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情感 > 正文

重游母校

作者: 罗智2023/12/11情感

时值周末,邀约学友,前往楼下,重游母校。我们走进绿树成荫的校园,回忆着与母校的点点滴滴,一时感慨万端。

曾经沧桑忆当年,更敬先贤办国学。

从启蒙读书到初中毕业,我都在楼下学校学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师范毕业,分配回楼下学校当了六年老师。母校的一草一木都留存在记忆深处。

我与楼下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校志,与母校的亲缘,可回溯到百年之前。

楼下小学建校于1922年。普安楼下(原称旧营)开明乡绅罗运邦先生,耕读持家,崇文重教,筹集资金建私塾,教育楼下子弟。1922年,已任普安西区区长的罗运邦将私塾扩建为楼下小校并担任校长。罗运邦年迈,其长子罗会清任校长。罗会清去世,其四弟普安西区区长、楼下乡乡长罗会扬任校长至解放。

楼下小学的创建人——乡绅罗运邦,是我的曾祖父。

我们看不到一百年前建设一所学校的艰辛,也揣度不了祖辈们数十年办教育的思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希望通过读书,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争取更多向前向上的希望,让楼下学子透过书本寻找到人生的答案,发现生活的真善美。

建国后,保留楼下小学,再后来为五年制小学。改革开放后,成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改名为楼下学校,设小学部和初中部。1990年后,小学为六年制,初中三年制。1996年筹建楼下中学,楼下学校大部分老师参与了楼下中学的筹建工作。1996年8月,楼下中学正式成立,楼下学校仍保留部分初中年级。2005年楼下中学建设完善,楼下学校为完小,改名楼下小学。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全部在楼下学校度过,在这里得到启蒙、接受教育;我参加工作初期,有幸作为学校教师参与了小学六年制转型教改到楼下中学筹建、楼下中小学分办的全过程。

楼下学校地处兴义、兴仁、普安、盘县交界,服务半径大,学生比较多。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制学校期间,教育教学质量非常突出,周边县市学生纷纷涌入楼下学校读书,这所百年老校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

不忘过去,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无须什么堂皇的话语,我们都深藏着一份真挚的感情。作家周国平说:我们活一生,只有你的经历是完全属于你,谁也拿不走。人生几十年,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什么,而是你记住了什么,以及你如何铭记。每个人都有深深的母校情节。区别在于,有的热情洋溢奔放直接的表白;有的默默想念、远远欣赏着她的美好。

峥嵘岁月,百年芳华。百年风雨,造就英才无数;百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

百年老校,培养了万千优秀学子。其中翘楚,当数知名烈士罗会廉。罗会廉参加了抗日战争,是新四军情报网络的主要创建者和津浦秘密指挥通道的建立者,是我军抗战史上牺牲的一百多名团级以上指战员之一,是国家民政部公布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六百名著名英烈之一。

罗会廉是楼下小学第一届校友,罗运邦先生之第三子。192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兴义初级中学(原兴义笔山书院),1932年入昆明市昆华中学高中部读书,1934年秋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暨南大学毕业后,到淮南铁路工程处任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国家存亡关头,罗会廉毅然抛弃了优厚的生活和安逸的工作环境,只身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系统学习革命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聆听了毛主席的亲自授课。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新四军115师随营学校学习谍报和情报业务,在抗日军政大学和115师随营学校参谋训练班学习毕业后,经延安介绍到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四师,先后任司令部作战参谋、作战二科副科长、侦察科长,成为抗日名将彭雪枫的得力干将。其间,罗会廉圆满地完成了押送一批黄金转交党中央的任务和秘密联络准备起义的国民党一四二师四二五团团长陈锐霆的使命,建立了数十个解放区与敌占区相结合的情报网点,建成情报网络,为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做出特殊贡献。由于日伪的严密封锁,延安与新四军的联络一度中断。受党中央委派,罗会廉到运河支队考察,建立了津浦秘密通道,为保持党中央和新四军的通畅联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944年12月2日,罗会廉带领6名侦察员受命到萧县执行任务,遭日军一个大队及伪军共300余人包围袭击,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30岁。

罗会廉牺牲后,四师和蒙北根据地人民把他的尸骨安葬在新四军第四师师部驻地,新四军第四师和当地民众隆重地召开了追悼会,动员全师化悲痛为力量,消灭皖淮敌占区的日伪武装。四师司令部和坛城数民众为他树碑纪实,其碑勒文:科长罗会廉先生,当代之国士也,器识过人,英毅迈众,生逢乱世,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之急。七七事变,参加八路军,以功升侦察科长,石弓山之役,慷慨捐身。烈哉!爰为之颂曰:山有时而为湖,海有时而为田,独先生之壮烈,与日月而常悬,其死者一时,其不死者立千秋万代而犹然!

历史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罗会廉英雄事迹流传于江淮大地,安徽省建立有罗会廉烈士陵园和烈士事迹陈列馆,成为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和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回忆罗会廉烈士,亲笔题字"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里""怀念罗会廉同志——会廉同志殉国六十周年";2014年9月30日首个烈士纪念日,张海阳上将、刘淮东等革命后代前往蒙城瞻仰罗会廉烈士墓。

在楼下小学旁边,楼下村民自发立了一个简易的纪念石碑,寄托家乡人民对罗会廉的敬仰之情。罗会廉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的执着精神,抒写了一个战士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血肉同胞的深厚感情。罗会廉是楼下人民和楼下学校的骄傲,是楼下小学校友学习的榜样。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荣辱沉浮,时间作证,历史铭记,透视历史老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一百年诉说着传承。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教育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教育是充满爱心和善良的事业,教育者需有崇高信仰和炽热情怀。

奋斗诞生美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楼下学校的学生可以称得上是来自五湖四海,不仅有周边各县市的,也有外省的。那个时代人才紧缺,职业学校毕业国家包分配工作,初中毕业考上中专或者师范,就等于跳出"农门".而楼下学校的教学质量,在邻近几个县遥遥领先,每年中考录取中专中师人数较多。

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如今的楼下小学,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以前的砖瓦房,全部变成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室,校园绿树成荫,书声朗朗。看到一群群活泼可爱、洋溢着幸福笑脸的小朋友在校园学习、玩耍,内心为他们感到高兴。

真正的强者不在风光一时,而是坚守梦想。查看校史,楼下小学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创办一流乡镇小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次被州县表彰为先进集体,2020年、2021年获得县教学质量一等奖。历代楼下学校人,都传承着教育信仰,饱含着教育情怀,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怀揣奠基幸福梦想,朝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不断奋进。

百年来,10多万楼下学校校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乐见万千学友,读书的用心读书,工作的认真工作,做最好的自己,释放人生价值,用双手翻开崭新的未来。

是日,天空蔚蓝,天高地大,时光正好,百年老校,一尘不染。漫步在花团锦簇的校园,一阵阵淡雅、高贵的幽香迎面扑来,寻香走去,一排绚丽而又朴素的小花向阳盛开,给校园增添了不少生机。

乡村持续发展、繁荣振兴,办好乡镇教育是第一等的事。回家路上,大家兴致很浓,忆往思昔,感念师友;叙述情怀,都想努力为母校发展尽绵薄之力。每一个善念善行,都是在播种春天。信仰和善良不是空虚的,喊千万句口号,都不及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更有力量。我们坚信,在"美的教育"感召下,用实际行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识之士一定会越来越多,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追求幸福的乡村孩子们一定会拥有更多希望,百年老校一定能散发更加迷人的芬芳。

善良,是不动声色的成全。

曾几何时,一些人提倡万事"清零",不问你做过什么,只认可眼前和往后。但其实,一个人,只要做过的事,历史不会忘记,人心都会铭记,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善意和行动,都会在历史的沉淀里,开出美丽动人的花来。

曼德拉说: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在坠落之后总能再度升起。楼下小学正以百年校庆为契机,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乘着教育优先发展的东风,构建德育和各学科备、教、学、评一体化,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努力打造一流的乡村教育示范学校。

我始终相信,母校的同事们正心诚意守正创新,心中有爱、手中有招、眼中有光,沿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提质增效的主线奋进,在自己的领域里沉下心来,以一颗匠心踏实耕耘,一粒一粒地播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