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随笔 > 正文

云吞老店

作者: 胡玲2024/03/01随笔

择一事,终一生。一家人,一间店,一门手艺,一辈子

在博罗老城,有一间云吞老店叫"有记",是博罗历史最为悠久的小吃店之一,在小城生活居住过的人,几乎都吃过这店的云吞。

民国时期,博罗有位姓孔的老人,有一手做云吞的好手艺,为了养家糊口,他每日挑着云吞担子,穿街走巷,四处叫卖,日子久了,无论是城里的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喜欢买他的云吞。

后来,孔老先生把云吞手艺传给了子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孔老先生的儿子辞去原本安稳的工作,开了有记云吞店,成为小城最早的一批个体户。现在,孔老先生的曾孙也做起了云吞,成为有记的第四代传人,店面也由原来的一间扩充为四家。

任何时候去有记,店门都是打开的,一进门,便能闻到云吞的鲜香,让人垂涎。尽管是老字号店,生意也好,但店里没怎么装修,还保持着多年前的样子。店主朴实地说,来我这里吃云吞的都是寻常老百姓,没必要把店里装修得像高档酒店一样奢华,接地气最好。

朴素却干净的店面,十几张八宝圆桌,陈旧的水磨石地板,桶装鸡精粉用完后废物利用,用小桶直接装筷子。店里没有菜单,只出品云吞和云吞面,想吃什么直接跟店主说一声就行了。在这种环境里,进店的街坊和客人,相熟的打个招呼,天南海北地聊聊家长,不相识的,也可以相视一笑,拼桌一起吃,可以大口吃,大声说,大声笑,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轻松自在。

酒香不怕巷子深,小小的店里,门庭若市,吃完的食客刚走,新来的食客又到了。老婆婆挎着菜篮买菜回来,来店里吃碗云吞当早餐;遛弯的老爷爷,进店吃碗云吞解解馋;放学归来的学童,吃碗云吞再回家;忙碌的上班族,来不及吃饭,来店里吃碗云吞充饥。

这间店就像老街坊,相处久了,就有感情了,离不开了。常有人对店主说,吃几次这里的云吞就上瘾了,习惯了你家云吞的味道,其它地方的云吞总觉得差点。还有的小时候跟随父母来吃云吞,现在成家立业了,拖家带口地来吃。也有一些小时候生活在这里的,长大后去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工作,每次放假回来,会提着行李箱先来这里吃碗云吞,然后才回家。

店主对老主顾的口味和习惯早已了然于心,熟客上门,不用多问,按客人以往的口味直接做就是了,错不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么多年来,大家之所以喜欢吃这间老店的云吞,关键的还是这店的云吞好吃。

店里的云吞一直采用传统手工制作,食材也颇为讲究,每天一大早去市场购买最新鲜的食材,当天的食材当天食用,绝不过夜。

每天凌晨五点多钟,店主一家人就要开始熬汤,用大地鱼、干虾、鲜虾、猪大骨熬煮两三个小时,熬成一锅又鲜又香的高汤。卖不完的汤即使倒掉,也不会留到第二天。

云吞皮的用量虽然大,但店主一家人却仍然坚持手工擀面皮。在面粉里加入鸡蛋,然后和面、揉面团、擀面,切面皮,每一道工序都靠双手完成,虽然累一些,但做出来的面皮薄如蝉翼,滑如丝缎,晶莹剔透,口感更佳。

云吞馅采用猪的前腿肉,肉质细腻软嫩,不会油腻。肉馅也不是机器绞出来的,而是一刀刀剁出来的。剁出来的肉馅不柴不老,还带着韧劲。

云吞现包现卖,客人来了马上包,几十年的包云吞的经验,店主一家人双手麻利,力度均匀,一碗云吞,没几分钟就包好了,绝不影响上云吞的速度。一只云吞里除了包上鲜肉,还会包上一只鲜虾。

包好的云吞放入高汤中稍煮片刻,捞起盛入碗中,撒上翠绿的葱花。汤色清爽鲜亮,一只只洁白的云吞,精致小巧,吹弹得破。喝一口汤,满满的来自大海的鲜美味道在唇齿间蔓延,回味无穷。

择一事,终一生。一家人,一间店,一门手艺,一辈子。任何一间老店,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留存下来,绝非易事,离不开店主勤勤恳恳的执着坚守,离不开好品质积累的好口碑,离不开店里熨帖人心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