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院
十年磨一剑。
十,作为极致之数,总有一种极致之美让人迷恋,总有一种神秘之意让人参悟,总有一种圆满之觉让人省思。
这十年,对一个民族是宏大叙事。之于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打造一家农家书院,描摹当地山水文化,用细节见证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步伐,这十年或是书院的高光时刻。
十年前,我们喜欢向山里跑、农村跑。那时,人们的户外热情已被点燃,乡村呢,已实现了村村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已在神州大地破土。一群人,回归自然,亲近乡土,在济源,便得天独厚。
济源三面环山,东北太行,西北王屋,南边南山、南岭隔开济水和黄河,小城安然依偎着这把太师椅。西部大山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南边浅山区是市民休闲的后花园。城北沁河、城南黄河,与城区济水一道,开辟了济源东向的平原。这样的山川地理,适合孕育一个珠圆玉润的书院。
书院如珠,赖于机缘。我们这群人,热爱并致力于弘扬本土文化,关注脚下的自然生态,关心农村的发展,书院是我们最好的镜鉴。
当初对书院的寻找是朦胧的、浪漫的——离市区不能太远,也不能近到没距离感;交通要方便,也不能车水马龙;环境要幽静,也不能与世隔绝;生态与文化是书院主题,但也要生活化、接地气、有温度。在南山,黄河的一条支流上,一个小村曾如一颗久被遮蔽的珠子,再荒废下去,便是毁灭。我们辛勤拂拭,还原珠子本身的光芒。书院十年,可圈可点。
前五年。
当初作为书院实体的,是一处闲置民宅,荒废得不成样子。水、电、路是通着的,但生活用水要达到方便清洁,还需要投入;电路已老化需要改造;路只有三米宽,大车进不来。改造书院,困难重重。一些酸甜苦辣,在筚路蓝缕中呈现。
与老百姓打交道,朴实是他,规则意识差也是他;辛勤是他,小农意识也是他。一些建设材料,他们需要了,就顺手牵羊;有一些活计,他们不习惯以市场规则承揽。梦想遇到现实,常是一地鸡毛。
我们立足书院,最初设想是细分本土地理人文,一群人用脚步丈量济源山水,形成一部自然地理生态文存;同时,有计划地行走济源数百个行政村,以乡土散文的笔调,为乡村立传。几年深耕,《济源读山》已出版。作为一部生态、乡土随笔散文集,记录了书院一批人行走王屋群山以及蟒河、沁河峡谷等的亲身经历与见闻思想。李洱欣然为该书作序,说:"我也是通过《济源读山》,重新认识了故乡的山山水水。"《济源读山》姊妹篇《济源读村》,也在同步推进。如果说一个地方综合的显性表征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文学当仁不让是文化的主体部分,文学正是书院出口之一,升华并发扬本土文化,是书院的初心与使命。
中间三年。
书院立足于农村,自然要深扎乡村,紧贴大地的脉搏,力所能及为乡村做点事情。书院当初设想是给当地群众文化上的潜移默化。但后来到了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书院却有缘深度参与到具体项目中,助力帮扶项目落地。
北寨是黄河北岸一片红色土地,晋豫边革命纪念馆坐落于此。中共晋豫特委在北寨举办的八路军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曾是名噪晋豫的窑洞"小抗大".我们书院最初知道这个村子,是源于政府部门与企业等联合包村扶贫脱困。我们对它全面调研,确定扶贫思路。付出财物,更付出爱、能力与智慧。当初设定的三方扶贫模式,既考虑到现实,又借助于机制,是扶贫模式的创新,具有保障与借鉴意义。
近两年。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国家又推出乡村振兴战略,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济源近年农村工作之重。黄楝树村是位于黄河支流上的精品村,以文化助力该村脱贫攻坚,曾是书院的积极尝试,接着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更显驾轻就熟。书院与一大批本土作家,沉浸乡村,聚焦发展,一系列既定主题作品的推出,是总结,是启迪,也是呐喊。
十,作为一个汉字,或是远古结绳记事的留痕,每记十个,便结一疙瘩。想这世间的人和事啊,就像一个又一个疙瘩,疙瘩里或都隐藏着因果呢。书院十年梦,也是人世间一个秀外慧中的疙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