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总结精选 > 正文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2024/09/28总结精选

爱习作提供的课题研究阶段总结(精选14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1

一年来在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课题教研圆满完成了本阶段的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1、教研组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数学课程标准,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情况确定“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三方面研究: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研究,学生数学探究方法研究,中考数学探究试题研究。每个年级组分别研究一个内容,七年级重要针对学生的探究方法,八年级研究课堂模式,九年级研究中考试题。

2、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能力;主动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积极参与数学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反思;各小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交流。

3、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4、课题研究公开课采用“定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交流、反思、评价”模式展开,以实验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看、听、说、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课堂实验研究教师:郭青菊主讲的《利息知识知多少》,课堂实验研究教师:刘春敏讲的《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课堂实验研究教师:温聪敏讲的《统计图》实验课,开展探究、交流、研讨。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活动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创设实用新颖,素材选取翔实可靠;着眼于探讨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关系,活动中教师合作探究、交流借鉴,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每位教师带着饱满热情、全新理念上课,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全组教师的参与下,实验课教师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整体性认识,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活动提升了教师实施教学与研究教学的能力,推动了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5、每次课研活动后,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点评,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评课中出现百花齐放众说纷纭的场面,其中的是与非、对与错让所有的教师都感到一些迷惑,产生强烈的课题探究欲望,上课的教师能根据点评有针对性的反思,听课的老师在听与评中能产生有效的教学认识和方法,有认可的,也有反对的,所有这些在碰撞、在反思。实验教师带着问题、质疑,听同行点评,明确学习新课标,不仅是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贯彻;要灵活使用教材,不仅是抓住课本的关键,更重要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场;要突出学科的特点,不仅要有专业化教学,更重要是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二、成果的形成

1、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课案、例案、论文、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文章形成初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2、数学价值观的转变是这次课题研究的亮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矛盾;学生活动多了,课堂气氛活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时间却不允许,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对有些问题不一定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是否传统的方法更有效等等问题。经历一年多课题研究后,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技能,形成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3、本年度课题实验组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活动内容⑴:《七巧板》,活动指导教师:温聪敏;活动内容⑵:《制作无盖长方形》,活动指导教师:宋会云;活动内容3:《平面图形的密铺》,活动指导教师:刘芳。

三、学生成果

1、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学生能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

4、学生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并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5、学生能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

6、学生能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7、学生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所遇到的困难、问题。

8、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总之,在课题研究实验中,初步形成了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课题研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我们刚刚走完其中的一程,但我们会冲出重重迷雾,迈过道道险关,勇往直前。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理化生组在实施“三环式”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阶段中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半学期的时间活动。我们理化生组已经初有成效,现在就本学期得到的新的总结如下:

一、学生主动探究教材

发现新知学生在根据自学提纲的要求下,能主动的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对一些简单的定义公式单位原理等能够从教科书中查找出来应企鹅及时做好笔记。在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的同时发现很多新的.问题。如:物理课,根据生活用电一节,学生知道在家庭电路中火线带电,零线不带电,可是小鸟落在上边为什么安然无恙?这是教材中没有的。但是很多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这说明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的朗读,而是真正参与到新知识的拓展中,并尝试去独立解决这些问题,体会了成功的感觉。

二、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讨论

合作探究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合作过程,我们理化生组的各位老师,在时间过程中采用一种国通的方法,就是学生完成自学提纲的问题后并不是学生提问,而是让学生提问,并且在提问时可以吧问题展开。如在化学课上学习电解水知识时,有雪同学就问道为什么是在电极的正极是氧气,负极是氢气?这个问题学生都没有解答出来,学生也没有急着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在这期间老师只做了一点点拨让学生考虑试着结合物理知识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在很短时间用最简单语言得到了正确答案。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动脑提出问题,小徐讨论解决问题,而且能把理化生知识有机结合,综合应用。

三、充分发挥实验功能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是学好理化生的基础,只依靠老师凭空讲解及空洞又没有说服力,也不便于学生的理解。所以我们理化生组的老师充分发展我校一起装备齐全的优势,大量使用实验教学。教学中,简单安全的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分组实验中全部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在教师讲解指导下自由实验,进行一些探究实验。通过实验解决了很多在做题时难于理解的问题。如物理习题中有这样一样,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并且很大,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并且比较大,电流表无实数。故障在哪里呢?这道题过去都是靠老师分析讲解,学生理解不好。可是在学生通过进入实验室亲手操作后非常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实验的合作探究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如在一次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学生们都在认真的做着实验,突然有个学生发现电压表小量程损坏,不能使用。组长要求更换新的电压表,我没有同意,并要求学生动脑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告诉他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能够解决,我相信你们能够解决。这样在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后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这样每个同学都露出了笑颜。体验了合作探究成功的感觉。

总之,在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我们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的老师还不太敢大胆放手,怕学生不会学习,把我不住重点的知识,耽误时间,这些都是我们下一个阶段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理化生组有能力找到合适的方案和对策,使“三环式”教学有效的应用在每一节课上,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个飞跃。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3

我校科研课题――“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的探究”,在完成了课题的立项、课题组的成立和实施方案的制订等工作的基础上,申报 “十一五”河北省重点科研课题获得成功!这对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给予很大的鼓舞,课题组老师做了大量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对课题的开展背景和课题的发展趋势有了详细的了解,报着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们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我们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认真教研,踏实工作,大胆实验,不断探索,取得一些成绩。现对中期阶段(20xx年5月-20x年6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学习理论,明确研究的方向。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方向与成败。因此,在确立实验课题后,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明确课题的意义,课题组所有成员都通过网上购买了黎学智教授的《初中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指导用书,并利用下载的资料,深入学习了黎学智教授的英语单词逻辑记忆法理论。此外,还进一步研究了邱大炮的《黑英语》理念,学习了报刊杂志和网上有关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和活动方式的文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关注研究的前沿成果,以确保研究的方向性。并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新课标为依据,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对本课题的认识,让课题研究真正能为英语教学服务。

二、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1、课题成员及相关的教师在本校进行实验研究,首先由课题组长王香璞老师分别给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做了“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 的专题讲座,指导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进行词汇学习,然后相关教师初步开展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的实验,在班级或学校内组织丰富多彩的单词游戏活动。让学生摆脱传统学习方法的束缚,在全校实验班的学生中初步形成利用新方法进行词汇学习的新局面,开辟一条学习英语词汇的新途径。

2、参加实验的教师大胆地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实验,并通过听课、讲课、评课、座谈等进行研讨交流。定于每周四为教研活动日,组内教师集中备课,互通有无。鼓励教师用多媒体上课,更多地在课件中渗透“爱迪英语词汇学习法”的理念,并及时积累优秀课例和优秀课件,写出阶段总结和阶段性论文,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

3、 分工合作,三线并举。结合课题组老师所担任的不同班级的'教学工作,我们就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按年级组做了明确的分工,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针对不同学段的单词学习方法和词汇活动形式进行研究。具体分工为:七年级组由王香璞老师负责,八年级组由顾京颖老师负责,九年级组由伏会先老师负责,各年级组成员的调配和衔接由组长王香璞老师负责。我们按照“三线并进,齐头并举”的原则开展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的工作,以便节省人力,提高效益。

4、请市教研员进行指导, 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性。我们聘请了市级英语教研员刘金来老师进行了课题研究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以便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三、初见成效,前景广阔。

由于工作得当,我们的课题进展比较顺利,课题研究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班的英语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在“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模式的指导下,实验班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尤其在单词学习方面一改以往的传统模式,以新颖奇特的方式进行词汇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初步在实验班的学生中树立起“爱迪英语”立体学习法的理念,使他们初步摆脱了传统的、机械的词汇学习方式的束缚。许多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单词学习的技巧和策略,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学生的英语活动异彩纷呈。在以往的校级英语活动中,活动只不过是课堂教学和检测的延深,还是做做题、答答卷,学生们无积极性可言,不多的技能比赛也只是少数优等生的才艺展示,根本没有一般学生的舞台。“爱迪英语”词汇立体游戏活动则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为每一个同学提供了平等参与的空间。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活动板块都把学生们带到了单词的乐园。

4、 单词游戏活动幻灯片初现模式。为了配合英语词汇活动,王香璞老师尝试做了系列幻灯片,用多媒体辅助词汇活动。众多的背景图片和动画方式,从不同程度上阐述了板块活动的内涵,为词汇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情境。后来又指导相关教师把这种模式用于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5、 理论成果开始出现。通过这段时期的科研工作,课题组的成员不断总结,在反思和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或论文。有几篇论文在市、地级初中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

6、 课题组的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教师曹容芬参加沧州市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荣获一等奖。伏月芳和顾京颖老师参加“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和沧州市一等奖。

四、任重道远,不负众望。

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工作,我们的科研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组长王香璞老师的身先带领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不负众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课题研究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4

《让学生在理科学习中体验成功的研究》是我校中学理科组结合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并在县教研室的专业指导下,在原来课题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后的课题。自今年3月份以来,在县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有了一定成效,尽管现处于研究阶段,但毕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目标。课题研究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学习阶段:学习与让学生体验成功相关的论文、书籍、文献、案例等,从中汲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并进行总结。

2、设定方案并实施:将第一阶段得到的措施方法用于数学、物理的教学,经分析得到适用本地区的让学生成功的方法。

3、研究总结与反思:撰写研究报告;反思整个研究过程,形成教研反思论文。

现将阶段性研究作以下的计划与总结:

在研究工作的第一阶段中,全组成员通过个人理论学习,三人共同对相关资料理论的'学习,认识到让学生在理科学习中体验成功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体验成功不仅是学生学习理科兴趣的动力源泉,更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不断体验学习理科上的成功。这种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意识不仅仅要融入教师的备课中,而且要在课堂、作业、测试中体现出来。

在研究工作的第二阶段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紧围绕“让学生在理科学习中体验成功”这一主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强化理论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二是坚持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体验成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总结经验;三是坚持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求论证;四是坚持课题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研讨中提升自我。通过课堂实践,反思,总结提高等有效研究措施,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目标基本实现。现将课题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作以下的计划:

1、汲取并总结第二阶段研究实施得到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方法与措施;

2、反思整个研究过程,形成教研反思论文;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本次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还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课题研究成员在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理科,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5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达到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2006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这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文明”、“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内容。接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己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在内容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符合科学性;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内容、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内容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建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方法,又要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进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的课题组所带的学生整理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中,“中国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获区小课题现场展示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多样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注重把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特别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积极。

研究性活动把一把永不过时,终身有用的打开人类知识、智慧、才华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断索取自己所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形成了校本培训模式。

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科学的头脑、扎实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而这些都不能自发地从孩子脑子里产生。因此,培养孩子们的科研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活动获取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养成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深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更加灵活。

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同时,不断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论,才能适应、有能力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师已逐渐增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逐渐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师培训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为基点,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校本培训以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为重点。

(三)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作业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努力创建研究性的氛围,学生许多的小课题研究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也只是一句空话。如《折纸的魅力》小课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后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引了社会对折纸艺术的重视。

五、研究体会

1、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研究性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2、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后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得出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生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能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并起到增长构建新的信息作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在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实验前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

1、学生还没有把主动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探究当作一种习惯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下进行的被动的探究;

2、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和熟练,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有时目标也不够明确;

3、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看书、拍照、采访、调查、取证等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彼此间的分工和合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各成员间没有形成最大的合力;

5、在梳理、撰写探究报告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述探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能抓住整个活动的关键点进行总结……

学生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空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何况我们做的只是一个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我们将把已有的成绩作为研究的新起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以上不足之处,争取在实验的后期得到根本性改变,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6

一、课题的提出

在“五环联动、反思成长”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英语组为了激发学习英语兴趣,增强校园英语氛围,要使原本沉闷、紧张、拘谨的课堂气氛逐渐被活跃、轻松、灵动的气氛所替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更为投入,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由此,我们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应该觉杜绝各种短期效益的驱使,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在学校原有基础上提炼出自身脉搏中最为丰富、最有活力的部分,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使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何组织积极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充分的条件、给予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研究目标

1、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研究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低段,特别是三、四年级的英语口语教学在目前还处在一个初级探索阶段,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教师要通过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3、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积极主动、积极探索、积极参与。

三、研究过程

1、注重理论学习、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参加培训,用新的教学理论武装思想。跨年段的老师更是要区别对待高低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规律。认真学习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理论方式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当好孩子们在外语领域的启蒙老师。

2、创建良好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创造力。

3、注重以英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中,我们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英语能力的平台。通过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表扬手段,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4、注重以课题为核心,开展教学工作

四、实验的成果

1、教师的教学思想有了一定的转变。目前,我校的英语教学基本能做到以爱的教育为主体、美的教育为根本、师生平等,互信、教学氛围民主和谐。

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两个月下来,课题组每位老师课后有反思,并将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整理成文,写成案例。

3、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渴望运用交际英语与老师和家长交流。

五、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不够。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羞于表达,丧失了“发挥”的机会。

2、学法指导有待加强。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英语是一门全新和陌生的课程,更应加强对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他们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懵懂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7

段研究以来,我校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讨交流,整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学习愿望空前高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现就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深入理解课题,强化课题的研讨交流与践行

学期初,课题组将课题研究列入计划中,把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使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理念,感悟新课程,将新的教学观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积极稳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在课题研究氛围感染下,各学段的教师以课题组的研讨重点为基本方向,积极开展教学探索课。通过听课、评课、学习、讲座等活动,不断拓展了教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使广大教师在研讨与交流中,及时总结经验,把好的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促使了课程标准、教材运用、课题研究有效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相得益彰,取得成效最大化,也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1、营造生活氛围,引领学生快乐交流。

随着课题研讨的不断深入,各学段教师逐渐自觉地把课题与本人特

长、班级实际、和新课程标准联系起来,使课题成为优化教学结构、改进

教学方法的.有效载体,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研讨的内涵。

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认真研究,极力从营造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入手,在朴实自然的“生活氛围”中,引领学生放松情绪,快乐交流,使写作指导课充满情趣,从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灵感,使孩子们爱学习,写出好作品。

2、抛砖引玉,打开学生思路。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而这些气氛必须靠老师来营造,情绪必须靠老师来唤起。怎样唤起呢?离不开作为基础的生活。老师必须用生活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描摹与渲染,抛砖引玉,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自己相关生活的回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奋,使他们把生活与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强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表达真情。

三、大胆尝试,积极实践

《“少教多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在我校开展以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们敢于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以发展学生自主作文为重点的作文指导课。特别是在探索以生为本的新教法上,课题组的教师共同探讨,认真实践,并以街道性公开课的形式,由潘若霞老师上了一节发展学生自主

写作能力的写作指导课,赢得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学生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相互激励,形成浓郁的表达、写作热潮。

四、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与同行们交流课题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经验,推动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丰实课题研究成果,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把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写成了论文与案例,并积极在各种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其中,王少兰校长根据潘若霞习作指导课撰写的案例《打开乐说话匣 激发写作潜能》,从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写作潜力,激发富有个性,充满真情实感表达方式的作文指导理念入手,对回归生活的自主写作指导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成为了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8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实施意趣教学,构建绿色课堂”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在九月份的课题组活动中,我们学习了20xx-2012学年度“构建小学绿色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总课题组研究计划,讨论制订了本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明确了本期的阶段研究目标,本期每次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每次活动的负责人等。对期末将收集的资料做出了安排。明确本阶段的重点是围绕文言文教学精心打造一节研究课,初步确定运用网页形式规范整理课题资料、展示课题成果,进一步完善课题博客。

在十月份,我们重点开展了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研究。围绕《伯牙绝弦》一课展开研讨,并由刘俊老师执教为巴南区小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提供了研讨课现常刘老师的教学,以情为脉,多元化的读,带领学生逐层推进,品位体会,熟读成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效果非常好。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十一月,我们组织教师们展开研讨,针对文言文、略读课文和习作教学进行教学模式的提炼。并收集了每位参研教师的个人简介、获奖情况、经典案例、论文等资料。初步建立起课题网页。本课题组教师刘竣刘伯荣、龚利、罗天琼参加了鱼洞四小“精彩二十分微格教学赛课暨绿色课堂研讨”活动。教师们以新颖的设计、扎实的基本功、充满情趣的课堂,赢得听课评委、教师的好评,分别取得了一、二等奖的佳绩。

十二月,我们进行了半期总结,完善了课题网页和课题博客。在学校的半期交流评比中,我组获得了高分,被评为一等奖。

最后一个月,我们总结了本期的研究情况,收集整理了本期研究的相关资料,进一步完善课题网页和课题博客,并思考如何展开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9

经过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我校科研课题——“奥妙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的探究”,初见成果,使得我们能够顺利地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的研究中来。

在本阶段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总结前阶段的经验,吸取教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向着课题研究的深层迈进,成果不断涌现。下面对本阶段(xx年7月-xx年6月)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研究,形成观点。

经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向着更深的领域迈进,涉及到了构词法的研究。因为单词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词的构成方式,在进行单词游戏活动的时候我们对单词的构成方式有了新的发现,研究也就很自然的深化了。如对英语的象形词和缩合词的研究有一定的突破,初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有待于形成理论性的论著,以显其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

二.深入实践,继续探索。

1.继续在学生中“爱迪英语”立体学习法的专题报告,针对不同的年级由不同年级段的.教师分别指导,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用相应的单词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实验教师继续深入开展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的实验,在班级或学校内组织丰富多彩的单词游戏活动。让学生摆脱传统学习方法的束缚,在全校实验班的学生中基本形成了利用新方法进行词汇学习的局面,英语词汇学习的新途径越来越宽阔平坦。

2.相关实验教师继续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实验,实验效果更加显著。并继续推行集体教研制度,仍然利用每周四下午进行教研活动。组内教师集中备课,互通有无,通过听课、讲课、评课、座谈等进行研讨交流。对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的探讨,优秀课例和优秀课件层出不穷。

3. 继续实行“分工合作,三线并举”的工作方针。课题组相关教师的具体工作随着教学工作的改变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本阶段的分工为:七年级组由顾京颖老师负责,八年级组由王香璞老师负责,九年级组由伏会先老师负责,各年级组成员的调配和衔接仍然由组长王香璞老师负责。 “三线并进,齐头并举”的的工作方针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效益。

4.扩大对外交流。市教研室先后几次光临我校,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刘金来老师深入课堂,具体指导,对“爱迪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并且帮助组织了校际交流活动,更好地沟通了我们和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三.成果叠出,胜利在望。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厚的回报。由于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成绩斐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上一个阶段的实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本阶段在全校的封闭班推行“爱迪英语”英语词汇立体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使得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面貌更加喜人。实验班的教师在实践中也更加成熟起来,课堂教学和词汇活动有了很大的改观。每一个年级组都能独立作战,课题研究更较具体化。

2. 实验班的学生已经能够用“爱迪英语”立体学习法指导自己的单词学习,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机械的词汇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单词学习的技巧和策略,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3. “爱迪英语”词汇立体游戏活动形成常规化的活动。该活动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为每一个同学提供了平等参与的空间,深得学生的喜爱。他们视单词活动为乐园,热切盼望、积极参与。一次次快乐的活动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启迪了他们的心智,放飞了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涂上了亮丽的色彩。

4. 单词游戏活动幻灯片基本形成系列。王香璞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为每个阶段的词汇活动做了系列的幻灯片,用于多媒体辅助词汇活动。多媒体环境下的词汇活动,使词汇活动更加生动、有趣、高效。

5. 理论成果不断涌现。随着科研的深入进行,课题组的教师从实践出发,写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和资料。王香璞老师提出了“英语单词大合成”之说,并对英语的缩合词做更为深层次的研究,据网上考证得知,应该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她拟撰写有关该学说的论文,在理论上给予详尽的阐述。期望揭开英语“隐性合成词——缩合词“的面纱,为我国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开辟一条新的通途。

6. 课题组的教师踊跃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在本阶段,我国教育协会举办了“第三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大赛”,我校的五位老师参加,其中王香璞老师的设计——和刘富启老师的设计——荣获三等奖。

四.善始善终,一如既往。

课题研究进行了长达两年半的时间了,课题组成员的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的劳动,在艰辛中收获者快乐。科研使得课题组的每一个成员有了长足的进步,完成了由普通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化。我们将不遗余力,坚持到底,让课题研究更加果实丰满!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10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xxxx年6月我们数学组部分成员参加了市级立项课题《“问题为串,练习为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做好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教学理论,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方向: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5、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6、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7、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小学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疑者必善学也”,《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让学生自己提问时,学生往往不善抓住主题,问题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甚至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关联不大或背道而驰,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因此,课题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梳理目标的“问题串”,既保护学生“异想天开”和独树一帜的见解,鼓励学生自由地述说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及时组织学生进入有效、有序的状态,紧扣核心内容和知识的前后联系来质疑。只有使“问题串”串于知识的“生长点”、串在思维的“延伸点”,使梳理出来的目标是学生愿意亲身体验和探究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于新知的完整体系中。通过前期努力,学生已经对模式逐渐适应,并愿意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教材的使用和处理有了更多自己的见解。

4、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录像课及图片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进行阶段性考评;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对模式的理解,培养自觉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对模式的生搬硬套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对模式的运用与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矛盾,模式的单一与教学内容的复杂的矛盾,使课题研究有更过的实效性,最终达到老师的自觉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xx学校的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11

一个学年的研究工作,快要结束了。它使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的内涵,总体分析得出明显有一定效果。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认真钻研、严格按照方案来实施课题,边实验边总结,进而寻求更好的实现课题的途径,随着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圆满结束,我的研究课题也有了一定进展,下面我就本学期课题开展情况做一下总结。

一、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的好处。课题开题之初,首先查阅有关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的资料,对其有了深刻的理解。了解班主任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对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有哪些帮助,对农村中学教学有哪些帮助,能弥补哪些缺憾,了解相关材料后,使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的重要性。

二、利用学习到的教育艺术,设计符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课前备教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对于资源中的案例设计等仔细研究。领略教者对教案的设计意图,熟悉教师常用评价语言,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的教学管理方法。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课堂上我尽量运用激励性地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课题教学效果明星提高了。

四、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学习得心得。

由于教师互相交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学习的心得,在讨论中学习进步。

总之,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但只要有耐心,有信心,目的是一定能达到的。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那自己的工作游刃有余。作为研究者,我们还要再进一步走进新课程,走进课题研究,继续体验充实的生活。不过,回顾这一学期参加课题研究的情况,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有时思考还是太过肤浅,上传资料也有些拖拉。今后,在上传资料方面我还要再主动及时些,工作中遇到问题多思考,勤动笔,争取更多的收获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12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xxxx年6月我们数学组部分成员参加了市级立项课题《“问题为串,练习为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做好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教学理论,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方向: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5、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6、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7、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小学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疑者必善学也”,《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让学生自己提问时,学生往往不善抓住主题,问题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甚至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关联不大或背道而驰,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因此,课题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梳理目标的“问题串”,既保护学生“异想天开”和独树一帜的见解,鼓励学生自由地述说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及时组织学生进入有效、有序的状态,紧扣核心内容和知识的前后联系来质疑。只有使“问题串”串于知识的“生长点”、串在思维的“延伸点”,使梳理出来的目标是学生愿意亲身体验和探究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于新知的完整体系中。通过前期努力,学生已经对模式逐渐适应,并愿意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教材的使用和处理有了更多自己的见解。

4、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录像课及图片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进行阶段性考评;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对模式的理解,培养自觉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对模式的生搬硬套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对模式的运用与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矛盾,模式的单一与教学内容的复杂的矛盾,使课题研究有更过的实效性,最终达到老师的自觉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xx学校的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13

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把“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体验”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研究和个人分散研究,我在这一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己从思想上开始重视计算课的教学。

以前,在我总认为计算对于学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而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计算问题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对于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么就简简单单归结为马虎,要么就是老师反复对学生说:“做题一定要仔细,做完认真检查”这样的话语,其结果是收效甚微。自从我们把“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体验”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之后,我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从思想上有了足够的重视,计算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起色。

二、把研讨工作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教师集体研修共组织的两大活动,首先是全组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在10月份完成了,此次活动展示了每位教师计算课的教学情况;其次是集体备课活动,在11月份中旬开始,12月初结束,通过这一轮的集体备课,既优化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

在为期将近三个多月的分散研修过程中,我通过读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自己也不断探寻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现在我平时计算教学形成了这样的模式:上好计算课反思调整日常口算练习计算练习综合课阶段性总结改进再调整

三、教研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讨和个人研修,自己的计算课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问题有了明显的好转,数学成绩有了一定提高。

总之,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会不断认真研究,争取有更多新的突破。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14

自20xx年我园承担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幼小衔接课题”的子课题“5—6岁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以来,在园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积极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认识提高明确方向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园领导组织课题组教师统一思想,认识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们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我们学习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基本特点、一般程序,使参加教研的教师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把握课题的研究进展,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

(一)了解、分析小学生行为规则,制订出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让幼儿意识到:规则是满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正常开展活动,进行交往的保证,而不是对他们的限制,大家只有遵守了共同的行为准则才能愉快地相处。

2、让幼儿意识到: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冲突时,应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

3、让幼儿意识到:一日活动中每一条规则内容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4、让幼儿意识到:许多规则是人为的、可变的,应该客观、灵活地对待,积极主动地争取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二)设计并发放家长问卷,调查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现状。

(三)确定各班研究的重点内容

大一班:在交往过程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维护规则。

大二班: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和维护规则。

大三班:在生活活动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和维护规则。

大四班:在学习活动中,幼儿发挥自主性,尝试制定并遵守维护规则。

二、寻求策略提高成效

(一)课例研讨

我们根据课题开展的需要,以班为单位,每班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由一位教师执教,全体课题组教师听课后,进行课例研讨。

大一班教师z的谈话活动《我要上学了》,通过活动满足了幼儿对上学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做一名小学生的信心和勇气。大二班教师王文辉的游戏活动《玩陀螺》,在游戏中使幼儿树立规则意识,认识到规则的普遍性。大三班教师赵隽的社会活动《制定规则》,教师将幼儿没有规则取书时的混乱场面录制下来,播放给幼儿,使幼儿通过自身体验认识到规则的重要,使幼儿产生制定规则的愿望,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又快又安静地取到书?”,通过讨论共同制定规则,然后按共同制定的规则再实施一次,体验有序、按规则行事的好处,最后将活动延伸为,给一日生活中需要制定规则的环节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随时提醒大家遵守。大四班教师张琴的社会活动《标志知识竞赛》,根据大班幼儿已形成初步的竞争意识的年龄特点,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标志,了解了社会中一些需要遵守的规则,为幼儿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打下了基础。

通过课例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虽然幼儿年龄较小,不能完全脱离成人的限制,却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民主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其自主意识,鼓励幼儿去思考规则的要求,探索规则的合理性,尝试自主制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等,使幼儿深刻理解规则的真正内涵。

(二)个案研究和随机教育

1、个案研究

因为本课题重点研究的是幼儿的规则意识,所以,很多的研究过程,都和孩子一日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仔细观察,因此,我们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既教师选取班内比较有特点的幼儿,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利用个案研究,针对个别幼儿,帮助其形成良好规则意识。

2、随机教育

我们坚持多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有目的的随机教育,促进幼儿观念上的强化。在行动上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已有的经验,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和行为意识。

通过个案研究和随即教育,我们认识到,规则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幼儿园的规则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幼儿园的规则教育要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根本,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手段,使规则真正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三)家园合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家长对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规则意识培养不重视,投入精力少,要求不严格,而且部份家长自身忽视社会规则的不良行为,大大影响了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请家长来园参加课题研讨,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以下是研讨活动实例:

育英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教研活动

————“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1、闫园长介绍课题进展情况

2、闫园长提出课题研讨主题“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3、家长谈对规则意识的认识以及自己孩子在家中执行规则的情况。

▲家长代表A:我的孩子从小托班来到幼儿园到现在大班,从以前什么都不会到现在成为一名懂事、有爱心、做事有规有矩的孩子,我感到很欣慰。就比如说晚上回去做作业,很专心,不像别的孩子一会儿干干这,一会儿干干那。再比如说,在买东西时有时候着急,插个队。这时候孩子就会批评我,“不能插队,排队才是好孩子。”我现在有一个困惑就是:孩子遵守规则是件好事,但规则多了是不是会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

教师z:孩子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习各种规则逐渐成为这会人的过程。孩子们现在处于学习状态,与孩子的个性发展并不冲突。

教师z:您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了规则的内涵,我们的研究也是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如果说我们对规则的认识就是教师的命令,大人的训导,那么过多的规则强加于孩子身上,那就是会影响孩子的个性。但是规则的真正内涵,它存在的社会价值在于满足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有序展开的保证,并不是对某个人的限制。所以说,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更重视激发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来自己制定规则,这样的话,他们认为是合理的、科学的、那自然就会内化、遵守。

▲家长代表B:我对规则意识的认识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在家中我和孩子就张贴着“自己事情自己干,推给别人是懒汉。”这样的标语。再一个就是我重视孩子尊重别人,比如对老人,对残疾人等,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现在我发现孩子有逆反心理,不听话,例如写字的时候不求质量,只求速度,为的是争第一。

教师z:这种现象确实在您孩子身上出现,她非常要强、好胜、事事都争先。关于写字,我想这也涉及到了规则的问题,完成写字任务,到底有哪些规则?如坐姿、策划、工整及速度等,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教师、大人没有把具体的规则交代清楚。

教师z:有时候可能是孩子错误领会了老师的意思,比如说,某个孩子平时写字很慢,有一天快了些,老师就会表扬他,而您的孩子误以为老师更看重的是速度。

▲家长代表C:我的孩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我比较担心的问题也同前面那位家长一样,规则的制定会不会抑制孩子个性的发展,在平时和别的小朋友相处的时候,我的孩子就总是退缩,不去争抢。学习时,也是只有当他有十足的把握的时候,才会去回答、完成。

教师z:我想您的孩子其实的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至于他的性格表现是和他的先天气质相关的。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您的孩子自律能力特别强,其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我们研究的宗旨目的,也就是为了培养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

教师z:我们更应看重关注的是怎么样去增强您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多表现自己。

▲家长代表D:我的女儿是一个特外向的孩子,也好激动,很多时候无意中就受到了伤害,在班级进行了规则意识的培养之后,有了很大进步,行为上有所控制,而且还会管束我们大人的行为。

教研主任z: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其实孩子与父母这份不可取代的亲情、血缘关系,你们的言传身教,你们具备有更强的教育和影响力度,我想你们在家中下的工夫一定也不少。

教师z:孩子们之间交往的规则对孩子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规则它就象桥上的防护栏,提供安全感和保障,保护孩子自由探索外部世界,而不用害怕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4、闫园长小结课题研讨中家长的问题,确定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①规则会不会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

②孩子不听话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指导?

③怎么样在协商、平等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④如何让幼儿懂得更多的交往礼仪,让幼儿用直观的方法理解规则。

5、教科研中心杨老师小结

①肯定了教研成绩,布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②征集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把握家长、教师爱孩子的主线,分类,有针对性的召开小型家长会,理解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让家长之间互相影响。

▲通过摄像、对比的方法,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的表现,从而萌发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想法。

三、总结积累收获成绩

闫园长撰写的论文《5—6岁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研究方案》获省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

z撰写的论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研究》获省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

四、回顾过程反思不足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专家的专业引领

课题组应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课题研究获得专家的专业引领。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争取在研究策略与方法上有更大的创新并能及时总结有益经验,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反思等。

2、研究方案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经过前一时期的实施,我们应将研究中的不足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地补充方案,加强课题的操作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使课题研究真正为幼儿服务,为教育服务,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3、与家长的联系还需更紧密些。

虽然我们开展了“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的主题教研活动,但是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还需更紧密些,利用各种途径,让家长更加了解我们的课题内容,实施方法等,使家长更能够配合我们的研究,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