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日塔拉河北岸的城
在辽西北阜新境内,有一条当地非常著名的河流叫细河。细河发源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骆驼山南麓,它蜿蜒廻曲,一路南下,然后向西南一折,从阜新市区穿城而过,注入大凌河。
细河古时曾叫“侯水”“渝水”。明清之际,阜新县境内人烟寥落,一片草滩荒野,黄花遍地。蒙古族很多部落来此游牧,称这里为“细日塔拉”,蒙语意为黄花滩,称这条河为“细日塔拉音高勒”,蒙语意为黄花滩上的河。细日塔拉河向西南一拐形成了一个胳膊肘弯儿,肘弯北岸有一座临水而筑的小城,这就是阜新县城。
阜新县即历史上的土默特左翼旗,亦称蒙古勒津或蒙古贞。蒙古勒津是一个蜚声漠南的蒙古族古老部落,几百年来,曾数经波折,驻河套、徙宣府边外、辗转东西,后于明朝末期迁徙至阜新地区。其地域范围虽经历史区划演变,略有差异,但主体地理位置仍与土默特左翼旗基本相同。北与库伦、奈曼二旗交界,西与北票市毗邻,南与义县、北镇、黑山接壤,东与彰武、新民相连。
我出生的那个村庄叫查干朝鲁台,与内蒙古只隔了一条北大河。出村庄向南就是东骆驼山,沿着细日塔拉河走100里,就是繁华的阜新县城。高耸的东骆驼山下,潺湲作响的细日塔拉河缓缓流淌,河两岸土地肥沃,村庄星罗棋布,目之所及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遥远的地平线上,阜新发电厂白烟滚滚的大烟囱依稀可见。
记得第一次去县城那年我13岁。当时父亲是生产队队长,我跟父亲坐生产队进城卖谷草的马车,一直到日暮才来到县城北关的大车店。正值冬天的傍晚,县城的大街小巷烟雾缭绕,散发着居民做晚饭烧煤泥的气味。至今,依然令我回味无穷的是北门饭店里白面馒头那美妙的滋味儿。那次进城,我第一次看到了县城中街的小楼饭店、人民电影院、大百货,还有沥青柏油铺设的路面。
记忆里的老县城,用“弹丸之地”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用不了半晌就能把它的每个角落从头走一遍。那时,县城只有一个大什字街,除了新华书店、文化馆、影剧院,楼房屈指可数。连县政府招待所、人民医院也才是二层楼。城内大多是土平房,临街商铺、民宅多为砖木结构,俗称“里生外熟”,即外砖里土坯,从外面看上去像青砖墙体的“海青房”。主要街道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式伞形路灯照明,居民用水全部是压水井,街道也无排水设施,雨水靠自然流淌。
18岁那年,我考入县城西郊的蒙古族高级中学读书。学校始建于1957年,并于198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重点中学。60多年来,这里培养出无数骄子,栋梁之材频出。我跟妻子就是蒙古高中的校友,后来儿子和儿媳也是从这里考入大学;孙女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了,将来她也会在这里完成她的高中学业。我曾写过一篇记叙两代人在同一所高中读书的散文《深情校友》,发表在本县的《蒙古贞日报》上。
高中毕业后,我在本乡小学教蒙语,当了19年民办教师。那时候,由于工作忙,很少去县城走一走。2008年,我工作调动有了些时间,到城里的机会便多了一些。此时的县城已然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县城里新修建了巴特尔体育场、蒙古贞广场、玉龙公园、细日塔拉公园和成吉思汗广场。蒙古贞广场位于县城中心地带,广场内的主体雕塑玉润龙腾,民族团结浮雕柱既体现了蒙古贞的历史文化,又体现了多民族共同进步的理念。各种灯饰及音乐喷泉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与喜庆,为城市建设增添了一张金色名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县城南面的细日塔拉河,一道道蓝色橡胶坝,将过去的黑色洗煤河变成了波光粼粼的人工湖。每到夏天,水中荷叶田田,绿肥红瘦,芬芳馥郁;岸边杨柳依依,游人如织。公园里,手执苏鲁锭跃马腾空的成吉思汗塑像巍然耸立,图上河流山川清晰可辨。徜徉于一道道“文化回廊”间,你能真切体会到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悠远与厚重。
阜新县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约8000年历史的查海遗址,被誉为玉龙故乡。阜蒙县的东蒙短调民歌是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产生形成于17世纪,已经流传300多年了。在这种传承下,这里群众自发的文艺团体层出不穷,最有名的有“乌兰牧骑”和“朝乐蒙”文工团。夜晚的巴特尔体育场和蒙古贞广场乐曲悠扬,好戏连台,各民间文艺团体在这里不定期演出。
如今,县城里到处都是宽阔的马路、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的店铺,展现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县城形象。几年前,儿子在县城为我们买了楼房,我和老伴儿从查干朝鲁台搬进了县城居住,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抬头看看身边的小县城,你会惊叹城市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年3月,县政府发布了创建文明城市动员口号:“魅力蒙古贞,共创文明城。”
细日塔拉河北岸,这座质朴而温馨的小县城,正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蒙古贞人,我亲历家乡县城40多年来的变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愈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