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爱习作提供的中学科研工作总结(精选28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借“二期课改”教师全员培训的东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教师观念改变,理论水平提升,教科研积极性高涨:
应该说教师培训产生了很好的效应,新观念、新理念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带动了教科研的积极性,其表现为:
1、本学期申报立项区级重点课题一项。
2、本学期区级课题结题一项。
3、本学期报名参加区第八届教师评选的教师达10余人,占全校教师总数30%。
二、教科研工作“量”的发展,更期待“质”的飞跃:
虽然教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仍有不足之处:一是面还不够广,相比较理科、政史地、艺体发展较快,而占教师比例较大的语、数、英发动不够。二是层次不高,主要表现为申报课题较少,且级别低(仅为区级课题)。
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由学校组织骨干力量研究和开发课题,以争取高级别课题的立项,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各学科组必须建立研究课题。为此,可开设校级课题,对研究价值较高的,可进一步申报高一级课题。
3、对教师的随笔、反思、体会等教科研元素要进一步落实反馈,使其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三、须健全学校教科研工作机构:
除校教科研工作领导班子外,建议成立校学术小组,参与对教师教科研成果的评审。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学校的科研工作继续得到了香坊区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区进修校科研部的指导与校长室的关心下,依据“品味立校、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以“智能与人格共谐发展”为育人目标,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校园家园”的校风,“爱心奉献,德艺双馨”的教风和“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学风,学校科研室继续发挥教育教学先导者、加油站与参谋部的重要作用,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创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总结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规范过程管理,落实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负责人是本学科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他们是教学研究的引领人,青年教师的建设人、学科质量把关人,他们有雄厚的广博知识,多年积累丰富经验,率领本组青年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克服有些课题脱离课堂实际的,抽象写几篇论文就结题的怪现象。“十一五”市级课题《分层次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我校近十几年来唯一的市级课题,课题组在贾校长、马校长的督促下谨慎而有序地进行,所有参与研究的教师也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懈的努力着,每月的科研例会也基本围绕着课题展开,无论是子课题负责人,还是具体的研究人员,对此项研究工作都给予了极高的热情。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几位老教师,对于上报的材料打印起来很吃力就坚持手写,上缴的材料量很大,但在老教师这里无一空项令人感动。进行我校各课题组的中期材料检查、验收工作,要求每位实验教师都要有材料,并且对各课题组上交材料的时间、质量及项目都作了很精细的比较和统计,将这些记录在案,与期末上交的阶段总结及实验材料情况一起作为本学期的课题组阶段量化、常规化、制度化的.考核项目,为最终评审出优秀课题组和课题组顺利结题做准备。
二、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抓好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工作,定期出版《明珠之光--科研信息报》、组织不同范围的教师培训、讨论、座谈等,以教师自学、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落实对教师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指导,促使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科室职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科研室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认真组稿,积极向各级部门推荐教师教学论文。本学期内先后组织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征集4次,共上缴论文30余篇。其中,省级一等奖4篇、二等奖8篇;市级一等奖8篇、二等奖15篇,目前,还有部分论文证书还没有下发,并不在统计之内。
工作中我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虚心学习,不断充实提高,努力使本室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卓有成效地完成好各项工作。科研室开学以来,得到各级领导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得到各相关部门,全体教师的大力协助,为圆满超额完成各项工作,借此一并表示感谢,今后我们会加倍努力为学生服务,为一线教师服务,与各相关部门精诚合作,愉快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我们圆满并超额完成既定任务!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3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学期的教科研扎实有效地推进着,实效是本人工作的出发点!
一、以教学常规为抓手,扎实有效推进教科研工作
教学常规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扎实抓好常规工作,才能立足精准教学。本学期在教科研方面的做得扎实有效
1、各教研组制定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9月初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组会议,就本学期的教研安排共同学习县发展中心发的工作行事例,特别强调几个工作的时间截点、工作的有效、各方面的工作必须有实际操作方案,坚决杜绝一切虚假、事后做假行为。
2、在9—1月份,教研室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原则,立足本校,搭建平台,深入挖掘我校部教师内涵,充分发挥我校市县骨干教师、省市大赛获奖教师和“三名”教师的辐射、引领,青年教师汇报课、市县骨干教师展示课、省市大赛获奖教师观摩课、 “三名”教师示范引领课(讲座)、分层次开展教学研讨,并组织集中评议,同时安排骨干教师去省内外参加有质量的专题学习和课堂教学观摩,并且学习回来后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对学校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每次活动都有专人进行现场拍照,现场考勤,这一学期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听课的考勤也做到真实,听很多老师反映,这个学期的教研活动的风气大有改进!
3、《校本研修录》的完成情况做到真实有效,特别是听课记录,由于常规要求,学期末都要检查,这个学期以抄手册为完成任务的现象少了很多,从检查过程来看,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同时也可以很自豪地说,专职老师手册完成率达到了100%!
二、以培养年轻教师站稳讲台为目标,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我们学校历来都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又有三位新老师加入我们的队伍,他们具有良好的素质,为我们的'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学第二周,在校长室的布置下,教研室安排了新教师汇报课,叶玲玲、王周君、杨清月等三位老师为我们上了汇报课,安排了专职老师进行课后指导,听这三位老师反映,收获很大,以后可以多安排此类的活动。
三、以教师素养业务评比为手段,推进教师素养提升
本学期,教科室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项的教师素养评比,取得很大成绩,黄鑫龙老师在安徽省教科院组织的生物优质课比赛中,获省二等奖,王周君老师获合肥市信息化大赛二等奖,王恒贵和外校人员共同参与的国家级课题结题,并荣获证书。
在这次取得成绩的背后,有我们的老师积极的探索与共同协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在此,对他们的付出与取得成绩表示祝贺!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校本研修录》的记录特别是听课的随笔还不够多,听课的思考存在欠缺,个别老师还是存在抄手册的现象,有些工作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的,质量低下的现象也占一部分。
总之,我们努力了,工作有了一定的实效,但在实效的路上,我们不能有片刻的停留,来年需要改进的方面还很多,但只有在实效的路上一直走着,我们一定会让教研也能成为每个老师自觉的内在动作,更有效地促进教学!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4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提升素质、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让每一位教师快乐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教育理念先进、内部管理科学、教师素质过硬、办学条件优越、教育教学质量高、人民群众满意的特色学校”。
一、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我们本着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校领导不仅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带头参加教育科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力争使自己成为领导科研工作的内行。在学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开展教科研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学校领导给予有力的支持。如教科研活动中的外出学习,请人辅导,课题研究津贴、奖金,购置电脑等办公设施,购买图书征订刊物,编辑资料等等都有保障,学校还常年聘请原县教科所常务副所长高锡琪老师担任学校科研工作的顾问,为学校科研再上台阶出谋划策,效果良好。我们多次外派教师到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定期邀请惠农区教研室专家指导。每学期我们对教师课题研究进行检查验收评优,对验收合格的课题兑现课题研究金费。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实施我们成立了课题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动承担课题教研的指导和领导之责。教务处负责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调查、活动协调、考核评比工作。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各级骨干教师和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是骨干力量,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
二、形成完善的课题研究制度
我校的整个科研过程为: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实施计划总结反思再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实施计划总结反思再提出问题循环往复,研究不已。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们在参与中探寻,在探寻中思索,在思索中变革,在变革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我们十分重视选题工作,选题时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寻找合适的
切入口,选优势项目或疑难问题,注意面向教育教学实际。在教育科研中我校进一步制定并完善了有关教育科研的各项工作制度。每个课题组都求照章执行,使我校科研工作项项都在制度管理的范围内,这些制度的落实,使我校的科研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步入规范化。在考核机制上,我们把科研与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制订必要的考核制度,建立管理和考核制度。一是建立起教育科研常规管理制度。我们制定了《尾闸中学教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尾闸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尾闸中学教科研管理条例》、《尾闸中学教科研管理制度》、《尾闸中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尾闸中学课题成果评价推广制度》等制度。二是加强对教师教育科研绩效的考核。一是目标激励,根据教师教学和教育的能力、水平,根据教师执教的学科的特点,引导教师制订目标,以此来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兴趣。三是引入激励机制,对教师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我们充分以肯定,评选校级科研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中把教师科研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使教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四是物质奖励,对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我们依照学校制订的有关制度,根据量化考核表的记载,与每学期期末的量化考核挂钩,分别给予物质奖励。五是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解决教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三、抓实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这是我们教科研的主题。我们的课题研究应着力与课堂,要让我们的研究走进课堂。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在教学中体现列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一,也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该举措的实施,大大调动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现已开题的两个市级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自觉地体现课题研究的精神。通过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活动目的是让教师间互教互评解决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在评课中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通过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活动使教师都能用心研究新教材,用心上好每节课,以实干羸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打造形象工程。为
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课堂教学,我们将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以小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有效研究。小专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一个新的发展形式。我们所进行的小专题研究是针对教师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小现象。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每学期教研组对教师所确定的小专题进行认真梳理和修改完善,主要程序是教师寻找问题,叙述问题。确立专题,分析案例。案例分析就是在小专题研讨会上,小专题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小专题出示相关的案例,教师围绕案例中的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在不同教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资源,拓宽思路,提升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方向。教师所确定的小专题通过学校领导小组审批后教师要围绕所确定的小专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在教研组会上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小专题研究的落脚点要与教研组“三课”活动融为一体。每位教师要根据小专题研究的需要,按照“确立研究点设计教学课堂实践反思诊断修改提高”的程序,植根于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观测、思考、实践、研讨,逐步形成小专题成果。每位教师要根据确立的小专题上一堂研究课,要将研究课成为小专题研究的课例,共同研磨,共同反思,共同提升。教研组每学期组织教师根据所确定的.小专题上一堂研究课。具体作法一是围绕小专题研究进行说课。教师介绍自己近期小专题研究的实施策略、研究点及达成的目标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二是现场观摩听课。教研组教师和学校领导共同参与。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片段录像作为后续研究的重要素材。三是集体会诊评课。评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研组长课前确定中心发言人。评课要根据小专题研究方向,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着眼点,对设计的理念、教学策略、研究点的落实、目标的达成等方面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诊断。同时,每个听课老师要结合自己小专题研究过程进行补充评价,授课教师根据评课人的分析诊断,对小专题研究进行很好地反思。教研组要根据教师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形成研究成果集,成果集可以是叙写的教学故事、案例、研究报告、专题小论文、专题反思等,作为学校期末小专题研究成果评优材料。四是评估鉴定。由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对研究的情况进行专题小结,为教师后续研究指出研究的方向。每次活动中学校都要征收教师在小专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方向。
四、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教研的扎实开展,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不同发展,让每位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分组讨论与同伴交流的习惯,要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倡和引导学生的求异的思维,激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06年以来我校的教育科研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队伍日益扩大,研究领域继续拓宽,科研管理日趋规范,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我校承担8项市级课题和1项自治区课题,5项课题已经结题,并在学校全面推广。正在研究中1项自治区和3项市级课题。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宁夏首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王跃兵、王丽琴、马玲荣老师的科研成果荣获三等奖,在宁夏十一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马玲荣老师的科研成果荣获一等奖,王跃兵、王丽琴、吴秀荣、寇会贤老师科研成果荣获二等奖。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06年以来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4篇。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修炼,提升了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自治区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351”人才1人。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小专题研究为依托,探索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稳步提升了教学质量。20xx年中考升学率70%,学生综合素质名列惠农区前茅,中考体育成绩连续两年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二名,20xx年中考升学率86%,居全市第一名,各学科中考成绩较上年有了大幅提升。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5
一年来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力求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一学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下,我校教科研再创佳绩:共有46篇论文在省、市、刊物上发表;有81篇论文在省市教育学会及教科研机构的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已做好中期汇报的准备工作。向教科研要质量,以教科研来创建我们护漕港中学的办学特色已在全校成为共识。
一学年即将结束,现就我校教科研情况作简要总结,从中总结经验,以确定我校教科研的长远规划,为我校的教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继续强化教科研管理
学校一直重视教科研工作及其人员的配备,在原有教科骨干力量的基础上,由教科室牵头,组织校研究小组,积极发展新的骨干力量,以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业务骨干为主要力量充实到研究小组,使我校的教科研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校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搞科研,发挥了示范作用
“科研兴校”人人有责。校长室、教导处及其它处室的几位同志多次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传达大量的现代教育理论的教科研信息,并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许多指导性的意见。
张锦标校长是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曾主持过多项苏州立项规划课题和张家港市立项规划课题,现主持苏州市“十一五”立项规划课题《以沟通促师生偕进的策略性研究》,是教科研的行家里手,本学年发表论文6篇,论文获奖2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朱彩霞副校长直接分管学校教科研工作,并主持张家港市“十一五”立项规划课题《对我校留守子女的现状调查与教育的研究》,并经常组织召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有科研项目的研究小组人员会议,布置落实我校有关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尤其对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如何围绕学校的“十一五”课题来确定各部门的子课题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本学年,也有两篇论文获奖。
三、加强学习,培育浓郁的科研氛围
本学期,我校着力于校本培训,营造校园文化、为此,千方百计,拓宽渠道,方便教师的学习,以更好地从事于教科研工作,具体体现在:
1、学校投入一批资金,购买了一批教育科研书刊杂志:《人民教育》、《教育参考》、《江苏教育研究与实践》、《苏州教育研究》、《苏州德育研究》、《张家港教育研究》、《素质教育大参考》、《课程教材教法》等。
2、学校专门为教师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并申请加入了“苏州名校资源网,以方便教师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收集信息,了解当今的教育教学现状,时刻关注教育最新动态。
3、学校多次选派各学科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参观了一些办学有特色的学校。还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各科、各类教科研方面的培训,特别是有8位教师赴上海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拓宽了教师的眼界。学校也编订了各种教科研学习材料,帮助教师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
4、本学年,我校通过五届三次教代会重新修订了“护漕港中学教育科研奖励条例",增加了奖励额度,对获奖和公开发表的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成果的个人和成绩显著的集体给予重奖。
5、本学年,学校经教代会通过“护漕港中学骨干教师津贴制定实施办法”,把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及成果列为一项重要的评分栏目。鼓励教师成名师,成骨干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并制定了学校骨干教师考核细则,对学校的骨干教师建立奖励机制。
6。本学期出好了五期《护漕港中学教科研信息简报》,六期校文学社刊物《清音》,并编印了四期教科研刊物,简报工作能做到不拖拉,文学校刊注意文章质量,教科研专刊注意各种教科研信息的采集。
学校的各项投入使教师有一个学习的空间,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水平,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了“科研兴校”的意识,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四、课题研究更加务实,教科研再创佳绩
教科研的课题来源于教学中的问题,自去年我校苏州市“十一五”立项规划课题《以沟通促师生偕进的策略性研究》和张家港市“十一五”立项规划课题《对我校留守子女的现状调查与教育的研究》确立以来,教科室便本着务实原则,召开了学校课题研究专题工作会议,确定主要研究人员,分解子课题,明确各自的任务,制定学校总的研究计划,并要求各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实际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发动各教研组、备课组,围绕学校的课题制定自己本备课组的子课题研究计划。如针对苏州市立项课题,语文教研组制定了《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技巧的研究》,数学教研组制定了《如何让数学作业批改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英语教研组制定了《如何利用英语口语教学强化师生沟通策略性研究》等。
在上学年研究的基础上,本学年的研究进一步务实,强调积累成败的个案,并进一步修改了中期报告,制定了详实的课题中期汇报会,做好了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
学校还成立的教科研沙龙负责每期的《护漕港中学教科研信息》采集,并由召集人编印好。每次活动前制定好主题,大家围绕这个主题事先准备,查阅资料,相互学习。教科室还根据最新教育动态编印了一些学习材料,供教师学习之用。并根据课题研究进展的情况,定期发布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积累好过程性资料。并将学校科研成果与有关教科研信息一道编入《护漕港中学教科研》专刊,便于全校教师的学习。
务实的科研必将取得实际的效果,一学年来,学校发表与获奖的论文创学校历史之最,共有46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81篇论文获各级各类奖项。不少老师还根据学校的课题进行总结,所写的感悟与体会都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如岳扣英老师撰写的《对班级中外来民工子女的管理初探》,颜彬老师的《浅析苏南地区“后进生”的成因及表现特点》,李贵根老师撰写的《以心对心,以情对情——论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徐跃英老师的《如何挖掘学生英语潜能》。
当然,一学年来的成果只能说明我们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兄弟学校、名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欣喜之余,我们也有不少反思。
首先,教师参与教与教科研的发动面还不够广,有些小三门的学科没参与到教科研中来。
其次,教科研工作特别是课题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务实。
再者,教科研成果及论文获奖和发表的层次还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尤其在论文的发表方面,要向核心报刊杂志看齐,向有稿费的报刊杂志看齐,以提高教科研的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最后,在专家的引领方面做得还不够,还需要多点“请进来”与“走出去”。
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全校教师团结一致,我校的教科研将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走下去。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6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借“二期课改”教师全员培训的东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教师观念改变,理论水平提升,教科研积极性高涨:
应该说教师培训产生了很好的效应,新观念、新理念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带动了教科研的积极性,其表现为:
1、本学期申报立项区级重点课题一项。
2、本学期区级课题结题一项。
3、本学期报名参加区第八届教师评选的教师达10余人,占全校教师总数30%。
二、教科研工作“量”的发展,更期待“质”的飞跃:
虽然教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仍有不足之处:一是面还不够广,相比较理科、政史地、艺体发展较快,而占教师比例较大的语、数、英发动不够。二是层次不高,主要表现为申报课题较少,且级别低(仅为区级课题)。
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由学校组织骨干力量研究和开发课题,以争取高级别课题的立项,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各学科组必须建立研究课题。为此,可开设校级课题,对研究价值较高的,可进一步申报高一级课题。
3、对教师的随笔、反思、体会等教科研元素要进一步落实反馈,使其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三、须健全学校教科研工作机构:
除校教科研工作领导班子外,建议成立校学术小组,参与对教师教科研成果的评审。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7
年度中学科研工作总结本年度,在区科研室的科学指导之下,在校长室的领导之下,我校科研工作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学期研修专题及个人微课题为切入点,以研究高效责任课堂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充分发挥科研“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取得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㈠课题研究扎实有序
⒈学校课题研究
我校课题研究工作按照学校课题-每学期研修专题-教研组子课题-个人微课题的思路展开。上学期根据学校课题和学校实际,把“高效责任课堂策略研究”作为子课题提出,下学期研究“任务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探寻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责任感的有效策略。
①课题理论支撑,专家引领为了更好的使广大教师明确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我校校级领导担纲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任务,牟校长和姜校长分别进行了以课题研究为主题的台湾、香港、东北师大外出学习汇报、创设高效课堂策略的讲座和“任务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等,精彩的讲座使教师们汲取了先进经验,开阔了视野,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②活动研讨,同伴互助扎实开展教研活动,采取活动前培训,活动中跟踪,活动后总结的形式,保证课题研究活动的有效。学期初科研计划中围绕研修专题确定学期教研组活动主题,主题均围绕学校课题展开,活动前对课题组长进行培训,引导课题组长做好相关准备,通过理论学习、评课交流,专业引领等,研究出学科高效课堂策略。校本论坛是我校一直坚持的课题研究平台,活动呈现“半月一次坚持不辍,一次一主题清晰分明,一次一反思引导感悟”的特色。本年度主题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分别是高效责任课堂策略研究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从课题主持人到骨干教师,科研带头人及普通教师,全员参与,集思广益,在不断地研究中达成同伴互助的效果,使课题研究扎实有效。
③课堂实践,不断修正课堂是教学科研的主阵地,只有在课堂的不断实践琢磨中课题研究才能找到依附点,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年度的各种教学活动,比如骨干引路活动;青年教师五课功大赛之听评课比赛、白板应用大赛;复习研讨课;点击课;师徒展示课等,所有课都要体现出本学期研修主题及个人课题的研究,在这样的反复实践打磨的过程中,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教师个人专业得到发展。同时课题主持人——牟校长逢课必听,逢听必评,很好的带动了老师们的研究意识。
④主题反思,引导提高我校一直有课题活动中“问题反思”的'传统,通过问题的提出引领教师在获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的研究,之后汇总在一起,共同反馈,经验共享。同时为促动教师及时发现自身在研究中的优缺点,查找出问题,及时纠正,我校开展了“课堂自我观察”活动,通过观看自己上课的录像,查找问题,写观课反思,从而落实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⑤课模导航,倡行课改为改变我校课堂满堂灌的现象,打造以生为本的责任课堂,下学期在课题主持人牟校长的策划之下,由科研室牵头,在初一年级进行了课堂改革之任务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前期广泛调研基础上,学校课题组进行了反复论证思考,最终研究出适合七十七中学学情的“任务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之后利用校本论坛时间针对全校教师进行解读,初一三位备课组长进行了几轮课堂实践,牟校长、姜校长亲自听课把关,评课指导,既有备课组内的培训又有一对一的点评促进,使广大教师在理念上改变,行动上改观。同时科研室在教学设计,集备记录的设计上均进行了改革,以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目前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入到了稳步推进阶段,很好的促动了学校课题研究的发展。
⒉个人课题研究
①区级课题科研室积极做好区级课题的管理工作,及时传达区科研室的要求,过程中指导,及时总结提炼。学校共有十一位教师承担了区级课题研究,科研室组织参与教师进行了培训、开题。上学期共有七位教师按时结题,下学期有五位教师申报了个人微课题。通过区科研室的指导,使部分教师能在平时教学中进行科学研究,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课堂效率。
②微课题每位教师在开学初均围绕研修专题和学校课题确立个人微课题,并在教研组中讨论通过,科研室把关,对于教师微课题的设立进行培训和指导。之后教师制定个人课题研修计划,科研室采用计划模板的形式指导教师填写计划。在学期实践中,要求教师上的常态课、研讨课、引路课、大赛课、复习课均要带着个人课题上课,把个人课题研究在课堂上的体现,作为评课的重要指标,科研活动中及时总结。学期末撰写个人课题研修总结,积累经验,反思不足,提炼成果。㈡成果提炼求真务实各位教师积极围绕学校课题、研究专题、微课题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多人的作品公开发表或获奖;科研专刊《睿思》通过“科研动态”为广大教师提供科研信息,“教师走笔”则发表教师的科研反思以及论文、案例等。这些成果很好的营造了科研氛围,帮助教师提高科研素养,同时也证明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中的不足
⒈区级课题因种种原因没有按时结题,虽然研究思路比较清晰,但是在及时总结提炼方面仍有欠缺。
⒉课题研究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应付现象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用事实说话,使研究工作更有实效。
⒊尽管部分教师已经有了科学研究的意识,但是在独立承担课题研究方面的积极性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个人课题立项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⒋科研工作考核力度不够,问题反馈不够及时,造成问题堆积的现象。
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课堂实践不够成熟,理论和实践契合不足。
三、整改措施
⒈把课题研究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用教学成绩的提高来影响教师认识到科研的意义。
⒉积极提炼科研成果,集结整理成册,一方面提高科研积极性,另一方面为结题准备。
⒊加大科研考核力度,通过考核、评奖等手段使教师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实践,期末评选出科研先进个人进行表奖。
⒋积极寻求专家指导课模的实践,采用树立实验教师,进行实验班实验教学的方式使课模的研究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总结过去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科研工作思路清晰,作风扎实,以后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教育教学的进步,学校特色的彰显,学校内涵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8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提升素质、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让每一位教师快乐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教育理念先进、内部管理科学、教师素质过硬、办学条件优越、教育教学质量高、人民群众满意的特色学校”。
一、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我们本着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校领导不仅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带头参加教育科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力争使自己成为领导科研工作的内行。在学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开展教科研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学校领导给予有力的支持。如教科研活动中的外出学习,请人辅导,课题研究津贴、奖金,购置电脑等办公设施,购买图书征订刊物,编辑资料等等都有保障,学校还常年聘请原县教科所常务副所长高锡琪老师担任学校科研工作的顾问,为学校科研再上台阶出谋划策,效果良好。我们多次外派教师到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定期邀请惠农区教研室专家指导。每学期我们对教师课题研究进行检查验收评优,对验收合格的课题兑现课题研究金费。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实施我们成立了课题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动承担课题教研的指导和领导之责。教务处负责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调查、活动协调、考核评比工作。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各级骨干教师和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是骨干力量,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
二、形成完善的课题研究制度
我校的整个科研过程为: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实施计划总结反思再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实施计划总结反思再提出问题循环往复,研究不已。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们在参与中探寻,在探寻中思索,在思索中变革,在变革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我们十分重视选题工作,选题时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寻找合适的
切入口,选优势项目或疑难问题,注意面向教育教学实际。在教育科研中我校进一步制定并完善了有关教育科研的各项工作制度。每个课题组都求照章执行,使我校科研工作项项都在制度管理的范围内,这些制度的落实,使我校的科研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步入规范化。在考核机制上,我们把科研与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制订必要的考核制度,建立管理和考核制度。一是建立起教育科研常规管理制度。我们制定了《尾闸中学教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尾闸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尾闸中学教科研管理条例》、《尾闸中学教科研管理制度》、《尾闸中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尾闸中学课题成果评价推广制度》等制度。二是加强对教师教育科研绩效的考核。一是目标激励,根据教师教学和教育的能力、水平,根据教师执教的学科的特点,引导教师制订目标,以此来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兴趣。三是引入激励机制,对教师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我们充分以肯定,评选校级科研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中把教师科研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使教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四是物质奖励,对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我们依照学校制订的有关制度,根据量化考核表的记载,与每学期期末的量化考核挂钩,分别给予物质奖励。五是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解决教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三、抓实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这是我们教科研的主题。我们的课题研究应着力与课堂,要让我们的研究走进课堂。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在教学中体现列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一,也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该举措的实施,大大调动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现已开题的两个市级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自觉地体现课题研究的精神。通过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活动目的是让教师间互教互评解决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在评课中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通过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活动使教师都能用心研究新教材,用心上好每节课,以实干羸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打造形象工程。为
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课堂教学,我们将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以小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有效研究。小专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一个新的发展形式。我们所进行的小专题研究是针对教师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小现象。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每学期教研组对教师所确定的小专题进行认真梳理和修改完善,主要程序是教师寻找问题,叙述问题。确立专题,分析案例。案例分析就是在小专题研讨会上,小专题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小专题出示相关的案例,教师围绕案例中的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在不同教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共享资源,拓宽思路,提升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方向。教师所确定的小专题通过学校领导小组审批后教师要围绕所确定的小专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在教研组会上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小专题研究的落脚点要与教研组“三课”活动融为一体。每位教师要根据小专题研究的需要,按照“确立研究点设计教学课堂实践反思诊断修改提高”的程序,植根于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观测、思考、实践、研讨,逐步形成小专题成果。每位教师要根据确立的小专题上一堂研究课,要将研究课成为小专题研究的课例,共同研磨,共同反思,共同提升。教研组每学期组织教师根据所确定的小专题上一堂研究课。具体作法一是围绕小专题研究进行说课。教师介绍自己近期小专题研究的实施策略、研究点及达成的目标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二是现场观摩听课。教研组教师和学校领导共同参与。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片段录像作为后续研究的重要素材。三是集体会诊评课。评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研组长课前确定中心发言人。评课要根据小专题研究方向,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着眼点,对设计的理念、教学策略、研究点的落实、目标的达成等方面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诊断。同时,每个听课老师要结合自己小专题研究过程进行补充评价,授课教师根据评课人的分析诊断,对小专题研究进行很好地反思。教研组要根据教师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形成研究成果集,成果集可以是叙写的教学故事、案例、研究报告、专题小论文、专题反思等,作为学校期末小专题研究成果评优材料。四是评估鉴定。由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对研究的情况进行专题小结,为教师后续研究指出研究的方向。每次活动中学校都要征收教师在小专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方向。
四、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教研的扎实开展,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不同发展,让每位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分组讨论与同伴交流的习惯,要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倡和引导学生的求异的思维,激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06年以来我校的教育科研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队伍日益扩大,研究领域继续拓宽,科研管理日趋规范,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我校承担8项市级课题和1项自治区课题,5项课题已经结题,并在学校全面推广。正在研究中1项自治区和3项市级课题。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宁夏首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王跃兵、王丽琴、马玲荣老师的科研成果荣获三等奖,在宁夏十一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马玲荣老师的科研成果荣获一等奖,王跃兵、王丽琴、吴秀荣、寇会贤老师科研成果荣获二等奖。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06年以来在市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4篇。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修炼,提升了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自治区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351”人才1人。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小专题研究为依托,探索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稳步提升了教学质量。20xx年中考升学率70%,学生综合素质名列惠农区前茅,中考体育成绩连续两年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二名,20xx年中考升学率86%,居全市第一名,各学科中考成绩较上年有了大幅提升。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9
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工作就要结束了,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是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忙于期未的收尾工作。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向全体学生,引发学生的内在机制,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进行学习,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早已为大家达成共识,以下是我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一、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为了节省老师的备课时间,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同仁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本学期数学组采用了集体分节备课,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教案力求符合下列要求:
教学目标应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确定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引导与规范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校的学生特点安排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法。课堂模式百花齐放。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从发展的要求看,就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数学,具备在未来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本学期重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的要点是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和怎样复习,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能上好每一节课,根据我校硬件的优势、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后辅导
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件繁重的工作,每天都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批改一百多本作业,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习成绩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他们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
四、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改进教学的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本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做一个教学的案例研究,每个案例都是按“三实践、两反思”的原则进行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全组教师都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通过这次活动一方面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累反思的素材,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决策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今后工作的设想
全组走出去听课;利用本校的资源,即信息技术,每位老师上一节录像课,通过自己观察自己的录像课查找差距和不足;每个备课组搞一个课例研究;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机会留给年青人;初一搞学生错题档案袋、好题档案袋,目的是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成绩;休息日开提高班、补差兴趣班等。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0
我校科研工作以《xxxx中学校本研修管理机制与运作模式》为指导思想,落实好校本研修中对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为科研目标,结合我校总课题研究的过程为抓手,开展了我校的科研工作,现对本学期的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实现科研工作的信息化,成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
科研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是今后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快捷、高效、信息量大的特点,对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有着其它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科研室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功能,努力搞好科研工作。
⑴加强“科研室频道”的建设。截止到本学期为止,科研室管理的“科研室频道”已经运行两年多了,共撰写、收集和整理了各类文章300多篇,主要有我校科研信息、科研文章、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方面的文章。本学期能一如既往的重视“科研室频道”的建设,每月能有5~10篇各类文章挂在“科研室频道”上,能注意发挥广大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注意发现和挖掘出教师中好的科研案例,并及时的给予报道。如:发现许琳和吴炯的论文有一定的质量以后,科研室能及时的通过《科研简报》给予报道,并能挂在校园网上。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努力把校园网中的“科研室频道网站”建设成为科研工作的信息服务平台、理论学习平台、讨论交流平台和科研管理平台等。最近我校的校园网又在重新完善和规划,其中科研频道也是在不断的调整之中,科研频道通过调整之后进行了细化,增加了几个新的拦目,这样有利于教师们的学习和交流,也对科研工作的管理,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⑵加强对“科研课题”频道的建设。该频道是科研频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筹建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科研课题的研究、服务和管理,上学期将我校所有的课题“开题报告”都挂在了网上,其中也包括课题研究计划等。并对课题组成员参与“科研课题”频道建设提出了要求,要求各教研组课题负责人,每学期只少要有案例挂在该频道上,而且要保证质量。本学期仍贯彻和落实了这一原则,引导教师共同来参与该频道的建设,使之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目前挂在该频道上的案例是比较少的,今后要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积极的关注和参与这个板块的建设。
⑶加强探究型课程的频道的建设。上学期对各班级学生组长进行了有关技术方面的培训,在同学和指导教师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利用率和参与率不是很高的,上期末挂在网上的探究性学习成果(体会、心得、建议、课件等)仅有30余篇,本学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加强了宣传,使“探究频道”的利用率有所提高。
二、抓好“科研简报”的出版工作,成为老师们的良师益友
科研室坚持“科研简报”每月出版一期,本学期出版了4期,目前共出版了46期,对教师的科研理论的学习、相互交流、增加科研信息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科研简报”的前身是“探究型课程简报”,也是二期课改的产物,根据简报的特点,每一期都送到区《xxxx教育报》社中,成为了我校向外展示科研工作的一个窗口。下学期在继续出版的基础上,多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争取在内容、版面设计和新颖方面都有所加强,使之真正成为大家喜欢的朋友。
三、通过课题研究促进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
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是促进二期课改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我校在实际中认识到,要开展好学校的科研工作,没有一支科研骨干队伍是不行的。因为科研骨干教师在学校的科研活动中能起到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要使学校科研工作能得到普及,不断的深化,必须要以科研骨干教师为基础,以课题为平台,不断的扩大科研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实现科研的实施目标。所以,在实践中我们感到通过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和参加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多种途径,都是培养科研骨干教师的好方法。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科研室把各教研组内承担子课题研究的教师组织起来,把这些教师作为科研骨干教师来进行培养,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科研室对课题组的建设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每月能坚持召开一次课题组会议,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定期组织他们学习科研理论、科研方法、进行科研活动方面的研讨交流,注意引导和提高这些教师的研究能力。本学期已经召开了3次课题组老师会议,学期初组织他们与专家对话,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了调整,通过思想碰撞和相互学习,逐渐的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在校内有一定影响的,有一定能力的科研骨干队伍,在深入开展的科研工作和校本研修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另外,我们也把教研组长也作为科研骨干队伍来培养的,通过教研组长例会,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培养他们科研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引导他们重视教研组层面的科研工作管理,通过校本研修把科研工作真正的贯穿到教学工作之中去。
四、抓教学反思提高了教师对二期课改的认识
教学反思是科研的基础工作,科研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我校重视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但主要是通过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来实现的。校本研修是二期课改的产物,也是我校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主要方法,因为校本研修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教学反思的过程。我校每学期都要求各教研组,开展以“三阶段两反思”为主要特点的校本研修活动,通过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的3个主要因素的反思和互动过程,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改善教学质量。我校教导处和科研室认真落实各个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的计划,并作为考核和管理教研组科研工作的指标之一,科研室注意收集教师在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反思性案例,通过在“科研简报”和网站平台上的交流,来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教学反思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研究活动。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反思是校本研修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隐含着一种基本信念:教师也是研究者。自我反思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和前提,我校非常强调和关注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导处在检查教案时,有意识的检查教案中的教学后记,促进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的提升。教学后的反思,在同伴合作反思和专家引领下,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的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了教学研究的主体,我校要求教师在课例研究结束以后,在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写出反思性的案例,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在课例中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我校已将近几年各个教研组在课例中的案例收集成册,有些制成光盘,已经成为了我校宝贵的科研方面的学习资源。实践证明,注意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能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另外,把课题的研究纳入到教研组的校本研修的计划之中去。各教研组每月利用校本研修的活动时间,经常通报本组内子课题的研究动态,引导本组教师关注和参与对本组子课题的研究。使之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充满合作,在组内经常性开展研究和讨论,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促进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逐渐形成良好的组内工作、学习、研究与一体的科研学习氛围。
五、科研工作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转变教师观念看起来是一个老的话题,但也是推进二期课改的显著标志。通过几年来我校的科研工作、校本培训等途径,提高了广大教师对二期课改的认识,促进了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课程改革的科研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观念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具体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往往支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动,制约着研究者的态度,情感、毅力和成就,只有教师转变观念,增强对二期课改的认识,才能在行动中及时的跟进,才能推进二期课改的深入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会不断涌现出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论等,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观念,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所以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厥而就,也不可能通过几次学习就能解决问题,必须经常的讲,常抓不懈,因此,我校注意通过科研和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把转变观念作为学校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来达到教师观念转变的目的,以适应二期课改发展的需要。学校也经常利用教师大会或教研组校本研修等活动,对教师进行科研理论方面的学习指导,通过校本培训和科研工作,我校广大教师以科研兴校,科研先行,向科研要质量的理念都有了明确的认识。
六、认真落实区科研室对我校科研工作全面调研
本学期区科研室主任一行6人,对我校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他们既看资料,也听汇报。何佩副校长代表我校对近年来的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汇报。检查的结果总体评价是好的,但对我校在区级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需要今后改进的地方,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我校对这次检查是非常重视的,感到通过检查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能增加科研工作管理方面的信息量,能进一步完善我校的科研管理机制,也能促进我校的科研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所以在调研之前,我校科研室就本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首先参照了区科研室下发的“科研管理工作评估指标”进行了自查,对照44条评价指标进行了自我反思,不足的地方也进行了及时的认真的调整。如:对科研方面的档案进行了分类、充实和整理,努力做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其次召开了课题组负责老师的会议,贯彻了科研工作检查的各项要求,布置他们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阶段性案例和准备中期报告的有关事宜;另外科研室在思考对科研课题管理的问题上,也感到原来的‘课题管理细则’有必要进行充实和完善,许多新的理念、新的科研方法,应该及时的注入到我们的管理制度中来,以提高我校的科研管理水平,所以制定了‘课题立项和管理方法细则’,明确了对课题要进行目标管理,关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实施过程,鼓励教师按照评价目标,积极的开展课题的研究活动。再有,我们也参照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对我校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发展性评价方面的尝试,制定了‘课题自我评价表’,把课题组教师看成是参与评价的主体,引导他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积极的评价,教师通过自我评价不断的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能及时的发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改进和调整。
今后要改进的问题主要有:①有些子课题组负责人积累的能反映过程性的资料比较少,特别是有关案例的撰写和有关素材的收集和积累的不多。因为,课题的研究一定要与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行为改进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目前课题研究的情况不平衡,有些课题组负责人的案例较少、方法不多、研究的深度不够。②个别子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团队意识。不能与备课组的教研活动要紧密的结合起来,不重视同伴互助,没有把课题研究,放在备课组的活动日程之中去,目前仍有一部分子课题在研究过程是在单兵作战的,这样不利于课题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课题对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③有些教研组长对该组子课题的关注程度不够,很少过问课题的研究情况。子课题研究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记录在教研组手册和落实在教研活动之中。
七、落实好“课堂教学评价”的课题研究
学校管理方面的‘软肋’是课堂教学,‘好课标准’的探索是学校的一项实质性的工作,开展‘好课标准’的研究,是二期课改发展的需要。本学期“课堂教学评价”课题被评为区级课题,我校科研室也制定了研究计划,按照研究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①在上学期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教研组长会议布置了全校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制定出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好课标准’来,9月份各个教研组完成了初搞,教导处和科研室对好的案例进行宣传和评价活动。
②10月份各个教研组参照了‘好课标准’的初搞,在第一轮的课例活动中进行了实验观察,收集了案例和数据。每次课例结束以后,各个教研组都注意积累有关案例,并收藏在档案袋中,学校也对各个教研组的档案袋进行了评价。
③11月份各教研组开展对‘好课标准’进行了研讨活动,用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好课标准’的实验情况,并对本组的‘好课标准’初稿进行修改。
④12月份各个教研组参照修改后的‘好课标准’,开展第二轮课例研究,每个教研组都要提供‘好课标准’程序上的研究内容和有关案例。
⑥学校将对各个教研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形成我校“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的方案。‘好课标准’不可能有单一的共性的标准,也不是追求固定的模式,而是寻找共性的要素,追求的是研究的过程,‘好课标准’是有标准的,但也可以说是没有标准的,要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无标准是指教无定法,而有标准是指尽管各学科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但也是有规律的,也是有许多共性的东西可寻找的。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许多教师由原来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是学,从评价的维度上来看,从关注知识的本位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许多老师也学会了对一节好课的评价。
八、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注意改革与创新
参与校本课程建设,对每一位老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校本课程改革的持续稳定的深入。上学期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来我校督导时,对我校今后的探究型课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今后探究型课程如何建设也是很有启发的。我校探究型和拓展型课程开设已经多年了,目前正处在发展的瓶颈阶段,今后如何发展是校本课程改革的关键,经过不断的反思和专家引领感到,以前探究型课程的课程设置,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发展,尽管参与探究课程的任课教师是比较多的,但探究型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不好,有些主科教师的负担也是比较重的,不利于对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所以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思考的不多,不利于教师本身经验的积累和专业化的发展。
1、对探究型课程的教学设置进行了改革
本学期从稳定探究型课程的教师队伍、重视探究型课程经验积累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探究型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一方面加强了学习,不断的向上海市先进的学校学习,尝试了一个班级一位教师的安排。另一方面一个班级也只探究一个课题、课题是由师生共同协商产生,学习活动的常规化和常态化是在教室里进行的教学模式,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在教学中继续开展案例学习
在预备年级的探究型课程的教学中继续进行案例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活动符合预备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案例学习就是“向他人学习”,就是参照“学习包”上的优秀案例,结合我校贯彻“生命教育实施纲要”的实际情况,在学习内容上能联系生命教育的内容,形成“了解生命、热爱主要、珍惜生命和保护生命”的教育序列,开发出有我校特色的探究型课程模式。我校为预备年级的学生定购了‘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3、开展探究型课程的备课组活动
本学期做到了探究型课程教师备课组活动的建设和正常开展活动。我们对成立探究型课程备课组是有正确认识的,建立备课组是遵照市教委教研室和区教研员的意见而开展的,积极开展“探究型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有利于提高探究型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化成长。备课组活动就是在校本研修的框架内,重视同伴互助的作用,在不断的合作反思的促进下,以提高探究型课程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本学期我校要建立探究型课程的备课组活动制度,坚持进行合作学习活动,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和合作反思,来改进和提高探究型课程的教学质量,逐渐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在学习中引导任课教师积极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活动,把教师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有利于我校开展探究型课程的教学模式,使我校的探究型课程能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加强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我校对拓展型课程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几年来按照拓展型课程标准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建设,在教师中开发和挖掘出许多有一定特色的拓展型课程项目,如:丝袜花、影视欣赏、地理旅游、二战影视、篆刻、英语拓展、中国画、素描等校本课程,都受到了区教研员的肯定,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喜欢,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和选择,自己喜欢的拓展型课程项目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也是比较大的,拓展型课程本身的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我校对课程的管理逐渐趋与规范,学校制定了《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做到了有章可循,学校强调任课教师要认真的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教学计划、一课一案、学生点名及成绩表,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重视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重视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期末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能进行考核,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也要有评价,发挥评价对学生本身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本学期在拓展型课程的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我校重点的扶持现有的学生喜欢的拓展型课程项目。开学初对拓展型课程项目进行了调整,在调整中注意保留有课程资源支持的、容易开发的、符合初中学生特点的有特色的拓展型课程项目,如:丝袜花、影视欣赏、篆刻、英语拓展、中国画等。逐渐淘汰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项目,这样可以以点带面的促进拓展型课程的持续的、稳定的健康发展。鼓励其他任课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大胆的开发和挖掘出学生喜欢的课程项目内容,以促进拓展型课程的建设。
②重视拓展型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我校的影视欣赏、地理旅游、二战影视、空中英语等拓展型学习项目,都能注意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经常将课程与收看光盘结合起来,与多媒体结合起来,开发了许多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做到看、听、说、想和动手的有机结合,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习内容的信息量,深受学生的欢迎。另外,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活动要求有教材。可以是市、区使用的,也可以是任课教师自己开发或编写出来的,学校重视任课教师在现有的教案和讲义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充实,形成校本教材,目前在我校的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中,自己开发出来的校本教材比较少的,我校拓展型课程一个学期大约要准备15节课左右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实验活动材料的准备上,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考。不论是数量上和教学的内容上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出现教学内容不或活动材料不够的情况出现。
③重视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本学期进行了教师教案的检查。搞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没有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学校检查教师教案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的任课教师对教学设计还是比较马虎的,所以在保证一课一案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设计的质量,注意教学设计的创新精神和实效性。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1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借“二期课改”教师全员培训的东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教师观念改变,理论水平提升,教科研积极性高涨:
应该说教师培训产生了很好的效应,新观念、新理念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带动了教科研的积极性,其表现为:
1、本学期申报立项区级重点课题一项。
2、本学期区级课题结题一项。
3、本学期报名参加区第八届教师评选的教师达10余人,占全校教师总数30%。
二、教科研工作“量”的发展,更期待“质”的飞跃:
虽然教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仍有不足之处:一是面还不够广,相比较理科、政史地、艺体发展较快,而占教师比例较大的语、数、英发动不够。二是层次不高,主要表现为申报课题较少,且级别低(仅为区级课题)。
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由学校组织骨干力量研究和开发课题,以争取高级别课题的.立项,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各学科组必须建立研究课题。为此,可开设校级课题,对研究价值较高的,可进一步申报高一级课题。
3、对教师的随笔、反思、体会等教科研元素要进一步落实反馈,使其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三、须健全学校教科研工作机构:
除校教科研工作领导班子外,建议成立校学术小组,参与对教师教科研成果的评审。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2
“立足科研、服务教学、引领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一直是我校教育科研的原则,今年,我校以“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年”建设为突破口,按照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有关要求,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进行了富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多措并举,以管理促规范
1.领导重视为前提
加强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网络是搞好教科研的重要前提。为引起全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学校建立了以杨国斌校长为领导、分管校长指引、教科研主任主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全面参与层级分明又全覆盖的教科研网络,为做好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制度是保障
为实现科研兴校战略,加大对教科研的管理和激励力度,学校教科室在学期初,通过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开会讨论、教师座谈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了《实验初中教科研奖励办法》、《实验初中教研组活动制度》、《实验初中“一人一课”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规定把教科研工作做为推荐和评比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以及教师聘任、晋级、提拔等的重要依据,目前,已被评为扬州市各类教学骨干教师的就有22人,江都区各类骨干教师23人,计45人。制度的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学校仅每学期用于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的支出就达上万元。
3.过程监管最关键
学校十分注重教育科研工作的过程监管,尤其重视对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力度。通过组织课题实验教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及时反思,并上升为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目前,学校共有1项市级课题、6项县级课题正在研究中。
二、找准载体,与教研紧结合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灵魂,而教学实践工作是教育科研的载体。没有了教育科研,教学工作就失去了方向;没有了教学载体,教育科研就是一句空话。
1.到教学实践中寻找科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教研中的课题。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和教研活动开展相结合。通过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组织教师研讨,形成相关的研究课题。
今年,教科室协同教导处,与邗江实验学校进行了多次有意义深层次的双边教科研交流活动。开学初,学校首先从初三年级开始组织各学科教师去邗江实验学校参观、听课、研讨与学习。
同仁间,首先相互交流与完善了教学计划,特别是复习计划。毫无保留的交流了自家的传统经验做法。同时对所听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双方受益匪浅。紧接着,邗江实验学校的领导及初三教师分两次近30人次来我校交流学习与指导。
2.以科研带动教研,教研科研协调发展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我校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出打造 “高效课堂”的口号,开展了“教学做融合”等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参加邗江实验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育英杯”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王军尔、夏雪峰、潘庆华等教师都获得了一等奖,通过选拔赛、磨课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以一年一度的局综合督导评估为契机,建立了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袋。共有陈佳佳的11名青年教师参加,档案袋中有个人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年度及学期教学计划、听课笔记、备课笔记、学习心得等多项材料。
三、师生共进,以成果带发展
本学期里,有10多位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马继清在扬州市中考复习研讨会开设研究课,获高度评价;刘红梅在扬州市千名教师“我的教学研究”教学竞赛活动荣获二等奖;周萍在扬州市初中物理教师优秀课评比获二等奖:刘震宝在扬州市初中物理教师创新课评比获二等奖; 韩英、 刘美玲在20xx年江都区初中信息技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王欣在区中考历史命题评比一等奖;朱友霞区语文微课比赛一等奖、夏雪峰、李华、郜艳等老师在20xx年江都区初中学科命题比赛中获奖……特别突出的是:美术教师薛峰的两部教育教学专著《老扬州—风景速写画法》、《薛峰绘画作品选》正式出版!另有温传毅、韩艳莉、钱巧萍、夏慧、陈万梅、李卉、潘庆华、王淑艳、葛云、张文清、姚永华、高素琴、姚凯、佘莉等十多位老师的近二十篇论文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老师获奖的同时,学生成绩亦可喜可贺:学生路修远、彭新宇、汤扬获扬州市信息学竞赛获一等奖;顾明老师辅导的学生,在 “祖国万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征文竞赛活动中2人荣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我校今年的教学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考有80名初三学生被省江都中学统招录取!比以前五年的总和还要多!
近年来的教育科研工作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学校发展要依靠教育科研的引领,教科研工作的扎实开展,既带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培养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和更扎实的工作,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促进学校工作的大发展、大跨越。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3
根据上级教育科研部门今年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校教科研工作始终坚持科研兴教和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本学期,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稳步推进,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明显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进行总结。
一、领导重视,使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本学期,由于我校领导对教科研开展比较重视,经常过问,亲自督查。校长亲自深入课堂听课,并参与集体备课、评课活动,同时,尽管学校经费紧张,都能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各项教研活动。在开展教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还亲自对教科研工作予以指导,并作阶段性的总结。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使教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建立学习体制,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教育事业要发展,决定因素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一年来,我校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求一线教师每年认真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科研干部要带头学习,及时将值得关注的好文章,好的`理论专著推荐给大家。学校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给教师征订报刊供老师学习,还提供书吧、阅览室等场所供教师课余学习。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时了解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动向。通过学习,改变了教师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好处,教科研对我们教学的帮助,了解了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撑。通过集体备课活动,积极调动组员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探究课堂教学新模式,关注了学生的起点知识,着眼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并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随笔。
三、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教科研的水平,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培训的方式。本学期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了解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个人人参与的教科研氛围。安排了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及双师型培训,还邀请省、市、县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如:邀请市中职数学教研会副会长沈崇玖老师来校为全体一线教师作《注重课堂细节提高课堂效益》的校本培训专题讲座;特邀县教育局教研室英语教研员郑焕华老师为师生作《英国文化教育生活漫谈》专题讲座;特邀浙江科技学院教授级高工、当代的发明家陶松垒老师为师生作《发明创造人人可为》专题讲座;特邀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艺术家摄影学会副会长、温州市艺术摄影学会会长、原温州医学院外事处处长王曙先生来校作《摄影艺术的理解》专题讲座等等。还有学校自行组织对教师业务培训、学校管理培训及班主任培训。
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促进教科研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加强了课堂教学评价督导,以促进课改的进一步发展。每学期要求教师至少开设一节公开课通过集体备课、议课、评课活动,把三维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特别是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掌握和实施,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点,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探讨,反对教师以传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教研组的活动和校本教研,改变教师教学思维模式和教学行为,使我校教育教学在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推动下,取得明显成效。本学期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及参加市、县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获奖达到20人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市、县各类技能比赛获奖学生有80人次。
五、建立奖励机制,促使教师向科研型转化
1、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学校完善了教科研奖励制度,每学期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对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辅导学生等教育教学成果均有奖励措施。
2、及时收集、反馈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报刊的征文、论文竞赛、学科技能评比等信息,着力组织教师参赛、投稿、推荐发表。教师热情极高,我校部分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实践升华到教育科研的高度,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回顾一年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的缺点,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更加努力,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4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新课程改革为学校教学活动赋予新而全的内容,教科研工作使学校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洋思之路使二中师生法有榜样,一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及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积极组织、引导广大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过渡,加强新课程工作经验的'推广与深化。认真学习新课程精神,学习洋思精神,倡导广大教师不仅要教而述,而且要教而思,教而研,教而著,加强教科研意识,上半年我校教师共有9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下半年有4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获奖,学校承担省级教科研项目2项。
2、加强教师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执教水平,规定并量化学习内容,严格检查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
3、广泛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上研究课,不断提高教学技艺;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进行校本培训;组织到洋思中学实地学习的教师上示范课8节,向全校教师传授洋思经验,组织备课小组上汇报课17节;组织各学科教师上公开课;为配合“保先”教育活动,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三个一”业务活动(课堂设计、说课、上示范课)。
4、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定人员、定课题、定时间、定地点,有集体备课,有课后反思,活动都有记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公开课成果汇报。
5、组织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政治、地理、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组织参加了市区有关部门组织的优秀课案例、论文及教师优秀课件评选活动。有4名教师课堂教学分别获省市区级奖励;其中,我校教师于永清获市级二等奖;唐淑珍获区级三等奖;赵春霞获区级三等奖;陈秀丽获区级三等奖;马秀玲获区级三等奖;张卫国老师获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学英语“新教材新理念”示范课一等奖;齐玉芬获得全国中学青年教师数学优秀课评选一等奖和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称号。教师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共96篇(件),其中,有8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1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5件多媒体课件获市级以上奖励。
6、组织参加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学生有4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有2位教师获得国家级优秀辅导员称号。
7、本年度教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学习洋思精神,翟校长数次宣讲洋思办学经验,学校数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洋思精神,观看宣传洋思精神的光盘,“先学后教,当堂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学校继20xx年派人赴洋思学习之后,又组织8位教师赴洋思实地考察学习观摩,收获颇丰,回校之后又开展了专题讲座和示范课观摩活动,共上观摩课8节次。洋思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洋思之路值得借鉴。
8、新课程我们还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推行实施学校与家长《联系手册》制度,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建立了有机的立体教育网;
(2)制定并实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指导工作计划细则》,对教与学的方法进行指导和有益探索;并在学期末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考核。
(3)积极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积极、正面、多种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淡化学生分数,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
(5)坚持“四评”活动,做到“三个结合”,即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家长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相结合,促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6)学校与教研组签订《教研工作》责任书落实教科研工作;
(7)学年始每位教师确定科研课题,进行教学研究;鼓励老师积极申报省、市、区级科研课题。
新课程实验改革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被区教育局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齐玉芬、赵春霞分别被评为区级先进个人。
9、组织开展了酒泉市二中20xx年德育研讨会,共收到教研论文76篇,有9篇论文在会上交流。起到良好的效果。
10、认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后进生在我校各班人数很多,直接影响着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做为教学重点工作来抓,每班确定八分之一的学生为转化对象。转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加强初三年级教学工作的研究。数次召开初三年级老师会议,班主任与课任老师确定转差名单及方案,落实培优转差的时间、地点、方法,工作要有重点,要有针对性,方法要创新,要结合学生特点,经过上下努力,xx届毕业班六合率达81.88%,创历史新高,学生温小然进入全区前六名。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5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现将一学期来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教科研工作成效显著:
(一)、抓规范重实效。
1.规范教案,抓实常规:为了让教师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为了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重新完善教案,搞搞评比,通过检查,教案质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实施高效课堂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促进作用。
2.规范活动,激发活力:本着立足实效,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的原则,本年度规范了各种教研活动,使活动形式多样而有实效。如将集体备课、小课题研究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真正达到了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素质的目的,真正使校本教研焕发了活力。
为了克服备课“走流程,重点不突出”的现象,根据学科和教材的特点,围绕单元重点和难点,由备教学过程改为设计某个重点或难点教学片断,集思广益,拿出最佳方案。
3.规范档案,留下痕迹:本着“让活动留下痕迹”的原则,每次活动都有方案、有过程、有结果,有存档,且做到一事一案。克服了为应付检查临时突击的坏习惯。
(二)、勤培训,促成长:
教师外出学习,能够扩大教师视野,拓宽教学思路。是老师们外出学习机会最多、人数最多、学习级别最高的一年。如: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学习,部分学科参加了爱心教师培训等。要求每位外出考察学习的教师,都写出学习体会与心得等,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研“课题”,求发展。
教科处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强校之路。本学期除了圆满完成了教育验收及评估工作外,还根据县教科所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不走形式、注重实效为原则,在“打造高效课堂”上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实际课堂模式,作新的课题研究。为此,我们教科处深入课堂进行调研,教师培训统一思想,全员发动,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研究,我们会结合课堂实际继续探索、研究下去,一路且行且思。
二、细致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严格学生的学籍管理。严格有序地组织学生的学籍管理及转入、转出学生管理,及时配合教育局学籍管理科做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和录入工作。注重平常工作的过程管理,养成了善于积累,及时归档,经常整理,随要随拿的'良好的档案管理习惯。
三、认真做好招生工作及新生的分班工作
8月份,在学校招生小组的统一组织下,圆满完成招生工作。9月份开学前,进行了新生的分班工作,在分班过程中,宏观把握,综合平衡,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做到优质招生、优质分班,确保初一新生按时开课。
四、加强了各功能室的管理
加强了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及时地督促教师利用好现有学校的图书资源。高度重视了理化生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验员与实验教师对实验过程及实验学生、实验设施高度负责,确保了全年的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创新是学校进步的源泉,特色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催化剂。只有不断创新,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以教育为抓手,以打造优秀课堂为落脚点,抓好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6
我校坚持“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继续通过教科研工作促进骨干教师发展,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半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以“教科研一体化”为主要抓手,以课题研究为主要途径,教育科研工作发展较为顺利,成果较为显着,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教科研氛围
1、率先垂范。校长及教科研条线领导都积极投身其中。校长自己设计主持课题研究工作,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条线的领导认真做好宣传、服务和保障工作。
2、营造环境。学校继续坚持教科研“四个一”工作。这学期起,还专门完善了教师研究室的布局,把优秀教育期刊摆放到教师的身边,要求教师加强学习,作好摘录,写好读后感与案例分析。还两次召开会议,对获得区级新秀以上教师,提出更高发展要求,鼓励推动发展。
3、搭建平台。建立健全系统的学习组织系统。首先以校长为中心的行政会议学习系统,辅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学习系统和骨干教师个人研修学习系统,三者之间构成相互联系、沟通的平台。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从身边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促进教师发展。第三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苏州市、甚至江苏省示范或研究活动,促成一个“人人参与,个个优秀” 的教科研氛围。
二、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
1、组织发动。学校教科研室大力做好教育科学研究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举办各种讲座或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和发布教科研究成果,在校内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对重要的省级论文竞赛活动,组织人员认真筛选、修改论文,提高获奖率,深得教师的好评。
2、点面结合。以立项课题为点,贯穿科研条线工作要求,面向全体教师的`科研形式,积极有序地展开教科研工作。本学期,教科研室主要从课题立项、申报论证等方面为制定“十三五”研究课题打好基础,确保在申报预定的时间内拿出成果。在参与的全国课题《学有优教: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研究》中,积极进行中期总结,调整深化,力争在研究时效内完成研究任务。另外,还组织申报了吴江区年度课题,共有16项个人课题和5项教研组课题成功立项。
3、带动发展。学校要求教科室、各课题组成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相对科研意识较强,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带头参与教科研工作,组织策划“教科研一体化”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学校这项发展要求纳入教师考核范畴。
4、科研一体。学校把课题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结合起来。每次活动要做到了有专题,有课例,有小结。每个课题组至少能上好一堂体现研究课题的实验课,活动质量有保障,也真正推动了“教研科研一体”的实施。
三、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
通过“苏式”课堂建设,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首先,继续进行“项目学习”方式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深化研究,进一步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其次,进一步推广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方式的研究,形成学校学科教学新亮点。第三,在语文教学中以阅读教学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师生共读的策略,整合“听说读写看”构建主题阅读教学活动,不仅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科文化的建设。第四,开展预约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这些丰富活泼创新的“智美”课堂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法,不仅培养了教学思维活跃、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而且充分凸显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更彰显了学校灵动独特的“苏式”教学风格。
四、常规工作稳步发展
1、组织各类征文。今年以来,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论文参加教育教学管理、教海探航、五四杯等江苏省内知名的重要论文评比活动,也参加了省行知杯、蓝天杯、市陶研会、省市教育学会和区片小学科论文的评比活动。
2、办好学校校刊。《红梨苑》是我校重要的校办刊物。及时推广教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学期完成一期校刊的出版工作。
3、协助做好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管理工作。
五、教科研工作初显成效
这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已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也明显提高。我校有一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一人入围苏州市级学术带头人评选,一人被评为吴江区学科带头人,6人被评为教学(科)、德育能手,教坛新秀6名。半年来,教师苏州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20多篇。区以上评优课12人次获奖。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教科兴校”“在教科中成长”已成为学校全体教师的共识。虽然说,教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但随着青年教师的增加,广大骨干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会越走越好。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7
一年来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力求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一学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下,我校教科研再创佳绩:共有46篇论文在省、市、刊物上发表;有81篇论文在省市教育学会及教科研机构的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已做好中期汇报的准备工作。向教科研要质量,以教科研来创建我们护漕港中学的办学特色已在全校成为共识。
一学年即将结束,现就我校教科研情况作简要总结,从中总结经验,以确定我校教科研的长远规划,为我校的教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继续强化教科研管理
学校一直重视教科研工作及其人员的配备,在原有教科骨干力量的基础上,由教科室牵头,组织校研究小组,积极发展新的骨干力量,以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业务骨干为主要力量充实到研究小组,使我校的教科研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校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搞科研,发挥了示范作用
“科研兴校”人人有责。校长室、教导处及其它处室的几位同志多次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传达大量的现代教育理论的教科研信息,并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许多指导性的意见。
张锦标校长是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曾主持过多项苏州立项规划课题和张家港市立项规划课题,现主持苏州市“十一五”立项规划课题《以沟通促师生偕进的策略性研究》,是教科研的行家里手,本学年发表论文6篇,论文获奖2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朱彩霞副校长直接分管学校教科研工作,并主持张家港市“十一五”立项规划课题《对我校留守子女的现状调查与教育的研究》,并经常组织召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有科研项目的研究小组人员会议,布置落实我校有关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尤其对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如何围绕学校的“十一五”课题来确定各部门的子课题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本学年,也有两篇论文获奖。
三、加强学习,培育浓郁的科研氛围
本学期,我校着力于校本培训,营造校园文化、为此,千方百计,拓宽渠道,方便教师的学习,以更好地从事于教科研工作,具体体现在:
1、学校投入一批资金,购买了一批教育科研书刊杂志:《人民教育》、《教育参考》、《江苏教育研究与实践》、《苏州教育研究》、《苏州德育研究》、《张家港教育研究》、《素质教育大参考》、《课程教材教法》等。
2、学校专门为教师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并申请加入了“苏州名校资源网,以方便教师通过网络查询资料、收集信息,了解当今的教育教学现状,时刻关注教育最新动态。
3、学校多次选派各学科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参观了一些办学有特色的学校。还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各科、各类教科研方面的培训,特别是有8位教师赴上海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拓宽了教师的眼界。学校也编订了各种教科研学习材料,帮助教师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
4、本学年,我校通过五届三次教代会重新修订了“护漕港中学教育科研奖励条例",增加了奖励额度,对获奖和公开发表的教科研论文及课题研究成果的个人和成绩显著的集体给予重奖。
5、本学年,学校经教代会通过“护漕港中学骨干教师津贴制定实施办法”,把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及成果列为一项重要的评分栏目。鼓励教师成名师,成骨干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并制定了学校骨干教师考核细则,对学校的骨干教师建立奖励机制。
6。本学期出好了五期《护漕港中学教科研信息简报》,六期校文学社刊物《清音》,并编印了四期教科研刊物,简报工作能做到不拖拉,文学校刊注意文章质量,教科研专刊注意各种教科研信息的采集。
学校的各项投入使教师有一个学习的`空间,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水平,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了“科研兴校”的意识,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四、课题研究更加务实,教科研再创佳绩
教科研的课题来源于教学中的问题,自去年我校苏州市“十一五”立项规划课题《以沟通促师生偕进的策略性研究》和张家港市“十一五”立项规划课题《对我校留守子女的现状调查与教育的研究》确立以来,教科室便本着务实原则,召开了学校课题研究专题工作会议,确定主要研究人员,分解子课题,明确各自的任务,制定学校总的研究计划,并要求各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实际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发动各教研组、备课组,围绕学校的课题制定自己本备课组的子课题研究计划。如针对苏州市立项课题,语文教研组制定了《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技巧的研究》,数学教研组制定了《如何让数学作业批改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英语教研组制定了《如何利用英语口语教学强化师生沟通策略性研究》等。
在上学年研究的基础上,本学年的研究进一步务实,强调积累成败的个案,并进一步修改了中期报告,制定了详实的课题中期汇报会,做好了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
学校还成立的教科研沙龙负责每期的《护漕港中学教科研信息》采集,并由召集人编印好。每次活动前制定好主题,大家围绕这个主题事先准备,查阅资料,相互学习。教科室还根据最新教育动态编印了一些学习材料,供教师学习之用。并根据课题研究进展的情况,定期发布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积累好过程性资料。并将学校科研成果与有关教科研信息一道编入《护漕港中学教科研》专刊,便于全校教师的学习。
务实的科研必将取得实际的效果,一学年来,学校发表与获奖的论文创学校历史之最,共有46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81篇论文获各级各类奖项。不少老师还根据学校的课题进行总结,所写的感悟与体会都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如岳扣英老师撰写的《对班级中外来民工子女的管理初探》,颜彬老师的《浅析苏南地区“后进生”的成因及表现特点》,李贵根老师撰写的《以心对心,以情对情——论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徐跃英老师的《如何挖掘学生英语潜能》。
当然,一学年来的成果只能说明我们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兄弟学校、名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欣喜之余,我们也有不少反思。
首先,教师参与教与教科研的发动面还不够广,有些小三门的学科没参与到教科研中来。
其次,教科研工作特别是课题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务实。
再者,教科研成果及论文获奖和发表的层次还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尤其在论文的发表方面,要向核心报刊杂志看齐,向有稿费的报刊杂志看齐,以提高教科研的水平,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最后,在专家的引领方面做得还不够,还需要多点“请进来”与“走出去”。
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全校教师团结一致,我校的教科研将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走下去。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8
前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中明确提出:要把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课堂是每个教师辛勤耕耘的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本学期我校中考以
全市A率20%、B率40%
语文:A率32。1% B率36。7%,▲=12。1%、▲=-3、3% ,
数学:A率21。8% B率46。8%,▲=1。8%、▲=6。8%
英语:A率21,4% B率39。6%,▲=1。4%、▲=-0。4%
文综:A率24。7% B率51。9%,▲=4。7%、▲=11。9%
理综:A率27。9% B率44%
超出全市A,B率。虽然成绩突出,但是当前我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的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及教学观念不新,教学过程不优,教学方式不适,学生学习不当,主体、互动、生成、发展为理念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没有构建或不够完善,教师驾驭、操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不高的尴尬现状,要想改变现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定地走课题研究,教学反思、同伴互助,达成有效课堂寻求突破之路。备课组是教学研修主体,团结和谐是教研组建设的第一要务,也是教学、教研的最基本保证。潜心实抓真干、行动中研究,研究中行动,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本学期主要教研工作和它的意义是:
1、教案调研常规听课是我们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2、考评总结计划是引领教师有准备、科学安排教学任务、调配教学资源、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常规措施。
3、检查考评听课笔记、校本研修活动记录、理论学习笔记是促进教师学习提高的杠杆。
4、收集论文、经验总结、教学案例、教学叙事等是考评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标志。
5、申报研究课题给有兴趣研究的教师寻找突破达成施展才华的舞台。
6、组织教师观看陈大伟教授观课议课讲座意在改善我们传统的教研模式。
7、组织教学、教研展示、比赛、点评活动是当面指导教师教学目标预设、如何进行观课议课、说课,规范教研模式的引领。
8、重视外出学习考评是提高大家对外出研修的重视程度。这些工作长期以来得到薛校长、蒿校长、郭主任的鼎力支持,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外出学习、汇报培训
1、本学期校本研修外出学习共1批次2人,64课时。有孙文斌主持,杨恩老师做了题为学思同行 完善自我的讲座,赵贵玉做了补充发言。(说明的是:外出学习回来向教研室登记回报,向同科教师介绍学习成果,在校园网上发表讲座文章。已形成我们七中的惯例希望以后外出学习的老师都这样做。)
二、城区教研活动
1、参加城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复习交流研讨会,21人次。
2、城区八年级学生质量检测分析会,17人次。
3、参加阳泉市初中青年语文教师教研学习团队活动(古月)
4、城区中小学美术、音乐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李晓玲)
5、城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语文、数学、英语)共3人次。
6、参加阳泉市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观摩活动,1人次。
7、参加市级优质课比赛有(冀艳艳、史静如、陈翠稳)
本学期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全程按时活动,没有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通过这些活动大家一定收获颇丰。
三、 观课议课讲座录像观看情况
1、政史地组3月9日,11人次,1课时。
2、七年级英语备课组3月28日,4月2日,4月11日,4月18日4月25日,5月18日共六次30人次。(两课时)全部看完。
3、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组4月6日26人次(两课时)
4、地理备课组4月7日3人次(两课时)
5、数学组5月25日、6月8日24人次(1课时)
6、音体美组6月10日,5人次(两课时)
7、单人观看的有:史春梅、菊卫环、张华荣、郭怀元(个3次)
共开放观看时间18次,参加观看学习的备课组占到总备课组比例为20%申报课题的课题组参加观看的占到总课题组33%(参与面不够广,没完整看完)希望下学期没有观看的备课组看完。
四、教研成果收集情况
(一)论文:国家级论文17篇、省级论文10篇、市级论文16篇 、区级论文2篇。
(二)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初中英语报3篇、新课程报1篇、阳泉晚报1篇。
(三)指导奖:11名教师
下学期按照论文、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指导奖三类收集并参与考评。
(体育辅导、文艺汇演、竞赛辅导、仪器制作、科技发明制作等没有人交回获奖证书是一个缺憾,希望下一学期有的教师到教研室登记,参加考评。)写文章是教师的基本功,我们教研室要向有关领导提出表彰奖励申请。
五、考试出题
期中、期末、月考题是引导教学方向的重要指挥棒,也是评价学生、教师的标尺,各个出题老师认真负责,安要求出题,来实现校长的管理意图。本学期出题教师认真负责,基本上达到教研室的要求,教师反映良好,出题教师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出题是一项很重要的专业技能,我们在各个环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学期继续培训提高。
六、教案指导性调研
七、八年级任课教师教案调研
共收回教案48本,任课教师55人,7人没有交回教案。调研教案占到应调研教案的87。27%。我们规定了一学期有20次以上反思,并且有10a6b为优秀,15个反思以上为合格,10个反思以下为不合格。达到优秀的有33人60%。其中反思最好的分别有:孔令梅(7600字)槐静、霍峰林、付洁、付阿平、赵贵玉。有的教师22次反思共390个字每次反思17个字。说不明任何问题,有应付的嫌疑。
七、课题研究
正在进行的国家课题研究有:
1、xxxx负责的指导自主学习
2、xxxx负责的创新作文指导
正在申报的市级课题有:
1、xxx负责的教师指导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xxx负责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3、学校领导负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校的课题研究都少于三中和六中。
八、 教研活动
本学期主要组织了教学、教研展示、比赛、点评活动,实抓真干出成绩,会抓会干得有明白人引领,所有教研活动都得到校长、副校长、主任的鼎力支持。教研室设计的教研活动意在带动备课组的全面活动。活动本意就是要充分发挥展示、比赛、点评(教案、上课、说课、观课议课)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导向和促进发展的功能,通过展示、比赛、点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促进各备课组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备课组教学、教研优质高效均衡发展。以发展性、导向性、实效性与可行性为原则,通过观课议课分析、综合、归纳判断各个教学、教研环节的有效性,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教学、教研工作的.建议。总结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方法和经验,鼓励备课组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环境。使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教研活动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
本次活动备课组充分准备,上课质量高,教学设计精细合理,说课有理论,观课议课有主题,评委点评现场指导有深度,收获颇丰。活动反思为本学期教研活动指明了完善方面,
九、计划、总结、理论笔记、教研笔记
1、计划总结:考评总结计划是引领教师有准备、科学安排教学任务、调配教学资源、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常规措施。(教师写的是一学期的课程计划,备课组、学科
组写的是教研活动计划)构成要素有⑴本学期的课程目标、(本学期教学目标的成述)⑵相应课时(教学进度表)⑶学生背景分许、⑷课程组织、⑸本校教学资源条件(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⑹学生学习评价。(课堂表现、作业、背诵、考试等)⑺格式上有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实用年级课时。教案按照计划写,学期也的按照计划写。
2、笔记
⑴观课笔记:有心得、有反思、真实性、不要为完成任务检查时补。
⑵教研笔记:各种教研活动记录,有心得、有反思、真实性写东西的两大依据。
⑶理论笔记:基本上没有起到学习的目的,本学期要改,给具体任务。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19
我校坚持“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继续通过教科研工作促进骨干教师发展,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半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以“教科研一体化”为主要抓手,以课题研究为主要途径,教育科研工作发展较为顺利,成果较为显着,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教科研氛围
1、率先垂范。校长及教科研条线领导都积极投身其中。校长自己设计主持课题研究工作,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条线的领导认真做好宣传、服务和保障工作。
2、营造环境。学校继续坚持教科研“四个一”工作。这学期起,还专门完善了教师研究室的布局,把优秀教育期刊摆放到教师的身边,要求教师加强学习,作好摘录,写好读后感与案例分析。还两次召开会议,对获得区级新秀以上教师,提出更高发展要求,鼓励推动发展。
3、搭建平台。建立健全系统的学习组织系统。首先以校长为中心的行政会议学习系统,辅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学习系统和骨干教师个人研修学习系统,三者之间构成相互联系、沟通的平台。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从身边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促进教师发展。第三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苏州市、甚至江苏省示范或研究活动,促成一个“人人参与,个个优秀” 的教科研氛围。
二、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
1、组织发动。学校教科研室大力做好教育科学研究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举办各种讲座或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和发布教科研究成果,在校内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对重要的省级论文竞赛活动,组织人员认真筛选、修改论文,提高获奖率,深得教师的好评。
2、点面结合。以立项课题为点,贯穿科研条线工作要求,面向全体教师的科研形式,积极有序地展开教科研工作。本学期,教科研室主要从课题立项、申报论证等方面为制定“十三五”研究课题打好基础,确保在申报预定的时间内拿出成果。在参与的全国课题《学有优教: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研究》中,积极进行中期总结,调整深化,力争在研究时效内完成研究任务。另外,还组织申报了吴江区年度课题,共有16项个人课题和5项教研组课题成功立项。
3、带动发展。学校要求教科室、各课题组成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相对科研意识较强,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带头参与教科研工作,组织策划“教科研一体化”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学校这项发展要求纳入教师考核范畴。
4、科研一体。学校把课题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结合起来。每次活动要做到了有专题,有课例,有小结。每个课题组至少能上好一堂体现研究课题的实验课,活动质量有保障,也真正推动了“教研科研一体”的实施。
三、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
通过“苏式”课堂建设,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首先,继续进行“项目学习”方式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深化研究,进一步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其次,进一步推广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方式的研究,形成学校学科教学新亮点。第三,在语文教学中以阅读教学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师生共读的策略,整合“听说读写看”构建主题阅读教学活动,不仅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科文化的建设。第四,开展预约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这些丰富活泼创新的“智美”课堂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法,不仅培养了教学思维活跃、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而且充分凸显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更彰显了学校灵动独特的“苏式”教学风格。
四、常规工作稳步发展
1、组织各类征文。今年以来,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论文参加教育教学管理、教海探航、五四杯等江苏省内知名的重要论文评比活动,也参加了省行知杯、蓝天杯、市陶研会、省市教育学会和区片小学科论文的评比活动。
2、办好学校校刊。《红梨苑》是我校重要的校办刊物。及时推广教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学期完成一期校刊的出版工作。
3、协助做好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管理工作。
五、教科研工作初显成效
这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已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也明显提高。我校有一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一人入围苏州市级学术带头人评选,一人被评为吴江区学科带头人,6人被评为教学(科)、德育能手,教坛新秀6名。半年来,教师苏州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20多篇。区以上评优课12人次获奖。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教科兴校”“在教科中成长”已成为学校全体教师的共识。虽然说,教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但随着青年教师的增加,广大骨干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会越走越好。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0
本学期科研部着重抓了学科教师培训,校长示范课、中层领导示范课、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等等,现将科研部第一学期重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认真落实教育改革,公平、公正举行教学比赛
课堂教学是教育科研的主阵地,全校从校长到中层管理人员再到所有老师,都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形成重视课堂,研究课堂的热潮。
1、中层管理人员面向全校开设示范课
为强化课程引领,充分发挥领导在教学中的示范、辐射作用,新学期开学之初,我校开展先校长室领导示范课活动,然后年级主任示范课。本次活动的开展,加深了我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引导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积极构建体现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管理人员示范课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丰富了全校教师经验,而且让教师在课标的领悟、教材的挖掘、教法学法的运用,课堂的驾驭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为我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了丰厚的力量。
2、举行20xx年新、青教师基本功大赛
各学科在分管校长牵头下,由各教研组长统筹安排下,经过两周时间紧张而有序的预赛和近两周的决赛,繁荣路校区新、青年教师基本功赛预赛落下了帷幕,各学科共计有XX位符合条件的老师参加了预赛角逐,按照预赛比赛规则,遴选出青年教师XX位、新教师XX位更加优秀的参赛教师进入了决赛。
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丰富生动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课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渗透思维策略训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时效。上好“特色课”、“研究课”,多出“示范课”。所有赛课的老师都能认真准备,做到心中有标准,心中有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开展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为了激励全体班主任钻研班主任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特于X月X日举办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本次比赛分为三块,一是上一节班会课,二是浅谈我的教育故事,三是现场答辩由评委提出的问题。在这次比赛中所有参赛选手都表现出积极地态度,展示的我校班主任风采。
比赛因竞争而精彩,因精彩而令人回味,选手们通过这次比赛,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看到了每一位班主任的自身的亮点,最重要的是使每一位班主任通过比赛进行取长补短,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能很好的去运用在大赛中获得的方法和处理班级事务的技巧。
三、本学期不足
1、课题工作没有突破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仅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科研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地进行,而且易于把广大教师组织起来,一起搞科研,增强教育科研的吸引力和群众性,使教育科研充满勃勃生机。
2、联盟工作没有有效开展
加强校际交流,实现资源互助,有利于教学提升。
四、下学期打算
下学期我们继续做好校长室下达的各项工作,落实做好中层管理人员公开课、校优质课比赛、部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与培训、县级题申报、立项等工作。
回顾过去的一年,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有不少教师在认识上,将教科研看成是写篇论文,缺少深入实际的过程性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相脱离,研究与实践是两张皮。在研究的能力上还不强,不知道如何去研究,研究的方法欠缺。另外,研究氛围不浓,缺少主动研究的意识,现有的所谓“研究”也往往是简单的应付,所以很难出成果,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帮助不大。这种状况不改变,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还有课题研究缺乏专业引领。教师提出的种种问题缺乏相关领域的专家,不能及时解决,教师开展的课题立项,缺乏相关领域的,不能及时把握方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后会进一步完善,邀请更多专家进行指导,集中力量加强亟待解决和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时惧进,务实创新,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把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好。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1
教科研是学校上新台阶、新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基础。课题研究则是教科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一年来,在校长室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下,我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探索集体备课新模式及发现、解决课堂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育教学叙事)为主攻方向,以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为立足点,坚持“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的理念,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使教科研工作更好地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依托行为型集体备课,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今年上半年是我校绍兴市级课题《行为型集体备课的探索与实践》的结题学期,也是课题研究的突破升华阶段。在经历了前三个阶段(尝试阶段——分工合作式的集体备课、调整阶段——修正提高式的集体备课、深化阶段——互动式的集体备课)后,去年下半年课题研究进入了突破阶段——主题式的集体备课。
在前三个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行为型集体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做到内容、时间、主讲人三落实、集体备课的内容因学科与教材的特点进行不同主题的选择,要求主讲人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想等,并提供相关的书面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做到“多形式、多层次、多反思”,并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了“主题式磨课”活动:要求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双二次说上评”活动。各备课组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及研究的最佳主题,再根据组内教师的个体特长等因素进行主题、时间、主讲人“三定”,每个备课组选择两个典型的主题活动作为本组两次“主题式磨课”活动,经校教科室统筹安排后供全校教师观摩,所有成员在活动结束前上交各相关书面交流资料,活动结束后一周内主讲教师还需上交一个精品教学设计方案,并在校园网和校报上报道相应的“主题式磨课”活动。
一学期来,全校20个备课组分十四周相继组织了40次“主题式磨课”活动,各组纷纷在校园网上及时发布了本组活动开展情况。据统计教师共有80人次在“主题式磨课”中进行了公开课展示,有600多人次参与了听课活动。这次磨课活动磨出了精品课例,磨出了课堂效率,磨出了课堂艺术,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求真求实,互帮互助的集体备课氛围,也使“向课堂要质量”的意识根植于每位教师的心田!
为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学习意识,使行为型集体备课能圆满且高质量地结题,今年5月,学校成立“崧泽教师学园”并隆重举行了成立仪式暨沈江峰院长专题报告会,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沈江峰、上虞市教研室张忠尧主任应邀担任“学园”顾问并出席本次活动。会后,全校教师积极申请要求加入学园,共有128位教师成为学园首批成员。
“学园”采取个体研究、信息交流、集中活动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定期举行各种活动。作为开园仪式之一,沈江峰院长为我校全体教师作了题为《小课题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学园成立之后,“数学分园”首次开出了“崧泽教师学园数学分园名师送教活动”。邀请了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潘建德老师来校送教,我校崔立丰老师也在活动中开出了公开课。此举得到了局领导和教研室、学区领导及兄弟学校教师的高度赞肯与评价。
8月份,《行为型集体备课的探索与实践》终于顺利结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效:丰富了课程资源: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各年级各学科都形成了富有校本特色的集体备课教案集。服务了学生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全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竞达500余人次,其中全国级获奖6人次,省级获奖11人次,绍兴市级获奖23人次。提升了教学的质量:近三年中考质量得到稳步提升,07中考再创历史新高:周智园同学跻身上虞市前10位!周智园、杨丽萍同学跻身上虞市前100位!69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占同一竞争圈八所乡镇中学的1/3以上!上省一级重点高中人数位居全市乡镇学校前列!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集体备课使教师日常的备课与研究合二为一,落实教学即研究,促进了学校内“无处不研讨”的校本研究氛围的营造。自觉了教师的学习和研究:集体备课形成了我校富有人文情怀的制度文化,教师的生命内涵得到充实与扩展。近两年,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业务素质评比中,共有近300人次获奖。增强了学校的综合竞争力:07年学校顺利通过省标准化学校的评估验收,还被市文明办、市教体局联合命名为市文明建设示范学校;
07中考再创辉煌,学校因此也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初一招生工作形势及初一、二学年评估成绩喜人。
二、研究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行为型集体备课的研究基本缓解了我校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已非常完善,可以不思进取,在漫漫的课改路上,我们思索应不断把教研与培训结合,既进行课改理论培训,剖析案例,又进行备课交流指导,将集体备课向纵深方向发展,我们在网上备课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教研的新模式。上半年我们申报了绍兴市级课题《研究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并成功立项,于10月份开始了网络教研之路。
1、以教育叙事为载体,探索网络教研之路
今年上半年,我们就计划要求教师建立自己的Blog,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反思、范例、经验等发表在自己的Blog上,以期在线得到来自全国的同行和专家教授的引领帮助,最终使教师找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答案。7月份,我校申报成功绍兴市级课题,由此我校教研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网络教研。
在课题开题之前,已有四十多位教师注册了自己的博客并发表了高质量的叙事文章,网络教研的方式已初步为我校教师认可。10月8日,课题组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校园网博客系统使用培训并公布本学期对课题的具体操作方案,要求从10月份开始所有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必须在博客系统中注册,每月至少发表两篇关于教育教学叙事的文章,具体内容为:学校管理中的叙事研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师资培训)、学科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教育思想、教育活动、教育对象、研究方法、思维方式、话语体系)、德育中的叙事研究(班主任工作艺术、师生情感沟通的方式方法、家校联系、问题学生的帮教等),必须是自己课堂教学中或学生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教育教学叙事,严禁抄袭或从网上转载他人作品。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尤其是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参与劲头高昂。到目前为止,我校博客系统共发布教育教学叙事文章300余篇,其中包括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如何更好地进行期中复习、期中考后的.感想、如何处理班级中的整体性事件、如何与个别学生交流对话、如何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各级各类培训心得以及问题求教等等,为全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高效平台,你可以随时在这里讲述你的故事,也可以随时在这里发布自己碰到的问题请全校教师出谋划策……老师们在博客中写到:“博客,让我品尝了快乐;博客,改变了我的思想……虽然这一过程是艰辛的、苦涩的,但,我却快乐着我的博客!”、“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相结合,为我们每一位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博客成了我与大家交流的平台,博客成了我成长的动力,博客更成了我生活的一种习惯”……
网络教研运用新技术,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教师个体和团队的学习、研究、交流和反思,网络教研已成为教师们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已成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已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走向了更快捷、更高效之路。
2、以“集中挑刺”为主要目标,开展“崧泽学园”课堂教学集体会诊活动
为更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某些普遍问题,并可以为其他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上提供借鉴,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崧泽学园”课堂教学集体会诊活动。根据学科特质,本次课堂集体会诊按“分园”分成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政、音乐、美术、体育等8个小组进行。活动之前,由各分园推荐上课教师,学校教科室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同时学校还进行统一调课,要求各分园教师必须参与本学科的听课、评课活动。活动中,学校还安排专人,负责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实录及实况录像。活动之后,学校网管员及时将课堂实况录像上传到校园网,以供学园教师反复琢磨课堂教学细节,提高评课质量。再由学校统一安排单位时间按分园进行课堂教学集体会诊。会诊过程中,首先由执教者点明本节课试图重点突破的专题,以及为突破专题所采用的方法并作教学反思,接着由全体分园成员结合课例回放,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集体会诊,集体分析、研究、评析。之后,各分园将会诊资料上传校园网博客系统“教学叙事专栏”,并邀请专家及教学骨干进行网上评析。最后由组内教师汇集、分析评析意见并最终生成优秀教学设计。
,教科研工作总结 - 陈志兴标签:科研工作总结大全, 教科研工作总结 - 陈志兴,
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并充分利用校园网“教育教学叙事博客”这一网络平台,使教师们的观点互相碰撞、互相启迪,为达成我校教科研的初步目标——“大力营造学习研究的校园氛围,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素质全面、心智成熟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以第二届教学工作论坛为转折点,将教育叙事研究上升到理论指导的高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校本教研工作,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把课题研究从行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到目前为止,尽管已发布各类叙事文章300余篇,但质量较高的少之又少。为改变量多质不高的局面,学校将在12月底或1月初举行校第二届教学工作论坛,要求各教研组安排发言组长代表1人,分别从各学科实际出发,将叙事研究与学科教学、与备课组工作、与集体备课等有机结合谈谈各学科如何开展教学叙事研究才能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丁飞标校长还将在论坛中就叙事研究分块对各位组长进行培训指导。
三、其它教科研工作:
当然,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是全方位的,除了课题研究还离不开其他教研活动。
1、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为切实做好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第三次省统考工作,根据市进修学校要求,我校贯彻三级培训制度,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评价》与《案例分析》两门学科的培训指导工作,力争使全校教师都能顺利通过两门学科的统考工作。除了开展各种校内培训外,校教科室还尽量安排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级各类培训,07年度我校共外派教师148人次,并要求参加培训后写好培训总结一份,并在相应的组织内作好汇报传达工作,以达到优秀资源的共享。
2、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
为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校教科室为新教师搭设了各种平台。06年下半年开展了校第三届学科新秀评比活动,评出第三届学科新秀7人;本学期一开始,学校就组织了新教师课堂教学调研活动,并扎实召开了调研小结会议;9月份,学校还成功举行了04’满师暨07’师徒结对活动。
3、积极撰写论文案例,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学校的引导离不开教师自身的总结提高。07年初,校教科室要求教师将平时撰写的文章整理形成精品并汇编成册,形成了精品案例118个,精品说课材料123个,精品学科论文129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知性智慧、理性智慧、实践智慧的提升,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6月份“三个精品”已正式出刊并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好评。
4、校本教研也研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学生不发展,教师再有发展也是徒劳。07年度,我校根据校本实际开展了07系列中考活动,先是开出以“严管理抓质量创特色争先进”为主题的全体初三教师会议,又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迎战中考80天誓师大会”,5月份举行“07中考面对面”活动,邀请全国著名励志演说家王国权老师作“点燃生命的激情”的演讲。本学期,英语组和语文组相继开展了校首届英语节和首届阅读节活动,掀起了师生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新高潮。
四、在反思中进步
如今,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已进入一个较高的层次,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教师业务水平不同,需在下一阶段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指导,普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除学校统筹安排了各教研组的学科园地外,缺少学校层面的宣传阵地(如教科研工作简报等)的建设;
3、课题研究中存在着“李鬼”现象,如课题开题不“开蹄”。在下阶段的工作中要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监督过程,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4、很多教师的网络教研能力薄弱,今后应更多地鼓励教师运用好“百度”、“google”、个人网站和博客等较高层面的网络资源,来加大与世界的沟通与自我知识的沉淀。
总之,教科研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再上台阶,使教科研工作有更大进步,是教科室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后,我校将在继续抓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使实验成果上升为理论,让科研之花开得更加艳丽多姿!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2
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工作就要结束了,数学组的每位教师都是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忙于期未的收尾工作。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向全体学生,引发学生的内在机制,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进行学习,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早已为大家达成共识,以下是我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一、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为了节省老师的备课时间,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同仁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本学期数学组采用了集体分节备课,每位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再进行修改,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教案力求符合下列要求:
教学目标应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确定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引导与规范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校的学生特点安排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的教法。课堂模式百花齐放。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从发展的要求看,就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数学,具备在未来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考虑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本学期重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的要点是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和怎样复习,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能上好每一节课,根据我校硬件的优势、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后辅导
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件繁重的工作,每天都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批改一百多本作业,采用的形式是统批、面批、学生互批、讲评等,每位老师还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时间针对学习成绩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他们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
四、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改进教学的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本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做一个教学的案例研究,每个案例都是按“三实践、两反思”的原则进行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全组教师都投入到教研活动之中。通过这次活动一方面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累反思的素材,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决策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今后工作的设想
全组走出去听课;利用本校的资源,即信息技术,每位老师上一节录像课,通过自己观察自己的录像课查找差距和不足;每个备课组搞一个课例研究;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机会留给年青人;初一搞学生错题档案袋、好题档案袋,目的是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成绩;休息日开提高班、补差兴趣班等。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3
教科研是学校上新台阶、新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学习型学校的重要基础。课题研究则是教科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一年来,在校长室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下,我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探索集体备课新模式及发现、解决课堂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育教学叙事)为主攻方向,以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为立足点,坚持“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的理念,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使教科研工作更好地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依托行为型集体备课,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今年上半年是我校绍兴市级课题《行为型集体备课的探索与实践》的结题学期,也是课题研究的突破升华阶段。在经历了前三个阶段(尝试阶段——分工合作式的集体备课、调整阶段——修正提高式的集体备课、深化阶段——互动式的集体备课)后,去年下半年课题研究进入了突破阶段——主题式的集体备课。
在前三个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行为型集体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做到内容、时间、主讲人三落实、集体备课的内容因学科与教材的特点进行不同主题的选择,要求主讲人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想等,并提供相关的书面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做到“多形式、多层次、多反思”,并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了“主题式磨课”活动:要求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双二次说上评”活动。各备课组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及研究的最佳主题,再根据组内教师的个体特长等因素进行主题、时间、主讲人“三定”,每个备课组选择两个典型的主题活动作为本组两次“主题式磨课”活动,经校教科室统筹安排后供全校教师观摩,所有成员在活动结束前上交各相关书面交流资料,活动结束后一周内主讲教师还需上交一个精品教学设计方案,并在校园网和校报上报道相应的“主题式磨课”活动。
一学期来,全校20个备课组分十四周相继组织了40次“主题式磨课”活动,各组纷纷在校园网上及时发布了本组活动开展情况。据统计教师共有80人次在“主题式磨课”中进行了公开课展示,有600多人次参与了听课活动。这次磨课活动磨出了精品课例,磨出了课堂效率,磨出了课堂艺术,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求真求实,互帮互助的集体备课氛围,也使“向课堂要质量”的意识根植于每位教师的心田!
为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学习意识,使行为型集体备课能圆满且高质量地结题,今年5月,学校成立“崧泽教师学园”并隆重举行了成立仪式暨沈江峰院长专题报告会,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沈江峰、上虞市教研室张忠尧主任应邀担任“学园”顾问并出席本次活动。会后,全校教师积极申请要求加入学园,共有128位教师成为学园首批成员。
“学园”采取个体研究、信息交流、集中活动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定期举行各种活动。作为开园仪式之一,沈江峰院长为我校全体教师作了题为《小课题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学园成立之后,“数学分园”首次开出了“崧泽教师学园数学分园名师送教活动”。邀请了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潘建德老师来校送教,我校崔立丰老师也在活动中开出了公开课。此举得到了局领导和教研室、学区领导及兄弟学校教师的高度赞肯与评价。
8月份,《行为型集体备课的探索与实践》终于顺利结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效:丰富了课程资源: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各年级各学科都形成了富有校本特色的集体备课教案集。服务了学生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全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竞达500余人次,其中全国级获奖6人次,省级获奖11人次,绍兴市级获奖23人次。提升了教学的质量:近三年中考质量得到稳步提升,07中考再创历史新高:周智园同学跻身上虞市前10位!周智园、杨丽萍同学跻身上虞市前100位!69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占同一竞争圈八所乡镇中学的1/3以上!上省一级重点高中人数位居全市乡镇学校前列!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集体备课使教师日常的备课与研究合二为一,落实教学即研究,促进了学校内“无处不研讨”的校本研究氛围的营造。自觉了教师的学习和研究:集体备课形成了我校富有人文情怀的制度文化,教师的生命内涵得到充实与扩展。近两年,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业务素质评比中,共有近300人次获奖。增强了学校的综合竞争力:07年学校顺利通过省标准化学校的评估验收,还被市文明办、市教体局联合命名为市文明建设示范学校;
07中考再创辉煌,学校因此也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初一招生工作形势及初一、二学年评估成绩喜人。
二、研究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行为型集体备课的研究基本缓解了我校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已非常完善,可以不思进取,在漫漫的课改路上,我们思索应不断把教研与培训结合,既进行课改理论培训,剖析案例,又进行备课交流指导,将集体备课向纵深方向发展,我们在网上备课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教研的新模式。上半年我们申报了绍兴市级课题《研究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并成功立项,于10月份开始了网络教研之路。
1、以教育叙事为载体,探索网络教研之路
今年上半年,我们就计划要求教师建立自己的Blog,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反思、范例、经验等发表在自己的Blog上,以期在线得到来自全国的'同行和专家教授的引领帮助,最终使教师找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答案。7月份,我校申报成功绍兴市级课题,由此我校教研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网络教研。
在课题开题之前,已有四十多位教师注册了自己的博客并发表了高质量的叙事文章,网络教研的方式已初步为我校教师认可。10月8日,课题组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校园网博客系统使用培训并公布本学期对课题的具体操作方案,要求从10月份开始所有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必须在博客系统中注册,每月至少发表两篇关于教育教学叙事的文章,具体内容为:学校管理中的叙事研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师资培训)、学科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教育思想、教育活动、教育对象、研究方法、思维方式、话语体系)、德育中的叙事研究(班主任工作艺术、师生情感沟通的方式方法、家校联系、问题学生的帮教等),必须是自己课堂教学中或学生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教育教学叙事,严禁抄袭或从网上转载他人作品。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尤其是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参与劲头高昂。到目前为止,我校博客系统共发布教育教学叙事文章300余篇,其中包括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如何更好地进行期中复习、期中考后的感想、如何处理班级中的整体性事件、如何与个别学生交流对话、如何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各级各类培训心得以及问题求教等等,为全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高效平台,你可以随时在这里讲述你的故事,也可以随时在这里发布自己碰到的问题请全校教师出谋划策……老师们在博客中写到:“博客,让我品尝了快乐;博客,改变了我的思想……虽然这一过程是艰辛的、苦涩的,但,我却快乐着我的博客!”、“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相结合,为我们每一位普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博客成了我与大家交流的平台,博客成了我成长的动力,博客更成了我生活的一种习惯”……
网络教研运用新技术,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教师个体和团队的学习、研究、交流和反思,网络教研已成为教师们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已成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已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走向了更快捷、更高效之路。
2、以“集中挑刺”为主要目标,开展“崧泽学园”课堂教学集体会诊活动
为更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教师课堂教学的某些普遍问题,并可以为其他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上提供借鉴,同时还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崧泽学园”课堂教学集体会诊活动。根据学科特质,本次课堂集体会诊按“分园”分成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政、音乐、美术、体育等8个小组进行。活动之前,由各分园推荐上课教师,学校教科室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同时学校还进行统一调课,要求各分园教师必须参与本学科的听课、评课活动。活动中,学校还安排专人,负责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实录及实况录像。活动之后,学校网管员及时将课堂实况录像上传到校园网,以供学园教师反复琢磨课堂教学细节,提高评课质量。再由学校统一安排单位时间按分园进行课堂教学集体会诊。会诊过程中,首先由执教者点明本节课试图重点突破的专题,以及为突破专题所采用的方法并作教学反思,接着由全体分园成员结合课例回放,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集体会诊,集体分析、研究、评析。之后,各分园将会诊资料上传校园网博客系统“教学叙事专栏”,并邀请专家及教学骨干进行网上评析。最后由组内教师汇集、分析评析意见并最终生成优秀教学设计。
,教科研工作总结 - 陈志兴标签:科研工作总结大全, 教科研工作总结 - 陈志兴,
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并充分利用校园网“教育教学叙事博客”这一网络平台,使教师们的观点互相碰撞、互相启迪,为达成我校教科研的初步目标——“大力营造学习研究的校园氛围,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素质全面、心智成熟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以第二届教学工作论坛为转折点,将教育叙事研究上升到理论指导的高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校本教研工作,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把课题研究从行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到目前为止,尽管已发布各类叙事文章300余篇,但质量较高的少之又少。为改变量多质不高的局面,学校将在12月底或1月初举行校第二届教学工作论坛,要求各教研组安排发言组长代表1人,分别从各学科实际出发,将叙事研究与学科教学、与备课组工作、与集体备课等有机结合谈谈各学科如何开展教学叙事研究才能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丁飞标校长还将在论坛中就叙事研究分块对各位组长进行培训指导。
三、其它教科研工作:
当然,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是全方位的,除了课题研究还离不开其他教研活动。
1、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为切实做好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第三次省统考工作,根据市进修学校要求,我校贯彻三级培训制度,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评价》与《案例分析》两门学科的培训指导工作,力争使全校教师都能顺利通过两门学科的统考工作。除了开展各种校内培训外,校教科室还尽量安排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级各类培训,07年度我校共外派教师148人次,并要求参加培训后写好培训总结一份,并在相应的组织内作好汇报传达工作,以达到优秀资源的共享。
2、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
为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校教科室为新教师搭设了各种平台。06年下半年开展了校第三届学科新秀评比活动,评出第三届学科新秀7人;本学期一开始,学校就组织了新教师课堂教学调研活动,并扎实召开了调研小结会议;9月份,学校还成功举行了04’满师暨07’师徒结对活动。
3、积极撰写论文案例,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学校的引导离不开教师自身的总结提高。07年初,校教科室要求教师将平时撰写的文章整理形成精品并汇编成册,形成了精品案例118个,精品说课材料123个,精品学科论文129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知性智慧、理性智慧、实践智慧的提升,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6月份“三个精品”已正式出刊并获得了各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好评。
4、校本教研也研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学生不发展,教师再有发展也是徒劳。07年度,我校根据校本实际开展了07系列中考活动,先是开出以“严管理抓质量创特色争先进”为主题的全体初三教师会议,又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迎战中考80天誓师大会”,5月份举行“07中考面对面”活动,邀请全国著名励志演说家王国权老师作“点燃生命的激情”的演讲。本学期,英语组和语文组相继开展了校首届英语节和首届阅读节活动,掀起了师生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新高潮。
四、在反思中进步
如今,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已进入一个较高的层次,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教师业务水平不同,需在下一阶段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指导,普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除学校统筹安排了各教研组的学科园地外,缺少学校层面的宣传阵地(如教科研工作简报等)的建设;
3、课题研究中存在着“李鬼”现象,如课题开题不“开蹄”。在下阶段的工作中要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监督过程,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4、很多教师的网络教研能力薄弱,今后应更多地鼓励教师运用好“百度”、“google”、个人网站和博客等较高层面的网络资源,来加大与世界的沟通与自我知识的沉淀。
总之,教科研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再上台阶,使教科研工作有更大进步,是教科室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后,我校将在继续抓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使实验成果上升为理论,让科研之花开得更加艳丽多姿!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4
我校坚持“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继续通过教科研工作促进骨干教师发展,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半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以“教科研一体化”为主要抓手,以课题研究为主要途径,教育科研工作发展较为顺利,成果较为显着,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教科研氛围
1、率先垂范。校长及教科研条线领导都积极投身其中。校长自己设计主持课题研究工作,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科研条线的领导认真做好宣传、服务和保障工作。
2、营造环境。学校继续坚持教科研“四个一”工作。这学期起,还专门完善了教师研究室的布局,把优秀教育期刊摆放到教师的身边,要求教师加强学习,作好摘录,写好读后感与案例分析。还两次召开会议,对获得区级新秀以上教师,提出更高发展要求,鼓励推动发展。
3、搭建平台。建立健全系统的学习组织系统。首先以校长为中心的行政会议学习系统,辅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学习系统和骨干教师个人研修学习系统,三者之间构成相互联系、沟通的平台。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从身边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促进教师发展。第三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苏州市、甚至江苏省示范或研究活动,促成一个“人人参与,个个优秀” 的教科研氛围。
二、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
1、组织发动。学校教科研室大力做好教育科学研究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举办各种讲座或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和发布教科研究成果,在校内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对重要的省级论文竞赛活动,组织人员认真筛选、修改论文,提高获奖率,深得教师的好评。
2、点面结合。以立项课题为点,贯穿科研条线工作要求,面向全体教师的.科研形式,积极有序地展开教科研工作。本学期,教科研室主要从课题立项、申报论证等方面为制定“十三五”研究课题打好基础,确保在申报预定的时间内拿出成果。在参与的全国课题《学有优教: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研究》中,积极进行中期总结,调整深化,力争在研究时效内完成研究任务。另外,还组织申报了吴江区年度课题,共有16项个人课题和5项教研组课题成功立项。
3、带动发展。学校要求教科室、各课题组成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相对科研意识较强,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带头参与教科研工作,组织策划“教科研一体化”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学校这项发展要求纳入教师考核范畴。
4、科研一体。学校把课题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结合起来。每次活动要做到了有专题,有课例,有小结。每个课题组至少能上好一堂体现研究课题的实验课,活动质量有保障,也真正推动了“教研科研一体”的实施。
三、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
通过“苏式”课堂建设,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首先,继续进行“项目学习”方式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深化研究,进一步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其次,进一步推广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方式的研究,形成学校学科教学新亮点。第三,在语文教学中以阅读教学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师生共读的策略,整合“听说读写看”构建主题阅读教学活动,不仅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科文化的建设。第四,开展预约式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这些丰富活泼创新的“智美”课堂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法,不仅培养了教学思维活跃、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而且充分凸显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更彰显了学校灵动独特的“苏式”教学风格。
四、常规工作稳步发展
1、组织各类征文。今年以来,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论文参加教育教学管理、教海探航、五四杯等江苏省内知名的重要论文评比活动,也参加了省行知杯、蓝天杯、市陶研会、省市教育学会和区片小学科论文的评比活动。
2、办好学校校刊。《红梨苑》是我校重要的校办刊物。及时推广教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学期完成一期校刊的出版工作。
3、协助做好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管理工作。
五、教科研工作初显成效
这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已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也明显提高。我校有一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一人入围苏州市级学术带头人评选,一人被评为吴江区学科带头人,6人被评为教学(科)、德育能手,教坛新秀6名。半年来,教师苏州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20多篇。区以上评优课12人次获奖。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教科兴校”“在教科中成长”已成为学校全体教师的共识。虽然说,教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但随着青年教师的增加,广大骨干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会越走越好。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5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新课程改革为学校教学活动赋予新而全的内容,教科研工作使学校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洋思之路使二中师生法有榜样,一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及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积极组织、引导广大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过渡,加强新课程工作经验的推广与深化。认真学习新课程精神,学习洋思精神,倡导广大教师不仅要教而述,而且要教而思,教而研,教而著,加强教科研意识,上半年我校教师共有9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下半年有4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获奖,学校承担省级教科研项目2项。
2、加强教师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执教水平,规定并量化学习内容,严格检查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
3、广泛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上研究课,不断提高教学技艺;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进行校本培训;组织到洋思中学实地学习的教师上示范课8节,向全校教师传授洋思经验,组织备课小组上汇报课17节;组织各学科教师上公开课;为配合“保先”教育活动,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三个一”业务活动(课堂设计、说课、上示范课)。
4、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定人员、定课题、定时间、定地点,有集体备课,有课后反思,活动都有记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公开课成果汇报。
5、组织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政治、地理、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组织参加了市区有关部门组织的.优秀课案例、论文及教师优秀课件评选活动。有4名教师课堂教学分别获省市区级奖励;其中,我校教师于永清获市级二等奖;唐淑珍获区级三等奖;赵春霞获区级三等奖;陈秀丽获区级三等奖;马秀玲获区级三等奖;张卫国老师获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学英语“新教材新理念”示范课一等奖;齐玉芬获得全国中学青年教师数学优秀课评选一等奖和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称号。教师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共96篇(件),其中,有8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1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5件多媒体课件获市级以上奖励。
6、组织参加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学生有4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有2位教师获得国家级优秀辅导员称号。
7、本年度教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学习洋思精神,翟校长数次宣讲洋思办学经验,学校数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洋思精神,观看宣传洋思精神的光盘,“先学后教,当堂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学校继20xx年派人赴洋思学习之后,又组织8位教师赴洋思实地考察学习观摩,收获颇丰,回校之后又开展了专题讲座和示范课观摩活动,共上观摩课8节次。洋思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洋思之路值得借鉴。
8、新课程我们还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推行实施学校与家长《联系手册》制度,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建立了有机的立体教育网;
(2)制定并实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指导工作计划细则》,对教与学的方法进行指导和有益探索;并在学期末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考核。
(3)积极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积极、正面、多种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淡化学生分数,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
(5)坚持“四评”活动,做到“三个结合”,即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家长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相结合,促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6)学校与教研组签订《教研工作》责任书落实教科研工作;
(7)学年始每位教师确定科研课题,进行教学研究;鼓励老师积极申报省、市、区级科研课题。
新课程实验改革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被区教育局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齐玉芬、赵春霞分别被评为区级先进个人。
9、组织开展了酒泉市二中20xx年德育研讨会,共收到教研论文76篇,有9篇论文在会上交流。起到良好的效果。
10、认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后进生在我校各班人数很多,直接影响着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做为教学重点工作来抓,每班确定八分之一的学生为转化对象。转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加强初三年级教学工作的研究。数次召开初三年级老师会议,班主任与课任老师确定转差名单及方案,落实培优转差的时间、地点、方法,工作要有重点,要有针对性,方法要创新,要结合学生特点,经过上下努力,xx届毕业班六合率达81.88%,创历史新高,学生温小然进入全区前六名。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6
“立足科研、服务教学、引领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一直是我校教育科研的原则,今年,我校以“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年”建设为突破口,按照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有关要求,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进行了富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多措并举,以管理促规范
1.领导重视为前提
加强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网络是搞好教科研的重要前提。为引起全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学校建立了以杨国斌校长为领导、分管校长指引、教科研主任主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全面参与层级分明又全覆盖的教科研网络,为做好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制度是保障
为实现科研兴校战略,加大对教科研的管理和激励力度,学校教科室在学期初,通过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开会讨论、教师座谈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了《实验初中教科研奖励办法》、《实验初中教研组活动制度》、《实验初中“一人一课”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规定把教科研工作做为推荐和评比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以及教师聘任、晋级、提拔等的重要依据,目前,已被评为扬州市各类教学骨干教师的就有22人,江都区各类骨干教师23人,计45人。制度的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学校仅每学期用于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的支出就达上万元。
3.过程监管最关键
学校十分注重教育科研工作的过程监管,尤其重视对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力度。通过组织课题实验教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及时反思,并上升为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目前,学校共有1项市级课题、6项县级课题正在研究中。
二、找准载体,与教研紧结合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灵魂,而教学实践工作是教育科研的载体。没有了教育科研,教学工作就失去了方向;没有了教学载体,教育科研就是一句空话。
1.到教学实践中寻找科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教研中的课题。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和教研活动开展相结合。通过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组织教师研讨,形成相关的研究课题。
今年,教科室协同教导处,与邗江实验学校进行了多次有意义深层次的双边教科研交流活动。开学初,学校首先从初三年级开始组织各学科教师去邗江实验学校参观、听课、研讨与学习。
同仁间,首先相互交流与完善了教学计划,特别是复习计划。毫无保留的交流了自家的'传统经验做法。同时对所听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双方受益匪浅。紧接着,邗江实验学校的领导及初三教师分两次近30人次来我校交流学习与指导。
2.以科研带动教研,教研科研协调发展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我校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出打造 “高效课堂”的口号,开展了“教学做融合”等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参加邗江实验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育英杯”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王军尔、夏雪峰、潘庆华等教师都获得了一等奖,通过选拔赛、磨课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以一年一度的局综合督导评估为契机,建立了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袋。共有陈佳佳的11名青年教师参加,档案袋中有个人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年度及学期教学计划、听课笔记、备课笔记、学习心得等多项材料。
三、师生共进,以成果带发展
本学期里,有10多位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马继清在扬州市中考复习研讨会开设研究课,获高度评价;刘红梅在扬州市千名教师“我的教学研究”教学竞赛活动荣获二等奖;周萍在扬州市初中物理教师优秀课评比获二等奖:刘震宝在扬州市初中物理教师创新课评比获二等奖; 韩英、 刘美玲在20xx年江都区初中信息技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王欣在区中考历史命题评比一等奖;朱友霞区语文微课比赛一等奖、夏雪峰、李华、郜艳等老师在20xx年江都区初中学科命题比赛中获奖……特别突出的是:美术教师薛峰的两部教育教学专著《老扬州—风景速写画法》、《薛峰绘画作品选》正式出版!另有温传毅、韩艳莉、钱巧萍、夏慧、陈万梅、李卉、潘庆华、王淑艳、葛云、张文清、姚永华、高素琴、姚凯、佘莉等十多位老师的近二十篇论文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老师获奖的同时,学生成绩亦可喜可贺:学生路修远、彭新宇、汤扬获扬州市信息学竞赛获一等奖;顾明老师辅导的学生,在 “祖国万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征文竞赛活动中2人荣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我校今年的教学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考有80名初三学生被省江都中学统招录取!比以前五年的总和还要多!
近年来的教育科研工作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学校发展要依靠教育科研的引领,教科研工作的扎实开展,既带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培养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后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和更扎实的工作,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促进学校工作的大发展、大跨越。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7
这一学年以来,我校紧紧遵循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以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为契机,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以教科带动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现作出以下总结:
一、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生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研究两方面展开教育科研工作,以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每位教师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写出研究方案,定期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中期小结、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定期进行理想课堂集中教研,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定期组织集中教研活动、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举行。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并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经验。由于有了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展示处人风采,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价值的经验得以推广、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学校教研气氛较浓。本学年我校共开设语文教研课10节,数学教研课10节,英语教研课10节,物理教研课6节,化学教研课6节,道法、历史教研课各4节,音体美计教研课各4节。促进了教学研讨的`实效性。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力求向管理要质量。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跟踪检查,期末对教案进行归纳整理,按学科、年级分类,存入学校教案资源库,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给予奖励。
规范日常巡课制度,定时巡课与不定时巡课相结合,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前沿动态。建立推门听课的制度。校级行政领导、教导处不定时下班听课,与执教教师共同切磋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落实学科日常互听课制度。要求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负责督促,每位教师最少听10节本学科教师的常态课,增强互动交流,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推进教研成效。
我们教研形式采取集中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以分散为辅。分散教研是教师利用空课时间、下课时间相互交流,一事一议,一事一论。将功夫用在平时,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
五、设教师论坛,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广泛提高全校教师教研水平,我校为骨干教师创设平台,让优秀青年的先进教育教学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感悟)在教师中进行交流,让先进经验得以推广,以点事面,促进共同提高,同时,评选出最佳经验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改进的意见。
1、学科研究不均衡,一些学科由于多年扎实教学研究,教师的研究水平较高,研究热情饱满,研究成果喜人。但也有极个别的学科研究还有待改进、提高。
2、教研经费短缺制约着教研工作的开展。教研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一些教研工作无法实施。
3、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把握还不够准确。少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成果没有很好地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之中,没有达到学以致用。
4、一少部分教师对教研不重视,敷衍塞责,有待改进和加强。
以上是我校这一学年以来的教研工作回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长处,改进不足,以教研为先导,继续努力让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中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28
本学期按照县教育规划办的要求和XX四中20xx年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主动学习外地先进的研究经验,创新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作用,圆满地完成了开学初制定的教育科研计划。
一、重点工作
(一)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1. 组织召开了刘丽波、董延良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的子课题BCA160055-2017025《信息技术支持背景下的双师课堂实践研究》研究工作会议。董延良撰写了《小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信息技术支持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统计分析报告》、《学生校外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报告》、《中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刘丽波校长撰写了研究论文《语文课堂“双师教学”的实践探索》,李秀娟教师撰写了研究论文《微课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福音》,张宝玉教师撰写了研究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撰写研究论文的教师还有张芳芳、邓盼、母丹等教师;刘红茵、荣令忠、张芳芳、母丹等教师按照课题组的要求设计了这个课题的研究课;张明还参加了总课题组的课件评选。其中有6项成果在省教科院举办的课题学术交流会议上获得优秀成果奖。
2. 抓好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指导检查小学部吴洪波、李晓艳、赵晓红、张芳芳、汤丽红、邓盼主持的6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材料(赵清福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1608110041B《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课题)。在4月25号,总课题研究中期检查中研究过程材料和阶段报告全部通过,张芳芳和李晓艳在课题中期检查汇报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参与研究的教师参加了“3+1模式”课题培训51人,教师经常登录“走进教育科研”网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并集中检测上交答卷48份;向总课题组推荐36项优秀科研成果(阶段性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向总课题组推荐课题研究优秀教师有邓盼、李秀娟、张芳芳、李翠梅、张丽丽、李晓艳、张宝玉、赵晓红、邓红杰、周玲玲、吴洪波、汤丽红等22人。
3.整理中学部魏校长和郭淑英的课题汇报材料。
(二)积极参加课题开题论证会议
1.组织孔令琴等实验教师于4月24号,参加大庆市教育科研所举办的市级重点课题20xxDZKT030《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品质阅读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活动。
2.精心筹备课题论证会议。20xx年4月25日上午9点,在XX县进修学校四楼会议室,XX县第四中学按照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培育的实证研究”总课题组的要求,隆重举行了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班主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开题论证会议。参会人员有:有课题指导专家5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省基础教育研究所赵清福所长,XX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汪洋,大庆市大同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学高级教师任秀鹏,原XX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柏林, XX县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李玉兰;还有课题组成员10人;以及兄弟学校的科研骨干教师代表等约60人出席了报告会。开题会由XX县教育科研所所长曹丽娟主持。
根据专家组的指导建议,课题主持人也是承担单位的校长刘丽波对开题论证会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并表态,并作了保障性讲话。还要求课题组认真汲取、领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优化研究方案,加强课题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认真扎实按预定步骤做好课题研究,及时总结梳理,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三)积极组织教师申报课题
20xx年4月23号,小学部马丽申报了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黑龙江省促进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子课题《“小升初”择校现状与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研究》,并被总课题组获准批准立项。中学部张明积极申报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十三五课题的'子课题《初中生优秀心理素养的研究》。
(四)组织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成果征集活动
本学期征集陶行知研究会的优秀成果有马 丽、李翠梅、孔祥红、孙书奇等教师共计11份。
(五)通过学习外地先进教育科研经验,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积极打造一流的科研团队。
本学期外出到大庆、牡丹江、扬州参加教育科研培训6人次,参与课题组学习培训达到66人次;通过学习培训快速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在今年全县教育科研骨干评选中,我校推荐骨干教师36人,人数全县最多。说明我校的科研队伍已成规模,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作用。
二、其他工作
(一)负责学校微信平台的运行与管理,编辑报道各部门的工作,加大了对我校工作的宣传力度。
(二)扶贫工作,每周走访贫困户一次。
(三)准备4月12号县工会对我校“阳光创新工作室”的检查。
(四)迎接县科研所曹丽娟所长5月11号对我校科研工作的检查,检查了在研7个国家级课题和1个市级课题的过程材料,深入小学部张丽丽和初中部荣令忠的班级调研课题研究课,并对我校科研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五)组织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参加“4.23世界读书日”征文比赛。初中和小学部分别推荐3名学生和1名教师的优秀文学作品。
(六)3月18日积极准备申报省教学成果的材料(两项)。五月份下发上学期2个国家级课题和1个省重大招标课题的50个结题证书和27份课题成果证书。
(七)整理了均衡发展学校教育科研材料。
三、下步工作思路
1.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利用查重技术评选出优秀的研究成果,让先进的经验脱颖而出。
2.加强课题研究课的设计,真正地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让教育科研更好地服务教学。
3.整理装订好课题档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