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故事 > 正文

温暖的病房

作者: 王代美2024/04/16故事

周六清晨,满天黑云压小城,刚出门,天飘起了如丝的细雨,又一会儿的功夫,更大的雨滴急促地敲打着邻居家的窗户,哗啦哗啦的响声惊醒了熟睡的老人,纷纷探出头来打量这个"不速之客".我因身体抱恙,疼痛难忍,不得已独自一人打车到县人民医院检查。途中,披着黑色雨衣的骑手在缓慢行驶,行人疾步穿梭在人群中,撑着小伞的我在骤雨中快步走进了医院。

看病的队伍极长,在排队检查过程中,心中的焦虑和不安涌上心头。窗外的雨还在下着,我在心里默默数着雨滴敲打水泥板的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喊到我的号,走进B超检查室,按照医生的指示顺利完成了检查,结果在现场就出来了,医生温柔地把检查报告单递给我,结果正常,悬着的心暂时放下了。另外一个检查报告单在当日下午出来,窗外的雨愈下愈大,回家的路泥泞而漫长,索性中午一直坐在医生门口等待结果。

下午两点钟,二十出头的男医生准时走进了空旷整洁的办公室,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办公室,双手递上另外一份报告单,交由医生研究。他接过报告单,表情突然变得沉重,凝重地对我说淀粉酶异常,马上帮你办理住院。我难以置信地走出医生办公室,伴着风的吹打,眼镜顿时模糊了,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

初次住院,内心忐忑,匆匆忙忙办理了入院手续,在护士的指引下,找到了病房。这个崭新的房间里整齐摆放着两张病床,其中一张床头俨然写着我的名字和入院时间,从来没有在医院长住的我突然拥有了自己的床号。另外一张床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她床尾坐着两个人,一男一女,三十出头的模样,睡眼惺忪,精疲力尽,看起来很憔悴,我想他们应该在这里陪护老人多日了。

住院第二天,因一个人输液不方便,拥有社交恐惧症的我第一次开口向隔壁床的陪护寻求帮助,请她帮忙推放盐水,陪护大姐小心翼翼地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推放着我的药水。结束后,她温柔地对我说:"你一个人不方便,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叫我。"那时,我便对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大姐产生莫名的好感。在后来的日子,我主动向他们打开话匣子。在闲聊中得知,这位大姐和大哥是两兄妹,皆为90后,家在县城沿江乡镇,因奶奶在不久前进行胆结石手术,姐弟俩立马请假回来,在医院轮流照顾她。患病的奶奶今年82岁,身材瘦小,虽然已动手术,但在与我们闲聊的过程中,精神焕发,口齿清晰,使身体虚弱的我感到自愧不如,正是她坚强的精神鼓舞了我。

第二天晚上,右手依然需要输液,护士撤下了右手的其他设备,左手独手抬着沉重的输液架在卫生间和病屋之间活动。同在一个屋檐下,狭小的房间里,我渐渐地与隔壁床的陪护和谐地聊起了家常,一来二去,我们便更加熟悉了。

第三天白天,陪护大哥因急事外出,陪护大姐一人守在奶奶身旁,憔悴地倚靠在病房里一张40厘米高的凳子上试图歇息,奶奶一有不舒服,她就赶忙扒拉双眼,起来服侍。一大早,她细心地帮奶奶洗脸后,便乘坐电梯从十楼到一楼为奶奶购买早餐,亲自喂食。一天里,喂食、倒屎尿、看守盐水……是她一天的任务。夜里,一旦奶奶咳嗽,睡眼朦胧的她立即警觉,赶忙问哪里不舒服,需要做些什么。

因我的一种药水需要日夜不停输着,夜里躺在病床的我也没敢睡着,大概是害怕睡着后盐水没了。久而久之,夜里我变得比平时异常敏感,无数个眯着眼睛又立马睁开的夜晚,静静地听着窗外雨水滴落在地板上的清脆声,落地那么低沉又干脆。医院的夜晚,没有那么凄凉,悉心的护士耐心地为病人换盐水,病人子女形影不离陪护在亲人身旁精心照料,躺在病床上的我被这些温暖的画面感染了,情不自禁用文字记录下来。

住院第五天,情况好转,但依旧需要输液治疗,病情好转的消息顿时填满了心头。在与医生沟通后,确认可以出院,托起臃肿的右手迅速收拾东西。隔壁床的奶奶也在为我高兴,迫不及待地问陪护大姐她啥时候出院。临走前,我与隔壁床奶奶、陪护大哥、陪护大姐做了简短的告别,大步走出病房,快速按下一楼的电梯键。

走出医院,阳光刺眼,微风抚面,是熟悉的夏天味道。世间纵有万般艰难,但人间温暖常在,只要心中有阳光,终究能冲破黑暗,战胜困难,重新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