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情感 > 正文

情感浪花

作者: 黄璋尊2024/03/01情感

情感是难以虚构的,作家用心捕捉到一朵朵情感的浪花,才使文学闪闪发光

"抓住一朵浪花,就相当于拥有江河。"记得作家余华如是说。乍听起来,觉得夸张,但细一想,也颇有道理。从一朵花里看到大千世界,从一朵浪花里看到汤汤河水,在文学作品里,从一个人物身上看见现实生活。这就是细节,它们构成了文学的全部。

一个写作的人,总会比别人多了一种特有的敏感性,在生活的缝隙间、角落里寻觅,寻觅闪光的亮点,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部分,看见那些被多数人忽略的细节。上世纪80年代,大陆与台湾通航,诗人余光中"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南京探亲,趁机到全国各地旅游饱览祖国的锦绣山河。有一天,他站在黄河滩边地,面对着奔腾跳跃的浪花,伫立良久。黄昏时分,余光中回到旅馆房间,坐下来脱下皮鞋,地面铺一张报纸,把鞋底沟纹里的泥巴挖出来包好,待翌日返回台湾时,将这包泥土装进行李袋带走,置放在家中书架上。直到90岁他去世时,这包泥土,还保存完好。这包黄河泥土的细节,正是他身上最闪光的亮点。可以说,一包泥土就是乡愁的物化结晶,看着那包泥土,就想起他的那首《乡愁》,看到诗人数十年隔洋思念家乡的愁绪。

因为这包黄河泥土细节,我得以更深切理解那首耳熟能详的《乡愁》。也正因为书架上这包黄河泥土,驱使余光中书写出了很多饱含深情的乡愁作品。

"体验生活"、"实地采风"是写作者必做的功课,是对写作对象的调研、挖掘,从中寻找出最精彩、最感人的细节。作家程永新认为邓丽君是一个时代的女神,启蒙了无数人对流行歌曲的认知,应该写写邓丽君与一个时代的关系。多年以来,他一直关注着邓丽君的故事,积累素材。动笔之前还专门去了一趟泰国清迈,因为那里是邓丽君去世的地方。在邓丽君生前常住的清迈美萍酒店,他通过和酒店员工探听,得知邓丽君生命走向终结前,一遍一遍地呼喊的,不是爱人,而是——妈妈。这个闪亮的细节使他为之动容,被恰如其分地揉进了小说中,将女神成功地还原为一个女人,一个跟天下所有女儿一样的女儿。邓丽君离世前呼喊妈妈的叫声,比她的歌声更动人。如果没有去清迈走访,没有这一笔细节的升华,程永新的《我的清迈,我的邓丽君》就会逊色些许。

当然,细节是可以虚构的。优秀的作家凭借想象力可以虚构出一个世界,虚构出许多意想不到,虚构出许多生动人物。但我坚信,情感是难以虚构的,作家用心捕捉到一朵朵情感的浪花,才使文学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