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随笔 > 正文

槲坠儿

作者: 叶剑秀2023/12/26随笔

端午节,豫西鲁山民间有包槲坠的习俗。那一天,谁家冒不出槲坠的香味,是要遭人质疑和嗤笑的。

节令刚入农历五月的门槛,村里人便忙碌起来,纷纷到山里去打槲叶,为包槲坠做前期准备。

槲坠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食品,类似粽子,形状却与粽子不同。粽子为三棱锥形,用竹叶或苇叶包裹,槲坠如圆柱形吊坠,用槲叶裹身,故称槲坠,体量比粽子大两到三倍。粽子和槲坠所需食材大体相同,均为糯米、红枣、花生米之类,味道却有很大差异。

包槲坠的叶子,是山上槲树生长的叶子。槲树为多年生灌木,木不成材,易弯曲,杂乱疯长。皮质粗糙、肤色灰暗的槲树,却偏偏长出状如莲荷的大片叶子,有特殊的清香味,有天然的防腐功效,且有安康、吉祥的寓意。享用槲叶包裹的槲坠,把美好的愿望和幸福融入身心,驱邪消灾,一生平安。

《本草纲目》记载:槲叶,气味甘、苦、平,无毒,具有止血、止渴利小便的功效。用槲叶包槲坠,是绝妙配搭,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人们生活智慧探索的杰作。

端午前夕,鲁山西部山区,家家户户把肥嫩槲叶采集回家,用清水略煮,待叶子由青变为褐黄色,一摞摞捞起,揭起两片槲叶贴紧摩擦,去掉叶子表面绒毛,再放清水中淘洗,直到污渍涤清、叶面光滑,才可用来包槲坠。

制作槲坠是有讲究的,工序也十分繁琐。先把一片槲叶铺开展平,倒上适量糯米,配上一至两粒红枣,再点缀几颗花生,也可加入几粒红豆、豇豆做辅料。双手捏住槲叶各一角,轻轻卷起,附上金银花叶子,扯来备好的龙须草,在外层一道道缠绕。切莫捆绑太紧,要给生食材留足遇热膨胀的空间,蒸熟的槲坠才能圆润丰满。

附上金银花叶片,也是有几分说辞的。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能清理毒素。金银花三月开花,花初开色白,经一二日色黄,故名金银花。又因一蒂二花,成双成对,形影不离,也象征家庭美满幸福。

龙须草的寓意就更明显了,它有清热安神的功效,龙又是中华民族图腾。吃了龙须草包裹的槲坠,家庭兴旺,事业腾达。

一切准备就绪,还需要耐心等待。锅里添上两瓢水,把包好的槲坠摆放竹篦上,不能太挤,留足空隙。压上锅盖后,干柴生火,最好用槲树的树枝树杈。待锅滚沸腾,留心火候,把握文火慢煮,约三个小时,即可熄火。

槲坠熟在锅里了,心还是不能急的。原本可以食用了,但最好原封不动焖上一晚,这样槲叶、金银花、龙须草的味道,加上甜枣、豆类的养分,完美浸入到糯米内,槲坠风味才会独特绵长。

经过一夜的漫长等待,第二天掀开锅盖的刹那,一缕浓烈的气息弥漫开来,瞬间清香四溢。慢慢剥去槲坠精美的包装,轻轻咬上一口,香甜清爽。

吃上一顿地道的鲁山槲坠,要经选、泡、洗、搓、包、煮、蒸、捂八道工序,前后耗时两天多,要精心制作,还要有足够耐心。煮熟的槲坠儿只要浸没在原液中,一月左右不变质,弥久留香。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槲坠加工制作工艺也不断更新。比如在食材选用上,加入了水果、蛋类,甚至还有选用肉类的。人们似乎对槲坠吃法也不再固守传统,还会将煮熟的槲坠放入冰箱冷冻,随吃随取。

豫西鲁山人喜吃槲坠,自是源自古老的习俗,传承不息,延续至今,其中缘由,或许是人们对绿色包装的青睐,或许是那饱满的槲坠里,裹满了难以忘怀的故土情结和淡淡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