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方案 > 正文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2025/04/12方案

爱习作提供的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精选10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1

为了预防学校门口因学生体温筛查造成人员密集滞留引发可能性的`新冠肺炎传播,经校委会研究,特制订本方案。

一、高度重视,成立小组

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杨先勇校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蒋耀伟负责,学校大门口秩序由值周领导和1名值周教师负责,1名测温教师、1名消毒人员、1名记录人员,2名保安负责校门口安保。(学校排值班表)

二、学校门口每日体温监测和疏导管理人员要求

1、早上7:30前,每天校门口相关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准备学生入校筛查工作。

2、体温筛査人员要态度严谨、动作迅速,发现体温异常师生立即上报带班领导,进行登记其相关情况,通知家长领学生回家隔离治疗,决不允许一名体温异常学生进入校门。

3、学校值周领导要通过小喇叭等工具,教育学生按秩序排队,不拥挤,每人之间相隔1米,保证学生快速有序进入学校。

三、师生入校要求

1、学校决定教师和学生上、下学一律走校门口消毒区域,上学时测量体温入校。教师提前到校,测量体温、消毒后进入学校。学生在校门口排两路纵队测温、消毒入校。

2、学校在校生139名,学校采取学生错峰入校规定

五年级6:50—7:10入校

三四年级7:10—7:30入校

一二年级7:30后入校

3、家长不能进入学校。对违反规定的`家长进行劝阻,如不听劝阻,实施闯卡、辱骂殴打管理人员等行为可报警处理。

4、放学规定:

一二三年级下午15:40——16:30,两人保持1米距离排队放学。

本方案由公布之日起试行,如有不完善的地方,由校委会解释并修改。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2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学校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特制定了错时错峰上下学实施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错峰上学

1.时间安排:

五六年级:7:20-7:35

三四年级:7:35-7:50

一二年级7:50-8:05

2.上学线路:

非竹园小区的.学生上学一律从竹园小区北门进入,家长不进小区,雨天带好雨伞。

竹园小区的学生从竹园幼儿园西侧道路进校。

3.小区北门开放时间:

7:00-8:30(校门7:20开放)

二、错峰放学

1.时间安排:

一二年级下午3:40后排队出校;

三四年级早下午3:55后排队出校;

五六年级早下午4:10后排队出校。

2.放学路线:

家长从竹园小区北门凭学校接送卡(4月13日下发)进入小区接孩子。

3.小区北门开放时间:周一、二、四15:00-17:00

周三、五:14:00-16:10

4.放学位置:学校门口小广场。

三、注意事项

1.疫情防控期间,竹园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北大门为非竹园小区学生上下学的唯一通道。

2.请配合小区保安的检查,戴好口罩,主动出示接送卡,主动测量体温。

3.为避免学校门口人员聚集,请家长严格按照各年级学生上下学时间接送孩子,不提前,不晚到,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4.学生出门前请家长自觉检测学生体温,如有体温异常情况(超过37.3度)或咳嗽等症状,请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并直接就医,不送学校。

5.学生到校后,请在校门口按1米线自觉排队,接受检测后有序进入学校。

6.放学后,全校要进行预防性消毒,学生无法在校滞留,请家长务必严格按照孩子对应年级放学时间接孩子,并及时离开小区。

7.以上为试行方案,会再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特殊时期,让我们克服困难,共渡难关!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3

为统筹做好全区学期开学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学期正常、安全、有序开学,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原则

秋季学期开学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把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按照“服从国内大局、坚持属地管理、强化系统联动、确保万无一失”的总体要求,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属地防控要求,“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统筹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环节疫情防控。

1、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

2、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3、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二、开学时间

1、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x月x日组织学生报名入学,x月x日开学行课,幼儿园参照执行。

2、高校按既定校历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并在开学前一周将开学工作方案报区教育局备案。

3、xx级新生按照学校录取通知书通知的报到时间报到。

若国内、省内、市内疫情发生重大变化,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并进行全区统一调度。

三、师生返川返校要求

1、总体要求

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川返校。低风险地区的师生按“错时、错峰”分批次返校。师生返校前14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向学校报告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异常第一时间报告。高校师生员工和省外返川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

2、川内师生员工返校要求

1)低风险地区的学校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川,不前往省内外中高风险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开学时持“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高校师生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

2)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黄码、红码转为绿码后,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3、川外师生员工返川返校及新生报到要求

1)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应至少提前14天返回区内居家观察,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

2)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员工和新生,按照学校规定时间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到校后,学校应在第一时间组织返校师生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对核酸检测结果待出的师生进行妥善管理安置,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沟通解释工作。

3)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川返校。所在地风险解除后,须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到校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4)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的师生员工,由学校会同区教育局、区卫健局综合评估后,按学校通知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区)入校,到校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4、境外师生员工返川返校要求

境外师生员工返校严格遵守外事部门和教育部门有关规定,经批准入境后方可返校,入境后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落实“14+7”隔离管控及各项防控措施。

5、其他特殊情况返校要求

1)近14天内有本土确诊病例报告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未返校的暂缓返校;已返校的应立即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至离开疫情发生地14天为止。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2)返校前一周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及时向学校报告,治愈后返校。

3)教育培训类机构师生员工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四、开学前准备工作

1、健全机制

1)学校要按照“一校一案”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开学工作方案。

2)提前与属地镇(街)、卫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系,落实“一对一”常态化协作专班机制,健康副校长主动到校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协同联动保障开学秩序。

2、健康监测

1)学校要动态掌握师生暑假期间健康状况和行踪情况,完善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报备制度,“一人一档”建立台账,确保每名师生返校前14天的旅居史、健康史、接触史底数清、情况明。

2)学校严格落实相关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3)对暂缓返校师生员工要保持“一对一”联系,充分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

3、疫苗接种

1)x月xx日前,完成12—17岁应接未接学生第一针的查漏补种。

2)高校要引导、提醒大一新生暑假期间尽早在属地接种疫苗。

4、门岗管理

1)假期中小学和幼儿园一律封闭管理。

2)高校要严格门岗管理,未经允许非暑期留校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确需入校的,要核验身份、查验健康码、询问健康情况、开展体温检测,做好信息登记。

5、物资准备

1)校验额温枪、红外线测温仪等防疫设备,确保开学正常使用。

2)对已经储备的物资进行全面盘点,清理过期、临期和损毁物品,并根据学校规模、师生数量储备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

3)在合适区域配备水龙头或移动洗手设施,准备肥皂、洗手液等用品。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免洗手消毒剂或其他手消毒设施。

6、场所准备

1)统筹利用学生宿舍、教室、闲置场所,在校内设立医务室(或卫生室)、隔离观察室,校门口设立临时观察室。

2)隔离观察场所位置相对独立,并按要求配备相应防疫用品。

7、环境准备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除校内环境卫生死角。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2)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提前进行预防性消毒。

3)区教育局会同政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和街道、社区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8、应急演练

1)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组建应急工作队伍,加强应急工作人员培训。与卫生健康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开展应急预案全员、全过程、全要素演练。

2)制定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开展桌面推演或实景演练,确保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有效处置。

3)科学制定突发疫情学生推迟返校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分类制定教学计划。

9、开学核验

1)区卫健局(疾控)、区教育局制定疫情防控核验细则,对辖区学校进行逐一核验和督查,梳理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

2)各学校要开展全方位自查,及时查漏补缺。

五、开学报到工作

1、途中防护

1)引导师生在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2)如来(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2、报到注册

1)师生须如实报告开学前14天旅居史、健康史、接触史。

2)按照“错时、错峰”总体原则,简化学生注册流程,合理布局分区,避免人群聚集。

3)师生根据学校返校要求分批依次到校,保持1米社交距离完成体温检测、症状询问、身份核实,并提供承诺书、健康监测表、健康码绿码,高校学生还须核验行程码。报到时,师生如无异常,按规定路线进入教室或宿舍;师生如出现体温异常等可疑症状,按照应急处置相关要求及时妥善处置。

4)不提倡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六、开学后防控工作

1、疫苗接种

1)x月x日前,完成12—17岁学生第二剂次疫苗接种。

2)及时安排应接未接学生补种,x月xx日前实现应接尽接。

2、传染病监测

1)严格落实以校门口体温检测和晨(午、晚)检为核心的传染病症状监测,强化因病缺勤师生的登记、报告、追踪等相关管理制度。

2)加强对诺如病毒、肺结核、流感、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监测、分析、预警、处置,提高卫生管理人员、班主任对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的敏感性、警觉性,强化多病同防。

3、活动管理

1)合理开放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尽量减少师生聚集。

2)根据疫情形势和校园情况,适时调整聚集性活动开展的频次、规模,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

4、校园管理

1)严格校园管理,但避免“一刀切”“简单化”的封闭措施,保持严而有度,既保证师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又严控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2)师生入校时须检测体温、核验身份及健康码。

5、环境卫生管理

1)坚持做好教室、卫生间、宿舍等公共场所卫生保洁。

2)加强室内场所通风换气,对门把手、课桌椅、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场所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3)做好校内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处置。

6、食品安全管理

1)做好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2)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定期清理库存食品,及时处理不宜加工的原辅助材料。暂不采购、加工进口冷链食品,降低冷链传播风险。

3)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

4)引导师生分批、分时段错峰就餐,并在取餐排队时保持1米的安全社交距离。

七、应急处置工作

在报到注册或行课期间,发现发热或相关异常症状,按以下流程处置:

1、体温≥37.3℃,但没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让其佩戴或更换医用外科口罩,在旁等待5—10分钟,再次测量体温如果正常,不需处理;如果依然≥37.3℃,立即送临时隔离室,休息15—30分钟,再次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若体温正常,不需处理;若体温依然≥37.3℃,立即送医排查。

2、体温≥37.3℃,且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让其佩戴或更换医用外科口罩,立即送临时隔离室,再次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并安排送医排查。

3、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或自诉不适,应佩戴或更换医用外科口罩,立即送临时隔离室,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并安排送医排查。

4、在送医排查时,应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区卫健局,按卫生健康部门的专业指导及时妥善处置。

报到注册时发现健康码异常,应及时核实旅居史、健康史、接触史。必要时请属地政府协助核查。核查无异常,可正常返校,做好健康监测;核查有异常,立即报告区教育局、区卫健局,按当前国内重点地区来(返)蓉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进行健康管理。

八、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各中小学、幼儿园和高校要从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出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严从紧从细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头等大事。要坚决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麻痹松懈,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住校园疫情输入关、扩散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织密筑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网,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和聚集性疫情发生。

2、压实防控责任

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学校“一把手”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区卫健局要落实卫生副校长防控责任,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指导学校开展应急演练,帮助学校查找防控漏洞,及时消除疫情防控风险隐患。要充分发挥镇街、村社网格管理作用,做好风险人员排查管控,降低输入风险。对开展工作走形式、做虚功、不落实的及时约谈提醒、通报曝光,对开展工作不认真、不扎实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发生或造成严重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既追究当事人直接责任,也追究相关人员领导责任。对教职员工故意隐瞒行踪轨迹、隐瞒密切接触人员等情况或不严格执行防控措施的,依纪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3、加强宣传引导

持续加强师生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养成自我健康管理习惯,提高健康素养。引导家长、师生关注疫情形势,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强化家校协同。教育引导师生强化法律意识,履行疫情防控法定义务,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防止负面舆情炒作,营造疫情防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4、严格督导检查

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在开学前和开学初期,就疫情防控、开学准备、校园安全、教学安排等工作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逐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各学校应对照最新版防控技术方案,逐项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时查漏补缺。区级相关部门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地各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实地督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到位。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安排,保证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疫情对学校教育教学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分期分批返校离校工作方案:

1、分批返校报到。

根据学校实际,全体学生分一天3个批次开学报到。具体安排为:

(1)第一批:五、六年级第一天上午8:00----9:00返校。

(2)第二批:三、四年级第一天上午10:00----11:00返校。

(3)第三批:一二年级学生第一天下午2:00----3:00返校。

学生返校时校领导班子、班主任在校门内外值勤,维持秩序,确保安全。学生排队有序进行体温检测,生与生之间间隔1米,必须佩戴口罩。家长一律不准进入校园。

2、错时上学放学。

师生全部报到返校后,每天上课时间和放学时间按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分三批,间隔20分钟进行,学生课间和放学也必须戴口罩,不可多人聚集玩耍。减少学生的高密度聚集。待疫情完全解除后,恢复常态。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5

一、组织机构组长:

校长副组长:校管办主任成员:所有教职工

二、学生上学时间

上学时间:

我校实行分年级分时段检测入校.(周末)年级入校时间检测通道责任人六年级8:00——8:15电梯间入口责任人、门卫、值周教师、班级责任人五年级8:15——8:30电梯间入口责任人、门卫、值周教师、班级责任人四年级8:30——8:45电梯间入口责任人、门卫、值周教师、班级责任人三年级8:45——9:00电梯间入口责任人、门卫、值周教师、班级责任人

三、离校时间:

年级离校时间 检测通道责任人

三年级17:20——17:30电梯间入口各班班主任

四年级17:30——17:40电梯间入口各班班主任

五年级17:40——17:50电梯间入口各班班主

任六年级17:50——18:00电梯间入口各班班主任

四、错峰上下学时间:

差由校管办安排各类活动.

五、入校流程

图排队入校——检测体温——消毒——更换口罩——有序入楼——挨教室检测——检测离校

六、几点要求

(一)要求学生不外出、不聚会,确保孩子身体健康.上学时如实告知学生身体状况、旅行史等,认真健康打卡.

(二)家长佩戴口罩按时接送学生.接送学生时在测温区外有序等候,不迟到,不早到,不扎堆,不近距离接触.

(三)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外出正确佩带口罩,勤洗手、勤消毒,规范放置废弃口罩等.

(四)学生自备餐具和口杯.提醒家长每日对餐具、口杯做好消毒.

(五)学校会按上级要求统一发放规定量的口罩,并按规定回收废弃口罩进行无害化处理.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6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学校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特制定了错时错峰上下学实施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错峰上学

1.时间安排:

五六年级:7:20-7:35

三四年级:7:35-7:50

一二年级7:50-8:05

2.上学线路:

非竹园小区的学生上学一律从竹园小区北门进入,家长不进小区,雨天带好雨伞。

竹园小区的学生从竹园幼儿园西侧道路进校。

3.小区北门开放时间:

7:00-8:30(校门7:20开放)

二、错峰放学

1.时间安排:

一二年级下午3:40后排队出校;

三四年级早下午3:55后排队出校;

五六年级早下午4:10后排队出校。

2.放学路线:

家长从竹园小区北门凭学校接送卡(4月13日下发)进入小区接孩子。

3.小区北门开放时间:周一、二、四15:00-17:00

周三、五:14:00-16:10

4.放学位置:学校门口小广场。

三、注意事项

1.疫情防控期间,竹园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北大门为非竹园小区学生上下学的唯一通道。

2.请配合小区保安的检查,戴好口罩,主动出示接送卡,主动测量体温。

3.为避免学校门口人员聚集,请家长严格按照各年级学生上下学时间接送孩子,不提前,不晚到,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4.学生出门前请家长自觉检测学生体温,如有体温异常情况(超过37.3度)或咳嗽等症状,请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并直接就医,不送学校。

5.学生到校后,请在校门口按1米线自觉排队,接受检测后有序进入学校。

6.放学后,全校要进行预防性消毒,学生无法在校滞留,请家长务必严格按照孩子对应年级放学时间接孩子,并及时离开小区。

7.以上为试行方案,会再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特殊时期,让我们克服困难,共渡难关!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7

一、组织机构组长:

校长副组长:校管办主任成员:所有教职工

二、学生上学时间

上学时间:

我校实行分年级分时段检测入校.(周末)年级入校时间检测通道责任人六年级8:00——8:15电梯间入口责任人、门卫、值周教师、班级责任人五年级8:15——8:30电梯间入口责任人、门卫、值周教师、班级责任人四年级8:30——8:45电梯间入口责任人、门卫、值周教师、班级责任人三年级8:45——9:00电梯间入口责任人、门卫、值周教师、班级责任人

三、离校时间:

年级离校时间检测通道责任人

三年级17:20——17:30电梯间入口各班班主任

四年级17:30——17:40电梯间入口各班班主任

五年级17:40——17:50电梯间入口各班班主

任六年级17:50——18:00电梯间入口各班班主任

四、错峰上下学时间:

差由校管办安排各类活动.

五、入校流程

图排队入校——检测体温——消毒——更换口罩——有序入楼——挨教室检测——检测离校

六、几点要求

(一)要求学生不外出、不聚会,确保孩子身体健康.上学时如实告知学生身体状况、旅行史等,认真健康打卡.

(二)家长佩戴口罩按时接送学生.接送学生时在测温区外有序等候,不迟到,不早到,不扎堆,不近距离接触.

(三)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外出正确佩带口罩,勤洗手、勤消毒,规范放置废弃口罩等.

(四)学生自备餐具和口杯.提醒家长每日对餐具、口杯做好消毒.

(五)学校会按上级要求统一发放规定量的口罩,并按规定回收废弃口罩进行无害化处理.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8

为严格落实疫情期间师生出入校管理,进一步加强校园管控,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维护校园教育教学秩序,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xx校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教科室、政教处负责,学校大门口秩序由带班领导协调,每天由1名带班领导,2名值班教师、1名学校保安负责秩序维持和体温监测。

二、学校门口每日体温监测和疏导管理人员要求:

1、早上6:40和中午1:20前,每天校门口值班人员和班主任必须按时到岗,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准备学生入校体温筛查工作。

2、体温筛查人员要态度严谨、动作规范、迅速,发现体温异常师生立即上报带班领导,进行登记其相关情况,通知家长领学生回隔离观察、治疗,决不允许一名体温异常学生进入校门。

3、学校保安负责维持学生秩序,教育学生按秩序排队,不拥挤,不打闹,按照学校画定的'标志线站立,每人之同相隔1米,保证学生快速有序进入学校。

三、师生入校要求

1、教师和学生上下学一律走校门口消毒区域,上学时测量体温入校。教师在校门口右侧一路纵队依次入校,学生在校门口左侧一路纵队依次入校。

3、乘坐校车学生入校时间:

(1)早入校6:40-6:45上午出校:11:25-11:30

(2)下午入校:13:20-13:25下午出校16:25-16:30

4、家长不能进入学校,学校门前设隔离线,且车辆不能停放在校门两侧家长接送区范围内。对违反规定的家长进行劝阻,如不听劝阻,实施闯卡、辱骂殴打管理人员等行为报警处理。

本办法自开学之日起开始试行,如有不完善的地方,逐步实施修改。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9

为了预防学校门口因学生体温筛查造成人员密集滞留引发可能性的`新冠肺炎传播,经校委会研究,特制订本方案。

一、高度重视,成立小组

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杨先勇校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蒋耀伟负责,学校大门口秩序由值周领导和1名值周教师负责,1名测温教师、1名消毒人员、1名记录人员,2名保安负责校门口安保。(学校排值班表)

二、学校门口每日体温监测和疏导管理人员要求

1、早上7:30前,每天校门口相关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准备学生入校筛查工作。

2、体温筛査人员要态度严谨、动作迅速,发现体温异常师生立即上报带班领导,进行登记其相关情况,通知家长领学生回家隔离治疗,决不允许一名体温异常学生进入校门。

3、学校值周领导要通过小喇叭等工具,教育学生按秩序排队,不拥挤,每人之间相隔1米,保证学生快速有序进入学校。

三、师生入校要求

1、学校决定教师和学生上、下学一律走校门口消毒区域,上学时测量体温入校。教师提前到校,测量体温、消毒后进入学校。学生在校门口排两路纵队测温、消毒入校。

2、学校在校生139名,学校采取学生错峰入校规定

五年级6:50—7:10入校

三四年级7:10—7:30入校

一二年级7:30后入校

3、家长不能进入学校。对违反规定的家长进行劝阻,如不听劝阻,实施闯卡、辱骂殴打管理人员等行为可报警处理。

4、放学规定:

一二三年级下午15:40——16:30,两人保持1米距离排队放学。

本方案由公布之日起试行,如有不完善的地方,由校委会解释并修改。

疫情期间错峰下楼方案 篇10

根据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安排学生错峰下课,具体如下:

一、东校区错峰下课安排

1.各班级上下课时间安排

上午开始上课时间分为8:20和9:00两个批次。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大课间休息时间为10分钟,小课间休息时间为5分钟。第一批放学时间为11:20,第二批放学时间为12:00。

下午不分批次,开始上课时间为2:30,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2.补充说明

(1)士官生班级随所属院系时间上下课

(2)班级上下课时间不随授课地点变动

(3)跨院系合班授课的班级,如上下课时间安排属于同一批,按照“表1:班级授课时间安排”执行;如上下课时间安排不属于同一批,1.2节课按照第一批时间上下课,3.4节课按照第二批时间上下课。

(4)授课时间冲突处理

授课教师1.2节课上下课时间属于第二批,3.4节课上下课时间属于第一批的,3.4节课授课班级上下课时间调整为第二批时间上下课。

(5)授课教师及时查看课表,按照以上要求,对需要调整的'授课时间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授课时间在正式开课前通知到学生。

(6)院系部做好授课时间调整的统计,报教务处备案。统计信息依次包含(EXCEL表格):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周几)、节次(第几节)、授课教师、授课院系、开课院系、调整前所属批次、调整后所属批次。

(7)上下课时间调整后,与教学场地上下课铃声不一致的,由授课教师依据实际上下课时间执行。

二、南校区安排

南校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安排错峰就餐,上下课时间不再进行调整,具体时间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