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散文 > 正文

时光暖处外婆家

作者: 胡美云2025/03/22散文

记忆里,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再没有比去外婆家过节更开心的事了。

母亲的娘家离我们家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在穿着千层底布鞋、出门全靠一双脚的上世纪80年代,去外婆家便是难得的出远门。

小时,逢年过节外出,我大多由父亲或牵着手走,或扛坐于他肩上,手上必提的小竹篮子里是看节礼:两斤肉、两斤面,还有红糖或者糕。糕是有讲究的,过年时用的是红纸包着的方片糕,取步步高升之意,端午节却是盒装的绿豆糕,也许是因为暑天将近吧。

那时我人小腿短,跟着父亲走很吃力,父亲经常会放慢脚步,或者干脆停下来笑眯眯地在前面等我。到后来,眼看着离外婆家越来越近了,我干脆由着一点一点雀跃起来的心带动着小小的脚步和父亲比赛般跑起来,跑一会儿歇一阵子。熟悉的小村子被我一个个撂在了身后,路两旁的树、小水塘,像老朋友般的招着手迎面而来,继而被甩出很远,外婆的庄子便一点一点地近了。

去外婆家究竟有哪些快乐的事呢?年长几岁的表姐们会带我到近处的白荡湖干涸的滩面上玩耍,那时对白荡湖的浩渺之美是视而不见的,只知道努力地在滩面找那些完整或不完整的贝壳,找出一堆捧在手心,是件极快乐的事。或者由她们带着,开开心心地去邻居家串门。冬天的时候,穿着母亲新做的花袄子,一脸"自己最漂亮"的自信,花袄子上有两个大大的口袋,去别人家玩时,跟着表姐们脆脆地喊几声"二舅母""大舅奶奶"后,好客热情的主人便开始手不停地用瓜子、花生、糖果把两个大口袋装满,顺带满嘴慷慨无比地夸赞着:哟,这就是兰子(母亲名字)的孩子啊,都这么大了,长得真是体体面面的,好看。边上便有更长一辈的人慈祥地笑着附和:是呢,就像她小时候。明明是不常见,甚至是第一次见面,我还有些面生的亲戚长辈们,却有着说不出来的亲近与熟悉。

前些日子在整理旧书籍时,翻到一张小女儿三年级时的试卷,短短的考场作文竟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女儿心里的外婆家:有漫天的雪花和快乐堆起的雪人;有许多像外婆一样的奶奶,她们是外婆的邻居,我会叫她们奶奶或者老太太,她们慈眉善目都很温和;外婆的院子里有成群自由觅食的鸡和鸭,有正在开着的梅花和喜欢发呆的妈妈,妈妈为什么到了外婆家就更喜欢发呆了呢,是因为外婆家有妈妈的童年吧,她一定是想起了什么……

原来啊,我们的童年一直走在通往外婆家的路上。那条小路上,时光温暖,一路繁花。

我们唱着跑着,渐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