段的调查问卷,力求为课题服务。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准备阶段,我还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对日常教学导入方法的改变,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让我明白学生求知和课堂导入密不可分。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我在前期准备阶段中,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课堂导入方法的不确定性,课堂内容的不一致性,总结自己,找资料找方法,提高导入效率。让课题研究成果更具有价值,更有意义,及时的改进和总结,为课题准备成长自己,再接再厉。

通过准备阶段的学习,我会坚持自己的课题,用心研究,用心准备,力求完美的完成自己的课题,也是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2

在苏州市教研室的倡导下,各校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课题研究,我校也加入这一探讨的行列。并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此,将最近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与探讨。

一、要搞好课题研究,一定不能少了对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认识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识谱教学是我们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的音乐实践行为保驾护航。

二、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分段研究

不同的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为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三个年级段实施,分别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岁研究的内容一样,都是识谱教学,但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形式也有异同,低年级以游戏形式为主,学习简单的单音唱名;中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演唱一定量的.歌谱;高年级学生在熟练演唱歌谱的同时,能根据中低年级知识量的累积,创作小型的歌曲旋律。

三、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的课题研究才开始一个多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3

以美促德是全国九五课题重要的研究项目,此项研究是把美育渗透与德育教育中,让学生有美的语言,美的行为。

本期我着重对学生的行为、意志力进行了培养。我对学生提出的是“做一个有自制力的人”

我认为自觉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一个人小时候缺乏自制力,长大以后,不管他的智力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而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意志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因此,必须从小抓紧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凡是小时候缺乏自制力的,长大以后,不管他的智力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而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意志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各种意志品质在不断发展,自我意识也有所发展,低年级儿童评价自己或别人时,几乎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中年级学会能独立地进行评价。儿童的自我评价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提高,自制力日益扩大和改善。因此,必须从小抓紧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

实验表明,一学期下来,全班所有同学的五星都比第一次增加了,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进步,他们能看到自己进步最大的一点。一半的同学认为自己有了自制力,但还需要向富兰克林一样坚持。当再次做自制力测评时,每个学生的分值都提高了,90%的同学有了不同程度的自制力。

培养意志品质要从小事做起,磨炼孩子的意志。每人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强弱不同,如果具体分析,其强弱的具体环节不同,要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准弱点。正如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我坚信,长期下去,孩子们的自制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他们一定会成为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人。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4

有幸聆听石明晶老师的讲座,让我对课题研究的选题与立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石明晶老师不仅阐述了课题为什么这么热,课题研究的外显价值和内隐价值,而且还融入自己多年来对课题的理解,深刻而又引人。接下来石老师层层深入,从课题是什么,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到一线教师如何做小课题,怎样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了层层剖析。

一、规范操作

石老师一再强调课题要有正确的格式,做到符合课题研究的规则。第一,选题要新颖。力求别出心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写明研究背景,不宜多,写出为什么做;第三,要有完整的研究思路,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尤其是研究目标做到前后一致;第四,总结研究结果,阐明研究的成果。

二、客观呈现

从石老师身上感受到他对课题研究的执着以及对课题真实、客观呈现的追求。“客观”和“真实”可谓是本次王老师讲座的精髓。

1、选题客观

所选课题要来自于自己的课堂,不是为了获奖而写,而是需要而写,是为了教师自身发展而写,能够解决当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功能。

2、过程客观

研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必须把每一次研究的过程客观记录下来,以备日后作为原材料展现给别人。不造价,不做作,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3、总结客观

根据研究的过程,如实并合理的解释取得的结果。

这次培训会收获颇丰,希望学校给我们提供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5

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走进了高中校园,因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优越性而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开展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因研究性学习占用课时及耗时过多而对传统教学产生的冲击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年来,我们二十三中生物组的全体教师就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相整合展开了专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 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意义

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办学形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它是教育改革的原点,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具体作法,必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落实和体现。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实质在于“自主发现”。同传统的被动性学习相比,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更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探究问题的产生,研究问题的发展,预测结果,验证结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同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优势,还可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两者相得益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拓展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与生物教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将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而且使之便于与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相联系,使学生看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自主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从学校以外的众多渠道中获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弥补了教材中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学生和教师双双获益。

②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品格。学生收集的素材大都与社会生活有关,且很多是社会热点,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可使他们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更加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必然为基础教育改革开辟一片新天地。

二、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同中学的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具有文理交融、情智结合、可拓展性强、开放性强、自然与人文并重、知识与生活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定性与定量互补等特点,是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回归的一门终级学科,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人本身既是研究的主体,也可以是被研究的客体,围绕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有很多奥秘值得探究,例如,人为什么会有头皮屑?人为什么会衰老?人为什么会得癌症?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什么?等等。生命现象的千变万化,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生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出现,这一切都为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内容,都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是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因此,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选题广、可操作性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内课外联系紧密等诸多优点。另外。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诸多生物学家本身的道德示范,使生物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使人产生了美感,生物进化理论隐含了丰富的哲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而众多科学家身上那孜孜不倦的可贵的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更留给中学生们无价的精神财富。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可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和人文品质。

面对教育革新,生物教学应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生物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6

自从学习了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使我受益匪浅,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刻领会,我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比其他班要好。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操作模式,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在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面对的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心得体会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由于我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课题研究的成果不是尽善尽美。今后在课题研究中要邀请一些理论基础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参与、指导我的课题研究工作。

3、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4、要对教材充分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5、要对所教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感受到我们新教师拥有激情,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7

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同一起跑线”课题研究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就学习以来感受作学习心得如下:

城乡教育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是普遍存在的事实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城乡学校之间在资金投入、办学条件改善、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诸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学生都往城里跑,农村学校生源日渐减少。我校也不例外,且矛盾日趋突出。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逐步实现县域内学校间均衡发展,必须创新探索新的理念和模式,创造新的教育增长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学校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因此我校确立了《同一起跑线》这一课题,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力的促进我校语文学科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一节课的效率高不高主要看达标率。如果目标合理而适度,学生就应当堂达标且要人人达标,只有少部分学生达标的课不能算是好课。有些教师在”达标测试”环节上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

1. 只检查好学生。教师随便提问几个好学生,这几个学生会了教师就以为全班学生都达标了。这种检查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在一节课上,教师要尽量检查到每类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单靠教师的提问很难做到这一点,可通过合作小组相互检查的做法来实现。

2. 虽然全部检查,但对落后学生没有补救措施。有些教师在下课前也搞全班检测,做对的举手,但对没有举手的同学教师没有问错在什么地方,课后谁来给他补课,何时汇报结果。没有具体的补救措施,这些学生就会逐步变成落后生。

虽然对于需要拓展和提升的问题以及能力训练和价值观的问题,不可能做到堂堂清、人人清,但对于每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既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基本措施。我们一定要把课堂教学提高到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来看待。

3.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首先要做到”步步清”。如诗歌教学,第一步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熟读,这包括字音字义、断句、熟练程度等。不要只检查几个好学生,而是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要读,同学相互检查、相互帮助,向老师汇报,大家都过关了就是”步步清”了。然后是翻译课文,要求每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上书不看课本注释、不看参考资料、不能相互讨论,能够独立翻译出来,这才是真会了。只有把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夯实了,每个学生都检查到了,才能做到堂堂清。这样做看似耽误时间,其实是节省了重复劳动的时间和课后大量作业的时间。不然仅靠下课前的几分钟搞一个达标测试,不会的学生也没有时间”清”了,只能放到课后,又加重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4.“堂堂清”的方法很多。如有的学校让学生当堂练习,教师逐一批改。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也不能全部看完。另一种办法就是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2人一小组、6人一大组,先由小组的.两个人相互检查,大组长复查,教师巡回检查。这样一个少不了,能够覆盖到全体学生,班额大点也不怕。2人小组不能解决的6人大组解决,大组不能解决的由教师来解决。个别不会的由本组同学帮助补课并向教师汇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才能省心省力,也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魏书生说的”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就是这个道理。此时,教师在下课时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我班内的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就是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率的课。

如果一名教师在课后能对以上四个问题做出明确回答,就知道自己的课是否高效,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评价其他教师的课。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8

今天学习了彭瑞华老师小课题的研究,从这些精彩的汇报课中,我学到了做小课题研究一定要注意一些要求,比如说题目中一定要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论据,明确目标等等之类的知识。

从中我明白了,探究教学一定要搞,不然,新课标中的各种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但探究的'形式不一定非得模式化。他说,没有探究式的教学,难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他所提倡的探究教学与我们现行的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是很吻合的。在报吿中提出的开展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探究的应是学生未学过的内容。

2、不主张预习。(先学后教不是探究,是自学)。

3、尽量不用书的情境或例子。(教材呈现了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叫学生怎么去探究?他能不去看吗?)教材是双刃剑,一方面给了探究的问题,一方面又封了探究的通道。

4、教师要帮学生搞清楚情景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5、学生一定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有了想法的基础上讨论、分享,形成共识。(小课题研究是课后研究、课上汇报,看不到学生研究的过程。我们往往就是抛问题之后就分组讨论、交流,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思考。要改变)。

6、教师个别引导很重要。尤其对反应慢的学生,这时启发就起作用了。

7、公开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要注重过程,现在的一年级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也突出了这一点。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收获与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专家的思想、理念慢慢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新的提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49

3月11日我参加了乡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感受颇多。在培训会上,县教研室范主任,周主任作了精彩的报告,我乡王校长也做了报告。现在将心得体会写出来。

范主任的《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我知道了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愿景、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

我们就行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的原则一共有8个,那就是: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结题鉴定。

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我认为搞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人。现在,我们乡就缺少这样一个团队、一个核心人物,领导者、组织者谁会是这个人呢?我也同样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见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周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课堂上》的报告使我知道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们要然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课,一共有五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态性(为学生为孩子上课)、有待完善,扎实、充实、丰实、平时、真实,组成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答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爱上课堂。我们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我们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一定要挖掘好。我们要面带微笑、满怀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课。我认为我们课堂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结果轻过程。

我们教学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让学生去经历、探究,我们当老师一定要的帮助学生去学习、探究,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我们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环境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人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从想在开始我要接纳我不能改变,努力改变我能改变的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们乡校长的《课题研究贵在持之以恒》的报告,使我懂得了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我们要像王校长一样进行课题研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我们正在上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0

面对课改的大潮,现代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中学教师,将如何面对新的形势,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呢?做为一线教师的在不断地努力着,努力地让自己与课改的精神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我觉得要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角色。因此,我便参与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习和不断探索,我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有了很多很深刻的体会。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就观念而言,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学生是一个有想法、有活力、有创新的独立群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而并非是在预设的教育情境中指挥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活动。就行动而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多进行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教学效益,并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不断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新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改变,既是根本又是关键。我们的观念转变成功了,角色改变成功了,这才有基础谈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谈成功的课程改革。刚好课题的题目与些相吻合,以下谈谈这次参加这次课题的几点体会,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充分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和谐、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激励和赞赏学生上,要寻求学生的闪光点,抓住以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得到努力奋发的动机。尊重学生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前提条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纳学生,理解可以遵循换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纳学生。再其次还要信任学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信任最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样的信任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鞭策,它的激励是其他任何力量无法比拟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的引导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往往是无原则的批评和抱怨说达不到的。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域,探索学习活动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题,要吸收、要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观念和方法,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活动,因此,学生不是消极的听众,不是灌输知识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题。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的对象则是客体,教师的“教”便是主客体联系起来的媒介,这种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主题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更多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因此,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真正教给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撑。数学教师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备课方式改变。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题的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当中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教案的编写,传统的已不适应现代的需要,现代的教案意味着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创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比竞争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论课程改革强调的学习方式。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搭配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上进互长,调动全员参与的意识,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有效合作学习唤醒了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角色要转变正确

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陈腐不变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往着多元化发展了,不仅要成为教学中主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还要成为课堂活动中的指导者,另外还要做课堂教学动态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只有不断地正确定们我们的角色,不断的探索、学习,充当好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课程的使命,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总之,现在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这个变化同样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这种变化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环境的规定,一种教学发展的趋势,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必将铸造一代新型的教师。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1

2月26日、27日,我们听了xx市教研室主任阚兆成同志所作的《论“十四个关系”》的报告,东平徐庆功局长所作的《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师生发展》和xx县新湖乡中学王庆良主任所作的《打造高效课堂狠抓教学管理和质量》的报告,受益匪浅;对照我校的所作所为,感触颇多。收获最多的是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二是指出了管理上的微观问题,三是方法上提供了模板。

首先,谈一下认识方面的收获:

1、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按考证两个概念都不正确。应试教育应该说是传统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应是素养教育,都应归于教育这个概念的外延内。“素质教育”由于长期应用就约定俗成了。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正所谓“见多识广,经多见广”。

3、关于什么是课程?既然课程是有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材和其他材料组成的,有教师和学生及教学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那么除了教师的备课,讲义,教学案外,学生的所作所为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作业,就是学生做的,也就是了!

4、有关“教学目标”的设计,课改十年来,我第二次听阚主任如此透彻的解读,就是一个“实”字,实际、实用!不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隐性的目标就是隐性的,是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的。

5、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我认为我们仍处于“形态”阶段,我们应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临帖、磨帖、入帖”,然后根据我们的探索“破帖”,成为我们“个人”的、“个性”的成功模式。

6、扬长教育与补短教育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我们也进行过一系列探索,如“促弱推边”包保制、分层评价等,但我们还没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没有做好的原因是这项工作实在是太麻烦,没有形成确保制度落实的机制。

7、讲考试与多元评价的关系时,阚主任讲“升学率的高低就代表推进素质教育的高低”,这对我们讲,就是思想认识再解放。推进素质教育,从来没有人讲就是不要质量!分数是衡量差异的标志,该精确的要精确,该模糊的必须模糊!

第二,管理上的启示:

启示1、思路清晰、明确。

纵观xx县教育局徐庆功局长所做的报告,一是指出了课改的原因,二是说出了课改改什么,三是怎么改,四是课改的策略性。既指出了什么是课改,为什么课改,又指出了课改改什么和怎么做的秩序性做法。同时又把实践中的保障机制总结出策略性的认识观点,来自学习与实践的,令人信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抓住课改的核心——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以省规划课题“三步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平台改变教的方式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为平台,改变学的方式,实践三年来,对比新湖乡中学的实践探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一是简单化,在没有解决好“改观念”,就进入了改模式、方法、评价了。或者说,还没有完全改变观念的时候就进入了正题,有的老师还没有思想准备,有点“隔靴挠痒”的嫌疑,没有思想的行动是不成功的。二是系统性差,我们的校本培训做得不够好,体现在培训的计划和程序性操作层面,培训的内容不系统是我们的“致命伤”。

启示2、策略中肯,实践性强。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缺智慧,最重要的是胆识和坚持,敢不敢“干”,能不能坚持干,这应该是各行各业都提倡的!比对我校几年的实践,我觉得我们缺的正是这两点。我们重视了师德建设,重视了积极践行,重视了家校沟通,重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但总觉得“火候”未到。

第三,方法上的借鉴:

“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去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校近几年也进行了“学案导学”实验,还进行了一年的“双案”教学实验,为什么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差在哪里了?

一差在环节处理的方法上。我们的“预习探究”环节在课上,新湖乡中学的在课下(当课下作业处理),效益不一样。

二差在模式不成型,人人必须过成型的课,我们没有做到。

三差在机制运作上。新湖乡中学比我校的机制好,他们有校级值日视导教学走课组,校本视导教学验评组,他们的校本教研培训落实到位,他们实行了“三包”责任制,我们没有。我们还停留在外部,领导与被领导的传统机制上。

通过以上分析,是不是我们就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学习就是找差距,没有谦虚的态度,是学不来的,照猫画虎也做不到。立足实际,要找我们的优势,“扬长补短”,借鉴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们正处于:营造了好的德育环境,在教科研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教学质量是稳步提高的。因此,我校我校提出了“高效能管理”和“高质量教学”的“双高”品牌学校20xx年建设规划。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学教研信息平台资源使用与管理工作。建章立制,组建学校信息教研组,充分发挥省、市、区教学信息资源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学利用,服务教学,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之一。

二、研究制定关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评价管理办法,为推进学校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改革单元测试评价方式,分层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抓好过程管理。为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做有益的尝试探索。

四、加强校本教研培训。充分利用学校期刊,外出学习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学习小组长进行分阶段的培训,落实面向全体、(分层)因材施教的课改理念。

五、继续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继续开展“爱我一中、建设一中”的专题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动育人,丰富师生生活。狠抓常规教育,常规即文化,是学校的行为文化。打造市校园文化4a级。

六、做好家校联谊工作。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着力做好毕业生家长工作,协助学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发展群策群力。

七、管理上下功夫。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敢想敢干,贵在坚持,要逐步培养“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管理新模式,学生管理仍然要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上下功夫,保持已形成的好学风。教师要在管理技能上下功夫,要做学生的“指路人”,要研究“个体性资源与群体性资源的作用”,开发教师本人,学生个体与班级、年级等课程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

八、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检查和活动,认真总结宣传我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跟上时代的发展新要求,要宣传学校,先宣传个人,个人就要提能力提素养。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未来十年内,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担子更重了。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2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为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3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我对课题可谓是一无所知,也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是专家们做的事。特别是作为一线老师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因此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只是依照老教师的经验和列举的框架收集一些材料,而具体的实施过程也只是一带而过。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习,我发现其实课题研究是与我们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通过做课题,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更有效。

通过这一年多来对《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课题的研究,我从中受益匪浅。它改变了我以往单纯的经验教学手段,不在束缚于单纯的跑、跳、投等运动技术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和场地,整合教师资源,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效果,让学生不仅喜欢体育更喜欢上体育课。

《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这一课题,主要着眼于教学器材使用的有效性,即将学校现有的器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浪费,不出现器材闲置的情况。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体育组团结合作,制订了年级体育实验目录和分项目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都充分体现了体育器材的利用,并且安排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另外做课题研究也是提高我们自己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这样就会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们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当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反思教学。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题研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努力钻研,虚心向前辈学习,课题研究就能得心应手,我们就能从中得到启示。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端正态度,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4

本课题的研究在学校中展开和推广,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普及性,大部分学生在自觉完成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能较好地借助“反串互动式学习”的成功经验,全方位建构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运行机制,全面优化教育过程,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不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完整的生命体,指导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在强调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天资、意向、爱好、兴趣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生长点,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数学课堂上,有的学生演小品,有的学生说相声,有穿插讲解讲题的,有互帮互学的,每个人畅所欲言,学生在歌声中、在说笑中、在表演中张扬了个性,体验到成功,使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

2、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正确、有力,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导学”是指导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此项教改成功的基石,我们要求教师一要积极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产生自学期待;二要精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课堂,让学生在参与其中、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知识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变教师讲授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或学生间的多向交流。

3、积极营造师生的合作氛围

在教室中每天各小组展示课堂语,如:“我的课堂我主宰”等,通过学生的课堂语激励,为师生营造了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上课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自言自语,气氛宽松和谐,心理自由放松。学生不再自卑,不再怯弱,不担心批评,不担心讥讽,为自主学习而感到自豪。另外,教学中把合作机制引进教改过程,提倡教学民主,使教学结构和教育功能发生新的变化。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生动活泼发展的机会。其次,鼓励学生个性之间的融洽合作和有序竞争,团结、合作、互助、互动、自主、展示、反馈已成为反串互动课堂的活力词。

4、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

我校教师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不断淡化自身的表演,而强化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积极地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例如,教师的一个信赖的眼光、

一句“你真行”或“OK”的鼓励的语言、一句温馨的提示、一次师生的鼓掌等,都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可以使学生调整到极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引领学生沿着自信的阶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我校实施反串互动式教学模式后的几点反思

反串互动式教学就目前我校的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反串互动式模式的实施的力度不够、不深入。

2、反串互动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必须精心地设计并思考课堂教学活动,既备教材还的备好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达到“活而不乱”的境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机制和方法,各个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4、实施反串互动后的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5

通过学习《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一书,我真正懂得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好处,一个教师要作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收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我对进行课题研究应如何选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必须有价值。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是所选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三)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四)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通过初步的简单学习,首先让我感受到了选题的重要性,也从而反思到了我以前所研究的课题,可能从一开始选题就存在问题,所以造成了结果的不乐观。对于《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我还将继续认真学习,相信学后会有丰厚的收获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时刻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挑战,同时也面临自我的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挑战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就面临着失败乃至落后,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殿堂。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6

抱着试一试,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的心态下,我申请了一个课题《防震减灾校本探究课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很幸运申请获得了批准。在欣喜之余,却也不免产生了很多忧虑。因为之前自己从没独立负责过一个课题,对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完成课题报告等毫无头绪。但是,在区教院的重视之下,我们每个申请者都获得了专业的教师指导,而在导师的帮助下,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也变得有的放矢了,悬着的那颗心也逐渐地放了下来。而在这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好处。

一、有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我认为是很简单,学生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就采取简单指导之后便让学生开展活动,但是真正实施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的完成效果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对学生的必要指导,而这也正说明了我工作作风还欠缺严谨。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我开始逐步养成全面考虑各方因素,不再想当然的考虑问题,而是做好事先的调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情况,更有效地、科学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利于学术素养的提高

经常听有些教师讲:教了初中自己就变成了初中的水平,教了高中自己就变成了高中的水平。由于教学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原因,能够静下心来读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一种奢侈行为。但是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这时出于课题研究的需求,你就会寻找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主动的、理解基础上的理论学习,必然将促使教师在学术素养上的提高。而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不仅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一扫原先对理论书籍的偏见——枯燥与乏味,而是逐渐习惯阅读它们。

三、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原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总是凭借着经验,知道哪些知识该采取哪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哪些学生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教育?总停留在经验的套用上,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在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便有意识地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对一些好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最终探寻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些大大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我能够逐步向“智慧型”教师的最终目标靠近。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7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8

上周五,学校请来了石明晶书记为我们做了一场“课题研究——选题与立项〞的培训。通过培训,我真正懂得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好处。一个老师要作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展,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化提醒教育理论与教育理论之间矛盾的根底上提出的,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搜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进展回忆;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展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又是老师自我进步的过程。下面我对进展课题研究应如何选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必须有价值。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开展、教育事业开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进步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开展。二是所选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开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开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三)选题必须详细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详细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详细、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明晰透彻的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根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四)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假如没有挑战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就面临着失败乃至落后,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以致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殿堂。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9

上周五,学校请来了石明晶书记为我们做了一场“课题研究——选题与立项”的培训。通过培训,我真正懂得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好处。一个教师要作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收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我对进行课题研究应如何选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必须有价值。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是所选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三)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四)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挑战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就面临着失败乃至落后,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殿堂。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0

本学期,由我担任组长参与了我校英语组课题中的“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实践,我们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有一些新的认识、方法和体会,以下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小结:

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展示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课堂展示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课堂内容的好方法。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都有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且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可结果是学生缺乏主动性,虽然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展示效果不尽人意。本次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很大的努力试着转变这种局面,对英语课堂教学来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勇于展示,是培养英语口语和训练听力的重要手段,课堂展示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明确交代课堂任务,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合理的分好组,可以采用“好带差,一帮一、男女搭配”的形式进行。

其次,在课堂口语展示中,学生常常处于不好意思或难于开口的状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必须创设情景,给予学生足够的信息,这信息主要是平时或课前要给学生输入,不断的操练,因为课堂英语口语展示,实际上是一种在一个特定的话题或情境之中产生的口语训练,要求学生以口头的方式对语言信息或语言现象进行描述的活动。而口语表达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学生自身对该语言的表达方式掌握的程度,其中包括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知识。

因此,必须帮助学生打下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即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语言知识信息输入是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单词记忆、积累、词法与句法的学习与运用、背诵文章、读书看报、网上下载纯正英语口音的听力等等就是语言知识信息输入的体现。进行英语课堂展示的方法多样,可以连词成句、单句汉译英、看图说话、个人故事会、演讲、朗诵、情景对话、值日报告、小品及话剧表演、调查报告、课文概述等等。只要能坚持,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肯定能逐步提高。

最后,在展示的过程中,也是检测学生听力的一个过程,通过这种声音刺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音的听辨能力,达到听力效果检查,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可以达到纠正语音错误、语法错误两方面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始终应以学生的优化学习为最终原则,显然,课堂展示是整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不能忽视,更应瑾慎待之,在本次微型课题的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每个人在理念上更新的需要,在模式上改进的必要,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更是一门艺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1

面对课改的大潮,现代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中学教师,将如何面对新的形势,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呢?做为一线教师的在不断地努力着,努力地让自己与课改的精神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我觉得要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角色。

因此,我便参与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习和不断探索,我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有了很多很深刻的体会。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就观念而言,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学生是一个有想法、有活力、有创新的独立群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而并非是在预设的教育情境中指挥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活动。就行动而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多进行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教学效益,并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不断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新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改变,既是根本又是关键。我们的观念转变成功了,角色改变成功了,这才有基础谈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谈成功的课程改革。刚好课题的题目与些相吻合,以下谈谈这次参加这次课题的几点体会,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充分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和谐、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激励和赞赏学生上,要寻求学生的闪光点,抓住以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得到努力奋发的动机。尊重学生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前提条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纳学生,理解可以遵循换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纳学生。再其次还要信任学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信任最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样的信任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鞭策,它的激励是其他任何力量无法比拟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的引导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往往是无原则的批评和抱怨说达不到的。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域,探索学习活动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题,要吸收、要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观念和方法,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活动,因此,学生不是消极的听众,不是灌输知识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题。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的对象则是客体,教师的“教”便是主客体联系起来的媒介,这种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主题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更多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因此,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真正教给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撑。数学教师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备课方式改变。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题的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当中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教案的编写,传统的已不适应现代的需要,现代的教案意味着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创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比竞争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论课程改革强调的.学习方式。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搭配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上进互长,调动全员参与的意识,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有效合作学习唤醒了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角色要转变正确

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陈腐不变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往着多元化发展了,不仅要成为教学中主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还要成为课堂活动中的指导者,另外还要做课堂教学动态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只有不断地正确定们我们的角色,不断的探索、学习,充当好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课程的使命,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总之,现在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这个变化同样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这种变化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环境的规定,一种教学发展的趋势,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必将铸造一代新型的教师。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2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3

研究性学习与常规教学的差异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研究某些课题来学习某些知识,生成某方面能力,提高某方面素质的一种教学活动之所以将其定为教学行为,而不是学习行为,是因为研究性学习是由教师组织指导,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学生自发的,随意的自学。它首先由教师给定一个范围,由学生自选课题,面对该课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收集信息,源程序取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因此,研究性学习与常规教学有着许多根本性差异:首先,常规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主要学习对象,教学活动均受大纲和教材的制约,其教学活动是以接受教材提供的知识为主要学习目的;注重知识及信息的积累,讲究知识体系和学习的系统性,其接触面相对较窄。而研究性学习则受研究对象的牵引,根据课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汲取相关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注重其系统性);注重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收集信息。其次,常规教学活动中学生相对被动,其教学模式多为教师示范在前,讲解在先,学生模仿、识记随后,考试和学习直接的主要的压力或动力,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考试或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相对较强,由于课题是学生自选的,面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景收集相关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知识。因

此,十分有利于为解决问题而寻求知识的学习心理定势的形成。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选课题,通过讨论交流深化课题研究,最终以论文答辩的形式来汇报研究成果,检测学习活动的成效。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应对答辩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进取意识和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还有利于扩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对能力的要求、素质的要求,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

如何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由于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常规教学是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因此,对于一向习惯于被动学习的学生来说,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摆脱传统的学习习惯独立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教师给定的学科范围内选择真正感兴趣的课题,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题选择提供参考意见——或提示、或暗示,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主选定课题。因为,这意味着学生自主意志的生成,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始。

课题选定后,学生往往不知如何着手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弄清课题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运用哪些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果已学到的知识尚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又该从何处获得所需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运用书本知识提出改变不利局面的措施和方案。

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肯定会遇到因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缺乏而带来的困难,有的学生不会主动阅读教材,更多的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着理解障碍。因此,一个很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列出提纲,并标出自己认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部分,划出尚不理解的部分,然后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部分和尚不理解的部分,在小组和班上进行交流和研讨。前者,要论述自己认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由,尤其提介结合自己假想的经营对象,或其他实例进行论述,这样既可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者,则力求通过研讨,先由学生相互解答一部分疑难之处,再由教师解答其余疑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其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目的。在此期间,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积极观察商店、商场的经营现象。用实际现象、实际问题,来形成知识需求,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动力。

研究性学习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种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经营手段不断变化,高品的种类、质量、人格也不断变化,服务方式、促销手段、广告宣传等都在不断变化。

(2)已学到的知识在不断增长。由于认识的深入,对于同一个分析对象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其中的关键在

于,能否诱导学生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动力。

(3)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它还需要一种良好的竞争环境,来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积极迎接挑战的一种心态。

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还应注意做好组织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可以以两张课桌为单位,每四人为一组,即便于课堂上组织讨论交流,又能确保分工合作的效率(人太多,个人的发言机会、工作量就减少,且易于出现滥竽现象;人太少,信息交流量太少,不能形成研讨氛围)。各阶段的任务均由四人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各项竞赛评比,也以此为单位。对每阶段各小组的研究学习表现状况要进行评比,形成竞争机制,并以此作为形成考试成绩的依据。可以考虑小组选拔晋级方式等来进行。

如何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对此

①要让学生了解哪些信息是相关的信息。

②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收集信息。一要使学生了解哪些信息渠道,通常应含有现场调查、图书馆、书店、网络等。二要激发学生收集信息的积极性。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包括现场调查、图书选择、网络搜索等)和信息交流评比,先小组交流,再推荐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在班级交流。信息处理的关键在于要指导学生学会对信息的判断,哪些有用,哪些暂时没用今后可能有用,哪些不大可能有用;

学会信息储存,如笔记、剪辑、电脑储存;学会对信息的整理归类。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积极运用信息,只会收集不会合理运用,则信息只是无意义的符号,学生的积极性也将大大受挫。

此外,在指导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如无法预料学生在汇报课题时会提出什么样的观点、什么样的信息材料;无法预料其他会对他们提出什么问题;更无法预知他们会作何答辩。这就要求指导老师除预先熟悉该组研究课题以外,能在课堂上对各种分至杳来的观点、信息、问题以及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境做出尽可能恰当的调整和反应。这是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它要求指导老师无论出现什么问题、什么情境,都能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种信息、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衡量;引导他们不断研究课题,并把每一组课题研究中个人行为衍化成全班学生均能普遍得益的收获。

从这个角度看,衡量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是否成功,一个重要标准在于,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是否时时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4

我校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其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研究”,作为国家课题“阅读习惯的养成”的子课题,学校领导和参研教师十分重视,从课题组组建到现在,课题负责领导已组织参研教师多次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我对课题实验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学会自己选题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教育教学情境,寻找具体问题。

1.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我们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特长爱好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

2.在反思中提炼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可以为自己提供研究材料的有效途径,反思每天中自己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

3.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解决问题。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

二、教师素质与课题研究的关系

1.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除了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真正体验到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一个总感到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题“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其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研究”,就其名称分析,我作为一名参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积累知识,丰富语汇。在口语交际课和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灵活应对,顺畅表达的能力,努力探索口语表达训练方法、策略,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5

9月15日由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会在大会议室举行。培训活动中首先是刘军作了经验介绍,后由杨慧鹏镇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课题的选题:

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关注实际教育情境。寻找具体问题。比如学生早恋问题,这是真实存在于特定年龄的每一届学生身上的,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很多老师被动应付,常常就事论事地对待这一问题,治标不治本,而有的老师能认真地加以研究,找到恰当的预防与疏导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做个有心人,时时留意发生变化的教育情境。

1、在与各科教师和班主任的交流中发现问题

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的研究来源。

2、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找到问题

同龄人之间是彼此最熟悉的,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时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会出现,这也可以作为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

对教师来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以为自己提供小课题的研究问题,这就是进行教育反思,反思每天当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应当注意的问题等。

(二)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中小学教师一般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呢?应该筛选出那些影响面大,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作为小课题来进行研究。

二、小课题研究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

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教师的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这除了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使教师真正体验到小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可适当鼓励,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

(二)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一个总感到有许多小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一个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师可能每节课一开始就检查作业,然后再讲课,学生没了兴致,学习毫无激情,学习成绩当然就会不佳。而这时教师又不能找不到问题所在,继续迁怒于学生,形成恶性循环。而如果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的方法。

(三)小课题研究不宜追逐时尚一味跟风

进行小课题研究,切记不要追求时尚。合作学习热就搞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了又搞探究学习,这样很难达到做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一般来说,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找到真正困扰教育教学提高的问题所在,寻找解决之策,以促进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

三、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它是根据对课题的研究分析而提出的自己的一些论点和见解的体现和象征。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标题是对调查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调查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调查报告的中心议题。

2、署名署名的目的有三个:

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

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

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

3、摘要。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4、关键词。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5、前言。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6、正文。正文又称本论,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7、结论。结论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调查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调查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8、附录。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就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这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四、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将研究成果用于分享、发表、参加比赛等。

总之,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小课题研究的选题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20个字:根在实践中,重在科学性,难在坚持性,贵在实用性。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6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组的研究课题终于完成了。在这次研究中,我有很多的收获。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在面对一个老师上课没讲过的课题时,该如何着手去了解,调查和总结。比如在进行研究前,我们对中医并不十分了解。大家自己行动起来,查阅图书,上网…… 还真学到不少的新东西!这说明,学习并不仅仅限于课堂之上,生活处处皆学问。有许许多多知识,是需要自己去发现,了解的。

其次,我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配合。在最开始的选题过程中,大家就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最终经过不断的协商,完善才确立下课题。还有分发问卷,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正是因为大家的协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终于把200份问卷的任务完成。这极大地改变了我之前“单枪匹马。唯吾独尊”的作风。学会与他人合作,集思广益,各自取长补短。最终达到1+1>2的效果,取得成功。而且团队的成功避过人的`成功更难能可贵。

第三,这次研究锻炼了我们的韧性和意志(毫不夸张)。开始选题时就磕磕绊绊。前期工作时,为了查阅资料,我跑了2个新华书店,泡在图书馆里1周,百度搜索前十几也都被我翻了个遍。制作问卷也是煞费苦心,改了又删,删了又改,反复了N个轮回才定稿。制作PPT还借用了老师的电脑… …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曾一度课题就要被遗忘抛弃了,大家都怨声载道。不过一路走来,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项研究,对于其中种种艰难困苦,大家感慨颇多,不过大家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最后,这次研究性学习让我品尝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成功的喜悦。由于课题是自己选的,我对于这个课题自然是充满兴趣,从开始到最后也是尽心尽力,到最终要结稿时,心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毕竟 ,这是自己花了一个学期的研究成果!以前看到科学家们做研究,得出结论造福人类。今天,自己的成果就要问世了,怎么不感到高兴呢?阳光总在风雨后,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功更觉得喜悦!

在完成这一课题后,我们得到了很多,,也收获很多,在这次研究中所积累的自我学习的方法、与他人合作的默契、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有奋斗之后成功的喜悦。都将成为我们无形的财富,伴随我们走向今后的生活… …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7

4月20日-21日在我校张校长的带领下,我和我校其他几位教师有幸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全省教师关于课题研究方面为期2天的培训,我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由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书记刘永和教授就《如何把教研、科研成果积极转化成教育行为》和《“教师教科研”的光荣与梦想》两个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其中刘教授提到基层教师需要个人课题、微型课题,课题要有“小、巧、实、新”的特点;并对课题申报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具体的指导和培训。最后刘教授还就如何从别人的优秀课题中学到对我们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行了解析和示范。通过刘教授的培训,使我真正从思想上愿意认识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通过培训学习到了一些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的、实用的方法,对以前自己做过的一些课题也有了新的认识,我更加坚定了今后要认真做课题研究的信心。

然后由xx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旭东教授主要对以下三个主题做了培训:

1、教育研究的特点和要素;

2、教育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介绍;

3、课题的科学实施流程与方法。

其中刘教授提到的“教育研究必须为学校工作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服务”、“要从学校和教师工作实际提出课题,开展研究”、“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改善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要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等观点使我茅塞顿开,获益良多。紧接着由甘肃省第九届教育实践成果获奖者王俊莉校长用她自己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向我们说明了学会选题的重要性。

同时让我体会出当一个人真正从工作中体验到到乐趣时,工作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而且只有当人享受工作的时候才更有创造性。所以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做教师,就应该做快乐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自己喜欢的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要用我们充满爱的心和眼睛去发现教育生活中微小的、闪光的、感动我们的东西。并把它及时捕捉下来,细加分析。最后由兰州市教科所教研员朱武兰老师跟大家分享她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些体会。朱老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个方向。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在课题研究的认识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变。同时我还具体学习到了很多在今后做课题研究时有用的很多方法,如:教育科研的选题与论证、如何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与综述、研究过程的设计与展开、教育研究的方法等。所以这次培训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一次极好的促进和指导。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以方便更多的一线老师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8

如何展开课题研究,这是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线教师的难题。如何确立课题,确立了课题又该如何开展?在讲座中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自己探索出的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的教学及课题研究总体框架。这个总体框架以“三小”、“三大”的新认识和新实践为主体内容。“三小”、“三大”即是:把目前的学校教育看成是“小学校”,把学生未来生活的社会看成是他们的“大学校”把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堂看成是“小课堂”,把当地广阔的农村社会看成是“大课堂”;把学生在校学习的课本看成是“小课本”把他们现在的和未来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看成是“大课本”。“小学校”是为了学生以后在“大学校”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服务的;“小课堂”是学生进入“大课堂”前的基础训练;学生学习“小课本”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读懂无字的“大课本”。李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由“三小”向“三大”过渡,向“三大”方向发展,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是教育理论文献中提出的'关于教育的理论问题。前者主要体现研究的实践价值,后者主要体现研究的理论价值,两类课题都离不开教育的实践,因而都具有现实意义。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课题的源泉解决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研究的重点。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主要是微观领域的问题,主要指教育某一具体方面或者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往往是选题的直接来源。对这类课题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教育管理研究。

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管理质量、管理体制、学生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研究课题。

2、教育理论文献分析是教育科研课题的重要来源。

从现有的教育理论文献中,从前人构造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寻找并填补其中的空白区,可以继续他们提出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对前人理论发出怀疑,经过研究提出新的见解和主张,还可以参与学术上的争鸣、讨论。

总之,从实践中找课题与从理论文献中选课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个具体课题中往往既有实践价值,又有理论价值。从实践中产生的课题如果很值得研究的话,往往都是理论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因而实践研究所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往往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理论。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69

去年,我校申请了桂林市级B类重点课题——《农村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留守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留守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

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

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留守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

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

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留守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

这些表现优秀的留守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留守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

本学期在第一次课题活动时给我们每位成员发一本“课题专用笔记本”,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

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留守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

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留守学生教育个案,并由课题组出版专刊。

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

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留守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

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

有些留守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

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中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爱。

关心一下留守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

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

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

让留守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刻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

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

参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近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实。

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

一是忙于读书。

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充或发展他人的理论。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

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经典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快乐,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争中手忙脚乱。

二是忙于写。

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

比如原来备课多是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策划,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比如,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激励、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归纳总结”等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

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环节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把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先检查后评价激励,通过创设情景及例题解析促使学生参与课堂等等。

归纳总结习惯的养成则经历了“由课上到课后”的过程,这些做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再随意、随便,得以规范,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的反思、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解决课题的方法。

通过回顾、诊断自己的行为,或肯定、强化,或否定、修正。

“反思”由被迫到自觉再到成为习惯。

通过反思修正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的行为。

四是课题研究使我敢于、乐于尝试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这主要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以前的时候一说小组合作,我总感觉它不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因为我们没有英语、数学学科那么多琐碎的知识点和巨大的练习量,而且使用起来那么麻烦,如科学分组、指导合作、培养组长、合理评价等等。

可当我的“课堂参与”子课题的研究进入到这样一种阶段:创设情境、评价激励等手段都不能促使学生大范围尤其是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时候,我不得不着手使用小组合作了。

而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

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学困生参与课堂的信心,创造了全员参与的条件,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课题研究让我的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总之,课题研究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

它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还要继续耕耘,继续收获。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0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1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近年来,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丰富和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农村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通过研究能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地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听了李主任的.讲座之后,我对小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小课题研究有以下步骤: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努力使学生养成课堂教学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良好的的习惯。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自信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习惯和联想探索、假设习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

(2)通过研究能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地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研究重点

1、一二年级教师负责低年级段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2、三四年级教师负责中年级段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3、五六年级教师负责高年级段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过程、方法:

研究方法运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行动跟踪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各研究人员结合本班实际特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调查问卷法:运用调查问卷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文献资料法: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相关教学的理论,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相关指导方法的论述和观点,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它教学教育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教师在真实的教学中解决作业习惯、朗读习惯、写日记习惯、收集好词佳句的习惯等问题的研究,提高小学生的良好的语文习惯。课题组将不断地研究、实践、反思、调整、充实,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是行动研究的重要途径。

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收集整理个案研究材料。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改进研究方法,归纳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经验总结法: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总结出实验的主要经验,及时推广运用。

五、预期形成的成果:

1、形成教师随笔集,教学反思记录册。

2、学生相应的作品集,文字材料,光盘记录等。

3、提交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4、发表成果,推广实验研究经验。

六、实施措施及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

第一阶段:

(1)筹备课题组,制定主课题,构建子课题,明确子课题的负责人。

(2)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本子课题的课题方案,明确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

(3)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4)举行开题会。

(5)通过问卷对我校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摸底,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第二阶段:每学期制定课题工作计划。

(1)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小组定期检查和交流。

(3)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学习课改精神,做好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

(4)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进展情况。

(5)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6)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7)每学期教师撰写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心得、论文、案例。

(8)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9)及时把课题研究动态、过程上传到宁夏教研网上。

第三阶段:

(1)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4)观摩活动。

七、课题研究人员安排。

总之,开展小课题研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与新课程同生共长。我们相信,小课题研究一定会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一定会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2

这学期以来我们进行了关于《小学低段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回顾课题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具有实效。我从中受益匪浅,它不仅拓宽我的教学视野,还丰富了我的教学实践经验,“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一、主动学习,注重过程的形成

课题的研究注重过程,我努力经历着真正的课题研究过程,体会研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相关研究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查阅网络中的资料,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思想,努力提高自我课题研究修养。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要客观地把握学生的不同层次,必须深入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分层分组。

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随时随地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作出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类学生都有所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他自己的'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学习后学生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在不断获取成功中得到一种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获得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积极参与其中,勇于实践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是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不断研究并带领大家及时完成课题中的各项研究任务。尤其是针对其中提出的问题,我总是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力求在实践探索中找到合理答案。学习课题研究相关__之后认真反思,努力应用到自己的实践教学中,如:我在教《面积的认识》时,设计了关于图案设计的课外实践游戏,提出要求:一是:设计的图案的面积都是五厘米(既事先准备一张格子纸,每一个小格子的面积都是一平方厘米;二是:结合图案,既该设计图案有实际的意义。

学生积极性很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电扇、花瓶、山峰、花朵等。通过活动在游戏中“做数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拓宽了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呀!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明显的提升。课题研究中,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是积极参加研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同时,我做到认真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试着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好每节课。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己在不断地成长、进步。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还存在不足,理论知识匮乏,制约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期待获得更大进步。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3

一、从抓语言问题开始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处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有些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二、强化自我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具体要求: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三、教师角色:

从传授到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这种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提高学生研究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基础知识,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较深透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的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研究活动。可以说,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呢?

1、引导学生选择课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最难的可能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开展研究的课题。教师要导,就应导在关键问题上。

在选择课题的时候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实际需要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要像专家那样,一定要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因此高中生的“课题”与专家的“课题”的实际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课题研究重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 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被发现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从课题本身的价值看,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切不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符不符合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长的复杂课题,而适宜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比如选《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研究》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就超出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课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预期的目的。B、开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C、研究成果的结题形式。设计方案重点要考虑的是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总是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的”。

老师教导了我们,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学事实,且对象又活动形态,就应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如果研究对象是文献形态的,就应该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如果说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学理论,就应该选择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从我们语文研究课题看,绝大多数是文献研究对象,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导在学生研究疑难处在学生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活动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思维方法上的,而不是内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四、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语文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态势。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种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非组织的社会化语文活动将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

学生可以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可以到网上去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自己喜欢探讨的问题。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将会有重大的变化。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从单一的学习形式转变为多样的学习形式,总的来说,还是收获的挺多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4

一、从抓语言问题开始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处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有些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2、强化自我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具体要求: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二、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这种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提高学生研究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基础知识,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较深透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的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研究活动。可以说,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呢?

1、引导学生选择课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最难的可能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开展研究的课题。教师要导,就应导在关键问题上。

在选择课题的时候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实际需要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要像专家那样,一定要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因此高中生的“课题”与专家的“课题”的实际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课题研究重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被发现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从课题本身的价值看,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切不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符不符合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长的复杂课题,而适宜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比如选《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

研究》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就超出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课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预期的目的。B、开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C、研究成果的结题形式。设计方案重点要考虑的是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总是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的”。

老师教导了我们,如果研究的目的是形成新的科学事实,且对象又活动形态,就应该选择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如果研究对象是文献形态的,就应该选择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如果说研究目的是要形成新科学理论,就应该选择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从我们语文研究课题看,绝大多数是文献研究对象,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导在学生研究疑难处在学生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活动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思维方法上的,而不是内容和答案上的,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三、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语文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态势。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种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非组织的社会化语文活动将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

学生可以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可以到网上去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自己喜欢探讨的问题。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将会有重大的变化。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从单一的学习形式转变为多样的学习形式,总的来说,还是收获的挺多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5

一、课题研究需要在实践中点点滴滴的积累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我认为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二、课题的制定一定要服务于教学工作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学生,最终我选择了《农村初中地理读图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该课题以认知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农村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如何根据地理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的读图问题为前提,研究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读图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穿插读图方法的讲解,培养、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符合以人为本、减负増效的教育理念,选题新颖、方法可行、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

“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在我的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

我常常进行反思、注重细节反思,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杰作”,进行深度思考,留住教育的“记忆”,形成智慧性积累,从而提升课题研究的洞察力。同时注重阶段反思,课题研究不是短暂的、断裂的,它是连续的,系统的。我们在反思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进度,按阶段进行反思,形成系列反思。

四、分析地理读图方法应该注意的事项

通过地理读图方法的训练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充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性,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追求成功的渴望。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其中,让更多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充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贴近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针对同一图形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读图、析图。

2、要有足够的驱动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地理课堂中的读图题的难易程度的设计立足点是把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转移到“为学生的学”上,并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作为检验教学的设计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因此读图的设计要难易适度。过多的读图会使学生长时间处于低水平思维状态,他们,尤其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过多的难度偏高的读图则对学生的思维带来压力,尤其易增加学困生的挫折感。因此,读图训练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情,设计难度适中的图形,这样有利于为各层次学生都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总之,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6

小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将本次研究体会、感悟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7

做一个富有激情、研究型的教师,在教育之路上多观察、多反思、学会记录和整理,从而收获快乐,收获愉悦。4月20.21日两天,我们一行有幸参见了由省教科所组织的甘肃省“十二五”201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在为期两天的培训期内,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书记刘永和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旭东教授、兰州市七里河区小学校长王俊丽老师、兰州市教科所研究员朱武兰老师为我们作了名为教科研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的主题讲座。在教科所老师简洁明快的主持开场白后,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书记刘永和教授就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教科研论文的撰写与评价、教师科题论文的几点建议三大部分展开本次讲座。在课题研究基本过程与方法的解读中,刘书记紧紧围绕实际案例为我们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使在座的学员更轻松地了解并掌握课题的相关知识和操作内涵。互动环节的释疑答问更是帮助解决了诸多老师有关课题申报及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起到拨云见日的实际作用。在教科研论文撰写与评价板块的讲授,我们更是领略到了刘永和教授大师的风范和毫无保留的帮助。刘永和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理论知识和多年来撰写的论文作品与我们分享了有关科研论文撰写的心得与技巧,使我们深受启发。

教师要从备课到教学实践再到教学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思考是否能够实现目标,依据又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有效。教师要在实践后反思,然后再探讨实践。在进一步的思考中,我觉得个别教学对于我们大班制的教学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要有更为是小的方法帮助学生的个别差异中成长。

我有一下三点领悟:

一、老师应该深入课堂,潜心专研,总结经验,而不是照搬照抄别人的实验成果,应为教育活动是有特定的情景的,没有可复制性的;

二、老师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成为深度教学的制定者和研究者;

三、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关的知识和个人经验,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尽量去解决学生表达后的东西,让自己的展示与语言接轨,避免自己平面的展示。

通过这次理论知识的学习,我觉得无论我们所教授的教材如何,备课设计及教学形式及手段都必须以学生经验课程为目的.。如果我们以为抱怨学生素质差、基础差、家庭教育差,那是对教育教学的不负责的做法,专业化高水平的教师应该能及时实施与调整教学方案,研究出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才是明智之举。

教育应该成为一种享受,教育应该满足人类求知、本能欲望,满足快乐成就感、认可感及标新立异感等行为活动。同时,教育也是一种为人类塑造良好人格、品行、道德的行为活动。

从育人的高度到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设计,脚踏实地的走我们的教育之路。不仅要成为灵魂的塑造者,也要成为社会道义的捍卫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也要懂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做人做事都要有意义、有实效。

知识在于不断地积累更新,厚积才能薄发,渊博的学识不仅会树立自己的信心,更会赢得学生的尊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全社会的事,而教师则是终身教育 体系中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而要 使教师的只是不断丰富、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由于教师的成长同样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终身更新自己的观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好认真的反思,考虑怎么使他们的理论、理念成为自己教学实践的指南针,并根据自己具体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他们的理论和理念,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成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并在所属的学校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我们确实要多读书,首先得让自己充盈,这样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因为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交给他们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远比单纯教知识更重要。教给他们健全的人格、学习方法这才是当代教师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应该也必须做的。如何教、如何让自己的学生更主观能动、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效。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8

今天学习了彭瑞华老师小课题的研究,从这些精彩的汇报课中,我学到了做小课题研究一定要注意一些要求,比如说题目中一定要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论据,明确目标等等之类的知识。

从中我明白了,探究教学一定要搞,不然,新课标中的各种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但探究的形式不一定非得模式化。他说,没有探究式的教学,难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他所提倡的探究教学与我们现行的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是很吻合的。在报吿中提出的开展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探究的应是学生未学过的内容。

2、不主张预习。

3、尽量不用书的情境或例子。(教材呈现了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叫学生怎么去探究?他能不去看吗?)教材是双刃剑,一方面给了探究的问题,一方面又封了探究的通道。

4、教师要帮学生搞清楚情景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5、学生一定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有了想法的基础上讨论、分享,形成共识。(小课题研究是课后研究、课上汇报,看不到学生研究的过程。我们往往就是抛问题之后就分组讨论、交流,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思考。要改变)。

6、教师个别引导很重要。尤其对反应慢的学生,这时启发就起作用了。

7、公开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要注重过程,现在的一年级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也突出了这一点。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收获与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专家的思想、理念慢慢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新的提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79

以美促德是全国九五课题重要的研究项目,此项研究是把美育渗透与德育教育中,让学生有美的语言,美的行为。

本期我着重对学生的行为、意志力进行了培养。我对学生提出的是“做一个有自制力的人”

我认为自觉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一个人小时候缺乏自制力,长大以后,不管他的智力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而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意志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因此,必须从小抓紧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凡是小时候缺乏自制力的,长大以后,不管他的智力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而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幼儿和小学低年级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意志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各种意志品质在不断发展,自我意识也有所发展,低年级儿童评价自己或别人时,几乎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中年级学会能独立地进行评价。儿童的自我评价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提高,自制力日益扩大和改善。因此,必须从小抓紧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

实验表明,一学期下来,全班所有同学的五星都比第一次增加了,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进步,他们能看到自己进步最大的一点。一半的同学认为自己有了自制力,但还需要向富兰克林一样坚持。当再次做自制力测评时,每个学生的分值都提高了,90%的同学有了不同程度的自制力。

培养意志品质要从小事做起,磨炼孩子的意志。每人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强弱不同,如果具体分析,其强弱的具体环节不同,要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准弱点。正如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我坚信,长期下去,孩子们的自制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他们一定会成为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人。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0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1

2月26日、27日,我们听了XX市教研室主任阚兆成同志所作的《论“十四个关系”》的报告,东平徐庆功局长所作的《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师生发展》和XX县新湖乡中学王庆良主任所作的《打造高效课堂狠抓教学管理和质量》的报告,受益匪浅;对照我校的所作所为,感触颇多。收获最多的是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二是指出了管理上的微观问题,三是方法上提供了模板。

首先,谈一下认识方面的收获:

1、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按考证两个概念都不正确。应试教育应该说是传统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应是素养教育,都应归于教育这个概念的外延内。“素质教育”由于长期应用就约定俗成了。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正所谓“见多识广,经多见广”。

3、关于什么是课程?既然课程是有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材和其他材料组成的,有教师和学生及教学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那么除了教师的备课,讲义,教学案外,学生的所作所为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作业,就是学生做的,也就是了!

4、有关“教学目标”的设计,课改十年来,我第二次听阚主任如此透彻的解读,就是一个“实”字,实际、实用!不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隐性的目标就是隐性的,是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的。

5、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我认为我们仍处于“形态”阶段,我们应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临帖、磨帖、入帖”,然后根据我们的探索“破帖”,成为我们“个人”的、“个性”的成功模式。

6、扬长教育与补短教育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我们也进行过一系列探索,如“促弱推边”包保制、分层评价等,但我们还没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没有做好的原因是这项工作实在是太麻烦,没有形成确保制度落实的机制。

7、讲考试与多元评价的关系时,阚主任讲“升学率的高低就代表推进素质教育的高低”,这对我们讲,就是思想认识再解放。推进素质教育,从来没有人讲就是不要质量!分数是衡量差异的标志,该精确的要精确,该模糊的必须模糊!

第二,管理上的启示:

启示1、思路清晰、明确。

纵观XX县教育局徐庆功局长所做的报告,一是指出了课改的原因,二是说出了课改改什么,三是怎么改,四是课改的策略性。既指出了什么是课改,为什么课改,又指出了课改改什么和怎么做的秩序性做法。同时又把实践中的保障机制总结出策略性的认识观点,来自学习与实践的,令人信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抓住课改的核心——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以省规划课题“三步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平台改变教的方式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为平台,改变学的方式,实践三年来,对比新湖乡中学的实践探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一是简单化,在没有解决好“改观念”,就进入了改模式、方法、评价了。或者说,还没有完全改变观念的时候就进入了正题,有的老师还没有思想准备,有点“隔靴挠痒”的嫌疑,没有思想的行动是不成功的。二是系统性差,我们的校本培训做得不够好,体现在培训的计划和程序性操作层面,培训的内容不系统是我们的“致命伤”。

启示2、策略中肯,实践性强。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缺智慧,最重要的是胆识和坚持,敢不敢“干”,能不能坚持干,这应该是各行各业都提倡的!比对我校几年的实践,我觉得我们缺的正是这两点。我们重视了师德建设,重视了积极践行,重视了家校沟通,重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但总觉得“火候”未到。

第三,方法上的`借鉴:

“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去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校近几年也进行了“学案导学”实验,还进行了一年的“双案”教学实验,为什么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差在哪里了?

一差在环节处理的方法上。我们的“预习探究”环节在课上,新湖乡中学的在课下(当课下作业处理),效益不一样。

二差在模式不成型,人人必须过成型的课,我们没有做到。

三差在机制运作上。新湖乡中学比我校的机制好,他们有校级值日视导教学走课组,校本视导教学验评组,他们的校本教研培训落实到位,他们实行了“三包”责任制,我们没有。我们还停留在外部,领导与被领导的传统机制上。

通过以上分析,是不是我们就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学习就是找差距,没有谦虚的态度,是学不来的,照猫画虎也做不到。立足实际,要找我们的优势,“扬长补短”,借鉴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们正处于:营造了好的德育环境,在教科研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教学质量是稳步提高的。因此,我校我校提出了“高效能管理”和“高质量教学”的“双高”品牌学校20xx年建设规划。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学教研信息平台资源使用与管理工作。建章立制,组建学校信息教研组,充分发挥省、市、区教学信息资源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学利用,服务教学,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之一。

二、研究制定关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评价管理办法,为推进学校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改革单元测试评价方式,分层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抓好过程管理。为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做有益的尝试探索。

四、加强校本教研培训。充分利用学校期刊,外出学习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学习小组长进行分阶段的培训,落实面向全体、(分层)因材施教的课改理念。

五、继续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继续开展“爱我一中、建设一中”的专题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动育人,丰富师生生活。狠抓常规教育,常规即文化,是学校的行为文化。打造市校园文化4a级。

六、做好家校联谊工作。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着力做好毕业生家长工作,协助学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发展群策群力。

七、管理上下功夫。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敢想敢干,贵在坚持,要逐步培养“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管理新模式,学生管理仍然要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上下功夫,保持已形成的好学风。教师要在管理技能上下功夫,要做学生的“指路人”,要研究“个体性资源与群体性资源的作用”,开发教师本人,学生个体与班级、年级等课程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

八、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检查和活动,认真总结宣传我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跟上时代的发展新要求,要宣传学校,先宣传个人,个人就要提能力提素养。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未来十年内,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担子更重了。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2

我是来宾华侨中学参与的来宾教育科学规划20xx年B类重点课题《提高初中生单词识记能力研究》课题组成员卢正直,借课题结题之机会,本人在这里谈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课题组各位成员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使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结合教学实际,用心选好课题。

我校的生源当中大部分来自来宾华侨片区得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大部分比较差,为了提高他们的成绩,我们经过认真的思考,觉得现行的中考英语单词记忆方法,英语单词的分量比较重,但学生在单词的识记方法过程中,往往受到单词量的影响,由于英语单词量的汇总不够,从而失去不少分数。所以,我们课题组定下了《初中英语单词记忆》这个课题。

二、 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其他成员技术上和精神上的大力支持,深切感受到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对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课题研究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潘连春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最终顺利完成课题的各项工作。

三、从事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完成课题研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收集学生对英语单词

记忆的案例,研究应对策略,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抽查,通过在实践阶段的调查问卷分析,我掌握了很多的'科学数据分析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从事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具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这一年我一直从事初中的历史循环教学,虽然工作较忙,但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的知识面得到拓宽,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深深体会到从事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位能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师。

当然,课题研究领域浩瀚无垠,我们取得的成果只能说是沧海一粟。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专业理论支撑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以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老师一年来对我们的关爱与指导。

谢谢,谢谢大家!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3

从事教师职业十多年了,最近几年对工作莫名的产生了倦怠心理,怎样走出职业倦怠,实现自己第二次成长呢?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学习,阅读大量的研究资料让我茅塞顿开,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不断的学习。

在当下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必须要成为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教师。要成为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型教师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充实自己,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创新。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要不断的反思。

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课题研究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教师成长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己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自己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要不断的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

课题是开展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开展科研的方向。课题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的现实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去开展课题研究。即“发现问题—学习理论(论证)—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理论)”,这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本进程。这一进程是一个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辨交织的探究过程:科研取得了成绩固然需要我们去思考,从而发掘规律;而研究失败了,或者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

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职业素养的提高都离不开研究。所以,课题研究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4

走上工作岗位也有几年的时间,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对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我也是似懂非懂的,自从上周参见了教研室郭老师主持的《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培训,才对这方面真正的有了一些了解。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做课题研究有利于老师的专业成长,对教师是非常有用的。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可以使教学实践的问题、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和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必须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二、知道了如何命题、选题。

以前不会对课题研究不理解,每次进行课题研究,都没有立上项,现在才知道原因是命题和选题都不恰当。

1、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开展研究。

2、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

3、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5

小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将本次研究体会、感悟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6

在苏州市教研室的倡导下,各校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课题研究,我校也加入这一探讨的行列。并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此,将最近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与探讨。

一、 要搞好课题研究,一定不能少了对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认识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识谱教学是我们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的音乐实践行为保驾护航。

二、 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分段研究

不同的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为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三个年级段实施,分别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岁研究的内容一样,都是识谱教学,但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形式也有异同,低年级以游戏形式为主,学习简单的单音唱名;中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演唱一定量的歌谱;高年级学生在熟练演唱歌谱的同时,能根据中低年级知识量的累积,创作小型的歌曲旋律。

三、 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的课题研究才开始一个多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7

20xx年12月11日,我校召开了课题研修,助推高效课堂学术交流研讨会。全学区领导老师聆听了报告,县教研室苗占清主任对此研讨会做了专题报告。就关于实施课题研究对后战略提出使我校教师队伍打造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同时对我们的两导四学模式提出了八个重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期望。就小班化教学方面,从复式教学等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刘老师也做了深刻的讲话,麻校就此会议也提出了希望。

针对这些学生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会上苗主任就三大重点进行座谈

第一:课题研究的四大模块(1)关于申请报告(2)材料的准备(3)阶段性的报告(课题的选题)

第二:要关注和研究我们学校的两导四学模式提出八个重要问题:(1)预习任务是否完成(2)自主学习是否充分(3)合作学习是否全面(4)展示交流是否有效(5)课堂小结是否到位(6)生成性问题是否可以解决(7)教学反思(8)两导四学模式,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第三:小班化教学的备课

(1)备课要做到心中有人,环环导人

(2)上课(a:目标引领任务驱动b:复试教学,动静结合c:点点清,句句明d:弯腰倾听e:启发要有指向,事问要明确)

(3)交流:(a:面面对面交流b:口对口交流c;手把手交流d:人盯人)、

(4)作业测试(a:了如指掌b:反攻倒算c:不厌其烦)

(5)帮扶给我的启示是深刻的、是终身受益的。他讲了作为不同角色的老师应当强调课堂训练应遵循“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原则,不能一看到学生出现错误的苗头就叫停并提示,由老师指出错误不如学生亲身体验错误来得印象深刻。发现问题,改进措施,提出建议,在交流、合作、探索中共同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启示一,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启示之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他倡导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通过聆听报告,对照我的工作实际,我找出了自己课堂中的不足之处,并拟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不能做到完全放手学生,总存在这样那样的担心,担心学生不能充分挖掘各知识点,担心学生不能将学习方法概括总结到一定的高度,担心学生讲解展示时浪费时间,讲不到点儿上,担心学生做题时偷懒、取巧,担心学生自学时知识脉络归纳不全,专题设置偏离中招。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而我却是连第一步相信学生都没有做好,在这方面我应当象李炳亭教授说的那样完全放手学生,相信学生。

二、评价手段形式单一,多采用直接加减分的方式,并且对评价结果关注不够。激情要靠赞赏、主动取决认同,如果说没有评价的课堂,就像没有施肥的庄稼一样,那么单一的评价方式就会像只施撒一种化肥的庄稼一样,刚开始能看到明显的化肥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无论我们再施撒多少这种单一的化肥,效果都不显著,甚至会伤害到我们精心培育的庄稼。因此我要在今后的课堂中,不断尝试使用新的评价方式,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上网查阅等途径使自己的评价方式常换常新。

三、没能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历史没有兴趣,甚至不喜欢上历史课,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部分学生的历史成绩也不好。针对这一点,我准备听从李炳亭教授的建议,将趣味元素带进课堂,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断激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

四、通过本次学习还对展示有了新的认识,小展示展对,大展示展错。如果能做到,既能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又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课堂参与率,还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因此,我准备增加小展示的预设时间,进一步明确小展示时的要求和评价,并做好学生培训,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小展示的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小展示中。在充分进行小展示之后,再将课堂上小展示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大展,尽量避免出现由原来一个老师在讲仅仅改变为由一个学生在讲的情况。

五、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必须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全程参与,即参与自学,参与研讨,参与展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要互教互学,学生不仅在学,而且在教,整个过程是互动的。

六、学生要做到倾听。课堂上,部分学生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而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如果不培养学生这种倾听习惯,合作学习就很难有成效,提出的'问题就不会中要害,不会有广度,不会有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这将会使展示环节成为无效环节

总之,在此次高效课堂改革中,我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距离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越来越近。

教育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学会飞翔,并且越飞越高。可让孩子躺在床上,是无法令其学会飞翔的。要想让学生学会飞,前提首先是准许他飞。可教师在课堂上灌呀灌、讲呀讲,时间就在这样的“灌讲”中被无情地占去了、流失了,我们剥夺了学生“自已动手”的权利,自然无法培养出会飞的人,今天中国教育的可悲之处就在于,真正的“飞人”不是学生,也不是教师!

最后我还得总结一下当前的课改,在我看来,教育最缺少的不是师资,甚至也不是资金,缺的是当下教育人对教育的“宗教情怀”,如果仅仅把教育当做一个职业或者把校长当成官来做,那教育不可能完成自我救赎,当然也不可能得到涅。教育要有出息,前提是咱就得拿着命干事,就像蝉,敢于爬到树梢上,脱一层硬壳,饮露而鸣,唱醒朝阳。

这是一场由非“著名专家”、来自一线教师主持的学术报告会,也是探索“教师放手巧妙点拨,生本课堂学生做主,有效教学师生相长”的教学经验交流会,对于进一步激发我们广大教师贯彻“激发学生探究表达欲望、激活学习潜能”的生本理念,潜心探究高效课堂之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能力,进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开展此次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加强了对我校教师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推动了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为下一步我校“生命课堂”课改的全面推开,提高教学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8

“课题学习”是在新课标下的新增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学习也是我国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全新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课题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相关的知识,体会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且还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课题学习”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其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看似简单却蕴复杂于其中。比如七年级的“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需要学生采集大量的数据、处理数据,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否则不能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

2、“课题学习”的内容以何种形式来呈现这也是比较难把握的。比如:九年级的“ 23.3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本节内容是以活动课的形式来学习还是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当然以其内容来看应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佳。

3、把“课题学习”当作活动课。把“课题学习”当作活动课,这种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的确,有些课题学习的内容可以组织成活动课,比如:九年级的“ 29.2三视图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七年级的“4.4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纸盒”。

(一 1、 透教材,备好课。

吃透教材,备好课,这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对于课题学习更应如此,不打无把握之仗。

2、精心组织授课形式,调控好各环节。

对于这一点上面也提到,针对内容要采用相适应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如:组织成活动课、分组合作学习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等。

3、适时引导,及时总结,体现思想,形成规律,提高能力。

教师要及时引导好,总结好。切忌为讲本知识而只讲本知识,应该让学生明确同属于这一类型的题目该如何分析,即要做到一点盖面,举一反叁。

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猜测的基础上及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和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引导学生分类研究,由特殊到

一般,启发学生发现更具一般性的'结论,寻找一般性的解决方法,对不同学生有不同要求,分层教学,渗透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学生须做到

1、课前预习,做好标记。

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充分预习其内容,把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以待课上解决。

2、课上积极主动,动手动脑。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个环节中,对于疑问要大胆探讨并做到勤于动手动脑,真正把所存问题各个击破。

3、做好笔记,写好感受,善于总结。

把教师所阐述的规律,在分析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以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做好笔记。因为在书写的过程也是反思积淀的过程,更是巩固提高的过程。

培养好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长期探索课题学习教学,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不断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89

今天王小女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的点点滴滴,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让我知道课题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点滴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通过王老师的讲座,还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知道了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课题研究的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选题注意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不能贪大求全。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其次有做好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课题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最后就是用心去研究,做好案例分、反思、总结等等了。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去做、用心积累,一定有所收获。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0

如何做课题,这是困扰了我这个教师非常久的问题,离开大学校园已经比较久远,而且在大学殿堂也真的没有接触和了触过如何做小课题。当今教育的发展又要求一线的教师能做、会做课题研究。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要自学成才,自我我修练,这对我还真是有点难度啊。

当前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这种只注重形式,忽视过程的研究对老师的帮助是意义不大。

做课题研究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那么课题从哪里来?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新意——对象新、视角新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应用价值。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选题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同时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另外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要多思考,多积累。

做课题还要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是:课题名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保障、成果预测、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经费预算、资料附录等。

课题的阶段要求

准备阶段包括:理论准备、方案设计和课题论证。实践阶段包括: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

2、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总结阶段包括: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以及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另外,做课题还要尽可能得到教研员、科研专家等专业人员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这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通过阅读《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这本书,让我对课题研究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以后研究课题的道路将会更清晰。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1

3月11日我参加了乡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感受颇多。在培训会上,县教研室范主任,周主任作了精彩的报告,我乡王校长也做了报告。现在将心得体会写出来。

范主任的《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我知道了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愿景、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

我们就行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的原则一共有8个,那就是: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结题鉴定。

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我认为搞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人。现在,我们乡就缺少这样一个团队、一个核心人物,领导者、组织者谁会是这个人呢?我也同样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见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周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课堂上》的报告使我知道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们要然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课,一共有五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态性(为学生为孩子上课)、有待完善,扎实、充实、丰实、平时、真实,组成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答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爱上课堂。我们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我们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一定要挖掘好。我们要面带微笑、满怀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课。我认为我们课堂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结果轻过程。

我们教学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让学生去经历、探究,我们当老师一定要的帮助学生去学习、探究,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我们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环境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人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从想在开始我要接纳我不能改变,努力改变我能改变的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们乡校长的《课题研究贵在持之以恒》的报告,使我懂得了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我们要像王校长一样进行课题研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我们正在上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2

3月11日我参加了乡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感受颇多。在培训会上,县教研室范主任,周主任作了精彩的报告,我乡王校长也做了报告。现在将心得体会写出来。

范主任的《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我知道了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愿景、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

我们就行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的原则一共有8个,那就是: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结题鉴定。

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我认为搞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人。现在,我们乡就缺少这样一个团队、一个核心人物,领导者、组织者谁会是这个人呢?我也同样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见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周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课堂上》的报告使我知道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们要然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课,一共有五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态性(为学生为孩子上课)、有待完善,扎实、充实、丰实、平时、真实,组成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答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爱上课堂。我们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我们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一定要挖掘好。我们要面带微笑、满怀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课。我认为我们课堂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结果轻过程。

我们教学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让学生去经历、探究,我们当老师一定要的帮助学生去学习、探究,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我们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环境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人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从想在开始我要接纳我不能改变,努力改变我能改变的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们乡校长的《课题研究贵在持之以恒》的报告,使我懂得了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我们要像王校长一样进行课题研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我们正在上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3

前段时间,在*老师的策划组织下,我们组员参与调查研究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这一研究课题。由于研究性课题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之前对这本书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所以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组员们都抽出时间去阅读这本名著,而且十分投入,加之此次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去总结一些前人对这部名著的评价,所以我们也就更加努力和配合,以求获得更多的收获。正是这种积极高昂的态度以及杨老师正确细心的指导,使我们最后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下面我们就将联系实际情况,具体谈一谈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准备充分 目标明确

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毕竟要读完一本文言文名著,又不能粗略地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杨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鼓励我们,并且耐心地为我们解读书中的相关句子,告诉我要把自己要研究的目标定好,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调查研究。这令我们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

终于,过了近一个月,我们组员都把这本名著读完了,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不能理解的句子多,待分析的内容多,分析的难度大......困难重重,使人望而生畏!但是结果是我们终于挺过来了。

二、团队精神 合作至上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

在研究的工作中,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这个组员负责找关于贾宝玉的,另一个找林黛玉的,还有一个又找薛宝钗的,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三、体会其中的好处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

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 ,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

我作为本组的组长,有时在分配工作过于疏忽,执意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结果造成某些缺漏和过失。幸好还不算严重,否则我真无地自容,组员也没有责怪于我,反而给我补遗拾漏。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还有我们感情的桥梁在起着作用吧。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总的来说,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4

一、课题研究需要甘于寂寞、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我作为主持者,更是感受深刻。为了能够把课题做好,我找到了我校的几位有相当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和我一起做课题,他们在教学中是佼佼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是全身心投入,大家齐心协力,甘于付出,不计得失,最终促使了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精心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良好开端。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一定要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老师,家长,并请教了专家,最终我们选择了《庐陵文苑,校本科程研究》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该课题以认知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吉安的历史人文和白鹭洲的悠久历史为研究对象,以如何成功地在我校展开校本课程为目标进行研究。依托历史与社会教材这个载体,积极调整和优化课堂策略,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渐渐显现成效。

三、自我管理是课研究有序、扎实进行的必要保障。

以下是我们自我管理的一些小小做法:

1、我们首先成立了课题组,对我们如何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设计。由于我们的课题是校本课程的研究,所以,我们必然会用到很多的文献。于是我们分工合作,年轻老师负责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资料,而有些历史文献,就干脆我自己动手查找。在过程中,我们有精确的时间安排,确保研究的时间。

2、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并集中学习了庐陵精神、白鹭洲历史、白鹭洲历年成就和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内容,使课题组人员更新了观念,对本课题的认识加深,明确了研究的意义。

3、发动学生一起研究。作为一线老师做课题,而且是与我校有密切关系的课题。我们还注重发动学生一起,我们开展了征文活动,学生跑白鹭洲校园活动等。

4、每学期初根据自己的教学班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制定研究计划,每学期课题组确定一个研究方面,我又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再进行了进一步分解,每月每星期集中研究其中一点。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5

我申报了市级微型课题《小学写作教学课堂模式研究》并立项,从开始到现在,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收获不少。这段时间,我不断的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感受,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段时间的研究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立足文本,以阅读教学为基础,读写结合

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提倡学生多读,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2.一些小学生优秀作文书也是很好的选读对象。

二、 提倡学生模仿,培养习作能力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去模仿一些课文片段或优秀作文的框架结构。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这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

三、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使学生乐于写

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学生对写作无兴趣,硬逼着学生去写,那么他们是不会写出优秀的文章的。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教师应采取多媒体、表演展示 、实物展示等手段,并用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取材于生活,感悟于生活。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没材料可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尝试:

(1)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记下来。

(2)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等,巧设题目来写作。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个有心人。首先教给学生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收集足够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文作好准备。

3.侧重鼓励,激发兴趣。

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劳动,总希望别人对自己劳动的价值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改正缺点。

四、使学生在自改与互改中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文章贵在修改。在教学中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指导习作的重点放在指导写和指导学生自改与互改上。学生自改作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学生边读边改,作文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地得到提升。我还经常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他们很有兴趣,也更容易发现同学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提醒了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作文修改是小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学生作文写完后,教师要指导他们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精练、表意准确、语言生动。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6

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走进了高中校园,因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优越性而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开展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因研究性学习占用课时及耗时过多而对传统教学产生的冲击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年来,我们二十三中生物组的全体教师就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相整合展开了专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意义

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办学形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它是教育改革的原点,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具体作法,必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落实和体现。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实质在于“自主发现”。同传统的被动性学习相比,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更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探究问题的产生,研究问题的发展,预测结果,验证结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同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优势,还可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两者相得益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拓展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与生物教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将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而且使之便于与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相联系,使学生看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自主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从学校以外的众多渠道中获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弥补了教材中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学生和教师双双获益。

②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品格。学生收集的素材大都与社会生活有关,且很多是社会热点,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可使他们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更加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必然为基础教育改革开辟一片新天地。

二、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同中学的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具有文理交融、情智结合、可拓展性强、开放性强、自然与人文并重、知识与生活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定性与定量互补等特点,是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回归的一门终级学科,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人本身既是研究的主体,也可以是被研究的客体,围绕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有很多奥秘值得探究,例如,人为什么会有头皮屑?人为什么会衰老?人为什么会得癌症?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什么?等等。生命现象的千变万化,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生物实验手段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出现,这一切都为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内容,都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是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因此,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选题广、可操作性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内课外联系紧密等诸多优点。另外。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诸多生物学家本身的道德示范,使生物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使人产生了美感,生物进化理论隐含了丰富的哲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而众多科学家身上那孜孜不倦的可贵的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更留给中学生们无价的精神财富。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可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和人文品质。

面对教育革新,生物教学应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生物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7

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学习首先是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改变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迷信权威的学习习惯:研究性学习鼓励我们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是学习的主导者,我们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第二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要理论意义的.指导,这就给了我们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第三在运用理论指导中,使我们一次比一次的熟练应用理论知识,而且还在不停地把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通过对研究性学习,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了与人交往合作以及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辨认知识的真伪,实用性是在这过程中的一大收获。利用自己的所获所得,不抄袭,认真对待知识利用权。

研究性学习既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又要会学以致用,它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合作学习中,我们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这样有利于全体同学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开发每一位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

所以,对于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8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99

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我们都知道有一种昆虫在它弱小时难看无比,但经过不断的吸取营养,数月后会破茧成蝶,为人类生活增添美丽。几年来,我校在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历经了无数次的学习,开展了多项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洗礼中,让我对德育的认识有了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

曾记得,落实课题研究以前的我认为德育的渗透只有品德课上才是最佳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也是当学生思想、行为偏差时谈话解决便可。

而今在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中,通过一次次班会评比活动、班级特色活动,我和同学们面对一个个学生关心的话题,一个个学生“常见病”而进行细心的准备,精心的召开,活动中通过看、演、评、画、写,使我感觉学生思想、行为的偏差应该在无声细雨中纠正,真是事半功倍。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校园文化的改观,让我感受到对学生的教育哪能仅限于一堂品德课,而是处处在,时时有的。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学校组织的一次次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使我认识更得以升华。记得上学期德育现场会中的沙龙活动,该活动主题是围绕怎样使学生快乐的成长,为了切实落实该主题,活动前我们是翻阅书籍,上网索取资料,活动中将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与同仁分享。这一查、一结、一说使我们在场的所有老师感受到德育的重要,尤其是迟老师在谈到班级一问题儿童的教育措施中,同仁们有深度、有广度的群策群力、更使我认识到实施德育途径的多样化。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千百年来,无论是中国的孔子站在“杏坛上”,还是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站在他的学园里,都面对活生生的教育对象。今天社会的瞬息万变,今天社会的高度发展,今天的教育对象则更需要勇敢的面对人生,快乐的面对人生,智慧的面对人生,而赋予他们勇气、能力的我们更应该学会教育他们,感召他们。而我校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这一系列活动正使我这一东风人认识到了,感受到了,我坚信已“破茧成蝶”的我会用鲜活的生命力使我的教育对象幸福、开心的面对人生。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0

去年,我校申请了泰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特殊家庭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这些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特殊家庭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特殊家庭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特殊家庭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特殊家庭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这些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特殊家庭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

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特殊家庭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这些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1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2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近年来,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有明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丰富和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农村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通过研究能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地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听了李主任的讲座之后,我对小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小课题研究有以下步骤: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努力使学生养成课堂教学中的听、说、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良好的的习惯。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自信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习惯和联想探索、假设习惯的培养,体现个性发展。

(2)通过研究能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地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研究重点

1、一二年级教师负责低年级段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2、三四年级教师负责中年级段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3、五六年级教师负责高年级段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过程、方法:

研究方法运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行动跟踪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各研究人员结合本班实际特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调查问卷法:运用调查问卷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文献资料法: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相关教学的理论,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相关指导方法的论述和观点,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它教学教育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教师在真实的教学中解决作业习惯、朗读习惯、写日记习惯、收集好词佳句的习惯等问题的研究,提高小学生的良好的语文习惯。课题组将不断地研究、实践、反思、调整、充实,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是行动研究的重要途径。

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收集整理个案研究材料。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改进研究方法,归纳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经验总结法: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总结出实验的主要经验,及时推广运用。

五、预期形成的成果:

1、形成教师随笔集,教学反思记录册。

2、学生相应的作品集,文字材料,光盘记录等。

3、提交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4。发表成果,推广实验研究经验。

六、实施措施及步骤

课题研究时间:

第一阶段:

(1)筹备课题组,制定主课题,构建子课题,明确子课题的负责人。

(2)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本子课题的课题方案,明确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

(3)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4)举行开题会。

(5)通过问卷对我校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摸底,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第二阶段:每学期制定课题工作计划。

(1)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小组定期检查和交流。

(3)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学习课改精神,做好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

(4)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进展情况。

(5)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6)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7)每学期教师撰写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心得、论文、案例。

(8)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9)及时把课题研究动态、过程上传到宁夏教研网上。

第三阶段:

(1)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4)观摩活动。

七、课题研究人员安排。

总之,开展小课题研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与新课程同生共长。我们相信,小课题研究一定会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一定会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3

这一段很忙碌,一直在为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做准备。通过做课题,知道了不容易。课题的过程:申报立项书 通过文件 中期报告 过程性材料 结题报告书。 首先确定立项申报的课题名称,我所研究的内容:教会七年级学生记住单词。大家知道虽然小学开设英语,但形同虚设,大部分时间上自习。进入中学后,英语仍然是家长烦恼、学生苦恼、老师困惑的一门“老大难”的课。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单词,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和经验,总结了一套让学生通过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看其形读其音,听其音写其形的直拼法教学模式。困惑是:课题名称的确定,开始用《七年级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感觉题目太大,又用《直拼读在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题目又太长,最后经过讨论采用《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直拼法教学探究》这个题目比较满意。

第二 关于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的概况和趋势,上网查询大量资料及身边的书籍,也很有限,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后多学习多积累素材。

第三 关于研究课题的方法,10月份的作业真是雪中送碳,活动中步骤二告诉了我们做课题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 学习后采纳使用,解决了燃眉之急。感谢国培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感谢辅导老师们的辛勤劳动。

第四 做课题最难的方面就是收集材料和整理资料。往往为了某方面的东西,费心费力的眼熬红了头抬不起来了,可是还是徒劳无功。学习学习再学习积累资料非常重要。

总之通过做课题,体会到了难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终于完成了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 评审书。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4

通过参加这次小课题研究培训,学习了到底什么是小课题,如可开展小课题的研究等,结合自身实际,体会颇多。

一、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不容乐观

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柳夕浪)。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现状一: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现状二: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呻吟”,毫无意义。

现状三: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现状四: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平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现状五: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所以对课题研究常常有一种“自我无力感”,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现状六:课题研究的时效低。前面几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大都是“假、大、空、高、难、远”。那么,我们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

但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呢?

二、学习了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如何选题及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1、小课题的定义

小课题研究是校本科研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以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我们给它这样定义:作为教育活动“当事人”、“实践者”的教师,自觉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不断反思追问,积极进行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

通俗地说,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

有专家认为这类课题无须审批立项,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它提倡一种“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

确实,“小课题”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个人研究行为,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也是利益主体。

2、小课题的特点

一是问题小,研究微观问题。教育问题、教学问题和学生发展问题;

二是过程活,过程周期短且灵活。

三是成果多,成果形式多样。

3、如何选题

了解了“小课题”的特点,该怎样选题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有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学习差,有的类型的题就是不会做,有的概念就是不理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不会做?为什么不理解?有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这就形成了一个教师个人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立即用于在教学中去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个课题不大,研究的对象就是那几个学生,通过调查会很快获得结果,再对结果进行分析就会找到差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把这些办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会收到成效。研究的时间短,研究结果会很快在实践中应用,这就是“小课题研究”。教师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要有问题意识,并且要能把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下列要求:

①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教师个人(或同备课组的两到三人)开展研究。②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③充分考虑选题的主客观条件,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④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

⑤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4、小课题研究的过程

(1)问题阶段要明确发现“有哪些实践问题需要解决”;

(2)设计阶段要回答“应该怎样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提出解决方案,明确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将得到什么效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行动阶段要保证“是否按解决方案采取了有效的行动措施”;采用措施去解决问题)

(4)评价阶段要分析总结“所采取的行动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问题的情形及还有什么问题”等。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开展下一步研究。

5、注重在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

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积累相关的过程材料,通过方案、计划、总结、教育叙事、案例、课例、研究日志、学习笔记、资料摘记、随笔和相关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翔实地记录研究过程。这些记录过程的资料也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展现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

6、如何通过研究日志积累资料

研究日志是研究者围绕着研究问题或针对某个主题对所发生的'事件(行)与思考(思)进行的定期记

录。

研究日志一般要定期进行(如每天的某个时间),但为了防止遗忘,可以及时地写下备忘录。?研究日志的内容可分为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两个方面

描述性记录包括对研究活动的说明,教育事件的描述等。描述性记录要注重精确性和关注细节

7、解释性记录

解释性记录指的是个人的感受、解释、思考、推测、对事件的解说、对研究问题的反思等。?解释性记录不能单独构成研究日志,它要依附于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解释性记录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你对事件原因的看法,

第二个方面是你对你的行动及其结果的分析,

第三个是对下一步怎样做的想法。

上述方面也就是教育叙事中反思的内容

8、常用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由于所取样本小,其结果一般不用数量统计处理,只作定性的分析、比较。

这里有一个问题想提醒老师们注意一下,就是小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不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教师在进行小课题研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种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帮助我们能在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的结果,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这样我们在应用研究结果时会更切合实际,收到更好的成效。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学习一些教育科研方法,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去应用。特别是一些调查的方式、方法,例如,怎样编制问卷,怎样与学生谈话和通过谈话达到对学生的了解,在这些方面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弄不好了解的情况就会不真实,这样一来,研究得出的结果就不会真实,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9、小课题的研究结果的陈述方式: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

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这个成果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述,如课

题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作品和反映研究过程的各种资料。(见《关于小课题研究的几个问题》)

要注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长春市“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集》采取了由“课题的提出与界定”、“研究过程与实施策略”、“研究成效”三部分构成的课题研究报告的形式,这并没有充分展示出这些课题成果的全貌,可以通过附录等形式来展示。

可以是报告式,也可以是叙事式。

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

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

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

引子——说明研究的起因;

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

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

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三、反思自身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从这次培训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课题存在的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题的选题可行性有些欠缺,周局长和谢老师讲到选题不要求大,只求能真真正正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行,研究的切入点要小,从小问题入手,研究过程要真实。

2.研究方法不够具体。就目前而言,我仅用了个案法,没有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直观、形象的问卷调查法和图表法汇总等。

3.阅读的书籍不多不广。课题研究要看很多理论知识或资料,特别是在课题选题之前,这是必不可少的。

4.反思不够。遇到问题要及时不断地进行反思。在研究过程中忠实记录下自己的做法。

对于这次课题培训,我感慨万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听了讲解才知道自己的浮浅。我要借这次培训的机会,提高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课题,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研究精神的教师。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5

本次通过参加包头市美术课题的研究,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给我最大的感触有,明确了小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与小课题研究的整合思路,以及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实施的相关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将本次研究体会、感悟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6

这一段很忙碌,一直在为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做准备。通过做课题,知道了不容易。课题的过程:申报立项书通过文件中期报告过程性材料结题报告书。

首先确定立项申报的课题名称,我所研究的内容:教会七年级学生记住单词。大家知道虽然小学开设英语,但形同虚设,大部分时间上自习。进入中学后,英语仍然是家长烦恼、学生苦恼、老师困惑的一门“老大难”的课。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单词,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和经验,总结了一套让学生通过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看其形读其音,听其音写其形的直拼法教学模式。困惑是:课题名称的确定,开始用《七年级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感觉题目太大,又用《直拼读在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题目又太长,最后经过讨论采用《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直拼法教学探究》这个题目比较满意。

第二关于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的概况和趋势,上网查询大量资料及身边的书籍,也很有限,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后多学习多积累素材。

第三关于研究课题的方法,10月份的`作业真是雪中送碳,活动中步骤二告诉了我们做课题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学习后采纳使用,解决了燃眉之急。感谢国培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感谢辅导老师们的辛勤劳动。

第四做课题最难的方面就是收集材料和整理资料。往往为了某方面的东西,费心费力的眼熬红了头抬不起来了,可是还是徒劳无功。学习学习再学习积累资料非常重要。

总之通过做课题,体会到了难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终于完成了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7

本次通过参加包头市美术课题的研究,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给我最大的感触有,明确了小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与小课题研究的整合思路,以及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实施的相关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将本次研究体会、感悟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8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调查的活动。这一次,我们进行了生物研究性学习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有关血型和职业的。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有很多的感想。

首先,通过研究性学习,让我们把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实践中,同学们在调查中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投入的参加活动,按照分工,把学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在活动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说,我们在街上随机调查时遭到拒绝,在网络上的调查无人问津时,我们都感到很沮丧,但这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种收获。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因为我们明白我们此次学习课题的重大意义,如果能通过研究、调查得到相关的结论,那么绝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次时代研究,从此,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我们就是这样不断的鼓励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让我们的调查继续了下去。当我们拿到一份份详细的调查问卷,统计着复杂却隐隐有些规律的数据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增进了小组组员之间的感情,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提高了我们队生物学习的热情,增强了个人的社交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大家坚韧的性格。可以说,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获益匪浅。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活动应该常搞,搞好。

不要单纯的是为了学分去完成它,而应该把它当做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让研究性学习深入人心,在研究中学习,获得更多,更实用,更好用的知识。我们相信,如果国家教育部门能够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好处,并且大力的发展它,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上一个新的高度。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的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感想。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09

一、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不容乐观

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现状一: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所以,很多教师从来就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策划、设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访谈、归纳探究、交流分享及结题展示等课题研究过程带来的快乐。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现状二: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课题往往也是“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无病呻吟”,毫无意义。

现状三: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现状四: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平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现状五: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所以对课题研究常常有一种“自我无力感”,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现状六:课题研究的时效低。前面几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大都是“假、大、空、高、难、远”。那么,我们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

但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呢?

二、学习了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如何选题及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1、小课题的定义

小课题研究是校本科研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以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我们给它这样定义:作为教育活动“当事人”、“实践者”的教师,自觉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不断反思追问,积极进行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

通俗地说,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

有专家认为这类课题无须审批立项,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它提倡一种“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

确实,“小课题”从本质来说是一种个人研究行为,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也是利益主体。

2、小课题的特点

一是问题小,研究微观问题。教育问题、教学问题和学生发展问题;

二是过程活,过程周期短且灵活。

三是成果多,成果形式多样。

3、如何选题

了解了“小课题”的特点,该怎样选题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有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学习差,有的类型的题就是不会做,有的概念就是不理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不会做?为什么不理解?有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去研究,这就形成了一个教师个人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立即用于在教学中去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个课题不大,研究的对象就是那几个学生,通过调查会很快获得结果,再对结果进行分析就会找到差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把这些办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会收到成效。研究的时间短,研究结果会很快在实践中应用,这就是“小课题研究”。教师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要有问题意识,并且要能把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下列要求:

①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教师个人(或同备课组的两到三人)开展研究。

②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③充分考虑选题的主客观条件,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④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c

⑤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4、小课题研究的过程

(1)问题阶段要明确发现“有哪些实践问题需要解决”;

(2)设计阶段要回答“应该怎样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提出解决方案,明确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将得到什么效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行动阶段要保证“是否按解决方案采取了有效的行动措施”;采用措施去解决问题)

(4)评价阶段要分析总结“所采取的行动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问题的情形及还有什么问题”等。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开展下一步研究。

5、注重在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

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积累相关的过程材料,通过方案、计划、总结、教育叙事、案例、课例、研究日志、学习笔记、资料摘记、随笔和相关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翔实地记录研究过程。这些记录过程的资料也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展现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

6、如何通过研究日志积累资料

研究日志是研究者围绕着研究问题或针对某个主题对所发生的事件(行)与思考(思)进行的定期记录。

研究日志一般要定期进行(如每天的某个时间),但为了防止遗忘,可以及时地写下备忘录。研究日志的内容可分为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两个方面,描述性记录包括对研究活动的说明,教育事件的描述等。描述性记录要注重精确性和关注细节

7、解释性记录

解释性记录指的是个人的感受、解释、思考、推测、对事件的解说、对研究问题的反思等。解释性记录不能单独构成研究日志,它要依附于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解释性记录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你对事件原因的看法,第二个方面是你对你的行动及其结果的分析,第三个是对下一步怎样做的想法。

8、常用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由于所取样本小,其结果一般不用数量统计处理,只作定性的分析、比较。

这里有一个问题想提醒老师们注意一下,就是小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不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教师在进行小课题研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种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帮助我们能在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的结果,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这样我们在应用研究结果时会更切合实际,收到更好的成效。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学习一些教育科研方法,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去应用。特别是一些调查的方式、方法,例如,怎样编制问卷,怎样与学生谈话和通过谈话达到对学生的了解,在这些方面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弄不好了解的情况就会不真实,这样一来,研究得出的结果就不会真实,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9、小课题的研究结果的陈述方式: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

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这个成果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述,如课题研究报告、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作品和反映研究过程的各种资料。(见《关于小课题研究的几个问题》)要注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表现形式的特殊性。《长春市“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集》采取了由“课题的提出与界定”、“研究过程与实施策略”、“研究成效”三部分构成的课题研究报告的形式,这并没有充分展示出这些课题成果的全貌,可以通过附录等形式来展示。可以是报告式,也可以是叙事式。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

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

引子——说明研究的起因;

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

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

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三、反思自身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从这次培训中我看到了自己的课题存在的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题的选题可行性有些欠缺,周局长和谢老师讲到选题不要求大,只求能真真正正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行,研究的切入点要小,从小问题入手,研究过程要真实。

2、研究方法不够具体。就目前而言,我仅用了个案法,没有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直观、形象的问卷调查法和图表法汇总等。

3、阅读的书籍不多不广。课题研究要看很多理论知识或资料,特别是在课题选题之前,这是必不可少的。

4、反思不够。遇到问题要及时不断地进行反思。在研究过程中忠实记录下自己的做法。

对于这次课题培训,我感慨万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听了讲解才知道自己的浮浅。我要借这次培训的机会,提高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课题,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研究精神的教师。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0

去年,我校申请了泰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特殊家庭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这些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特殊家庭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特殊家庭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特殊家庭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特殊家庭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这些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特殊家庭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特殊家庭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这些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1

我校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其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研究”,作为国家课题“阅读习惯的养成”的子课题,学校领导和参研教师十分重视,从课题组组建到现在,课题负责领导已组织参研教师多次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我对课题实验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学会自己选题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教育教学情境,寻找具体问题。

1、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我们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特长爱好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

2、在反思中提炼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可以为自己提供研究材料的有效途径,反思每天中自己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

3、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解决问题。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

二、教师素质与课题研究的关系

1、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除了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真正体验到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一个总感到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题“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其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研究”,就其名称分析,我作为一名参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积累知识,丰富语汇。在口语交际课和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灵活应对,顺畅表达的能力,努力探索口语表达训练方法、策略,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2

3月11日我参加了乡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感受颇多。在培训会上,县教研室范主任,周主任作了精彩的报告,我乡王校长也做了报告。现在将心得体会写出来。

范主任的《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我知道了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愿景、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

我们就行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的原则一共有8个,那就是: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结题鉴定。

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我认为搞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人。现在,我们乡就缺少这样一个团队、一个核心人物,领导者、组织者谁会是这个人呢?我也同样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见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周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课堂上》的报告使我知道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们要然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课,一共有五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态性(为学生为孩子上课)、有待完善,扎实、充实、丰实、平时、真实,组成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答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爱上课堂。我们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我们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一定要挖掘好。我们要面带微笑、满怀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课。我认为我们课堂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结果轻过程。

我们教学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让学生去经历、探究,我们当老师一定要的帮助学生去学习、探究,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我们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环境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人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从想在开始我要接纳我不能改变,努力改变我能改变的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们乡校长的《课题研究贵在持之以恒》的报告,使我懂得了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我们要像王校长一样进行课题研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我们正在上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3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4

我参加了我校语文组开展的《新课改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感受颇多,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提高科研理论水平、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课题负责人吴主任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中,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听习作指导课,参与评课,自己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

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教学中,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多渠道地指导学生观察现象,指导立意,开拓学生的思路,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并激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和作文的热情,勉励他们自悟自得,从中取得进步,体验写作的乐趣。例如,每周一学生上交周记后,我充分利用时间尽快批阅,在下午最后一节课让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布置内容,找出好的或是比上一次写的有进步的在班内进行交流,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听后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是点评。这样的做法即鼓励写得好的同学,又激励写得有进步的同学下次写得更好。没有读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那么他自己再写这方面的__是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通过这种形式,使好同学信心更足、使写作能力差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信心,激发兴趣。总之,每组织一次交流活动,要使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其次、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述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修改作文的能力。

再次、引导学生说自己的话,抒真情、发实感,用我手写我口。 最后、让学生在朴实无华、绚烂多姿的农村生活中广泛吸取营养,在接触美丽的大自然及乡村风情中陶冶情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明白是非之道。

二、 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有科研意识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5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6

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在课程上我立足课堂,大胆尝试。我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这次小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了解了小课题是什么?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近、实、真。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变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很随意,对学生的心里、行为不探索,现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学生的进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严谨施教。改掉了以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通过学习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充实了。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把这一天当中的教学回忆一番,把值得当成经验为自己保留的及时记录下来,把需要改进的问题列出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及时改进,使自己业务水平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自己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这次课题研究,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见解,哪怕是一句话都行,只要认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为“写”做了进一步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励、通过情境创设、通过美文品读、通过活动开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让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自主的去阅读。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把读应用到写作中打好了基础。

通过这个活动,老师积极探索、学习研究,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当然,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思维变得敏锐,生活变得充实。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7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8

在月初学校对国家级的课题指导-自主学习的研究做了工作上的部署,本人针对自己的学生和课堂的实际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并运用于实践,但是通过这一段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对资料的研究,对于目前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只能把他们放在低坡度上,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基础来考虑的。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通过分阶段进行,设计阶段的目标和主题,通过这段初级阶段的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点注重课堂气氛

很多人都说自己的学生上课死气沉沉,看人家那个班,教师振臂一呼,学生应者云集很是羡慕。其实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并非如此,我觉得最棒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考问题中。学生说:我们班上课就是抬头看黑板,低头做笔记,大家始终都在紧跟老师的思路,觉得这样挺好,若只是几个人一直在说,那叫起哄。我很赞同这种观点。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们必须巧妙地制止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花大心思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思维,这样也可以部分程度上解决上课走神儿的这一对学生普遍同时又让我们很苦恼的问题。如今的课堂我们都太关注与模式,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等等,在追求时尚的同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根本——英语老师主要的任务还是让学生喜欢英语。

第二点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感觉做得已经很好了,可是事实证明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颗平常心,多反思。每节课下来,让自己满意的时候很少,我觉得可以对照教案回头侃侃自己的课堂设计到底实施了多少,每个环节效果怎么样,学生的反映和预想的有什么反差。站位高些地去看这些问题,而不是像我以前那样总是想这节课我没讲完内容等等之类没太大意义的问题,多找找原因,下次注意以下;另外感觉板书设计像以前的事情,现在根本不怎么将之放在心上,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我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现在是起步阶段,该扎实的看家功夫还是得下心思努力去提高。

第三点苦练内功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多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诸多公开课上,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上,我们都会看到很热闹的场面,教师也很激情,但总让人感觉缺少点什么。这点结合我自己的课堂也很有感触的,我很想自己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课堂上尝试着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但很多时候感觉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在哪里,我曾经迷茫过,后来我去听了其他老师的课,发现她的课堂充满着融洽的师生氛围,教师和学生娓娓谈心,学生欢欣鼓舞,在不知不觉中就领会了老师讲课的内容,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这是教师上课的一种境界——老师只有具备深刻的知识,才能使他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而不是教材内容上。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以上是我在开展这个课题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我觉得正是这些的感受在不断的支持着前进。我有理由相信前景会越来越好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1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今年,我们在学校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深入《中学数学科学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用心做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郑长龙教授对科学探究本质解释,赵小琴、李洪俊老师的观点等等。同时课题主持人夏老师也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学习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最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优化统一起来。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五个基本成分,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选择每个过程的最优化方案,发挥整个教学系统的最大可能性。

四、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五、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感言: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0

忙忙碌碌半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段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半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教学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教学。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学习主题的教与学,以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既可以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习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知识纵向联系,达到了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1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从“书本”到“书本”,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没有体现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没有体现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缺乏应用意识,缺乏体验性的学习。

这个学期我接手初三(15)班,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而且成绩好的学生上课就比较认真,而且围绕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甚至还能举一反三。但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就只是坐在教室里,只带了耳朵在听,不举手也不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在我提问的时候莫不关系,就像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成绩差的同学干脆就不听课,懒洋洋的趴在桌子上,只有遇到我讲笑话的时候才兴奋一下,过后就又是老样子。

于是我改变教学方法,从“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给学生一个充满灵气的数学空间,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交给他们思维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乐园。

让学习背景活起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我遵循“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数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干枯的数字、数学计算放到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共鸣,从而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果教师能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的前提出下,充分开发教材的潜在功能,结合实际用活例题、习题,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捕捉贴近生活的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数学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就会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就会逐渐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也就达到了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讲授平移的内容时,我提供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寻找素材,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取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素材能引导学生更多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

(3)让学生在体验中活跃思维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如在讲授几何中旋转的性质时,我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又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4)让学生在实践中激活思维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环节、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初二学生的特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道怎么样?为什么?用活生生的身边的数学事实,引导学生去发现、掌握生活中的数学,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5)用平等对话构建师生关系美国课程专家多尔说得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这就是说,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和权利上是平等的;

另一方面,教师又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材的重任。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的主宰,学生是知识的需要者和接受者,教师控制和操纵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单向的,无平等互助可言。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告诉学生:“我非常愿意做同学们的朋友,我愿意帮助你们解决学习上的、生活中的任何问题和困难”。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15班的学生明显的对数学有很大的兴趣,从被逼学习到自觉学习,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将继续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争取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2

学校要教出好的学生,就要有好的教师。教师要成为好教师,就要从专业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入手,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能的提高,这样才能育好人、教好书,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开展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阅读的小课题工作中,我体会颇深:更新教育研究理念是基础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指导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一流的质量靠一流的教师队伍去实现,一流的教师靠不断磨练去成长。我认为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即从角色适应到经验积累,再到专业成熟。通过小课题研究,引领教师走出从角色适应到经验积累阶段,实现到第三阶段的跨越,成为专业成熟的优秀教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课堂高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同伴引领、快速入轨。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和管理制度,快速完成角色适应,能站稳讲台,带好班级。第二步是自我反思、自主研修。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多动脑筋,提出自己对教材、教案的修改意见,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积累属于自己的带班、上课经验,成为研究型教师。第三步是专业引领、提升水平。教师要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类专业培训活动,通过他主和自主研修方式,将自己的专业从经验总结上升到理性思考,能研究自己学科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科教师。校本研修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只要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即可,教师可按照安排外出参加校外各类学习培训,也可在校内观看名师专家讲座,参加学科课堂教学研讨、做课题研究、自主研修读书等活动,在研究活动中,从学科原创教学走向关注教法研究,再走上学科教学高地,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学科教学中形成一定影响。成为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同行敬重和学生、家长喜爱的优秀教师。促进课堂优质高效是关键校本研修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为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主要靠课堂效率来体现。因此,教师要聚焦课堂,狠抓课堂教学研究,以课堂高效和提高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积极参加讲研讨课、汇报课、优质课和示范课等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要加强课前管理。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四个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教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细节上解读教材。研究学生就是熟悉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实际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分类情况。研究教法就是通过听、看别人的课堂教学方法,取它山之石运用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之中。研究学法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适合自身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追求各尽所能、异步前进。二要加强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教师要以“精讲精练、章节过关、主动乐学、优质高效”为主要目标,采取“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为:“三段”,即自主学习阶段、集体研讨阶段、合作完善阶段。具体为:自主学习阶段重在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尝试性探究学习,教师要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感受探究愉悦,培养学生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集体研讨阶段主要是引导探究问题,要做到引导和牵扶,突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习惯、思考能力及合作意识的培养,进行合作释疑,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从中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点、疑难点、易错点、兴趣点,并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以学定教”,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合作完善阶段是实现尝试性探究学习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归纳小结、板演展示,在展示中让学生感受收获。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新知识、新环节、新方法、新收获。让所有学生在升华中感到自身学习的提高。“五环节”,即第一环节——明确学习任务目标。教师利用每节课最后五分钟时间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自主探究题目,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第二环节——自主尝试学习。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课后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能解决的问题,自己想法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并学会发现新问题。第三环节——汇报学习情况。回顾总结尝试性探究学习情况,课堂上同学之间交流疑难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环节——问题研讨。分组讨论时,本组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思考、再探究可采取查阅资料等形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第五环节——合作完善。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训练题目,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规律,形成知识结构,最后达标测试,反馈矫正。三要加强作业辅导。课后要严把作业的落实关,实行分层布置、分类指导、多种方法批改。教师要对学科正式作业定期检查、假期作业及时检查、家庭作业随时抽查,并对检查的错误及时纠错,针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改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丰富小课题研究的内涵是保障教师师德和德育能力提升,也是校本研修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师德与德育能力提高方面,应从职业认同、人格修养、情感关爱、心理品质四方面入手,教师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对事业有进取心,对工作有责任感,对学校有奉献,对学生有爱心。教师通过职业道德修养,善于发现与体验职业生涯的尊严和乐趣,自觉爱岗敬业,乐于做教师。教师通过心理研究与调试,纠正心理偏差,保持良好心态,快乐工作和生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教育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首先,教师在熟练掌握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后教知识。如果学生连最起码的文明礼貌、遵纪守规、社会交往都做不到,那么学生肯定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更谈不上课堂守纪、学好知识。因此,教师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自然、喜欢做事、乐于求知的兴趣,再给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法、提高能力,实现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知识的轻松传递。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就是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传授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学科学习,掌握学科特点,创建学科学法,形成学科习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让好的习惯使学生一生受益。再次,教师要用真情去关爱不同类型的学生,课堂上坚持“按时、站立、微笑、协作、文明、优质”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行为示范、知识传承、方法传授、思想品德升华的乐园。因此,只有品德高尚、素质过硬的教师,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3

1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禄丰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科研课题研究培训。本次培训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培训中,教研室负责课题研究的吴华昌老师从课题研究的意义、选题、申报、立项、开题、中期研究、结题、成果应用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结合各校在课题研究中子课题划分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指导。通过培训,我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了更明确地认识。

一、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虽然参与了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课题研究的要求在理解上还有一些偏差。本次培训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进行选题、如何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课题材料如何搜集,阶段性实践成果如何撰写以及研究成果如何整理等,对今后从事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分工合作、注重积累

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由个体单独完成,需要各位同事的通力合作。工作分工不能随意,合理分工是高效、准确达成目标的保证,因此应该针对每人的实际与专长,安排恰当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能不断增强研究小组的凝聚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日积月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从某种意义上说,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是一种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又有一定技术性和学识功底的工作。研究某一课题,必须尽可能地占有涉及这一问题的所有资料,如果不全面,就可能出现偏差。因此,研究者要明确应收资料的方向、范围、内容,只有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归类、分析、综合、提炼,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建。

三、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实践、改进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实践。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延续性、系统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在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新思维新空间。课题研究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从课堂教学出发,着手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实践验证。为此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并组织成员观摩、评课,以及时发现问题,改正课堂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4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5

小课题研究是我们学校最给力的活动之一,我非常喜欢它,因为它总是会让我有很多发现和收获。今年寒假,我又兴奋地开始了我的小课题研究之旅。

开展研究之前,选择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很重要,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好奇”的感觉。今年,什么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呢?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吃大蒜,特别是吃面条或饺子的时候有它做伴,那真是天下的美味。尽管大蒜的味道有些“粗鲁”,而它的好处却被科学家们屡屡发现。蒜苗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是爸爸的最爱。我想今年假期爸爸若是能吃上一次我自己亲手种的蒜苗,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正当我准备在花园里培土种大蒜的时候,妈妈说,听说大蒜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下也可以长出又绿又嫩的蒜苗。我说,这怎么可能,任何植物都需要在土壤中吸取养料啊?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查阅有关大蒜生长过程的资料,了解到,蒜苗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合适的温度(10—15摄氏度)、光照、水分还有土壤的养分。

为了求证“蒜苗无土生长”这个有趣的问题,我选择“蒜苗的生长过程”作为我小课题研究题目,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发现蒜苗的生长规律;亲自验证大蒜是否在无土环境下也可以生长出嫩绿的蒜苗。

水栽大蒜时,我通过用牙签穿连的方法把大蒜固定下来,这样它们就不会东倒西歪了。种植过程中,我每天都换水,但水不能太多,没过大蒜即可,否则大蒜就会腐烂。每隔三天,我就仔细观察蒜苗的成长情况,记录下它的苗高和根长,并画出图表发现规律。我的实验进行了二十一天,蒜苗长出40厘米的绿苗,根长约3.5厘米,实验成功!爸爸开心地吃上了我的“爱心蒜苗”。

通过实验我发现:水可以给蒜苗营养,光照和温度对蒜苗的生长也很重要,因为蒜体本身就存有养料,所以只要温度适当,加上水分、空气、阳光,没有土蒜苗照样能生长。通过亲自实验与观察,这次小课题研究又给我带来很多惊喜与收获。它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不仅让我验证了资料上获得的知识,也发现了新知识。我收获了蒜苗、收获了数据,收获了方法、收获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

与此同时,这次研究还我发现,只要有水,生命照样可以生长!那么,让我们珍爱生命,节约用水,关爱我们最美丽的地球吧!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去年,我们在学校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深入《小学数学科学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领域。从刚开始的概念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统的做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用心做课题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郑长龙教授对科学探究本质解释,赵小琴、李洪俊老师的观点等等。同时课题主持人夏老师也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三、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感言: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7

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我们都知道有一种昆虫在它弱小时难看无比,但经过不断的吸取营养,数月后会破茧成蝶,为人类生活增添美丽。几年来,我校在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历经了无数次的学习,开展了多项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洗礼中,让我对德育的认识有了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

曾记得,落实课题研究以前的我认为德育的渗透只有品德课上才是最佳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也是当学生思想、行为偏差时谈话解决便可。

而今在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中,通过一次次班会评比活动、班级特色活动,我和同学们面对一个个学生关心的话题,一个个学生“常见病”而进行细心的准备,精心的召开,活动中通过看、演、评、画、写,使我感觉学生思想、行为的偏差应该在无声细雨中纠正,真是事半功倍。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校园文化的改观,让我感受到对学生的教育哪能仅限于一堂品德课,而是处处在,时时有的。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学校组织的一次次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使我认识更得以升华。记得上学期德育现场会中的沙龙活动,该活动主题是围绕怎样使学生快乐的成长,为了切实落实该主题,活动前我们是翻阅书籍,上网索取资料,活动中将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与同仁分享。这一查、一结、一说使我们在场的所有老师感受到德育的重要,尤其是迟老师在谈到班级一问题儿童的教育措施中,同仁们有深度、有广度的群策群力、更使我认识到实施德育途径的多样化。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千百年来,无论是中国的孔子站在“杏坛上”,还是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站在他的学园里,都面对活生生的教育对象。今天社会的瞬息万变,今天社会的高度发展,今天的教育对象则更需要勇敢的面对人生,快乐的面对人生,智慧的面对人生,而赋予他们勇气、能力的我们更应该学会教育他们,感召他们。而我校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这一系列活动正使我这一东风人认识到了,感受到了,我坚信已“破茧成蝶”的我会用鲜活的生命力使我的教育对象幸福、开心的面对人生。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8

抱着试一试,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的心态下,我申请了一个课题《防震减灾校本探究课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很幸运申请获得了批准。在欣喜之余,却也不免产生了很多忧虑。因为之前自己从没独立负责过一个课题,对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完成课题报告等毫无头绪。但是,在区教院的重视之下,我们每个申请者都获得了专业的教师指导,而在导师的帮助下,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也变得有的放矢了,悬着的那颗心也逐渐地放了下来。而在这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好处。

一、有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我认为是很简单,学生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就采取简单指导之后便让学生开展活动,但是真正实施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的完成效果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对学生的必要指导,而这也正说明了我工作作风还欠缺严谨。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我开始逐步养成全面考虑各方因素,不再想当然的考虑问题,而是做好事先的调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情况,更有效地、科学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利于学术素养的提高

经常听有些教师讲:教了初中自己就变成了初中的水平,教了高中自己就变成了高中的水平。由于教学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原因,能够静下心来读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一种奢侈行为。但是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这时出于课题研究的需求,你就会寻找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主动的、理解基础上的理论学习,必然将促使教师在学术素养上的提高。而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不仅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一扫原先对理论书籍的偏见——枯燥与乏味,而是逐渐习惯阅读它们。

三、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原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总是凭借着经验,知道哪些知识该采取哪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哪些学生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行教育?总停留在经验的套用上,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在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便有意识地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对一些好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最终探寻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些大大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我能够逐步向“智慧型”教师的最终目标靠近。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29

时间过锝真快,眼下又到了研究性学习总结阶段。下面让我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做简单的回顾和介绍。

人们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记单词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经历、经验和实践,对自己熟悉的事、经历过的事,记忆深、理解快。对新事物,不理解、不认识、记不住也是正常的事。中国有句古话:“一次生二次熟,三次四次交朋友”。温故而知新以及“熟能生巧!接触多了就能融会贯通。因此,我们这次的研究进行得比较顺利,老师得指导很到位,研究成果也令人欣喜。

我们组的研究课题是“如何提高英语词汇记忆效益”。我们强调要用“逻辑”来安排记忆,储存要记忆的信息,利用反复实践来加强记忆,以达到扩大与提高英语词汇记忆效益的目的。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我们总结出以下有效的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例如,音形义相结合记忆法、阅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笔记记忆法、间隔反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查词典记忆法、词缀、词根记忆法、寻根探源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和单词举例记忆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接受了很多的教育。例如,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人文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在和同组同学合作研究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如开题、论证、讨论、采访、提问、咨询、信息搜索、网页制作、摄影、写作、论文陈述、课件展示、论文答辩等知识和能力,学会了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的研究的过程,激发了自身的探究的能力和热情。

研究性学习肯定的是我们每个学生竭尽全力的价值:只要方法正确,言之有理,你就是成功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动手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相信:研究,将从这里起步。

研究性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获得的信息量比平时45分钟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信息量要多出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其中的大部分并不是老师传授的,老师只提供了他们活动的环境、空间和一些方法,而我们就靠这些学会了主动探寻知识、学会了分析、学会了思考??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指导师当然是同学们的老师,有时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有时我又感到自己和老师成了真正的知心朋友。我觉得自己也常常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在与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研究性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开拓精神的重要性。使我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成长了!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0

本次通过参加包头市美术课题的研究,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给我最大的感触有,明确了小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与小课题研究的整合思路,以及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实施的相关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将本次研究体会、感悟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1

我校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其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研究”,作为国家课题“阅读习惯的养成”的子课题,学校领导和参研教师十分重视,从课题组组建到现在,课题负责领导已组织参研教师多次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我对课题实验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学会自己选题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教育教学情境,寻找具体问题。

1、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我们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特长爱好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

2、在反思中提炼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可以为自己提供研究材料的有效途径,反思每天中自己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

3、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解决问题。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

二、教师素质与课题研究的关系

1、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除了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真正体验到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一个总感到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题“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其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研究”,就其名称分析,我作为一名参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积累知识,丰富语汇。在口语交际课和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灵活应对,顺畅表达的能力,努力探索口语表达训练方法、策略,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就是研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及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做到“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大人也可以帮着一起完成”。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家长眼里,觉得他们的孩子太小,尽量帮助他们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承包下来,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过程中,由于溺爱、怕出小状况、怕不卫生等,将孩子所有的事情全部包揽下来,觉得这样才是爱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缺乏实践和锻炼,造成胆量小,自理能力差等。因此,我从孩子入园第一天起,就着手进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着重从为自己服务、吃饭、穿衣裤、分饼干、分牛奶、搬自己的凳子等方面进行教育。同时要求家长树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大人也可以帮着一起完成”的理念,组织亲子活动,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实践证明,越是尽早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发展的越快,尤其是到中班以后,表现的最为明显。所以我觉得要尽早开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3

参加了微型课题研究,我收获颇多。“微型课题研究”是当前教学上的热门话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微型课题是指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微型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教师从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去研究解决的办法。

一年来,我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通过独立研究,共同讨论,尤其是通过上学期的《化学发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校本作业优化》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以下就是我的几方面感受: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育教学科研理论水平

在课题研究以前曾经一直认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的任务就是上好课,教育好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或者说是各级教研员的工作,与我的教学生活很遥远,但现在自己做课题后我转变了看法。

教育教学研究就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的研究取材就应当取材于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例如在我们的平常教学课堂上有的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教研价值,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深思之后用文字写下来,和同行同事交流也许会取得更好的解决办法,在生活中更要做一名有心人,善于积累还应当及时掌握教育信息、教育动态,提高从实际工作中发现科研课题的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我认识到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研工作者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着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及研究的价值。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我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去寻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从网上下载、从杂志上寻找,到图书馆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和认识。在整个课题研究活动中,我由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渐渐地得心应手,并在活动中不断成长。课题研究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从熟悉课题、理解课题,到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尝试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我体验着课题研究带来的成功快乐。

二、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能力

微型课题研究实际上是一种行动研究,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是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批判性思考。

通过对微型课题研究所做的尝试,我体会到,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可以归结为“改进”和“参与”。在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教师的声音。行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改进教育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教师“参与”研究是为了科学地“改进”自身的工作,“改进”不仅仅意味着教师通过内省、反思、探究教育教学行为,还意味着通过研究改变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使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扩展。由此,微型课题研究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多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调研,分析论证,提出了校本作业设计的原则。该原则是:

1、控制学生课外作业的数量。

2、按知识点设计校本作业。

3、重复的题目不出,类似的题目少出。

4、难题少出,偏题、怪题、超纲的题目不出。

三、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微型课题的研究的方法

1、课题研究需要甘于寂寞、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2、精心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良好开端。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学生,与同事讨论,最终我选择了《化学发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校本作业优化》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

3、自我管理是课研究有序、扎实进行的必要保障。

确定实验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化学作业的态度和完成效果,使课题研究有的放矢。通过设计、讨论、试验、修改等多种方式,精选习题,反复推敲。设置作业时分为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和高考链接三个部分。

4、善于积累、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

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因此,我非常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都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让自己的研究留下轨迹。记录自己研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保留电子文挡和纸质资料,同时不忘反思,撰写经验总结。

5、教学相长是课题研究的魅力所在。

作业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作业环境,自主权掌握在学生手里。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本课题前期的实施和研究,教师的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教学观念转变了,业务能力加强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课题研究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关于课题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课题的学习与研究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解决”对专业发展的提升作用,也能真切地体验到“经历着的研究者”的充实与自在,体会到“拨开云雾,喜见阳光”的幸福与快乐!此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意义上的推进,我将充满热情,充满信心,在教学和教研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4

在苏州市教研室的倡导下,各校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课题研究,我校也加入这一探讨的行列。并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此,将最近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与探讨。

一、要搞好课题研究,一定不能少了对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认识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识谱教学是我们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的音乐实践行为保驾护航。

二、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分段研究

不同的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为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三个年级段实施,分别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岁研究的内容一样,都是识谱教学,但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形式也有异同,低年级以游戏形式为主,学习简单的单音唱名;中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演唱一定量的歌谱;高年级学生在熟练演唱歌谱的同时,能根据中低年级知识量的累积,创作小型的歌曲旋律。

三、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的课题研究才开始一个多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5

教科研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重视教育教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改革与发展的潮流。教育改革与决策必须依靠教育教研,教育教研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决策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识。3月16日我们在县委礼堂听了李洪山主任做的专题讲座:《在行动中探索—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途径》,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中小学校要改革,就必须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对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起了较大作用,研究成果为学校各学科的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和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中小学校教育既应坚持“常规体系”高效率地运行,又要构建未来教育的框架。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不仅对学校今天的整体教育水平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明确未来的教育思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

三、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办学诸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使学校在现代教育中办出特色,才能使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教育实践表明,优秀教师的匮乏,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要重视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为了更好的促进自己成长,立足三尺讲台,研究课堂教学,不把课题研究当作一阵风,结题就了事,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为了在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成绩,我想对一学年来的几点不足做一下反思、梳理:

一、缺乏坚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个名字叫“坚持”,我们都能记住这醒目的话语。很多时候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时间倒流到前年九月,在学校教科室的倡议下我热情洋溢,勇敢且成功地申报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效》个人研究课题。那个时候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但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努力的做着课题。每堂课都尽力做好与自己课题有关的工作,但是由于“忙”的借口,让我们逐渐激情勇退,这项工作的投入度与力度相对减弱。各种各样的借口成了“坚持”的绊脚石。我们都不会忘记奥运会上,我国体操男团在比赛场上完美的表现,我们都清楚在这成功瞬间的背后是他们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结果。

二、缺乏深度

其一,造成课题研究缺乏深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对它的'思考。再往下细追究还是我们处于被动研究状态,只浮于表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在问题面前我们选择的是什么?回避还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举例而言,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与个人课题有关的环节确确实实做了,心里也做好了整理的思想准备,可是时间却一天天过去,总以“忙”“没时间”而懈怠、搪塞,常常这样自我安慰,甚至有时候是任务迫在眉睫了,灵感也才随压力而来。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有把它时时放在心上,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总结才能做得更好。

其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践行。把在做课题过程中的点滴随时随地记录下来整理好,这就是一笔谁也拿不走的宝贵财富。好多时候,我觉得工作好苦好累,自己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甚至把上一节个人课题汇报课也当作一种负担甚至是烦恼,总觉得耽误了我手头的很多实质性的工作,其实,细细想来,这不正是在研究、在学习、在提高吗?我们在践行点滴的同时,也是在使自己不断丰满起来。读了这篇文章,我真想告诉自己:多一点现实,少一点虚拟;多一点勤勉,少一些埋怨!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在行动中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6

在学校领导和总课题组的关心指导下,我组美术课题工作以“为终身学习奠定基幢为核心,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美术教育理念。在本学期开展的课题工作中,我们努力学习新课标精神,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理清思路,进入新的课程环境中去认识美术教学,站在新的教师角色位置感受新课程给教师与学生带来的创造和发展空间,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现将这学期课题工作总结如下。

作为课题组长,我积极组织开展每月的教研活动,收集各种资料和图片,认真做好体会和收获的记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态,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落实到课题实践中。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

本学期我们不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组活动,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一改过去单打独战、各自为教的局面,通过几教几评和听课评课制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有效地营造了课内课外的教研气氛,增强教师教学水平。为课题的实施奠定基础

我们认真抓好课堂教学,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让美术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老师每周组织开展三次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六一”期间,并将学生绘画手工作品展示在校园,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起到非常好的交流互动作用。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7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一、了解了小课题是什么?

所谓小课题,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

小课题的特点是小、近、实、真。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有助于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二、自己变得勤勉了

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很随意,对学生的心里、行为不探索,现在由于要研究,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所作所想、学生的进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严谨施教。改掉了以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通过学习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充实了。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把这一天当中的教学回忆一番,把值得当成经验为自己保留的及时记录下来,把需要改进的问题列出来,通过查阅资料等及时改进,使自己业务水平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自己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小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和实践,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我就必须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同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并且取他人之长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这次课题研究,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在文中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见解,哪怕是一句话都行,只要认真了,用心了就行。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为“写”做了进一步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励、通过情境创设、通过美文品读、通过活动开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让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自主的去阅读。通过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把读应用到写作中打好了基础。

通过这个活动,老师积极探索、学习研究,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当然,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新,思维变得敏锐,生活变得充实。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8

走上工作岗位也有几年的时间,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对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我也是似懂非懂的,自从上周参见了教研室郭老师主持的《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培训,才对这方面真正的有了一些了解。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做课题研究有利于老师的专业成长,对教师是非常有用的。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可以使教学实践的问题、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和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必须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二、知道了如何命题、选题。

以前不会对课题研究不理解,每次进行课题研究,都没有立上项,现在才知道原因是命题和选题都不恰当。

1、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开展研究。

2、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

3、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39

我有幸参加了珠海市幼儿园课题研究培训班。有专家专业指导学习感觉受益匪浅。几位教授对课题研究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今后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课题研究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专业知识和提高自我思想素质的钥匙。作为一名课题研究培训学员,自我感觉十分的欣喜和荣幸。在这5天的学习过程中,有辛苦,有收获,有感受,更加体会到为我们以后课题研究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面具体对课题研究培训浅谈几点体会:

一、是在课题研究培训前,如何选课题感到很困惑,但在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如陈坚教授对幼儿园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释,专家的观点讲解等等,令我豁然开朗,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在选课题的时候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1、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

2、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先从小课题做起。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便能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做到有效有质。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是课题研究开展教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这两种说法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他们互相推脱、不讲协作,“三只蚂蚁之所以能抬进洞,”正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所以团队合作必须以个人的自由、个人独立为前提,再此前提下团队合作的人们才有可能形成一个整体,一向心意地投入工作。有首歌唱得好“团更加体会到为我们以后课题研究指引了一条明确的道路结就是力量”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三、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孩子,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孩子。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0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我认为简单的问题,只要简单的讲解、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就能够理解、掌握该知识了,但是当学生真正做起习题或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给学生表现能力的机会,课堂没能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努力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所有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由学生代替完成,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完成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仅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长时间记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拉近了我们师生的距离。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寻找时间阅读了大量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所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级达A率、达C率、平均成绩均居全县前列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能够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对于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是不无益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1

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我们都知道有一种昆虫在它弱小时难看无比,但经过不断的吸取营养,数月后会破茧成蝶,为人类生活增添美丽。几年来,我校在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历经了无数次的学习,开展了多项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洗礼中,让我对德育的认识有了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

曾记得,落实课题研究以前的我认为德育的渗透只有品德课上才是最佳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也是当学生思想、行为偏差时谈话解决便可。

而今在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中,通过一次次班会评比活动、班级特色活动,我和同学们面对一个个学生关心的话题,一个个学生“常见病”而进行细心的准备,精心的召开,活动中通过看、演、评、画、写,使我感觉学生思想、行为的偏差应该在无声细雨中纠正,真是事半功倍。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校园文化的改观,让我感受到对学生的教育哪能仅限于一堂品德课,而是处处在,时时有的。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学校组织的一次次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使我认识更得以升华。记得上学期德育现场会中的沙龙活动,该活动主题是围绕怎样使学生快乐的成长,为了切实落实该主题,活动前我们是翻阅书籍,上网索取资料,活动中将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与同仁分享。这一查、一结、一说使我们在场的所有老师感受到德育的重要,尤其是迟老师在谈到班级一问题儿童的教育措施中,同仁们有深度、有广度的群策群力、更使我认识到实施德育途径的多样化。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千百年来,无论是中国的孔子站在“杏坛上”,还是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站在他的.学园里,都面对活生生的教育对象。今天社会的瞬息万变,今天社会的高度发展,今天的教育对象则更需要勇敢的面对人生,快乐的面对人生,智慧的面对人生,而赋予他们勇气、能力的我们更应该学会教育他们,感召他们。而我校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这一系列活动正使我这一东风人认识到了,感受到了,我坚信已“破茧成蝶”的我会用鲜活的生命力使我的教育对象幸福、开心的面对人生。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2

本课题的研究在学校中展开和推广,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普及性,大部分学生在自觉完成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能较好地借助“反串互动式学习”的成功经验,全方位建构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运行机制,全面优化教育过程,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不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完整的生命体,指导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在强调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天资、意向、爱好、兴趣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生长点,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数学课堂上,有的学生演小品,有的学生说相声,有穿插讲解讲题的,有互帮互学的.,每个人畅所欲言,学生在歌声中、在说笑中、在表演中张扬了个性,体验到成功,使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

2、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正确、有力,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导学”是指导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此项教改成功的基石,我们要求教师一要积极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产生自学期待;二要精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课堂,让学生在参与其中、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知识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变教师讲授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或学生间的多向交流。

3、积极营造师生的合作氛围

在教室中每天各小组展示课堂语,如:“我的课堂我主宰”等,通过学生的课堂语激励,为师生营造了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上课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自言自语,气氛宽松和谐,心理自由放松。学生不再自卑,不再怯弱,不担心批评,不担心讥讽,为自主学习而感到自豪。另外,教学中把合作机制引进教改过程,提倡教学民主,使教学结构和教育功能发生新的变化。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生动活泼发展的机会。其次,鼓励学生个性之间的融洽合作和有序竞争,团结、合作、互助、互动、自主、展示、反馈已成为反串互动课堂的活力词。

4、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

我校教师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不断淡化自身的表演,而强化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积极地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例如,教师的一个信赖的眼光、

一句“你真行”或“OK”的鼓励的语言、一句温馨的提示、一次师生的鼓掌等,都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可以使学生调整到极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引领学生沿着自信的阶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我校实施反串互动式教学模式后的几点反思

反串互动式教学就目前我校的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反串互动式模式的实施的力度不够、不深入。

2、反串互动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必须精心地设计并思考课堂教学活动,既备教材还的备好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达到“活而不乱”的境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机制和方法,各个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4、实施反串互动后的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3

面对课改的大潮,现代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中学教师,将如何面对新的形势,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呢?做为一线教师的在不断地努力着,努力地让自己与课改的精神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我觉得要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角色。因此,我便参与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学习和不断探索,我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有了很多很深刻的体会。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就观念而言,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学生是一个有想法、有活力、有创新的独立群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而并非是在预设的教育情境中指挥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活动。就行动而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多进行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教学效益,并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不断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新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改变,既是根本又是关键。我们的观念转变成功了,角色改变成功了,这才有基础谈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谈成功的课程改革。刚好课题的题目与些相吻合,以下谈谈这次参加这次课题的几点体会,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充分尊重学生 正确引导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和谐、互动合作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激励和赞赏学生上,要寻求学生的闪光点,抓住以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得到努力奋发的动机。尊重学生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这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前提条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纳学生,理解可以遵循换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纳学生。再其次还要信任学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信任最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样的信任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鞭策,它的激励是其他任何力量无法比拟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的引导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往往是无原则的批评和抱怨说达不到的。

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域,探索学习活动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题,要吸收、要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观念和方法,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活动,因此,学生不是消极的听众,不是灌输知识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题。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的对象则是客体,教师的“教”便是主客体联系起来的媒介,这种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主题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更多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是否得法。因此,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真正教给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撑。数学教师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备课方式改变。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题的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准备当中

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教案的编写,传统的已不适应现代的需要,现代的教案意味着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创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比竞争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论课程改革强调的学习方式。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搭配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上进互长,调动全员参与的意识,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小组合作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有效合作学习唤醒了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角色要转变正确

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陈腐不变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往着多元化发展了,不仅要成为教学中主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还要成为课堂活动中的指导者,另外还要做课堂教学动态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只有不断地正确定们我们的角色,不断的探索、学习,充当好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课程的使命,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总之,现在教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这个变化同样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这种变化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环境的规定,一种教学发展的趋势,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必将铸造一代新型的教师。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4

当今社会,吸烟的人数日趋增长,而吸烟的危害不言而喻。而大学生中吸烟者也有相当一部分,不仅危害自身身体健康,还影响周边同学的身体健康。就此问题,我们老师的指导下,在课题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有关《有关大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刚开始的去向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组内讨论时,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次讨论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二、实践出真知。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吸烟危害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

感言: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5

小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将本次研究体会、感悟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6

3-6岁幼儿绘本阅读的课题研究心得本次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围绕“绘本阅读指导策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阅读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那激烈的讨论氛围,让我深刻的体验到了老师们的协作精神、认真态度。在此我就这学期的“绘本阅读指导策略”心得进行分享。

一、丰富多彩教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对于课题研究还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在听听、看看、聊聊、想想中进一步了解了各个教研活动的精巧设计、意义价值等等,让我这个绘本教学的“门外汉”有了些许的认识和理解,也从侧面增强了自身的绘本教育教学质量。就同一绘本《我爸爸》教研课活动,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分享设计、组织活动上发表自己的的不同想法,迸发了更多的火花。我收获颇多,对一些模糊的环节处理也豁然开朗,对我以后的研究也做了有效的铺垫,增强了自己开展活动的信心!

二、形式多样阅读活动,增强自身阅读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教研课活动基础上,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我们布置了班的级图书角“红袋鼠乐园”,在图书袋里,我们精心的准备了许多优秀的绘本图书《我爸爸》、《年》、《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通过平时的阅读,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休息、午餐前、午睡、离园前等时间给幼儿讲讲故事,看看书,孩子们进一步喜爱上了阅读。在学期初我们针对新教育课题组老师所在的班级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亲子阅读调查问卷”,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可,他们认为开展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都有所帮助,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主性游戏里,我们还创设了“快乐演播室”,把图书中的故事,以手偶表演的形式表演出来,延伸了孩子阅读后的兴趣。本来计划的“图书漂流”因为流感等原因未开展,希望在下学期可以继续。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不仅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家长们也从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提高中,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增强了亲子阅读的意识。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下学期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三、认真学习文章报告,提高理论素养

除此之外,平时我们也很注重理论学习,例如:朱永新《共读共写共生活》、王明珠《主题墙饰:推动活动开展的载体》、《手心里的光》等等优秀的理论文章。通过研读各位专家对绘本教学、意义等各方面的观点认识,提高了我们一线工作者对教育实践的正确把握。这些理论的支撑,对于我这样的新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帮助我对绘本教学有了一个比较完整、正确的认识,在实际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有了促进改善作用。

通过问题讨论、看视频和录像、案例研讨等,帮助我梳理了已有的经验,理清了“师幼关系”的概念,进一步了解了它的本质内涵,形成了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从丰厚的资料和详实的报告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绘本教学的书香、昆曲教学的雅韵相得益彰。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7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我对课题可谓是一无所知,也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是专家们做的事。特别是作为一线老师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因此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只是依照老教师的经验和列举的框架收集一些材料,而具体的实施过程也只是一带而过。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习,我发现其实课题研究是与我们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通过做课题,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更有效。

通过这一年多来对《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课题的研究,我从中受益匪浅。它改变了我以往单纯的经验教学手段,不在束缚于单纯的跑、跳、投等运动技术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和场地,整合教师资源,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效果,让学生不仅喜欢体育更喜欢上体育课。

《九年制学校实验教学器材有效性使用》这一课题,主要着眼于教学器材使用的有效性,即将学校现有的器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浪费,不出现器材闲置的情况。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体育组团结合作,制订了年级体育实验目录和分项目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都充分体现了体育器材的利用,并且安排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另外做课题研究也是提高我们自己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这样就会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们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当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反思教学。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课题研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努力钻研,虚心向前辈学习,课题研究就能得心应手,我们就能从中得到启示。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端正态度,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8

20xx年8月2日,我带着美好的愿望和无限的憧憬,不顾路途遥远、风雨无阻,我有幸在西安邮电大学参加了为期六天的“子长县园际联盟课题研究高级研修班”培训,感悟颇多,受益匪浅。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和教授的讲座,是一种精神享受。每天过的幸福而充实,专家们的讲座风格奇异,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给子长幼教呈现了一场场研修盛宴。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一周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通过对《幼儿园五大领域核心价值分析》的学习,让我有了深入的理解,对《构建有联系的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对《游戏中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有了新的体会,《园长,管理中做优秀导师与园际联盟可以研究指导》有了新的动力。下面,是我通过这次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王越群教授讲解《关于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若干问题的思考》,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中式和相关政策文件的深入剖析和解读纲要,生动鲜明的案例,让我明白《纲要》中体现的“教”是什么?如何教,教的好的核心价值,让我对《纲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真切感受到教育无处不在,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切的教育资源,真正的落实到一日教育活动中。同时,回归童心,拥有一颗大爱的心,将幼教工作进行到底。

二、聆听了靳瑞敏专家的讲座,一个个画面及实例说明了安全无处不在,安全的重要性,这么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年前出事-一年白干,年后出事-白干一年,让我更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三、聆听甄丽娜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入理解教学活动的评价及区域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做到心中有孩子、眼中有孩子,关注到每个孩子。陈晓艳教授的讲座让我知道幼儿园课程不仅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功能,园长是最重要的领导者和传播者,姜娟芳教授的讲座详细讲解了观察的内容与要素1.看,更是看见。2.记录与描述。3.理解与分析。4.回应与支持。从专业的角度让我对园本研修的概念、组织和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今后的工作中,期待园本研修更接地气,真正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王侠专家讲解的《6S管理在幼儿园的有效化》中,让我清楚,从这6个方面进行园所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让工作越来越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使我明白打造幼儿园教师团队形象的重要性,领会了安全工作管理前控制、早预防。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坚持“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做一个高效学习的人。

虽然培训已结束,但在我们的幼教工作运用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愿开阔眼界,提高境界,转变态度,实现高度,为我们的幼教工作,也为我们的生命增添亮丽的色彩。

恳请幼教同仁们给予更好的指导,让我们的幼教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49

20xx年9月在县教研室李振刚老师的带领下,由奇台三小、四小牵头,与其他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各位成员,克服了地域、时间等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各项课题实验活动。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使我对课题研究确是有了一些感悟,并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下面就自己的实践工作,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参与课题研究使我成为学习者。

一年来,通过定期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我加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地去寻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从网上下载、从杂志上寻找,到图书馆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二、课题研究论文的撰写使我成为观察者。

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慢慢地学会了记观察日记,经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让我知道根据课题去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以及老师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的成长感言,从刚开始的不知道写什么到后来可以就课题写出一篇论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学会了观察,观察学生的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而这些记录下来的自己课题研究中、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就成为我论文的很好的论据,同时我也学会了根据自己活动的开展情况定期写下评价记录,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仔细去分析,认真地记录,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就会用我们的笔,生动地再现师生互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从多角度观察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活动的实践使我成为思考者。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会针对自己开展活动认真进行反思,总结哪里做得正确,哪里还有待改进,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题研讨活动,如课题教学观摩、课题论文交流、录像课等。活动前,我会根据自己班级的研究主题,围绕课题的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并针对推敲每个活动的环节,尽量把活动开展地更完美。活动后,我会围绕研究目的开展的活动,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改进。从而增强了自己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同时,通过自己不断反思和实践获得的经验,撰写了多篇论文和教学案例并获得了自治区及国家奖项,获奖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四、课题研究使我成为成长者。

一年来,在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我由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渐渐地得心应手,我认真参与课题组的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成长,由原来不敢参加大赛,到现在应经在两次录像课评比中荣获自治区二等奖、一等奖,课题研究为我的成长牵线搭桥,从熟悉课题、理解课题,到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尝试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体验着课题研究带来的的成功快乐,促进我们继续搞课题研究的热情。

在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与我的同仁们共同成长,就让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真正锻炼能力,增强自信,提高自己,服务学生。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0

走上工作岗位也有几年的时间,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对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我也是似懂非懂的,自从上周参见了教研室郭老师主持的《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培训,才对这方面真正的有了一些了解。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做课题研究有利于老师的专业成长,对教师是非常有用的。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可以使教学实践的问题、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和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必须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二、知道了如何命题、选题。

以前不会对课题研究不理解,每次进行课题研究,都没有立上项,现在才知道原因是命题和选题都不恰当。

1、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开展研究。

2、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

3、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1

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关于中国美食的课题,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此次研究活动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我们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是《舌尖上的中国》,与当下正在热播的《舌尖上中国第二季》相得益彰,学生通过对中国不同分区的主打美食的了解,从地理视角感受到美食对该地区的独特意义,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地理知识的理解,直观上感受着美食的诱惑,深深为中国美食文化所吸引。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来自于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每个班级平均分成6到7个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理区域,在小组分工后各自展开调查与搜集资料,持续时间一个月,效果非常好。从整个活动来看,学生对中国美食这一研究内容充满兴趣,大家都被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所吸引,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学生主要通过上网收集一些图片、文字及视频整理材料并撰写成文。有的学生介绍美食的美丽传说,食材的获取方法或是介绍制作方法,有的学生展示美食图片,并制定吃货路线,直观形象,尝尽天下美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着知识带来的喜悦。还有的学生独辟蹊径用地理视角去解读中国美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总之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很成功,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2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3

这一段很忙碌,一直在为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做准备。通过做课题,知道了不容易。课题的过程:申报立项书 通过文件 中期报告 过程性材料 结题报告书。 首先确定立项申报的课题名称,我所研究的内容:教会七年级学生记住单词。大家知道虽然小学开设英语,但形同虚设,大部分时间上自习。进入中学后,英语仍然是家长烦恼、学生苦恼、老师困惑的一门“老大难”的课。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单词,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和经验,总结了一套让学生通过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上,看其形读其音,听其音写其形的直拼法教学模式。困惑是:课题名称的确定,开始用《七年级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感觉题目太大,又用《直拼读在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题目又太长,最后经过讨论采用《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直拼法教学探究》这个题目比较满意。

第二 关于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的概况和趋势,上网查询大量资料及身边的书籍,也很有限,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后多学习多积累素材。

第三 关于研究课题的方法,10月份的作业真是雪中送碳,活动中步骤二告诉了我们做课题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 学习后采纳使用,解决了燃眉之急。感谢国培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感谢辅导老师们的辛勤劳动。

第四 做课题最难的方面就是收集材料和整理资料。往往为了某方面的东西,费心费力的眼熬红了头抬不起来了,可是还是徒劳无功。学习学习再学习积累资料非常重要。

总之通过做课题,体会到了难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终于完成了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申报 评审书。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4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课题组各位成员同甘共苦、齐心协力,使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结合教学实际,用心选好课题。

作为是一所建校时间不是很长的民办学校,我校目前所招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从我县18个乡镇里招收上来的,经过这几年的教学过程,发现这些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存在一些不想开口、不敢开口,表达能力差、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等等。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我们在陈子彬校长的带领下,初中部英语老师提出了《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其他成员技术上和精神上的大力支持,深切感受到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对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课题研究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陈子彬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最终顺利完成课题的各项工作。

三、从事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完成课题研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收集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案例,研究应对策略,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抽查,通过在实践阶段的调查问卷分析,我掌握了很多的科学数据分析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从事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具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这一年我一直从事初中的英语教学,虽然工作较忙,但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的知识面得到拓宽,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深深体会到从事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位能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师。

当然,课题研究领域浩瀚无垠,我们取得的成果只能说是沧海一粟。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专业理论支撑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以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老师一年来对我们的关爱与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5

我校开展了国家级子课题《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实验研究》的研究活动,经过两年的不断思索、反复实践和及时的分析总结,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而我也从中获益匪浅,既加深了对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认识,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魅力。以下我主要从五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课题研究的体会。

一、课题研究需要甘于寂寞、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一些老师认为搞课题研究既苦又累,很难搞出名堂,一些老师为了名利在课题研究中弄需作假,而我认为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二、精心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良好开端。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学生、家长,并请教了专家,最终我们选择了《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该课题以认知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如何在历史与社会作业内容、形式、功能、评价进行革新为主要研究问题。依托历史与社会教材这个载体,积极调整和优化课堂作业策略,赋予历史与社会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拓延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时空,让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创新的思维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符合以人为本、减负増效的教育理念,选题新颖、方法可行、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课题成果中的一些创新举措切实解决学校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先进性、深远的实践意义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自我管理是课研究有序、扎实进行的必要保障。

以下是我们自我管理的一些小小做法:

1、我们首先成立了课题组,对我校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实验研究"的课题,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并讨论确定了课题的内涵和研究目标。

2、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并集中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创新教育和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内容,使课题组人员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

3、确定实验研究对象,每个年级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师也进行了明确分工,并责任到人

4、每学期初根据自己的教学班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制定研究计划,每学期课题组确定一个研究方面,我又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再进行了进一步分解,每月每星期集中研究其中一点。

5、课题组每学期定期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态度和完成效果,使课题研究有的放矢。

6、课题组成员每周研讨一次,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集体设计历史与社会作业,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作业革新的新思维新空间。设置作业时特别注意了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延伸性、挑战性、层次性特点,而且形式多样。如:听新闻、听报告、听歌曲;说故事、说感想、说一句话;读书;编剧本、编谜语;画画、画板报;猜结果、猜谜语;写启示、写前言、写倡议书;演讲、演历史人物等等。

例如初三的叶维老师在讲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内容较多、较难、枯燥且理论性强,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专业学术性较强,相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经过课题组集体探讨,我们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准备了一个历史短剧,学生扮演希特勒、罗斯福、银行家、工人和农民,这一历史短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剧情的理解和演练中加强对知识点的把握。在该剧的排练演出过程中,同学们都体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表现出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所缺乏的。短剧的演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使同学们增强了自信。这次作业的设置也使我们相信:作业的设计的确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善于积累、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

1、积累资料

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因此,我非常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都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让自己的研究留下轨迹。原始资料既是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资料,也是将来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

课题研究开始的时候,我都会在电脑上新建一个此课题过程资料的文件夹,所有与此课题有关的电子资料都署上名称、日期归并到这个文件夹中,另外,我还准备一个档案盒,存放与课题有关的纸质资料、音像资料等。我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学习资料、听课记录、研究记录、访谈记录、观察记录、个案研究、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教案、教学日志、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课例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学生的调查问卷、作业设计、活动资料、学生日志等。

我经常从网上搜索下载最新资料,学习整理,记录在资料学习卡,将最有价值的资料保留进档案盒。

每次听完课后,及时写下听课记录,并特别关注课堂内外的作业设计,保留所听课的作业习题纸,并在旁边附上自己的想法,保留进档案盒。

每一次参加集体或个人课题研究活动时,都认真做好研究记录。

每次对学生进行访谈后,认真分析,将访谈记录和分析结果保留进资料盒。时时刻刻有意识地撰写相关个案研究、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教案、教学日志、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课例报告等,记录自己研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保留电子文挡和纸质资料,同时不忘反思,撰写经验总结。

2、不断反思

“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在我们的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我常常进行反思。

我们注重细节反思,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反思,处处反思,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杰作”,进行深度思考,留住教育的“记忆”,形成智慧性积累,从而提升课题研究的洞察力。

我们注重阶段反思,课题研究不是短暂的、断裂的,它是连续的,系统的。我们在反思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进度,按阶段进行反思,形成系列反思。例如在中期阶段性论证中我们发现,如何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是我们后期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作业设想—反馈—再设置—再反馈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逐渐把握了历史与社会创新作业“放”与“收”的关系。

放,要放而有据即在学生分析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和思维导向,否则,学生就会可能误入歧途,甚至南辕北辙,与要到达的目标背道而驰。放而有度,作业应考虑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认识水平。放而有序,每一课作业内容的设计与安排,都应该是一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知识链。收,要收得及时。估计学生将知识领会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及时进行综合和归纳。收得如果及时,对于那些思维敏捷、理解速度快学生是一种及时的肯定、鼓励,而对于那些思维较为迟钝,理解速度慢的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及时的解惑。收得要准确。教师的归纳综合,要恰如其分地提示知识要点,要高屋建瓴,高度集中地揭示课文有关内容。

放与收实际也是一门艺术,是由知识与方法综合而成的艺术。它要求教师专业知识要精深,教学方法要合理,才能放得从容,收得潇洒,从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3、在不断的反思中取得了突破

首先,建立“作业超市”——让学生去选择。

(1)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根据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的不同设计能让学生一展所长的作业,并以“超市”的形式展现,学生可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的而且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一般分为必做区、选做区(选择区是多种形式的可以讲历史故事、可以写历史小论文、可以画服饰、可以唱经典老歌等)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6

从事教师职业十多年了,最近几年对工作莫名的产生了倦怠心理,怎样走出职业倦怠,实现自己第二次成长呢?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学习,阅读大量的研究资料让我茅塞顿开,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不断的学习。

在当下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必须要成为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教师。要成为有专业特长的专家型教师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充实自己,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创新。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要不断的反思。

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课题研究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教师成长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己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自己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三、要不断的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

课题是开展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开展科研的方向。课题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的现实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去开展课题研究。即“发现问题—学习理论(论证)—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理论)”,这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本进程。这一进程是一个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辨交织的探究过程:科研取得了成绩固然需要我们去思考,从而发掘规律;而研究失败了,或者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职业素养的提高都离不开研究。所以,课题研究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7

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我们都知道有一种昆虫在它弱小时难看无比,但经过不断的吸取营养,数月后会破茧成蝶,为人类生活增添美丽。几年来,我校在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历经了无数次的学习,开展了多项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洗礼中,让我对德育的认识有了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

曾记得,落实课题研究以前的我认为德育的渗透只有品德课上才是最佳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也是当学生思想、行为偏差时谈话解决便可。

而今在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中,通过一次次班会评比活动、班级特色活动,我和同学们面对一个个学生关心的话题,一个个学生“常见病”而进行细心的准备,精心的召开,活动中通过看、演、评、画、写,使我感觉学生思想、行为的偏差应该在无声细雨中纠正,真是事半功倍。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校园文化的改观,让我感受到对学生的教育哪能仅限于一堂品德课,而是处处在,时时有的。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学校组织的一次次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使我认识更得以升华。记得上学期德育现场会中的沙龙活动,该活动主题是围绕怎样使学生快乐的成长,为了切实落实该主题,活动前我们是翻阅书籍,上网索取资料,活动中将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与同仁分享。这一查、一结、一说使我们在场的所有老师感受到德育的重要,尤其是迟老师在谈到班级一问题儿童的教育措施中,同仁们有深度、有广度的群策群力、更使我认识到实施德育途径的多样化。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千百年来,无论是中国的孔子站在“杏坛上”,还是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站在他的学园里,都面对活生生的教育对象。今天社会的瞬息万变,今天社会的高度发展,今天的教育对象则更需要勇敢的面对人生,快乐的面对人生,智慧的面对人生,而赋予他们勇气、能力的我们更应该学会教育他们,感召他们。而我校实施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这一系列活动正使我这一东风人认识到了,感受到了,我坚信已“破茧成蝶”的我会用鲜活的生命力使我的教育对象幸福、开心的面对人生。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8

今天王小女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的点点滴滴,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让我知道课题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点滴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通过王老师的讲座,还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知道了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课题研究的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选题注意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不能贪大求全。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其次有做好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课题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最后就是用心去研究,做好案例分、反思、总结等等了。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去做、用心积累,一定有所收获。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59

我申报了市级微型课题《小学写作教学课堂模式研究》并立项,从开始到现在,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收获不少。这段时间,我不断的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感受,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段时间的研究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立足文本,以阅读教学为基础,读写结合

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提倡学生多读,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2.一些小学生优秀作文书也是很好的选读对象。

二、 提倡学生模仿,培养习作能力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去模仿一些课文片段或优秀作文的框架结构。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这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

三、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使学生乐于写

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学生对写作无兴趣,硬逼着学生去写,那么他们是不会写出优秀的文章的。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教师应采取多媒体、表演展示 、实物展示等手段,并用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取材于生活,感悟于生活。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没材料可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尝试:

(1)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记下来。

(2)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等,巧设题目来写作。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个有心人。首先教给学生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收集足够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文作好准备。

3.侧重鼓励,激发兴趣。

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劳动,总希望别人对自己劳动的价值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改正缺点。

四、使学生在自改与互改中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文章贵在修改。在教学中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指导习作的重点放在指导写和指导学生自改与互改上。学生自改作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学生边读边改,作文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地得到提升。我还经常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他们很有兴趣,也更容易发现同学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提醒了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作文修改是小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学生作文写完后,教师要指导他们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精练、表意准确、语言生动。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0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调查的活动。这一次,我们进行了生物研究性学习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有关血型和职业的。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有很多的感想。

首先,通过研究性学习,让我们把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实践中,同学们在调查中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投入的参加活动,按照分工,把学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在活动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说,我们在街上随机调查时遭到拒绝,在网络上的调查无人问津时,我们都感到很沮丧,但这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种收获。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因为我们明白我们此次学习课题的重大意义,如果能通过研究、调查得到相关的结论,那么绝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次时代研究,从此,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纪元。我们就是这样不断的鼓励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让我们的调查继续了下去。当我们拿到一份份详细的调查问卷,统计着复杂却隐隐有些规律的数据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增进了小组组员之间的感情,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提高了我们队生物学习的热情,增强了个人的社交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大家坚韧的性格。可以说,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获益匪浅。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活动应该常搞,搞好。不要单纯的是为了学分去完成它,而应该把它当做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让研究性学习深入人心,在研究中学习,获得更多,更实用,更好用的知识。我们相信,如果国家教育部门能够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好处,并且大力的发展它,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上一个新的高度。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的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感想。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1

本人针对自己的学生和课堂的实际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并运用于实践,但是通过这一段对学生的观察,以及对资料的研究,对于目前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只能把他们放在低坡度上,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基础来考虑的。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通过分阶段进行,设计阶段的目标和主题,通过这段初级阶段的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课堂气氛

很多人都说自己的学生上课死气沉沉,看人家那个班,教师振臂一呼,学生应者云集很是羡慕。其实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并非如此,我觉得最棒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考问题中。学生说:我们班上课就是抬头看黑板,低头做笔记,大家始终都在紧跟老师的思路,觉得这样挺好,若只是几个人一直在说,那叫起哄。我很赞同这种观点。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们必须巧妙地制止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花大心思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思维,这样也可以部分程度上解决上课走神儿的这一对学生普遍同时又让我们很苦恼的问题。如今的课堂我们都太关注与模式,网络技术,研究性学习等等,在追求时尚的同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根本——英语老师主要的任务还是让学生喜欢英语。

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感觉做得已经很好了,可是事实证明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颗平常心,多反思。每节课下来,让自己满意的时候很少,我觉得可以对照教案回头侃侃自己的课堂设计到底实施了多少,每个环节效果怎么样,学生的反映和预想的'有什么反差。站位高些地去看这些问题,而不是像我以前那样总是想这节课我没讲完内容等等之类没太大意义的问题,多找找原因,下次注意以下;另外感觉板书设计像以前的事情,现在根本不怎么将之放在心上,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我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现在是起步阶段,该扎实的看家功夫还是得下心思努力去提高。

三、苦练内功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多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主角。

在诸多公开课上,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上,我们都会看到很热闹的场面,教师也很激情,但总让人感觉缺少点什么。这点结合我自己的课堂也很有感触的,我很想自己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课堂上尝试着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但很多时候感觉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在哪里,我曾经迷茫过,后来我去听了其他老师的课,发现她的课堂充满着融洽的师生氛围,教师和学生娓娓谈心,学生欢欣鼓舞,在不知不觉中就领会了老师讲课的内容,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这是教师上课的一种境界——老师只有具备深刻的知识,才能使他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而不是教材内容上。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以上是我在开展这个课题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我觉得正是这些的感受在不断的支持着前进。我有理由相信前景会越来越好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2

学习了《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一书,我受益匪浅,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刻领会,我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提高,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操作模式,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现就学习此书,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1、在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面对的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由于我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课题研究的成果不是尽善尽美。今后在课题研究中要邀请一些理论基础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参与、指导我的课题研究工作。

3、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4、要对教材充分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5、要对所教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感受到我们新教师拥有激情,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3

本学期,由我担任组长参与了我校英语组课题中的“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实践,我们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有一些新的认识、方法和体会,以下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小结:

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展示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课堂展示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课堂内容的好方法。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都有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且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可结果是学生缺乏主动性,虽然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展示效果不尽人意。

本次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很大的努力试着转变这种局面,对英语课堂教学来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勇于展示,是培养英语口语和训练听力的重要手段,课堂展示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明确交代课堂任务,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合理的分好组,可以采用“好带差,一帮一、男女搭配”的形式进行。

1、其次,在课堂口语展示中,学生常常处于不好意思或难于开口的状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必须创设情景,给予学生足够的信息,这信息主要是平时或课前要给学生输入,不断的操练,因为课堂英语口语展示,实际上是一种在一个特定的话题或情境之中产生的口语训练,要求学生以口头的方式对语言信息或语言现象进行描述的活动。

而口语表达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学生自身对该语言的表达方式掌握的程度,其中包括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帮助学生打下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即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语言知识信息输入是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单词记忆、积累、词法与句法的学习与运用、背诵文章、读书看报、网上下载纯正英语口音的听力等等就是语言知识信息输入的体现。进行英语课堂展示的方法多样,可以连词成句、单句汉译英、看图说话、个人故事会、演讲、朗诵、情景对话、值日报告、小品及话剧表演、调查报告、课文概述等等。只要能坚持,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肯定能逐步提高。

最后,在展示的过程中,也是检测学生听力的一个过程,通过这种声音刺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音的听辨能力,达到听力效果检查,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可以达到纠正语音错误、语法错误两方面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始终应以学生的优化学习为最终原则,显然,课堂展示是整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绝不能忽视,更应瑾慎待之,在本次微型课题的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每个人在理念上更新的需要,在模式上改进的必要,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更是一门艺术。

2 、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对老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了解了更多的史学前沿动态,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闫璟老师的指点,谢谢大家了。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4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才能,我参加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课题研究〞课题实验。我在同组的同事指导下,通过研实验,初步获得了一些的成绩。现体会如下:

一、严格要求,务实开展。

自我申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课题研究〞课题立项后,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那么。要求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理论;必须准时参加课题小组学习活动。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理论边学习边总结。

二、加强理论学习,进步科研程度。

要想顺利的施行本课题,我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老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在改革教育同时,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场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效劳意识。我非常明确: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究导课的最正确方案。

师生谈话导入。对于某个新知识,学生接触最频繁却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可以采取师生谈话来导入。比方教学“梯形的面积〞,可这样谈话来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三角形面积,知到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下面就请大家来回忆一下,介绍一下如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

理论操作导入。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可吸引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来。“理论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理论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老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究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老师精心组织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操作学具来导入新课。

巧设游戏导入。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讲述故事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老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借助媒体导入。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详细、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屏材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近段的实验中,我们在导课的方法和技巧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才能。教学质量不断进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才能得到进步,在学校组织的统考中,尤其是有关创新才能的命题,我班学生答的准确,有创新。

2、进步了参研老师的素质。近段的实验探究,也使我校老师自觉地加强学习,进步了理论程度、业务程度和科研才能,对于学校老师队伍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在实验中获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实验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5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我认为简单的问题,只要简单的讲解、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就能够理解、掌握该知识了,但是当学生真正做起习题或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给学生表现能力的机会,课堂没能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努力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所有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由学生代替完成,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完成学生“活动与探究”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仅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长时间记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拉近了我们师生的距离。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寻找时间阅读了大量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所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级达A率、达C率、平均成绩均居全县前列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能够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对于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是不无益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6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从“书本”到“书本”,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没有体现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没有体现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缺乏应用意识,缺乏体验性的学习。

这个学期我接手初三(15)班,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而且成绩好的学生上课就比较认真,而且围绕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甚至还能举一反三。但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就只是坐在教室里,只带了耳朵在听,不举手也不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在我提问的时候莫不关系,就像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成绩差的同学干脆就不听课,懒洋洋的趴在桌子上,只有遇到我讲笑话的时候才兴奋一下,过后就又是老样子。

于是我改变教学方法,从“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给学生一个充满灵气的数学空间,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交给他们思维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乐园。

让学习背景活起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我遵循“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数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干枯的数字、数学计算放到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共鸣,从而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果教师能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的前提出下,充分开发教材的潜在功能,结合实际用活例题、习题,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捕捉贴近生活的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数学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就会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就会逐渐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也就达到了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讲授平移的内容时,我提供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寻找素材,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取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素材能引导学生更多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

(3)让学生在体验中活跃思维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如在讲授几何中旋转的性质时,我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又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4)让学生在实践中激活思维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环节、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初二学生的特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道怎么样?为什么?用活生生的身边的数学事实,引导学生去发现、掌握生活中的数学,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5)用平等对话构建师生关系美国课程专家多尔说得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这就是说,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和权利上是平等的;

另一方面,教师又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材的重任。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的主宰,学生是知识的需要者和接受者,教师控制和操纵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单向的,无平等互助可言。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告诉学生:“我非常愿意做同学们的朋友,我愿意帮助你们解决学习上的、生活中的任何问题和困难”。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15班的学生明显的对数学有很大的兴趣,从被逼学习到自觉学习,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将继续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争取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7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逐渐走进课堂,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图、文、音、形、光、色综合一体运用显现特点。能缩短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的效应距离,把教学内容、图文设计和影视编辑有机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多方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记忆等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1、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或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语文知识。我自己执教的《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美丽的动画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配上优美轻快音乐,屏幕上出现相应的动画和文字,教师感情饱满的范读,使学生再次感受课文的情感内涵、语言节奏,领悟课文的音乐美、绘画美,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

2、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渲染情感气氛。

小学生的情感极其丰富,易受感染,所以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带到特定环境中去感受,去品味,达到渲染情感气氛的作用。我校陈锦珠老师执教美丽的童诗《贺年片》,多媒体课件“以诗为本”,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整体格调优美生动,通过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意境,通过和谐的乐曲增加文本的感染力。课上适时穿插《新年好》《铃儿响叮当》,使整节课一直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多媒体以它特有的形式感染了学生,调动了情感,把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拉近了,同时令学生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体会诗歌的美,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运用多媒体,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七律《长征》是长征即将结束时,毛泽东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但这些似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体会。

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长征路途遥远,历经11个省,使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执教教师设计flash动画,展示了长征路线图,并运用多媒体播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疲惫行军等场面的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对长征一路的艰难险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适时背景音乐的穿插,渲染了氛围。结尾处的配乐诗朗诵,将学生情感推向高潮,让课在高潮处结束。

一年以来的.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但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多媒体教学不是减轻了教师的劳动的强度,而是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要把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教师指挥课件播放、学生死盯屏幕的过程。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像;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8

忙忙碌碌半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段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半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教学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教学。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学习主题的教与学,以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既可以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习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知识纵向联系,达到了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69

本学期,由我担任组长参与了我校英语组课题中的“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实践,我们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课堂展示有一些新的认识、方法和体会,以下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小结:

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展示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课堂展示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课堂内容的好方法。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都有布置学生进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且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可结果是学生缺乏主动性,虽然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展示效果不尽人意。

本次课题研究,我们通过很大的努力试着转变这种场面,对英语课堂教学来说,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勇于展示,是培养英语口语和训练听力的重要手段,课堂展示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底,明确交代课堂任务,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合理的分好组,可以采用“好带差,一帮一、男女搭配”的形式进展。

其次,在课堂口语展示中,学生常常处于不好意思或难于开口的状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必须创设情景,给予学生足够的信息,这信息主要是平时或课前要给学生输入,不断的操练,因为课堂英语口语展示,实际上是一种在一个特定的话题或情境之中产生的口语训练,要求学生以口头的方式对语言信息或语言现象进展描述的活动。

而口语表达的顺利进展有赖于学生自身对该语言的表达方式掌握的程度,其中包括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根底知识。因此,必须帮助学生打下一定的语言知识根底,即对学生进展一定量的语言知识信息输入是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得以顺利进展的前提条件。

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单词记忆、积累、词法与句法的学习与运用、背诵文章、读书看报、网上下载纯粹英语口音的听力等等就是语言知识信息输入的表达。进展英语课堂展示的方法多样,可以连词成句、单句汉译英、看图说话、个人故事会、演讲、朗诵、情景对话、值日报告、小品及话剧表演、调查报告、课文概述等等。只要能坚持,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肯定能逐步提高。

最后,在展示的过程中,也是检测学生听力的一个过程,通过这种声音刺激的方式对学生进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语音的听辨能力,到达听力效果检查,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相互进展评价,可以到达纠正语音错误、语法错误两方面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我们始终应以学生的优化学习为最终原那么,显然,课堂展示是整堂课的重要组成局部,我们绝不能无视,更应瑾慎待之,在本次微型课题的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每个人在理念上更新的需要,在模式上改良的必要,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更是一门艺术。

首先,导语设计中,我们坚持设计原那么,力争在每节课的备课中都表达这一原那感受到我们每个人在理念上更新的需要,在模式上改良的必要,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更是一门艺术。

首先,导语设计中,我们坚持设计原那么,力争在每节课的备课中都表达这一原那么。从实践看,学生感觉新奇,他们有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知识探讨环节,并且克服了以往教学中的无所谓习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完毕语教研活动中,老师紧扣教学内容,或进展总结,或延展拓展,或引入下节课内容,或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总之,学生对单调的历史课有了重新的认识,局部学生在课后还能向老师继续请教一下课外知识,这让老师非常欣慰。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于导语或完毕语中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兴趣较大,他们或评说,或探究,或用于其他课的学习中,或将语文中的知识用于历史课的学习中。如此,学生们真正的学起来了。

通过这个活动,参与研究的老师们也感到了学生的变化,大家一致认为,教学比以前有意思了,学生重视了。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对老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了解了更多的史学前沿动态,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根底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闫璟老师的指点,谢谢大家了。

本课题的研究在学校中展开和推广,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普及性,大局部学生在自觉完成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能较好地借助“反串互动式学习”的成功经历,全方位建构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运行机制,全面优化教育过程,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不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完整的生命体,指导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在强调每个学生全面开展的前提下,重视人的个性开展,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天资、意向、爱好、兴趣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开展建立生长点,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开展打下根底。在数学课堂上,有的学生演小品,有的学生说相声,有穿插讲解讲题的,有互帮互学的,每个人畅所欲言,学生在歌声中、在说笑中、在表演中张扬了个性,体验到成功,使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

2.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正确、有力,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导学”是指导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此项教改成功的基石,我们要求教师一要积极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产生自学期待;二要精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课堂,让学生在参与其中、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知识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表达在:变教师讲授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或学生间的多向交流。

3.积极营造师生的合作气氛

在教室中每天各小组展示课堂语,如:“我的课堂我主宰”等,通过学生的课堂语鼓励,为师生营造了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上课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声讲话,也可以自言自语,气氛宽松和谐,心理自由放松。学生不再自卑,不再怯弱,不担忧批评,不担忧讥讽,为自主学习而感到自豪。另外,教学中把合作机制引进教改正程,提倡教学民主,使教学构造和教育功能发生新的变化。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生动活泼开展的时机。其次,鼓励学生个性之间的融洽合作和有序竞争,团结、合作、互助、互动、自主、展示、反应已成为反串互动课堂的活力词。

4.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

我校教师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不断淡化自身的表演,而强化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积极地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例如,教师的一个信赖的眼光、

一句“你真行”或“OK”的鼓励的语言、一句温馨的提示、一次师生的鼓掌等,都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可以使学生调整到极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引领学生沿着自信的阶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我校实施反串互动式教学模式后的几点反思

反串互动式教学就目前我校的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反串互动式模式的实施的力度不够、不深入。 2.反串互动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必须精心地设计并思考课堂教学活动,既备教材还的备好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形成成功的鼓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到达“活而不乱”的境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机制和方法,各个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良。 4.实施反串互动后的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20xx年9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汉阴县教研室关于全县广阔教师申报小课题研究的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听取了张主任和刘康花老师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教研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提高广阔教师自身素养的需要,更是推进一个地方教育开展的需要。通过本次学习,我懂得了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体会如下:

首先我懂得了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愿景、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根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方案、查阅文献资料等。我们就行课题研究是学校开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的原那么一共有8个,那就是:方向性原那么、科学性原那么、过程性原那么、合作性原那么、推广性原那么。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方案实施研究、结题鉴定。 课题的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历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考前须知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展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刘老师强调:做一个小课题需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人。课题负责人就是一个核心人物,领导者、组织者。我的小课?《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已立项通过。既快乐又有压力,我也同样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展课题研究,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刘老师的报告使我知道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们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课那就是: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型、为学生为孩子上课,做到扎实、充实、真实,就组成了一堂好课。让我明白了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答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我们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看你如何去挖掘孩子的潜力。要面带微笑、满怀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课。我们课堂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结果轻过程,教学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让学生去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大胆探究,更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开展,让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中学得轻松愉快。

其次,我梳理了做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及必要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如何制定小课题实施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如何实施课题,进展怎样安排与管理?这些疑惑,教研室刘老师以职教中心赖老师如何做市级和省级优秀课题为例,我们的指导老师—邓良红老师再三鼓励,给我们认真细致地讲解实施方案和研究过程,他的一句:有困难随时打 联系并一一指导。为我们扫除心理障碍,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动力。

通过学习,我再一次审视自己的课题,对照自己的想法与后期安排,内容不够充实,操作方法简单。我会带着好我的小团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时有效的反思研究的收获与缺乏,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持之以恒进展课题研究,力争做到真实有效的课题。 通过本次小课题研究,我认识到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研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着整个研究工作的进展及研究的价值。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我只是个普通教师,任务就是教好课,教育好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或者说是各级教研员的工作,与我的教学生活很遥远。

但现在参加整个小课题研究后使我转变了看法,教育教学研究就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照样可以写出研究性的东西。也非常有必要参与教学教研,既可总结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方法等,也能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乏。 我们的研究素材可日常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我们平常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教研价值,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深思之后用文字写下来,和同行同事交流也许会取得更好的解决方法,在生活中更要做一名有心人,善于积累还应当及时掌握教育信息、教育动态,提高从实际工作中发现科研课题的能力。 同样,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也有义务搞课题研究,教学中发现问题,进展研究,再将研究结果、方法、价值应用与教学活动中。 在课题研究中我感悟到:

教研素材教学。素材教学,对 于老师来说,素材熟悉,易于着手,而且研究之后能将成果应用于教学中。

题目要精、小。题目决定你的研究范围,题目太大,精力有限,能力有限,课题小才能研究透彻,才能出彩。

提前做准备。每年都有课题研究工程,申请之前,可以先了解,预定选题方向、课题范围,提前准备素材,提前做好准备。 分工协作。课题中任务较多,要将任务明确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能参与,都能学习。靠一个人的力量,任务太多,不易进展。 材料收集积累。最后结题需要很多平时的材料,要有意积累收集。

及时上传资料文件。要按要求及时提交上传各种资料文件。否那么会被注销课题。

通过一年的小课题研究,让自己悟道很多东西,以纠正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解决了一些教学中碰到的难题。

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的活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更加积极

参与课题申请、研究。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工作要进一步的深入与完善,好多的任务在等着我们去完成,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也有责任将其做得更好!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0

去年,我校申请了桂林市级B类重点课题——《农村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留守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留守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

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

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留守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

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

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留守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

这些表现优秀的留守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留守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

本学期在第一次课题活动时给我们每位成员发一本“课题专用笔记本”,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

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留守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

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留守学生教育个案,并由课题组出版专刊。

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

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留守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

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

有些留守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

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中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爱。

关心一下留守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

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

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

让留守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刻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

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参加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优秀范文篇2

参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近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实。

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

一是忙于读书。

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充或发展他人的理论。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

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经典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快乐,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争中手忙脚乱。

二是忙于写。

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

比如原来备课多是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策划,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比如,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激励、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归纳总结”等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

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环节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把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先检查后评价激励,通过创设情景及例题解析促使学生参与课堂等等。

归纳总结习惯的养成则经历了“由课上到课后”的过程,这些做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再随意、随便,得以规范,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的反思、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解决课题的方法。

通过回顾、诊断自己的行为,或肯定、强化,或否定、修正。

“反思”由被迫到自觉再到成为习惯。

通过反思修正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的行为。

四是课题研究使我敢于、乐于尝试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这主要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以前的时候一说小组合作,我总感觉它不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因为我们没有英语、数学学科那么多琐碎的知识点和巨大的练习量,而且使用起来那么麻烦,如科学分组、指导合作、培养组长、合理评价等等。

可当我的“课堂参与”子课题的研究进入到这样一种阶段:创设情境、评价激励等手段都不能促使学生大范围尤其是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时候,我不得不着手使用小组合作了。

而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

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学困生参与课堂的信心,创造了全员参与的条件,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课题研究让我的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总之,课题研究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

它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还要继续耕耘,继续收获。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1

本次通过参加包头市美术课题的研究,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给我最大的感触有,明确了小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与小课题研究的整合思路,以及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实施的相关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将本次研究体会、感悟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

1、改变学生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学生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2

从20xx年9月起,我校按照部20xx年度新的课程计划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现在我们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与思考出来,请兄弟学校的领导和专家给与指教。

一、课程设置的总目标与设置原则

依据教育部开设该课程的宗旨,同时当代学习心的最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学习》等资料,我们确定以促进学生个性为主线的综合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目标,即"以人为本,综合创新",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性学习的态度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参与一些类似于科研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学习的要求,并将逐步形成一种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欲望。

2、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目标:

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会激活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存,采取多种收集所需信息,并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提高综合与创新能力。

3、研究性学习的人际目标:

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此过程中发展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他人。

4、研究性学习的价值目标: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学生严谨的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等,同时也会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对于、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开设综合研究性课程是一项全新的教学工作,我们在选择与确定课程内容前,事先制定了以下原则:

1、开放性:开放性原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必经途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强调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不拘泥于原有的知识体系;实施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评价过程的参与性。

2、实践性:综合研究性课程强调学生要亲身体验、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探索各类综合问题前提下,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重安排实践性或者指导实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实践的时间基本保证在整个课程时间的三分之二,特殊情况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开设综合研究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精神、态度、行为和习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的转变。因此,该课程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对当代生活的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在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

3、综合性:综合实践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不能简单地分科进行,而要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高度重视课程的综合化,强调课程的整体性。要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在课程编制和教学中,既要注重一般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又应注重科学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4、可行性:依据学生年龄与心理发展特点,注意由易而难,由近及远的策略。同时因地制宜,根据本校本地的具体条件做出适当的安排指导,以保证实施。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依据课程目标,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习内容(综合性知识)、能力培养。这三部分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核心。所有核心概念都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掌握了这种研究方法以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平时的分科学习方法不同,强调的是小组研究学习,该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动的过程,思考性探究是该学习的核心,它包括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学生在小组研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发现、理解、调查、设计、讨论、评价等种种方法,而且要学习合作、宽容、接纳、竞争、创新、自尊的心理品质,同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科学、人文的精神。

2、综合性知识作为现实问题为综合研究性课程提供了理论背景,并以核心概念为主,形成比较统一的整体。学生学习的核心概念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较为抽象的核心概念,它们基本代表了综合知识的核心思想。这些核心概念不能用分科教学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而应当以现实问题为依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它们,并进而把握其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另一种属于事实性概念,它们可归于正在研究的问题之中,如朝鲜半岛问题、温室效应、生态入侵等等。其中最基本的依据是学生的生活。

一是以“人与自然”为线索的内容,它主要以大连地区与人生存发展有关的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如气候、水资源、植被状况、能源等。

二是以“人与社会”为线索的内容。它可以是大连的变迁、社会文化(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也可以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三是以“人与自我”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主要涉及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问题。如青春期生理与心理、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等所引起的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探究。这些概念是在研究中确定的,教师所作的是教会学生们如何讨论这些概念、如何查询与此相关的资料。

3、个性品质、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目标,一般在教学目标中不能十分具体地表现出来,但是在学生进行的所有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同时作为较深层次的观念目标,可以考虑请一些专家来作专题讲座,加以促进。

三、综合性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1、课程的.组织:

综合研究性课程的开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师资是不可忽视的,各学科教师本来就已担任学科教学任务,况且这一课程还没有人承担过,教学资源的缺乏是这门课困难重重。因而课程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拟成立综合研究性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组、课程教学实施组、专家顾问小组,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室等共同领导。科研课题组负责研究课程的开发与实验、教学资源的收集与编撰、课程评价以及师资培训等工作;教学组负责实施具体教学工作(当然,课题组与教学并不截然分开);专家顾问组负责科研课题的咨询与指导,同时也担当一部分相关讲座。

2、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开设的综合研究性课程主要有:综合研究性课程总论、问题研究、问题研究、生态问题研究四部分,每一部分教学都突出课程宗旨与总目标。

(1)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由于教师的缺乏,这一课程主要由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学科中的几位教师承担,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①主题报告:以介绍研究和研究案例为核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目的在于介绍背景知识、成功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转变学生的观念,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②范例教学:介绍研究方法以后,分发相应研究材料,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与范例进行模拟研究。教师的角色是提供范例与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导。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在模拟研究中掌握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社会调查法、等量实验法等;

③小组研究性学习:以2—5人的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包括: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报告等等。教师的角色是小组的参与者与资料信息的提供者,学生自己选出的小组长负责研究进程的管理,学生是学习研究的主导。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学习角色的转变,了解与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体验小组协作学习,促进合作精神的形成。

④课堂论辩会议:以大课的形式进行论辩,各小组将已经完成的各项研究计划或中期报告,在讲台上向全体学生汇报,然后,由学生自由提问答辩,从选题、研究方法的选择、资料的可靠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提问、、论辩。教师的角色是会议的主持者(相当于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过,教师还需要提供深层解释与在解释中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每一位在台上的学生是课堂的主导,在台下的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论文答辩的方式、方法,培养积极的参与意识合计性发言论辩的思考能力,以及在公共场合文明、坦诚的表达能力。

(2)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每一位教师开设这门课的首要工作,因为没有相应的教科书,没有教学大纲,我们考虑到既不能脱离中学现阶段的分科教学,也不能将分科教学的内容搬到研究课中,于是,从三个方面入手,选择相应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这三方面是:历史社会问题、自然科学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历史社会问题以历史学科为依托,兼顾、等学科内容;自然科学问题以物科为依托,兼顾数学、化学、天文等学科;生态环境问题以生物、化学、地理学科为基础,由分科到综合。教师讲授时,以这三方面问题为基础,学生选择课题时,先从分科问题开始,再从自己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各研究组在登记时,要进行相应的归类,即看看属于哪一类问题,适合采用哪些方法。当然,不论研究什么问题,目标是相同的,即都要学会上问题到的教学目标。

(3)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全新的综合研究性课程需要安排好教学过程,我们从综合研究性课程概况开始,先后安排历史社会问题研究、自然科学问题研究、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三类方法指导性课程,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课题选择与确定、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查阅课题相关资料、分析、数据初步统计等研究方法。

3、课程的评价

综合研究性课程的评价是达成其课程目标的重要步骤。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研究性报告与研究者自评、互评的形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会评价也是综合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目标。研究性报告与自评、互评的所有资料都采用研究性档案的形式,由学生自己保管,每学期举办一到两次展览,评价每一位学生的研究性档案,并作为最终性评价(等级制评价)的主要依据。

教师进行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研究报告的评定,主要对研究的中期报告与结题报告进行评定,内容包括:选题(内容、表达)、计划(文献分析、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等)、过程(相关资料全部附录在报告后面)、结论、资料等;第二,综合能力的达成,一般一学年一次,采取不定期的方式,但主要放在下学期。

四、综合研究性课程开设的初步成果与今后设想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学生们体验到了研究性学习带给他们的欣喜,全校共组织了154个研究小组,初步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完成历史社会问题研究的中期报告78个,自然科学问题的中期报告39个,学生的研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与社会责任感。初步研究成果可以从学生的研究报告中体现出来如:《大连金石滩主题地质公园的规划设计》、《京杭大运河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这世界是否安宁?——20世纪人类各种灾难的分析》、《巨人的握手——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初探》、《近代早期民族资产阶级有没有先进性》、《大连开发区的构想》、《脚本DOS程序的防御》、《仔猪下痢的防治》、《迪斯尼乐园-我的梦想》等等。我指导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大连金石滩主题地质公园的规划设计》获得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赛区)二等奖,《脚本DOS程序的防御》等三项课题获得了大连市一等奖,《同学录的语言设计》等三个课题获得二等奖,《仔猪下痢的防治》等三个课题获得了三等奖。我撰写的《充分开发社区科技资源的有效途径和意义》一文获得了20xx年全国科技辅导员论文大赛(赛区)一等奖。

尽管我们开设的综合研究性课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作为一门校本课程来说,课程建设还很不完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研究解决,为此我们对今后的课程开设有以下设想:

1、完善小班化教学。进一步完善小班化教学与研究活动的管理与指导。尽可能针对所有学生所选课题进行详细的指导,同时建立相应的课题管理机构,由研究小组与学校分别建立研究性课题档案。

2、建立开放的研究与资料信息查询机构。适当开放理化生实验室,建立相应的资料库。资料匮乏是讲授研究课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许多问题可以讲清,但如果没有实证材料支持就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建议学校尽快建立相应资料系统,除增加图书期刊等资料外,还可购买一些好的光盘、课件等,并应尽早实现电脑广泛上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建立健全课题指导的教师、指导教师、顾问与管理人员的配套体系。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研究课教师都是兼职劳动,本有专业课务在身,工作繁忙,对科技、人文方面的新进展不可能时刻把握,囿于学识,也未必能把所有问题讲清讲透,学校应利用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多请有关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主持课题研究、评价或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这样,能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3

一、从抓语言问题开始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好处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超多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处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上句,按常规,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能够,但我们多问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的呢”,多查阅一下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与学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那么简单,有政治原因,有经济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许还有信仰问题。这种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能够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构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2、强化自我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理解知识大得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构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具体要求: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3、创设一种情境

培养人的创造潜质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潜质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潜质。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透过主动的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超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决定,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语文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潜质、个性是创造性思维潜质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取、决定、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创设情境就应是重点思考的一个资料。

二、教师主角:从传授到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指导作用表此刻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忙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这种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提高学生研究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正因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超多基础知识,这不仅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较深透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帮忙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的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研究活动。能够说,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呢?

1、引导学生选取课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最难的可能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选取一个适合自己开展研究的课题。教师要导,就应导在关键问题上。选取课题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实际需要的原则。研究性学习不必须要像专家那样,必须要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学习的关键是透过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因此高中生的“课题”与专家的“课题”的实际需要存在的差距,高中课题研究重在从学生的兴趣、潜质和可能出发去选取“课题”。二是可行性研究原则。并不是所有的被发现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作深入的分析。从课题本身的价值看,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切不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符不贴合学生思维潜质。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取一个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长的复杂课题,而适宜选取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比如选《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研究》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就超出学生实际水平和潜质。

2、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课题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推进。一份好的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资料:A、课题的提出。包括课题提出的原因,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预期的目的。B、开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C、开展课题研究的活动安排,具体到第一节课具体做什么。D、研究成果的结题形式。设计方案重点要思考的是选取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总是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的”。教师要告诉学生,如果研究的目的是构成新的科学事实,且对象又活动形态,就就应选取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如果研究对象是文献形态的,就就应选取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如果说研究目的是要构成新科学理论,就就应选取归纳演绎等理论研究方法。从我们语文研究课题看,绝大多数是文献研究对象,文献研究法和资料分析法是主要的研究法。

3、导在学生研究疑难处在学生活动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活动开导,这种开导主要是思维方法上的,而不是资料和答案上的,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三、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语文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态势。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种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仅是学习地点和资料,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带给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非组织的社会化语文活动将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料,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学生能够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能够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能够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能够到网上去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自己喜爱探讨的问题。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将会有重大的变化。

四、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研究性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且具有深度。

1、查阅资料

语文研究性学习,收集、整理、研究与课程相关的文献,意在透过对文献的查阅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我到底要研究什么——术语的内涵、外延;我要解决什么问题——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我从哪里开始研究起——前人留下了什么,有哪些方法能够借鉴;透过研究文献对课题的内涵、外延、研究起点作出准确决定,就能决定课题的实用价值,选取较恰当的研究方法。

要想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献资料中找到对特定研究课题有价值的文献,首先务必明确界定自己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确定搜寻的方向,其次要了解国内外主要期刊的分布及各类期刊的特色。其三要熟悉主要的文献资料索引和目录分类的方法,掌握检索的基本技能。高中语文课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就重点说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寻自己所需的文献。一般说来,学生起步阶段,还不知道怎样详细的查阅书目,以便让学生在短时刻内就找到开展研究的感觉,如我们常听到播音员报道我国又与哪国建交,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个问题,“邦交”为何不说“国交”呢?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只能研究文献,查阅资料,找出例证,说明观点。(八大心态的感想感悟)

2、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的创新成果多是群众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建立研究性合作学习形式,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带给舞台,研究学习中,既能够是两个互助组,也能够是四个合作组,各研究小组之间,能够进行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调动学生合作解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的这一次研究性学习也即将结束。回想这一个多月来的日子,虽然是辛苦了点,但是收获还是挺大的。在此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学会了团结合作。在学习的过程中,组员们帮了我很多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真的很感谢他们!

同时,经过了这次的研究调查,我了解到废电池的危害性及其处理方法。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能为环保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了!我期望我们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注重对废电池的处理!也期望我们的没一个同学都能多做做宣传工作,大家一齐为了地球的美丽而发奋!

时刻过得真快,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这么快就结束了。心理还真有丝不舍啊!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的收获挺大的!不仅仅了解到了废电池的危害性以及处理方法。也让我收获了与组员之间的友谊。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我的职责心以及不怕辛苦的精神。

从调查结果来看,市民对废电池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来自深,在生活中对废电池的处理方法也不正确。当然,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也有同学不注重对废电池的处理,他们大多数是丢弃在垃圾堆里。这就需要我们多做宣传工作了。

经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的胆子也变大了很多。在与人的交际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将成为我以后成功不可缺少的一步。

老实说,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对研究废电池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作为地球母亲的一个孩子,我想我有义务去了解废电池的危害以及处理方法。虽然对化学方面我几乎是一窍不通,但也略知道废电池对环境是有危害的。但具体到底有哪些危害就不大明白了。因此我加入了这一小组。

经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我有了许多收获。虽然研究化学这方应对我的考试成绩没多大的帮忙,但对我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帮忙的。在生活上,我了解到了废电池的危害性以及处理方法。我想这也许并不是最大的收获吧!最大的收获是我们组员之间的友谊!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4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与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5

目前社会特殊家庭多,在学生群体中,特殊家庭学生往往生活缺温暖,情感少沟通,心理有压抑,性格趋偏执,成长易走弯路。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课题组长郎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有关《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刚开始的去向模糊,经过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讨,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我们的方案。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茫然的过程,我发现这恰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的一些体会:

一、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组内讨论时,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次讨论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二、实践出真知。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完成特殊家庭子女情况汇总表、帮扶记录以及教学案例的研究,使我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今天我们的课题还在探索之中,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我坚信只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成绩。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6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从“书本”到“书本”,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没有体现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没有体现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缺乏应用意识,缺乏体验性的学习。通过课题研究学习深刻清楚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我遵循“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数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干枯的数字、数学计算放到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共鸣,从而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讲授平移的内容时,我提供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大量实例。

(3)让学生在体验中活跃思维

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如在讲授几何中旋转的性质时,我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又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4)让学生在实践中激活思维

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环节、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初二学生的特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道怎么样?为什么?用活生生的身边的数学事实,引导学生去发现、掌握生活中的数学,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5)用平等对话构建师生关系

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告诉学生:“我非常愿意做同学们的朋友,我愿意帮助你们解决学习上的、生活中的任何问题和困难”。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明显的对数学有很大的兴趣,从被逼学习到自觉学习,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将继续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争取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7

2月26日、27日,我们听了XX市教研室主任阚兆成同志所作的《论“十四个关系”》的报告,东平徐庆功局长所作的《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师生发展》和XX县新湖乡中学王庆良主任所作的《打造高效课堂狠抓教学管理和质量》的报告,受益匪浅;对照我校的所作所为,感触颇多。收获最多的是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二是指出了管理上的微观问题,三是方法上提供了模板。

首先,谈一下认识方面的收获:

1、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按考证两个概念都不正确。应试教育应该说是传统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应是素养教育,都应归于教育这个概念的外延内。“素质教育”由于长期应用就约定俗成了。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正所谓“见多识广,经多见广”。

3、关于什么是课程?既然课程是有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材和其他材料组成的,有教师和学生及教学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那么除了教师的备课,讲义,教学案外,学生的所作所为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作业,就是学生做的,也就是了!

4、有关“教学目标”的设计,课改十年来,我第二次听阚主任如此透彻的解读,就是一个“实”字,实际、实用!不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隐性的目标就是隐性的,是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的。

5、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我认为我们仍处于“形态”阶段,我们应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临帖、磨帖、入帖”,然后根据我们的探索“破帖”,成为我们“个人”的、“个性”的成功模式。

6、扬长教育与补短教育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我们也进行过一系列探索,如“促弱推边”包保制、分层评价等,但我们还没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没有做好的原因是这项工作实在是太麻烦,没有形成确保制度落实的机制。

7、讲考试与多元评价的关系时,阚主任讲“升学率的高低就代表推进素质教育的高低”,这对我们讲,就是思想认识再解放。推进素质教育,从来没有人讲就是不要质量!分数是衡量差异的标志,该精确的要精确,该模糊的必须模糊!

第二,管理上的启示:

启示1、思路清晰、明确。

纵观XX县教育局徐庆功局长所做的报告,一是指出了课改的原因,二是说出了课改改什么,三是怎么改,四是课改的策略性。既指出了什么是课改,为什么课改,又指出了课改改什么和怎么做的秩序性做法。同时又把实践中的保障机制总结出策略性的认识观点,来自学习与实践的,令人信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抓住课改的核心——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以省规划课题“三步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平台改变教的方式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为平台,改变学的方式,实践三年来,对比新湖乡中学的实践探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一是简单化,在没有解决好“改观念”,就进入了改模式、方法、评价了。或者说,还没有完全改变观念的时候就进入了正题,有的老师还没有思想准备,有点“隔靴挠痒”的嫌疑,没有思想的行动是不成功的。二是系统性差,我们的校本培训做得不够好,体现在培训的计划和程序性操作层面,培训的内容不系统是我们的“致命伤”。

启示2、策略中肯,实践性强。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缺智慧,最重要的是胆识和坚持,敢不敢“干”,能不能坚持干,这应该是各行各业都提倡的!比对我校几年的实践,我觉得我们缺的正是这两点。我们重视了师德建设,重视了积极践行,重视了家校沟通,重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但总觉得“火候”未到。

第三,方法上的借鉴:

“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去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校近几年也进行了“学案导学”实验,还进行了一年的“双案”教学实验,为什么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差在哪里了?

一差在环节处理的方法上。我们的“预习探究”环节在课上,新湖乡中学的在课下(当课下作业处理),效益不一样。

二差在模式不成型,人人必须过成型的课,我们没有做到。

三差在机制运作上。新湖乡中学比我校的机制好,他们有校级值日视导教学走课组,校本视导教学验评组,他们的校本教研培训落实到位,他们实行了“三包”责任制,我们没有。我们还停留在外部,领导与被领导的传统机制上。

通过以上分析,是不是我们就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学习就是找差距,没有谦虚的态度,是学不来的,照猫画虎也做不到。立足实际,要找我们的优势,“扬长补短”,借鉴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们正处于:营造了好的德育环境,在教科研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教学质量是稳步提高的。因此,我校我校提出了“高效能管理”和“高质量教学”的“双高”品牌学校20xx年建设规划。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学教研信息平台资源使用与管理工作。建章立制,组建学校信息教研组,充分发挥省、市、区教学信息资源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学利用,服务教学,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之一。

二、研究制定关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评价管理办法,为推进学校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改革单元测试评价方式,分层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抓好过程管理。为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做有益的尝试探索。

四、加强校本教研培训。充分利用学校期刊,外出学习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学习小组长进行分阶段的培训,落实面向全体、(分层)因材施教的课改理念。

五、继续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继续开展“爱我一中、建设一中”的专题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动育人,丰富师生生活。狠抓常规教育,常规即文化,是学校的行为文化。打造市校园文化4a级。

六、做好家校联谊工作。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着力做好毕业生家长工作,协助学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发展群策群力。

七、管理上下功夫。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敢想敢干,贵在坚持,要逐步培养“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管理新模式,学生管理仍然要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上下功夫,保持已形成的好学风。教师要在管理技能上下功夫,要做学生的“指路人”,要研究“个体性资源与群体性资源的作用”,开发教师本人,学生个体与班级、年级等课程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

八、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检查和活动,认真总结宣传我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学校发展。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跟上时代的发展新要求,要宣传学校,先宣传个人,个人就要提能力提素养。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未来十年内,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担子更重了。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8

去年,我校申请了桂林市级B类重点课题——《农村中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年以来,理论学习、培训及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思路,也使我对留守学生有了新的认识,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去关爱留守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寻找相应的对策。下面就谈一谈一年多来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开题会议令我豁然开朗

开题会议上由课题负责人作课题开题报告后,市级、县级各位专家提出了一些精准的问题给我们讨论,而后又提出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议。我清晰明确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觉心中有底了。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留守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常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总是被单独教育的对象。到底他们的学习现状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况怎样?我们很需要去多加关注这些问题。可是我们注意到也有个别留守学生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令老师也暗暗钦佩。这些表现优秀的留守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鉴他们的优点去帮助那些学习困惑的'留守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理论学习。本学期在第一次课题活动时给我们每位成员发一本“课题专用笔记本”,经常性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读书摘记。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留守学生的概况,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留守学生教育个案,并由课题组出版专刊。我每一次在总结自己的教育案例时,都得到一次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遗憾。每每过后,我都会不断督促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

当我越深入了解留守学生,我的心情越复杂。他们的境遇令人担忧,他们是社会上最孤独无助的群体,他们的心中渴望理解和关爱。有些留守学生因为爱的缺失,成绩下降;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教育不当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留守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父母导向而成为问题学生。这些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中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应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爱。关心一下留守学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饱;天气寒冷了,他们有没有添加衣物。他们学习上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时多与他们谈心沟通。还可以教育其他同学多帮助他们。让留守中学生感觉到虽然远离父母亲,却没有远离父母般的爱,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笑对人生,健康成长!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79

我校开展了国家级子课题《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实验研究》的研究活动,经过两年的不断思索、反复实践和及时的分析总结,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而我也从中获益匪浅,既加深了对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认识,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魅力。以下我主要从五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课题研究的体会。

一、课题研究需要甘于寂寞、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一些老师认为搞课题研究既苦又累,很难搞出名堂,一些老师为了名利在课题研究中弄需作假,而我认为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二、精心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良好开端。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学生、家长,并请教了专家,最终我们选择了《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该课题以认知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如何在历史与社会作业内容、形式、功能、评价进行革新为主要研究问题。依托历史与社会教材这个载体,积极调整和优化课堂作业策略,赋予历史与社会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拓延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时空,让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创新的思维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符合以人为本、减负増效的教育理念,选题新颖、方法可行、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课题成果中的一些创新举措切实解决学校实施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先进性、深远的实践意义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自我管理是课研究有序、扎实进行的必要保障。

以下是我们自我管理的一些小小做法:

1、我们首先成立了课题组,对我校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实验研究"的课题,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并讨论确定了课题的内涵和研究目标。

2、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并集中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创新教育和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内容,使课题组人员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

3、确定实验研究对象,每个年级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师也进行了明确分工,并责任到人

4、每学期初根据自己的教学班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制定研究计划,每学期课题组确定一个研究方面,我又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再进行了进一步分解,每月每星期集中研究其中一点。

5、课题组每学期定期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态度和完成效果,使课题研究有的放矢。

6、课题组成员每周研讨一次,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集体设计历史与社会作业,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作业革新的新思维新空间。设置作业时特别注意了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延伸性、挑战性、层次性特点,而且形式多样。如:听新闻、听报告、听歌曲;说故事、说感想、说一句话;读书;编剧本、编谜语;画画、画板报;猜结果、猜谜语;写启示、写前言、写倡议书;演讲、演历史人物等等。

例如初三的叶维老师在讲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内容较多、较难、枯燥且理论性强,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专业学术性较强,相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经过课题组集体探讨,我们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准备了一个历史短剧,学生扮演希特勒、罗斯福、银行家、工人和农民,

这一历史短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剧情的理解和演练中加强对知识点的把握。在该剧的排练演出过程中,同学们都体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表现出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所缺乏的。短剧的演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使同学们增强了自信。这次作业的设置也使我们相信:作业的设计的确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善于积累、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

1、积累资料

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因此,我非常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都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让自己的研究留下轨迹。原始资料既是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资料,也是将来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

课题研究开始的时候,我都会在电脑上新建一个此课题过程资料的文件夹,所有与此课题有关的电子资料都署上名称、日期归并到这个文件夹中,另外,我还准备一个档案盒,存放与课题有关的纸质资料、音像资料等。我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学习资料、听课记录、研究记录、访谈记录、观察记录、个案研究、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教案、教学日志、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课例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学生的调查问卷、作业设计、活动资料、学生日志等。

我经常从网上搜索下载最新资料,学习整理,记录在资料学习卡,将最有价值的资料保留进档案盒。

每次听完课后,及时写下听课记录,并特别关注课堂内外的作业设计,保留所听课的作业习题纸,并在旁边附上自己的想法,保留进档案盒。

每一次参加集体或个人课题研究活动时,都认真做好研究记录。

每次对学生进行访谈后,认真分析,将访谈记录和分析结果保留进资料盒。时时刻刻有意识地撰写相关个案研究、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教案、教学日志、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课例报告等,记录自己研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保留电子文挡和纸质资料,同时不忘反思,撰写经验总结。

2、不断反思

“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在我们的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我常常进行反思。

我们注重细节反思,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反思,处处反思,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杰作”,进行深度思考,留住教育的“记忆”,形成智慧性积累,从而提升课题研究的洞察力。

我们注重阶段反思,课题研究不是短暂的、断裂的,它是连续的,系统的。我们在反思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进度,按阶段进行反思,形成系列反思。例如在中期阶段性论证中我们发现,如何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是我们后期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作业设想-反馈-再设置-再反馈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逐渐把握了历史与社会创新作业“放”与“收”的关系。

放,要放而有据即在学生分析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和思维导向,否则,学生就会可能误入歧途,甚至南辕北辙,与要到达的目标背道而驰。放而有度,作业应考虑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认识水平。放而有序,每一课作业内容的设计与安排,都应该是一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知识链。收,要收得及时。估计学生将知识领会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及时进行综合和归纳。收得如果及时,对于那些思维敏捷、理解速度快学生是一种及时的肯定、鼓励,而对于那些思维较为迟钝,理解速度慢的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及时的解惑。收得要准确。教师的归纳综合,要恰如其分地提示知识要点,要高屋建瓴,高度集中地揭示课文有关内容。

放与收实际也是一门艺术,是由知识与方法综合而成的艺术。它要求教师专业知识要精深,教学方法要合理,才能放得从容,收得潇洒,从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3、在不断的反思中取得了突破

首先,建立“作业超市”――让学生去选择。

(1)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根据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的不同设计能让学生一展所长的作业,并以“超市”的形式展现,学生可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的而且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一般分为必做区、选做区(选择区是多种形式的可以讲历史故事、可以写历史小论文、可以画服饰、可以唱经典老歌等)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180

自从参加《中学物理教学微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开始,对微案例有了较好的了解。特别是微视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较深的体会。

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微视频一般时间都比较短,大约在6~8分钟左右,但是信息量较大,相对于课堂45分钟来说,合理的分配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和高效.相比较于初中物理课程,高中物理课程更加复杂,研究的问题更加抽象,尤其是一些物理概念和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加速度、质点和牛顿第二定律等的理解,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借助微视频,就可以向学生形象的展示这一现象,便于学生去理解这些问题.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引入微视频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教师需要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并且要将教学过程融入其中,这样在进行第二轮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比较原先做的微视频,寻找差距,及时的改进.同样,通过相互观看微视频,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同时也为教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题材.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使用微视频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以这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更易于接收.在课后,学生还可以根据微视频更好的巩固课堂知识.这些都是传统的长视频无法比拟的.

物理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案例

概念教学中的微视频应用

例1加速度在加速度这一章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加速度,能够区分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使用加速度的概念.。两个视频分别是四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准备起跑和摩托车与助力车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都是从静止到运动的一个运动状态.通过观看不同的人和不同车辆的启动速度,和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的.速度变化,去体验在相同的时间内车辆速度变化的快慢.帮助学生理解速度快,速度变化块等意思,为学生学习加速度的定义做好铺垫.视频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按压桌面,发现相对的两个平面镜中的光束出现了移动现象,另一个通过实验人员挤压瓶子,发现瓶口上方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在弹力这一章节,教师在讲解弹力时,通过弹簧的变形和橡皮筋的变形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形变,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偏硬的物品,如桌面和玻璃瓶,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后变形幅度较小,学生很难产生直观感受,理解上就会有困难.通过微视频实验,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桌面和玻璃瓶受到外力的作用后发生的变化.由于这个实验并不繁琐,还可以通过视频演示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操作.例3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本章节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知道超重与失重的含义,并能够通过牛顿定律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将一个台秤放在电梯内,台秤上放一重物,随着电梯的上升和下降,观察台秤的变化,并读出相应的数值.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课本上除了进行了文字讲解以外还配了几张插图,但是这些静态图形并不能够使学生对超重和失重产生深刻的理解.通过使用微视频,这样贴近生活,通过相应的数值来观察超重与失重的变化,更具有说服力.

规律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例1匀速直线运功时间和位移的关系本章节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能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关系与v-t图象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位移,绘出这段时间物体的v-t图象,将所得的图象均分为几段矩形,并以2倍的数量继续均分,当尽量将这一时间段进行均分的时候,这个矩形的面积就等于斜线段与坐标轴构成的梯形的面积.利用这种微元法思想去理解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的关系是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在这方面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课本上的插图都是一幅幅静止的图形,虽然采用了过度的手法去绘画,但是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有难度.利用微视频就可以将这一静态画面转化成动态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慢慢体会微元法思想,较为容易去理解.微视频的内容主要引用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由静止状态同时释放羽毛和铁块的视频,观察着两个物体的落地情况.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解这节课的时候会通过使用牛顿管的方式来做实验,将羽毛和铁块放入其中以抽真空的形式来观察.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对牛顿管完全的抽出真空,在实验中看到的并不是羽毛和铁片同时落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通过这段视频,以事实为证,更能够给学生以说服力,加深学生的主观体验.在微视频中,首先将一块海绵放在斜面挡板的上方,然后在斜面上再放一块海绵,在海面上放上一重物,观察海绵的变化.其次,在竖直的墙面上分别挂上A、B两个橡胶垫,用一根木棒和一根细绳与A、B构成一个三角形,并在细绳与木棒的焦点处挂一重物,观察橡胶垫的变化.然后将细绳换成木棒,再观察橡胶垫的变化.学生在学习力学分解的初期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更不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为何,这就给受力分析带来了不便.在教学中引入微视频后,学生就可以直观的看出力的作用效果,再配合视频中绘制出受力分析图,更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通过海绵的变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个重物的受力方向.微视频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措施.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