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凡卡》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凡卡》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凡卡》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篇题目是凡卡的文章。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课文主要写了凡卡过着困苦的生活,常常被老板他们那样的虐待。凡卡终于忍不住了,向爷爷写信,向爷爷诉苦,要爷爷接他回家。
凡卡呀!你那里的生活多么艰苦,而我呢?是多么的幸福。凡卡没有爹没有娘,是个孤儿。我有爹有娘,生活也很开心。凡卡常常被欺负,也没有爹娘的保护,我也有爹娘的保护,当然没有被欺负过。凡卡一天吃的只有一点点,早晨吃一点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说起来惭愧,我的生活条件居然比凡卡好几倍,我整天吃大鱼大肉的,大吃大喝的。我如果饿了,妈妈也会煮东西给我吃的,不会饿的。凡卡呀,你真可怜,哪有这样的没人性的老板,老板娘,和这样的伙计呀!还有,凡卡穿的衣服、,一顶帽子,没有皮袄,就连很破的皮袄也没有。只穿着衬衫,还没有鞋穿。而且,那时一个非常冷的冬天,如果我在那么冷的冬天里,我一定有很多厚衣服穿,皮袄当然内有。凡卡呀!你真可怜啊!我真想向动画片里的“哆啦a梦”借一样法宝,坐着它,坐着时光机,带着你离开那个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带着你离开那无人性的老板和老板娘身边,带你来欣赏我们这里的光明。带你去你的爷爷身边,让你过上幸福的生活,过上不被人欺负的生活,过上不被人虐待的生活,不再感到寒冷,不再感到饥饿了,也不再感到疼痛了。
凡卡呀!你真可怜,你来我们这时代生活吧!
读《凡卡》有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凡卡》这篇课文。文中主人公凡卡的形象总在我的脑海中翻滚,使我感动,令我不平,让我难忘。
黄昏时分,我趴在窗户上看日落。天边残阳如血,云朵奇形怪状。忽然,我发现一片云就好像那头发蓬乱、浑身血痕、嘴边还残留着血丝的凡卡,他正在抽噎,把那单薄的衬衣往身体上包了又包,裹了又裹,蜷缩到墙角下,身子微微地颤抖着。
不一会儿,满脸横肉的“老板”来了,抄起楦头就往凡卡虚弱的身体上砸下;凶神恶煞的“老板娘"也来了,捞起青鱼便用嘴戳向凡卡被抽得狰狞恐怖的脸。凡卡本就瘦弱的身子又增添了几道血痕,他只能忍,因为他知道,哭只会遭受更痛苦的毒打,只有等大家都睡着了,凡卡才敢偷偷抹几把泪。
一转眼,“凡卡”又消失了,大概是去摇摇篮了吧!半响,“凡卡”又出现了,他跪在作台边,可能是在给乡下的爷爷写信。一会儿,凡卡打了个寒战,似乎在自言自语:“真冷啊,算了,再忍忍吧,过几天,爷爷就会来接我了。”
天空的云不断变幻,瞧!凡卡正偷偷从店里往乡下跑呢,应该是发出信却久久不见回,实在受不了了才逃的吧!嗯一定是的!你看,那白茫茫的雪地上还残留着凡卡脚上点点殷红的血迹呢……
读《凡卡》有感 篇3
凡卡的悲惨遭遇,令人怜意顿生;
凡卡的绝望倾诉,令我心阵阵悸动;
凡卡的痛苦失意,更引人陷入深思……
——题记
凡卡,一个年仅九岁的男孩。在我们看来,九岁,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正是无忧无虑而又自由自在的年纪,也正是放飞欢声笑语与幸福快乐的时期。然而,这一切,对于凡卡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凡卡,一个只梦想生活安宁的孩子。在他的心中,幸福,只是能和爷爷在乡下过那虽不富裕但食可果腹的平淡生活,只是可以远离老板一家的恶意打骂的安宁生活。他要的幸福,仅此而已……然而,就是这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触手可及的事,在那时黑暗的社会制度下,残酷的现实将凡卡仅存的一丝希冀无情吞噬。凡卡的梦想,就此支离破碎……
当看到文中的凡卡怀着最后的无限憧憬,将信放入邮筒中时,我泪眼朦胧,好想大声告诉他:“凡卡,写不清地址的信,是寄不出去的呀……”;()当看到文中的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梦到爷爷在看他的信时,我却又希望,文中的一切都未曾改变,让凡卡能在美梦中感受到片刻的欢愉与幸福,让他能在美梦中找到这黑暗中的一丝曙光,多么希望这梦,永远不要醒来!
然而,是梦,便必会醒来。梦醒时分,凡卡心中的一切希望与美好也随之烟消云散,化为泡影……
凡卡的最后希望会随美梦的逝去,如流星般陨落,被现实的黑暗掩埋。然而,我们的思维不会就此停歇——如果当时的俄国沙皇励精图治,凡卡怎会有那样的悲惨境遇?如果当时社会前景一片光明,凡卡怎会写信向爷爷绝望倾诉?如果当时社会制度完善,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凡卡怎会如此痛苦失意?
当凡卡的美梦化为泡影,我们明白了很多,很多……读凡卡有感500字凡卡读后感800字凡卡读后感900字
读《凡卡》有感 篇4
我一口气读完了《凡卡》这篇课文,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哭了,我为九岁的凡卡过着非人的生活而感到痛苦,我仿佛看到了凡卡又在挨打挨骂。
凡卡太可怜了,他才九岁,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同龄的儿童,却受着这么多的折磨,老板、老板娘动不动就打他,伙计们想方设法捉弄他。谁都知道,孩子只有不断地增加营养身体才会长得结实,才会健康。可凡卡呢,早晨吃一点儿面包渣,中午喝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渣,至于菜啊、茶啊,根本没有。到了晚上睡觉时,他没有床,而是睡在过道里。这还不算,每当老板的小崽子一哭,凡卡就得去摇那个摇篮,如果睡着了,还会挨老板的打。凡卡总是回想在乡下的那一段日子,虽然清苦,但身边有爷爷、有小伙伴,而现在谁都欺辱他,他真受不了了,他请求爷爷接他回去。读到这儿,我脑海里浮现出凡卡,遥望故乡向苍天哭泣的情景,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如今,我们也是十来岁的少年儿童,可和凡卡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生活在蜜罐里。每天我们都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老师像辛勤的园丁,精心教育我们,学校为了让我们全面提高素质还给我们建立了计算机房、阅览室、语音教室、自然实验室等,每天我们都能学到许多新知识、新技能。父母为了让我们身体长得结实,天天为我们准备营养丰富的食品,我们多幸福呀!
读过《凡卡》之后,我又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我和凡卡同是少年儿童却过着不同的生活呢?经过我的苦思,原来是我们不是生长在同一社会中,凡卡生活在沙俄黑暗统治之下,那里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富人终日花天酒地而穷人却度日如年穷困潦倒。我们呢?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我们儿童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力,国家还为我们少年儿童立了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起到了保证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人们把我们誉为祖国的花朵,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人们常说,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看看小凡卡,再看看自己,我们太幸福了,我以后要珍惜,做最好的自己!
读《凡卡》有感 篇5
有的孩子会因为考试压力大而感觉童年不快乐,有时会因为饭菜不和口味而发脾气,但大家有没有想到过,真正过着苦日子的孩子多得数不胜数。
凡卡就是一个例子。在九岁时,就因为为了生活而被送到城里去做学徒。他十分害怕。在这里,天天挨饿、挨冻、不能睡觉、受累、又孤独。在老爷家里,晚上只能睡过道。但老爷的小崽子一哭,就得摇摇篮。婴儿天天都哭,所以凡卡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吃的只有面包、稀粥,经常还要被老板无缘无故的打,被伙计们戏弄。他在给爷爷写信时,都要偷偷摸摸的,否则,被老板知道了,又要挨打。
相较之下,我们可以说凡卡活在地狱,我们活在天堂。我们埋怨作业多时,想过没有,像凡卡这样的孩子还上不了学。当我们抱怨饭菜不合口味时,想过没有,凡卡他们那时还饿着肚子。我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我有一次,刚买了一双新鞋。可穿了一个月就发现有点紧。虽然完全不影响我体育运动,但我还是无情地抛弃了它。就因为有一点点紧。现在想起我感到丢脸。凡卡那时还没鞋穿呢!如果把那双鞋给凡卡的话,他一定会觉得十分幸福,那双鞋,他一定十分珍惜,绝对不会像我这样无情地丢掉。想到这儿,我感到十分丢脸,耳根子都红透了。
还有一次,我出门打篮球十分累。回到家一看今晚吃的菜里没肉。我气冲冲地问:“今晚这么没肉呀?”妈妈说:“时间太紧,来不及了。”我就生着闷气吃完了饭。现在想起来,我觉得无论饭可不可口合不合口味,至少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吃,中途不会被打断,也能吃饱。凡卡可能吃饭的时间都很少,还吃不饱,还要干那么多的活。我们太不会珍惜幸福了。
同为孩子,却有着天堂地狱这两种极端的童年。所以放低要求吧,珍惜幸福的来之不易。珍惜你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