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1
那天午后,我正翻看着报纸,忽然我的目光落在一张照片上久久难以移开。照片的中心是一个静静地俯在沙滩上的叙利亚小男孩,他在海水一温一柔的拍打下仿佛正在沉睡。他的小手,正安放在那蓝蓝的海水之中,一切都是那么和谐,那么静谧。然而当我继续仔细阅读照片下的报道时,我的心却被一只无形的手一把攥一住,艰于呼吸。小小的男孩,他只有三岁,却永远不能再看见大海之外的世界。他在逃亡当中,被海水无情地吞噬,失去了年幼的生命。战争改变了一切,破坏了他那幸福的生活,他的父母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带着他和他的哥哥去偷渡,哪怕等待着他们的是死亡。小男孩消逝的生命,仅仅是千千万万被炮火侵袭的叙利亚平民中一个最不起眼的缩影。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的脑海中同时叠映出另一幅画面。一个瘦小而敏捷的身影,他有一个更不起眼更卑微的名字——王二小。但他却在今年暑假,某一次偶然翻开书页的时候,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当中。他生活在中国山河破碎的年代,从小一便失去亲人,一直靠为别人放牛为生。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将鬼子们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年仅13岁的他,被鬼子们残忍地刺死了……
王二小,如果这仅仅是一个书上的名字,从我的天空划过,那么也许我只是转念想到,哦,真是一个勇敢的少年。但当我想到,他就是我的.同龄人,如果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他就该是我同学中的一个。下课时也许在校园里的桂花树下吸一吸鼻子,说一声好香。上课时也许认真地记着笔记,偶尔也会抬头看一眼窗外的天空。可是,他的生命却永远停止在13岁。
一个孩子无论生在什么年代,他需要的都是一个和平的国度,一个和平的家园。战火飞扬的世界,终归不是孩子们心灵的归宿。战争,对于世界来说,是噩梦,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狰狞的魔鬼。它不光是对我们肉一体上的折磨,也在我们心灵上的留下永远的伤痛。
我们的目光投向世界,希望世界给我们一个一温一暖的倒影。然而,当战争呼啸而来,世界也倒塌了。一个国家,如果发生了战争,那么最大的受害者,便是儿童。看看当今的叙利亚,那里的孩子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还 经常遭到死亡的威胁。我所经历的每一天,是我的日常,却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可当年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年的中国,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蹂一躏,到处都是烧杀抢掠,孩子们的生命,就如同蝼蚁一般脆弱,朝不保夕。
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在某一个历史的章回里,因为落后,因为封闭,所以被正在崛起的邻居,扇了一个无比响亮的耳光。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给我们血的教训,我们必须牢记。“东亚病夫”这个称号,是赠给当年中国的耻辱之名。我们身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应当努力奋斗,时刻牢记“知耻而后勇”的道理。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只要我们每一位少年,坚定自己的志向,增强自己的能力,祖国也一定会不断强大。我们就能够在未来的地球村,播下更多文明和善意的种子,让那个时代的孩子,能够听着大海的声音,安然入梦。
今日少年啊,让我们跟和平做个约定,我强大,我必守护你。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2
我读了一本叫《铭记历史,圆梦中华》的书,我读了这本书以后,让我又愤怒、又自豪。
这本书写了铭记历史和圆梦中华这两个主题。铭记历史写了九一八事变、重庆大轰炸、乔司大屠杀、衢州细菌战等等等等一些日军的暴行。在日军的暴行下,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换取新中国的诞生。当然,也有一些革命英烈值得我们去铭记,如杨靖宇、吉鸿昌、朱程……
圆梦中华主要讲了解放后的日子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的有于敏爷爷、王飞雪叔叔、马云叔叔……
而我不像革命烈士一样去战场上打仗,也不像那些伟人去创造一番很好的的事业,可我一直都在努力着,从不放弃。
记得我练古筝的时候,我感到十分乏味和烦躁,因为我一直都练不好遥指,对着琴开始发起了脾气,乱弹琴了。妈妈便走过来,温柔地对我说:“不要放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我便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的练着遥指。刚开始,手指非常笨拙,不灵活,可到了后面,我便摇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有自信。经过我一次 的练习,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让我的`遥指弹奏的非常好听,古筝也考到了七级。并且还被选进了学校的古筝社团,这更是对我能力的一个巨大的认可,使我非常开心!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我知道了遇到困难不能轻易地放弃,永不言败,就像妈妈经常对我说的那句话一样:“坚持就是胜利。”
我以后一定更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让祖国更加的富强!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3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每当翻开这本书,《和平宣言》的话语便回响在耳边,让人忍不住再次对着眼前的书陷入思考。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顾名思义,这本一爱国主义读本讲述的是中国自“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的过程中经历的屈辱侵略与苦难,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不畏强侮的抵抗,是沾染了血与泪的历史,是奋起向前的崛起。我从书中看到家国沦陷,目睹日军的残忍屠一杀与细菌战,看到了无数军民英雄的勇敢抵抗、宁死不屈。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少年英雄”这一节。它讲述了智送鸡一毛一信、二小放牛郎、宁波小张嘎和传奇女一童军这四个故事。故事中的孩子都不是一般的孩子,他们有着十足的勇气和智慧,冒着生命危险让别人得到安全。这种奋不顾身的品质令人敬佩!为此,我还 特别喜欢唱新学的歌曲《歌唱王二小》,旋律象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在耳边叙说。
在中国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用鲜血和身躯筑起城墙的人,前仆后继地迎向敌人的刀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战争的'胜利,国家的独立,换回了今天中国的和平安定、繁荣富强。如果没有先辈们在抗日战场上的努力,如今我们怎么能在校园中愉快地学一习一玩耍?所以我们应当深深铭记这段历史,铭记那些为中国奋斗的人,铭记他们保家卫国、宁死不屈的节气与一精一神,向他们学一习一!
同时,我们还 应当做些什么呢?书的后半部分给了我们答案——“以史为鉴”,“复兴之路”、“与梦同行”、“放飞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不断发展,一个一个有智慧、有勇气、有梦想的中国人,用自身的努力把国家变得更好。钱学森、一邓一稼先、王飞雪、于敏、马云、苏步青。这些耳熟能祥的名字承担了复兴中国的伟大责任,读完他们的故事让人忍不住为他们肃然起敬。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新一代的少年,正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从今天起,立志成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我们面向未来,勇于创新,大胆挑战,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为国家圆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我们新一代通过努力终将谱写出最美丽的祖国乐章!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4
记得吗?那挥洒血汗的英雄们。记得吗?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经历。记得吗?那可恨的敌人们。
要铭记,我们的祖国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和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英雄们。
1937年12月13日,浓浓的尸臭和血腥弥漫了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增添了几分恐慌。
那是一场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三十万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有人曾计算过,三十万的`死亡名单三天三夜都数不完,而日本侵略者竟然只用了六周的时间就杀死了我们三十万的同胞。还有两个日本军官比赛谁先杀满一百个中国人,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一小批幸存者,这些幸存者的幸存并不是因为日军的怜悯,而是有一群以拉贝为首的欧美人挡在了中国同胞的面前,救下了他们。
过去,我们的历史是屈辱的,可放眼现在,历史的风吹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任人宰割,我们中国人站起来了!我们多少次让别的国家的人刮目相看,为的就是告诉别人中国人站起来了!
我们要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因为我们要从历史上反思现在,从中吸取教训,更好的应对未来,不要重蹈覆辙。
我们缅怀先烈,我们铭记历史。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注定没有出路。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注定没有坚强的脊梁。我们谨记历史的教训,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民族道路上团结一致,勇往直前!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5
一眨眼,岁月已匆匆流逝了七十多年,当年弥漫在中华大地上的硝烟散尽,隆隆炮响已然消逝在历史的尘烟里。但当年的侵略者——-日军在华夏土地上的暴行,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却永远不能忘记。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日本人谎称有一名日本士兵失踪,并且厚颜无耻地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拒绝之后就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就这样,枪声,炮弹声,喊杀声,火光声中,中华大地上上演着一幕幕惨无人道的画面:“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重庆大爆炸、“衢州细菌战”……无数鲜活的生命,无数美丽的家园就这样化为灰烬,消散在人世间。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真是罄竹难书!
永远也忘不了了那一天, 937年的 2月 3日,日本侵略军在占领了南京之后,对南京城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死亡人数超过30万!他们把刚刚出生的婴儿用刺刀挑起摔死;他们把无辜百姓当作活靶进行射杀训练;他们举行杀人比赛,把人头割下来,摆放在一起;他们把成千上万的人们赶到大坑里活埋……整个南京城血流成河,尸体遍野,变成了人间炼狱!
我不禁愤怒,这样反人类的法西斯侵略者,来自弹丸之地的小国,究竟凭什么在我们泱泱大国中胡作非为,犯下如此滔天大罪?翻阅着《铭记历史,圆梦中华》,看着抗日战中中涌现出的无数的英雄,我似乎有所悟:归根究底还是我们的祖国太过于贫穷,太过于落后,太过于软弱!
今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了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的大阅兵,我们一家三口准时坐在沙发收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雄壮浑厚的国歌声响起,我的眼前又闪过那一幕一幕: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的革命汉子为了拯救祖国于危难之际,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听着听着,我热血澎湃,忍不住大声跟着电视机唱起来。而爸爸妈妈也很激动,跟着我一起铿锵有力地唱起来。随后的阅兵式,更让我整个人都沉浸在激动之中,那解放军战士们飒爽的英姿,那先进的武器,无不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强大起来了!我们再也不是七十几年前那任人宰割,毫无放抗的民族了!
一种叫“民族自豪感”的情绪充盈了我的整颗心,这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中国人而骄傲!
顾炎武曾经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责是什么?责有多大?我不能厘清。但是,我想,我既然生在中国,我的血液里流淌着黄河长江之水,就得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我是一个小我,国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是无数个“小我”组成的,我们互相依存。作为一个“小我”,一个小学生,我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智慧,担当起未来中国的觉醒,保全未来中国的尊严!
不忘国耻,觉醒未来!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6
开学不久后,我读了《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这本书,这本书里记叙里许许多多关于抗战时期的事件。
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心愿,而日本却抛出臭名昭著的战略,打着“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口号来攻打中国。
在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本鬼子炸掉了铁轨却说是中国军队破坏的,以此为理由向中国发起了进攻,开始了侵华战争。
1937年12月13日,在那些不是中国人的眼里也许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日子,在那天随这日本人的叫喊声,冲进里南京城,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财就抢,无恶不作,犹如一个个恶魔。而在中国人的眼里却是一个永不能忘记的日子——南京大屠杀。我相信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那次屠杀死里多少人,30万,30万人民全部都死在了日本人的手里。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损失了古物26584件,青铜器,玉器,字画7720件。书籍459579册公家损失文玩648368件,私人文玩损失3851件日本人是多么可恨啊!把中国的东西占为具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冒着炮火与敌人厮杀,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同仇敌忾打响了抗日战争。终于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情况下把日本人赶出了中国。
一定要铭记这段历史,有这段历史来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报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