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春节
我国传统的“三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自古以来久传不衰,其中要属春节最为古老而隆重。记得儿时的春节,时间持续很长,农村尤其,整个沉浸在民俗氛围中。
我小时候过春节(俗称过年),从“腊八”就开始筹备,淘米、做豆腐、杀年猪。到腊月二十三小年,要送当年“到届”的灶王爷,老人焚香祷告,口中念念有词,说“灶王爷、本姓张,骑红马、挎刀枪,上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坏话少说……”还要用灶糖把灶王嘴粘上。送走灶王爷,准备过年的事情更加忙碌起来。临近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室内室外都贴上对联,室内换上新年画,门口挂上红灯笼。有的大户人家还立上灯笼杆,把红灯笼挂得高高的。
年三十晚上,换上新“请”来的灶王,贴在墙上,用红纸写上“祖先之位”供上祖先,焚香跪拜。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大人领孩子玩“嘎拉哈”、玩纸牌,一直持续到午夜开始接“神”为止。那时好多人家没有钟表,看夜空的“三星”走到正南方,便是到午夜“接神”的时候了。不顾严寒凛冽,冷气袭人,大人孩子都走出屋外,家家门前用火盆架上木头点燃,集中开始放鞭炮。火盆和鞭炮的火光给乡间夜空增添了光彩。这时,鞭炮声、接神拜年声,小孩的嬉闹声连成一片。真是万象更新,与平日大不相同。
那时我高兴极了。爷爷、父亲领着我提着灯笼,带着香纸、供品,按照历书上指定的财、喜神方位,走到一定的地方,非常虔诚地上香祷告迎接,祈祷“发福生财”。回来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叩头拜年,全家开始吃年夜饭。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一宿两年交替的这段时间,我总是兴奋得不去睡觉。
翌日早晨,见邻居大人都要问好,有时由大人领着,到亲朋家拜年。不论给家里老人拜年,还是到亲朋家里拜年,都能得到一些压岁钱。这一切,充分地体现着民间的真情。
农村这些热闹的民风民俗活动,要持续很长时间。叫做“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除了走亲戚,互相拜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还要耍龙灯、扭秧歌,还有说大鼓书的。我的家乡当时还有“十五、十六没大小”的民俗。平常长幼尊卑有序,这两天“解放”了,平辈之间,甚至晚辈与长辈之间,可以互相打闹、开玩笑。常有用萝卜块蘸上草木灰和豆油抹花脸的打闹方式,逗得围观者大笑。到二月二“龙抬头”日,这些民俗活动才结束,一年的农业生产准备工作就此开始。
时代在变迁,希望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依然多多地保留一些传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