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作品 > 散文 > 正文

打酱油

作者: 陈永兰2023/11/06散文

春节前,到恒顺打酱油,已然成为镇江人特有的年俗,在那川流不息,人头攒动的人群中,我家人的身影一定不会缺席。

说起我家打酱油的经历,要追溯到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那时,每年春节前,作为福利待遇,恒顺酱醋厂会生产一批特制的酱油、醋,职工凭厂里发的印有5公斤10公斤不等的券,到厂里付款换成提货单,然后再到车间去排队打酱油。

好友的哥哥在恒顺酱醋厂工作,每年春节前夕,好友会向她的哥哥要厂里发的票给我,我再拿回去交给爸爸妈妈,由他们去恒顺打酱油。因为打一次酱油需要排两次队,为了节省时间,父母亲分工合作,妈妈在门口排队交钱换票,父亲直接去车间排队,妈妈付完款后迅速赶到车间,将提货单送给父亲,就这样,父母亲在配合默契中“无缝对接”打好了酱油。

那个时候,酱油票还有点紧俏,没有票还打不了特供的酱油,我妈妈是位热情、善良之人。她对我说:亲戚、邻居谁谁谁看到我们家打的酱油好,也想要呢。我听懂了,邻里之间理应相互帮忙,我的同学满足了我的需求。妈妈拿到票后,兴奋地将这些票分发给亲朋好友。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和恒顺有业务上往来,春节前夕,公司业务员会送些酱油、醋票来给我,从那以后,请同学哥哥帮忙要票的历史就结束了。

多少年后,我曾不解地问过妈妈:酱油不是紧俏商品,市场上品牌很多,您为什么单买恒顺酱油存贮在家中呢?妈妈说:“恒顺酱油色香味好,放多久都不会变质,春节不打酱油心不踏实,我只有看到它放在家里心才安,再说你常州的姨妈也喜欢呀。”自此,到恒顺打酱油放在家里,成了我们家过年的重要标志。

岁月不饶人,随着父母亲年迈,去恒顺打酱油已力不从心了。作为家中的长女,我理所应当地接过了春节打酱油的重任。由于市场变化,凭票供应已逐渐取消,散打的醋已换成桶装,只保留着散打酱油。因为责任在肩,春节前,我会特别留心观看报刊、电视、公众号,或者街道上的横幅,关注打酱油活动的起止时间和地点,每到打酱油之日,无论是在中山西路老恒顺厂里,还是在南山北入口广场,活动现场总是红旗飘扬,市民们拎着大桶小壶,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我也加入其中和他们一起井然有序地排队打酱油,尽享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