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篇1
最近读了一本十分有意思的书,是一本儿童读物《窗边的小豆豆》,从一个小孩的视角重新看待童年教育。虽说这是本儿童文学作品,但作为成年人的我仍然看到一丝别样的意味。
《窗边的小豆豆》大体上说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洗礼,感受到了孩子的纯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不仅仅是心灵上的洗礼,还体会到因材施教的道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应因外界原因而改变原本的爱好。上帝给每个人一项天赋,有的人很早就找到并活的很成功,有的人一生都没找到因此很失落。童年是一个人天赋最能得到发现的时期,童年教育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童年不应该压迫孩子的天性,放手让孩子大胆尝试,大胆去做,向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去发展。
现在中国的教育更多的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天性,偏向应试,打压了孩子的积极性,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长此下去固然是培养了一堆高学历的人才,但不能出真正的人才。小豆豆小时候的经历十分有说明力,因为淘气退学而被校长一句“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改变。教育更多的是引导而不应是强迫规定,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在社会家庭的教育中也是如此,多引导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读书就是如此,很多孩子不喜欢读书,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原因之一在于家长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书看,虽然很多书很好,但孩子是看不下去的,先按孩子的喜好来,喜好看什么就看什么,逐渐引导接触一些有丰富内涵的书籍,养成喜欢看书的习惯。
书中校长和小豆豆刚见面的场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林校长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多小时,不打断,一直听。这是给孩子尊重,孩子最能直接明了的就是感到别人给予的尊重,一个愿意听自己说的人才会有最起码的好感。不仅仅是在孩子身上,在普通人身上一样适用。给予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是为人礼貌的一部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教育,很多做人的小细节小道理贯穿其中。小时候看的时候当故事看,现在换了一种视角去看这本书完全是另一种感受。相信当再过几年来看这本书时就会是另一种感受了。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篇2
我的好友,一位出色的语文人崔佳老师在他的随笔《寻找》中这样写道:“我家门前有两棵奇怪的树。一棵叫做肃杀,另一棵叫做喧闹。”我很喜欢这句,以及这篇文章。
我们的生活环境、教育生态亦是如此,一边是肃杀,一边是喧闹。在肃杀与喧闹中,我们疲于奔命,安于现状,最终变得茫然而失去了方向。
江淮的夏季湿热,让人心生烦躁,无论是溽暑的气候,还是聒噪的蝉鸣都搅扰得人不得安宁。在这样的气候里,如能遇到一两本给人清凉的好书,自然是称得上快哉了。
《窗边的小豆豆》可以称得上一本清凉之作了。说来惭愧,这本书早就知道,可是因为懒惰疏忽,迟迟没有阅读。
这个暑假从孟晓笙老师那里借得此书,在三伏天里细细读完,的确有一种清凉之感。我记得圣埃克絮佩里在《小王子》的序言里说:“对不起,亲爱的,我又把这本书写给大人了。”
孩子的心田就是“在山泉水清”,而大人的心田已是“出山泉水浊”。因而这类纯美文学,童稚的文字的确是净化心灵的良药。
小豆豆因为在传统的学校里极不合拍而被劝退,去了一所很有特色的学校——巴学园,并在这里认识了一位懂孩子、真正能走进孩子心灵的校长——小林宗作。
小林宗作是一位懂孩子的教育家,是一位有人情味的校长。以废旧的电车作为教室,给孩子们一种全新的体验;和孩子们一起创作校歌、读诗、做韵律操;带着孩子们品尝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为了帮助得小儿麻痹症的高桥君重拾自信,学校召开了一次特殊的'运动会……
更可贵的是,小林校长可以聆听小豆豆四个小时的倾诉。
在小林校长创设的这种教育生态下,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才会如此宁静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每天睁大眼睛,发现世间的新奇。
成长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挫折、离别、痛苦……
小豆豆喜欢阿泰,那种真挚的情谊写得那么唯美动人;泰明同学得病去世了,同学们在送别好友时懂得了人生的生离死别。生命包含着欢笑与惊喜,生命同样裹挟着悲伤与无奈……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这包括日本人民。当小豆豆发现身边的叔叔、哥哥们被送上战场,再也没有回来,当东京遭到美军飞机轰炸,巴学园在一片火海中化为废墟时,一个幼小生命又怎么能理解这复杂的背景原因呢?
写到战争时,作品已快接近尾声。作者也不愿意硝烟炮火这种不和谐的东西破坏整部作品的宁静。
说实话,这是一本让我感动的儿童文学。上次有这种感觉的还是读完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时候。
作为教育者,我很钦佩小林宗作校长教育思想和教育策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先生的“教育两问”在网络广为流传。王文湛先生说:“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假如我是孩子?第二假如是我的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是很纯粹的,诚于中形于外,把个人的功利抛之脑后。于漪老师概括得最精准:“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在新中国成立后,将自己一辈子心血创建的南开交给国家。“南开虽是私立,但不是私有。”张伯苓校长的这句话就是一个教育者本真人格的写照。因而也只有像张伯苓、陶行知、小林宗作这样的校长才能称得上教育家。
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乎?”教育还有很多不得已,不完满,期待每个教育工作者去反思、改进。我们还在求“仁”的路上,虽然道路上有喧嚣有肃杀,但不要忘记去“寻找”!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篇3
《窗边的小豆豆》是作者黑柳彻子写的一本自传。描述了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的故事。小豆豆在校长小林先生的爱护和引导下,从一个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孩子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由此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书中的“小豆豆”十分淘气,在原来的学校里和燕子聊天,和外面的宣传艺人打招呼,把学校的'书桌盖子开了关,关了开,甚至还把日本国旗画成军舰旗。老师觉得干扰,于是让小豆豆退了学。小豆豆的妈妈却没有批评她,而是在想寻找有没有一个适合小豆豆性格的学校。带小豆豆去新学校时,也只是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这样既可以让小豆豆顺利转学,又可以使小豆豆心里不会留下“我退过学”的自卑。多好!这就是“懂孩子”的妈妈。小豆豆的妈妈把自己当作小豆豆,站在小豆豆的立场上想问题。她觉得不能让小豆豆难堪,因为是个人都要面子。就是因为妈妈的“隐瞒”,让小豆豆在巴学园过完了非常快乐的小学时光。
同样,书中的小林宗作先生也是非常理解孩子心理的好校长。在小豆豆“面试”的时候,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点儿不耐烦。这要是平常的大人,肯定会一边听一边打哈欠。但是小林先生觉得,如果自己表现出不耐烦,那小豆豆就没有兴趣再继续聊下去,孩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设想一下,如果妈妈一开始就告诉小豆豆:“你退学了”,那小豆豆还能继续安心上学吗?如果小林先生表现出了不耐烦,那小豆豆还会在这个学校里开开心心的上学吗?正是因为大人们的理解,小豆豆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写下这本《窗边的小豆豆》。
如果我们身边的大人们也能像小豆豆身边的大人一样理解我们,我们的生活是否也可以像黑柳彻子一样快乐、无忧无虑?就拿喝水来说。妈妈给我一杯对于她来说不热,而对于我来说很热的水。如果我和妈妈说水太热了,妈妈就直接说:“不热的,快喝!不喝,我倒了。”那结果总归是不好的。
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敷衍。整个世界也许也会变得更加美好,不是吗?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篇4
《窗边的小豆豆》讲的是巴学园和一个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小女孩——小豆豆的故事。小豆豆,一个调皮的女生,在以前的学校里,因为学校的桌子很光滑,还能像垃圾桶的盖子那样上下翻动。小豆豆的教室在一楼,她的位子正好坐在窗户边,当她玩弄了桌子,就站起来还让宣传艺人表演。正因为这样,她被退学了。
可是,当她的妈妈带她到巴学园时,小豆豆就深深地喜欢上巴学园,在她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看见了六辆电车,十分惊讶。并且在世上恐怕没有第二个人听小豆豆说过四个小时的话。
小豆豆觉得校长先生是一个很幽默、又会理解人、又善良、又有爱心的'人,因为每一次在他身边,都有一种欢乐和安全感。
巴学园与其他学校的教学制度大不相同。其他学校的日程表都是定下之后就不容易更改,而巴学园的孩子在课堂上想画画就画画,想做实验就做实验。
小豆豆被这种教学方法惊呆了,之后在课堂上她再也没有让宣传艺人来表演,也没有吵闹,最终她成功了,成为了一名作家。
在我们的生活中,用爱创造奇迹的人也很多,最近报纸上有一篇文章叫做:“奇迹的名字叫母爱。”说的是一位车祸后昏迷两个月的孕妇产下一个健康女婴,但这位妈妈至今还在昏迷中。这就是爱的成就,如果没有母亲的坚强,那么也没有这位仅有一公斤的小宝宝了。
爱是人世间缺一不可的,花有爱,草有爱,树木也有爱,爱使小豆豆取得了成功,爱使昏迷的母亲产下健康女婴,把心胸的大门敞开,让爱充满你的胸膛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篇5
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失去纯真。小豆豆领着我们来到了——巴书院,一个充满爱与纯真的地方。
小豆豆是个天真率直的小学生。她会在课堂上和小燕子说话,写字的时候会打开和关上书桌。她被退学了,因为她太淘气了。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不同的校长,小林。在特殊小学,小豆豆已经不是那个“特殊”的豆豆了。她成了小林校长口中的好孩子。
“你是个好孩子!”这是小林校长最常用的一句话。每次看到这句话,就像回到了童年,和小兜兜一样大。和小豆豆在电车教室里自由地学习,在餐厅里一起唱“嚼好”,早上试着嚼“健康的树皮”,一起在阳光明媚的田野里奔跑。我所有的烦恼都抛在脑后,只剩下快乐和幸福。
巴学园带给我的除了纯真,更多的是情感。小林校长说:“不管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的。”所以为了让先天生理缺陷的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自信,他让孩子裸泳。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刚开始很害羞,但很快就不经意间释怀了。在学校运动会上,全校最矮的学生高乔每次比赛成绩都是最好的,还拿了很多蔬菜当奖品。也许小林老师希望高乔靠自己的本事吃自己的冠军菜;也许是希望高乔生不要忘记自己夺冠的自信;也可能是运动会上独特有趣的运动是他为了高乔夺冠精心设计的。无论如何,都充满了小林校长对孩子的关怀。
在故事的结尾,美国飞机投下的炸弹点燃了巴学院。远处,校长看着大火吞没了充满孩子们笑声的天堂。小林校长深爱孩子,有一颗真心,不会向大火屈服吧?
合上书,深呼吸。突然发现眼角湿了。巴学园的阳光、纯洁、温暖就像“你是个好孩子”。
是的,太美了,我们忘不了。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篇6
前几天,我开始读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课”那一章。
我十分喜欢巴学园的上课方式。他们的教师把一天需要学习的课程全部写在黑板上,孩子们从自我喜欢的课程开始学习,只要在一天之内学完就能够了。如果能够上午学完,那么午时就能够到九品佛散步玩耍了。多好的上课方式啊!
如果我们的学校也能这样貌,那我们会多高兴啊!如果将来我也能像小林校长一样,创办一所新的“巴学园”岂不更好?那我的孩子们该是何等的幸福!我要努力奋斗,为创办我的“巴学园”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