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石门高
车到石门高村口时,当地文化站的刘站长已在此等候。
石门高村四面被大山环抱,因入村水口处有两块巨石对峙,形似城门,“山为城,石为门”,又因水口内住着高氏家族,故得名“石门高”。据《高氏宗谱》记载,高氏先祖自西汉时就住居此处,距今已有1800多年了。
一边听着刘站长的介绍,一边四处张望,发现整个村落都处于石的布局之中,这里有圆形的石,磨棱的长石、方石,石铺就了道,围起了墙,垫起了脚、架起了桥。石,拼就了村门;石,也搭起了家门。今天的石门高村还保存传统木结构民居100余幢,其中明清民居23幢,这些建筑,融徽派文化之精华,体现徽派民居、祠堂、牌坊古建三绝的风格特色。不仅如此,这些古民居的建筑风格,还体现在砖雕、石雕、木雕上,雕镂精湛,造型丰富、结构严谨,处处讲究韵律美,如果说石门高如同一本尘封千年的“立体古书”,那么这些古建筑就是最好的语言。
我们站在了高氏宗祠前。该宗祠建于明代景泰六年(1455年),坐北朝南。祠堂前有一口方塘,使得祠堂“前有镜照,后有山靠”。这口古老的方塘用花岗岩砌成,汇聚龙泉活水而成。方塘如一面镜子,映照着古祠、山峰和村庄,使得村庄有了灵气,是石门高村的一道美丽景观。古人高薰有诗赞曰:“门开一鉴照回廊,石下潺潺活水长。是有锦麟争泳跃,更多绿藻竞芬芳。”
走进宗祠门厅,抬头是“人”字造型的房顶,那些黝黑的柁梁和墙壁上,雕饰有各种图案。雕刻技法娴熟,造型婀娜多姿,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虽然有些残旧,依然焕发着生命的灵光。该祠原有七进,后因最后一进享堂倒塌,现尚存六进,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宗祠的整个布局为背倚牛形山脉,就势递升,纵横二十余丈,勾勒出徽派建筑的神韵。
第三进大厅是高氏宗祠最宽敞、最气派的大厅,厅内顶上方有11根柁梁相连,共有22根木柱支撑。木柱下方各有一“石磉”作垫。每一个石磉上所雕刻的花纹图案都不相同。在天井台阶和天井水池两边,共有六块石头雕出的“牛鼻石”。上有平台,两边有走廊,整个大厅古朴宏大。这里是高氏族人集会之处,也是当年匾额集中之处。匾额有皇上御赐的,有达官显贵赠送的,也有名家书写的,显示这座古建筑的荣耀和辉煌,展示着它的文化品位。
徜徉在村中的石板铺就的街巷之中,越走越感受到仿佛走进了一条悠悠的历史隧道,连接起了历史与今朝。今日的石门高村,早已没有了往昔的繁华,然而许许多多的岁月痕迹,沉淀在大小巷陌中,古井、古园、古树,随意镶嵌。光亮可鉴的青条石、灰砖墙上斑驳的苔痕、青檐上摇曳的荒草、古色古香的牌匾、在风雨中有些飘摇的庭院,无不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于是我在想,那些残垣断壁,青砖壁瓦,还有那棵被雷电击中焚烧,但奇迹般的竟然没有死亡,依旧以昂扬的姿态矗立于村子中,用它那旺盛的枝叶为村人们遮风挡雨的古银杏树,无论是那曾经的繁华抑或衰落,它们应该都是有灵魂的。它们都淡然地守候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一种品不完的古韵风情。
我们最后在村东的一块巨大的摩崖石刻“魁”字前站住了。据《高氏宗谱》记载,唐长庆三年(823年),石门高氏第十七代高子军,文采出众,荣获翰林院大学士桂冠,光宗耀祖。高子军的叔父高祐,高兴地写下个“魁”字,并请石刻名匠,将这个“魁”字刻在村东的花岗岩峭壁上。一个“魁”字,足有一丈见方,笔画宽度超过一尺,深达寸半。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显得格外耀眼和古韵森森。魁者,魁星也。预示着石门村千百年人才不断,文曲星辈出。事实确实如此。陪同我们参观的刘站长介绍,石门高历代科举人才不断,最辉煌的年代莫过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石门高氏曾有14人同朝为官,可谓显赫一时。
离开石门高时,坐在车上,再次看着村口那形似城门的两块巨石,我问自己,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美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