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爱习作提供的3(精选197篇),我们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3 篇1
此次疫情期间,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虽然此前已经阅读过,但好书不厌百回读,我又进行了通读、理解。《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11个子领域、32个教学目标、87条教学建议。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其中教育建议部分对我的启示最大。
1、营造温暖、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对于小班幼儿刚进园的时候,由于环境陌生,又哭又闹,不哭的孩子已跟着哭了,有严重的分离焦虑。《指南》给我们的建议是: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这样就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对这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产生好感,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例如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愿与别人交流,我们应该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将其放大化,让孩子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
2、怎样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小班的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不管什么东西都想摸。所以经常犯错误,《指南》给我们的建议是: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历声斥责,更不能打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3、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注重个体差异。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全班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做横向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准用“像不像”、“好不好”等评价幼儿的作品,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独创性。
4、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我们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是不是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特点,我们班的家长中也存在着这种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写多少数字。我们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以家长为中心,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发育,强加于幼儿学习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符的内容。孩子应该有嬉笑游乐的快乐童年,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童年负责,也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负责。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体会,在工作中,我会理论联系实际。我想,我们的孩子一定有一个天真、快乐、游戏的童年。
3 篇2
我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五大领域: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各领域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每个领域都有要按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学习目标、发展建议两部分组成。
在健康领域方面,我们主要陪养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自理,还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每个年龄阶段都必须学会具备一些生活中的自理能力。结合专家的意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实施适当的教育方法。
在语言方面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要具备阅读和书写能力,使我们的幼儿学会认真听,听懂语言,愿意与他人交流。我们要从不同的年龄段去观察我们的孩子,选择适当的图书给我们的孩子去阅读,多与我们的孩子交流。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对我们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幼儿的语言核心价值就在与交流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幼儿的语言能力上课一发现幼儿就是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幼教者,我们应该给幼儿创始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并能积极的说。因此,在语言领域方面我的感触最深。以往我们上课一发现幼儿多说话就会让幼儿安静,总会觉得吵,控制了幼儿想说又不敢说。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明白,幼儿的语言不是高控制的交流过程的语言过程;不是被要求说一样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无情境的设礼貌的交往过程。是认真倾听与,并积极的互动的语言交流过程。总之,在以后的语言教学方面,我应结合《指南》的这些建议,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不仅在语言、科学、艺术、社会都是一样的。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爱孩子就不能拔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明白,怎样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达到目标的方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作为一名母亲,我有深深的遗憾:遗憾没有早点读到《指南》,没有早点领悟这一点。反思自己以前,曾经好大喜功,做过拔苗助长的事情。另一个收获是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自己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要孩子学会倾听,老师自己要弯下腰,认真听孩子说话;要孩子诚实,老师也不能失信于孩子。
"陪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我们应该在《指南》的引领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3
初拿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时,感觉只是薄薄的几页,心想无非就是讲儿童教育的一些泛泛之谈而已,没放在心上。但近日,仔细阅读之后,感觉此书虽只有寥寥数语,但短小精干、蹙金结绣,令人读后有醍醐灌顶之感,对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特别是更好的理解了西工大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安排,从而对未来的家庭教育有了新的方向和规划。真正起到了“指导幼儿阶段教育与发展”的作用。
与一般的幼儿教育书不同,该书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孩子的学习与发展重点又分为若干方面分别明确的阐述发展目标与教育建议。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孩子3-4岁、4-5岁、5-6岁每个年龄阶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并且对每个阶段提出了合理期望以及教育小提示,帮助我们家长在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孩子建立合理的期望,实施科学教育,让孩子度过快乐且有意义的童年。也让我们家长通过了解指南更好的理解了幼儿园每个阶段课程安排设置的用意和教学目标,从而更好的配合做好家庭教育。真正做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因此该书真可称为家庭教育的“红宝书”。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一、 给予家长更好地指引,理解幼儿园各个阶段的教育意图,使家长能从家庭方面给予积极地配合;
3-6岁指南将孩子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与发展清晰明了的按照年龄段做了区分,同时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基本规律,进而提出教育的建议和发展目标。很多内容不是简单的概述和罗列,而是详细的描述,通过词语间的递进、关联关系,体现幼儿在每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课程阶段设置的用意,从而更好的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例如,指南中提到关于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3-4岁的目标是“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4-5岁的目标是“能自己穿脱”、5-6岁的目标是“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通过递进的词语关系,体现孩子对一项基本技能从初步学习、到掌握、再到熟练运用。也让我更好的理解了目前小班教学中,老师设置的学习穿衣服、小朋友们互相帮助穿衣服、叠衣服等课程的设置,体会到西工大幼儿园在教学、生活上处处以指南为指导,真真实实的融会贯通落实指南精神。同时也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什么”,从而在家能积极配合“怎么教”,真正达到教学的目标和实现教学的意义。
二、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各个年龄阶段制定恰当、科学的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出现“盲目报班”、“攀比报班”、“揠苗助长”的情况;
指南通过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规律的介绍,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幼儿发展观。通过对该书的学习,让我们家长重新考虑如何配合孩子的发展运用适合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避免揠苗助长的情况发生。我们这些年轻的父母缺乏幼儿知识,对孩子的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并且隔代溺爱、保护多,期望过高,导致在教育上违背规律,出现揠苗助长的情况;同时受周边因素影响,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与方向,随意性、虚荣性大造成“盲目报班”、“攀比报班”的情况。通过对指南学习,我了解了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而调整心态,为孩子合理、科学的安排户外活动和文化生活。例如,指南中指出3-4岁的孩子对科学的探究要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为主,多接触大自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根据这一点,我决定调整以前的周末休闲去游乐场的方式,多带孩子去户外接触大自然,让孩子去探究周围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学习的方法。
三、 使家长时刻检查自身教育、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氛围。
通过对指南的学习,我意识到自己才是孩子的榜样和人生的老师。无论是从宏观的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还是小到生活习惯、待人接物,我都应该时刻自省,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任性,因为身边有双眼睛,在时刻注意我、并且复制我,因此孩子的成长也是我自身自省、完善、约束的一种新成长。同时也让我重新重视民主、支持与关怀的教养态度,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以平和的态度接受孩子所犯的各种错误,同时通过所犯的错误情况,结合有效、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南中提到要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并且说话时要注意看着对方的眼睛“。读到这里我感到很惭愧,我经常无法耐心听孩子讲完话,并且说话时很少能认真的看着对方的眼睛。所以我要积极自省,从自身做起,改掉平时的随意任性以及不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综上几点体会,该书能指引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与幼儿园一起培养孩子,让孩子真正“快乐成长”的一本好书。
3 篇4
通过学习《课程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对幼儿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可以说“预设”和“生成”是交织在一起的,体现着教师和幼儿的同生共长。因此,我们要求教师除了要把握好教师预设的活动,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幼儿,即时捕捉孩子们中间的热点问题,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平常时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感爱好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满足孩子们探索的需要,提升生成活动的质量,使教师和幼儿都成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
在实际操作中,我一直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们生成的热点问题与现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毫不相干时,我们该怎么办?怎样让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合而为一?我想,关键还看教师是否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善于捕捉孩子们产生的热点问题。
《指南》和《纲要》一样,也是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来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都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理论转为实践,用心聆听幼儿的心声;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
反思过去,发现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所缺少的是具体的对这些理念的操作、探索和运用。如何提高自己实施新教材的能力?我想,经常保持实践中的反思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加强反思:新教材实施得怎样?活动开展得怎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及时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带着问题设计组织下一个活动,并注意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活动后通过对照前次活动来总结效果,在得出经验的同时继续抓住新生成的.问题。如此周而复始逐一攻克,最后求得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
我对《指南》的解读还需要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造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5
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不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非常不易的,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幼儿幼小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幼儿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感染幼儿和教育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教育,使幼儿从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活动也是家长与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组织与实施》就针对此问题展开的深入的研究。学习以后觉得幼儿园保育工作是整个幼儿教育期间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实行保教结合的政策,在通常情况下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完善幼儿的保育工作。幼儿教育与保育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教育中要渗透保育,保育中也离不开教育。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时期,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提供适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本次学习中曾老师讲的家园沟通的策略也让我懂得了一些沟通技巧,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必须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满爱心,家园合作,运用多种沟通策略,通过灵活的沟通方式,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家园协作更密切,教育环境更和谐,孩子的成长更健康,让沟通成为多赢。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沟通更有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也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幼儿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把这次学习的知识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幼儿教师。
3 篇6
一个人,生命的成长不仅有形式上的成长,更有丰富的内容;有自身成长一方面,也有学习成长一方面。不论是自身成长还是学习成长,都会受到生物节律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相辅相成。3-6岁儿童生命成长的特殊性,与成人相比,极大地表现在他们自身成长的力量远远大于外界促进的力量,学习成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自身成长的基础上。幼儿无力自己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社会因素,这决定了3—6岁儿童教育问题既有认识幼儿的问题,又有认识适合他们发展的社会因素的问题。如果说前者为“论”,那么后者便为“用”。专业的“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工”“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工程的重要一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园教育绘制了一幅美好蓝图。建筑物的蓝图都是基于力学、美学等的基本原理绘制出来的。如果只有蓝图,建筑物不可能巍然于世,有了蓝图之后,需要具体设计和施工。《指南》即是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生命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绘制出的关于幼儿教育的蓝图。它是基本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但也只是一步,下一步需要具体的设计、实施、控制。了解《指南》在学前教育工程中的位置,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它,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的任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工作做得不足,更因为缺乏这样的意识和人员。一线教师对幼儿教育相关理论认识不足。过于依赖实践和经历对具体方法的原始积累,这大大阻碍着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不仅仅需要具体方法策略的落实、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一系列的教育工程程序。《指南》是从宏观层面把理论转化为工程程序的重要一步,为具体的学前教育实施指明了方向,又为具体的设计与实施留下了充分的创造空间,同时为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反思提供了有效参照。
《指南》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发展的内容为线索,以辅助幼儿成长的教师、父母长辈等成人为服务对象,依次强调了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教育建议。而这些内容都要遵循《指南》开篇的“说明”,尤其是“说明”中关于“实施《指南》应把握的几个方面”——“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正是基于整体的关于幼儿成长的理论的操作性转化。当前许多家长或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时虽然方法正确,却往往只是凭直接经验或者直觉,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对幼儿成长的相关理论理解较少的原因。因为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往往不能举一反三。过于依赖“经验”,滞后于专业发展,会阻碍幼儿教师的发展。在懂得和依据理论的基础上拓展方法、技能或者策略,才能保证举一反三的个人专业发展,也才能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团体的成长。
在这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是什么?是普遍规律。是“理论”。而许多成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直接去掌握理论,或者无法透彻地理解理论,因此,需要一批工程性的工作或人员来转化理论为操作性指引。《指南》是这样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联系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它完成了学前教育工程的重要一步,值得欣喜。幼儿教育还有还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事要做,需要我们再接再厉。
3 篇7
5月28日下午,西开保育院组织家长参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早期教育讲座。一个多小时的精彩解析与互动,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刘志老师的讲座中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这一点我极为认同与肯定。让孩子可持续发展应如何去做。他讲到三点:
1、打造专注力;
2、塑建自信心;
3、从小守规则。
刘志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让我记忆深刻。
回首往昔,自孩子呱呱落地至今,我一直都努力让自己更加的完善,不停的学习和借鉴书本上的育儿知识。作为一个母亲,如何教育和引导好自己的孩子也成为了我生活的重中之重。孩子两岁起,我与爱人每个周末都陪孩子上早教,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我们付出了时间与金钱,而孩子却收获了快乐与友谊。也因为我们的坚持,孩子习惯每个周末都上早教。我们并不是让孩子去学什么,非要学会什么,只是为了让孩子有诸多的生活体验。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对知识的渴求,对事物的认识,都与他的体验和观察能力是分不开的。
刘志老师的讲座中那些关键点,我们也在书籍中获取过,只是实践中运用的不够好,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我,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为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我们也应倾注更多的心血和付出极大的关爱。
现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在这个大家庭中,孩子一定会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除了不断的增强自身培养意识,更应做到积极配合校方工作,运用更多的知识与智慧,教育和引导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沐浴阳光,接受雨露,享受幸福,承载快乐,充实愉悦的渡过每一天!
感谢保育院,也感谢小小二班的每位老师,你们的辛勤付出相信每位家长都看得见,组织的这种讲座真的十分必要也相当有益,你们费心了!
3 篇8
我学习了孔起英教授主讲的《中国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解读。我知道了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孔教授结合五大领域教学,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背景与目的,依据与原则,《指南》与《纲要》的关系,实施建议与要求。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个目标。二是教育建议,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
考虑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在各领域的.表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学习和运用《指南》时,最重要的是融会贯通地理解《指南》所倡导的理念,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去关心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指南》指明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为正本清源,防止和克服 “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不可回避的是,小学择校现象和入学考试问题屡禁不止,一定会影响到《指南》的实施和贯彻落实,最终牺牲的还是幼儿的童年快乐和身心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大整治力度,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规范小学招生程序,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坚决取缔围绕小学招生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选拔性考试,铲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土壤。二是要积极探索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幼儿园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重点做好语言表达、初步逻辑思维等学习适应能力的准备,以及主动性、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准备。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教育内容。小学要重点做好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有针对性地缩小两个阶段在环境、课程、班集体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减缓学习的坡度和难度。严禁小学一年级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或加快课程进度。三是广大家长要切实转变观念,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提高育儿信心和能力,重视和珍惜与孩子沟通、交流、分享快乐的重要性,多花些时间了解孩子、陪伴孩子。另一方面,要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3 篇9
10月21日,底尼小学相关教师集中对《3-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了学习。现将本次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我们为幼儿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自由活动中的交流往往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比如在晨间谈话活动中给孩子一些自由谈论的时间,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他们的疑惑和感兴趣的话题。在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也应该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多听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见,尽可能多地创造幼儿交流表达的机会。
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性格开朗、自我服务能力强的幼儿,老师常常能做到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但是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老师能有意识地去发现、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我们的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的教育观、儿童观。
我们要注重身边的教育。在社会领域解读中指出:“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活动取材应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在社会活动午餐的过程中,幼儿懂得要排队吃午餐,使用礼貌用语,学习他人是如何与食堂的爷爷奶奶交流沟通的。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现鲜活的教育。平时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你播下一粒什么种子,就会获得什么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指南》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
《指南》将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为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指南》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的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健康方面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语言方面,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幼儿之间的交流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与特殊照顾,帮助他们提高。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科学方面,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还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艺术方面,要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的创造的快乐,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们对本次学习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我们知道自己对《指南》的解读还不够深入,但是,我们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不断的学习《指南》,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使每一个幼儿拥有一个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美好童年。
3 篇10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刚接触《指南》觉得与纲要是有很多相视点的,产生了与纲要一样的念头,可听了王老师的讲解让我彻头彻尾的明白《指南》与《纲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原来纲要是要对照相互补助学习,而《指南》是纲要的细化。正因为这一点我又对《指南》朋友进行了第二次的会面,也可以说真正的去翻阅。阅读之后才领悟到了那一句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指南》不仅仅是我们一线老师的,还是家长,全世界的《指南》它针对着全世界、老师以及家长。
我们深知教育绝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有效的教育必须依靠家园携手,合力共进。让我们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走进《指南》指引我们前进。
只有走进了指南你会马上发现它也是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也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同样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来划分,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一共有32个目标。其次还87条对我们而言非常有效的教育建议。
一、重视与实施的区别
现在的孩子都有丰厚的生活条件,在穿、吃、学习上样样都要攀比。就拿家长比较重视的领域来说;一个是语言,另一个是科学。对于语言而言我就听到家长所言的有我给我家宝贝报了“小主持人”、“我是小明星”“口才训练班”“识字班”等等。另外的家长听后也会马上去给自己的孩子去报,从不问自己孩子喜欢吗?想学吗?觉得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去报会落后与他人。这样的现象对于大班的孩子会明显些,因为他们就要入小学,大家们都怕自己的孩子跟不上。面对上述的疑问我们也会去引导可我们的劝说他们只会敷衍而过,现在有了指南我们就可以直接的请他们去阅读,强调语言领域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口语交流能力。在建议中也明确的强调要积极为幼儿提供与同伴和成人交流的机会,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对于这一点我想是要反省的,现在的家长他们情愿花钱让孩子去玩,也不愿自己静下心来陪幼儿玩,与孩子沟通学习、游戏)我想这一点不仅对于家长是教育建议也是对于我对全世界人们的重大建议,真正让孩子体验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萌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对于机械的记忆和过早识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现在在各个幼儿培训机构收费很贵,很受家长喜欢的科学探索也是我们的一个盲区。通过阅读指南我从头开始来反思,有可能家长的种种表现也是受老师的`言语所致。老师在活动中也会比较喜欢能干的孩子,对于能干的孩子表现的机会会多很多,而对于不能干不易表达的孩子他们的表现会经常让老师遗忘。面对这样的现象父母会让孩子去学习各种兴趣班让他们有一个特长,并让他们在集体面前进行表现,有能干的一面。即使再贵再没有时间也会让他们去学。今天我在写这个读后感时也在反思我身为一线教师身上的点点滴滴不足之处。因为科学领域从科学和数学认知两个方面强调幼儿的科学学习应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探索能力。而在真正的实施过程我们并没有换位思考没有作为一个观察者,而是指挥者,让他们去学就一定要去的角色。从今以后我们就会做一位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注重探究过程,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的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南应如何运用
就如王老师所说的觉不是教科学教育而是探教而是在兴趣上探教。通过学习指南发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在各领域的表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它的特点,现在的家庭都非常的重视家教,他们会让幼儿提早的去接触一些文字,游戏。比较明显的就是现在小班的孩子他们都会看报纸了,有些活动用书对于他们这几个孩子真是小菜一碟。所以在运用《指南》时,是要融会贯通地理解,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去关心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
指南中提供的发展目标是我们在平时观察幼儿的参照。让我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中去领悟小班、中班、大班中目标,虽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差与好的“标尺”但足以让我们更加准确的去运用目标。
在教育建议中也是从每个领域出发,通过理解教育建议,更好的去认识目标,并让我们一线的老师更有自己的想法去组织、去引导、去实施。
通过阅读《指南》让我正确的了解3~6岁儿童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全部阅读完后其实我也有同感《指南》真是一场景时雨,不仅仅滋润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也是对拔苗助长的“超前教育”热潮的有力降温。就如幼儿教育中所言的《指南》是价值导向,是行动纲领,不是筛查优劣的“标尺”,也不是统一训练的“清单”。所以我们只要扎扎实实地沿着《指南》指引的方向挺近,就一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3 篇11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懂得了《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体会到幼儿要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很重要的。9月份,我刚刚接到了入园的小班孩子,幼儿刚刚入园有许多不好的习惯,都是在家里养成的,来到幼儿园里,有的很难改掉。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里睡觉都有人陪,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进入幼儿园,要让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这就需要我们去耐心的关心不睡觉的孩子,让他们慢慢的习惯睡午觉,对于哭闹的孩子,我们要用抚摸或讲故事的形式去让他慢慢的睡觉。
有的.孩子在家时,不喝白开水,只喝饮料,在幼儿园时,老师应该多讲喝白开水的好处,鼓励他们多喝水,比如用小粘贴的形式;吃饭的时候,也需要关心和鼓励,帮助幼儿了解事物的营养价值,引导孩子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者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在饭后我们还要提醒孩子们洗手、洗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后,我明白了各个班段的孩子应该有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也希望孩子们通过在幼儿园的适应,他们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也越来越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2
今天,我认真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将从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得更好。通过学习《指南》从中我有所领悟,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记得在然然一岁八个月的时候,我经常带她去图书馆玩。偶然的一次机会,发现一个比她大一点的小朋友竟然能认识书上的好几个字了。当时的我心急如焚,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赶忙到书店买来一本《识字书》,在家紧锣密鼓地实行“认字计划”了。在我“日也教、夜也教”的辛勤劳动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长时间。我家的宝贝也能照着书上的图片说出“大、小、田、土、日、月、水、火”几个字了。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拿出书本问她的时候,她居然一个都不认识了。后来我才知道,教育孩子也要根据孩子每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而不能一味地拔苗助长。
《指南》中指出3—6岁是孩子发育的一个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位家长必须重视的一件事情。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然然讲个故事,故事讲完的时候,我还会给她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小家伙有时很调皮,遇到不会的时候会说“妈妈,我想睡觉了!”当然了,要是回答对了的话,我也会适当地给她一些小奖励。小家伙尝到了甜头,开心极了,每天晚上一到时间就嚷嚷着让我给她讲故事。好几次,我试探着让她把我给她讲的故事重复一遍,她竟然能一字不落地说出来。“有耕耘就有收获”,我想只要我们家长有耐心,孩子们都是挺棒的。
《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家长不能盲目攀比。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多给孩子肯定和表扬,不能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与其他孩子的优点作简单比较。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以后能和中三班的老师、家长们多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谢谢!
3 篇13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 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14
最近,在孩子所在幼儿园老师的提醒下,我有幸读到这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书。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一口气将这篇指南读完了,然后在两周内,又反复读了好几遍。书的封面朴实无华,然而内容却震撼人心,在读的过程中我按书总给出的每一个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逐一的印证我的孩子是不是达到了要求,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按照书里面的建议去做,如果做了,效果究竟如何;如果没做,原因又是什么。通篇读完之后,心中产生了许多感悟,有庆幸,有遗憾,有恍然大悟。现将一些心得和体会记录如下。
《指南》将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孩子为本,意味着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其未来发展,重视孩子的学习品质。它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直接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孩子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中有三点对我启示最大。
1、允许孩子犯错误
指南中写道“孩子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其实,在初为人母的时候,我也读了很多育儿书籍,很多书中都强调了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不要过分包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尽量给他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比如说自己穿袜子、自己穿鞋、自己收拾玩具等等,我们自认为尽心尽力了,可是,孩子上了孩子园后一段时间后,老师与我们沟通,孩子的动手能力差,被包办太多……当时我真的很有挫败感,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仔细观察与思考,我发现,我们确实让他去做,但是我们是让他以我们的标准去做,让他按照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我们不允许孩子犯错!
有一次,孩子在吃提子,于是吭哧吭哧自己剥皮,手小,动作慢,半天吃不了一个。爸爸在一旁着急了“直接吃了不就行了,皮最后吐出来”。于是,孩子剥完一个后,再也不剥了,他丧失了剥提子的乐趣。孩子自己叠被子,把被子铺在地上,左一下右一下叠不到一起,我们在一旁看的那个着急啊,怎么能把被子放在地上呢?你不知道把被子放在地上会把被子弄脏吗?别叠了,不够麻烦的。于是,孩子的又一次尝试失败了。孩子兴致勃勃的拿水壶开始浇花,“哎呀,那个浇的太多了,会把花浇死的,哎呀,这盆要从叶子浇,直接从根浇不起作用啊”。于是,孩子放下水壶,跑了……
其实,这个年龄段孩子所做的事,绝大部分都不是怀有恶意故意犯错误,更多的是因为好动和好奇,他们是在用所有的感官来探索世界。很多事情,在成人眼中可能司空见惯,但在孩子眼中就是新鲜独特的,并努力想弄个明白。所以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偏偏觉得很有趣。而每一次尝试,可能就是一次犯错;但每一次犯错,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长。大人往往都觉得孩子的有些尝试盲目可笑,你怎么会那么做呢,你这样做岂不是很麻烦吗?可是孩子阶段的孩子大部分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作为家长,如果想促进孩子成长,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错误,相反,要给孩子多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去尝试,要自我需求成长。不要拿成人的标准去硬给孩子套。
2、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在社会领域解读中指出:“孩子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身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承已久。
父母的言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适可而止。适可而止、恰如其分的教导,孩子不反感,还能听得进去。教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老是批评他,可能适得其反。第二是摸清脉络。父母要像医生诊病一样,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理清楚问题的`发生、发展脉络,找对切入点,力争一句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为年轻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急躁,有时候真的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有一段时间,孩子提什么要求的时候常常很着急,我们稍微不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立马哭喊起来,而且要求还往往不合理。我们劝慰孩子,不要着急好好说,等孩子好好说了,我们又告诉他,他的要求我们不能答应,于是孩子一直哭个不停。一来二去,家长也急躁了起来,“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不会好好说吗?你的要求不合理,不会答应你。”于是,孩子哭的更起劲了,大人和孩子都感到十分疲惫。后来,我发现,孩子那段时间脾气暴躁主要是和大人脾气急躁有关,是我们没有给他做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同时,事情发生后,我们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孩子的情绪也无法稳定下来。后来,当孩子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后,首先,我们一定控制情绪,不发火,让孩子先发泄完,再慢慢和他讲道理,同时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能同时教育他两个点。对于孩子来说,他能关注到的点只有一个,教育他不大声嚷嚷来表达自己是一个点,而他提的那个要求合理或不合理是另一个点,这是两个点。
比如说,他刚吃完晚饭,现在又要喝饼干,大声嚷嚷:“我要吃饼干,我要吃饼干……这个时候我想让他知道,如何正确去提要求,如何用合理的方式去提要求,那这个时候,饼干的事情我会先放一放,他多吃一次,少吃一次,可能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伤害,而且一次并不代表着会成为惯性。
我们不能过分期望孩子,让他好好说话的同时,又能接受我们拒绝他提出的要求,这样,他下次还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式。如果他这次用了正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不正确的要求的时候,或者不太恰当的一个要求的时候,作为家长,第一,要区分先教育他哪方面?比如说我要教育他的表达方式,这个时候对他的不太恰当的要求我们就放一放,一个一个来,我们教育孩子要一点点来,别着急。
身教胜于言传,大人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孩子,孩子们的是非判断标准实际上就来自于大人对他们鼓励或者批评的态度,孩子们的行为取舍实际上是受家长的潜移默化影响的。所以我们更要注意身教的作用。比如:对老人要有尊敬的态度;对家人说话要温和;对孩子说话要诚实,平时生活中自己要大度,让孩子自然而然得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人。
此外,当我们为生活奔波劳累的时候,也该适当的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辛酸,养家的劳累,生活的挫折和无奈,让孩子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对孩子的一生相当的受用。
3、孩子亲近自然
《指南》在科学方面对我的影响。首先,孩子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我们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孩子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帮助孩子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孩子思维发展是以具体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现在城市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对大自然了解的机会也很少,怎样才能给孩子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机会呢?我们带孩子去郊外摘樱桃,摘草莓。当然,更亲近自然地机会是在较小范围内的活动,比如幼儿园的绿化带中、居住小区中都是很好的地方,特别是孩子班里还有美丽的生物角,真是孩子们观察自然的好去处。我们也尽量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了解自然,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我们周围的环境资源。
同时我们也一点一滴的将爱护环境的概念渗入其中,比如告诉他水资源很宝贵,不能浪费,现在他开水龙头都开得很小,我们水开大了,他还会关小。有时候他走在路上,看见别人扔的垃圾,都会拾起来扔到垃圾桶。
《指南》里的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每一条都是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到了详细的指引。
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更加快乐的成长,希望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3 篇15
教育建议:
1、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4、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如: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育建议:
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
如:提供一些纸箱、盒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
教育建议:
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如: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陪伴;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如: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如: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3 篇16
近日,拿到了孩子幼儿园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看后颇受启发,也让我想到了教育孩子中的点滴过往。我的孩子属于这一学龄段中最小的孩子,心智发育较晚,对荣辱羞恶之事不太在乎,就拿最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来说,感觉孩子的自尊心明显增强,我告诉他:“妈妈要写篇文章来谈谈对你教育中的感想,然后交给老师。”小家伙立马说:“那一定要写我表现好的地方,让老师表扬我。”这时我惊喜的分现,原来孩子都愿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之前也是我错怪了孩子,以为他对这些事情无所谓,看来自己真的错了。在阅读《指南》之后,其中的内容解决了我个人在孩子教育中的困惑,也给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下面就其内容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家庭和睦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
家庭和睦,互敬互爱,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墨”就是指环境对人之影响。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成长历程,就会造就不同的人物性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些家庭经常争吵,吓得家里小孩嚎啕大哭,小孩的性格渐渐变得沉默、孤僻、不会与人交流等等。这些争执执往往是家里成员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如果家庭和睦,成员互爱,孩子内心也就温暖,阳光了。
二、家长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行为榜样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身为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家长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我生活周围就有真实的例子,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教管,爷爷是成天一句粗话做口头禅,我时常也听到这孩子嘴里说出这句粗话来,孩子其实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这是耳濡目染成为了习惯。但我们还可以看到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一位父亲自己并不是爱读书的人,但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阅读的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就拿起一本书阅读起来,孩子在身边每天看着爸爸,慢慢的孩子也学着在同样的时间和爸爸一起看书。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大部分习惯是在幼年养成的,从小培养孩子勤俭,守时、文明礼貌、勤恳、尊重长辈,爱护环境等美德,受益终身。
三、家长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相信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锻炼孩子的勇气,使他们更独立、自信。让孩子在学习、生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从中获得成功,培养勇敢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孩子就会表现得自信,而锻炼孩子的勇气,其实常常是对父母的考验。有时我们常听到孩子主动说“我自己来,我自己做”这样的话,而家长仅仅为省事、怕耽误时间是或安危担忧,牺牲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慢慢培养出家里小皇帝,外面胆小鬼的性格,其实这样才是对孩子不利。平时让孩子自己穿衣,洗脸,收拾玩具等等,做完后就算做得不好也要马上表扬孩子,让他们内心得到被肯定,之后再指出不足的地方帮助完成。逐渐养成孩子的独立性,做一个勇敢、坚强有毅力的孩子。
四、陪伴孩子的成长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要对孩子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
我们对待孩子要抱以平常心,成才的标准是高情商而非高智商;幼儿孩子学习主要以多接触多感受为目的启蒙开发,强迫填压式的结果是思维钝化。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很多家长会要求孩子中小班认字识数多少多少,还那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比较,达不到就认为孩子天分不行,不是学习的料。还有的家长幼儿小班就给孩子报很多课外班学这学那,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看不出孩子学了个所以然,就预言孩子没有艺术天分或不用功,怒斥责备!这些往往给孩子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孩子逐渐丧失自信心,产生逆反心理从内心放弃去接触学习,真正的断送了孩子一生某方面的才能培养。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没有显现不是不存在而是我们没有发现。
总之,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要用心呵护他的成长,不求汲汲于富贵,但求自食其力,不求建功立业,但求生命的过往中能平安幸福。
3 篇17
仔细阅读了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有感触。该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对于幼儿的教育提出了具体而细化的要求,并且对于每个方面三个年龄阶段也提供了具体的目标指引,家长读后,可以非常准确地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各大领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采取怎样的教育可以促进目标的达成。例如:“健康”领域中,有“动作发展”这一内容,列举了三个发展目标,分别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且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在“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目标下,又详细地例举了5-6岁这个年龄阶段“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能快跑25米左右”等内容,帮助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是否达到发展目标,在看每个目标的时候,可以用笔在旁边进行批注,有的孩子能全部做到,就批上“合标”;有的部分能做到,就注上“部分合标”。全部读完,孩子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就非常清晰地有一个轮廓了。孩子的优势在哪里?孩子的不足有哪些?通过阅读,家长心中的方向感愈加明晰,今后教育的着力点也就更加准确了。我认为,这比盲目地让孩子学这个、练那个,更有针对性,更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爱孩子,就不能揠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现在在哪里,将来要到哪里,怎样帮助孩子一步步到达那里,而所有这些,《指南》都能给家长非常有效的指导。
作为大班的孩子目前正处于5-6岁这个年龄阶段,家庭教育方面更应该从父母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幼儿很多学龄前常规的教育与家庭模式、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最初形成都是从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开始的,所以父母在这些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指南》中的社会方面提出的“目标4关心尊重他人”中的教育建议方面,要求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这其实是对家长的要求,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又看到多少孩子能够主动做到这几点,说明我们家长本身在这些方面做的也是远远不够的。
由此可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父母是否是称职的老师,很大程度上要看父母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责任,是如何尽到责任的。那些眼里只有成绩,出了问题就往老师身上推的家长,实在是不称职的家长。关于如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南》用朴实的语言,给父母指导与启示: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那么父母就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要求孩子诚实守信,父母首先要诚实守信等等。我常常想,家长总是要求孩子这样做得好,那样要得第一,要孩子成为自己夸耀的资本;但却很少想想,自己是否是个优秀的父母,自己是否是孩子的骄傲。父母先给孩子做好榜样,是不是才更有资格要求孩子做得更好,这值得所有的父母深思。
3 篇18
对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自学,在教学活动中同事们选择性地、挑重点地对《指南》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讨,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的又一重要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
一、回顾《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总则:主要讲述了《纲要》制定的原因、目的、性质、任务、外部原则、内部原则及自身特点;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讲述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原则、活动含义、基本原则、各方面的原则、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环境、一日生活、幼小衔接。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功能、主体、实施原则、主要内容等。
二、品读《指南》
1、社会现状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都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让孩子“超前学习”,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之间穿梭。等到了三年级、10岁左右的年纪,孩子们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写作业“老手”了。但是在生活习惯上,孩子们还是普遍滞后的,如“有一个小女孩都快5岁了,特别内向、懦弱,每天在幼儿园都尿裤子,尿完还不敢给老师说。课间活动,她几乎从来不和别的小朋友玩,感觉有些小朋友总是欺负她,经常看她脸上、胳膊上被抓得一道一道的。”再如“有个小男孩在幼儿园里从来不吃亏。看到别的小朋友拿有好吃的、好玩的,他伸手就去抢;别人如果不给,他张口就咬。“老师警告过,如果孩子再咬伤人,就要我们换幼儿园。在家里也真管教了呀,但是从来都没用。”等等。
2、《指南》学习
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乱象和误区,《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建议。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篇19
我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五大领域: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各领域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每个领域都有要按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学习目标、发展建议两部分组成。
在健康领域方面,我们主要培养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自理,还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每个年龄阶段都必须学会具备一些生活中的自理能力。结合专家的意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实施适当的教育方法。
在语言方面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要具备阅读和书写能力,使我们的幼儿学会认真听,听懂语言,愿意与他人交流。我们要从不同的年龄段去观察我们的孩子,选择适当的图书给我们的孩子去阅读,多与我们的孩子交流。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对我们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幼儿的语言核心价值就在与交流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幼儿的语言能力上课一发现幼儿就是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幼教者,我们应该给幼儿创始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并能积极的说。因此,在语言领域方面我的感触最深。以往我们上课一发现幼儿多说话就会让幼儿安静,总会觉得吵,控制了幼儿想说又不敢说。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明白,幼儿的语言不是高控制的交流过程的语言过程;不是被要求说一样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无情境的设礼貌的交往过程。是认真倾听与,并积极的互动的语言交流过程。总之,在以后的语言教学方面,我应结合《指南》的这些建议,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不仅在语言、科学、艺术、社会都是一样的。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爱孩子就不能拔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明白,怎样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达到目标的方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作为一名母亲,我有深深的遗憾:遗憾没有早点读到《指南》,没有早点领悟这一点。反思自己以前,曾经好大喜功,做过拔苗助长的事情。另一个收获是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自己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要孩子学会倾听,老师自己要弯下腰,认真听孩子说话;要孩子诚实,老师也不能失信于孩子。
"陪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我们应该在《指南》的引领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20
最近这段时间在网上学习《指南》,让我受益匪浅,《指南》从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如何引导孩子,培养孩子,以及影响孩子说的都很彻底,从各个方面都对老师的工作有很好的引导性作用,也有很强的指向性,让我们年轻的老师知道如何从每个细节上去看待每个领域的教学问题,以及从各个方面了解孩子,学习《指南》让我学习到了幼师应该认清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一切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幼儿为主体”。以下是我个人对于学习《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
《指南》将幼儿的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有学习和发展目标、教学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和发展目标针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说的很具体。使得我知道如何更好的开展平时的工作以及对孩子的观察引导。
学习《指南》其实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幼儿学习和未来发展的一个质量,未来孩子的发展好与坏,对于孩子的现在学习教育是很有影响的。学习了《指南》我深刻体会到了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老师,我们的教学目标很多时候都集中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重的是教学目的的'达成、幼儿的参与度、掌握知识的学习程度等等。在学习了这次的《指南》后,我经常想,也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我总感觉,在教学上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对孩子发展的延伸教育,我想这就是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无形有形的影响孩子。现在学习了《指南》,让我更加明白,我们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指导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想,我应该要把《指南》的教育精神记在心里,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孩子为中心,培养孩子.学习了《指南》能让我更加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挑战自己的教学思路,以更好的工作来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
3 篇21
“指南”其中“指”有指向、指引之意,“南”有南方,方向含义,指南原意指向南方,可比喻辨别正确发展方向的依据。而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的诞生,像指南针为爱孩子、渴望教育好孩子的人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在大学时经常听老师提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它也只是浅显认知,真正接触学习并让自己感受到它的魅力还是19年初,刚刚进入新环境,就要作为教师带班,很是忧虑,一起搭班的是以为资历比较深的老师,很是明白我的感受,安慰我的同时交给我一本书,便是《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好好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她给我的原话,之后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玩游戏,亦或是与幼儿相处中总会有意去思考这个阶段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个游戏目的发展孩子哪方面的领域,这个孩子与人交往或语言能力如何。之后来到新教师培训课堂、再进入一幼,深切体会到了《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我对《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南》是《纲要》的具体与拓展
提及《指南》我们就会想到《纲要》,两者都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包括各领域内的内容发展要求与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但《指南》相对于《纲要》相比,更详细、更具体。其中的教育建议更给了我们一些合理化的可以实施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二、《指南》是教师及家长的方向盘
对于教师及家长来说,《指南》是方向盘,为我们指引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它在不同领域中给予目标与要求并赋予教育建议,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某一年龄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从而看到幼儿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三、通过学习《指南》,我们要清楚:
1、幼儿园教学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比如在艺术领域中《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中,很多时候往往注重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想象力与创作表现能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培养,来替代千篇一律的“教课”。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尺子
刚接触到《指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将《指南》中所列举的各项一一与我班幼儿进行对照,看看孩子现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将《指南》当做一个衡量幼儿发展能力的标尺。后来才慢慢领悟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衡量幼儿,断定幼儿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做一名研究性的教师,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明确幼儿发展方向。
总之《指南》带给我们很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指南》,充实自己理论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篇22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指南》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都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对比中寻找差异,反思我的教育存在哪些不足。现以“艺术”领域为例,以我执教的小班幼儿为参照,在对照中反思我的“艺术”教育。
首先,《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教师如何创设?创设怎样的条件和机会?这是教师需要着重从自身方面来思考的。幼儿感受、体验和发现美了吗?是怎样表现和创造的?这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往往关注更多的是结果,也就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不是学会一首歌了?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了?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不喜欢或者学不好。
其次,《指南》中指出,“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幼儿是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我们强加给幼儿的,这一关键点我们做到了吗?在美术活动中,孩子只是纯粹地模仿,离开了样本就无法下笔,只是被动地跟着书本和老师的思路走,造成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毫无创造性的作品。在音乐教育中,很多时候注重的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几句歌词的学习,片面强调技能的训练,而不去调动幼儿的情感生活积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愉悦地体验音乐艺术。种种现象难道是我们的孩子不会创造、不敢想象?责任不在幼儿,而在我们。孩子们从小就是按照家长、老师的步伐在走,他们的学习只是纯粹地模仿,是我们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枯燥和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贯彻《指南》精神,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借鉴奥尔夫教学法,通过节奏让幼儿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不要求孩子们对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大家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
再次,《指南》在教育建议中提出,“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孩子的经验来自于生活,只有多经历,才有助于孩子们“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但是,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基本上没有带孩子参观过,也没有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在每天的艺术课程中,采用更多的则是教师的范图、磁带等,暂且不评价这两种教学材料的优缺点,光从形式和种类上看,我们就发现其单一了。也许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附近没有这么多的资源,或者孩子们出去安全问题的存在,等等。其实,只要我们真的用心,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比如,挖掘我们的古镇资源,带领孩子们参观老街。又或者,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既然孩子们没有办法出去亲眼目睹,但是我们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让孩子犹如身临其境啊!我们可以将一些园林、名胜古迹的录像带给孩子们,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美的感受,我想孩子们该是多么欣喜,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指南》在教育建议中的一点。比如,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带幼儿观看或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去剧院、美术馆和博物馆等。在这方面,平时我们做得也很欠缺。特别是音乐作品的接触方面,接触多的就是一些简单的歌曲,甚至连舞蹈、打击乐等也比较少见,更谈不上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了,比如一些经典音乐、戏剧等。在美术作品中,更多的也是蜡笔画、颜料画的学习与尝试,对于剪纸等其他形式的接触也很少。平时我们会自己找理由,认为孩子的经验如此,或者从教师自身出发,这几种常见的艺术形式有利于组织集体教学。我们为什么不从孩子的发展考虑,为什么脱离了我们教育的主体和宗旨呢?比如小班,也许让孩子们真正领会,或者学会一些离已有生活经验较远的古典艺术等,会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先接触,耳濡目染一下,为以后的学习铺垫,拓展孩子们学习的广度。其实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地方风俗,在历史久远的苏州地区,民间艺术等更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指南》中提出,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孩子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而我想说的是,“条件”是可以创造的,我们可以动员我们的家长朋友,带领孩子们去欣赏,并且请个别经常出去的孩子带着自己的视频、照片等给其他孩子介绍,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网络、电视等,服务我们的孩子。
在对照中我发现,还有很多地方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得还不够,比如“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适宜自己表现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等等。不过有了《指南》的引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研读并具体实施,力争让孩子们获得科学、全面的发展!
3 篇23
X年XX月XX日晚,X幼儿园X位优秀老师给全班幼儿家长进行了近X个小时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讲解培训,通过老师们详细生动的精彩讲授,思考我们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心中感想颇深,与大家学习交流一下。龙应台曾给儿子安德烈写过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很多的快乐!"。
很喜欢这段话,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又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心存矛盾,部分家长难免会心存焦急,自觉不自觉的走上拔苗助长的路子,部分家长时常在管与不管,管又怎么管之间犹豫徘徊。怎样把孩子的快乐成长和学习知识文化具体到我们的日常教育和生活中,每个阶段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基本目标,《指南》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一、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家长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这点相信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营养。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是否给孩子创设了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是否具有安全感,形成了积极稳定、乐观的情绪情感,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品质,这些对孩子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反观有些综艺节目和身边的家长,在评选和夸奖孩子3岁时可以背多少首唐诗,会唱多少歌,会跳多少舞,我对这些一直保留自己意见。我个人认为孩子在幼儿期、童年就是玩的时期,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习经验、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求知欲和模仿性本来就是很强的,顺应孩子的成长过程,知识和经验自然水到渠成。
二、语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给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和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培养孩子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这对孩子来说也是终生受益的事情。
我们家长应该避免填充式的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更不应该到处和别人比我们家的孩子认识多少个字,多少个英文字母等,这样的方式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容易导致孩子从小就产生厌学感,真是得不偿失。通过一些影视节目发现,国外的父母与孩子交流时都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并在交流过程中使用轻松幽默、肢体语言丰富的商量交流方式,我个人认为的.交流方式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不是传统式的命令或者认为孩子小,敷衍了事的对待孩子的提问和要求。
三、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否能够给孩子奠定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样,也是终身受益的事情。
看看什么学生跳楼、自杀、虐待动物、伤害父母等负面新闻就可以知道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孩子或者成人之后是多么的重要。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家庭、幼儿园、社会中给孩子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学会遵守规则,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同时,会面对失败和挫折。记得我们家孩子一次和他爸爸玩耍过程中,她爸爸让她在床上表演一个跳水的节目,孩子突然问出,爸爸,我失败了怎么办呢?她爸爸很谨慎又故作轻松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没事啊,每个人都会失败呀,失败了再重新来就可以了,并举例了他自己小时候摔倒又重新爬起来的例子,孩子听后很高兴的很勇敢的站到被子上表演了跳水的节目,令我感触颇深!
四、科学
幼儿的科学学习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这是孩子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我个人觉得在这个方面,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的探究欲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的好奇心,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停的在问为什么呀?这是他们在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的关系,并尝试将他们归类、排序、概括、抽象,从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最终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孩子睡觉就是睡着之后他(她)可以成为王子、公主、小鸟等天马行空,大人睡觉就是累了,睡觉。"。我们不应该把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也作为习以为常的事情解释给孩子听,而应该作为"第一次"来和孩子一起研究,更不应该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孩子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五、艺术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孩子包括大人都是一样,每个人对待同一样事物,欣赏的角度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美"的种子,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有一次我和我们家孩子一起在给绘制的房子涂颜色,她问我:妈妈,这个地方应该涂什么颜色呢?我并不直接告诉她应该涂什么颜色,而是问她你觉得应该涂什么颜色好看呢?她自己便会选择颜色,她选的颜色往往和我心中选的颜色不一样,我并不强求她,只会给她建议,难能可贵的是,一次我给她建议的颜色,同时给她说如果你要坚持你觉得好看的颜色,妈妈也觉得好看,她竟然说,妈妈,我坚持我选的颜色,因为我觉得这个颜色涂上好看。我顿时心中感动万分,我知道我的孩子学会了坚持,学会了用她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庄稼育根,育人养心",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会相处。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对"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才能"枝粗叶肥"!
3 篇24
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必须在了解幼儿的能力水平、心理特征、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让美术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干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这对我们开展美术活动的评价启发颇深。
一、以赞赏鼓励为原则
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摘自《指南》
在评价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赞赏鼓励为主,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毕加索”,其实,在每个孩子的眼里,自己的作品都是成功的。我们唯有把赞赏的感觉传达给幼儿,幼儿才能表现得更自信、更积极。教师要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幼儿创作的赞赏和理解,紧紧扣住幼儿的兴趣和情感体验,使分享交流产生真正的共鸣,也更有趣有效。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幼儿的兴趣和体验提出问题,“穿针引线”地引导幼儿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并适时地进行“画龙点晴”的归纳提升,使分享交流“锦上添花”。
二、让评价贯穿在活动中
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摘自《指南》
幼儿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因此,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必不可少。当孩子在创作过程中有出彩的地方,教师的评价可以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也开阔其他幼儿的思维。
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摘自《指南》
当孩子在创作过程中遭遇困难,陷入瓶颈无法突破时,教师就需要及时助推一把。老师及时的点拨可以让孩子“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能够及时解决孩子们共性的问题。不过,这时的评价要掌握好个别评价(在某个孩子耳边轻声提醒或鼓励)或是集体评价(集中大家的注意力,给大家以启发)的度,否则容易产生“毛毛虫效应”,导致其他孩子的盲从。
三、注重幼儿的自主评价
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摘自《指南》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活动的真正主人是幼儿。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中的人,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的眼光,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是最有发言权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自主表达的愿望,把评价作品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参与评价,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的目的。
孩子们共处在一个集体中,相互之间更加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容易进行情感沟通,更能读懂同伴美术作品的内涵。因此,同伴是值得挖掘的教育资源。在美术评价中,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对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的积极性,让同伴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有效策略列举
1、贴——贴
结合小班小朋友“泛灵”的特点,在小班美术活动“云朵棉花糖”的评价环节,教师设置的情节是:感谢小朋友的帮忙,请小动物们来分享制作好的棉花糖(粘贴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最后的这一分享环节使这个活动的故事情境更加完整,在邀请小动物们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更好地感受到了用心制作棉花糖的成就感。
2、说一说
大班阶段,幼儿美术创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想象力丰富,有比较强烈的自主表达的愿望。因此选择一些情节丰富、角色鲜明的故事引导幼儿来进行美术活动,能够在顺应幼儿成长的基础上,综合发展孩子的美术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三个和尚》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老故事,由于故事情节生动,角色鲜明,深受幼儿喜欢。以这个故事为基点开展的美术活动“三个和尚新编”充分激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的作品精彩纷呈,各具创意。依据这次活动的特点,在活动的评价环节,我们采用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画面故事的方法,给孩子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猜一猜
“佩泽提诺”是一个以创意拼搭为主的大班美术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的欣赏评价环节,教师引入了“猜一猜”的游戏形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帮小佩和伙伴变出了什么,指到谁的画,我们先猜一猜,再请他来告诉大家。”“猜一猜”的形式凝聚了幼儿的注意力,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充分紧扣了这次活动的目标:“表现不同外形特征的物体”,猜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与思辨力,使评价不局限于单调的“评”。
4、想一想
在中班美术活动“青花蛋”中,孩子们初步感知了青花的主要用色特点,并且尝试运用线条、图形大胆地在鸭蛋上表现青花的韵味。在活动评价中我们进一步延伸——出示白色盘子,启发幼儿:“下周我们一起来用蓝色的笔画青花盘,回家可以想想,除了线条、图形,你还能在盘子上画什么呢?”评价留给幼儿的应该是意犹未尽的再想象、再创造的无限创意空间,因此,评价既是“小结”,更是“展望”,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出发,因此,在评价之后作水到渠成的延伸,能够激发幼儿内心的无限想象和无穷的创造潜力。
《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活动的评价环节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幼儿自己的意愿,用心感受每件作品的独特表达方式,让每个幼儿心里那一颗美的种子得到滋养!
3 篇25
本学期,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细细地翻看、品读了一番,在阅读过程中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觉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享:
《指南》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我们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既然选择幼教,我们就应该热爱这个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责任心。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改变自己的态度,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26
“指南”其中“指”有指向、指引之意,“南”有南方,方向含义,指南原意指向南方,可比喻辨别正确发展方向的依据。而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的诞生,像指南针为爱孩子、渴望教育好孩子的人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在大学时经常听老师提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它也只是浅显认知,真正接触学习并让自己感受到它的魅力还是19年初,刚刚进入新环境,就要作为教师带班,很是忧虑,一起搭班的是以为资历比较深的老师,很是明白我的感受,安慰我的同时交给我一本书,便是《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好好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她给我的原话,之后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玩游戏,亦或是与幼儿相处中总会有意去思考这个阶段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个游戏目的发展孩子哪方面的领域,这个孩子与人交往或语言能力如何......之后来到新教师培训课堂、再进入一幼,深切体会到了《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我对《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南》是《纲要》的具体与拓展
提及《指南》我们就会想到《纲要》,两者都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包括各领域内的内容发展要求与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但《指南》相对于《纲要》相比,更详细、更具体。其中的教育建议更给了我们一些合理化的可以实施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二、《指南》是教师及家长的方向盘
对于教师及家长来说,《指南》是方向盘,为我们指引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它在不同领域中给予目标与要求并赋予教育建议,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某一年龄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从而看到幼儿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三、通过学习《指南》,我们要清楚:
1.幼儿园教学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比如在艺术领域中《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中,很多时候往往注重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想象力与创作表现能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培养,来替代千篇一律的“教课”。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尺子
刚接触到《指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将《指南》中所列举的各项一一与我班幼儿进行对照,看看孩子现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将《指南》当做一个衡量幼儿发展能力的标尺。后来才慢慢领悟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衡量幼儿,断定幼儿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做一名研究性的教师,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明确幼儿发展方向。
总之《指南》带给我们很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指南》,充实自己理论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篇27
新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也是幼儿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因此,《指南》的阅读对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指南》是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制定的,主要是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而对幼儿能健康、快乐成长有个合理的目标与规划。《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学建议二部分组成。其中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这样让我对各领域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实践中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儿童,把握学习标准。
细观这些目标,不难发现各年龄段发展目标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如:“语言领域”子项目“阅读和书写准备”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中,对三个年龄段孩子阅读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4岁第一条是“经常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4-5岁第一条是“经常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5-6岁第一条是“经常专注地阅读图书”,一一对应着看,可以清晰地看出对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要求上的逐渐提升。这样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一般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还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为了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
《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让我们教师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更好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
3 篇28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涵盖了很多的内容,为了深入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要传达给我们老师的精神,利用假期时间,我认真的学习、理解《指南》,以下就是我学习《指南》的心得体会。
一、对《指南》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指南》的内容,我首先认真学习了《指南》的概念。《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从概念中能看出《指南》和《纲要》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不同在于《指南》中不仅有教师参与,还有家长的参与,这说明教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情,要需要家长一起配合。此外,“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将“以幼儿为本”体现在《指南》中。
二、对实施《指南》的原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只有明确了《指南》的原则,才能更好的贯彻《指南》的精神。《指南》的原则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三个原则都把都幼儿作为主体,在制定原则时更多的是考虑孩子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今后执行《指南》目标更加有目的性。其中原则说到: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这些告诉我们在教育幼儿时不仅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渗透,还要注重幼儿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和个体差异性,让幼儿在自身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这里也将“以幼儿为本”更好的体现在其中。
三、对《指南》中的五大领域的目标制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指南》中对五大领域的目标划分得更加细致。与《纲要》相同的是《指南》也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不同在于《指南》将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如健康领域分为身心状况和动作发展,语言领域分为听与说、阅读和书写准备,社会领域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艺术领域分为感受欣赏和表现与创造。这样划分目标让老师更加清楚,每一个教育领域的重点,在实际活动中能让教师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
二《指南》中的年龄阶段目标更加的具体。
在《指南》中不仅有每个领域的总目标,而且还有年龄的阶段目标。《指南》将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分为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三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如:健康领域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是总目标,阶段目标3~4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4~5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5~6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这些阶段目标让老师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水平,从而更好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三《指南》中有教育建议的体现。
与《纲要》相比,《指南》中每一条领域目标的后面还添加了教育建议。通过仔细的阅读、学习,我发现这些教育建议很好,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些目标的达成的策略,引导教师更好的去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如社会领域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教育建议为: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们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这些教育建议的每一条都有详细的分析,教给了老师一些具体的做法,对实际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再如:社会领域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这一目标看起来不太好操作,看到这一目标我的想法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表现自己,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与鼓励增进其自信心。而《指南》中这一条目标的教育建议是: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们感受经过努力取得的成就感)。这些建议开阔了我的想法,给了我更多达成这一目标的策略和途径,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指南》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幼儿应达到的水平都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指南》的学习和理解让我更加明确每一个领域目标,以及一些达成目标的策略,对老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依照《指南》中的建议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活动,在开展设计每一个活动时多看看《指南》中的建议,科学、合理的设计好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更加自主、快乐的游戏和学习。
3 篇29
首先感谢老师和我们家长一起分享了这么好的《指南》,我觉得《指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很全面和仔细,现在很多书籍、报刊杂志、网络上都有很多育儿的文章,但都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我以前也喜欢看这种文章,但是看多了反而把自己弄晕,觉得无所适从,结果还是基本上照着自己的育儿思路来。
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逼着学这学那,每到双休日比平时还忙,孩子出了门找不到小伙伴玩耍,小区里找不到3岁以上的小朋友,原因就是去各种辅导班了,我真觉得有点悲哀,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爱因斯坦和朗朗之类的天才的,确实是拔苗助长。孔子在几千年就提出过要因材施教,实为至理名言。可能每个家长都说这都是环境逼迫的,别人家的都在学,我们怎么能落后?再加上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让大家一起趋之如骛,但始作俑者确是我们每个家长。我建议大家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特点,我们的任务是诱导加引导,千万不能和别人攀比。
我们现在家长几乎都是上班族,上班很忙,忙着自己的事业,不一定经常有空琢磨着怎么教育孩子,我建议大家对照《指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做的不足,尽量把不足之处弥补上去,孩子如果能够全面发展才是健全正常的。我经常就做的不好,每当宝宝调皮、拖拉、懒惰、不听话时,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勃然大怒、恨铁不成钢,我们却忘了,这些不良的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正人先正己,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教育自己,古人说“教学相长”也说出了这个道理。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教育子女的成功,因为纵然你拥有了无数家产,面对着不成器的下一代,一样会觉得心灰意冷的。所以,多放点心思在孩子身上,以此与大家共勉!
3 篇30
回头反思自己对孩子三年多的教育,确实能找到科学的规律,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照《指南》和孩子在幼儿园收到的教育,我们深有体会。
记得刚刚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时,我们的感觉很复杂,几分兴奋:因为孩子迈向了人生第一个大集体;几分不舍:孩子从此不能时时刻刻见到亲人了;几分担心:孩子在集体环境中是否适应,休息、吃饭好不好,和小朋友打闹怎么办?慢慢的,通过一次次家长会老师耐心的讲解,我们消除了顾虑。
《指南》告诉我们孩子每个发展阶段应当注意的各个方面,在幼儿园老师是这样教的,回到家里我们也开始照着做,一段时间后,我们欣喜的看到了孩子自身发生的变化,从一个娇生惯养的淘气小孩变成了懂礼貌,守秩序的好孩子,这需要感谢老师的辛勤努力。我们也体会到,从小对小孩的科学教育非常重要,只要用心,就会看到成效。在此,我们非常乐意将自己对《指南》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1、循序渐进,充分尊重小孩的学习品质
孩子的学习往往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珍视孩子体现在游戏和生活的童年价值。我们家小孩在进入小小五班的半年内,我们也试着问他,今天老师教什么了,你学到什么了?恨不得一开始就让老师把所有的知识都交给他。直到新年的联欢会上,当我们看到小朋友们表演的一连串精彩的歌舞时,我们也随着音乐跳了起来。才知道这半年来孩子学到了什么,看着他们在游戏和生活中快乐成长,我们被深深的感动。
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急于求成是不可行的。听说在未来幼儿园会有艺术、音乐、英语的学习,还会有跨园的篮球联赛,我们不禁又有些迫不及待了,相信孩子会逐渐成长起来的。
2、学会负责,培养小孩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
在上幼儿园之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父母和双方老人六个人捧着,孩子对社会领域是陌生的,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时不能很好地处理。关心和尊重他人,这是《指南》中所强调的,这点我们也深有体会。
家长需要起到模范作用,家长在生活中能够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小孩会视大人为榜样而模仿,反之,坏的脾气会影响到小孩成长。小孩在集体生活中偶尔不遵守规矩,和小朋友发生冲突等,老师都教他去直面面对,积极去道歉,或是象征性的补偿,或是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孩子从小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未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真正的大社会。
3、自主教育,鼓励小孩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学习技能而忽视品质。《指南》中提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初期学习的动力,在这一阶段,无论孩子做的如何,都应该积极鼓励。目前市面上针对3岁后幼儿的启蒙读本种类繁多,有讲寓言故事的、有认汉字的、有认英语单词的`、还有手绘本,我们家孩子总是喜欢挑几本,自己翻来覆去的看。
我们在睡前也给他讲故事,书中有他最感兴趣的迪士尼和熊出没,每一个人物角色都烂熟于心。我认为,在自主教育方面的投入,比强迫孩子上各种兴趣班,效果要来的更好。
4、珍视童年,引导孩子走个性发展之路
记得在自己小时候,父母总是监督自己的学习成绩,严管各种业余爱好。小学棒球队参加了一个月被强令退出,从小学习的国画也因为中考而逐渐淡忘,个人的发展就像一颗被砍去旁枝的大树,只能朝着天空生长。
当我们为人父母,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个性化时期,孩子的教育注重创造力和感性发展。同时,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兴趣班比比皆是。孩子未来是向专还是多发展,我们也考虑了很多。
通过《指南》,我们了解了家长应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判孩子,更不能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对孩子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每个孩子在这一时期都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期,未来的发展,要看自身的条件和兴趣。刘翔的成功,凭的是独一无二的天赋;朗朗的成功,凭的是对音乐无限的兴趣。作为家长所做的应该是积极引导,并创造有利条件,每个孩子的发展方向,上什么兴趣班,要和孩子商量,切勿出现强迫孩子学习的状况。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现在大多数父母工作繁忙,孩子日常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因为他们很快就会长大。
3 篇31
近日,我学习了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的讲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孔老师的讲解细致全面,重点突出,通俗易懂,使我对《指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收获颇非。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个领域中的教育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等等,这些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且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但这些建议却一点也不显得多余或杂乱,每一条都是工作中着实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非常强。有了这本“备忘录”中的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落实实践行为,做更详细的指引。
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同时也更强调“自主”二字。如“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如想知道院子里有多少种植物,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创编有一定规律的动作,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等等,《指南》像是一位经验老道的学者,不仅将幼儿生活与学习上的活动锁定在自主能力的发展上,还根据不同的领域给出了有效的引导方法,“鼓励”、“支持”、“和幼儿一起”这样的字眼随页都可看到,让一件件学习中的小事都变得瞬间灵动了起来,幼儿的思维需要发散,教师的教育也需要发散,《指南》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
《指南》中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的确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有些语句虽然意义相近,但是在数字或言语上的界定却更加详细规范了,如在动作发展中规定3~4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4~5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5~6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这些小小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却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的,正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水平能力发展差异,而也正是这些小小数字上的差异,让我们教师对于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有了更好的参考数值,让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
3 篇3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学习发展目标提出了更细化、更明确的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下面我谈谈学习的一些体会:
幼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充分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强调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经验、兴趣出发,关注个体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地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内容。此部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与《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相比,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分为子领域、目标、子目标,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培养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指南》的学习,对我们老师的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关注幼儿的健康,根据教育目标创设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让孩子体格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再次,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和尊重幼儿。因为爱是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最基本的前提和需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具有适合个体发展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友好交往,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习了《指南》,老师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孩子发展的规律,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学什么,怎样做才是适合孩子发展的,也让家长意识到"小学化教学""强迫孩子上兴趣班、特长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新家长育儿理念,共同树立科学教育孩子的思想,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家园配合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得到科学的发展。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33
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不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非常不易的,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幼儿幼小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幼儿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感染幼儿和教育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教育,使幼儿从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活动也是家长与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组织与实施》就针对此问题展开的深入的研究。学习以后觉得幼儿园保育工作是整个幼儿教育期间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实行保教结合的政策,在通常情况下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完善幼儿的保育工作。幼儿教育与保育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教育中要渗透保育,保育中也离不开教育。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时期,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提供适应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本次学习中曾老师讲的家园沟通的策略也让我懂得了一些沟通技巧,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必须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满爱心,家园合作,运用多种沟通策略,通过灵活的沟通方式,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家园协作更密切,教育环境更和谐,孩子的成长更健康,让沟通成为多赢。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沟通更有效,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也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幼儿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把这次学习的知识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幼儿教师。
3 篇34
最近,在孩子所在幼儿园老师的提醒下,我有幸读到这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书。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一口气将这篇指南读完了,然后在两周内,又反复读了好几遍。书的封面朴实无华,然而内容却震撼人心,在读的过程中我按书总给出的每一个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逐一的印证我的孩子是不是达到了要求,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按照书里面的建议去做,如果做了,效果究竟如何;如果没做,原因又是什么。通篇读完之后,心中产生了许多感悟,有庆幸,有遗憾,有恍然大悟。现将一些心得和体会记录如下。
《指南》将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孩子为本,意味着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其未来发展,重视孩子的学习品质。它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直接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孩子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中有三点对我启示最大。
1、允许孩子犯错误
指南中写道“孩子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其实,在初为人母的时候,我也读了很多育儿书籍,很多书中都强调了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不要过分包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尽量给他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比如说自己穿袜子、自己穿鞋、自己收拾玩具等等,我们自认为尽心尽力了,可是,孩子上了孩子园后一段时间后,老师与我们沟通,孩子的动手能力差,被包办太多……当时我真的很有挫败感,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仔细观察与思考,我发现,我们确实让他去做,但是我们是让他以我们的标准去做,让他按照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我们不允许孩子犯错!
有一次,孩子在吃提子,于是吭哧吭哧自己剥皮,手小,动作慢,半天吃不了一个。爸爸在一旁着急了“直接吃了不就行了,皮最后吐出来”。于是,孩子剥完一个后,再也不剥了,他丧失了剥提子的乐趣。孩子自己叠被子,把被子铺在地上,左一下右一下叠不到一起,我们在一旁看的那个着急啊,怎么能把被子放在地上呢?你不知道把被子放在地上会把被子弄脏吗?别叠了,不够麻烦的。于是,孩子的`又一次尝试失败了。孩子兴致勃勃的拿水壶开始浇花,“哎呀,那个浇的太多了,会把花浇死的,哎呀,这盆要从叶子浇,直接从根浇不起作用啊”。于是,孩子放下水壶,跑了……
其实,这个年龄段孩子所做的事,绝大部分都不是怀有恶意故意犯错误,更多的是因为好动和好奇,他们是在用所有的感官来探索世界。很多事情,在成人眼中可能司空见惯,但在孩子眼中就是新鲜独特的,并努力想弄个明白。所以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偏偏觉得很有趣。而每一次尝试,可能就是一次犯错;但每一次犯错,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长。大人往往都觉得孩子的有些尝试盲目可笑,你怎么会那么做呢,你这样做岂不是很麻烦吗?可是孩子阶段的孩子大部分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作为家长,如果想促进孩子成长,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错误,相反,要给孩子多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去尝试,要自我需求成长。不要拿成人的标准去硬给孩子套。
2、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在社会领域解读中指出:“孩子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身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承已久。
父母的言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适可而止。适可而止、恰如其分的教导,孩子不反感,还能听得进去。教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老是批评他,可能适得其反。第二是摸清脉络。父母要像医生诊病一样,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理清楚问题的发生、发展脉络,找对切入点,力争一句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为年轻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急躁,有时候真的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有一段时间,孩子提什么要求的时候常常很着急,我们稍微不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立马哭喊起来,而且要求还往往不合理。我们劝慰孩子,不要着急好好说,等孩子好好说了,我们又告诉他,他的要求我们不能答应,于是孩子一直哭个不停。一来二去,家长也急躁了起来,“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不会好好说吗?你的要求不合理,不会答应你。”于是,孩子哭的更起劲了,大人和孩子都感到十分疲惫。后来,我发现,孩子那段时间脾气暴躁主要是和大人脾气急躁有关,是我们没有给他做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同时,事情发生后,我们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孩子的情绪也无法稳定下来。后来,当孩子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后,首先,我们一定控制情绪,不发火,让孩子先发泄完,再慢慢和他讲道理,同时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能同时教育他两个点。对于孩子来说,他能关注到的点只有一个,教育他不大声嚷嚷来表达自己是一个点,而他提的那个要求合理或不合理是另一个点,这是两个点。
比如说,他刚吃完晚饭,现在又要喝饼干,大声嚷嚷:“我要吃饼干,我要吃饼干……这个时候我想让他知道,如何正确去提要求,如何用合理的方式去提要求,那这个时候,饼干的事情我会先放一放,他多吃一次,少吃一次,可能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伤害,而且一次并不代表着会成为惯性。
我们不能过分期望孩子,让他好好说话的同时,又能接受我们拒绝他提出的要求,这样,他下次还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式。如果他这次用了正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不正确的要求的时候,或者不太恰当的一个要求的时候,作为家长,第一,要区分先教育他哪方面?比如说我要教育他的表达方式,这个时候对他的不太恰当的要求我们就放一放,一个一个来,我们教育孩子要一点点来,别着急。
身教胜于言传,大人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孩子,孩子们的是非判断标准实际上就来自于大人对他们鼓励或者批评的态度,孩子们的行为取舍实际上是受家长的潜移默化影响的。所以我们更要注意身教的作用。比如:对老人要有尊敬的态度;对家人说话要温和;对孩子说话要诚实,平时生活中自己要大度,让孩子自然而然得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人。
此外,当我们为生活奔波劳累的时候,也该适当的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辛酸,养家的劳累,生活的挫折和无奈,让孩子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对孩子的一生相当的受用。
3、孩子亲近自然
《指南》在科学方面对我的影响。首先,孩子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我们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孩子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帮助孩子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孩子思维发展是以具体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现在城市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对大自然了解的机会也很少,怎样才能给孩子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机会呢?我们带孩子去郊外摘樱桃,摘草莓。当然,更亲近自然地机会是在较小范围内的活动,比如幼儿园的绿化带中、居住小区中都是很好的地方,特别是孩子班里还有美丽的生物角,真是孩子们观察自然的好去处。我们也尽量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了解自然,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我们周围的环境资源。
同时我们也一点一滴的将爱护环境的概念渗入其中,比如告诉他水资源很宝贵,不能浪费,现在他开水龙头都开得很小,我们水开大了,他还会关小。有时候他走在路上,看见别人扔的垃圾,都会拾起来扔到垃圾桶。
《指南》里的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每一条都是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到了详细的指引。
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更加快乐的成长,希望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3 篇3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学习发展目标提出了更细化、更明确的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下面我谈谈学习的一些体会:
幼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充分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强调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经验、兴趣出发,关注个体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地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内容。此部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与《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相比,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分为子领域、目标、子目标,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培养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指南》的学习,对我们老师的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关注幼儿的健康,根据教育目标创设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让孩子体格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再次,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和尊重幼儿。因为爱是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最基本的前提和需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具有适合个体发展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友好交往,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习了《指南》,老师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孩子发展的规律,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学什么,怎样做才是适合孩子发展的,也让家长意识到“小学化教学”“强迫孩子上兴趣班、特长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新家长育儿理念,共同树立科学教育孩子的思想,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家园配合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得到科学的发展。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36
仔细阅读了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有感触。该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对于幼儿的教育提出了具体而细化的要求,并且对于每个方面三个年龄阶段也提供了具体的目标指引,家长读后,可以非常准确地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各大领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采取怎样的教育可以促进目标的达成。例如:“健康”领域中,有“动作发展”这一内容,列举了三个发展目标,分别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且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在“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目标下,又详细地例举了5-6岁这个年龄阶段“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能快跑25米左右”等内容,帮助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是否达到发展目标,在看每个目标的时候,可以用笔在旁边进行批注,有的孩子能全部做到,就批上“合标”;有的'部分能做到,就注上“部分合标”。全部读完,孩子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就非常清晰地有一个轮廓了。孩子的优势在哪里?孩子的不足有哪些?通过阅读,家长心中的方向感愈加明晰,今后教育的着力点也就更加准确了。我认为,这比盲目地让孩子学这个、练那个,更有针对性,更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爱孩子,就不能揠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现在在哪里,将来要到哪里,怎样帮助孩子一步步到达那里,而所有这些,《指南》都能给家长非常有效的指导。
作为大班的孩子目前正处于5-6岁这个年龄阶段,家庭教育方面更应该从父母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幼儿很多学龄前常规的教育与家庭模式、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最初形成都是从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开始的,所以父母在这些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指南》中的社会方面提出的“目标4关心尊重他人”中的教育建议方面,要求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这其实是对家长的要求,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又看到多少孩子能够主动做到这几点,说明我们家长本身在这些方面做的也是远远不够的。
由此可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父母是否是称职的老师,很大程度上要看父母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责任,是如何尽到责任的。那些眼里只有成绩,出了问题就往老师身上推的家长,实在是不称职的家长。关于如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南》用朴实的语言,给父母指导与启示: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那么父母就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要求孩子诚实守信,父母首先要诚实守信等等。我常常想,家长总是要求孩子这样做得好,那样要得第一,要孩子成为自己夸耀的资本;但却很少想想,自己是否是个优秀的父母,自己是否是孩子的骄傲。父母先给孩子做好榜样,是不是才更有资格要求孩子做得更好,这值得所有的父母深思。
3 篇3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以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并且体现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它就像“指南针”为教师指引了教育教学的方向。通过学习并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指南》社会领域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一些自己思考。
幼儿社会性是在游戏、观察、学习、模仿、体验中发展起来的。它不像语言,美术、音乐通过一节活动就可学会一首儿歌、画一幅画或学会唱一首歌,它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幼儿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体会交往的乐趣。如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们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当幼儿与同伴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试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式解决等;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在幼儿日常的各种活动中,我觉得角色游戏是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教育途径之一。一方面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最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语言等能反映幼儿已有的社会认识、社会经验。角色游戏中的每个主题都好似一个“小社会”,每个幼儿在这个“小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体验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责、情感。在这过程中幼儿之间会发生各种矛盾冲突,遇到各种困难,还经常与同伴发生争吵,他们需要尝试、学习如何协商,如何解决,如何分享,而教师则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以促进了幼儿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首先,角色游戏能增进幼儿对人际间的关系了解。
比如小班初期的角色游戏娃娃家,幼儿在游戏中各自扮演着爸爸、妈妈、姐姐,在游戏中他们都是各玩各的彼此之间没有交流、没有交往;还时常为了争抢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但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的逐步积累、丰富,他们突破了自我中心局限逐渐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从游戏中发现自我发现他人,继而再将自我和他人区别开来,增进幼儿对人际间的关系了解。
其次,角色游戏能帮助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并且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规则。
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老师提供的游戏场景,创设的游戏情节,模拟成人的语言、行为来反映他们眼中的社会,游戏使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熟悉社会。例如在玩公共汽车的游戏时,幼儿知道上车要排队,不拥挤,在公共汽车上要给老人、残疾人、孕妇、抱小孩的让座,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又如幼儿在扮演交通警察的过程中,可以使幼儿了解交通警察的作用,没有了交通警察会怎样,还可以使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人行道等等。幼儿在游戏时通过扮演角色,履行角色职责,遵守游戏规则,在自己的亲身体会中加深了规则意识,继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做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所以通过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增强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规则意识,也发展和加强幼儿服从集体的意识,对于他们将来学习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大有益处的。
再次,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和交往环境,比如小超市游戏的收银员要和顾客打交道,小医院中医生既要和病人打交道,又要和护士交往。记得有一次在小舞台游戏中,辰辰和若男为了表演节目而争抢话筒,互不相让,这时在一边的“节目主持人”子皓说:“那辰辰唱歌,若男跳舞吧”。一场争执由此解决了。在游戏中节目主持人既要主持好节目,又要和表演者、小观众们打好交道,还要维持秩序,这就需要幼儿具有一些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在角色游戏中发现问题时,幼儿要学着如何参加游戏,为同伴接受;如何共同商讨分配角色;如何与游戏伙伴相互配合,友好相处,如何合理解决游戏中的纠纷、冲突等等,这样幼儿能够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社会交往技能,使他们从小在面对问题时不害怕、能动脑筋主动寻求方法解决。这些都为他们将来踏上社会后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一些基础。
以上这些是我通过学习后自己对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的一些看法,虽然我觉得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其他的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也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途径。
3 篇38
20xx年6月12日幼儿园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指南》对工作的指导意义。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指南》特别强调,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要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现象。在急功近利的喧嚣中,我们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给予孩子不按照教育规律成长的.各种各样的学习、练习,如假期里、周六、周日的各类兴趣班,我们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是不是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特点,只管给孩子报名,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以至于孩子厌倦了学习,对孩子将来的学习非常不利。在我们班的家长中也存在着这种问题,如在我们幼儿园正在进行的幼儿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的课题研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非常重视幼儿的阅读,但家长们缺乏对幼儿阅读进行正确的指导,许多家长把阅读当作提前开始的识字教育,他们关心的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读了多少书,而不是和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家长间交流的也是我们的孩子最近读了多少本书,能认识多少个字,显得很自豪。
“拔苗助长”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绝非只存在于家长中,也存在于一些教育机构,他们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对幼儿实施超前教育。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某个幼儿园进行小班幼儿入园前的面试,面试的内容为:数字1-10的倒数;用小剪刀剪出一个圆形;辨别咖啡色和灰色。这些内容对于刚到三周岁的孩子来说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惊的家长目瞪口呆,孩子直嚷着要回家喝奶。当然,这个故事可能有些夸张,但也折射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有些幼儿园,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发育,强加于幼儿学习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符内容,值得我们深思。
孩子应该有嬉笑游乐的快乐童年,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童年负责,也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负责。如何去给孩子们一个天真、快乐、游戏的童年,《指南》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孩子在游戏、歌声与笑语的日子里一路阳光,恣意灿烂,快乐成长!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地更深入的学习,把《指南》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教育跟着《指南》的精神不断的探索、进步!
3 篇39
《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可见,对于人类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语言的出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活和成长也和语言密不可分,孩子们对于语言学习的探究,确定了孩子们生活的走向。
一、语言的奇妙,让孩子们敢想、敢说,产生奇妙的创造力。
"教师是孩子的合作者、支持者、指引者、促进者"。要为幼儿创设一种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在教师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的时候,孩子们在内心萌发的想象却让他们的心灵获得无比的满足。在日常交流和领域主题活动中,语言的引导能达到十分重要作用。单一的一问一答孩子是达不到语言的交流的,应运用追问的方式去了解孩子。如:"你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想?诸如此类的语句引导,通常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引导幼儿简略或者尽可能完整地站开想象,大胆表述自己的"个人意见"。鼓励孩子大胆举手发言,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的去表达,运用追问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思维和想法。从中拓开了孩子的想象与思维,孩子们的快乐回应,不仅是孩子们发展的重要奠基石,也是对于老师教育效果的一种鼓励回应。
二、语言的不同获得途径,对于幼儿的发展起到了特殊的引导作用。
指南"语言"中俩大部分的划分其实是从"语言获得的途径"来细分的,第一部分倾听与表达强调幼儿与人相互交流。除了有生活中与人们的交流,有在自然界和物品的使用交流,甚至还有在个人脑海中与自我的探究发展;第二部分阅读与书写准备强调幼儿借助于书本知识发展语言。孩子们通过阅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了解世界的变化发展来学习和感知语言,达到不同的效果。对于孩子们来说,生活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资源,更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孩子们自然发展的适宜环境,孩子们不断成长,自然地感知生活中的趣味事物,感受身边发出叮叮咚咚的车水马龙声,通过产生疑问来思考答案,通过与人交流获得解答,在不断地发展中思考自我的存在,从而获得属于个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自我的语言习惯。
三、图书、故事的投放,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天地。
这是幼儿习得语言的第二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如果说倾听与表达是日常口语的训练,那么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就是书面语言训练。并且后者是为幼儿理解更复杂的句子以及意义奠定基础的有利途径。通过书本学习,幼儿能把词语组合成句子,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这是引导幼儿逐步过渡到小学语言教育的一条主要的桥梁。幼儿通过视、听、画等,认识到我们所说的话是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从中体会到文字的用途。幼儿喜欢看图文并茂的图书,一些趣味、色彩丰富的图片,配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文字,同时有一些简单的翻页的折角的书籍,让孩子们能感受到更多趣味探索的快乐。
让幼儿从动逐步向静过渡,不是通过强制的办法让幼儿硬坐在那里,而是让图书、故事本身的魅力慢慢吸引他们,使他们爱看图书,喜欢写写画画。让幼儿爱看书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必须提供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创设舒适的环境,并且师幼、同伴或者亲子之间可以共同阅读,互相讲述故事。这里有两个条件十分重要:第一,安静的地方,减少干扰,让孩子们很容易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阅读的内容上;第二,有人陪伴阅读,阅读也是一个知识分享和整合的过程,除了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识,在成人的陪伴下,还能发掘更多的学习内容,从而进行知识梳理,在同伴的'共同合作阅读下,它们能发现更多趣味的知识,同时将互相之间了解的经验进行整合和共享,整体地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当外部的正面强化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内部兴趣之时,孩子们便养成了不需要陪伴也能自由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如何在生活的大环境下,恰当实施指南的中心教育思想。
《指南》"说明"明确指出:
1、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不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不能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对于指南的学习,是一个灵活运用的过程,生活可以是我们学习的环境,也可以是我们学习的素材,我们应当贯彻做中学(直接经验);玩中学(游戏);生活中学(生活)等,教育者应当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它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中结合教学的实践中运用中出发。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幼儿教育的好坏,对孩子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幼教事业的正确的发展与指引对孩子是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的。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提供了自然而鲜活的素材,它丰富我们的认知,它给予我们舒适的环境。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3 篇40
通过学习《课程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对幼儿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可以说“预设”和“生成”是交织在一起的,体现着教师和幼儿的同生共长。因此,我们要求教师除了要把握好教师预设的活动,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幼儿,即时捕捉孩子们中间的热点问题,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平常时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感爱好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满足孩子们探索的需要,提升生成活动的质量,使教师和幼儿都成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
在实际操作中,我一直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们生成的热点问题与现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毫不相干时,我们该怎么办?怎样让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水乳交融?我想,关键还看教师是否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善于捕捉孩子们产生的热点问题。
《指南》和《纲要》一样,也是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来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都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理论转为实践,用心聆听幼儿的心声;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
反思过去,发现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所缺少的是具体的对这些理念的操作、探索和运用。如何提高自己实施新教材的能力?我想,经常保持实践中的反思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加强反思:新教材实施得怎样?活动开展得怎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及时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带着问题设计组织下一个活动,并注意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活动后通过对照前次活动来总结效果,在得出经验的.同时继续抓住新生成的问题。如此周而复始逐一攻克,最后求得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
我对《指南》的解读还需要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造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41
自从学习了《指南》中的社会领域这一块内容后,谈谈人际交往中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中提到的具体一点: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中班下学期,我班的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更加明确,有自己的自信一面,也经常会在同伴面前炫自己的长处。例如会说自己绘画好,故事讲得好,唱歌好等,并积极地将这一面展现在同伴面前,并渴望得到老师和小伙伴的肯定和表扬。因此,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征,我会在日常活动中渗透与培养,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
一、 晨间谈话、活动后评价、用餐前、一周评价
在这些时间段里留时间给幼儿,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优点,进行亮点自评。
二、 讲故事、值日之星、小小画家、介绍作品等形式
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的优点,及时肯定,让他们获得自豪感。
三、 捕捉幼儿闪光点。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有一个幼儿特别等。我发现后会立刻对其主动行为进行肯定。因为这是社会性发展中参与公共活动的一种优良品质的体现,应该进行宣扬。这样,这个孩子的'劳动热情就会一直保持下去,也带动其他幼儿参与进来。
反思:
但在落实中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班级中一些弱势幼儿对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缺乏自信,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好,将其某一个进步点扩大化。如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小班时手工和绘画等动作很慢,其实他是要求完美的孩子,唯恐一处剪不好或画不好的怕老师批评。经过我们的再三引导、鼓励,现在他的绘画、手工等成了他的一个优势,他可以自信满满的在集体面前介绍他的作品。另外一点我个人觉得不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也很重要。可能工作中会疏忽这一点,无形中就伤害了个别敏感脆弱孩子的心灵,让他有挫败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重视。
3 篇42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更好。通过学习《指南》从中我有所领悟。知道了做为老师的我们和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而不是一味地拔苗助长。比如,现在的家长想看到的就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唱多少的歌曲,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长处,而是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来埋怨自己的孩子哪里不足。从而家长的攀比心理害的孩子有学不完的东西,孩子最珍贵的儿童时期就这样在“学”中流失。《指南》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
《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明确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了很全面的建议,让我们知道不同阶段的孩子需要什么,他们能力的范围。这样老师了解清楚后,不仅在学习和游戏中给予支持,在孩子的操作材料上也会体现出层次,使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方向。
通过本次学习,我想在以后的教育中,还要不断的学习《指南》,将里面的内容细化,更加深入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同时也要将里面有利于家长育儿方面的内容传递给家长,树立家长正确的教育官,达到家园合作一致化,使孩子发展的更好。
3 篇43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本次市局的领导安排引导下,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感触颇多,下面我就来讲述一下我学习后的一些体会、感悟:
《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32条)、教育建议(87条)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孩子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指南》特别强调,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要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孩子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有了《指南》的引领,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地的学习,把《指南》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教育跟着《指南》的精神不断的探索、进步!也愿我们的孩子在游戏、歌声与笑语的日子里一路阳光,快乐成长!
3 篇44
工作之余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指南》中所提到的种种都对我接下来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原先只以为幼儿教育之切合《纲要》就能很完美了。而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幼儿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处,我们不能只根据《纲要》来指定我们的工作,《纲要》虽然比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这里,我们需要是更多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再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细致性把我们的幼儿教育办得更好,
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多年来,我们依据《纲要》制定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我体会到《纲要》是多么贴近幼儿,从《纲要》中我懂得了幼儿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适合他们的教育活动、生活活动……而今天让我重新认识幼儿教育的灵活化。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让我知道了原来随性的教育时时都在,它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出了很多更细致的方面,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更细致更全面。在一开始我都不明白《纲要》已经很全面了,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做什么的呢?它有什么意义吗?哦,原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纲要》是两个独立、平行的文件,一个是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个是课程指南。两个文件在重要的价值观方面是一致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能有助于我们教师与家长澄清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儿童,因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积极价值:对儿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有利于早期教育课程的设计,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而改善儿童的学习效果;建立了可靠的内容体系,并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标准相联系,为有效衔接和儿童的入学准备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有利于规范机构教育活动,从而保证了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关注教育弱势群体,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早期教育固然重要,但我一向对其懵懂,原来儿童的早期教育是这么科学、这么规范。在我看来,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活动就能对他们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看来我所想的这些还是比较片面的。
但是不管怎样,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3 篇45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了解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批幼教专家经历四年多时间,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依据我国幼儿特点起草拟定的。《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狠抓内涵,确保基本,提高教师,指引家庭”。《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师的一些滞后或者理念落后的教育行为,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在教学活动中同事们选择性地、挑重点地对《指南》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讨,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的又一重要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
一、回顾《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主要讲述了《纲要》制定的原因、目的、性质、任务、外部原则、内部原则及自身特点;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讲述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原则、活动含义、基本原则、各方面的原则、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环境、一日生活、幼小衔接。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功能、主体、实施原则、主要内容等。
二、品读《指南》
1.社会现状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都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让孩子“超前学习”,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之间穿梭。等到了三年级、10岁左右的年纪,孩子们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写作业“老手”了。但是在生活习惯上,孩子们还是普遍滞后的,如“有一个小女孩都快5岁了,特别内向、懦弱,每天在幼儿园都尿裤子,尿完还不敢给老师说。课间活动,她几乎从来不和别的小朋友玩,感觉有些小朋友总是欺负她,经常看她脸上、胳膊上被抓得一道一道的。”再如“有个小男孩在幼儿园里从来不吃亏。看到别的小朋友拿有好吃的、好玩的,他伸手就去抢;别人如果不给,他张口就咬。“老师警告过,如果孩子再咬伤人,就要我们换幼儿园。在家里也真管教了呀,但是从来都没用。”等等。
2.《指南》学习
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乱象和误区,《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建议。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我对《指南》中新增“学习品质领域”有些感慨,《指南》中是这样表述的“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我们一线的老师,天天的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而在这一个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孩子的参与度等等,再看名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行云流水的环节之余,总感觉,她们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升华”在活动中,这就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说过“幼儿园教的知识都没用的,到了一定的年纪,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那里还要教?”听来不服气之余,也觉得有那末几分道理。可是假如我们只重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爱好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延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类幼儿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平时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取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取得性情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情的种子,就会取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46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幼儿或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学习奠定基础。它的核心是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材料,能让幼儿人人动手进行操作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记录、表达、交流试验的过程,让幼儿体验试验的乐趣。真正体现《指南》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这些强调过多字眼的意义。另外,我们还应该创设平等、民主的环境和教育氛围,也就是良好的精神环境,鼓励幼儿自信、大胆,敢于提出各种问题、敢于尝试不同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通过对《指南》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不应该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的过程,也是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其基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为了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幼儿科学教育的这一特性是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的根本保证,也是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根本保证。在《指南》中,所有的领域目标都来源于生活与自然,如“科学探究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数学认知中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些目标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再拘泥于课堂中的“教与学”,而是鼓励教育者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自然观察、生活活动来开展学习。寓学习于生活中。如:《指南》中提到“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这些都是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总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我们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应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学。在进行操作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让幼儿去尽情探索,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幼儿,把幼儿放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
3 篇47
上学的时候是我们学习的场所,现在在幼儿园里我们一样学着上学时知识。关于五大领域。在上学的时候学的就是靠死记硬背,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什么,很茫然。
而现在亲自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在看起这些知识会有些略微懂得想法。在此看来光看表面的东西只是存于浅谈,真正实践去感受的会对自己本身加大印象跟理解。
在实践中所学的才叫学到真东西。
《指南》从我们的五大领域谈起:健康 语言 社会科学艺术来描述孩子的发展。给予了最详细的指导。让我这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小姑娘不论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在未来自己为人妈妈都打好了基础。指南中详细的介绍了关于健康孩子健康生长发展最合理的生长发育。
例如:在幼儿园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还有注重成长的还要有健康的饮食,孩子的吃饭方面也是一门学问。每一类的食物都要充足,但还要适当。这时我所学到的。保证健康的同事还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不一定睡觉就是好的。也是需要科学的理念的。不要盲目的认为而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我发现指南 分别分了三个阶段:3-4岁为第一阶段。 4-5岁为第二阶段 5-6岁为第三阶段
每个阶段都详细的讲解了每一个年龄段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而有利于家长跟老师不能盲目看待孩子的发育阶段,更为了那些有“拔苗助长”的家长。想法打破了。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过程的,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孩子。就是需要大人们耐心的精心呵护。
例如:孩子的每一个阶段做父母的都要了解清楚,这样也有助于健康孩子的成长。我认为。
之前还没有体会到做以为妈妈的辛苦,现在看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才了解原来培养出个方面优秀的宝宝需要花费这么多的心思。孩子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没有健康就不能谈接下来的一切了、健康有包括: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现实中有的孩子语言方面有的讲话讲的较早些而有的孩子就相对较晚些。所以我们的语言也是相当重要的。它包括两方面: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当然这是在交接班是所进行的。
听别人说经常到外面玩玩的这样的孩子聪明。因为他接触社会事物较早一些不至于等到大一些再来看社会。我想那时会有一种打触的心里。它又包括:人际交往 社会适应。
到了一定的年龄应该对此进行简单知识的灌输,这就是我们第三部分 科学。简单让孩子感知与理解事物量的特征。例如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 多少 高矮 粗细等量的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这些特征。
大人们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当然孩子们也是如此。艺术的领域很深奥就从感受与欣赏开始吧。孩子的创造力是最丰富的有着无穷的表现力。所以说我们要善待这些孩子们,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3 篇48
12月16日海南省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范老师在三亚市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讲座,是我对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仔细阅读《指南》后,对于实施《指南》里应把握的4个方面颇有感触,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记录如下:
一、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是实施《指南》应把握的第一个方面,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身、心缺一不可。我们不应只关注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某一方面是天才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是残缺的,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幸福呢?在幼儿时期我们不应将幼儿会写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和会算多少道题设为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好或坏的标准。但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往往陷入“被比较,爱比较”的泥沼,将孩子培养成“考试型人才”,从此我们的孩子只会“被学习”,而丧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幼儿时期,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更要培养孩子生活的能力,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获得自由,感受幸福。
二、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是实施《指南》应把握的第二个方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兴趣、能力都存在着不同,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加以引导。不能去压制孩子,让他们统一思想,统一能力。我们再不能给孩子用一把“尺子”统一画齐,那样只会害了孩子。
三、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指南》里讲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那么什么是直接经验呢?听别人说的,看别人做的都是间接经验,而亲身实际操作过才是直接经验。在幼儿时期我们要给幼儿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世界,而不是平面的世界。如果我们要向幼儿介绍立方体,就应该使用真实立体的教具,而不是平面的图片。因为那样只会混淆概念,误导幼儿。而科学实验也得到证明,在幼儿时期过多的接触平面世界会导致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明显下降。
四、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幼儿时期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那么良好的品质就尤为重要。蒙台梭利博士认为要逐步培养幼儿达到正常化,正常化的幼儿应是善良的、有爱心、同情心、专注、积极乐观、有好奇心、喜爱学习、有想象力创造力、独立 、愿意融入社会。我们应在幼儿时期引导孩子,使其达到正常化。才能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这个社会增砖添瓦。
3 篇49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并且细化了各领域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了近四岁儿子的一般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回想我们在张睿帆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既有正确的做法,也有失误的地方。下面也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5个方面谈谈儿子的现状及我们的感想。
一、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1、就“身心状况”来说,张睿帆满足“具有健康的体态”和“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情绪安定愉快”方面,情绪不够稳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好在一般都能在我们安抚下慢慢平静下来。
2、从“动作发展”而言,张睿帆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也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但"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稍有欠缺。
3、“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方面是张睿帆目前做得最不好的地方,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吃饭不好好吃,要喂,边吃边玩;特别不喜欢吃蔬菜;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刷牙需要劝说和陪同。唯一令人欣慰的方面是不喜欢喝饮料,最喜欢喝白开水。在我们的帮助下可以自己穿衣服和鞋;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健康”是5个方面中我们对儿子最为忧心的,今后我们将根据《指南》各方面的教育建议逐步改善,让儿子成为最“健康”的孩子。
二、语言当别人说话时张睿帆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也能听懂日常会话。
比较爱说话,讲话也很有礼貌,语言表达相对较好,词汇较丰富,常常“语出惊人”。喜欢听故事,也爱自己讲故事,基本能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叙述清楚。喜欢“乱画”但不知何意。语言方面基本是我们对张睿帆最为放心的,今后也会更加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三、社会
1、张睿帆性格活泼,一般愿意与人交往,基本能与玩伴友好相处,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感觉有时也很会关心人,特别是对比自己弱小或者不幸者表现出同情和格外忍让。但偶尔也会表现出任性和自我,这基本是独生子女的通病,不过,在经过几个月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之后,这一方面在慢慢改善。
2、张睿帆基本还是喜欢群体生活的,虽然刚上幼儿园的前两周对去幼儿园有很大的'抵触,但后来还是非常喜欢的,有时也能感觉到他对去幼儿园的期待。对于基本的行为规范一般能够遵守,但有时要“看心情”,偶尔会我行我素不听任何劝阻,希望在以后能够逐步改善,这也需要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得有更多的耐心。
3、张睿帆特别喜欢与家人同处,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时,会表现出无比的快乐,也会显得特别听话。
四、科学
对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挖土,玩沙,捞鱼、喂鱼,看蚂蚁等等,都是他平常喜欢玩的活动。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各种形状,排列顺序等,也表现出很浓的兴趣。
五、艺术
爱美是人的天性,张睿帆喜欢与自然界接触,喜欢漂亮的花草,听到鸟叫虫鸣会表现出惊喜。但是对绘画和艺术表现出不太敏感,对于在人前表演会很害羞,今后会注重丰富他的体验,慢慢培养和改善。
总之,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感受很多,在以后教育孩子中,一定坚持:
1、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不拔苗助长;
2、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引导其兴趣所在;
3、引导愉悦的情绪表达;
4、培养自主自立的能力;
5、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享受儿子的成长过程。
3 篇50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51
7月7日,在岳麓二幼的音乐厅中,全区幼儿教师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进行了理解与研讨,并有幸请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杨莉君教授为我们讲解。一天下来,虽然略有疲惫,但从中收获颇多,更对科学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对以后开展科学活动也多了一些想法与自信。
一直以来,科学领域是我比较犯难,也一直没有自信开展好的一个领域。首先是自己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对于书本中某些科学知识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就更难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说明。此外,教参书中有些操作材料并不易于准备,尤其是在班上孩子人数较多的环境下,因此,这也给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领域中有些知识比较枯燥,孩子们容易失去兴趣,有时又因为孩子们沉溺在有趣的操作中而使活动秩序混乱,因此,如何在激起孩子兴趣的同时又保证活动秩序,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东西,考验着每个幼儿老师的教学能力。
自《指南》发布以来,它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福音”,在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的同时,还告诉了我们前进的方法。对于科学领域,在《指南》上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通过对《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们的科学不是成人世界中的常识,不是公式,更不是原理法则。它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把我们知道的去告诉孩子们,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探索,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过去的活动中,我太注重对孩子们知识的讲解,希望他们能从每个“实验”中学习到其中的知识,反而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发现与探究,更忽略了大自然这个知识的宝库。《指南》科学领域中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幼儿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在大自然中,每一个孩子都成了小小“科学家”,能发现每一片树叶的不同,能想象每一只蚂蚁的不同故事,更能冒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来,而好奇心和兴趣则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帮助孩子理解,并经常带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另外,宽松的教学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快乐地发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养成敢说敢表达的好习惯,促进师生间与同伴间的交流。
总之,我会根据《指南》中科学领域中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行动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能力,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其的兴趣需要,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科学。将孩子们生活中的素材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科学现象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去。
3 篇52
通过学习《课程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对幼儿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可以说“预设”和“生成”是交织在一起的,体现着教师和幼儿的同生共长。因此,我们要求教师除了要把握好教师预设的活动,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幼儿,即时捕捉孩子们中间的热点问题,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平常时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感爱好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满足孩子们探索的需要,提升生成活动的质量,使教师和幼儿都成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
在实际操作中,我一直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们生成的热点问题与现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毫不相干时,我们该怎么办?怎样让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水乳交融?我想,关键还看教师是否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善于捕捉孩子们产生的热点问题。
《指南》和《纲要》一样,也是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来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都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理论转为实践,用心聆听幼儿的心声;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
反思过去,发现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所缺少的是具体的对这些理念的操作、探索和运用。如何提高自己实施新教材的能力?我想,经常保持实践中的反思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加强反思:新教材实施得怎样?活动开展得怎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及时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带着问题设计组织下一个活动,并注意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活动后通过对照前次活动来总结效果,在得出经验的同时继续抓住新生成的问题。如此周而复始逐一攻克,最后求得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
我对《指南》的解读还需要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造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53
暑假期间,我们聆听了王老师的专题讲座,一起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通过学习,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于之前学习的《纲要》中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有了更详细、具体的认识。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54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
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55
“指南”其中“指”有指向、指引之意,“南”有南方,方向含义,指南原意指向南方,可比喻辨别正确发展方向的依据。而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的诞生,像指南针为爱孩子、渴望教育好孩子的人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在大学时经常听老师提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它也只是浅显认知,真正接触学习并让自己感受到它的魅力还是19年初,刚刚进入新环境,就要作为教师带班,很是忧虑,一起搭班的是以为资历比较深的老师,很是明白我的感受,安慰我的同时交给我一本书,便是《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好好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她给我的原话,之后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玩游戏,亦或是与幼儿相处中总会有意去思考这个阶段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个游戏目的发展孩子哪方面的领域,这个孩子与人交往或语言能力如何......之后来到新教师培训课堂、再进入一幼,深切体会到了《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我对《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南》是《纲要》的具体与拓展
提及《指南》我们就会想到《纲要》,两者都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包括各领域内的内容发展要求与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但《指南》相对于《纲要》相比,更详细、更具体。其中的教育建议更给了我们一些合理化的可以实施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二、《指南》是教师及家长的方向盘
对于教师及家长来说,《指南》是方向盘,为我们指引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它在不同领域中给予目标与要求并赋予教育建议,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某一年龄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从而看到幼儿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三、通过学习《指南》,我们要清楚:
1.幼儿园教学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比如在艺术领域中《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中,很多时候往往注重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想象力与创作表现能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培养,来替代千篇一律的“教课”。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尺子
刚接触到《指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将《指南》中所列举的各项一一与我班幼儿进行对照,看看孩子现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将《指南》当做一个衡量幼儿发展能力的标尺。后来才慢慢领悟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衡量幼儿,断定幼儿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做一名研究性的教师,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明确幼儿发展方向。
总之《指南》带给我们很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指南》,充实自己理论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篇56
10月21日,底尼小学相关教师集中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了学习。现将本次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我们为幼儿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自由活动中的交流往往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比如在晨间谈话活动中给孩子一些自由谈论的时间,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他们的疑惑和感兴趣的话题。在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也应该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多听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见,尽可能多地创造幼儿交流表达的机会。
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性格开朗、自我服务能力强的幼儿,老师常常能做到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但是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老师能有意识地去发现、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我们的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的教育观、儿童观。
我们要注重身边的教育。在社会领域解读中指出:"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活动取材应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在社会活动午餐的过程中,幼儿懂得要排队吃午餐,使用礼貌用语,学习他人是如何与食堂的爷爷奶奶交流沟通的。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现鲜活的教育。平时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你播下一粒什么种子,就会获得什么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指南》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
《指南》将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为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指南》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的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健康方面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语言方面,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幼儿之间的交流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与特殊照顾,帮助他们提高。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科学方面,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还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艺术方面,要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的创造的快乐,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们对本次学习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我们知道自己对《指南》的解读还不够深入,但是,我们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不断的学习《指南》,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使每一个幼儿拥有一个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美好童年。
3 篇57
X年XX月XX日晚,X幼儿园X位优秀老师给全班幼儿家长进行了近X个小时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讲解培训,通过老师们详细生动的精彩讲授,思考我们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心中感想颇深,与大家学习交流一下。 龙应台曾给儿子安德烈写过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很多的快乐!”。
很喜欢这段话,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又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心存矛盾,部分家长难免会心存焦急,自觉不自觉的走上拔苗助长的路子,部分家长时常在管与不管,管又怎么管之间犹豫徘徊。怎样把孩子的快乐成长和学习知识文化具体到我们的日常教育和生活中,每个阶段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基本目标,《指南》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一、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家长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这点相信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营养。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是否给孩子创设了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是否具有安全感,形成了积极稳定、乐观的情绪情感,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品质,这些对孩子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反观有些综艺节目和身边的家长,在评选和夸奖孩子3岁时可以背多少首唐诗,会唱多少歌,会跳多少舞,我对这些一直保留自己意见。我个人认为孩子在幼儿期、童年就是玩的时期,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习经验、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求知欲和模仿性本来就是很强的,顺应孩子的成长过程,知识和经验自然水到渠成。
二、语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给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和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培养孩子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这对孩子来说也是终生受益的事情。
我们家长应该避免填充式的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更不应该到处和别人比我们家的孩子认识多少个字,多少个英文字母等,这样的方式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容易导致孩子从小就产生厌学感,真是得不偿失。通过一些影视节目发现,国外的父母与孩子交流时都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并在交流过程中使用轻松幽默、肢体语言丰富的商量交流方式,我个人认为的交流方式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不是传统式的命令或者认为孩子小,敷衍了事的对待孩子的提问和要求。
三、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否能够给孩子奠定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样,也是终身受益的事情。
看看什么学生跳楼、自杀、虐待动物、伤害父母等负面新闻就可以知道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孩子或者成人之后是多么的重要。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家庭、幼儿园、社会中给孩子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学会遵守规则,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同时,会面对失败和挫折。记得我们家孩子一次和他爸爸玩耍过程中,她爸爸让她在床上表演一个跳水的节目,孩子突然问出,爸爸,我失败了怎么办呢?她爸爸很谨慎又故作轻松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没事啊,每个人都会失败呀,失败了再重新来就可以了,并举例了他自己小时候摔倒又重新爬起来的例子,孩子听后很高兴的很勇敢的站到被子上表演了跳水的节目,令我感触颇深!
四、科学
幼儿的科学学习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这是孩子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我个人觉得在这个方面,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的探究欲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的好奇心,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停的在问为什么呀?这是他们在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的关系,并尝试将他们归类、排序、概括、抽象,从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最终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孩子睡觉就是睡着之后他(她)可以成为王子、公主、小鸟等天马行空,大人睡觉就是累了,睡觉。”。我们不应该把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也作为习以为常的事情解释给孩子听,而应该作为“第一次”来和孩子一起研究,更不应该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孩子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五、艺术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孩子包括大人都是一样,每个人对待同一样事物,欣赏的角度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美”的种子,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有一次我和我们家孩子一起在给绘制的房子涂颜色,她问我:妈妈,这个地方应该涂什么颜色呢?我并不直接告诉她应该涂什么颜色,而是问她你觉得应该涂什么颜色好看呢?她自己便会选择颜色,她选的颜色往往和我心中选的颜色不一样,我并不强求她,只会给她建议,难能可贵的是,一次我给她建议的颜色,同时给她说如果你要坚持你觉得好看的颜色,妈妈也觉得好看,她竟然说,妈妈,我坚持我选的颜色,因为我觉得这个颜色涂上好看。我顿时心中感动万分,我知道我的孩子学会了坚持,学会了用她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庄稼育根,育人养心”,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会相处。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对“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才能“枝粗叶肥”!
3 篇58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59
在网上阅读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了解到幼儿发展和学习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内容又划分若干方面,特别详细。
通过阅读学习,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应该具体达到什么目标,对家长在每个方面日输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对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引导教育孩子有一个方向。
思想汇报范文以前生活中尽管知道教育孩子不能只看成绩,不能单独看一方面,但没有具体的`参照标准。了解孩子的优缺点。但又不知怎样操作。通过学习可以更有信心和耐心去当好家长。而且内容又有建议(教育)和目标,特别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理解和操作。
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当一名优秀人才的家长,让孩子成为一名自信、自立、自强的人儿认真努力,用心学习、实施。让孩子科学的成长!
3 篇60
我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五大领域: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各领域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每个领域都有要按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学习目标、发展建议两部分组成。
在健康领域方面,我们主要陪养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自理,还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每个年龄阶段都必须学会具备一些生活中的自理能力。结合专家的意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实施适当的教育方法。
在语言方面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要具备阅读和书写能力,使我们的幼儿学会认真听,听懂语言,愿意与他人交流。我们要从不同的年龄段去观察我们的孩子,选择适当的图书给我们的孩子去阅读,多与我们的孩子交流。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对我们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幼儿的语言核心价值就在与交流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幼儿的语言能力上课一发现幼儿就是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幼教者,我们应该给幼儿创始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并能积极的说。因此,在语言领域方面我的感触最深。以往我们上课一发现幼儿多说话就会让幼儿安静,总会觉得吵,控制了幼儿想说又不敢说。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明白,幼儿的语言不是高控制的交流过程的语言过程;不是被要求说一样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无情境的设礼貌的交往过程。是认真倾听与,并积极的互动的语言交流过程。总之,在以后的语言教学方面,我应结合《指南》的这些建议,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不仅在语言、科学、艺术、社会都是一样的。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爱孩子就不能拔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明白,怎样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达到目标的方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作为一名母亲,我有深深的遗憾:遗憾没有早点读到《指南》,没有早点领悟这一点。反思自己以前,曾经好大喜功,做过拔苗助长的事情。另一个收获是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自己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要孩子学会倾听,老师自己要弯下腰,认真听孩子说话;要孩子诚实,老师也不能失信于孩子。
"陪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我们应该在《指南》的引领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61
20xx年6月12日幼儿园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指南》对工作的指导意义。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指南》特别强调,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要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现象。在急功近利的喧嚣中,我们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给予孩子不按照教育规律成长的各种各样的学习、练习,如假期里、周六、周日的各类兴趣班,我们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是不是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特点,只管给孩子报名,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以至于孩子厌倦了学习,对孩子将来的学习非常不利。在我们班的家长中也存在着这种问题,如在我们幼儿园正在进行的幼儿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的课题研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非常重视幼儿的阅读,但家长们缺乏对幼儿阅读进行正确的指导,许多家长把阅读当作提前开始的识字教育,他们关心的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读了多少书,而不是和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家长间交流的也是我们的孩子最近读了多少本书,能认识多少个字,显得很自豪。
“拔苗助长”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绝非只存在于家长中,也存在于一些教育机构,他们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对幼儿实施超前教育。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某个幼儿园进行小班幼儿入园前的面试,面试的内容为:数字1-10的倒数;用小剪刀剪出一个圆形;辨别咖啡色和灰色。这些内容对于刚到三周岁的孩子来说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惊的家长目瞪口呆,孩子直嚷着要回家喝奶。当然,这个故事可能有些夸张,但也折射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有些幼儿园,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发育,强加于幼儿学习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符内容,值得我们深思。
孩子应该有嬉笑游乐的快乐童年,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童年负责,也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负责。如何去给孩子们一个天真、快乐、游戏的童年,《指南》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孩子在游戏、歌声与笑语的日子里一路阳光,恣意灿烂,快乐成长!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地更深入的学习,把《指南》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教育跟着《指南》的精神不断的探索、进步!
3 篇62
在全国上下幼儿教师掀起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的热潮时,我也曾打开书籍认真学习过。为认真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教师实施《指南》的能力,满足幼儿“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需要。当镇江市首届《指南》专题培训暨《指南》实验区(园)启动仪式在我市外国语小学报告厅举行得消息传入我耳边的时候,我投去了羡慕的目光,那刻发自内心想亲耳目睹现场的学习。当20xx年11月15日,我很荣幸被安排参加这样的活动时,内心十分激动。那天我聆听了来自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刘华,关于《指南》的专题讲座,这样一次近距离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刘教研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三大文件中展开了叙说,让我了解到《指南》基本结构、《指南》核心思想、幼儿园课程要素、发展领域和学习领域、总体学习环境、三大文件关系等;理解了具体学习区域的要求、一日生活安排、教学策略、交流和语言、艺术和创造性表现等。
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刘教研在一日生活安排中谈到的晨谈和区域,从他给我们播放的那段晨谈安排视频中,体现出了一日生活安排的重要性,看到了一日生活安排中各项活动分类,晨谈中看到了在活动中渗透的教育目标与内容,不同年龄老师是如何考虑晨谈内容的。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每天晨谈中的约定:每天游戏的规则、大家做的事情、行为习惯的要求。
安排区域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确进区做什么,区域游戏后带孩子回忆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我觉得这样的回忆比起我们以前的建议评价更有艺术,这样的回忆给了孩子自己的总结,提高了孩子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同时我还学到了晨谈中除了集中幼儿进行简单点名,我们还可以做到刘教研的四要素:
1、打招呼;
2、分享相关信息;
3、开展简单的集体活动;
4、今天相关的信息、事情(如:天气、日期、值日生安排、区域活动安排、自选活动等)。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会渗透这样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渗透这样的晨谈理念。
令我不解的是,刘教研在讲座中谈学习领域与主题、区域、活动,他提倡用黑板,学会用黑板,给孩子文字符号、书写的印象。鼓励我们当孩子接触到某个文字的时候,大大的'用书写的方式在黑板上展示字。可是我们不是一直都要求幼儿园杜绝小学化的教育,这样的观点我该如何理解呢?
一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每次的学习都是给自己一次知识积累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我想通过一次次的学习、总结,一定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自身业务能力。
3 篇63
今天幼儿园组织学习了《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仔细认真的读了几遍,其中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觉他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在教育孩子的迷茫中找到正确的方法。
通过阅读学习,我们家长更要清楚的认识到,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应该具体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不要盲目的去要求孩子,更不要单独只看一面,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指南》对我们家长在每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引领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在游戏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更要从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多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我们大人标准和梦想去评判和要求训练孩子,每个孩子在这一时期都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芽期,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多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和适当的物质支持,多给孩子一些家庭陪伴和关爱。
为了孩子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为了让孩子成为一名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我们更应该用心学习耐心陪伴孩子,参与到他们的每一步成长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3 篇64
近日,拿到了孩子幼儿园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看后颇受启发,也让我想到了教育孩子中的点滴过往。我的孩子属于这一学龄段中最小的孩子,心智发育较晚,对荣辱羞恶之事不太在乎,就拿最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来说,感觉孩子的自尊心明显增强,我告诉他:“妈妈要写篇文章来谈谈对你教育中的感想,然后交给老师。”小家伙立马说:“那一定要写我表现好的地方,让老师表扬我。”这时我惊喜的分现,原来孩子都愿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之前也是我错怪了孩子,以为他对这些事情无所谓,看来自己真的错了。在阅读《指南》之后,其中的内容解决了我个人在孩子教育中的困惑,也给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下面就其内容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家庭和睦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
家庭和睦,互敬互爱,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墨”就是指环境对人之影响。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成长历程,就会造就不同的人物性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些家庭经常争吵,吓得家里小孩嚎啕大哭,小孩的性格渐渐变得沉默、孤僻、不会与人交流等等。这些争执执往往是家里成员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如果家庭和睦,成员互爱,孩子内心也就温暖,阳光了。
二、家长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行为榜样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身为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家长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我生活周围就有真实的例子,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教管,爷爷是成天一句粗话做口头禅,我时常也听到这孩子嘴里说出这句粗话来,孩子其实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这是耳濡目染成为了习惯。但我们还可以看到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一位父亲自己并不是爱读书的人,但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阅读的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就拿起一本书阅读起来,孩子在身边每天看着爸爸,慢慢的孩子也学着在同样的时间和爸爸一起看书。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大部分习惯是在幼年养成的,从小培养孩子勤俭,守时、文明礼貌、勤恳、尊重长辈,爱护环境等美德,受益终身。
三、家长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相信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锻炼孩子的勇气,使他们更独立、自信。让孩子在学习、生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从中获得成功,培养勇敢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孩子就会表现得自信,而锻炼孩子的勇气,其实常常是对父母的考验。有时我们常听到孩子主动说“我自己来,我自己做”这样的话,而家长仅仅为省事、怕耽误时间是或安危担忧,牺牲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慢慢培养出家里小皇帝,外面胆小鬼的`性格,其实这样才是对孩子不利。平时让孩子自己穿衣,洗脸,收拾玩具等等,做完后就算做得不好也要马上表扬孩子,让他们内心得到被肯定,之后再指出不足的地方帮助完成。逐渐养成孩子的独立性,做一个勇敢、坚强有毅力的孩子。
四、陪伴孩子的成长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要对孩子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
我们对待孩子要抱以平常心,成才的标准是高情商而非高智商;幼儿孩子学习主要以多接触多感受为目的启蒙开发,强迫填压式的结果是思维钝化。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很多家长会要求孩子中小班认字识数多少多少,还那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比较,达不到就认为孩子天分不行,不是学习的料。还有的家长幼儿小班就给孩子报很多课外班学这学那,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看不出孩子学了个所以然,就预言孩子没有艺术天分或不用功,怒斥责备!这些往往给孩子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孩子逐渐丧失自信心,产生逆反心理从内心放弃去接触学习,真正的断送了孩子一生某方面的才能培养。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没有显现不是不存在而是我们没有发现。
总之,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要用心呵护他的成长,不求汲汲于富贵,但求自食其力,不求建功立业,但求生命的过往中能平安幸福。
3 篇65
学习3-6岁儿童学习指南心得体会范文3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集中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出台的目的意义及《指南》的内容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对它的出台对于推动幼儿教育的持续发展及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成长、家长的科学育儿的积极推进作用有着自己的理解。
《指南》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指南》的出台,预示着幼儿教育有了教育的标准,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幼儿园小学化”的趋势,为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保证。
《指南》与我们现行实施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但是其实际内容更细化。它将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如“健康”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均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且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每项目标具体细致,指向性强。如“健康”之“动作发展”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中清晰地提出:3~4岁,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4~5岁;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5~6岁,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中要求:3~4岁,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歇歇、停停);4~5岁;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5~6岁,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方面的教育建议部分,都针对每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给予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个人认为这对于一线的幼儿教师与急需科学育儿知识技能的幼儿家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如“健康”中的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利用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提供一些纸箱、抽屉,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和打骂;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等等都是让幼儿教师和家长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的建议,对于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及家长的科学育儿
《指南》注重幼儿生活和游戏的价值,注重教育的生活化,注重孩子的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注重幼儿审美、科学兴趣的开发。如: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材料制作;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等等都清晰地加以了体现。
《指南》的落实需要家园的合力教育。“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这些都是《指南》给出的教育建议,可是平时的工作中,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家从不吃蔬菜,白开水是不喝的;看到来园时不少孩子是家长抱着进幼儿园大厅的,有的甚至还拗不过孩子的哭闹抱着孩子进活动室。家长科学育儿知识的缺乏不在少数。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指南》,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园携手进行科学育儿,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教育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让孩子接受多少知识技能,拥有多少特长;而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挖掘他们初步的社会责任感。《指南》给了我们方向与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指南》学细学透,并积极地加以贯彻与落实。
3 篇66
本周园里进行了一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社会领域的一次学习,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看了《指南》,我觉得好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可以对照执行,并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其中的目标都能细化到我们可操作的程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是空口说大道理,比较实在,有可操作性,对我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小班幼儿刚入园,面对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大环境,必然会感到害怕和恐惧。对于身边一下子多了几十个和自己一样年纪的小朋友,必然会感到好奇。面对于从未见过的幼儿园老师和阿姨,必然会疏远。面临如此多的社会性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呢?首先,教师可以以亲切的态度让幼儿感受到这个大环境其实并不可怕,幼儿园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幼儿园里能够感受到快乐。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互相熟悉。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直观感受的,而游戏又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他们很容易就能“打成一片”。渐渐地,他们就会彼此之间感受到熟悉,慢慢地就会发展成好朋友。再者,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幼儿关心和指导的老师和阿姨,会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就会逐渐卸下心防,不再害怕,爱上幼儿园。
我想,这仅仅是他们社会性学习的第一步。学校需要努力,家长更要配合。周末或者是空闲时间,不要总是把孩子留在家里看电视,不仅对眼睛不好,而且长此以往接触不到社会中的人,孩子往往会形成胆小、懦弱、内向等性格特质。不妨带着孩子多去外面走走,玩玩,接触大自然,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孩子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开朗。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懂得了许多,学习到了许多。我将把这次的学习,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给孩子们更多与他人交往的机会,让他们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释放!
3 篇6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学习发展目标提出了更细化、更明确的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下面我谈谈学习的一些体会:
幼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充分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强调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经验、兴趣出发,关注个体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地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内容。此部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与《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相比,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分为子领域、目标、子目标,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培养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指南》的学习,对我们老师的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关注幼儿的健康,根据教育目标创设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让孩子体格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再次,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和尊重幼儿。因为爱是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最基本的前提和需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具有适合个体发展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友好交往,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习了《指南》,老师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孩子发展的规律,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学什么,怎样做才是适合孩子发展的,也让家长意识到“小学化教学”“强迫孩子上兴趣班、特长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新家长育儿理念,共同树立科学教育孩子的思想,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家园配合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得到科学的发展。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68
工作之余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指南》中所提到的种种都对我接下来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原先只以为幼儿教育之切合《纲要》就能很完美了。而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幼儿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处,我们不能只根据《纲要》来指定我们的工作,《纲要》虽然比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这里,我们需要是更多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再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细致性把我们的幼儿教育办得更好,
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多年来,我们依据《纲要》制定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我体会到《纲要》是多么贴近幼儿,从《纲要》中我懂得了幼儿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适合他们的教育活动、生活活动……而今天让我重新认识幼儿教育的灵活化。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让我知道了原来随性的教育时时都在,它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出了很多更细致的方面,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更细致更全面。在一开始我都不明白《纲要》已经很全面了,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做什么的呢?它有什么意义吗?哦,原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纲要》是两个独立、平行的文件,一个是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个是课程指南。两个文件在重要的价值观方面是一致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能有助于我们教师与家长澄清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儿童,因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积极价值:对儿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有利于早期教育课程的设计,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而改善儿童的学习效果;建立了可靠的内容体系,并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标准相联系,为有效衔接和儿童的入学准备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有利于规范机构教育活动,从而保证了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关注教育弱势群体,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早期教育固然重要,但我一向对其懵懂,原来儿童的早期教育是这么科学、这么规范。在我看来,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活动就能对他们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看来我所想的这些还是比较片面的。
但是不管怎样,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3 篇69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为深刻的认识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园领导专门抽时间分年龄阶段与我们共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对幼儿的发展目标。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不管是教师指导书还是幼儿用书你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每本书中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放在首位,可想幼儿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指南》也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了解到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领域中包含有三个子领域“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而每个子领域下又包含有各种发展目标,每个年龄阶段的目标都不同,根据幼儿的年龄目标我们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就应该考虑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开展活动。
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幼儿的健康发展,首先就应该保证幼儿的身心状况而身心状况中又包含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农村生长的孩子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带,他们的饮食不规律、教育方式死板对孩子的各方面不良好,通过学习后我们在与家长交谈时就可以运用《指南》中的相关知识向家长解释,让家长清楚幼儿个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
其次了解幼儿的动作发展,动作发展包含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幼儿动作的发展应该运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发展他们的运动细胞,但在活动中应将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幼儿的教育才能达到必然的效果。动作的发展中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的,目标中小小的数字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同,别看这些数字对大人没什么可是让幼儿达到某种程度,我们就应该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使其幼儿达到发展目标。
最后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包含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渐渐养成的,在生活中、教学中我们应教会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独立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总之,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你我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幸福的源泉,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发幼儿对健康的兴趣,体验到健康成长的快乐,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 篇7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通过学习,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
在没有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前,很多时候都是盲目的,即使知道有些教育方式不对,不能一味的说教,但找不到根本原因,老爱对着孩子发脾气,抱怨,知道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加任性,我行我素。然而文章中将每个领域分为目标和教育建议,这无疑是给我们做家长的教育路上的指明灯。教会我们怎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和促进孩子发展。
通过学习后,认识到孩子发展的每个领域都非常重要,但给我感触较深的就是健康和语言这两部分。因为健康是其他领域的基础和前提,而这里说到的健康不仅仅只是身体方面,还包含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那么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之外,就是要一家人和谐相处,父母的脸色就是孩子天空的颜色。让孩子在一个轻松而又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会让孩子的身心更加健康、愉悦。做任何事情也就有了积极和乐观的精神。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智力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6岁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早期语言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语言发展水平,丰富优质的语言环境促进孩子语言发展,也促进其它领域能力的发展。所以就要培养孩子善于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应多鼓励孩子与其他人多交流,其次对于孩子的敢想、敢做、敢说能积极回应,让孩子对交谈方面感兴趣,从而提高语言发展水平。但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不能说脏话、粗话,家长们应做好榜样。孩子在表达自己意见时,家长们也应放低姿态,俯身并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每天抽空与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朗读儿歌诗词等,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只有让沉默的孩子想说、胆怯的孩子敢说、活泼的孩子能说、爱说的孩子会说。我想我们已经很成功的又迈进了一步。
社会、科学、艺术这三方面,从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几方面讲解了让孩子在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说:经常问候父母、能主动做家务、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对待孩子提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多猜猜、多想想,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喜欢的东西;多做一些户外运动,通过一起观察大自然的动植物、季节变化等现象,鼓励孩子能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在此同时,还应感受与欣赏自然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比如音乐、手工制品等、通过多看、多听、多学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重而道远。通过本次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也会参照书中给的教育建议,取其精华,做到科学的、可行的、合理的教育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倾听和交流,做孩子的榜样并正确引导,共同努力,一起改掉不好的习惯,等待蜕变。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宝藏,蕴含着无限的潜能!
3 篇71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指南》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都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对比中寻找差异,反思我的教育存在哪些不足。现以“艺术”领域为例,以我执教的小班幼儿为参照,在对照中反思我的“艺术”教育。
首先,《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教师如何创设?创设怎样的条件和机会?这是教师需要着重从自身方面来思考的。幼儿感受、体验和发现美了吗?是怎样表现和创造的?这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往往关注更多的是结果,也就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不是学会一首歌了?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了?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不喜欢或者学不好。
其次,《指南》中指出,“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幼儿是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我们强加给幼儿的,这一关键点我们做到了吗?在美术活动中,孩子只是纯粹地模仿,离开了样本就无法下笔,只是被动地跟着书本和老师的思路走,造成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毫无创造性的作品。在音乐教育中,很多时候注重的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几句歌词的学习,片面强调技能的训练,而不去调动幼儿的情感生活积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愉悦地体验音乐艺术。种种现象难道是我们的孩子不会创造、不敢想象?责任不在幼儿,而在我们。孩子们从小就是按照家长、老师的步伐在走,他们的学习只是纯粹地模仿,是我们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枯燥和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贯彻《指南》精神,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借鉴奥尔夫教学法,通过节奏让幼儿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不要求孩子们对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大家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
再次,《指南》在教育建议中提出,“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孩子的经验来自于生活,只有多经历,才有助于孩子们“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但是,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基本上没有带孩子参观过,也没有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在每天的艺术课程中,采用更多的则是教师的范图、磁带等,暂且不评价这两种教学材料的优缺点,光从形式和种类上看,我们就发现其单一了。也许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附近没有这么多的资源,或者孩子们出去安全问题的存在,等等。其实,只要我们真的用心,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比如,挖掘我们的古镇资源,带领孩子们参观老街。又或者,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既然孩子们没有办法出去亲眼目睹,但是我们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让孩子犹如身临其境啊!我们可以将一些园林、名胜古迹的录像带给孩子们,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美的感受,我想孩子们该是多么欣喜,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指南》在教育建议中的一点。比如,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带幼儿观看或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去剧院、美术馆和博物馆等。在这方面,平时我们做得也很欠缺。特别是音乐作品的接触方面,接触多的就是一些简单的歌曲,甚至连舞蹈、打击乐等也比较少见,更谈不上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了,比如一些经典音乐、戏剧等。在美术作品中,更多的也是蜡笔画、颜料画的学习与尝试,对于剪纸等其他形式的接触也很少。平时我们会自己找理由,认为孩子的经验如此,或者从教师自身出发,这几种常见的艺术形式有利于组织集体教学。我们为什么不从孩子的发展考虑,为什么脱离了我们教育的主体和宗旨呢?比如小班,也许让孩子们真正领会,或者学会一些离已有生活经验较远的古典艺术等,会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先接触,耳濡目染一下,为以后的学习铺垫,拓展孩子们学习的广度。其实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地方风俗,在历史久远的苏州地区,民间艺术等更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指南》中提出,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孩子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而我想说的是,“条件”是可以创造的,我们可以动员我们的家长朋友,带领孩子们去欣赏,并且请个别经常出去的孩子带着自己的视频、照片等给其他孩子介绍,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网络、电视等,服务我们的孩子。
在对照中我发现,还有很多地方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得还不够,比如“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适宜自己表现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等等。不过有了《指南》的引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研读并具体实施,力争让孩子们获得科学、全面的发展!
3 篇72
自从学习了《指南》中的社会领域这一块内容后,谈谈人际交往中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中提到的具体一点: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中班下学期,我班的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更加明确,有自己的自信一面,也经常会在同伴面前炫自己的长处。例如会说自己绘画好,故事讲得好,唱歌好等,并积极地将这一面展现在同伴面前,并渴望得到老师和小伙伴的肯定和表扬。因此,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征,我会在日常活动中渗透与培养,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
一、晨间谈话、活动后评价、用餐前、一周评价
在这些时间段里留时间给幼儿,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优点,进行亮点自评。
二、讲故事、值日之星、小小画家、介绍作品等形式
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的.优点,及时肯定,让他们获得自豪感。
三、捕捉幼儿闪光点。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有一个幼儿特别等。我发现后会立刻对其主动行为进行肯定。因为这是社会性发展中参与公共活动的一种优良品质的体现,应该进行宣扬。这样,这个孩子的劳动热情就会一直保持下去,也带动其他幼儿参与进来。
反思:
但在落实中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班级中一些弱势幼儿对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缺乏自信,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好,将其某一个进步点扩大化。如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小班时手工和绘画等动作很慢,其实他是要求完美的孩子,唯恐一处剪不好或画不好的怕老师批评。经过我们的再三引导、鼓励,现在他的绘画、手工等成了他的一个优势,他可以自信满满的在集体面前介绍他的作品。另外一点我个人觉得不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也很重要。可能工作中会疏忽这一点,无形中就伤害了个别敏感脆弱孩子的心灵,让他有挫败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重视。
3 篇73
《指南》中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几部分目标组成,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和呵护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很多方面需要反思。
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孩子在相似的发展进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各不相同,因而,不要经常拿自己孩子与他人比较。周末发生的一件事情,令我触动很大。我和孩子一起拼拼图,可是教了好几遍,他也不专心,我就随口一说:”多多都一教就会,妈妈会很喜欢他。”没想到孩子晚上对我悄悄说:”妈妈,你别光喜欢他也喜欢我。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们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倾听他们心声,建立良好沟通方式,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不仅如此,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大人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能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从而丧失孩子自主学习机会,养成过度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在上幼儿园前,我一直认为他穿不好鞋子、衣服,不自觉帮他去完成,然而,上了不到一月,他学会穿鞋子,外套回来自己脱掉并摆放整齐。我们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能做好。因此,学习《指南》让我可以不断针对孩身心发展目标,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及方向,培养一个更加阳光积极的孩子。
3 篇7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现如今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幼儿教师科学实施工作的指明灯。认真贯彻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一段时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阅读与学习,有很多收获、体会如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学习与发展目标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让我对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有了深刻清楚的认识。
现在,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应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提出的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与我这样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滞后或超前的教育行为,违背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更好的有效的达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呈现的幼儿的发展阶梯。
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阅读学习,让我意识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要紧扣目标,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活动的成败。因此,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学习特点以及领域的目标,科学的制定教育目标,以确保目标的适宜性。在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时,我们往往容易去追求所谓的新颖花样,内容设计繁多而复杂却很难抓住重点,或者直接忽视了幼儿的实际情况,而这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时刻提醒我们,活动设计要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把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活动设计要形散而神不散,时刻做到目标明确、以幼儿为主,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效果、达到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教育建议,设计活动时要有规划,已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在组织形式上也应灵活应用多种形式,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分组活动,通过区域游戏活动、通过让幼儿自己操作学习、通过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以达到学习的目标。同时,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切实做好引导着,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或常接触到的事物牵引幼儿深入的学习、探索。让幼儿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在探索中尝试成功的喜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阅读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是一棵棵充满希望的幼苗,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想要读懂它就要用心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与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切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的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给孩子真正需要温暖的关爱,让他们在自己的引导下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成长。创设附和孩子发展需要与成长规律的课程、环境,让教育回归幼儿的经验,去追随幼儿的兴趣,提供给孩子自己更多操作的机会,让幼儿自己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成长的经验。让幼儿自由、自主参与,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探索,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快乐健康的进步成长。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学习,我觉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是用来评估和定性孩子的发展,它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应当把它当做前进的导航,用它指引我们下一步的方向。我们要善于观察幼儿、勤于反思自己,在以后工作中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更科学的实施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3 篇75
非常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全员培训,也感谢教育部门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全员学习的机会,这次的培训充实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幼儿教师在幼儿学习生活中起到的重要性。在老师的讲座中了解幼儿一日常规的要求,内容非常详细,分别对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班级管理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指导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指导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家长关系,与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在一天的活动中非常重要。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体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合理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幼儿不同于小学,自我保护能力差。幼儿阶段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作为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要给幼儿母爱般的关怀,幼儿教师要有敬业、爱业、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幼儿的应该是最美好、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加强自己的素养,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3 篇76
首先感谢老师和我们家长一起分享了这么好的《指南》,我觉得《指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很全面和仔细,现在很多书籍、报刊杂志、网络上都有很多育儿的文章,但都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我以前也喜欢看这种文章,但是看多了反而把自己弄晕,觉得无所适从,结果还是基本上照着自己的育儿思路来。
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逼着学这学那,每到双休日比平时还忙,孩子出了门找不到小伙伴玩耍,小区里找不到3岁以上的小朋友,原因就是去各种辅导班了,我真觉得有点悲哀,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爱因斯坦和朗朗之类的天才的,确实是拔苗助长。孔子在几千年就提出过要因材施教,实为至理名言。可能每个家长都说这都是环境逼迫的,别人家的都在学,我们怎么能落后?再加上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让大家一起趋之如骛,但始作俑者确是我们每个家长。我建议大家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特点,我们的`任务是诱导加引导,千万不能和别人攀比。
我们现在家长几乎都是上班族,上班很忙,忙着自己的事业,不一定经常有空琢磨着怎么教育孩子,我建议大家对照《指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做的不足,尽量把不足之处弥补上去,孩子如果能够全面发展才是健全正常的。我经常就做的不好,每当宝宝调皮、拖拉、懒惰、不听话时,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勃然大怒、恨铁不成钢,我们却忘了,这些不良的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正人先正己,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教育自己,古人说“教学相长”也说出了这个道理。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教育子女的成功,因为纵然你拥有了无数家产,面对着不成器的下一代,一样会觉得心灰意冷的。所以,多放点心思在孩子身上,以此与大家共勉!
3 篇77
近日,拿到了孩子幼儿园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看后颇受启发,也让我想到了教育孩子中的点滴过往。我的孩子属于这一学龄段中最小的孩子,心智发育较晚,对荣辱羞恶之事不太在乎,就拿最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来说,感觉孩子的自尊心明显增强,我告诉他:“妈妈要写篇文章来谈谈对你教育中的感想,然后交给老师。”小家伙立马说:“那一定要写我表现好的地方,让老师表扬我。”这时我惊喜的分现,原来孩子都愿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之前也是我错怪了孩子,以为他对这些事情无所谓,看来自己真的错了。在阅读《指南》之后,其中的内容解决了我个人在孩子教育中的困惑,也给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下面就其内容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家庭和睦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
家庭和睦,互敬互爱,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墨”就是指环境对人之影响。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成长历程,就会造就不同的人物性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些家庭经常争吵,吓得家里小孩嚎啕大哭,小孩的性格渐渐变得沉默、孤僻、不会与人交流等等。这些争执执往往是家里成员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如果家庭和睦,成员互爱,孩子内心也就温暖,阳光了。
二、家长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行为榜样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身为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家长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我生活周围就有真实的例子,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教管,爷爷是成天一句粗话做口头禅,我时常也听到这孩子嘴里说出这句粗话来,孩子其实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这是耳濡目染成为了习惯。但我们还可以看到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一位父亲自己并不是爱读书的人,但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阅读的`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就拿起一本书阅读起来,孩子在身边每天看着爸爸,慢慢的孩子也学着在同样的时间和爸爸一起看书。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大部分习惯是在幼年养成的,从小培养孩子勤俭,守时、文明礼貌、勤恳、尊重长辈,爱护环境等美德,受益终身。
三、家长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相信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锻炼孩子的勇气,使他们更独立、自信。让孩子在学习、生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从中获得成功,培养勇敢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孩子就会表现得自信,而锻炼孩子的勇气,其实常常是对父母的考验。有时我们常听到孩子主动说“我自己来,我自己做”这样的话,而家长仅仅为省事、怕耽误时间是或安危担忧,牺牲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慢慢培养出家里小皇帝,外面胆小鬼的性格,其实这样才是对孩子不利。平时让孩子自己穿衣,洗脸,收拾玩具等等,做完后就算做得不好也要马上表扬孩子,让他们内心得到被肯定,之后再指出不足的地方帮助完成。逐渐养成孩子的独立性,做一个勇敢、坚强有毅力的孩子。
四、陪伴孩子的成长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要对孩子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
我们对待孩子要抱以平常心,成才的标准是高情商而非高智商;幼儿孩子学习主要以多接触多感受为目的启蒙开发,强迫填压式的结果是思维钝化。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很多家长会要求孩子中小班认字识数多少多少,还那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比较,达不到就认为孩子天分不行,不是学习的料。还有的家长幼儿小班就给孩子报很多课外班学这学那,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看不出孩子学了个所以然,就预言孩子没有艺术天分或不用功,怒斥责备!这些往往给孩子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孩子逐渐丧失自信心,产生逆反心理从内心放弃去接触学习,真正的断送了孩子一生某方面的才能培养。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没有显现不是不存在而是我们没有发现。
总之,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要用心呵护他的成长,不求汲汲于富贵,但求自食其力,不求建功立业,但求生命的过往中能平安幸福。
3 篇78
首先要感谢李晓云老师向我们讲的非常实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做为家长空有一颗教育孩子健康发展的心,但是并不知道教育的方法,没有一个标准可依,只是凭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去教育孩子,有时很迷茫。但是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要想让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全面发展,做为家长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以下是我听课后总结的几点:
1、认真倾听:让孩子善于表达情感。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不要直接回答,不懂装懂!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应为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2、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的必要条件: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去探索未知世界,不能过多地限制孩子束缚身体、禁锢思维、规规矩矩。失去了弥足珍贵的探索事物认识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
3、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日常生活中,多为孩子创造交往环境和机会,鼓励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交流,邀请小朋友到家来玩,让孩子体会交往乐趣,礼貌用语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帮助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往提供有利条件。多使用商量、赞美、帮助他人、道歉、请求、同情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会帮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会得到大人们的喜爱。
4、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每个孩子心里都有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美”的种子。
引导孩子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指南的内涵和精髓还需要在今后的育儿过程中不断地去反思、实践,为孩子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地。
3 篇79
今晚听了专家老师的讲座,真的是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得更好呢?通过学习《指南》从中我有所领悟。
一、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幼儿需要身心全面发展,不应片面的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严禁“拔苗助长”;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我们要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宜的锻炼来保证健康的体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尤其注意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及阅读理解能力。
四、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使幼儿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喜欢适应群体生活,培养幼儿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懂得关心尊重他人。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的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力,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并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出来。
作为家长,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如《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不能不讲方法地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发展孩子有特质的一面,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和幼儿园老师一道让孩子能够真正得到健康、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80
今晚听了专家老师的讲座,真的是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得更好呢?通过学习《指南》从中我有所领悟。
一、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幼儿需要身心全面发展,不应片面的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严禁“拔苗助长”;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我们要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宜的锻炼来保证健康的体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尤其注意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及阅读理解能力。
四、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使幼儿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喜欢适应群体生活,培养幼儿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懂得关心尊重他人。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的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力,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并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出来。
作为家长,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如《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不能不讲方法地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发展孩子有特质的一面,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和幼儿园老师一道让孩子能够真正得到健康、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81
8月16日至8月17日,我们有幸参加了教育局所举办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县级培训活动。聆听了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一起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在没有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前,我对幼儿各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也是不够清楚的,了解最多的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的幼儿发展目标。但是纲要上的目标是经过提炼和总结的,教师只能去领会,在实践中还需要教师去解读纲要的内涵。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于之前学习的《纲要》中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有了更详细、具体的认识。,我感到指南中的目标、理论和见解对我们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实际工作中也易于教师把握和操作。
听完讲座后,感触颇多。我感到我们要对孩子付出更多的教育。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内容十分广泛。而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可能没有考虑到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可能对幼儿的关注还不够细致。比如:有时候,我们会对幼儿缺乏了解。有时候,没有发现孩子能力上的优缺点。我感到身为教师,就要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负责,我们不但要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而且要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真正作为我们实际教育工作的指南。由指南我联系到自己的实际工作,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老师要孩子,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情况,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当前,并为孩子制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同时,努力取得家长的配合。比如,为幼儿制定每月成长档案,教师要细致观察孩子,记录孩子的特点、优点和不足,真正去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且运用多种途径与幼儿家长进行及时地沟通,对家长提出教育指导意见。教师要把班级中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倾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孩子的个体差异是很明显的,所以,教师在照顾到绝大多数孩子发展的同时,还要对班级中一些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逐步提高幼儿的'能力的自信心。教师要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后,我想到在我们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因为担心幼儿不会做、不会画、不会剪等,对幼儿过于包办,不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做,比如: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过于包办、对于小班的幼儿,不让幼儿自己画物体的轮廓、不让幼儿自己使用剪刀,担心幼儿画不像、剪不像。这种做法剥夺了幼儿自己练习本领的机会,结果,老师累了,幼儿却没学到什么东西、能力没得到锻炼,若长期下去,幼儿的能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和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练习,哪怕要练习很多次幼儿才能掌握,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和信心。
三、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教师不能让幼儿只偏向于某一领域的学习而轻视其它能力的培养。幼儿园阶段,对幼儿的培养是十分全面的。是全科的,包括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各领域的教学以及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师要把握各领域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熟悉各领域的教学。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自己要学习的知识也是很多的,教师要关注到许多方面的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科学施教,让幼儿懂得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本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工作指南,细致、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孩子一起成长。
3 篇82
20xx年3月28—29日,这一天半的时间我们聆听了登封市局李局长及郑州市教研室唐老师和刘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以下是我聆听后的一些感想:
首先,《指南》关注教师的操作性。相比较《纲要》来讲,《指南》更加具体、细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仅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横向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展开。而且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这样细致地纵向深入,让我们一线的老师在实施各领域教学时,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读《指南》,指导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其次,《指南》关注幼儿学习的可发展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兴趣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持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就好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北京。
名师从《指南》的概述部分对指南的历史背景、以及《指南》的定位和如何理解《指南》作了详细的讲解,其中对如何理解指南提出了《指南》的性质、导向、怎么导和指南与纲要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纲要是针对幼儿园的,《指南》里包括教师、家长、社会相关方面的,纲要是宏观的,内容广泛,除了学习内容还有幼儿园的管理、评价等,学习与发展只是幼儿园工作的部分内容。指南微观,在学习目标内容教育建议具体操作性强。指南不能简单看成是纲要的细化,有些内容指南没有。
《指南》提出了每个阶段幼儿应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老师遇到的所有孩子不是都能同时达到同一个水平。在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部分孩子明显高出或低于应有的发展水平。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允许孩子存在这种差异,耐心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鼓励、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通过聆听名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让我更了解幼儿的心声,李局长说:“不管是上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基础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所以培养幼儿的常规很重要。让我回想到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以往我们会结合《纲要》中的容进行教育教学,但是由于我们对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知识技能发展没有深入的了解,总是寻找不到适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各个领域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定位更是尤显困难,所以在本次讲座中范老师详细的介绍了《指南》中每个领域的细分目标和内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现进行相关的举例说明,她在解读《指南》中还融入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独特见解,让我对3—6岁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了全新的认知!
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把我们的“未来之星”打造好,让他们更加闪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有了《指南》的引领,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
通过本次讲座活动,我进一步了解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等。
3 篇8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学习发展目标提出了更细化、更明确的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下面我谈谈学习的一些体会:幼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充分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强调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经验、兴趣出发,关注个体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地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内容。此部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与《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相比,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分为子领域、目标、子目标,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培养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指南》的学习,对我们老师的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关注幼儿的健康,根据教育目标创设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让孩子体格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再次,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和尊重幼儿。因为爱是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最基本的前提和需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具有适合个体发展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友好交往,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学习了《指南》,老师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孩子发展的规律,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学什么,怎样做才是适合孩子发展的,也让家长意识到“小学化教学”“强迫孩子上兴趣班、特长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新家长育儿理念,共同树立科学教育孩子的思想,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家园配合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得到科学的发展。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84
最近这段时间在网上学习《指南》,让我受益匪浅,《指南》从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如何引导孩子,培养孩子,以及影响孩子说的都很彻底,从各个方面都对老师的工作有很好的引导性作用,也有很强的指向性,让我们年轻的老师知道如何从每个细节上去看待每个领域的教学问题,以及从各个方面了解孩子,学习《指南》让我学习到了幼师应该认清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一切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幼儿为主体”。以下是我个人对于学习《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
《指南》将幼儿的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有学习和发展目标、教学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和发展目标针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说的很具体。使得我知道如何更好的开展平时的工作以及对孩子的观察引导。
学习《指南》其实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幼儿学习和未来发展的一个质量,未来孩子的发展好与坏,对于孩子的现在学习教育是很有影响的。学习了《指南》我深刻体会到了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老师,我们的教学目标很多时候都集中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重的是教学目的的达成、幼儿的参与度、掌握知识的学习程度等等。在学习了这次的《指南》后,我经常想,也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我总感觉,在教学上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对孩子发展的延伸教育,我想这就是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无形有形的影响孩子。现在学习了《指南》,让我更加明白,我们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指导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想,我应该要把《指南》的教育精神记在心里,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孩子为中心,培养孩子.学习了《指南》能让我更加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挑战自己的教学思路,以更好的工作来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
3 篇85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为深刻的认识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园领导专门抽时间分年龄阶段与我们共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对幼儿的发展目标。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不管是教师指导书还是幼儿用书你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每本书中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放在首位,可想幼儿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指南》也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了解到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领域中包含有三个子领域“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而每个子领域下又包含有各种发展目标,每个年龄阶段的目标都不同,根据幼儿的年龄目标我们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就应该考虑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开展活动。
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幼儿的健康发展,首先就应该保证幼儿的身心状况而身心状况中又包含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农村生长的孩子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带,他们的饮食不规律、教育方式死板对孩子的各方面不良好,通过学习后我们在与家长交谈时就可以运用《指南》中的相关知识向家长解释,让家长清楚幼儿个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
其次了解幼儿的动作发展,动作发展包含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幼儿动作的发展应该运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发展他们的运动细胞,但在活动中应将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幼儿的教育才能达到必然的效果。动作的发展中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的,目标中小小的数字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同,别看这些数字对大人没什么可是让幼儿达到某种程度,我们就应该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使其幼儿达到发展目标。
最后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包含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渐渐养成的,在生活中、教学中我们应教会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独立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总之,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你我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幸福的源泉,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发幼儿对健康的兴趣,体验到健康成长的快乐,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 篇8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通过学习,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
在没有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前,很多时候都是盲目的,即使知道有些教育方式不对,不能一味的说教,但找不到根本原因,老爱对着孩子发脾气,抱怨,知道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加任性,我行我素。然而文章中将每个领域分为目标和教育建议,这无疑是给我们做家长的教育路上的指明灯。教会我们怎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和促进孩子发展。
通过学习后,认识到孩子发展的每个领域都非常重要,但给我感触较深的就是健康和语言这两部分。因为健康是其他领域的基础和前提,而这里说到的健康不仅仅只是身体方面,还包含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那么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之外,就是要一家人和谐相处,父母的脸色就是孩子天空的颜色。让孩子在一个轻松而又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会让孩子的身心更加健康、愉悦。做任何事情也就有了积极和乐观的精神。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智力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6岁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早期语言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语言发展水平,丰富优质的语言环境促进孩子语言发展,也促进其它领域能力的发展。所以就要培养孩子善于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应多鼓励孩子与其他人多交流,其次对于孩子的敢想、敢做、敢说能积极回应,让孩子对交谈方面感兴趣,从而提高语言发展水平。但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不能说脏话、粗话,家长们应做好榜样。孩子在表达自己意见时,家长们也应放低姿态,俯身并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每天抽空与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朗读儿歌诗词等,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只有让沉默的孩子想说、胆怯的孩子敢说、活泼的孩子能说、爱说的孩子会说。我想我们已经很成功的又迈进了一步。
社会、科学、艺术这三方面,从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几方面讲解了让孩子在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说:经常问候父母、能主动做家务、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对待孩子提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多猜猜、多想想,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喜欢的东西;多做一些户外运动,通过一起观察大自然的动植物、季节变化等现象,鼓励孩子能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在此同时,还应感受与欣赏自然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比如音乐、手工制品等、通过多看、多听、多学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重而道远。通过本次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也会参照书中给的教育建议,取其精华,做到科学的、可行的、合理的教育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倾听和交流,做孩子的榜样并正确引导,共同努力,一起改掉不好的习惯,等待蜕变。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宝藏,蕴含着无限的潜能!
3 篇8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两万多字,要特别关注“说明”部分,尤其是最后一条“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在笔者看来,如果把“应把握”换成“必须把握”会更有力度。实施《指南》“应把握”的“几个方面”。实际上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教育理念,是必须遵照的原则。这些原则是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第21条“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和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的延续和深化。
《指南》用几乎全部的篇幅呈现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从约束力讲,它主要适用于幼教机构,因此《指南》相当于一个全国性的幼儿园课程大纲,这个大纲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手段。它为治理幼教乱象,切实提高幼教质量,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法规依据,对目前园本课程的实践和探索,也具有指针作用。
《指南》的出发点是抑制日益严重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超前化。无论从单个幼儿的幸福和终身学习基础看,还是从民族素质的大局看,小学化和超前化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指南》制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在“学业”难度上远低于目前的实际.实质划定了期望上限,以期遏止过度期望的不良势头。在幼儿整体发展上,特别是非学业因素(学习品质)上,《指南》制订的目标又远远高于实际。
《指南》中的发展目标不是常模、标尺,而是防止教育步人歧途的方向标。这些方向标是世界先进幼教理论与我国幼教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指南》坚持还幼儿“快乐的”童年,同时强调幼儿时期要为后继学习、终身学习打基础,度过“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阐明的应把握的四条原则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发展。”这个原则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综合教育”为先导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就已受到广泛关注。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发展的害处是它必然以牺牲其它方面为代价。家长无权不顾幼儿的兴趣对其进行单科训练。在幼儿园进行小学化、成人化的表演、训练、比赛是落后儿童观、教育观的表现,不仅不足效法,而且应该被制止。
有家长认为目前小学还在搞择校和入学考试,如果自己按《指南》践行整体发展,而别人却继续单科训练,那么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我却认为,现在让孩子从那么小就受单科训练的折磨,可能会赢在“起跑线”,可是那是一条打了问号的起跑线——往哪里跑呢?偌大的中国,应该会有越来越多有自信、有远见的家长。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懂得教育的真正价值,坚信孩子的无限发展可能性。教育的真正价值是改变人,而不是淘汰人。尽管人人都说中国人太多不淘汰不行,但我坚信中国的教育终究会真正为每一名儿童学习和发展服务,而不再是剥夺一部分儿童学习与发展权利的帮凶。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我认为实施这一原则的关键是真正的爱心。爱心应该是没有条件的。只爱聪明伶俐的孩子。那不是爱心,那是势利。爱每一名幼儿,不管他的.发展有多迟缓,学习品质有多不良。行为习惯有多不尽人意。幼儿是不同的,而这样的不同并不影响他们享受被平等对待的权利。不同特点的幼儿在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学习和发展.也将以自己的方式成功。这种多元成功在成人社会尚且如此,何况儿童。
尽管《指南》旨在降低期待、为幼儿减负,但在实施中,要严防变味。已经公布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虽然低得让每一名幼儿都能触手可及,但仍会成为成人攀比的驱力。尽管《指南》已言明,“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但客观上,家长和教师极易把它当作标尺。有人会问:没有比较,如何看出教育的成效?答案很简单:让每一名幼儿比较自己的进步。把今天和昨天比,再确定明天的目标。这样的比较。不仅可以充分地展示教育的成效,而且会树立每一名幼儿的自信心.保护每一名幼儿的自尊。而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则截然相反,它展示的不是教育的成效,而是本来就存在的个体差异;它树立了一部分幼儿的自信,却会摧毁另一部分幼儿的自尊。在一些发达国家,幼教机构对幼儿进行横向比较是违法的。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幼儿园小学化的最大特征是游戏作用和地位的式微。幼儿园与小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游戏占儿童生活的比重。在幼儿园。游戏既是幼儿的主要任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或强化训练之所以有害,是因为它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权利,因而也剥夺了幼儿真正意义上学习的权利。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学习,游戏才是学习。在幼儿阶段,学习和玩是分不开的,没有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幼儿阶段的主动学习。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不是幼儿的学习而是成人的规则游戏,与尊重儿童的现代教育观背离,与幼儿的后继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对立。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品质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观完全不同。幼儿的学习品质,绝对不等同于对学业的兴趣和专注。对幼儿来说,学业还未成为话题。幼儿的学习的品质,都是在游戏和其它非课堂活动中体现出的品质。这些品质包括:好奇心、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在这一定义下,读写算领先的幼儿学习品质未必好,而读写算落后的幼儿学习品质未必不好。因为幼儿阶段的“学习”不是做功课,不是上补习班,不是考试,不是参加竞赛,所以,优秀的学习品质不等同于“优秀生”的品质。对幼儿来说,学习的含义是广泛的,探索自然,探索周围的人和事,探索自身的能力,都是学习。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棍棒教育、超常教育、强化训练水火不相容。后者纵然可以打造出所谓的“神童”“天才”,但它不能洗脱其摧残幼儿身心的污名.这种教育方式的落后特质并不会因为幼儿将来入读名校而改变。
学习品质是幼儿学习探索的习惯、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包括克服压力和挫折的倾向、活泼开朗、合作意识、学习倾向、对场合的敏感、参与能力、思考和互动等。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幼儿更会坚持、提问和负责任。所有这些品质,都可以在玩中培养,而游戏的质量就在于能否培养这些品质。幼儿的这些品质,在超前教育的课堂里,只会受到压制。累积这些品质的过程,是幼儿阶段最重要、最典型的学习。就培养学习品质而言,幼儿应该全天候地玩,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天候地学习。
幼儿教育应因地制宜,鼓励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不同课程模式共存。但如果违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任何实践、任何模式都是错误的,都应该得到纠正。一个大国的人生奠基阶段的教育,不可以放任自流。南太平洋岛国新西兰是全球市场自由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总人口不到500万,幼教机构的形式却有十多种,指导这些幼教机构的教育理念更是林林种种。可是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幼教机构都必须遵循四条原则:赋予幼儿成长的力量;幼儿的整体发展;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幼儿在互动关系中学习。这是颁布于1996年的新西兰第一个全国性《幼儿教育课程》中开宗明义的四条,并赫然冠以“原则”二字。2009年,澳大利亚也颁布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早期学习框架》,旗帜鲜明地阐明澳大利亚各州幼教机构必须遵循五条“原则”。这里举这两个国家为例,不是说它们是榜样,只是为了说明对全国普遍适用的幼儿教育原则一定要坚决贯彻,毫不动摇。
3 篇8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学习发展目标提出了更细化、更明确的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下面我谈谈学习的一些体会:
幼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充分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强调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经验、兴趣出发,关注个体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地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内容。此部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与《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相比,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分为子领域、目标、子目标,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培养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指南》的学习,对我们老师的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关注幼儿的健康,根据教育目标创设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让孩子体格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再次,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和尊重幼儿。因为爱是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最基本的前提和需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具有适合个体发展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友好交往,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习了《指南》,老师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孩子发展的规律,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学什么,怎样做才是适合孩子发展的,也让家长意识到“小学化教学”“强迫孩子上兴趣班、特长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新家长育儿理念,共同树立科学教育孩子的思想,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家园配合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得到科学的.发展。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89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为深刻的认识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园领导专门抽时间分年龄阶段与我们共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对幼儿的发展目标。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不管是教师指导书还是幼儿用书你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每本书中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放在首位,可想幼儿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指南》也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了解到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领域中包含有三个子领域“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而每个子领域下又包含有各种发展目标,每个年龄阶段的目标都不同,根据幼儿的年龄目标我们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就应该考虑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开展活动。
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幼儿的健康发展,首先就应该保证幼儿的身心状况而身心状况中又包含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农村生长的孩子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带,他们的饮食不规律、教育方式死板对孩子的各方面不良好,通过学习后我们在与家长交谈时就可以运用《指南》中的相关知识向家长解释,让家长清楚幼儿个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
其次了解幼儿的动作发展,动作发展包含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幼儿动作的发展应该运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发展他们的运动细胞,但在活动中应将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幼儿的教育才能达到必然的效果。动作的发展中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的,目标中小小的数字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同,别看这些数字对大人没什么可是让幼儿达到某种程度,我们就应该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使其幼儿达到发展目标。
最后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包含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渐渐养成的,在生活中、教学中我们应教会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独立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总之,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你我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幸福的源泉,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发幼儿对健康的兴趣,体验到健康成长的快乐,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 篇90
一个人,生命的成长不仅有形式上的成长,更有丰富的内容;有自身成长一方面,也有学习成长一方面。不论是自身成长还是学习成长,都会受到生物节律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相辅相成。3-6岁儿童生命成长的特殊性,与成人相比,极大地表现在他们自身成长的力量远远大于外界促进的力量,学习成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自身成长的基础上。幼儿无力自己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社会因素,这决定了3—6岁儿童教育问题既有认识幼儿的问题,又有认识适合他们发展的社会因素的问题。如果说前者为“论”,那么后者便为“用”。专业的“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工”“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工程的重要一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园教育绘制了一幅美好蓝图。建筑物的蓝图都是基于力学、美学等的基本原理绘制出来的。如果只有蓝图,建筑物不可能巍然于世,有了蓝图之后,需要具体设计和施工。《指南》即是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生命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绘制出的关于幼儿教育的蓝图。它是基本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但也只是一步,下一步需要具体的设计、实施、控制。了解《指南》在学前教育工程中的位置,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它,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的任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工作做得不足,更因为缺乏这样的意识和人员。一线教师对幼儿教育相关理论认识不足。过于依赖实践和经历对具体方法的原始积累,这大大阻碍着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不仅仅需要具体方法策略的落实、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一系列的教育工程程序。《指南》是从宏观层面把理论转化为工程程序的重要一步,为具体的学前教育实施指明了方向,又为具体的设计与实施留下了充分的创造空间,同时为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反思提供了有效参照。
《指南》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发展的内容为线索,以辅助幼儿成长的教师、父母长辈等成人为服务对象,依次强调了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教育建议。而这些内容都要遵循《指南》开篇的“说明”,尤其是“说明”中关于“实施《指南》应把握的几个方面”——“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正是基于整体的关于幼儿成长的理论的操作性转化。当前许多家长或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时虽然方法正确,却往往只是凭直接经验或者直觉,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对幼儿成长的相关理论理解较少的原因。因为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往往不能举一反三。过于依赖“经验”,滞后于专业发展,会阻碍幼儿教师的发展。在懂得和依据理论的基础上拓展方法、技能或者策略,才能保证举一反三的个人专业发展,也才能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团体的成长。
在这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是什么?是普遍规律。是“理论”。而许多成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直接去掌握理论,或者无法透彻地理解理论,因此,需要一批工程性的工作或人员来转化理论为操作性指引。《指南》是这样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联系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它完成了学前教育工程的重要一步,值得欣喜。幼儿教育还有还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事要做,需要我们再接再厉。
3 篇91
近阶段,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92
此次疫情期间,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虽然此前已经阅读过,但好书不厌百回读,我又进行了通读、理解。《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11个子领域、32个教学目标、87条教学建议。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其中教育建议部分对我的启示最大。
1、营造温暖、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对于小班幼儿刚进园的时候,由于环境陌生,又哭又闹,不哭的孩子已跟着哭了,有严重的分离焦虑。《指南》给我们的建议是: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这样就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对这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产生好感,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例如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愿与别人交流,我们应该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将其放大化,让孩子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
2、怎样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小班的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不管什么东西都想摸。所以经常犯错误,《指南》给我们的建议是: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历声斥责,更不能打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3、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注重个体差异。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全班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做横向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准用“像不像”、“好不好”等评价幼儿的作品,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独创性。
4、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我们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是不是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特点,我们班的家长中也存在着这种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写多少数字。我们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以家长为中心,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发育,强加于幼儿学习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符的内容。孩子应该有嬉笑游乐的快乐童年,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童年负责,也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负责。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体会,在工作中,我会理论联系实际。我想,我们的孩子一定有一个天真、快乐、游戏的童年。
3 篇93
本学期,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细细地翻看、品读了一番,在阅读过程中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觉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享:
《指南》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我们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既然选择幼教,我们就应该热爱这个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责任心。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改变自己的态度,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94
工作之余认真了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后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深深地体会了作为家长在孩子一生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明白了幼儿园和家庭相互支持与配合,才能把《指南》中各项理念与方法贯彻并实施好。《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家长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建议。
《指南》中提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个观点我个人就比较赞同的,我家孩子是年底出生的会比同年出生的孩子晚一年上学,所以现在很多同年出生的宝宝都上中班了,很多时候都会听到同样的问题:“你家儿子还不会写字吗?还不会算数啊?”而我已经学会了很淡定了,基本不会拿孩子与他人来横向对比,也不会强化这些书面知识。我是想着三年很快就过完了,再过三年就得开始辛苦的求学道路了,我想珍惜好这三年的时间,让他尽情地玩,尽情地耍。即使他现在很多方面不如同龄的孩子,比如认字、算术和绘画,但我还是有理由相信他现在的不作为并不能代表今后会比同龄人落后多少。让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很重要,同时在游戏和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比书本知识更牢固,而幼儿时期只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待他玩够了自然就会去找东西学习的,同时有兴趣的学习会比被逼的用功更加事半功倍。
《指南》还提到了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科学教育对幼儿很重要,从小让宝贝亲近大自然比起书上的认知图画也更实际,所以暑假的美术兴趣班我取消了,我和孩子一起商量并让他自己选择,他告诉我他的愿望是:放假可以回乡下和那里的小朋友玩,我双手赞同了也感到很欣慰,他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爸爸也同意了让他和爷爷回乡下,我们都知道在那里空间大,到处跑也不用担心,还可以交到新朋友学习新语言,还得自己处理人际关系。而城市的孩子就像金丝雀,每天只能呆在小小的圈子里:幼儿园—家—公园,还不能和陌生人说话。我只希望他长大后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这个社会的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真的很重要。回乡下孩子可以亲近大自然,也可以见到很多真实的小动物,他的小脑袋里面装了更多的见识后才会画出更美好的图画,才会有更多的想法和创造力,相比美术课上的学习我想他也更喜欢在大自然中来真实地体验。
《指南》中还有很多值得家长和老师一起参考及借鉴的,每个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各项指标不一样,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做为家长要明白每个孩子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不能强求。归根到底,我认为孩子优良的品质,文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力等一切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与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做为父母的我们,自己先行动起来吧!
3 篇95
此次疫情期间,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虽然此前已经阅读过,但好书不厌百回读,我又进行了通读、理解。《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11个子领域、32个教学目标、87条教学建议。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其中教育建议部分对我的启示最大。
1、营造温暖、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对于小班幼儿刚进园的时候,由于环境陌生,又哭又闹,不哭的孩子已跟着哭了,有严重的分离焦虑。《指南》给我们的建议是: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这样就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对这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产生好感,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例如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愿与别人交流,我们应该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将其放大化,让孩子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
2、怎样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小班的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不管什么东西都想摸。所以经常犯错误,《指南》给我们的建议是: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历声斥责,更不能打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3、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注重个体差异。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全班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做横向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准用“像不像”、“好不好”等评价幼儿的作品,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独创性。
4、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我们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是不是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特点,我们班的家长中也存在着这种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写多少数字。我们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以家长为中心,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发育,强加于幼儿学习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符的内容。孩子应该有嬉笑游乐的快乐童年,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童年负责,也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负责。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体会,在工作中,我会理论联系实际。我想,我们的孩子一定有一个天真、快乐、游戏的童年。
3 篇96
新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也是幼儿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因此,《指南》的阅读对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指南》是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制定的,主要是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而对幼儿能健康、快乐成长有个合理的目标与规划。《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学建议二部分组成。其中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这样让我对各领域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实践中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儿童,把握学习标准。
细观这些目标,不难发现各年龄段发展目标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如:“语言领域”子项目“阅读和书写准备”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中,对三个年龄段孩子阅读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4岁第一条是“经常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4-5岁第一条是“经常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5-6岁第一条是“经常专注地阅读图书”,一一对应着看,可以清晰地看出对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要求上的逐渐提升。这样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一般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还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为了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
《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让我们教师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更好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
3 篇97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幼儿或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学习奠定基础。它的核心是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材料,能让幼儿人人动手进行操作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记录、表达、交流试验的过程,让幼儿体验试验的乐趣。真正体现《指南》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这些强调过多字眼的意义。另外,我们还应该创设平等、民主的环境和教育氛围,也就是良好的精神环境,鼓励幼儿自信、大胆,敢于提出各种问题、敢于尝试不同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通过对《指南》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不应该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的过程,也是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其基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为了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幼儿科学教育的这一特性是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的根本保证,也是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根本保证。在《指南》中,所有的领域目标都来源于生活与自然,如“科学探究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数学认知中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些目标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再拘泥于课堂中的“教与学”,而是鼓励教育者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自然观察、生活活动来开展学习。寓学习于生活中。如:《指南》中提到“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这些都是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总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我们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应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学。在进行操作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让幼儿去尽情探索,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幼儿,把幼儿放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
3 篇98
近日,拿到了孩子幼儿园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看后颇受启发,也让我想到了教育孩子中的点滴过往。我的孩子属于这一学龄段中最小的孩子,心智发育较晚,对荣辱羞恶之事不太在乎,就拿最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来说,感觉孩子的自尊心明显增强,我告诉他:“妈妈要写篇文章来谈谈对你教育中的感想,然后交给老师。”小家伙立马说:“那一定要写我表现好的地方,让老师表扬我。”这时我惊喜的分现,原来孩子都愿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之前也是我错怪了孩子,以为他对这些事情无所谓,看来自己真的错了。在阅读《指南》之后,其中的内容解决了我个人在孩子教育中的困惑,也给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下面就其内容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家庭和睦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
家庭和睦,互敬互爱,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墨”就是指环境对人之影响。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成长历程,就会造就不同的人物性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些家庭经常争吵,吓得家里小孩嚎啕大哭,小孩的性格渐渐变得沉默、孤僻、不会与人交流等等。这些争执执往往是家里成员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如果家庭和睦,成员互爱,孩子内心也就温暖,阳光了。
二、家长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行为榜样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身为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家长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我生活周围就有真实的例子,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教管,爷爷是成天一句粗话做口头禅,我时常也听到这孩子嘴里说出这句粗话来,孩子其实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这是耳濡目染成为了习惯。但我们还可以看到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一位父亲自己并不是爱读书的人,但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阅读的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就拿起一本书阅读起来,孩子在身边每天看着爸爸,慢慢的孩子也学着在同样的时间和爸爸一起看书。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大部分习惯是在幼年养成的,从小培养孩子勤俭,守时、文明礼貌、勤恳、尊重长辈,爱护环境等美德,受益终身。
三、家长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相信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锻炼孩子的勇气,使他们更独立、自信。让孩子在学习、生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从中获得成功,培养勇敢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孩子就会表现得自信,而锻炼孩子的勇气,其实常常是对父母的考验。有时我们常听到孩子主动说“我自己来,我自己做”这样的话,而家长仅仅为省事、怕耽误时间是或安危担忧,牺牲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慢慢培养出家里小皇帝,外面胆小鬼的性格,其实这样才是对孩子不利。平时让孩子自己穿衣,洗脸,收拾玩具等等,做完后就算做得不好也要马上表扬孩子,让他们内心得到被肯定,之后再指出不足的地方帮助完成。逐渐养成孩子的独立性,做一个勇敢、坚强有毅力的孩子。
四、陪伴孩子的成长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要对孩子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
我们对待孩子要抱以平常心,成才的标准是高情商而非高智商;幼儿孩子学习主要以多接触多感受为目的启蒙开发,强迫填压式的结果是思维钝化。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很多家长会要求孩子中小班认字识数多少多少,还那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比较,达不到就认为孩子天分不行,不是学习的料。还有的家长幼儿小班就给孩子报很多课外班学这学那,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看不出孩子学了个所以然,就预言孩子没有艺术天分或不用功,怒斥责备!这些往往给孩子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孩子逐渐丧失自信心,产生逆反心理从内心放弃去接触学习,真正的断送了孩子一生某方面的才能培养。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没有显现不是不存在而是我们没有发现。
总之,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要用心呵护他的成长,不求汲汲于富贵,但求自食其力,不求建功立业,但求生命的过往中能平安幸福。
3 篇99
首先感谢新华幼儿园让家长们一起分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儿童无论是从心理和身体发育都是幼儿的关键期,通过学习我认为《指南》给教育孩子提供了尺子,衡量孩子进步的标准不能盲目片面,应该综合全面。
今天,我认真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将从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得更好。通过学习《指南》从中我有所领悟,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研研读幼儿园之前喜欢看巧虎,从巧虎中我和研研学习了很多,有语言、有情感、有道德、有游戏,记得有一课是学会分享,我们就引导她,不断提倡和小朋友分享这一概念,至今她都做得很好,是一个大方的孩子。还有一节课是让玩具回家,每次玩完玩具,研研都能把玩具收拾好放在原处。我们正确引导加上孩子的努力,孩子都能做的很好。
《指南》中指出3—6岁是孩子发育的一个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位家长必须重视的一件事情。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研研讲个故事,故事讲完的时候,我还会给她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研研有时也会提问题,好几次,我试探着让她把我给她讲的故事重复一遍,她竟然能一字不落地说出来。“有耕耘就有收获”,我想只要我们家长有耐心,孩子们都是最棒的。
周末的时候孩子会要求上网玩一些小游戏,我会告诉她玩30分钟就行,每次孩子都能在到时间后,自己关上电脑。孩子的自我约束力也渐渐有了。
从《指南》上让我们家长们学习到了以后在生活方面、学习方面、生活自理方面怎么教育孩子。从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乐趣,鼓励孩子各方面的积极性。我和爸爸作为家长我们也要自我反省,哪方面对孩子做得不足,教导孩子做得不够。通过学习《指南》,教给了我们以后如何科学合理的按照《指南》上的标准和目标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力争让孩子获得科学全面的发展。
3 篇100
它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学习《指南》后,让我获益匪浅,但是也更加感到肩负重任。如何让《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快乐地成长,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能够让幼儿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体验快乐的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仍然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难题。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整个《指南》的内容结构,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分别阐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征。下面我就自已学习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在各个年龄段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一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观、儿童观。
二、“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自由活动中的交流往往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晨间活动中利用孩子自主建构的时间,老师来到孩子们中间,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疑惑和感兴趣的话题。除了自由活动交谈机会,在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多听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见,尽可能多的创造幼儿交流表达的机会。
《指南》中强调坚持三项原则: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想更高发展,按照自身的发展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衡量所有的幼儿。
《指南》中更强调“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当今世界的儿童教育中,越来越多的社会、老师、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学习品质视作儿童入学准备与持续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的领域。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才是我们教育任务的核心。
通过学习《指南》,让我领会到教学实践要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和客观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和个体差世,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各领域的学习目标融合在一日生活中,避免小学化倾向,保护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对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五大领域: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社会。通过学习《指南》,让我进一步知道了,在健康方面,要着重关注幼儿身心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方面,要注重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和数学认识;在艺术方面,要注重培养幼儿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的培养;在语言方面,要注重幼儿倾听、表达和阅读培养;在社会方面,要注重幼儿的是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让我更明确了各领域中教学目的及任务,从而更好的.入手为教育教学做准备,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更好的发展,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对比《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指南》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目标分为子领域、子目标,对3~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改变自己的态度,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把我们的“未来之星”打造好,让他们更加闪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有了《指南》的引领,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既然选择幼教,我们就应该热爱这个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责任心。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相信幼教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3 篇101
《指南》是代表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在大学期间,就已频频听老师提起《指南》拟定的严谨,多年以来,专家团队深入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幼儿园,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实地的考察,融入国内外先进理念,并结合我国幼儿的特点,反复思忖,修改完善,如今,在众人的期盼中征求意见稿终于出台。
我认为,指南的出台具有一定历史必然性,首先,纲要虽给予了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方向上的指引,但缺乏更具操作性的纲领性文件,指南则弥补了这个空缺;其次,基于早期教育“鱼龙混杂,专业性欠缺”,以及“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等现状,需要这样一份权威的文件,使成人对幼儿有合理的期待,使得幼儿教育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明确的规章制度可遵循。
这次的业务学习会议,在魏园长的引领下,我们学习了指南的基本精神。指南的最大特点是操作性,它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以行为描述的方式提出了每个领域的总目标和子目标,让一线教师明确每个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何种发展水平,实施教育时既对幼儿发展有宏观的把握又不失创造性的发挥。在目标之外,指南还列举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教育途径和建议,涵盖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各方面,对机构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具有很大的指导、引领作用,能有效防止成人的一些落后的教育行为,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发展。
指南中各个领域均渗透了关于学习品质的目标,对此我也深有感触,作为新教师,在一个个集体教学活动中,我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孩子的参与度等,再看有经验的老教师组织的一日活动,她们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升华”在活动中,这就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好奇心、自控力、独立自理、关爱他人等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必然具有缺陷。
我认为,指南中标准的细致化也容易带来一个误区,即刻板对照各项目标,以条条框框来评估和定性孩子的发展,对“不合格”的孩子或行为采取强硬方式使其达标,使得标准导向下的课程变为为标准而标准的训练。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这些标准和指标,结合真实的情境,在幼儿学习、发展的过程中观察、衡量幼儿的行为,而非孤立地测试幼儿各项能力,对照指标作出片面评价。
作为与孩子接触、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线教师,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将其作为努力的方向而非评价孩子的标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期望,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环境、课程、生活,追随孩子的兴趣,为他们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来解决问题、获取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切忌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让指南为幼儿教育事业点亮一盏明灯,照耀幼儿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之路,带领幼教事业走进明媚的春光里!
3 篇102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刚接触《指南》觉得与纲要是有很多相视点的,产生了与纲要一样的念头,可听了王老师的讲解让我彻头彻尾的明白《指南》与《纲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原来纲要是要对照相互补助学习,而《指南》是纲要的细化。正因为这一点我又对《指南》朋友进行了第二次的会面,也可以说真正的去翻阅。阅读之后才领悟到了那一句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指南》不仅仅是我们一线老师的,还是家长,全世界的《指南》它针对着全世界、老师以及家长。
我们深知教育绝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有效的教育必须依靠家园携手,合力共进。让我们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走进《指南》指引我们前进。
只有走进了指南你会马上发现它也是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也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同样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来划分,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一共有32个目标。其次还87条对我们而言非常有效的教育建议。
一、重视与实施的区别
现在的孩子都有丰厚的生活条件,在穿、吃、学习上样样都要攀比。就拿家长比较重视的领域来说;一个是语言,另一个是科学。对于语言而言我就听到家长所言的有我给我家宝贝报了“小主持人”、“我是小明星”“口才训练班”“识字班”等等。另外的家长听后也会马上去给自己的孩子去报,从不问自己孩子喜欢吗?想学吗?觉得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去报会落后与他人。这样的现象对于大班的孩子会明显些,因为他们就要入小学,大家们都怕自己的孩子跟不上。面对上述的疑问我们也会去引导可我们的劝说他们只会敷衍而过,现在有了指南我们就可以直接的请他们去阅读,强调语言领域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口语交流能力。在建议中也明确的强调要积极为幼儿提供与同伴和成人交流的机会,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对于这一点我想是要反省的,现在的家长他们情愿花钱让孩子去玩,也不愿自己静下心来陪幼儿玩,与孩子沟通学习、游戏)我想这一点不仅对于家长是教育建议也是对于我对全世界人们的重大建议,真正让孩子体验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萌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对于机械的记忆和过早识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现在在各个幼儿培训机构收费很贵,很受家长喜欢的科学探索也是我们的一个盲区。通过阅读指南我从头开始来反思,有可能家长的种种表现也是受老师的言语所致。老师在活动中也会比较喜欢能干的孩子,对于能干的孩子表现的机会会多很多,而对于不能干不易表达的孩子他们的表现会经常让老师遗忘。面对这样的现象父母会让孩子去学习各种兴趣班让他们有一个特长,并让他们在集体面前进行表现,有能干的一面。即使再贵再没有时间也会让他们去学。今天我在写这个读后感时也在反思我身为一线教师身上的`点点滴滴不足之处。因为科学领域从科学和数学认知两个方面强调幼儿的科学学习应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探索能力。而在真正的实施过程我们并没有换位思考没有作为一个观察者,而是指挥者,让他们去学就一定要去的角色。从今以后我们就会做一位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注重探究过程,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的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南应如何运用
就如王老师所说的觉不是教科学教育而是探教而是在兴趣上探教。通过学习指南发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在各领域的表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它的特点,现在的家庭都非常的重视家教,他们会让幼儿提早的去接触一些文字,游戏。比较明显的就是现在小班的孩子他们都会看报纸了,有些活动用书对于他们这几个孩子真是小菜一碟。所以在运用《指南》时,是要融会贯通地理解,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去关心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
指南中提供的发展目标是我们在平时观察幼儿的参照。让我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中去领悟小班、中班、大班中目标,虽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差与好的“标尺”但足以让我们更加准确的去运用目标。
在教育建议中也是从每个领域出发,通过理解教育建议,更好的去认识目标,并让我们一线的老师更有自己的想法去组织、去引导、去实施。
通过阅读《指南》让我正确的了解3~6岁儿童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全部阅读完后其实我也有同感《指南》真是一场景时雨,不仅仅滋润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也是对拔苗助长的“超前教育”热潮的有力降温。就如幼儿教育中所言的《指南》是价值导向,是行动纲领,不是筛查优劣的“标尺”,也不是统一训练的“清单”。所以我们只要扎扎实实地沿着《指南》指引的方向挺近,就一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3 篇103
近阶段,在我园余园长的带领下,我们全体教师人员都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指南》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它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直接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被禁锢在教育的条条框框之中,他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要想摆脱“填鸭式”的教育,想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相信在《指南》中就能够找到答案。
在健康领域目标中指出“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学习
能力较强、性格开朗、自我服务能力强的幼儿,我们常常能做到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但是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更需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的长处,要给他展现机会,让他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增强自信。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家长要使孩子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地发展,让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发挥他应有的才能。
在健康领域目标中指出“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学习
能力较强、性格开朗、自我服务能力强的幼儿,我们常常能做到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但是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更需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的长处,要给他展现机会,让他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增强自信。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学习了指南后我觉得在教育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二、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三、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04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为深刻的认识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园领导专门抽时间分年龄阶段与我们共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对幼儿的发展目标。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不管是教师指导书还是幼儿用书你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每本书中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放在首位,可想幼儿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指南》也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了解到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领域中包含有三个子领域“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而每个子领域下又包含有各种发展目标,每个年龄阶段的目标都不同,根据幼儿的年龄目标我们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就应该考虑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开展活动。
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幼儿的健康发展,首先就应该保证幼儿的身心状况而身心状况中又包含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农村生长的孩子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带,他们的饮食不规律、教育方式死板对孩子的各方面不良好,通过学习后我们在与家长交谈时就可以运用《指南》中的相关知识向家长解释,让家长清楚幼儿个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
其次了解幼儿的动作发展,动作发展包含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幼儿动作的发展应该运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发展他们的运动细胞,但在活动中应将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幼儿的教育才能达到必然的效果。动作的发展中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的',目标中小小的数字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同,别看这些数字对大人没什么可是让幼儿达到某种程度,我们就应该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使其幼儿达到发展目标。
最后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包含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渐渐养成的,在生活中、教学中我们应教会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独立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总之,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你我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幸福的源泉,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发幼儿对健康的兴趣,体验到健康成长的快乐,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 篇105
这次的教研活动“咖啡语茶”为我们解读了指南里面语言领域,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语言,语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与人的交流,需要语言,语言就像人体中的水分一样不可丢失。但是当年龄段较小的幼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来就很弱这就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那作为一个教师,要如何引导幼儿如何创造幼儿语言环境呢?
一、要创造日常生活中的宽松的语言环境
我发现在日常的生活中,集体活动中教师提供的语言是不能够满足幼儿的语言发展的需要的,但是我发现当我们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幼儿就自己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的时候,在一个区域中一起玩的幼儿之间的交流会明显的增多,比如:“我搭了一价架飞机。”“你这个怎么搭的呢?你教教我吧!”等等,所以我就觉得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敬请的绽放自我。
二、采用游戏的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
很多时候,幼儿都会有强烈的表达的欲望,但是因为他的语言发展没有跟上思维发展,所以心中想的问题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出来。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他们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比如说点名时间,叫道名字的幼儿可以说一下你喜欢的水果呀,玩具啊或者你双休日去哪里玩了?
三、利用周围的环境,激发幼儿语言的兴趣
创设主题墙和走廊的环境,如:1加1考察团,我们将一些照片放在主题墙上,每当我们换一批照片,就会有幼儿主动的上前看,并会和同伴交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这是谁谁谁”“谁谁谁在干什么”等等的语句出现。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练习,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与同伴交流,讲述,这样的化语言的表达能力就会有大量的提高。
四、师幼交往,幼幼交往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过渡环节与幼儿进行交流,选择幼儿有兴趣的'话题,幼幼交流可以是同年龄段的也可以是跨年龄段的,中班的找小班的做好朋友,小弟弟小妹妹有困难了大哥哥和姐姐可以帮助解决,平时的时候也可以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他们会觉得十分的有趣。
3 篇106
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布起,社会各界在关注:新时代的儿童应是什么样的;幼教同仁们关注:对我以后的教学有怎样的指导;家长们关注:我家孩子能达成多少。随着对《指南》的学习与理解,在赞誉其具体、实用、可操作的同时,各种问题或困惑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目标参照如何避免生搬硬套:“去小学化”如何转变理念与教育方式;家庭与幼儿园如何共育。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一、教师有意识地培养重视幼儿的能力
健康领域中表明要从幼儿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方面着重强调:一是幼儿积极、健康的身心状况不仅是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二是身体动作和手的精细动作发展;三是具有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重视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生活习惯。应从小养成如:生活有规良好的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喜欢参加或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帮助幼儿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培养重视幼儿生活能力的获得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作为一个个体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给幼儿创造机会,促进幼儿积极交流
强调语言领域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口语交流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清楚指向幼儿在进入小学前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经验具体状况。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成长,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三、应给幼儿做好教育榜样
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社会化是在社会关系系统中,通过人际交往和对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而进行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既可以说是幼儿社会学习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也可以说是基本内容。
社会领域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着重强调了三点: 一是培养幼儿的交往愿望与交往能力;二是学习自尊、自主和自信; 三是关心和尊重他人,逐步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四、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
探究既是儿童科学学习的目的,也是儿童科学学习的方法。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情感态方法能力和知识经验。三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探究过程的不同方面。不能分别学习或单独训练。特别是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一定是在有意义的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或发现的。数学认知领域目标的价值取向:强调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强调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的发展;强调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五、让幼儿自主发现与感受美的事物
艺术领域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培养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而对于这些教导,教师也需要成长,这就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通过学习《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在工作中更快更好地和孩子不断成长!
3 篇107
学习3-6岁儿童学习指南心得体会范文3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集中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出台的目的意义及《指南》的内容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对它的出台对于推动幼儿教育的持续发展及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成长、家长的科学育儿的积极推进作用有着自己的理解。
《指南》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指南》的出台,预示着幼儿教育有了教育的标准,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幼儿园小学化”的趋势,为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保证。
《指南》与我们现行实施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但是其实际内容更细化。它将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如“健康”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均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且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每项目标具体细致,指向性强。如“健康”之“动作发展”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中清晰地提出:3~4岁,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4~5岁;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5~6岁,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中要求:3~4岁,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歇歇、停停);4~5岁;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5~6岁,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方面的教育建议部分,都针对每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给予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个人认为这对于一线的幼儿教师与急需科学育儿知识技能的幼儿家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如“健康”中的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利用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提供一些纸箱、抽屉,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和打骂;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等等都是让幼儿教师和家长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的建议,对于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及家长的科学育儿
《指南》注重幼儿生活和游戏的价值,注重教育的生活化,注重孩子的'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注重幼儿审美、科学兴趣的开发。如: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材料制作;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等等都清晰地加以了体现。
《指南》的落实需要家园的合力教育。“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这些都是《指南》给出的教育建议,可是平时的工作中,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家从不吃蔬菜,白开水是不喝的;看到来园时不少孩子是家长抱着进幼儿园大厅的,有的甚至还拗不过孩子的哭闹抱着孩子进活动室。家长科学育儿知识的缺乏不在少数。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指南》,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园携手进行科学育儿,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教育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让孩子接受多少知识技能,拥有多少特长;而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挖掘他们初步的社会责任感。《指南》给了我们方向与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指南》学细学透,并积极地加以贯彻与落实。
3 篇108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我的孩子叫张洲铭,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及我的家人能感觉到他的进步很明显,对学校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正在茁壮成长,是个快乐而又有点调皮的小男孩。借此机会,感谢各位老师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关爱!
我和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很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能健康快乐成长。我觉得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很重要一方面。
1、家长应该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家长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
3、家长应让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好习惯。讲道德、懂礼貌、辩是非,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益的兴趣爱好,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多鼓励引导,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多陪伴和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应理解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完成。作为家长,很愿意同老师学习并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3 篇109
“指南”其中“指”有指向、指引之意,“南”有南方,方向含义,指南原意指向南方,可比喻辨别正确发展方向的依据。而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的诞生,像指南针为爱孩子、渴望教育好孩子的人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在大学时经常听老师提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它也只是浅显认知,真正接触学习并让自己感受到它的魅力还是19年初,刚刚进入新环境,就要作为教师带班,很是忧虑,一起搭班的是以为资历比较深的老师,很是明白我的感受,安慰我的同时交给我一本书,便是《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好好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她给我的原话,之后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玩游戏,亦或是与幼儿相处中总会有意去思考这个阶段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个游戏目的发展孩子哪方面的领域,这个孩子与人交往或语言能力如何,之后来到新教师培训课堂、再进入一幼,深切体会到了《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我对《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南》是《纲要》的具体与拓展
提及《指南》我们就会想到《纲要》,两者都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包括各领域内的内容发展要求与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但《指南》相对于《纲要》相比,更详细、更具体。其中的教育建议更给了我们一些合理化的可以实施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二、《指南》是教师及家长的方向盘
对于教师及家长来说,《指南》是方向盘,为我们指引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它在不同领域中给予目标与要求并赋予教育建议,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某一年龄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从而看到幼儿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三、通过学习《指南》,我们要清楚:
1、幼儿园教学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比如在艺术领域中《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中,很多时候往往注重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想象力与创作表现能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培养,来替代千篇一律的“教课”。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尺子
刚接触到《指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将《指南》中所列举的各项一一与我班幼儿进行对照,看看孩子现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将《指南》当做一个衡量幼儿发展能力的标尺。后来才慢慢领悟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衡量幼儿,断定幼儿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做一名研究性的教师,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明确幼儿发展方向。
总之《指南》带给我们很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指南》,充实自己理论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篇110
《指南》中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几部分目标组成,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和呵护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很多方面需要反思。
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孩子在相似的发展进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各不相同,因而,不要经常拿自己孩子与他人比较。周末发生的一件事情,令我触动很大。我和孩子一起拼拼图,可是教了好几遍,他也不专心,我就随口一说:”多多都一教就会,妈妈会很喜欢他。”没想到孩子晚上对我悄悄说:”妈妈,你别光喜欢他也喜欢我。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们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倾听他们心声,建立良好沟通方式,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不仅如此,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大人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能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从而丧失孩子自主学习机会,养成过度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在上幼儿园前,我一直认为他穿不好鞋子、衣服,不自觉帮他去完成,然而,上了不到一月,他学会穿鞋子,外套回来自己脱掉并摆放整齐。我们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能做好。因此,学习《指南》让我可以不断针对孩身心发展目标,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及方向,培养一个更加阳光积极的孩子。
3 篇111
通过学习《课程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对幼儿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可以说“预设”和“生成”是交织在一起的,体现着教师和幼儿的同生共长。因此,我们要求教师除了要把握好教师预设的活动,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幼儿,即时捕捉孩子们中间的热点问题,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平常时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感爱好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满足孩子们探索的需要,提升生成活动的质量,使教师和幼儿都成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
在实际操作中,我一直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们生成的热点问题与现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毫不相干时,我们该怎么办?怎样让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水乳交融?我想,关键还看教师是否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善于捕捉孩子们产生的热点问题。
《指南》和《纲要》一样,也是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来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都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理论转为实践,用心聆听幼儿的心声;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
反思过去,发现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所缺少的是具体的对这些理念的操作、探索和运用。如何提高自己实施新教材的能力?我想,经常保持实践中的反思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加强反思:新教材实施得怎样?活动开展得怎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及时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带着问题设计组织下一个活动,并注意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活动后通过对照前次活动来总结效果,在得出经验的同时继续抓住新生成的问题。如此周而复始逐一攻克,最后求得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
我对《指南》的解读还需要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造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12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指南》中涵盖了很多的内容,为了深入了《指南》要传达给我们老师的精神,利用假期时间,我认真的学习、理解了《指南》,以下就是我学习《指南》的心得体会。
一、对《指南》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指南》的内容,我首先认真学习了《指南》的概念。《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从概念中能看出《指南》和《纲要》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不同在于《指南》中不仅有教师参与,还有家长的参与,这说明教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情,要需要家长一起配合。此外,“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将“以幼儿为本”体现在《指南》中。
二、对实施《指南》的原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只有明确了《指南》的原则,才能更好的贯彻《指南》的精神。《指南》的原则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三个原则都把都幼儿作为主体,在制定原则时更多的是考虑孩子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今后执行《指南》目标更加有目的性。其中原则说到: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这些告诉我们在教育幼儿时不仅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渗透,还要注重幼儿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和个体差异性,让幼儿在自身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这里也将“以幼儿为本”更好的体现在其中。
三、对《指南》中的五大领域的目标制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指南》中对五大领域的目标划分得更加细致。
与《纲要》相同的是《指南》也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不同在于《指南》将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如健康领域分为身心状况和动作发展,语言领域分为听与说、阅读和书写准备,社会领域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艺术领域分为感受欣赏和表现与创造。这样划分目标让老师更加清楚,每一个教育领域的重点,在实际活动中能让教师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
2、《指南》中的年龄阶段目标更加的具体。
在《指南》中不仅有每个领域的总目标,而且还有年龄的阶段目标。《指南》将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分为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三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如:健康领域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是总目标,阶段目标3~4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4~5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5~6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这些阶段目标让老师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水平,从而更好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如:科学领域目标之一“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总目标,阶段目标为3~4岁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4~5岁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会用图画进行简单的'记录。5~6岁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这些阶段目标为教师制定科学活动的目标提供了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特点选择适宜幼儿的科学活动的形式。因为这些阶段目标非常的具体,特别便于青年教师的实际操作。
3、《指南》中有教育建议的体现。
与《纲要》相比,《指南》中每一条领域目标的后面还添加了教育建议。通过仔细的阅读、学习,我发现这些教育建议很好,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些目标的达成的策略,引导教师更好的去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如社会领域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教育建议为: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们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这些教育建议的每一条都有详细的分析,教给了老师一些具体的做法,对实际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再如:社会领域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这一目标看起来不太好操作,看到这一目标我的想法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表现自己,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与鼓励增进其自信心。而《指南》中这一条目标的教育建议是: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们感受经过努力取得的成就感)。这些建议开阔了我的想法,给了我更多达成这一目标的策略和途径,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指南》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幼儿应达到的水平都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指南》的学习和理解让我更加明确每一个领域目标,以及一些达成目标的策略,对老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依照《指南》中的建议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活动,在开展设计每一个活动时多看看《指南》中的建议,科学、合理的设计好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更加自主、快乐的游戏和学习。
3 篇113
今晚听了专家老师的讲座,真的是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得更好呢?通过学习《指南》从中我有所领悟。
一、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幼儿需要身心全面发展,不应片面的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严禁“拔苗助长”;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我们要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宜的锻炼来保证健康的体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尤其注意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及阅读理解能力。
四、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使幼儿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喜欢适应群体生活,培养幼儿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懂得关心尊重他人。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的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力,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并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出来。
作为家长,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如《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不能不讲方法地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发展孩子有特质的一面,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和幼儿园老师一道让孩子能够真正得到健康、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114
一个人,生命的成长不仅有形式上的成长,更有丰富的内容;有自身成长一方面,也有学习成长一方面。不论是自身成长还是学习成长,都会受到生物节律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相辅相成。3-6岁儿童生命成长的特殊性,与成人相比,极大地表现在他们自身成长的力量远远大于外界促进的力量,学习成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自身成长的基础上。幼儿无力自己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社会因素,这决定了3—6岁儿童教育问题既有认识幼儿的问题,又有认识适合他们发展的社会因素的问题。如果说前者为“论”,那么后者便为“用”。专业的“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工”“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工程的重要一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园教育绘制了一幅美好蓝图。建筑物的蓝图都是基于力学、美学等的基本原理绘制出来的。如果只有蓝图,建筑物不可能巍然于世,有了蓝图之后,需要具体设计和施工。《指南》即是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生命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绘制出的关于幼儿教育的蓝图。它是基本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但也只是一步,下一步需要具体的设计、实施、控制。了解《指南》在学前教育工程中的位置,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它,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的任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工作做得不足,更因为缺乏这样的意识和人员。一线教师对幼儿教育相关理论认识不足。过于依赖实践和经历对具体方法的'原始积累,这大大阻碍着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不仅仅需要具体方法策略的落实、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一系列的教育工程程序。《指南》是从宏观层面把理论转化为工程程序的重要一步,为具体的学前教育实施指明了方向,又为具体的设计与实施留下了充分的创造空间,同时为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反思提供了有效参照。
《指南》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发展的内容为线索,以辅助幼儿成长的教师、父母长辈等成人为服务对象,依次强调了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教育建议。而这些内容都要遵循《指南》开篇的“说明”,尤其是“说明”中关于“实施《指南》应把握的几个方面”——“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正是基于整体的关于幼儿成长的理论的操作性转化。当前许多家长或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时虽然方法正确,却往往只是凭直接经验或者直觉,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对幼儿成长的相关理论理解较少的原因。因为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往往不能举一反三。过于依赖“经验”,滞后于专业发展,会阻碍幼儿教师的发展。在懂得和依据理论的基础上拓展方法、技能或者策略,才能保证举一反三的个人专业发展,也才能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团体的成长。
在这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是什么?是普遍规律。是“理论”。而许多成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直接去掌握理论,或者无法透彻地理解理论,因此,需要一批工程性的工作或人员来转化理论为操作性指引。《指南》是这样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联系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它完成了学前教育工程的重要一步,值得欣喜。幼儿教育还有还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事要做,需要我们再接再厉。
3 篇115
“指南”其中“指”有指向、指引之意,“南”有南方,方向含义,指南原意指向南方,可比喻辨别正确发展方向的依据。而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的诞生,像指南针为爱孩子、渴望教育好孩子的人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在大学时经常听老师提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它也只是浅显认知,真正接触学习并让自己感受到它的魅力还是19年初,刚刚进入新环境,就要作为教师带班,很是忧虑,一起搭班的是以为资历比较深的老师,很是明白我的感受,安慰我的同时交给我一本书,便是《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好好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她给我的原话,之后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玩游戏,亦或是与幼儿相处中总会有意去思考这个阶段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个游戏目的发展孩子哪方面的领域,这个孩子与人交往或语言能力如何……之后来到新教师培训课堂、再进入一幼,深切体会到了《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我对《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南》是《纲要》的具体与拓展
提及《指南》我们就会想到《纲要》,两者都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包括各领域内的内容发展要求与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但《指南》相对于《纲要》相比,更详细、更具体。其中的.教育建议更给了我们一些合理化的可以实施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二、《指南》是教师及家长的方向盘
对于教师及家长来说,《指南》是方向盘,为我们指引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它在不同领域中给予目标与要求并赋予教育建议,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某一年龄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从而看到幼儿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三、通过学习《指南》,我们要清楚
1、幼儿园教学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比如在艺术领域中《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中,很多时候往往注重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想象力与创作表现能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培养,来替代千篇一律的“教课”。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尺子
刚接触到《指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将《指南》中所列举的各项一一与我班幼儿进行对照,看看孩子现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将《指南》当做一个衡量幼儿发展能力的标尺。后来才慢慢领悟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衡量幼儿,断定幼儿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做一名研究性的教师,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明确幼儿发展方向。
总之《指南》带给我们很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指南》,充实自己理论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篇116
近日来,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收获颇丰,感触良多。「指南」使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深深体会了作为家长对孩子一生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幼儿园和家庭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才能把指南中的各项要领与方法贯彻并实施好!
「指南」中提到"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自孩子升入大班以来,班里三位老师特别重视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近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上星期班级组织了「小猪变形记」读书沙龙,孩子们自信大胆,绘声绘色的讲述着书中的.故事,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既丰富了词汇量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另外,下周末班级即将组织"走进读乐尔书屋亲子读书实践活动"这将又是一次增进亲子交流与畅游知识海洋的心灵阅读之旅,充满无限期待…通过班内多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孩子们逐渐的明白,读书可以带来快乐,读书可以给自己带来帮助,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作为家长的我也深深的感受到,在引导孩子读书方面各位老师所付出心思与努力,读书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在对孩子教育、引导和读书兴趣的培养上,还真是一门大学问。
通过学习「指南」作为孩子家长,我特别感同身受的是以下几点:一,孩子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提供安静的阅读空间,尽量不要有外界干扰,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培养自主阅读好习惯。二,每天设定睡前半小时为亲子阅读时间,一起陪孩子看图书讲故事,还可以角色扮演各种小动物对话,相信每个孩子都会特别感兴趣。三,当孩子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时,一起和孩子查阅资料,让孩子感受到图书的作用,这样可以体会到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乐趣。四,选择图书无论是书店购买还是图书馆借读,买回来的书要暂时保密,看完一本再让孩子看第二本,这样既保持新鲜感又让孩子充满着迫不及待去阅读的好奇心,这还是跟班内老师学的好办法,特别受用。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好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但可以增长常识,还能让幼儿明白做人的道理,同时也能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作为家长首先要做个热爱读书的人,增加亲子阅读时间,陪孩子一路阅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多读书, 才能让孩子视野更加开阔;只有多读书,才能让孩子的一生丰富多彩!
3 篇117
最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自学,让我受益匪浅。《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此外,《指南》还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口语的发展。语言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我们要为幼儿创造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主动与成人、同伴进行语言交流。不仅鼓励幼儿说,还要为他们多提供阅读机会和听的机会,锻炼幼儿集中听的习惯。
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与学习的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方面。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如小班的区角活动《娃娃家》的创设。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成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探索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正确的引导幼儿去自主的发现、观察和研究。不应该为了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强化灌输。我们应该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初步引导幼儿感知周围数学的存在,感受简单的数学概念。
艺术是我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应该从带领幼儿感受核心山生活中美的事物开始,让幼儿渐渐地去表现美、创造美。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理解他们表现美的行为,并适当的正确引导。
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今天的学习也让我明白幼儿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处,我们不能只根据《纲要》来指定我们的工作,《纲要》虽然比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这里,我们需要是更多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再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细致性把我们的幼儿教育办得更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创造出一片美好的天空!
3 篇118
“指南”其中“指”有指向、指引之意,“南”有南方,方向含义,指南原意指向南方,可比喻辨别正确发展方向的依据。而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的诞生,像指南针为爱孩子、渴望教育好孩子的人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在大学时经常听老师提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它也只是浅显认知,真正接触学习并让自己感受到它的魅力还是19年初,刚刚进入新环境,就要作为教师带班,很是忧虑,一起搭班的是以为资历比较深的老师,很是明白我的感受,安慰我的同时交给我一本书,便是《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好好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她给我的原话,之后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玩游戏,亦或是与幼儿相处中总会有意去思考这个阶段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个游戏目的发展孩子哪方面的领域,这个孩子与人交往或语言能力如何......之后来到新教师培训课堂、再进入一幼,深切体会到了《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我对《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南》是《纲要》的具体与拓展
提及《指南》我们就会想到《纲要》,两者都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包括各领域内的内容发展要求与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但《指南》相对于《纲要》相比,更详细、更具体。其中的教育建议更给了我们一些合理化的可以实施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二、《指南》是教师及家长的方向盘
对于教师及家长来说,《指南》是方向盘,为我们指引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它在不同领域中给予目标与要求并赋予教育建议,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某一年龄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从而看到幼儿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三、通过学习《指南》,我们要清楚:
1.幼儿园教学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比如在艺术领域中《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中,很多时候往往注重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想象力与创作表现能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培养,来替代千篇一律的“教课”。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尺子
刚接触到《指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将《指南》中所列举的各项一一与我班幼儿进行对照,看看孩子现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将《指南》当做一个衡量幼儿发展能力的标尺。后来才慢慢领悟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衡量幼儿,断定幼儿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做一名研究性的教师,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明确幼儿发展方向。
总之《指南》带给我们很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指南》,充实自己理论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篇1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学习发展目标提出了更细化、更明确的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下面我谈谈学习的一些体会:
幼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充分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强调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经验、兴趣出发,关注个体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地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内容。此部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与《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相比,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分为子领域、目标、子目标,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培养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指南》的学习,对我们老师的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关注幼儿的健康,根据教育目标创设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让孩子体格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再次,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和尊重幼儿。因为爱是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最基本的前提和需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具有适合个体发展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友好交往,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习了《指南》,老师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孩子发展的规律,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学什么,怎样做才是适合孩子发展的,也让家长意识到“小学化教学”“强迫孩子上兴趣班、特长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新家长育儿理念,共同树立科学教育孩子的思想,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家园配合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得到科学的发展。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20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更好。通过学习《指南》从中我有所领悟。知道了做为老师的我们和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而不是一味地拔苗助长。比如,现在的家长想看到的就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唱多少的`歌曲,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长处,而是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来埋怨自己的孩子哪里不足。从而家长的攀比心理害的孩子有学不完的东西,孩子最珍贵的儿童时期就这样在“学”中流失。《指南》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
《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明确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了很全面的建议,让我们知道不同阶段的孩子需要什么,他们能力的范围。这样老师了解清楚后,不仅在学习和游戏中给予支持,在孩子的操作材料上也会体现出层次,使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方向。
通过本次学习,我想在以后的教育中,还要不断的学习《指南》,将里面的内容细化,更加深入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同时也要将里面有利于家长育儿方面的内容传递给家长,树立家长正确的教育官,达到家园合作一致化,使孩子发展的更好。
3 篇121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让我知道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提升,以及努力的目标在哪里;如何进行家园共育;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进步。还深入学习并了解五大领域对幼儿的发展意义和如何开展五大领域活动。
在健康领域,幼儿身心健康的标志是: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身心健康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那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健康的要达到以下状态:
3-4岁:
体态方面:幼儿进餐有食欲,愿意睡午觉,在成人的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情绪方面:幼儿在与父母分离时能克服情绪困扰;能经常保持愉快心情,不愉快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
适应方面:幼儿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在成人的帮助下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4-5岁:
体态方面:幼儿能食欲旺盛地进餐,懂的睡眠的意义且睡眠良好;在成人的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坐、站、行走的姿势,逐渐懂得体验的意义并能积极配合。情绪方面:幼儿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分享高兴的事,不高兴时能在成人的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愿意与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不快以寻求安慰。
适应方面:幼儿能够坚持在较热或较冷的环境中进行户外活动,愿意随父母一起外出旅游,愿意到不同环境中玩,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5-6岁:
体态方面:幼儿食欲旺盛并能科学进餐,懂的睡眠的意义且睡眠良好;经常保持正确的坐、站、行走姿势;已经懂得体验的意义并能积极主动的配合。
情绪方面:幼儿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会化解自己的不快,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
适应方面:幼儿能在较冷或较热的户外环境中较长时间的活动,天气变化时很少感冒,能适应车、船等轻微的颠簸,愿意随父母一起出外旅游且适应良好。
那么根据健康领域方面的指导,在针对幼儿生活作息以及生活习惯方面就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在语言领域,在幼儿时期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尤为重要,它贯穿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那么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应该努力的为幼儿创造条件,点燃他们对文字,对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进行书面表达的愿望培养其书面表达的初步技能。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①选择适宜的文学作品,帮助幼儿感受文字的美妙。②抓住日常教育契机,激发幼儿书面表达的兴趣。③创造多种表达情境,提升幼儿书面表达能力。
阅读也是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对话、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协同合作、建构意义和分享回应。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学会管擦,敢于想象,深入理解,引起情感共鸣进而提高阅读能力,为表达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社会领域,幼儿要做到以下:
1、愿意与人交往。幼儿期是人生李成种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有些幼儿心理出现了不健康的信号。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耐心的进行引导。
2、能与同伴进行友好相处。幼儿的自我意识普遍较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以“利己”原则为先导,教师不能急于为孩子定性,因为这是他们年龄特性所决定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可以靴子怎样交往和解决问题。结合情境,让幼儿学习交往技能。
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自尊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自尊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用于面对困难,大胆探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成人要尊重信任孩子,鼓励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4、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理解和尊重他人,理解和遵守公共准则,理解社区工作和合作的重要性。
5、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知道不经别人的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能。
6、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归属感的简历需要很多条件,比如老师的真爱与尊重、鼓励与信任、接纳与共情等。
在科学领域方面,小朋友要喜欢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并且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并且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幼儿是天生的探究者,从一出生就在不断地探究周围世界,建构自己的知识。幼儿的科学探究,是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满足自己内在成长的需要。
同时还要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的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间建立联系,丰富幼儿空间方位识别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
艺术领域孩子要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创造美的环境,运用美的语言,使用美的手段,通过美育传承知识,陶冶情操。教师应该不断地有创新和突破,让孩子们感受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使艺术的美、知识的美融入孩子具有独立性、创造性、主动性的艺术表现之中。
3 篇122
通过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指南》以幼儿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而且《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家长通过学习《指南》,观察自己的孩子,可从中发现了孩子的特点,从中找出孩子的不足,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通过学习《指南》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质量。
我家宝宝今年六周岁,在XX市西楼幼儿园大七班,名叫王梓赫,小名壮壮。
比起很多家长,我或许算是个不负责任的妈妈,我没有给壮壮报这样那样的早教班、辅导班、特长班之类的。在孩子的学习上我是顺其自然的。就像是认字,我从来不强迫他非要认识多少字。除了上幼儿园之前在墙上帖了几张挂图一边认字一边认图外,只买了两本薄薄的认字书,一次只认几个字,不知不觉大概也能认了百十来个。其他的字都是来自各个方面的。
第一、故事书。从上小班开始,我每天晚上都给壮壮读故事,要求壮壮坐在我腿上,和我一起看书,我一边读一边用手指着字,读到哪儿指到哪儿看到哪儿,壮壮在听了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也认识了不少字;
第二、小班时学《弟子规》,每页要求认识四个字,都能认下来,没要求认识的,在学《弟子规》的时候,也认识了不少;中班学《三字经》也是如此;
第三、走到哪儿学到哪儿。路上的广告牌、门牌,都是字。壮壮自己也有兴趣来认,错了的字妈妈就纠正,下次遇到再认,错了再纠正,不用几次甚至一次就知道是什么字了。有时候,带壮壮走到路口,往往有很多广告牌,壮壮就不自觉地念上面的字,很多的字连我都想不到壮壮竟然都认得。并没有统计壮壮现在能认多少个字,但儿童故事书上的字,大概能认识95%左右,甚至更多,现在自己读故事,绰绰有余。通过读故事看书,壮壮还经常自己编个故事讲给大人听,还会自己编个歌词来唱给我们听。壮壮的语言能力也得到老师的夸奖:这小子真能说,我都说不过他。
壮壮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个很害羞的小朋友,在路上遇到爸爸妈妈熟识的人,让其问阿姨好伯伯好之类的话是很难说出来的,甚至还会躲在爸爸妈妈身后不肯探出头来,甚至连说“老师好”都很困难。有一日,我去送壮壮上幼儿园,一路上都教导壮壮到了幼儿园之后,要对老师说:老师好。壮壮答应得好好的。到了幼儿园之后,我问壮壮知不知道要对老师说什么,在老师怀里的壮壮点点头,但就是不肯说出那三个字,老师也鼓励壮壮说出来。壮壮对老师说:等妈妈走了之后再说。我在教室门外,一会儿就听到老师说:壮壮说了,还害羞呢,脸都红了。我在教室外没有听见哦,可见壮壮的声音太小了,但还是有进步。通过学习《指南》之后,我就经常带壮壮和朋友、同事家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和小朋友接触多了,体会到了交往的乐趣,面对大人慢慢也就不害羞了。而对现在的壮壮,我经常自问:这孩子现在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害羞呢?看到谁都不怕,都能说上话。
老人在家里,有好吃的都是留着给孩子的,老人是不舍得吃一口的,我们做父母的往往是反对老人这样做。每次吃好东西之前,我都教育壮壮:好东西先给大人吃,分完了自己再吃。开始壮壮还不太懂,说多了,做多了也就知道了。壮壮有次在家吃水果,主动给长辈分了一圈,自己剩下一个小的,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壮壮说有个小哥哥都把大的分给了哥哥,自己留小的。这就是从《三字经》里学的“融四岁,能让梨”。
有很多次老师发了新的字卡,我找出以前的字卡,和壮壮一起认,有认错不熟悉的就多认几次。认完了之后我们做表演的游戏。就是包袱剪子锤,赢了的人找一张字卡让输了的人按照词意来表演一下,效果很不错哦。不知道你家的字卡都保存好了没?第二天,壮壮还想表演,我却换了游戏。依然是包袱剪子锤,赢了的人找一张字卡让输了的人造个句子。不管造句如何,符不符合逻辑都不要打击孩子,要鼓励孩子。后期,我出个字,让壮壮来组词。有时在送壮壮去幼儿园的路上,出个字,加上一笔或者减去一笔能够变成什么字。别说复杂的字,比如:乌——鸟,大——太、犬;木——本;日——田、目、白(其实日加一笔还可以变成其他很多字,找简单的来说);月——用;王——主、玉。等等,有很多这样的字。有时候说熟了,我还得费脑筋想:壮壮认识的字中都什么字加一笔或者减一笔可以变成其他的字呢。这样的游戏可以多样化,地点时间不受限制,总之,不管什么方式,一句话: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家长和孩子对自身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孩子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升,家长在其中也受益匪浅。
3 篇123
《指南》是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是对《纲要》的细化,为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它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分别阐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征。
通过学习《指南》中的健康领域部分,我对其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健康领域中: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在细读“健康”领域环节,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成人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有那么一句话:能学会“偷懒”的老师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有时候,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孩子总想帮她做好任何事。午睡起床,老师会“三头六臂”帮助每个孩子穿衣穿鞋;小朋友入厕洗手拿杯子,老师都会一把手抓,细致到位每个孩子拴好衣服;小朋友画画做作业玩区域,老师帮忙拿蜡笔发作业本收玩具·······看似老师非常称职,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阻拦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做老师,可以适当的学会“偷懒”,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体验。与其帮助他做好每件事,不如教给他做的方法。或许,一开始孩子总是做不好,但老师一定要坚信孩子的能力,相信他们能行。
除了孩子身体方面的成长,健康中还包括孩子的心理。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幼儿期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理发育变得尤为重要。开朗、外向的孩子或许较容易受教师的关注,老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注意他的情绪变化,帮助疏导、开通。但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关注那些内向、忧郁的孩子。用自己温暖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心态,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只有心理得到释放了,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投入到班集体中。我们老师平时就要做到耳观六路、眼听八方,随时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想尽办法、使尽其招帮助孩子调控情绪,鼓励孩子积极向上。
通过学习让我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认识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幼儿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各种有益于个人、社会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树立乐观自信坚强的品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同伴友好相处,总而言之,“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全面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将为幼儿的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做一位细心的关注者,在活动中给予幼儿有效的关注、有效的培养。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都能达到能够达到的水平,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一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观、儿童观。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不断的更深入的学习,把《指南》的精神和经验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我想只有拥有经验而又懂得如何利用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同样,只有拥有教育经验而又不断反思的教师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
3 篇124
7月7日,在岳麓二幼的音乐厅中,全区幼儿教师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进行了理解与研讨,并有幸请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杨莉君教授为我们讲解。一天下来,虽然略有疲惫,但从中收获颇多,更对科学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对以后开展科学活动也多了一些想法与自信。
一直以来,科学领域是我比较犯难,也一直没有自信开展好的一个领域。首先是自己本身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对于书本中某些科学知识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就更难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说明。此外,教参书中有些操作材料并不易于准备,尤其是在班上孩子人数较多的环境下,因此,这也给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领域中有些知识比较枯燥,孩子们容易失去兴趣,有时又因为孩子们沉溺在有趣的操作中而使活动秩序混乱,因此,如何在激起孩子兴趣的同时又保证活动秩序,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东西,考验着每个幼儿老师的教学能力。
自《指南》发布以来,它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福音”,在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的同时,还告诉了我们前进的方法。对于科学领域,在《指南》上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通过对《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们的科学不是成人世界中的'常识,不是公式,更不是原理法则。它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把我们知道的去告诉孩子们,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探索,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过去的活动中,我太注重对孩子们知识的讲解,希望他们能从每个“实验”中学习到其中的知识,反而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发现与探究,更忽略了大自然这个知识的宝库。《指南》科学领域中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幼儿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在大自然中,每一个孩子都成了小小“科学家”,能发现每一片树叶的不同,能想象每一只蚂蚁的不同故事,更能冒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来,而好奇心和兴趣则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帮助孩子理解,并经常带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另外,宽松的教学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快乐地发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养成敢说敢表达的好习惯,促进师生间与同伴间的交流。
总之,我会根据《指南》中科学领域中的内容及指导原则,用行动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能力,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其的兴趣需要,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科学。将孩子们生活中的素材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科学现象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去。
3 篇125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幼儿或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学习奠定基础。它的核心是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材料,能让幼儿人人动手进行操作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记录、表达、交流试验的过程,让幼儿体验试验的乐趣。真正体现《指南》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这些强调过多字眼的意义。另外,我们还应该创设平等、民主的环境和教育氛围,也就是良好的精神环境,鼓励幼儿自信、大胆,敢于提出各种问题、敢于尝试不同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通过对《指南》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不应该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的'过程,也是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其基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为了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幼儿科学教育的这一特性是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的根本保证,也是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根本保证。在《指南》中,所有的领域目标都来源于生活与自然,如“科学探究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数学认知中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些目标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再拘泥于课堂中的“教与学”,而是鼓励教育者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自然观察、生活活动来开展学习。寓学习于生活中。如:《指南》中提到“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这些都是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总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我们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应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学。在进行操作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让幼儿去尽情探索,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幼儿,把幼儿放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
3 篇126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本次市局的领导安排引导下,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感触颇多,下面我就来讲述一下我学习后的一些体会、感悟:
《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32条)、教育建议(87条)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孩子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指南》特别强调,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要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孩子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有了《指南》的引领,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以上是我学习《指南》后的一点点体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不断地的学习,把《指南》精神逐步落实到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教育跟着《指南》的精神不断的探索、进步!也愿我们的孩子在游戏、歌声与笑语的日子里一路阳光,快乐成长!
3 篇127
通过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指南》以幼儿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而且《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家长通过学习《指南》,观察自己的孩子,可从中发现了孩子的特点,从中找出孩子的不足,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通过学习《指南》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和家庭教育质量。
我家宝宝今年六周岁,在XX市西楼幼儿园大七班,名叫王梓赫,小名壮壮。
比起很多家长,我或许算是个不负责任的妈妈,我没有给壮壮报这样那样的早教班、辅导班、特长班之类的。在孩子的学习上我是顺其自然的。就像是认字,我从来不强迫他非要认识多少字。除了上幼儿园之前在墙上帖了几张挂图一边认字一边认图外,只买了两本薄薄的认字书,一次只认几个字,不知不觉大概也能认了百十来个。其他的字都是来自各个方面的。
第一、故事书。从上小班开始,我每天晚上都给壮壮读故事,要求壮壮坐在我腿上,和我一起看书,我一边读一边用手指着字,读到哪儿指到哪儿看到哪儿,壮壮在听了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也认识了不少字;
第二、小班时学《弟子规》,每页要求认识四个字,都能认下来,没要求认识的,在学《弟子规》的时候,也认识了不少;中班学《三字经》也是如此;
第三、走到哪儿学到哪儿。路上的广告牌、门牌,都是字。壮壮自己也有兴趣来认,错了的字妈妈就纠正,下次遇到再认,错了再纠正,不用几次甚至一次就知道是什么字了。有时候,带壮壮走到路口,往往有很多广告牌,壮壮就不自觉地念上面的字,很多的字连我都想不到壮壮竟然都认得。并没有统计壮壮现在能认多少个字,但儿童故事书上的字,大概能认识95%左右,甚至更多,现在自己读故事,绰绰有余。通过读故事看书,壮壮还经常自己编个故事讲给大人听,还会自己编个歌词来唱给我们听。壮壮的语言能力也得到老师的夸奖:这小子真能说,我都说不过他。
壮壮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个很害羞的小朋友,在路上遇到爸爸妈妈熟识的人,让其问阿姨好伯伯好之类的话是很难说出来的,甚至还会躲在爸爸妈妈身后不肯探出头来,甚至连说“老师好”都很困难。有一日,我去送壮壮上幼儿园,一路上都教导壮壮到了幼儿园之后,要对老师说:老师好。壮壮答应得好好的。到了幼儿园之后,我问壮壮知不知道要对老师说什么,在老师怀里的壮壮点点头,但就是不肯说出那三个字,老师也鼓励壮壮说出来。壮壮对老师说:等妈妈走了之后再说。我在教室门外,一会儿就听到老师说:壮壮说了,还害羞呢,脸都红了。我在教室外没有听见哦,可见壮壮的声音太小了,但还是有进步。通过学习《指南》之后,我就经常带壮壮和朋友、同事家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和小朋友接触多了,体会到了交往的乐趣,面对大人慢慢也就不害羞了。而对现在的壮壮,我经常自问:这孩子现在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害羞呢?看到谁都不怕,都能说上话。
老人在家里,有好吃的都是留着给孩子的,老人是不舍得吃一口的,我们做父母的往往是反对老人这样做。每次吃好东西之前,我都教育壮壮:好东西先给大人吃,分完了自己再吃。开始壮壮还不太懂,说多了,做多了也就知道了。壮壮有次在家吃水果,主动给长辈分了一圈,自己剩下一个小的,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壮壮说有个小哥哥都把大的分给了哥哥,自己留小的。这就是从《三字经》里学的“融四岁,能让梨”。
有很多次老师发了新的字卡,我找出以前的字卡,和壮壮一起认,有认错不熟悉的就多认几次。认完了之后我们做表演的游戏。就是包袱剪子锤,赢了的'人找一张字卡让输了的人按照词意来表演一下,效果很不错哦。不知道你家的字卡都保存好了没?第二天,壮壮还想表演,我却换了游戏。依然是包袱剪子锤,赢了的人找一张字卡让输了的人造个句子。不管造句如何,符不符合逻辑都不要打击孩子,要鼓励孩子。后期,我出个字,让壮壮来组词。有时在送壮壮去幼儿园的路上,出个字,加上一笔或者减去一笔能够变成什么字。别说复杂的字,比如:乌——鸟,大——太、犬;木——本;日——田、目、白(其实日加一笔还可以变成其他很多字,找简单的来说);月——用;王——主、玉。等等,有很多这样的字。有时候说熟了,我还得费脑筋想:壮壮认识的字中都什么字加一笔或者减一笔可以变成其他的字呢。这样的游戏可以多样化,地点时间不受限制,总之,不管什么方式,一句话: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家长和孩子对自身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提高,孩子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升,家长在其中也受益匪浅。
3 篇128
暑假前,聆听了王老师关于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彩讲座,讲座后我将《指南》打印装订起来,利用假期的空余时间细细地翻看、品读了一番,在阅读过程中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的同时,总结了以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指南》是一本师幼共同的“成长册”
正如《指南》的“说明”中所说,《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指南》中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的确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有些语句虽然意义相近,但是在数字或言语上的界定却更加详细规范了,如在动作发展中规定3~4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4~5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5~6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这些小小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却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的,正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水平能力发展差异,而也正是这些小小数字上的差异,让我们教师对于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有了更好的参考数值,让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二、《指南》是一本详实温馨的“备忘录”
《指南》中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个领域中的教育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等等,这些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且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但这些建议却一点也不显得多余或杂乱,每一条都是工作中着实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非常强。有了这本“备忘录”中的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落实实践行为,做更详细的指引。
三、《指南》是一本强调自主探索的“经验集”
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同时也更强调“自主”二字。如“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支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要想摆脱“填鸭式”的教育,想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相信在《指南》中就能够找到答案。
或许我对《指南》的解读还不够深入,还比较片面,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3 篇129
游车在高速上快速行驶着,虽然人还在车子上,可是我的心早已飘到茶园去了。
过了不久,茶园到了。刚一进门便闻到了一股茶叶的清香。茶园依旧是那个茶园,只不过一切器材都是新的,那里墙上的漆也重涂了,两根榕树更加茂盛好看。
我们准备去茶园了,各组组长都去领了大竹篓子,我们排着一条长队,整整齐齐地进入了茶园。一进入茶园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棵棵不及膝盖高的茶树,虽然看起来是像一排一排的草丛,但是从底下看就会知道,这一排草丛是由一颗一颗的茶树组成的。
停下来,深深吸了一口气,老师说茶叶一般是两片叶子中间会有一片嫩芽,带队老师让我们分头行动。我们这组人都往上面走去,高处有美景,高处好观景。从我们这边望去,那里简直翠绿的像一块绿色的翡翠,那一条条河和一座座房子,就如同翡翠里的波纹,我看到很多人的篓子里已经有好多了,我赶紧指挥我的组员们一起摘茶叶。我伸出手来,组员们一起采茶叶。我伸出手来,找到老师讲的一样茶叶摘下来。我们一边在茶叶里追追赶赶,一边采茶叶。
玩了古人相互敬茶的时候的礼节:男生左在前,女生右手在在前,我们八个数学组长去给李老师轮流敬完。
午餐过后,我们六一班。五三班。五四班。三个班比赛,看哪个班唱歌唱的好,我们口号本来是先干五三班,再干五四班。可是在队长劝阻下,就把这两句话给删除了,我们唱的是《小小少年》由队长开头,从五年级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嘲笑我们幼稚,最后我们赢了,这是他们想不到的。
制茶的时候,我根本看不到,就听到了一切声音。我听到老师说:制茶的第一步采摘茶叶,第二步将茶叶放在筐里来回摆动,第三步我要茶叶放入锅中揉搓几下,第四步把茶叶滤干,茶叶就做好了。
到了下午两点多,我们上了车。我望着这些充满生机的茶园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3 篇130
上月中旬,我园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后,让我更清楚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首先,《指南》关注教师的操作性。相比较《纲要》来讲,《指南》更加具体、细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仅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横向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展开。而且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这样细致地纵向深入,让我们一线的老师在实施各领域教学时,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读《指南》,指导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其次,《指南》关注幼儿学习的可发展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兴趣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持续发展品格的培养。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让我回想到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把我们的“未来之星”打造好,让他们更加闪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有了《指南》的引领,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3 篇131
它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学习《指南》后,让我获益匪浅,但是也更加感到肩负重任。如何让《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快乐地成长,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能够让幼儿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体验快乐的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仍然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难题。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整个《指南》的内容结构,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分别阐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征。下面我就自已学习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在各个年龄段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每一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观、儿童观。
二、“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自由活动中的交流往往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晨间活动中利用孩子自主建构的时间,老师来到孩子们中间,听听他们谈论的话题、了解疑惑和感兴趣的话题。除了自由活动交谈机会,在集体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活动中多听取孩子的想法的意见,尽可能多的创造幼儿交流表达的机会。
《指南》中强调坚持三项原则: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想更高发展,按照自身的发展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衡量所有的幼儿。
《指南》中更强调“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当今世界的儿童教育中,越来越多的`社会、老师、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学习品质视作儿童入学准备与持续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的领域。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才是我们教育任务的核心。
通过学习《指南》,让我领会到教学实践要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和客观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和个体差世,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各领域的学习目标融合在一日生活中,避免小学化倾向,保护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对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五大领域: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社会。通过学习《指南》,让我进一步知道了,在健康方面,要着重关注幼儿身心状况,动作发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方面,要注重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和数学认识;在艺术方面,要注重培养幼儿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的培养;在语言方面,要注重幼儿倾听、表达和阅读培养;在社会方面,要注重幼儿的是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让我更明确了各领域中教学目的及任务,从而更好的入手为教育教学做准备,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更好的发展,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对比《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指南》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目标分为子领域、子目标,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改变自己的态度,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把我们的“未来之星”打造好,让他们更加闪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有了《指南》的引领,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既然选择幼教,我们就应该热爱这个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责任心。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相信幼教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3 篇132
今晚听了专家老师的讲座,真的是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且发展得更好呢?通过学习《指南》从中我有所领悟。
一、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幼儿需要身心全面发展,不应片面的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严禁“拔苗助长”;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我们要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为幼儿提供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宜的锻炼来保证健康的体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尤其注意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及阅读理解能力。
四、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使幼儿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并喜欢适应群体生活,培养幼儿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懂得关心尊重他人。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的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力,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并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出来。
作为家长,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如《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不能不讲方法地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发展孩子有特质的一面,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和幼儿园老师一道让孩子能够真正得到健康、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13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以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并且体现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它就像“指南针”为教师指引了教育教学的方向。通过学习并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指南》社会领域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一些自己思考。
幼儿社会性是在游戏、观察、学习、模仿、体验中发展起来的。它不像语言,美术、音乐通过一节活动就可学会一首儿歌、画一幅画或学会唱一首歌,它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幼儿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体会交往的乐趣。如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们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当幼儿与同伴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试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式解决等;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在幼儿日常的各种活动中,我觉得角色游戏是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教育途径之一。一方面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最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语言等能反映幼儿已有的社会认识、社会经验。角色游戏中的每个主题都好似一个“小社会”,每个幼儿在这个“小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体验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责、情感。在这过程中幼儿之间会发生各种矛盾冲突,遇到各种困难,还经常与同伴发生争吵,他们需要尝试、学习如何协商,如何解决,如何分享,而教师则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以促进了幼儿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首先,角色游戏能增进幼儿对人际间的关系了解。
比如小班初期的角色游戏娃娃家,幼儿在游戏中各自扮演着爸爸、妈妈、姐姐,在游戏中他们都是各玩各的彼此之间没有交流、没有交往;还时常为了争抢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但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的逐步积累、丰富,他们突破了自我中心局限逐渐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从游戏中发现自我发现他人,继而再将自我和他人区别开来,增进幼儿对人际间的关系了解。
其次,角色游戏能帮助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并且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规则。
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老师提供的游戏场景,创设的游戏情节,模拟成人的语言、行为来反映他们眼中的社会,游戏使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熟悉社会。例如在玩公共汽车的游戏时,幼儿知道上车要排队,不拥挤,在公共汽车上要给老人、残疾人、孕妇、抱小孩的让座,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又如幼儿在扮演交通警察的过程中,可以使幼儿了解交通警察的作用,没有了交通警察会怎样,还可以使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人行道等等。幼儿在游戏时通过扮演角色,履行角色职责,遵守游戏规则,在自己的亲身体会中加深了规则意识,继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做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所以通过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增强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规则意识,也发展和加强幼儿服从集体的意识,对于他们将来学习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大有益处的。
再次,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和交往环境,比如小超市游戏的收银员要和顾客打交道,小医院中医生既要和病人打交道,又要和护士交往。记得有一次在小舞台游戏中,辰辰和若男为了表演节目而争抢话筒,互不相让,这时在一边的“节目主持人”子皓说:“那辰辰唱歌,若男跳舞吧”。一场争执由此解决了。在游戏中节目主持人既要主持好节目,又要和表演者、小观众们打好交道,还要维持秩序,这就需要幼儿具有一些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在角色游戏中发现问题时,幼儿要学着如何参加游戏,为同伴接受;如何共同商讨分配角色;如何与游戏伙伴相互配合,友好相处,如何合理解决游戏中的纠纷、冲突等等,这样幼儿能够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社会交往技能,使他们从小在面对问题时不害怕、能动脑筋主动寻求方法解决。这些都为他们将来踏上社会后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一些基础。
以上这些是我通过学习后自己对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的一些看法,虽然我觉得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其他的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也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途径。
3 篇134
11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由大理州组织的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认真聆听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培训,回到工作岗位,默默反思,感受颇深。以下是我聆听后的一些感想:
首先,《指南》关注教师的操作性。相比较《纲要》来讲,《指南》更加具体、细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仅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横向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展开。而且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这样细致地纵向深入,让我们一线的老师在实施各领域教学时,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读《指南》,指导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其次,《指南》关注幼儿学习的可发展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兴趣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持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辅导教师从《指南》的概述部分对指南的历史背景、以及《指南》的定位和如何理解《指南》作了详细的讲解,其中对如何理解指南提出了《指南》的性质、导向、怎么导和指南与纲要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纲要是针对幼儿园的,《指南》里包括教师、家长、社会相关方面的,纲要是宏观的,内容广泛,除了学习内容还有幼儿园的管理、评价等,学习与发展只是幼儿园工作的部分内容。指南是微观的,在学习目标、内容,教育建议具体操作性强,指南不能简单看成是纲要的细化。
《指南》提出了每个阶段幼儿应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老师遇到的所有孩子不是都能同时达到同一个水平。在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部分孩子明显高出或低于应有的发展水平。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允许孩子存在这种差异,耐心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鼓励、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培训,让我更了解幼儿的心声,有位名师说:“不管是上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基础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所以培养幼儿的常规很重要。让我回想到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以往我们会结合《纲要》中的内容实施教育教学,但是由于我们对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知识技能发展没有深入的了解,总是寻找不到适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各个领域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定位更是尤显困难,所以在本次学习培训中辅导教师详细的介绍了《指南》中每个领域的细分目标和内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现进行相关的举例说明,她在解读《指南》中还融入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独特见解,让我对3-6岁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了全新的认知!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我进一步了解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等。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新的篇章。
3 篇135
“指南”其中“指”有指向、指引之意,“南”有南方,方向含义,指南原意指向南方,可比喻辨别正确发展方向的依据。而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的诞生,像指南针为爱孩子、渴望教育好孩子的人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在大学时经常听老师提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它也只是浅显认知,真正接触学习并让自己感受到它的魅力还是19年初,刚刚进入新环境,就要作为教师带班,很是忧虑,一起搭班的是以为资历比较深的老师,很是明白我的感受,安慰我的同时交给我一本书,便是《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好好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她给我的原话,之后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玩游戏,亦或是与幼儿相处中总会有意去思考这个阶段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个游戏目的发展孩子哪方面的领域,这个孩子与人交往或语言能力如何......之后来到新教师培训课堂、再进入一幼,深切体会到了《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我对《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南》是《纲要》的具体与拓展
提及《指南》我们就会想到《纲要》,两者都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包括各领域内的内容发展要求与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但《指南》相对于《纲要》相比,更详细、更具体。其中的教育建议更给了我们一些合理化的可以实施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二、《指南》是教师及家长的方向盘
对于教师及家长来说,《指南》是方向盘,为我们指引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它在不同领域中给予目标与要求并赋予教育建议,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某一年龄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从而看到幼儿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三、通过学习《指南》,我们要清楚:
1.幼儿园教学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比如在艺术领域中《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中,很多时候往往注重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想象力与创作表现能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培养,来替代千篇一律的“教课”。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尺子
刚接触到《指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将《指南》中所列举的各项一一与我班幼儿进行对照,看看孩子现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将《指南》当做一个衡量幼儿发展能力的标尺。后来才慢慢领悟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衡量幼儿,断定幼儿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做一名研究性的教师,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明确幼儿发展方向。
总之《指南》带给我们很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指南》,充实自己理论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篇136
结合园本研修活动,再次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感触更深。指南细致周到的从家庭、幼儿园、社区出发,帮助了我们一线老师梳理了自己在园组织一日活动的要求及注意的细节。
以往幼儿教育总是以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作为了重点,使得幼儿园教育总是不时的具有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而《指南》犹如指南针为迷茫的我们指明方向,在每个具体目标后提出了适宜的具有指导性的建议,指出了我们一日活动的注意点,有利于我们组织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对照指南我们了解自己所带年龄班的孩子哪方面发展适宜,哪方面是滞后的需要多加强引导的,哪方面是好的,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感触最深是观摩了中班组的一课三研《小小超市送货员》。一备课老师的目标制定的很宽泛,对已中班孩子来说快跑多少米比较适宜,所以一备时老师对具体目标没有明确,使得活动准备的场地距离布置的很短。在认真学习了指南提出的指标后,我们重新调整了目标,同时结合目标,重新布置场地等,让孩子们尽可能的技能达到做大程度的练习。
抛砖引玉,在自己执教了小班组的'一课三研活动《拖拉玩具来追我》,对小班孩子如何利用自制体育玩具进行集体教学,进一步思考了自制体育玩具如何玩,如何发展技能,发展怎样的技能,并在活动中技能得到做大程度练习,也明确了小班健康活动如何发展技能多样性。指南适宜的提出了以孩子的健康的重要。以往的纲要也提出了保护孩子的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但指南更具体深入的提出了在园如何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指南在注重幼儿体能发展的同时,更注重了其他的资源的渗透。
指南体现了一日生活节课程的理念。如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事无巨细,指南从幼儿的生活学习各个环节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让老师更关注、重视幼儿的保育工作。
指南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总是急,急于将故事、歌曲、数数等内容通过短短十几分钟统统教给孩子,当有些孩子没掌握时,老师便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于是分贝不由自主的提高了、脸色也越来越严肃,于是区角游戏变成了老师补差的场所,如此恶性循环,这些发展较慢的孩子便会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畏惧,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了幼儿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蹲下身子,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要了解这个年龄斑孩子的发展水平,可能孩子的表述还不够完整,其他小朋友都会了只有他还不会,不要急,孩子就是孩子,当你的脚步快于孩子的脚步,孩子会跟不上来,
要放慢脚步慢慢带领他,帮助她得到合理的发展。
指南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指南提出了应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其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有些孩子养成了养尊处优、自我为中心,将家长对自己的的爱是理所当然,而忽略了自己对长辈对身边其他人的尊重。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孩子,去倾听他们的内心后,有立场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不迎合家长和幼儿,而是积极和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理解,同时对孩子的行为要求作出立场适宜的回应。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受保护的权力,作为教师既是老师更是妈妈,只有从心里爱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才能在幼儿园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3 篇137
“指南”其中“指”有指向、指引之意,“南”有南方,方向含义,指南原意指向南方,可比喻辨别正确发展方向的依据。而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的诞生,像指南针为爱孩子、渴望教育好孩子的人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在大学时经常听老师提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它也只是浅显认知,真正接触学习并让自己感受到它的魅力还是19年初,刚刚进入新环境,就要作为教师带班,很是忧虑,一起搭班的是以为资历比较深的老师,很是明白我的感受,安慰我的同时交给我一本书,便是《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好好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收获,这是她给我的原话,之后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玩游戏,亦或是与幼儿相处中总会有意去思考这个阶段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个游戏目的发展孩子哪方面的领域,这个孩子与人交往或语言能力如何......之后来到新教师培训课堂、再进入一幼,深切体会到了《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我对《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南》是《纲要》的具体与拓展
提及《指南》我们就会想到《纲要》,两者都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包括各领域内的内容发展要求与目标以及教育建议。但《指南》相对于《纲要》相比,更详细、更具体。其中的教育建议更给了我们一些合理化的可以实施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二、《指南》是教师及家长的方向盘
对于教师及家长来说,《指南》是方向盘,为我们指引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它在不同领域中给予目标与要求并赋予教育建议,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某一年龄阶段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从而看到幼儿教育发展的可能性。
三、通过学习《指南》,我们要清楚:
1.幼儿园教学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比如在艺术领域中《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绘画教学中,很多时候往往注重幼儿绘画的技能。如怎样画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大大抹杀了幼儿对艺术想象力与创作表现能力。所以,在今后我们应该更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培养,来替代千篇一律的“教课”。
2.《指南》不是衡量幼儿的尺子
刚接触到《指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将《指南》中所列举的各项一一与我班幼儿进行对照,看看孩子现在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将《指南》当做一个衡量幼儿发展能力的标尺。后来才慢慢领悟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衡量幼儿,断定幼儿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做一名研究性的教师,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明确幼儿发展方向。
总之《指南》带给我们很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指南》,充实自己理论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 篇138
大家晚上好。受邱老师的委托,让我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与感受,我很荣幸。这部《指南》是中国教育部于20xx年10月15日发布的,总共有两万多字。据网上报道,《指南》的制定开始于20xx年,专家组分析比较13个国家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用几年时间广泛征求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测查对象。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意见,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想,这份《指南》应该是集合了学前教育专家、育儿专家、社会学专家、儿科医学专家、资深幼儿园老师、家长还有孩子的集体智慧,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殷切期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指南》内容。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丽的种子”这是《指南》中艺术领域开篇的一句话。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去呵护“那颗美丽的种子”,都希望他绽放最艳丽的花朵,于是,我们给予了孩子自认为“最精心的呵护”、“最全面的培养”,但这真正是孩子们需要的吗?
有一些家长经常会夸自己的孩子会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唐诗、会说几句英语就以为是很了不起了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现在,有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那些所谓的会背的唐诗宋词、ABCD,将不再是孩子“能干、真棒”的标志。《指南》里列举了很多实用的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非常值得一读。与我们的实际做法对照一下,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我对几条我认为值得提倡的建议,谈一下个人看法:
例如:
1、建议: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在社会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需要家长们提起万分的精神,如今,养儿不易,保护孩子更不易。这就需要我们交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告诉孩子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我想基本上的家长多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家主要采取模拟情境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孩子在情境中愉快的记住了所要记住的内容也让孩子在模拟中真实体验遇到意外情况该如何应对。
2、建议: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
这一点,我双手赞成。有一次我的孩子因为没洗手想立刻吃到好吃的,撒谎说洗手了。被我发现后,我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打他。我面对他,让他看着我的眼睛,然后告诉他说:撒谎是世界上最最最可耻的行为,是坏人才做的事。晚上睡觉前又给他讲了“狼来了”的故事,给他讲了说谎的后果(被狼吃了)。至今,他一次也没有撒谎过。
3、建议: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带孩子去室内游乐园,或者是超市内的游乐场所。那种封闭的环境,空气质量并不好,清洁卫生工作也做的很不到位,疾病的传播很难避免。所以,我认为多带孩子去公园,去野餐、去采摘、去春游、去农村体验生活,多接触大自然,多呼吸有氧空气,多感受自由自在,比什么都强。4、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从这些教育建议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幼儿的'教育注重在生活中去渗透。无论是数学,还是语言文字。比如:我经常和孩子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等,到超市时,让孩子认认商品的价签;看天气预报时,告诉孩子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看时间时,告诉孩子钟表上的数表明时间的早晚;吃饭时,在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让孩子发现碗和勺多少的不同。吃水果时,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家里来客人时,有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个杯子,问问孩子还需要几个杯子等。带孩子散步时,我也经常让孩子读读广告上的字,以提高他的认字能力。
还有一些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等等,每一个都很详细、具体,与其说《指南》是是写给教育者的,不如说更多的是写给家长的,因为教育决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真正有效的教育更需要家园携手,合作共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但往往我们不懂得专业的幼儿教育,而是凭借个人经验、传统做法、或是一些从书本上学到的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更多时间是在摸索,《指南》中的每一方面、每一条建议都是非常具体,详细的,对于我们这些不够专业的家长来说,可操作性非常强,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与发展目标”清晰的了解到孩子每一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可以按照每个阶段的“教育建议”来辅导孩子,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给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与培养。
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并学习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之前我还跟邱老师说,学习了《指南》我都不好意思说了,自己的教育和《指南》相距甚远,做得太不够。《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而不是硬性规定),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了详细的指引。
虽然,我的孩子离指南的目标和建议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相信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在《指南》的指引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会日益向着明亮那方远行,也会为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乃至人生理想,打造牢固的基础。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孩子的专业老师和家长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3 篇139
非常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全员培训,也感谢教育部门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全员学习的机会,这次的培训充实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幼儿教师在幼儿学习生活中起到的重要性。在老师的讲座中了解幼儿一日常规的要求,内容非常详细,分别对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班级管理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指导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指导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家长关系,与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在一天的活动中非常重要。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体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合理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幼儿不同于小学,自我保护能力差。幼儿阶段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作为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要给幼儿母爱般的关怀,幼儿教师要有敬业、爱业、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幼儿的应该是最美好、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加强自己的素养,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3 篇140
最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自学,让我受益匪浅。《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此外,《指南》还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口语的发展。语言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我们要为幼儿创造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主动与成人、同伴进行语言交流。不仅鼓励幼儿说,还要为他们多提供阅读机会和听的机会,锻炼幼儿集中听的习惯。
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与学习的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方面。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如小班的区角活动《娃娃家》的创设。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成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探索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正确的引导幼儿去自主的发现、观察和研究。不应该为了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强化灌输。我们应该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初步引导幼儿感知周围数学的存在,感受简单的数学概念。
艺术是我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应该从带领幼儿感受核心山生活中美的事物开始,让幼儿渐渐地去表现美、创造美。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理解他们表现美的行为,并适当的正确引导。
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今天的学习也让我明白幼儿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处,我们不能只根据《纲要》来指定我们的工作,《纲要》虽然比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这里,我们需要是更多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再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细致性把我们的幼儿教育办得更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创造出一片美好的天空!
3 篇141
工作之余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指南》中所提到的种种都对我接下来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原先只以为幼儿教育之切合《纲要》就能很完美了。而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幼儿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处,我们不能只根据《纲要》来指定我们的工作,《纲要》虽然比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这里,我们需要是更多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再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细致性把我们的幼儿教育办得更好,《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现在,我就语言领域谈谈我的体会: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看了语言领域的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
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 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142
结合园本研修活动,再次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感触更深。指南细致周到的从家庭、幼儿园、社区出发,帮助了我们一线老师梳理了自己在园组织一日活动的要求及注意的细节。
以往幼儿教育总是以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作为了重点,使得幼儿园教育总是不时的具有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而《指南》犹如指南针为迷茫的我们指明方向,在每个具体目标后提出了适宜的具有指导性的建议,指出了我们一日活动的注意点,有利于我们组织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对照指南我们了解自己所带年龄班的孩子哪方面发展适宜,哪方面是滞后的需要多加强引导的,哪方面是好的,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感触最深是观摩了中班组的一课三研《小小超市送货员》。一备课老师的目标制定的很宽泛,对已中班孩子来说快跑多少米比较适宜,所以一备时老师对具体目标没有明确,使得活动准备的场地距离布置的很短。在认真学习了指南提出的指标后,我们重新调整了目标,同时结合目标,重新布置场地等,让孩子们尽可能的技能达到做大程度的练习。
抛砖引玉,在自己执教了小班组的一课三研活动《拖拉玩具来追我》,对小班孩子如何利用自制体育玩具进行集体教学,进一步思考了自制体育玩具如何玩,如何发展技能,发展怎样的技能,并在活动中技能得到做大程度练习,也明确了小班健康活动如何发展技能多样性。指南适宜的提出了以孩子的健康的重要。以往的纲要也提出了保护孩子的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但指南更具体深入的提出了在园如何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指南在注重幼儿体能发展的同时,更注重了其他的资源的渗透。
指南体现了一日生活节课程的理念。如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事无巨细,指南从幼儿的生活学习各个环节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让老师更关注、重视幼儿的保育工作。
指南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总是急,急于将故事、歌曲、数数等内容通过短短十几分钟统统教给孩子,当有些孩子没掌握时,老师便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于是分贝不由自主的提高了、脸色也越来越严肃,于是区角游戏变成了老师补差的场所,如此恶性循环,这些发展较慢的孩子便会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畏惧,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了幼儿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蹲下身子,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要了解这个年龄斑孩子的发展水平,可能孩子的表述还不够完整,其他小朋友都会了只有他还不会,不要急,孩子就是孩子,当你的脚步快于孩子的脚步,孩子会跟不上来,
要放慢脚步慢慢带领他,帮助她得到合理的发展。
指南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指南提出了应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其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有些孩子养成了养尊处优、自我为中心,将家长对自己的的爱是理所当然,而忽略了自己对长辈对身边其他人的尊重。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孩子,去倾听他们的内心后,有立场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不迎合家长和幼儿,而是积极和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理解,同时对孩子的行为要求作出立场适宜的回应。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受保护的权力,作为教师既是老师更是妈妈,只有从心里爱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才能在幼儿园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3 篇143
近日,我聆听了来自深圳市教科院教研员刘华教授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讲座,经过刘老师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指南》的最终形成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我们的珍惜,更是我们幼儿教师们的“指路明灯”。通过学习《指南》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真正像幼儿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也感受到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热心去培养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们要为他们的一生打好基础。
聆听了刘教授关于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讲座后,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总结了以下体会:
《指南》是一本师幼家长共用的“指路明灯”。它的目的和意义是从保护儿童权利出发,强调教育平等,帮助所有的儿童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的准备。为幼儿园教育提供细致的专业参考,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机构的质量,也为幼儿园家长理清儿童成长的基本参照,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指导并约束成人教育行为,增进全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准备认识,并深入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是儿童幸福成长的福音——《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真正像幼儿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刘教授的讲解中,我们还观看了视频——“老师如何组织晨间谈话”。晨谈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一个过渡性较强的环节,具有特殊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能帮助幼儿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所以“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首要问题是避免“跑题”现象。谈话往往有中心话题,参与谈话者在这个范围内交流,这是谈话的最基本的思路及其方法。三岁以后的幼儿,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减少,社会性语言逐步增加,但是他们仍然需要通过学习来摆脱谈话“天马行空”的状况。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我们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我们更快更好的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3 篇144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幼儿或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学习奠定基础。它的核心是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材料,能让幼儿人人动手进行操作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记录、表达、交流试验的过程,让幼儿体验试验的乐趣。真正体现《指南》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这些强调过多字眼的意义。另外,我们还应该创设平等、民主的环境和教育氛围,也就是良好的精神环境,鼓励幼儿自信、大胆,敢于提出各种问题、敢于尝试不同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通过对《指南》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不应该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的过程,也是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其基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为了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幼儿科学教育的这一特性是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的根本保证,也是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根本保证。在《指南》中,所有的领域目标都来源于生活与自然,如“科学探究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数学认知中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些目标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再拘泥于课堂中的“教与学”,而是鼓励教育者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自然观察、生活活动来开展学习。寓学习于生活中。如:《指南》中提到“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这些都是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总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我们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应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学。在进行操作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让幼儿去尽情探索,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幼儿,把幼儿放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
3 篇14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学习发展目标提出了更细化、更明确的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下面我谈谈学习的一些体会:
幼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充分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强调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的内容要从幼儿经验、兴趣出发,关注个体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地评价孩子的发展等等内容。此部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与《纲要》里面的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相比,提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目标。每个领域分为子领域、目标、子目标,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老师怎么教提出了要求。后面还提出教育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指南》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培养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发展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指南》的学习,对我们老师的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关注幼儿的健康,根据教育目标创设适合幼儿身体发展的游戏,让孩子体格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再次,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平等对待和尊重幼儿。因为爱是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最基本的前提和需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具有适合个体发展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操作、探索和与人友好交往,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习了《指南》,老师可以帮助家长了解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孩子发展的规律,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学什么,怎样做才是适合孩子发展的,也让家长意识到“小学化教学”“强迫孩子上兴趣班、特长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新家长育儿理念,共同树立科学教育孩子的思想,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家园配合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得到科学的发展。
有了《指南》,接下来我会更深入学习,以专业的知识、灵活的反应,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成标尺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46
在全国上下幼儿教师掀起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的热潮时,我也曾打开书籍认真学习过。为认真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教师实施《指南》的能力,满足幼儿“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需要。当镇江市首届《指南》专题培训暨《指南》实验区(园)启动仪式在我市外国语小学报告厅举行得消息传入我耳边的时候,我投去了羡慕的目光,那刻发自内心想亲耳目睹现场的学习。当11月15日,我很荣幸被安排参加这样的活动时,内心十分激动。那天我聆听了来自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刘华,关于《指南》的专题讲座,这样一次近距离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刘教研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三大文件中展开了叙说,让我了解到《指南》基本结构、《指南》核心思想、幼儿园课程要素、发展领域和学习领域、总体学习环境、三大文件关系等;理解了具体学习区域的要求、一日生活安排、教学策略、交流和语言、艺术和创造性表现等。
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刘教研在一日生活安排中谈到的晨谈和区域,从他给我们播放的那段晨谈安排视频中,体现出了一日生活安排的重要性,看到了一日生活安排中各项活动分类,晨谈中看到了在活动中渗透的教育目标与内容,不同年龄老师是如何考虑晨谈内容的。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每天晨谈中的约定:每天游戏的规则、大家做的事情、行为习惯的要求。
安排区域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确进区做什么,区域游戏后带孩子回忆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我觉得这样的回忆比起我们以前的建议评价更有艺术,这样的回忆给了孩子自己的总结,提高了孩子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同时我还学到了晨谈中除了集中幼儿进行简单点名,我们还可以做到刘教研的四要素:
1、打招呼;
2、分享相关信息;
3、开展简单的集体活动;
4、今天相关的.信息、事情(如:天气、日期、值日生安排、区域活动安排、自选活动等)。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会渗透这样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渗透这样的晨谈理念。
令我不解的是,刘教研在讲座中谈学习领域与主题、区域、活动,他提倡用黑板,学会用黑板,给孩子文字符号、书写的印象。鼓励我们当孩子接触到某个文字的时候,大大的用书写的方式在黑板上展示字。可是我们不是一直都要求幼儿园杜绝小学化的教育,这样的观点我该如何理解呢?一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每次的学习都是给自己一次知识积累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我想通过一次次的学习、总结,一定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自身业务能力。
3 篇147
这学期,我再次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建议。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我们在制订各学科计划时,把有关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有关科目中。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灵活地对幼儿渗透环境教育。如在音乐活动教学歌曲《春天来了》时,让幼儿充分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幼儿热爱绿色,保护绿色的情感;在欣赏歌曲《小青蛙,你唱吧》时,对幼儿渗透了小青蛙捉害虫功劳大的教育,激发幼儿保护有益动物的愿望,引导幼儿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给人舒适,悦耳动听的感受;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画出《大森林》、《海底世界》、《亲亲大自然》等童趣溢然的画面。在美术活动与手工制作时,提醒幼儿纸张双面利用,并与幼儿一起回收废纸。在体育游戏“种小树”中,让幼儿了解树的作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愿望。只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地在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就会使幼儿受益匪浅。
二、从幼儿兴趣、经验出发,创设育人环境。
1、创设有主题特色性的主题墙。
我们在设计主题墙时,坚持以鲜明的格调,有整体的布局,并与主题相结合,将主题内容呈现出来,构筑新知识。如:在“秋天多美丽”这一主题中,所制作的背景是幼儿常见的枫叶、一串红,画面的手工制作也是幼儿熟悉的菊花等。当幼儿看到这主题时,结合自己以往已有的经验,不用老师多说,也就大致了解“秋天”的含义了。当然内容一层不变也是不行的,在难度上要随主题的更进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样的主题,增加难度,采用了以感官为依据划分单元主题的方法。设置了“秋天”——我《看到……》、《听到……》、《尝到……》、《感觉到……》几个板块的内容,并分别用眼睛、嘴巴等最直观的图案来设置单元小标题,将这些全部张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与“它们”对话,这样对秋天的认识形象的升华了。
2、创设以人为本的活动区。
由于活动区多数是自选活动,所以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或活动特点设置,突出自己鲜明的特色。选择材料也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能力、生活经验而定。如:科学发现区里,铁块与木块的数量形成对比,直观形象,适宜小班幼儿;磁铁为什么会吸铁的东西?不能吸木制的东西?了解磁铁有正负极之说,适宜大班幼儿。还可以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材料,如:瓶子、珠子、图片、树叶、纽扣、纸盒等等,孩子们不厌其烦的主动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小东西,在孩子们眼中,它们无一不是宝贝,通过创意和遐想就会变化无穷,把活动区装点得富有童趣,充满了艺术气息。孩子们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每天做做玩玩,活动区变成了孩子们的创造乐园,独特的作品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当然,环境要跟着幼儿的需要而变化,根据主题的需要而变化。因此要经常更换材料、更换活动区、更换活动形式。
3、创设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展示台
活动后的延伸活动,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有时老师甚至是一语带过,其实在延伸活动中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时给幼儿创设一个知识展示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将活动中学到的本领一一呈现,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创设不同学习的平台。我们还可以把孩子们的绘画,语言(幼儿口述,家长记录)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张贴在墙面上,既填补了墙面的空白,也反映了不同阶段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把发生在家里和身边的故事带到教室,并在墙壁上展示出来,这肯定就是孩子们的兴奋点,在这里有他们喜欢讨论的话题,有他们爱玩的东西,有他们爱吃的东西……真正把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展现出来了。
三、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摇篮,创设和利用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全体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有力措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的创设,在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个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会“唱歌”,让幼儿与环境“对话”。
以上就是我学习《指南》——丰富的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的一些心得体会,让我对这方面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也认识到了应该怎样更好的去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接下去我还是会努力的不断学习《指南》,将《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3 篇148
首先感谢老师和我们家长一起分享了这么好的《指南》,我觉得《指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很全面和仔细,现在很多书籍、报刊杂志、网络上都有很多育儿的文章,但都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我以前也喜欢看这种文章,但是看多了反而把自己弄晕,觉得无所适从,结果还是基本上照着自己的育儿思路来。
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逼着学这学那,每到双休日比平时还忙,孩子出了门找不到小伙伴玩耍,小区里找不到3岁以上的小朋友,原因就是去各种辅导班了,我真觉得有点悲哀,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爱因斯坦和朗朗之类的天才的,确实是拔苗助长。孔子在几千年就提出过要因材施教,实为至理名言。可能每个家长都说这都是环境逼迫的,别人家的都在学,我们怎么能落后?再加上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让大家一起趋之如骛,但始作俑者确是我们每个家长。我建议大家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特点,我们的任务是诱导加引导,千万不能和别人攀比。
我们现在家长几乎都是上班族,上班很忙,忙着自己的事业,不一定经常有空琢磨着怎么教育孩子,我建议大家对照《指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做的不足,尽量把不足之处弥补上去,孩子如果能够全面发展才是健全正常的。我经常就做的不好,每当宝宝调皮、拖拉、懒惰、不听话时,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勃然大怒、恨铁不成钢,我们却忘了,这些不良的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正人先正己,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教育自己,古人说“教学相长”也说出了这个道理。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教育子女的成功,因为纵然你拥有了无数家产,面对着不成器的下一代,一样会觉得心灰意冷的。所以,多放点心思在孩子身上,以此与大家共勉!
3 篇149
这学期,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中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同时也更强调“自主”二字。如“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指南》像是一位经验老道的学者,不仅将幼儿生活与学习上的活动锁定在自主能力的发展上,还根据不同的`领域给出了有效的引导方法,“鼓励”、“支持”、“和幼儿一起”这样的字眼随页都可看到,让一件件学习中的小事都变得瞬间灵动了起来,幼儿的思维需要发散,教师的教育也需要发散,《指南》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性。
《指南》中还提到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3 篇150
11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由大理州组织的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认真聆听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培训,回到工作岗位,默默反思,感受颇深。以下是我聆听后的一些感想:
首先,《指南》关注教师的操作性。相比较《纲要》来讲,《指南》更加具体、细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仅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横向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展开。而且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这样细致地纵向深入,让我们一线的老师在实施各领域教学时,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读《指南》,指导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其次,《指南》关注幼儿学习的可发展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兴趣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持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辅导教师从《指南》的概述部分对指南的历史背景、以及《指南》的定位和如何理解《指南》作了详细的讲解,其中对如何理解指南提出了《指南》的性质、导向、怎么导和指南与纲要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纲要是针对幼儿园的,《指南》里包括教师、家长、社会相关方面的,纲要是宏观的,内容广泛,除了学习内容还有幼儿园的管理、评价等,学习与发展只是幼儿园工作的部分内容。指南是微观的,在学习目标、内容,教育建议具体操作性强,指南不能简单看成是纲要的细化。
《指南》提出了每个阶段幼儿应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老师遇到的所有孩子不是都能同时达到同一个水平。在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部分孩子明显高出或低于应有的发展水平。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允许孩子存在这种差异,耐心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鼓励、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培训,让我更了解幼儿的心声,有位名师说:“不管是上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基础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所以培养幼儿的常规很重要。让我回想到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以往我们会结合《纲要》中的内容实施教育教学,但是由于我们对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知识技能发展没有深入的了解,总是寻找不到适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各个领域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定位更是尤显困难,所以在本次学习培训中辅导教师详细的介绍了《指南》中每个领域的细分目标和内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现进行相关的举例说明,她在解读《指南》中还融入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独特见解,让我对3-6岁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了全新的认知!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我进一步了解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等。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新的篇章。
3 篇151
4月7日下午,我有幸在实验小学阶梯教室聆听了祝士媛老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点解读。祝老师就《指南》制定的背景、作用和意义、结构和内容、与《纲要》的关系及实施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与在座的老师分享了美国的教育标准和日本的教育模式。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身为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在幼儿园安全重于一切的压力下,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限制和包办过多。祝老师有几句话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自己,那就是“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度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职责带来孩子的无措”,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候,处处都是一个“过”,我们的孩子如何才能独立,如何才能长大?
其次,我们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是《指南》,对我们幼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引和导向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和实施《指南》的重要意义,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和整合;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习。同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活动和游戏中,多提供一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和方式,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最后,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包括相关文件、专业理论的学习,观察、分析、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多与同事交流、研讨,促进自己保教能力的提升。
3 篇152
前几天,幼儿园给家长们分享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导读宣传册,接下来我想深入了解《指南》以便更好学习,现就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孩子幸福的童年,努力做懂孩子的父母。作为家长,首先一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生相同的人”,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性;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允许孩子按照自身的方式学习和发展。
另外,在家庭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的同时,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及适宜的锻炼来保证健康的体魄;创设温馨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保护能力;也应突出父亲的角色,父亲带给孩子勇气、力量和自信,让孩子人格更加积极健全。最后,《指南》也有告诉家长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例如不可有攀比之心,对孩子期望过高,不可陷入超前教育的内卷”之中等等。这些不仅缓解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焦虑情绪,更是为家长提供了明确的教育方向。
以后的生活中,我将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与幼儿园老师一起让孩子能够得到真正健康、全面的发展。
3 篇153
工作之余认真了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后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深深地体会了作为家长在孩子一生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明白了幼儿园和家庭相互支持与配合,才能把《指南》中各项理念与方法贯彻并实施好。《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家长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建议。
《指南》中提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个观点我个人就比较赞同的,我家孩子是年底出生的会比同年出生的孩子晚一年上学,所以现在很多同年出生的宝宝都上中班了,很多时候都会听到同样的问题:“你家儿子还不会写字吗?还不会算数啊?”而我已经学会了很淡定了,基本不会拿孩子与他人来横向对比,也不会强化这些书面知识。我是想着三年很快就过完了,再过三年就得开始辛苦的求学道路了,我想珍惜好这三年的时间,让他尽情地玩,尽情地耍。即使他现在很多方面不如同龄的孩子,比如认字、算术和绘画,但我还是有理由相信他现在的不作为并不能代表今后会比同龄人落后多少。让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很重要,同时在游戏和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比书本知识更牢固,而幼儿时期只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待他玩够了自然就会去找东西学习的,同时有兴趣的学习会比被逼的用功更加事半功倍。
《指南》还提到了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科学教育对幼儿很重要,从小让宝贝亲近大自然比起书上的认知图画也更实际,所以暑假的美术兴趣班我取消了,我和孩子一起商量并让他自己选择,他告诉我他的愿望是:放假可以回乡下和那里的小朋友玩,我双手赞同了也感到很欣慰,他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爸爸也同意了让他和爷爷回乡下,我们都知道在那里空间大,到处跑也不用担心,还可以交到新朋友学习新语言,还得自己处理人际关系。而城市的孩子就像金丝雀,每天只能呆在小小的圈子里:幼儿园—家—公园,还不能和陌生人说话。我只希望他长大后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这个社会的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真的很重要。回乡下孩子可以亲近大自然,也可以见到很多真实的小动物,他的小脑袋里面装了更多的见识后才会画出更美好的图画,才会有更多的想法和创造力,相比美术课上的学习我想他也更喜欢在大自然中来真实地体验。
《指南》中还有很多值得家长和老师一起参考及借鉴的,每个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各项指标不一样,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做为家长要明白每个孩子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不能强求。归根到底,我认为孩子优良的品质,文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力等一切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与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做为父母的我们,自己先行动起来吧!
3 篇154
我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五大领域: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各领域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每个领域都有要按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学习目标、发展建议两部分组成。
在健康领域方面,我们主要陪养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自理,还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每个年龄阶段都必须学会具备一些生活中的自理能力。结合专家的意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实施适当的教育方法。
在语言方面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要具备阅读和书写能力,使我们的幼儿学会认真听,听懂语言,愿意与他人交流。我们要从不同的年龄段去观察我们的孩子,选择适当的图书给我们的孩子去阅读,多与我们的孩子交流。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对我们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幼儿的语言核心价值就在与交流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幼儿的语言能力上课一发现幼儿就是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幼教者,我们应该给幼儿创始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并能积极的说。因此,在语言领域方面我的感触最深。以往我们上课一发现幼儿多说话就会让幼儿安静,总会觉得吵,控制了幼儿想说又不敢说。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明白,幼儿的语言不是高控制的交流过程的语言过程;不是被要求说一样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无情境的设礼貌的交往过程。是认真倾听与,并积极的互动的语言交流过程。总之,在以后的语言教学方面,我应结合《指南》的这些建议,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不仅在语言、科学、艺术、社会都是一样的。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爱孩子就不能拔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明白,怎样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达到目标的方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作为一名母亲,我有深深的遗憾:遗憾没有早点读到《指南》,没有早点领悟这一点。反思自己以前,曾经好大喜功,做过拔苗助长的事情。另一个收获是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自己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要孩子学会倾听,老师自己要弯下腰,认真听孩子说话;要孩子诚实,老师也不能失信于孩子。
"陪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我们应该在《指南》的引领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55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从30多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教育引导幼儿,使幼儿有着独特的发展。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让孩子全面发展,不能局限在孩子的某一特长。尊重幼儿的发展个体差异,要因人施教,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在支持和推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孩子的特点不同,所以我们要实施的方法也不同,别人管用的方法我们借鉴,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实事求是,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
幼儿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断积累经验,鼓励幼儿多动手,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陪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思考和创造,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和老师不能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包办代替。
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产生安全感,给孩子一个安定愉快的情绪有利有孩子的成长,给孩子一个安定愉快的情绪,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行走,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怕吃苦,尊重别人,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适应社会的发长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听完各位老师对《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讲解,学到了不少知识,我相信通过本次科学育儿知识,我相信,通过本次科学育儿知识进万家,会有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培育幼儿的重要性,会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3 篇156
首先感谢老师和我们家长一起分享了这么好的《指南》,我觉得《指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很全面和仔细,现在很多书籍、报刊杂志、网络上都有很多育儿的文章,但都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我以前也喜欢看这种文章,但是看多了反而把自己弄晕,觉得无所适从,结果还是基本上照着自己的育儿思路来。
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被逼着学这学那,每到双休日比平时还忙,孩子出了门找不到小伙伴玩耍,小区里找不到3岁以上的小朋友,原因就是去各种辅导班了,我真觉得有点悲哀,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爱因斯坦和朗朗之类的天才的,确实是拔苗助长。孔子在几千年就提出过要因材施教,实为至理名言。可能每个家长都说这都是环境逼迫的,别人家的都在学,我们怎么能落后?再加上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让大家一起趋之如骛,但始作俑者确是我们每个家长。我建议大家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特点,我们的任务是诱导加引导,千万不能和别人攀比。
我们现在家长几乎都是上班族,上班很忙,忙着自己的事业,不一定经常有空琢磨着怎么教育孩子,我建议大家对照《指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做的不足,尽量把不足之处弥补上去,孩子如果能够全面发展才是健全正常的。我经常就做的不好,每当宝宝调皮、拖拉、懒惰、不听话时,我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勃然大怒、恨铁不成钢,我们却忘了,这些不良的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正人先正己,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教育自己,古人说“教学相长”也说出了这个道理。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教育子女的成功,因为纵然你拥有了无数家产,面对着不成器的下一代,一样会觉得心灰意冷的。所以,多放点心思在孩子身上,以此与大家共勉!
3 篇157
20xx年1O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下面谈一谈我学习《指南》艺术领域后的一些想法。
随想一:《指南》指明艺术教育的实施方向与方法
《指南》中艺术领域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感受与欣赏,二是表现与创造。每一部分用两个要点来阐述。在每个要点里再根据幼儿的三个年龄段设定了“学习与发展目标”,告诉我们三个年龄段幼儿艺术教育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而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详细、具体的内容,为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指明了艺术教育具体的实施方向与方法。教师知道可以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哪些艺术方面的合理期望,这样实施艺术教育活动时就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能与家长进行更为科学的互动,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随想二:在生活中萌发幼儿美的.感受和体验
《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部分的目标提出,“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教育建议中指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今繁华奇妙的大干世界里,美无处不在,关键是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参观、旅行、散步等方式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接触山水、田野、公园、校园、动物、商店、街道、展览馆、民间艺术、节日活动、民俗文化活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以及体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引导幼儿寻找美的事物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学会用心灵去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
随想三:正确处理美术技能与自主创造的关系
《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部分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平时我们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由于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又没有一定的表现技能做基础,他们内心丰富的想象难以用美术的语言进行表达,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审美表现力与创造力难以得到发展。实际上,创造力是整体,技能是这个整体的部分,创造力与技能决不是互相排斥的。我们反对重技能轻创造,不赞成简单地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幼儿的作品,把让幼儿创造力得到发展放在首位,同时也要兼顾技能的训练,使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潜在的能力。如:大班美术活动“创意沙画”,幼儿经历了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过程。在幼儿初次自主探索和尝试用沙子作画后,教师展示幼儿创作的沙画作品,引导大家讨论、交流探索到的堆积、沙漏、撒、拨以及变化手指接触沙子的部位或变化手指多少造成线条粗细变化等作画方法及经验,为幼儿第二次运用已知经验和技能进行高一层次的构思和创作奠定基础。接着,幼儿在又一次的探索尝试中不再胆怯、观望,胆子越来越大,创作欲望越来越强,创作的手法越来越多,获得更加具体的操作经验,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将深入学习《指南》,并将《指南》精神内化于心。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让家长知道这些科学的育儿目标和方法,建立起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家园共育,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3 篇158
最近,在孩子所在幼儿园老师的提醒下,我有幸读到这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书。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一口气将这篇指南读完了,然后在两周内,又反复读了好几遍。书的封面朴实无华,然而内容却震撼人心,在读的过程中我按书总给出的每一个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逐一的印证我的孩子是不是达到了要求,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按照书里面的建议去做,如果做了,效果究竟如何;如果没做,原因又是什么。通篇读完之后,心中产生了许多感悟,有庆幸,有遗憾,有恍然大悟。现将一些心得和体会记录如下。
《指南》将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孩子为本,意味着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其未来发展,重视孩子的学习品质。它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直接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孩子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中有三点对我启示最大。
1、允许孩子犯错误
指南中写道“孩子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其实,在初为人母的时候,我也读了很多育儿书籍,很多书中都强调了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不要过分包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尽量给他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比如说自己穿袜子、自己穿鞋、自己收拾玩具等等,我们自认为尽心尽力了,可是,孩子上了孩子园后一段时间后,老师与我们沟通,孩子的动手能力差,被包办太多……当时我真的很有挫败感,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仔细观察与思考,我发现,我们确实让他去做,但是我们是让他以我们的标准去做,让他按照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我们不允许孩子犯错!
有一次,孩子在吃提子,于是吭哧吭哧自己剥皮,手小,动作慢,半天吃不了一个。爸爸在一旁着急了“直接吃了不就行了,皮最后吐出来”。于是,孩子剥完一个后,再也不剥了,他丧失了剥提子的乐趣。孩子自己叠被子,把被子铺在地上,左一下右一下叠不到一起,我们在一旁看的那个着急啊,怎么能把被子放在地上呢?你不知道把被子放在地上会把被子弄脏吗?别叠了,不够麻烦的。于是,孩子的又一次尝试失败了。孩子兴致勃勃的拿水壶开始浇花,“哎呀,那个浇的太多了,会把花浇死的,哎呀,这盆要从叶子浇,直接从根浇不起作用啊”。于是,孩子放下水壶,跑了……
其实,这个年龄段孩子所做的事,绝大部分都不是怀有恶意故意犯错误,更多的是因为好动和好奇,他们是在用所有的感官来探索世界。很多事情,在成人眼中可能司空见惯,但在孩子眼中就是新鲜独特的,并努力想弄个明白。所以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偏偏觉得很有趣。而每一次尝试,可能就是一次犯错;但每一次犯错,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长。大人往往都觉得孩子的有些尝试盲目可笑,你怎么会那么做呢,你这样做岂不是很麻烦吗?可是孩子阶段的孩子大部分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作为家长,如果想促进孩子成长,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错误,相反,要给孩子多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去尝试,要自我需求成长。不要拿成人的标准去硬给孩子套。
2、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在社会领域解读中指出:“孩子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身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承已久。
父母的言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适可而止。适可而止、恰如其分的教导,孩子不反感,还能听得进去。教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老是批评他,可能适得其反。第二是摸清脉络。父母要像医生诊病一样,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理清楚问题的发生、发展脉络,找对切入点,力争一句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为年轻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急躁,有时候真的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有一段时间,孩子提什么要求的时候常常很着急,我们稍微不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立马哭喊起来,而且要求还往往不合理。我们劝慰孩子,不要着急好好说,等孩子好好说了,我们又告诉他,他的要求我们不能答应,于是孩子一直哭个不停。一来二去,家长也急躁了起来,“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不会好好说吗?你的要求不合理,不会答应你。”于是,孩子哭的更起劲了,大人和孩子都感到十分疲惫。后来,我发现,孩子那段时间脾气暴躁主要是和大人脾气急躁有关,是我们没有给他做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同时,事情发生后,我们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孩子的情绪也无法稳定下来。后来,当孩子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后,首先,我们一定控制情绪,不发火,让孩子先发泄完,再慢慢和他讲道理,同时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能同时教育他两个点。对于孩子来说,他能关注到的点只有一个,教育他不大声嚷嚷来表达自己是一个点,而他提的那个要求合理或不合理是另一个点,这是两个点。
比如说,他刚吃完晚饭,现在又要喝饼干,大声嚷嚷:“我要吃饼干,我要吃饼干……这个时候我想让他知道,如何正确去提要求,如何用合理的方式去提要求,那这个时候,饼干的事情我会先放一放,他多吃一次,少吃一次,可能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伤害,而且一次并不代表着会成为惯性。
我们不能过分期望孩子,让他好好说话的同时,又能接受我们拒绝他提出的要求,这样,他下次还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式。如果他这次用了正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不正确的要求的时候,或者不太恰当的一个要求的时候,作为家长,第一,要区分先教育他哪方面?比如说我要教育他的表达方式,这个时候对他的不太恰当的要求我们就放一放,一个一个来,我们教育孩子要一点点来,别着急。
身教胜于言传,大人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孩子,孩子们的是非判断标准实际上就来自于大人对他们鼓励或者批评的态度,孩子们的行为取舍实际上是受家长的潜移默化影响的。所以我们更要注意身教的作用。比如:对老人要有尊敬的态度;对家人说话要温和;对孩子说话要诚实,平时生活中自己要大度,让孩子自然而然得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人。
此外,当我们为生活奔波劳累的时候,也该适当的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辛酸,养家的劳累,生活的挫折和无奈,让孩子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对孩子的一生相当的受用。
3、孩子亲近自然
《指南》在科学方面对我的影响。首先,孩子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我们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孩子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帮助孩子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孩子思维发展是以具体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现在城市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对大自然了解的机会也很少,怎样才能给孩子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机会呢?我们带孩子去郊外摘樱桃,摘草莓。当然,更亲近自然地机会是在较小范围内的活动,比如幼儿园的绿化带中、居住小区中都是很好的地方,特别是孩子班里还有美丽的生物角,真是孩子们观察自然的好去处。我们也尽量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了解自然,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我们周围的环境资源。
同时我们也一点一滴的将爱护环境的概念渗入其中,比如告诉他水资源很宝贵,不能浪费,现在他开水龙头都开得很小,我们水开大了,他还会关小。有时候他走在路上,看见别人扔的垃圾,都会拾起来扔到垃圾桶。
《指南》里的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每一条都是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到了详细的指引。
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更加快乐的成长,希望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3 篇159
随着教育观日益深入人心,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与配合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自身言行的影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家长之间、家园之间的互动对于幼儿园管理及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全是大人,因此,他们接触的环境其实是一个成人的环境,而幼儿园的环境与家庭环境及教育毕竟不同,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作用。
《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为了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在"语言"部分,《指南》建议成年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同时建议成年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结合情景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要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指南》的制定能有助于教师与家长澄清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对儿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儿童,因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我们要将《指南》与《纲要》有效结合起来,以《纲要》对教育过程的理解,实践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结果的期待。重视教育理念的引领作用;熟悉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探索适宜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了《指南》引领,家长和老师能够充分的沟通,共同树立对幼儿期望值正确的思想,以身作则,摆正教育重心,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更能使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点、教育方式跟上时代的要求。另外,作为家长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师,让我们和家长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中来,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3 篇160
工作之余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指南》中所提到的种种都对我接下来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原先只以为幼儿教育之切合《纲要》就能很完美了。而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幼儿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处,我们不能只根据《纲要》来指定我们的工作,《纲要》虽然比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这里,我们需要是更多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再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细致性把我们的幼儿教育办得更好,《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现在,我就语言领域谈谈我的体会: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看了语言领域的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如来园时和他们交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有没有什么新闻说说。晨间活动时,今天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课时更是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再比如在表现与创造中,《指南》提出的教育建议是
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样的教育建议就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 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3 篇161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从30多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教育引导幼儿,使幼儿有着独特的发展。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让孩子全面发展,不能局限在孩子的某一特长。尊重幼儿的发展个体差异,要因人施教,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在支持和推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孩子的特点不同,所以我们要实施的方法也不同,别人管用的方法我们借鉴,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实事求是,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
幼儿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断积累经验,鼓励幼儿多动手,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陪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思考和创造,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和老师不能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包办代替。
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产生安全感,给孩子一个安定愉快的情绪有利有孩子的成长,给孩子一个安定愉快的情绪,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行走,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怕吃苦,尊重别人,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适应社会的发长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听完各位老师对《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讲解,学到了不少知识,我相信通过本次科学育儿知识,我相信,通过本次科学育儿知识进万家,会有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培育幼儿的重要性,会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3 篇162
《指南》中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几部分目标组成,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和呵护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很多方面需要反思。
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孩子在相似的发展进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各不相同,因而,不要经常拿自己孩子与他人比较。周末发生的一件事情,令我触动很大。我和孩子一起拼拼图,可是教了好几遍,他也不专心,我就随口一说:”多多都一教就会,妈妈会很喜欢他。”没想到孩子晚上对我悄悄说:”妈妈,你别光喜欢他也喜欢我。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们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倾听他们心声,建立良好沟通方式,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不仅如此,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大人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能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从而丧失孩子自主学习机会,养成过度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在上幼儿园前,我一直认为他穿不好鞋子、衣服,不自觉帮他去完成,然而,上了不到一月,他学会穿鞋子,外套回来自己脱掉并摆放整齐。我们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能做好。因此,学习《指南》让我可以不断针对孩身心发展目标,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及方向,培养一个更加阳光积极的孩子。
3 篇163
自从学习了《指南》中的领域这一块内容后,谈谈人际交往中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中提到的详细一点: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特长,并对此感到满足。中班下学期,我班的孩子们对于自己的熟悉更加明确,有自己的自信一面,也常常会在同伴面前炫自己的特长。例如会说自己绘画好,故事讲得好,唱歌好等,并主动地将这一面呈现在同伴面前,并渴望得到老师和小伙伴的确定和表扬。因此,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征,我会在日常活动中渗透与培育,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
一、晨间谈话、活动后评价、用餐前、一周评价
在这些时间段里留时间给幼儿,让他们呈现自己的优点,进行亮点自评。
二、讲故事、值日之星、小小画家、介绍作品等形式
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在集风光前呈现自己的优点,准时确定,让他们获得骄傲感。
三、捕获幼儿闪完点。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完点,我们要擅长去发觉他们的闪完点加以鼓舞。如有一个幼儿特殊等。我发觉后会立即对其主动行为进行确定。由于这是.性进展中参加公共活动的一种优良品质的体现,应当进行宣扬。这样,这个孩子的'劳动热忱就会始终保持下去,也带动其他幼儿参加进来。
反思:
但在落实中也发觉一个问题,那就是班级中一些弱势幼儿对于熟悉到自己的优点缺乏自信,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让他们熟悉自己的好,将其某一个进步点扩大化。如我们班的一个小伴侣,在小班时手工和绘画等动作很慢,其实他是要求完善的孩子,生怕一处剪不好或画不好的怕老师批判。经过我们的一再引导、鼓舞,现在他的绘画、手工等成了他的一个优势,他可以自信满满的在集风光前介绍他的作品。另外一点我个人觉得不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也很重要。可能工作中会疏忽这一点,无形中就损害了个别敏感脆弱孩子的心灵,让他有挫败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留意重视。
3 篇164
最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自学,让我受益匪浅。《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此外,《指南》还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口语的发展。语言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我们要为幼儿创造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主动与成人、同伴进行语言交流。不仅鼓励幼儿说,还要为他们多提供阅读机会和听的机会,锻炼幼儿集中听的习惯。
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与学习的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方面。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如小班的区角活动《娃娃家》的创设。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成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探索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正确的引导幼儿去自主的发现、观察和研究。不应该为了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强化灌输。我们应该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初步引导幼儿感知周围数学的存在,感受简单的数学概念。
艺术是我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应该从带领幼儿感受核心山生活中美的事物开始,让幼儿渐渐地去表现美、创造美。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理解他们表现美的行为,并适当的正确引导。
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今天的学习也让我明白幼儿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处,我们不能只根据《纲要》来指定我们的工作,《纲要》虽然比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这里,我们需要是更多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再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细致性把我们的幼儿教育办得更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创造出一片美好的天空!
3 篇165
学习了《三至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收获满满,受益匪浅,该指南为幼儿以后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的相应建议,帮助我们老师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有意义的童年。指南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并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建议,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想法。
健康方面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在身体健康这一方面,有一条建议是: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我们班有一个叫阳阳的小男孩,身体胖胖的,小朋友们在玩体育游戏时,他总是懒得动的样子,自己独处,我也曾与***妈多次交流,沟通,可效果并不明显,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每次活动期间,我总是鼓励他,并陪他一起锻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阳阳也喜欢上了运动。心理健康方面,需要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比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小朋友,所以而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我们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是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如对上幼儿学不哭的幼儿,给予夸奖,鼓励,对于那些哭的小朋友,老师多接近他,与他说话,说笑玩耍,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渐渐的.孩子把老师当成了可以依赖的人,消除了入园的焦虑,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语言方面,3—6岁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应为其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交流,真正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语言方面有一目标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现在我们的孩子只注重表达自己的看法建议,倾听能力相对比较弱了一些,为此,首先,我们老师也要给幼儿做出表率,幼儿与老师说话时,老师要主动蹲下身子,眼睛注视着幼儿,仔细倾听,并随机告诉幼儿,你看,说话时老师专心倾听,你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呀!孩子会人容易接受老师的建议,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倾听能力。
社会方面,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回到家里说不愿上幼儿园,家长就会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负。对于这样的孩子,建议家长利用走亲,到朋友家做客或客人来访时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与交流,使孩子变得开朗,活泼,喜欢和别人交流,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和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在幼儿园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老师要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做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幼儿的科学是在探究具体事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建议中提到,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真诚的接受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究行为。
艺术方面时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指南》中提出建议幼儿画画时不要提供范画,要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颜色,感觉像过年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在真一点,就会更好了等等。
总之,通过学习《指南》五大领域中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产生拨云见日的作用。
3 篇166
今天幼儿园组织学习了《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仔细认真的读了几遍,其中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觉他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在教育孩子的迷茫中找到正确的方法。
通过阅读学习,我们家长更要清楚的认识到,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应该具体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不要盲目的去要求孩子,更不要单独只看一面,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指南》对我们家长在每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引领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在游戏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更要从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多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我们大人标准和梦想去评判和要求训练孩子,每个孩子在这一时期都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芽期,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多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和适当的物质支持,多给孩子一些家庭陪伴和关爱。
为了孩子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为了让孩子成为一名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我们更应该用心学习耐心陪伴孩子,参与到他们的每一步成长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3 篇167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为深刻的认识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园领导专门抽时间分年龄阶段与我们共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对幼儿的发展目标。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不管是教师指导书还是幼儿用书你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每本书中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放在首位,可想幼儿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指南》也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了解到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领域中包含有三个子领域“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而每个子领域下又包含有各种发展目标,每个年龄阶段的目标都不同,根据幼儿的年龄目标我们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就应该考虑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开展活动。
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幼儿的健康发展,首先就应该保证幼儿的身心状况而身心状况中又包含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农村生长的孩子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带,他们的饮食不规律、教育方式死板对孩子的各方面不良好,通过学习后我们在与家长交谈时就可以运用《指南》中的相关知识向家长解释,让家长清楚幼儿个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
其次了解幼儿的动作发展,动作发展包含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幼儿动作的发展应该运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发展他们的运动细胞,但在活动中应将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幼儿的教育才能达到必然的效果。动作的发展中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的,目标中小小的数字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同,别看这些数字对大人没什么可是让幼儿达到某种程度,我们就应该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使其幼儿达到发展目标。
最后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包含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渐渐养成的,在生活中、教学中我们应教会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独立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总之,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你我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幸福的源泉,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发幼儿对健康的兴趣,体验到健康成长的快乐,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 篇168
这学期,我再次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建议。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我们在制订各学科计划时,把有关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有关科目中。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灵活地对幼儿渗透环境教育。如在音乐活动教学歌曲《春天来了》时,让幼儿充分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幼儿热爱绿色,保护绿色的情感;在欣赏歌曲《小青蛙,你唱吧》时,对幼儿渗透了小青蛙捉害虫功劳大的教育,激发幼儿保护有益动物的愿望,引导幼儿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给人舒适,悦耳动听的.感受;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画出《大森林》、《海底世界》、《亲亲大自然》等童趣溢然的画面。在美术活动与手工制作时,提醒幼儿纸张双面利用,并与幼儿一起回收废纸。在体育游戏“种小树”中,让幼儿了解树的作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愿望。只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地在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就会使幼儿受益匪浅。
二、从幼儿兴趣、经验出发,创设育人环境。
1、创设有主题特色性的主题墙。
我们在设计主题墙时,坚持以鲜明的格调,有整体的布局,并与主题相结合,将主题内容呈现出来,构筑新知识。如:在“秋天多美丽”这一主题中,所制作的背景是幼儿常见的枫叶、一串红,画面的手工制作也是幼儿熟悉的菊花等。当幼儿看到这主题时,结合自己以往已有的经验,不用老师多说,也就大致了解“秋天”的含义了。当然内容一层不变也是不行的,在难度上要随主题的更进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样的主题,增加难度,采用了以感官为依据划分单元主题的方法。设置了“秋天”——我《看到……》、《听到……》、《尝到……》、《感觉到……》几个板块的内容,并分别用眼睛、嘴巴等最直观的图案来设置单元小标题,将这些全部张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与“它们”对话,这样对秋天的认识形象的升华了。
2、创设以人为本的活动区。
由于活动区多数是自选活动,所以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或活动特点设置,突出自己鲜明的特色。选择材料也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能力、生活经验而定。如:科学发现区里,铁块与木块的数量形成对比,直观形象,适宜小班幼儿;磁铁为什么会吸铁的东西?不能吸木制的东西?了解磁铁有正负极之说,适宜大班幼儿。还可以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材料,如:瓶子、珠子、图片、树叶、纽扣、纸盒等等,孩子们不厌其烦的主动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小东西,在孩子们眼中,它们无一不是宝贝,通过创意和遐想就会变化无穷,把活动区装点得富有童趣,充满了艺术气息。孩子们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每天做做玩玩,活动区变成了孩子们的创造乐园,独特的作品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当然,环境要跟着幼儿的需要而变化,根据主题的需要而变化。因此要经常更换材料、更换活动区、更换活动形式。
3、创设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展示台
活动后的延伸活动,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有时老师甚至是一语带过,其实在延伸活动中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时给幼儿创设一个知识展示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将活动中学到的本领一一呈现,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创设不同学习的平台。我们还可以把孩子们的绘画,语言(幼儿口述,家长记录)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张贴在墙面上,既填补了墙面的空白,也反映了不同阶段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把发生在家里和身边的故事带到教室,并在墙壁上展示出来,这肯定就是孩子们的兴奋点,在这里有他们喜欢讨论的话题,有他们爱玩的东西,有他们爱吃的东西……真正把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展现出来了。
三、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摇篮,创设和利用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全体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有力措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的创设,在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个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会“唱歌”,让幼儿与环境“对话”。
以上就是我学习《指南》——丰富的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的一些心得体会,让我对这方面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也认识到了应该怎样更好的去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接下去我还是会努力的不断学习《指南》,将《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3 篇169
首先要感谢李晓云老师向我们讲的非常实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做为家长空有一颗教育孩子健康发展的心,但是并不知道教育的方法,没有一个标准可依,只是凭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去教育孩子,有时很迷茫。但是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要想让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全面发展,做为家长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以下是我听课后总结的'几点:
1、认真倾听:让孩子善于表达情感。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不要直接回答,不懂装懂!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应为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2、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的必要条件: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去探索未知世界,不能过多地限制孩子束缚身体、禁锢思维、规规矩矩。失去了弥足珍贵的探索事物认识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
3、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日常生活中,多为孩子创造交往环境和机会,鼓励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交流,邀请小朋友到家来玩,让孩子体会交往乐趣,礼貌用语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帮助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往提供有利条件。多使用商量、赞美、帮助他人、道歉、请求、同情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会帮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会得到大人们的喜爱。
4、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每个孩子心里都有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美”的种子。
引导孩子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指南的内涵和精髓还需要在今后的育儿过程中不断地去反思、实践,为孩子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地。
3 篇170
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我映象最深的事《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要求。跟之前学习的《纲要》中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有了更详细、具体的目标。
通过《指南》的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教育的年龄段孩子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又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对于我今后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有效避免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通过《指南》的学习,我深刻地意识到,儿童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都要从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去除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给孩子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环境、区域,多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学习、探索活动,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通过《指南》的学习,我知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是实现家园同步和谐发展的必要途径。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让孩子学习他这个年龄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能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真正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通过《指南》的学习,是我知道了《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而不能把它当成标杆去测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的绳索。《指南》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调整自己的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造出一片美好的明天。
3 篇171
听了李老师的精彩讲解,从中学到很多育儿知识和方法。总结出了几点育儿小妙招:
1、尽可能的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允许孩子“异想天开”。①注重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交流。例如,让孩子观察家里种的花花草草,下过雨后的小蚯蚓等,激发好奇心。②培养求知欲。
2、认真倾听孩子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回答。家长不会的问题不要不懂装懂,可以引导孩子一起上网查资料解答,要做个“装傻”的家长。
3、正确处理孩子犯的小错误。我们家依依经常把鞋子乱丢,觉得李老师讲的方法可以一试,大人放鞋的地方放上大脚丫的图片,小孩儿的.地方放上小脚丫的图片,对号入座,这样她就不会乱摆放了。和孩子一起设计图片,激发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家长要和孩子玩各种亲子游戏。例如,语言游戏,体育游戏,图形拼摆造型游戏,搭积木游戏等。
5、为孩子创造交往的环境和机会。比如,去朋友或亲戚家玩耍,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教会孩子在与人交往中的礼貌用语,进行交往语言的训练。
6、帮助孩子改掉任性、霸道的习惯。
7、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情感。
8、教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
总之,教育孩子不能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回首过去这一年的育儿历程,有人感慨:“孩子,你已经长大,大到妈妈不再是你的全世界”也有人欣慰:“宝贝,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亲子陪伴,从来都不是单向付出,即便它指向分离,爱的陪伴也会始终都在!
3 篇172
在全国上下幼儿教师掀起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的热潮时,我也曾打开书籍认真学习过。为认真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教师实施《指南》的能力,满足幼儿“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需要。当镇江市首届《指南》专题培训暨《指南》实验区(园)启动仪式在我市外国语小学报告厅举行得消息传入我耳边的时候,我投去了羡慕的目光,那刻发自内心想亲耳目睹现场的学习。当20xx年11月15日,我很荣幸被安排参加这样的活动时,内心十分激动。那天我聆听了来自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刘华,关于《指南》的专题讲座,这样一次近距离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刘教研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三大文件中展开了叙说,让我了解到《指南》基本结构、《指南》核心思想、幼儿园课程要素、发展领域和学习领域、总体学习环境、三大文件关系等;理解了具体学习区域的要求、一日生活安排、教学策略、交流和语言、艺术和创造性表现等。
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刘教研在一日生活安排中谈到的晨谈和区域,从他给我们播放的那段晨谈安排视频中,体现出了一日生活安排的重要性,看到了一日生活安排中各项活动分类,晨谈中看到了在活动中渗透的教育目标与内容,不同年龄老师是如何考虑晨谈内容的。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每天晨谈中的约定:每天游戏的规则、大家做的事情、行为习惯的要求。
安排区域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确进区做什么,区域游戏后带孩子回忆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我觉得这样的回忆比起我们以前的建议评价更有艺术,这样的回忆给了孩子自己的总结,提高了孩子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同时我还学到了晨谈中除了集中幼儿进行简单点名,我们还可以做到刘教研的四要素:
1、打招呼;
2、分享相关信息;
3、开展简单的集体活动;
4、今天相关的信息、事情(如:天气、日期、值日生安排、区域活动安排、自选活动等)。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会渗透这样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渗透这样的晨谈理念。
令我不解的是,刘教研在讲座中谈学习领域与主题、区域、活动,他提倡用黑板,学会用黑板,给孩子文字符号、书写的印象。鼓励我们当孩子接触到某个文字的时候,大大的用书写的方式在黑板上展示字。可是我们不是一直都要求幼儿园杜绝小学化的教育,这样的观点我该如何理解呢?
一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每次的学习都是给自己一次知识积累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我想通过一次次的学习、总结,一定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自身业务能力。
3 篇173
20xx年7月3号周五早上,我有幸再次聆听吴海虹老师的专题讲座无比的激动。每次听完吴老师的讲座,我好象从里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礼,是对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理念的转变,但感觉又都是幸福而充实的,吴老师的这节课实在是给我启发很大,我拼命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想把这些理念和知识带回去融入到我的教育活动中。
吴海虹老师的讲座,给我们营造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在她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不由的反省自己,寻找自己与一位合格幼教工作者的差距与不足在哪里。虽然我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句话早就熟记于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幼儿园应该开展更多的游戏活动还缺乏清醒的认识。听了吴海贯虹老师的贯彻落实《指南》----惯性、改变。的讲座后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对“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知道了只有游戏才是学龄前儿童积累经验、获得体验、开阔视野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儿童生命成长的一个重要通道,是符合儿童生命特征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游戏可以把孩子不能理解、难以接受、不易掌握的知识进行包装,让教学变得色彩斑斓,不是枯燥的、乏味的,让孩子的学习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愉悦的主动探索的过程。孩子应该有嬉笑游乐的快乐童年,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童年负责,也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负责。如何去给孩子们一个天真、快乐、游戏的童年。
今天,吴老师的贯彻落实《指南》——惯性、改变、讲座中提到幼儿园游戏的类型分为两大类。
一、一是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
二、一类是教师设计的游戏,常见在集体活动中。
这里面还提到了三个关键点:
1、儿童以一出生就是主动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
2、我们严重的儿童的形象和我们同年的经验,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课程观,儿童观,教育观。
3、教学就是倾听,教学就是回应。今天听完讲座后,我才真真正正的了解到,在幼儿园游戏是如此的重要。
做为一名教师,此次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在新的时代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只有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化水平才是我们成长的途径和最大的收获。
3 篇174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为深刻的认识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园领导专门抽时间分年龄阶段与我们共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对幼儿的发展目标。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不管是教师指导书还是幼儿用书你不难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每本书中五大领域中健康领域放在首位,可想幼儿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指南》也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了解到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领域中包含有三个子领域“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而每个子领域下又包含有各种发展目标,每个年龄阶段的目标都不同,根据幼儿的年龄目标我们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就应该考虑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开展活动。
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幼儿的健康发展,首先就应该保证幼儿的身心状况而身心状况中又包含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农村生长的孩子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带,他们的饮食不规律、教育方式死板对孩子的各方面不良好,通过学习后我们在与家长交谈时就可以运用《指南》中的相关知识向家长解释,让家长清楚幼儿个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
其次了解幼儿的动作发展,动作发展包含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幼儿动作的发展应该运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发展他们的运动细胞,但在活动中应将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幼儿的教育才能达到必然的效果。动作的发展中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的,目标中小小的数字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同,别看这些数字对大人没什么可是让幼儿达到某种程度,我们就应该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使其幼儿达到发展目标。
最后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包含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的生活习惯是渐渐养成的,在生活中、教学中我们应教会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独立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总之,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你我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幸福的源泉,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发幼儿对健康的兴趣,体验到健康成长的快乐,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 篇175
我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五大领域: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各领域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每个领域都有要按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学习目标、发展建议两部分组成。
在健康领域方面,我们主要陪养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自理,还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每个年龄阶段都必须学会具备一些生活中的自理能力。结合专家的意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实施适当的教育方法。
在语言方面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要具备阅读和书写能力,使我们的幼儿学会认真听,听懂语言,愿意与他人交流。我们要从不同的年龄段去观察我们的孩子,选择适当的图书给我们的孩子去阅读,多与我们的孩子交流。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对我们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幼儿的语言核心价值就在与交流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幼儿的语言能力上课一发现幼儿就是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幼教者,我们应该给幼儿创始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并能积极的说。因此,在语言领域方面我的感触最深。以往我们上课一发现幼儿多说话就会让幼儿安静,总会觉得吵,控制了幼儿想说又不敢说。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明白,幼儿的语言不是高控制的交流过程的语言过程;不是被要求说一样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无情境的设礼貌的交往过程。是认真倾听与,并积极的互动的语言交流过程。总之,在以后的语言教学方面,我应结合《指南》的这些建议,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不仅在语言、科学、艺术、社会都是一样的。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爱孩子就不能拔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明白,怎样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达到目标的方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作为一名母亲,我有深深的遗憾:遗憾没有早点读到《指南》,没有早点领悟这一点。反思自己以前,曾经好大喜功,做过拔苗助长的事情。另一个收获是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自己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要孩子学会倾听,老师自己要弯下腰,认真听孩子说话;要孩子诚实,老师也不能失信于孩子。
"陪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我们应该在《指南》的引领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76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并且细化了各领域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让我们清晰地了解了近四岁儿子的一般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回想我们在张睿帆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既有正确的做法,也有失误的地方。下面也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5个方面谈谈儿子的现状及我们的感想。
一、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1、就“身心状况”来说,张睿帆满足“具有健康的体态”和“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情绪安定愉快”方面,情绪不够稳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好在一般都能在我们安抚下慢慢平静下来。
2、从“动作发展”而言,张睿帆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也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但"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稍有欠缺。
3、“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方面是张睿帆目前做得最不好的地方,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吃饭不好好吃,要喂,边吃边玩;特别不喜欢吃蔬菜;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刷牙需要劝说和陪同。唯一令人欣慰的方面是不喜欢喝饮料,最喜欢喝白开水。在我们的帮助下可以自己穿衣服和鞋;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健康”是5个方面中我们对儿子最为忧心的,今后我们将根据《指南》各方面的教育建议逐步改善,让儿子成为最“健康”的孩子。
二、语言当别人说话时张睿帆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也能听懂日常会话。
比较爱说话,讲话也很有礼貌,语言表达相对较好,词汇较丰富,常常“语出惊人”。喜欢听故事,也爱自己讲故事,基本能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叙述清楚。喜欢“乱画”但不知何意。语言方面基本是我们对张睿帆最为放心的,今后也会更加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三、社会
1、张睿帆性格活泼,一般愿意与人交往,基本能与玩伴友好相处,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感觉有时也很会关心人,特别是对比自己弱小或者不幸者表现出同情和格外忍让。但偶尔也会表现出任性和自我,这基本是独生子女的通病,不过,在经过几个月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之后,这一方面在慢慢改善。
2、张睿帆基本还是喜欢群体生活的,虽然刚上幼儿园的前两周对去幼儿园有很大的抵触,但后来还是非常喜欢的,有时也能感觉到他对去幼儿园的期待。对于基本的行为规范一般能够遵守,但有时要“看心情”,偶尔会我行我素不听任何劝阻,希望在以后能够逐步改善,这也需要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得有更多的耐心。
3、张睿帆特别喜欢与家人同处,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时,会表现出无比的快乐,也会显得特别听话。
四、科学
对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挖土,玩沙,捞鱼、喂鱼,看蚂蚁等等,都是他平常喜欢玩的活动。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各种形状,排列顺序等,也表现出很浓的兴趣。
五、艺术
爱美是人的天性,张睿帆喜欢与自然界接触,喜欢漂亮的花草,听到鸟叫虫鸣会表现出惊喜。但是对绘画和艺术表现出不太敏感,对于在人前表演会很害羞,今后会注重丰富他的体验,慢慢培养和改善。
总之,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感受很多,在以后教育孩子中,一定坚持:
1、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不拔苗助长;
2、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引导其兴趣所在;
3、引导愉悦的情绪表达;
4、培养自主自立的能力;
5、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享受儿子的成长过程。
3 篇177
通过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感觉到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热心去培育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们要为他们的一生打好基础。
我认为教书育人的关键是教师本身的素质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所以在今后我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业务教育水平,多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观摩,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在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后,使我感觉到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每个幼儿,所以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安全的环境,让幼儿自由自在地在这环境中生活、游戏、学习。老师与孩子相处应是和谐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本班的发展水平,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作为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和关心幼儿。教师应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走下来,蹲下身,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教师视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才愿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师幼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幼儿都具有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成天总是问东问西,摸摸这儿,碰碰那儿,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教师应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错误的原因,幼儿也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
幼儿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点,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幼儿自理、自立。
语言方面,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幼儿之间的交流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与特殊照顾,帮助他们提高。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科学方面,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还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艺术方面,要能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的创造的快乐,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乐趣。
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表达。再结合《指南》把我们的幼儿园办得更好,使每一个幼儿在幼儿园里都能得到充分的潜能开发和提升。
3 篇178
11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由大理州组织的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认真聆听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培训,回到工作岗位,默默反思,感受颇深。以下是我聆听后的一些感想:
首先,《指南》关注教师的操作性。相比较《纲要》来讲,《指南》更加具体、细化,更有指向作用。《指南》不仅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横向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展开。而且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这样细致地纵向深入,让我们一线的老师在实施各领域教学时,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读《指南》,指导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其次,《指南》关注幼儿学习的可发展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兴趣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持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辅导教师从《指南》的概述部分对指南的历史背景、以及《指南》的定位和如何理解《指南》作了详细的讲解,其中对如何理解指南提出了《指南》的性质、导向、怎么导和指南与纲要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纲要是针对幼儿园的,《指南》里包括教师、家长、社会相关方面的,纲要是宏观的,内容广泛,除了学习内容还有幼儿园的管理、评价等,学习与发展只是幼儿园工作的部分内容。指南是微观的,在学习目标、内容,教育建议具体操作性强,指南不能简单看成是纲要的细化。
《指南》提出了每个阶段幼儿应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老师遇到的所有孩子不是都能同时达到同一个水平。在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部分孩子明显高出或低于应有的发展水平。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允许孩子存在这种差异,耐心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鼓励、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培训,让我更了解幼儿的心声,有位名师说:“不管是上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基础都是从幼儿园开始的,所以培养幼儿的常规很重要。让我回想到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通过对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以往我们会结合《纲要》中的内容实施教育教学,但是由于我们对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知识技能发展没有深入的了解,总是寻找不到适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各个领域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定位更是尤显困难,所以在本次学习培训中辅导教师详细的介绍了《指南》中每个领域的细分目标和内容,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表现进行相关的举例说明,她在解读《指南》中还融入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独特见解,让我对3-6岁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了全新的认知!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我进一步了解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等。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新的篇章。
3 篇179
这几天我学习的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通过学习受益颇多、感触也颇多。尤其是里面的一些案例,更是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记得里面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一个叫小雅女孩,有一天要和妈妈玩上课的游戏,妈妈就边弄手中的袋子,边扮演学生,可是让妈妈没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小雅凶凶的批评妈妈,批评玩妈妈之后又开始批评妈妈旁边的布娃娃,上了两个月幼儿园的小雅的举动俨然是和老师学的.,听完这个案例之后,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言行的重要性,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模仿,而老师在幼儿的心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幼儿经常主要的模仿对象,所以,老师一定要慎言慎行,切勿一味的批评教育,认真思考,善于反思,不断钻研尝试有效的教育策略,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还有一个案例是关于物质强化的案例,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平日里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景,在孩子们读《帮我早读书》的时候,有些孩子不能认真读,这时我会拿着山楂之类的小零食对孩子们说:“现在老师看看谁读得好,读的好的小朋友有奖励的。”边说边晃动手中的小零食,这招很有用,孩子们立刻都能很认真的读了,原本我还为我的方法奏效感到高兴,可是听完这个案例,我知道了我错了,因为物质奖励的作用是短暂的,只有最终唤起幼儿内在的自尊和满足感才是最有效的。而不当的奖励会变成一种贿赂和交换,反而产生不良的后果。
通过《指南》的学习让我反思了很多,也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懂得了对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要注意些什么,如要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支持幼儿的同伴交往,教师对幼儿的干预要恰到好处、引导幼儿换位思考、注意培养自律等。
3 篇180
近日,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听取了多名老师的讲解与建议,懂得了当今社会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知道学习《指南》能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引导儿童发展。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从30多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教育引导幼儿,使幼儿有着独特的发展。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让孩子全面发展,不能局限在孩子的某一特长。尊重幼儿的发展个体差异,要因人施教,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在支持和推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孩子的特点不同,所以我们要实施的方法也不同,别人管用的方法我们借鉴,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实事求是,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
幼儿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断积累经验,鼓励幼儿多动手,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陪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思考和创造,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和老师不能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包办代替。
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产生安全感,给孩子一个安定愉快的情绪有利有孩子的成长,给孩子一个安定愉快的情绪,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行走,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怕吃苦,尊重别人,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适应社会的发长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听完各位老师对《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讲解,学到了不少知识,我相信通过本次科学育儿知识,我相信,通过本次科学育儿知识进万家,会有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培育幼儿的重要性,会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3 篇181
大家晚上好。受邱老师的委托,让我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心得与感受,我很荣幸。这部《指南》是中国教育部于20xx年10月15日发布的,总共有两万多字。据网上报道,《指南》的制定开始于20xx年,专家组分析比较13个国家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用几年时间广泛征求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测查对象。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意见,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想,这份《指南》应该是集合了学前教育专家、育儿专家、社会学专家、儿科医学专家、资深幼儿园老师、家长还有孩子的集体智慧,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殷切期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指南》内容。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丽的种子”这是《指南》中艺术领域开篇的一句话。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去呵护“那颗美丽的种子”,都希望他绽放最艳丽的花朵,于是,我们给予了孩子自认为“最精心的呵护”、“最全面的培养”,但这真正是孩子们需要的吗?
有一些家长经常会夸自己的孩子会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唐诗、会说几句英语就以为是很了不起了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现在,有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那些所谓的会背的唐诗宋词、ABCD,将不再是孩子“能干、真棒”的标志。《指南》里列举了很多实用的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非常值得一读。与我们的实际做法对照一下,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我对几条我认为值得提倡的建议,谈一下个人看法:
例如:
1、建议: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在社会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需要家长们提起万分的精神,如今,养儿不易,保护孩子更不易。这就需要我们交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告诉孩子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我想基本上的家长多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家主要采取模拟情境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孩子在情境中愉快的记住了所要记住的内容也让孩子在模拟中真实体验遇到意外情况该如何应对。
2、建议: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
这一点,我双手赞成。有一次我的孩子因为没洗手想立刻吃到好吃的,撒谎说洗手了。被我发现后,我没有斥责他也没有打他。我面对他,让他看着我的眼睛,然后告诉他说:撒谎是世界上最最最可耻的行为,是坏人才做的事。晚上睡觉前又给他讲了“狼来了”的故事,给他讲了说谎的后果(被狼吃了)。至今,他一次也没有撒谎过。
3、建议: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带孩子去室内游乐园,或者是超市内的游乐场所。那种封闭的环境,空气质量并不好,清洁卫生工作也做的很不到位,疾病的传播很难避免。所以,我认为多带孩子去公园,去野餐、去采摘、去春游、去农村体验生活,多接触大自然,多呼吸有氧空气,多感受自由自在,比什么都强。4、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结合日常生活,指导幼儿学习通过对应或数数的方式比较物体的多少。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从这些教育建议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幼儿的教育注重在生活中去渗透。无论是数学,还是语言文字。比如:我经常和孩子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等,到超市时,让孩子认认商品的价签;看天气预报时,告诉孩子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看时间时,告诉孩子钟表上的数表明时间的早晚;吃饭时,在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让孩子发现碗和勺多少的不同。吃水果时,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家里来客人时,有5位客人,桌子上只有3个杯子,问问孩子还需要几个杯子等。带孩子散步时,我也经常让孩子读读广告上的字,以提高他的认字能力。
还有一些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等等,每一个都很详细、具体,与其说《指南》是是写给教育者的,不如说更多的是写给家长的,因为教育决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真正有效的教育更需要家园携手,合作共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但往往我们不懂得专业的幼儿教育,而是凭借个人经验、传统做法、或是一些从书本上学到的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更多时间是在摸索,《指南》中的每一方面、每一条建议都是非常具体,详细的,对于我们这些不够专业的家长来说,可操作性非常强,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与发展目标”清晰的了解到孩子每一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可以按照每个阶段的“教育建议”来辅导孩子,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给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与培养。
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并学习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之前我还跟邱老师说,学习了《指南》我都不好意思说了,自己的教育和《指南》相距甚远,做得太不够。《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而不是硬性规定),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了详细的指引。
虽然,我的孩子离指南的目标和建议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相信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在《指南》的指引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会日益向着明亮那方远行,也会为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乃至人生理想,打造牢固的基础。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孩子的专业老师和家长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3 篇182
我学习了孔起英教授主讲的《中国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解读。我知道了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孔教授结合五大领域教学,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背景与目的,依据与原则,《指南》与《纲要》的关系,实施建议与要求。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32个目标。二是教育建议,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
考虑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在各领域的表现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学习和运用《指南》时,最重要的是融会贯通地理解《指南》所倡导的理念,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去关心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指南》指明了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为正本清源,防止和克服 “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不可回避的是,小学择校现象和入学考试问题屡禁不止,一定会影响到《指南》的实施和贯彻落实,最终牺牲的还是幼儿的童年快乐和身心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大整治力度,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规范小学招生程序,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坚决取缔围绕小学招生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选拔性考试,铲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土壤。二是要积极探索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幼儿园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重点做好语言表达、初步逻辑思维等学习适应能力的准备,以及主动性、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准备。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教育内容。小学要重点做好入学后的过渡和适应教育,有针对性地缩小两个阶段在环境、课程、班集体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差异,减缓学习的坡度和难度。严禁小学一年级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或加快课程进度。三是广大家长要切实转变观念,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提高育儿信心和能力,重视和珍惜与孩子沟通、交流、分享快乐的重要性,多花些时间了解孩子、陪伴孩子。另一方面,要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3 篇183
我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五大领域: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各领域之间是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每个领域都有要按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学习目标、发展建议两部分组成。
在健康领域方面,我们主要陪养幼儿在生活中能够自理,还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每个年龄阶段都必须学会具备一些生活中的自理能力。结合专家的意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实施适当的教育方法。
在语言方面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也要具备阅读和书写能力,使我们的幼儿学会认真听,听懂语言,愿意与他人交流。我们要从不同的年龄段去观察我们的孩子,选择适当的图书给我们的孩子去阅读,多与我们的孩子交流。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对我们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幼儿的语言核心价值就在与交流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幼儿的语言能力上课一发现幼儿就是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幼教者,我们应该给幼儿创始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并能积极的说。因此,在语言领域方面我的感触最深。以往我们上课一发现幼儿多说话就会让幼儿安静,总会觉得吵,控制了幼儿想说又不敢说。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明白,幼儿的语言不是高控制的交流过程的语言过程;不是被要求说一样的语言交往过程;不是无情境的设礼貌的交往过程。是认真倾听与,并积极的互动的语言交流过程。总之,在以后的语言教学方面,我应结合《指南》的这些建议,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不仅在语言、科学、艺术、社会都是一样的。
《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爱孩子就不能拔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明白,怎样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达到目标的方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作为一名母亲,我有深深的遗憾:遗憾没有早点读到《指南》,没有早点领悟这一点。反思自己以前,曾经好大喜功,做过拔苗助长的事情。另一个收获是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自己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要孩子学会倾听,老师自己要弯下腰,认真听孩子说话;要孩子诚实,老师也不能失信于孩子。
"陪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我们应该在《指南》的引领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84
通过学习《课程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对幼儿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可以说“预设”和“生成”是交织在一起的,体现着教师和幼儿的同生共长。因此,我们要求教师除了要把握好教师预设的活动,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幼儿,即时捕捉孩子们中间的热点问题,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平常时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感爱好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满足孩子们探索的需要,提升生成活动的质量,使教师和幼儿都成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
在实际操作中,我一直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们生成的热点问题与现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毫不相干时,我们该怎么办?怎样让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水乳中交融?我想,关键还看教师是否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善于捕捉孩子们产生的热点问题。
《指南》和《纲要》一样,也是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来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每个年龄段的目标明确,主要的价值取向清晰。所有领域的目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该领域特有的价值,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各领域的目标和要求都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理论转为实践,用心聆听幼儿的心声;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
反思过去,发现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所缺少的是具体的对这些理念的操作、探索和运用。如何提高自己实施新教材的能力?我想,经常保持实践中的反思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加强反思:新教材实施得怎样?活动开展得怎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及时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带着问题设计组织下一个活动,并注意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活动后通过对照前次活动来总结效果,在得出经验的同时继续抓住新生成的问题。如此周而复始逐一攻克,最后求得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教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教师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
我对《指南》的解读还需要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造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85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我的孩子叫张洲铭,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及我的家人能感觉到他的进步很明显,对学校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正在茁壮成长,是个快乐而又有点调皮的小男孩。借此机会,感谢各位老师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关爱!
我和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很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能健康快乐成长。我觉得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很重要一方面。
1、家长应该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家长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
3、家长应让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好习惯。讲道德、懂礼貌、辩是非,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益的兴趣爱好,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多鼓励引导,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多陪伴和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应理解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完成。作为家长,很愿意同老师学习并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3 篇186
最近,在孩子所在幼儿园老师的提醒下,我有幸读到这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书。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一口气将这篇指南读完了,然后在两周内,又反复读了好几遍。书的封面朴实无华,然而内容却震撼人心,在读的过程中我按书总给出的每一个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逐一的印证我的孩子是不是达到了要求,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按照书里面的建议去做,如果做了,效果究竟如何;如果没做,原因又是什么。通篇读完之后,心中产生了许多感悟,有庆幸,有遗憾,有恍然大悟。现将一些心得和体会记录如下。
《指南》将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孩子为本,意味着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其未来发展,重视孩子的学习品质。它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直接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孩子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中有三点对我启示最大。
1、允许孩子犯错误
指南中写道“孩子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其实,在初为人母的时候,我也读了很多育儿书籍,很多书中都强调了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不要过分包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尽量给他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比如说自己穿袜子、自己穿鞋、自己收拾玩具等等,我们自认为尽心尽力了,可是,孩子上了孩子园后一段时间后,老师与我们沟通,孩子的动手能力差,被包办太多……当时我真的很有挫败感,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仔细观察与思考,我发现,我们确实让他去做,但是我们是让他以我们的标准去做,让他按照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我们不允许孩子犯错!
有一次,孩子在吃提子,于是吭哧吭哧自己剥皮,手小,动作慢,半天吃不了一个。爸爸在一旁着急了“直接吃了不就行了,皮最后吐出来”。于是,孩子剥完一个后,再也不剥了,他丧失了剥提子的乐趣。孩子自己叠被子,把被子铺在地上,左一下右一下叠不到一起,我们在一旁看的那个着急啊,怎么能把被子放在地上呢?你不知道把被子放在地上会把被子弄脏吗?别叠了,不够麻烦的。于是,孩子的又一次尝试失败了。孩子兴致勃勃的拿水壶开始浇花,“哎呀,那个浇的太多了,会把花浇死的,哎呀,这盆要从叶子浇,直接从根浇不起作用啊”。于是,孩子放下水壶,跑了……
其实,这个年龄段孩子所做的事,绝大部分都不是怀有恶意故意犯错误,更多的是因为好动和好奇,他们是在用所有的感官来探索世界。很多事情,在成人眼中可能司空见惯,但在孩子眼中就是新鲜独特的,并努力想弄个明白。所以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偏偏觉得很有趣。而每一次尝试,可能就是一次犯错;但每一次犯错,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长。大人往往都觉得孩子的有些尝试盲目可笑,你怎么会那么做呢,你这样做岂不是很麻烦吗?可是孩子阶段的孩子大部分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作为家长,如果想促进孩子成长,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错误,相反,要给孩子多一点空间,让他自己去尝试,要自我需求成长。不要拿成人的标准去硬给孩子套。
2、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在社会领域解读中指出:“孩子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身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承已久。
父母的言教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适可而止。适可而止、恰如其分的教导,孩子不反感,还能听得进去。教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老是批评他,可能适得其反。第二是摸清脉络。父母要像医生诊病一样,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理清楚问题的发生、发展脉络,找对切入点,力争一句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为年轻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急躁,有时候真的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有一段时间,孩子提什么要求的时候常常很着急,我们稍微不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立马哭喊起来,而且要求还往往不合理。我们劝慰孩子,不要着急好好说,等孩子好好说了,我们又告诉他,他的要求我们不能答应,于是孩子一直哭个不停。一来二去,家长也急躁了起来,“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不会好好说吗?你的.要求不合理,不会答应你。”于是,孩子哭的更起劲了,大人和孩子都感到十分疲惫。后来,我发现,孩子那段时间脾气暴躁主要是和大人脾气急躁有关,是我们没有给他做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同时,事情发生后,我们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孩子的情绪也无法稳定下来。后来,当孩子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后,首先,我们一定控制情绪,不发火,让孩子先发泄完,再慢慢和他讲道理,同时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不能同时教育他两个点。对于孩子来说,他能关注到的点只有一个,教育他不大声嚷嚷来表达自己是一个点,而他提的那个要求合理或不合理是另一个点,这是两个点。
比如说,他刚吃完晚饭,现在又要喝饼干,大声嚷嚷:“我要吃饼干,我要吃饼干……这个时候我想让他知道,如何正确去提要求,如何用合理的方式去提要求,那这个时候,饼干的事情我会先放一放,他多吃一次,少吃一次,可能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伤害,而且一次并不代表着会成为惯性。
我们不能过分期望孩子,让他好好说话的同时,又能接受我们拒绝他提出的要求,这样,他下次还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式。如果他这次用了正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不正确的要求的时候,或者不太恰当的一个要求的时候,作为家长,第一,要区分先教育他哪方面?比如说我要教育他的表达方式,这个时候对他的不太恰当的要求我们就放一放,一个一个来,我们教育孩子要一点点来,别着急。
身教胜于言传,大人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孩子,孩子们的是非判断标准实际上就来自于大人对他们鼓励或者批评的态度,孩子们的行为取舍实际上是受家长的潜移默化影响的。所以我们更要注意身教的作用。比如:对老人要有尊敬的态度;对家人说话要温和;对孩子说话要诚实,平时生活中自己要大度,让孩子自然而然得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人。
此外,当我们为生活奔波劳累的时候,也该适当的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的辛酸,养家的劳累,生活的挫折和无奈,让孩子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对孩子的一生相当的受用。
3、孩子亲近自然
《指南》在科学方面对我的影响。首先,孩子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我们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孩子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帮助孩子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孩子思维发展是以具体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通过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现在城市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对大自然了解的机会也很少,怎样才能给孩子提供一种亲近自然的机会呢?我们带孩子去郊外摘樱桃,摘草莓。当然,更亲近自然地机会是在较小范围内的活动,比如幼儿园的绿化带中、居住小区中都是很好的地方,特别是孩子班里还有美丽的生物角,真是孩子们观察自然的好去处。我们也尽量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了解自然,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我们周围的环境资源。
同时我们也一点一滴的将爱护环境的概念渗入其中,比如告诉他水资源很宝贵,不能浪费,现在他开水龙头都开得很小,我们水开大了,他还会关小。有时候他走在路上,看见别人扔的垃圾,都会拾起来扔到垃圾桶。
《指南》里的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每一条都是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对家长来说,真的应该再早一些看到这本《指南》,才能尽早的改变自己不科学的理念,改进教育孩子的做法。《指南》里的这些教育建议,相当于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落实养育孩子的实践行为,做到了详细的指引。
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更加快乐的成长,希望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3 篇187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新年刚过完,许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开始陆续返城,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再次出现: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分别。面对父母的离别,有些儿童拉着父母的手嚎啕大哭,嘴里不停地嚷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看到这种场面我不禁感到心酸。
现在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看不住,老师放学之后又没法管,他们能够吃饱穿暖就已经不错了,而他们的心理问题、安全问题却很少有人过问。这样,在留守儿童当中就出现了种。种问题,使他们受到了种。种伤害。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我相信那些在外打拼为孩子的将来而努力的父母们,也一定知道孩子的思念与悲哀,但是,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他们也很无奈。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提醒那些在外打工的父母们,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呀!我采访了身边的亲戚和邻居,并上网搜索了一些专家看法,结合自己的想法,提出几点建议:
1、现在国家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在城市建立了一些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如果条件允许,哪怕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可以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来呀;
2、如果条件不允许,家长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来。
这种相聚虽然短暂,却可以弥补一年的感情缺失所带来的伤害。另外,现在的网络那么发达,能不能每天下班后和孩子利用微信、QQ聊一聊呢?即便是每天几分钟,也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3、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希望在过生日的时候收到父母的礼物,这说明孩子在内心深处很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所以,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在外打工的父母如果给孩子准备一件礼物,孩子就会体会到父母浓浓的思念之情,就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
4、在外打工的父母要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回家探望孩子,让孩子体会到与父母在一起的开心与快乐。
父母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进行谈心,还可以带孩子到游乐场、植物园、山上去游玩,这既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又给了孩子一个难忘的回忆;
5、留守儿童周围的老师应该多关心关心这些孩子,多与他们进行沟通,让这些孩子体会到和父母一样的关爱。
3 篇188
幼儿社会性是在游戏、观察、学习、模仿、体验中发展起来的。它不像语言,美术、音乐通过一节活动就可学会一首儿歌、画一幅画或学会唱一首歌,它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幼儿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体会交往的乐趣。如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们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当幼儿与同伴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试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式解决等;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在幼儿日常的各种活动中,我觉得角色游戏是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教育途径之一。
一方面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最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是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语言等能反映幼儿已有的社会认识、社会经验。
角色游戏中的每个主题都好似一个“小社会”,每个幼儿在这个“小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体验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责、情感。
在这过程中幼儿之间会发生各种矛盾冲突,遇到各种困难,还经常与同伴发生争吵,他们需要尝试、学习如何协商,如何解决,如何分享,而教师则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以促进了幼儿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 篇189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了解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批幼教专家经历四年多时间,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吸取国内外先进理念,依据我国幼儿特点起草拟定的。《幼儿园指南》这一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幼教改革方向的标志性文件,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狠抓内涵,确保基本,提高教师,指引家庭”。《幼儿园指南》和《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幼儿园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
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师的一些滞后或者理念落后的教育行为,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在教学活动中同事们选择性地、挑重点地对《幼儿园指南》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讨,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的又一重要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
一、回顾《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则:主要讲述了《纲要》制定的原因、目的、性质、任务、外部原则、内部原则及自身特点;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讲述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指导要点(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原则、活动含义、基本原则、各方面的原则、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环境、一日生活、幼小衔接。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主要讲述了幼儿园教育的功能、主体、实施原则、主要内容等。
二、品读《幼儿园指南》
1.社会现状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都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让孩子“超前学习”,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之间穿梭。等到了三年级、10岁左右的年纪,孩子们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写作业“老手”了。但是在生活习惯上,孩子们还是普遍滞后的,如“有一个小女孩都快5岁了,特别内向、懦弱,每天在幼儿园都尿裤子,尿完还不敢给老师说。课间活动,她几乎从来不和别的小朋友玩,感觉有些小朋友总是欺负她,经常看她脸上、胳膊上被抓得一道一道的。”再如“有个小男孩在幼儿园里从来不吃亏。看到别的小朋友拿有好吃的、好玩的,他伸手就去抢;别人如果不给,他张口就咬。“老师警告过,如果孩子再咬伤人,就要我们换幼儿园。在家里也真管教了呀,但是从来都没用。”等等。
2.《幼儿园指南》学习
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乱象和误区,《幼儿园指南》的建议非常清晰、具体、有指向性。它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培养提出建议。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纲要》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按不同的年龄段进行细化,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规范发展的需要,纠正小学化、超前的教育问题。指导家长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对家长的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幼儿园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幼儿园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我对《幼儿园指南》中新增 “学习品质领域”有些感慨,《幼儿园指南》中是这样表述的“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我们一线的老师,天天的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而在这一个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落实,孩子的.参与度等等,再看名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行云流水的环节之余,总感觉,她们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很多“升华”在活动中,这就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说过“幼儿园教的知识都没用的,到了一定的年纪,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那里还要教?”听来不服气之余,也觉得有那末几分道理。可是假如我们只重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爱好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延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类幼儿教育就是有缺陷的。现在有了《幼儿园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但“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平时还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时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取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取得性情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情的种子,就会取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幼儿园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来认真地学习并根据《幼儿园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幼儿园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3 篇190
《指南》中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几部分目标组成,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和呵护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很多方面需要反思。
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孩子在相似的发展进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各不相同,因而,不要经常拿自己孩子与他人比较。周末发生的一件事情,令我触动很大。我和孩子一起拼拼图,可是教了好几遍,他也不专心,我就随口一说:”多多都一教就会,妈妈会很喜欢他。”没想到孩子晚上对我悄悄说:”妈妈,你别光喜欢他也喜欢我。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们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倾听他们心声,建立良好沟通方式,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不仅如此,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大人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能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从而丧失孩子自主学习机会,养成过度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在上幼儿园前,我一直认为他穿不好鞋子、衣服,不自觉帮他去完成,然而,上了不到一月,他学会穿鞋子,外套回来自己脱掉并摆放整齐。我们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能做好。因此,学习《指南》让我可以不断针对孩身心发展目标,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及方向,培养一个更加阳光积极的孩子。
3 篇19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通过学习,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
在没有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前,很多时候都是盲目的,即使知道有些教育方式不对,不能一味的说教,但找不到根本原因,老爱对着孩子发脾气,抱怨,知道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加任性,我行我素。然而文章中将每个领域分为目标和教育建议,这无疑是给我们做家长的教育路上的指明灯。教会我们怎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和促进孩子发展。
通过学习后,认识到孩子发展的每个领域都非常重要,但给我感触较深的就是健康和语言这两部分。因为健康是其他领域的基础和前提,而这里说到的健康不仅仅只是身体方面,还包含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那么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之外,就是要一家人和谐相处,父母的脸色就是孩子天空的颜色。让孩子在一个轻松而又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会让孩子的身心更加健康、愉悦。做任何事情也就有了积极和乐观的精神。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智力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6岁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早期语言环境直接影响孩子语言发展水平,丰富优质的语言环境促进孩子语言发展,也促进其它领域能力的发展。所以就要培养孩子善于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应多鼓励孩子与其他人多交流,其次对于孩子的敢想、敢做、敢说能积极回应,让孩子对交谈方面感兴趣,从而提高语言发展水平。但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不能说脏话、粗话,家长们应做好榜样。孩子在表达自己意见时,家长们也应放低姿态,俯身并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每天抽空与孩子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朗读儿歌诗词等,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只有让沉默的孩子想说、胆怯的孩子敢说、活泼的孩子能说、爱说的孩子会说。我想我们已经很成功的又迈进了一步。
社会、科学、艺术这三方面,从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几方面讲解了让孩子在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说:经常问候父母、能主动做家务、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对待孩子提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多猜猜、多想想,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喜欢的东西;多做一些户外运动,通过一起观察大自然的动植物、季节变化等现象,鼓励孩子能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在此同时,还应感受与欣赏自然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比如音乐、手工制品等、通过多看、多听、多学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重而道远。通过本次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也会参照书中给的教育建议,取其精华,做到科学的、可行的、合理的教育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倾听和交流,做孩子的榜样并正确引导,共同努力,一起改掉不好的习惯,等待蜕变。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宝藏,蕴含着无限的潜能!
3 篇192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我的孩子叫张洲铭,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我及我的家人能感觉到他的进步很明显,对学校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正在茁壮成长,是个快乐而又有点调皮的小男孩。借此机会,感谢各位老师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关爱!
我和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很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能健康快乐成长。我觉得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很重要一方面。
1、家长应该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家长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
3、家长应让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好习惯。讲道德、懂礼貌、辩是非,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益的兴趣爱好,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多鼓励引导,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多陪伴和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应理解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完成。作为家长,很愿意同老师学习并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3 篇193
工作之余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学习,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指南》中所提到的种种都对我接下来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原先只以为幼儿教育之切合《纲要》就能很完美了。而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幼儿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处,我们不能只根据《纲要》来指定我们的工作,《纲要》虽然比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这里,我们需要是更多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再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细致性把我们的幼儿教育办得更好,
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多年来,我们依据《纲要》制定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我体会到《纲要》是多么贴近幼儿,从《纲要》中我懂得了幼儿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适合他们的教育活动、生活活动……而今天让我重新认识幼儿教育的灵活化。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让我知道了原来随性的教育时时都在,它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出了很多更细致的方面,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更细致更全面。在一开始我都不明白《纲要》已经很全面了,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做什么的呢?它有什么意义吗?哦,原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纲要》是两个独立、平行的文件,一个是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个是课程指南。两个文件在重要的价值观方面是一致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能有助于我们教师与家长澄清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儿童,因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积极价值:对儿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有利于早期教育课程的设计,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而改善儿童的学习效果;建立了可靠的内容体系,并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标准相联系,为有效衔接和儿童的入学准备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有利于规范机构教育活动,从而保证了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关注教育弱势群体,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早期教育固然重要,但我一向对其懵懂,原来儿童的.早期教育是这么科学、这么规范。在我看来,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活动就能对他们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看来我所想的这些还是比较片面的。
但是不管怎样,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3 篇194
20xx年6月22日,锦屏县教育局组织全县的学前教育教师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锦屏县示范幼儿园潘晓园长和杨小艳园长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了详细生动的讲解,认真聆听前辈们的精彩讲授,使我对对《指南》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下面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生活与健康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提出了合理期望。
在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心里不断感叹,感叹着这次《指南》的完善,让我们老师在实施中更好的掌握。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实施《指南》时老师应把握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很多老师会忽略孩子发展的整体性,如老师自己是音乐特长,每天不停地唱,而忽略其他领域的发展,那是万万不行的。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样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创设环境,创设适合孩子学习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切忌为了达到某一方面而进行“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学习中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孩子的学习品质培养好了,那将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教育建议则给我们幼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我们幼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指南》中指出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它既可以帮助儿童与他人交流沟通,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则要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
我觉得《指南》是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的,但不能把它当作标尺来丈量幼儿,伤害幼儿,也不能把它变成束缚幼儿和自己的绳索。它是提倡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通过学习《指南》,才发现在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学习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同时,我们要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在学习中,我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热爱这份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责任心。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
3 篇19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以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并且体现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它就像“指南针”为教师指引了教育教学的方向。通过学习并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指南》社会领域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一些自己思考。
幼儿社会性是在游戏、观察、学习、模仿、体验中发展起来的。它不像语言,美术、音乐通过一节活动就可学会一首儿歌、画一幅画或学会唱一首歌,它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幼儿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体会交往的乐趣。如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们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当幼儿与同伴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试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式解决等;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在幼儿日常的各种活动中,我觉得角色游戏是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教育途径之一。一方面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最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行为、语言等能反映幼儿已有的社会认识、社会经验。角色游戏中的每个主题都好似一个“小社会”,每个幼儿在这个“小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体验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责、情感。在这过程中幼儿之间会发生各种矛盾冲突,遇到各种困难,还经常与同伴发生争吵,他们需要尝试、学习如何协商,如何解决,如何分享,而教师则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以促进了幼儿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首先,角色游戏能增进幼儿对人际间的关系了解。
比如小班初期的角色游戏娃娃家,幼儿在游戏中各自扮演着爸爸、妈妈、姐姐,在游戏中他们都是各玩各的彼此之间没有交流、没有交往;还时常为了争抢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但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的逐步积累、丰富,他们突破了自我中心局限逐渐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从游戏中发现自我发现他人,继而再将自我和他人区别开来,增进幼儿对人际间的关系了解。
其次,角色游戏能帮助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并且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规则。
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老师提供的游戏场景,创设的游戏情节,模拟成人的语言、行为来反映他们眼中的社会,游戏使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熟悉社会。例如在玩公共汽车的游戏时,幼儿知道上车要排队,不拥挤,在公共汽车上要给老人、残疾人、孕妇、抱小孩的让座,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又如幼儿在扮演交通警察的过程中,可以使幼儿了解交通警察的作用,没有了交通警察会怎样,还可以使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人行道等等。幼儿在游戏时通过扮演角色,履行角色职责,遵守游戏规则,在自己的亲身体会中加深了规则意识,继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做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所以通过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增强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规则意识,也发展和加强幼儿服从集体的意识,对于他们将来学习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大有益处的。
再次,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和交往环境,比如小超市游戏的收银员要和顾客打交道,小医院中医生既要和病人打交道,又要和护士交往。记得有一次在小舞台游戏中,辰辰和若男为了表演节目而争抢话筒,互不相让,这时在一边的“节目主持人”子皓说:“那辰辰唱歌,若男跳舞吧”。一场争执由此解决了。在游戏中节目主持人既要主持好节目,又要和表演者、小观众们打好交道,还要维持秩序,这就需要幼儿具有一些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在角色游戏中发现问题时,幼儿要学着如何参加游戏,为同伴接受;如何共同商讨分配角色;如何与游戏伙伴相互配合,友好相处,如何合理解决游戏中的纠纷、冲突等等,这样幼儿能够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社会交往技能,使他们从小在面对问题时不害怕、能动脑筋主动寻求方法解决。这些都为他们将来踏上社会后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一些基础。
以上这些是我通过学习后自己对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的一些看法,虽然我觉得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其他的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也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途径。
3 篇196
仔细阅读了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有感触。该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对于幼儿的教育提出了具体而细化的要求,并且对于每个方面三个年龄阶段也提供了具体的目标指引,家长读后,可以非常准确地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各大领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采取怎样的教育可以促进目标的达成。例如:“健康”领域中,有“动作发展”这一内容,列举了三个发展目标,分别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且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在“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目标下,又详细地例举了5-6岁这个年龄阶段“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能快跑25米左右”等内容,帮助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是否达到发展目标,在看每个目标的时候,可以用笔在旁边进行批注,有的孩子能全部做到,就批上“合标”;有的部分能做到,就注上“部分合标”。全部读完,孩子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就非常清晰地有一个轮廓了。孩子的优势在哪里?孩子的不足有哪些?通过阅读,家长心中的方向感愈加明晰,今后教育的着力点也就更加准确了。我认为,这比盲目地让孩子学这个、练那个,更有针对性,更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爱孩子,就不能揠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现在在哪里,将来要到哪里,怎样帮助孩子一步步到达那里,而所有这些,《指南》都能给家长非常有效的指导。
作为大班的孩子目前正处于5-6岁这个年龄阶段,家庭教育方面更应该从父母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幼儿很多学龄前常规的教育与家庭模式、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最初形成都是从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开始的,所以父母在这些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指南》中的社会方面提出的“目标4关心尊重他人”中的教育建议方面,要求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这其实是对家长的要求,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又看到多少孩子能够主动做到这几点,说明我们家长本身在这些方面做的也是远远不够的。
由此可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父母是否是称职的老师,很大程度上要看父母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责任,是如何尽到责任的。那些眼里只有成绩,出了问题就往老师身上推的家长,实在是不称职的家长。关于如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南》用朴实的语言,给父母指导与启示: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那么父母就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要求孩子诚实守信,父母首先要诚实守信等等。我常常想,家长总是要求孩子这样做得好,那样要得第一,要孩子成为自己夸耀的资本;但却很少想想,自己是否是个优秀的父母,自己是否是孩子的骄傲。父母先给孩子做好榜样,是不是才更有资格要求孩子做得更好,这值得所有的父母深思。
3 篇197
《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深入地学习了《指南》后,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该领域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的老师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今天我就语言领域如何创设语言环境,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们的想法和做法:
一、臻选趣味适宜的图书
《指南》中建议: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图书,适合中班的有:《好朋友》、《一口袋的吻》、《爷爷一定有办法》、《两条彩虹》;大班的幼儿已具备探究心理,爱独立思考、寻求答案,他们喜欢较长的情节复杂的故事,内容要富有想象力、创造性,推理判断性强的故事,也可选择一些知识类的故事,满足他们的探究心理,适合大班的又有:《搬过来搬过去》、《一根羽毛也不能动》、《勇气》、《美丽的梦想》等。这些儿童文学作品有利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大班的孩子特别喜欢。
适时符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符合当前情景的阅读内容才能使幼儿产生共鸣。如对于初入园的小班孩子,常常会因不适而出现焦虑、哭闹等现象,此时我们就选择了《我也想要抱一抱》、《魔法亲亲》、《一口袋的吻》这样专门为了帮助孩子解决分离焦虑而写的趣味故事,引导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我们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活动,逐渐帮助小班的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当发现有孩子特别喜欢观察操场上的蚯蚓时,老师适时跟孩子一起阅读《蚯蚓的日记》这个故事,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图画书,以日记方式,写出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记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同时也在幽默地传达有关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培养乐观、正向的态度,及多元思考的习惯。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适时提供阅读内容,使孩子在阅读故事中获得了最初的科学经验。我们还应追随主题开展,适时地不断地更新、丰富幼儿感兴趣的图书,为幼儿提供多种领域的内容,有科学的、社会的、健康的等方面,涉及的范围广泛。和他们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们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阅读的乐趣,获得多元发展。
二、创设支持幼儿阅读的物质环境
《指南》中建议: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我们要把握关键词:安静舒适互动
我们为幼儿创设语言区游戏环境,营造快乐语言阅读氛围。选择远离热闹的游戏区域,利用活动室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的一个角落,设立特色语言区,放置图书架、软垫、铺一块地毯,投放多样化的可供幼儿选择取放的图书,让幼儿一坐下来,就有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能较好地让幼儿专注于书,不受其它事物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我们在语言区内为幼儿创设潜移默化地学习与自己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创设趣味互动的语言操作材料,如故事盒、接龙、排图讲述、手偶、指偶、纸袋故事表演、猜谜、连连看、我演你来猜、趣味语言游戏等,并随着主题发展不断更新语言区内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游戏,充分感受语言的蕴意,真正享受语言活动的乐趣。
三、创设宽松自主的语言心理环境
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主的语言心理环境很重要。
《指南》中建议: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我们要把握关键词:认真倾听积极回应交流互动
成人对幼儿阅读行为的关注和赞赏,是幼儿获得持续阅读行为的最佳动力。鼓励幼儿积极地表述阅读到的内容和知识,教师都需要仔细倾听,表示赞赏的表情与动作的鼓励。
我们尽可能与每个孩子交流,自由活动中的交流往往更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