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楼前的油菜花海
周日,阳光灿烂,我们从县城出发,驱车约30分钟,到达位于永岁镇石岗村委石岗村的燕窝楼前游玩。来到了熟悉的地方,眼前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油菜花海让我惊讶。因为在县城附近,我们经常一年二三次来此地游玩,如此壮观的油菜花海,我也是第一次看见。没想到今年的油菜种植面积如此之大,且连片种植,燕窝楼前成了金黄的汪洋花海。停车,站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远眺,花海里散落着三三两两的游人,燕窝楼远远地浮在花海北岸,一条笔直平整的村道直直地通到燕窝楼。
往年,这片宽阔的田野也种油菜花,但不成片,一块块油菜花田点缀在待耕的稻田里。油菜花田块大小不一,油菜花却如同统一口径一般,长势旺盛,努力盛开,一块块金黄镶嵌在田野里,近赏远观,皆美不胜收。
今年,仿佛约好了似的,所有的田里都种上了油菜花。今年春来早,阳光殷勤守候,油菜花开得格外灿烂,格外热烈。这里的油菜花茎干粗壮,高过人头,叶子碧绿,似与花朵竞妍,碧绿之上浮着纯粹耀眼的金黄。黄澄澄的色彩在眼前铺陈开去,流向目光尽头,守护着村庄,守护着燕窝楼。
燕窝楼系明代建筑,是广西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木质牌楼,始建于公元1495年,距全州县城约15公里,系蒋氏祠堂之门楼,原名"教睦堂".燕窝楼坐北朝南,由两重天井的四合院组成的三进院落,因地形由低至高,沿纵轴线布置祠门、祠堂及神堂。全楼采用明代独特的飞檐单翘单卯榫构筑,共324个"弓"字斗拱卯榫,无一钉梢,环环相扣,衔接而成,形如燕窝。建筑群的精华在于构筑精巧的门楼,门楼由上四层下三层的"弓"字形木榫环环相扣,衔接成斗拱,中间以牌匾为界,斗拱的方向均向两侧倾斜,层层翘出向上成菱形漫射状,严丝合缝地支撑了上面的屋顶。因其形如燕窝,故被后人称为燕窝楼。如今,燕窝楼已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田畴平坦,阡陌纵横,笔直的水泥渠和原生态的田埂路都隐在花海中,但总会找得到进口和出口,非常适合零距离观赏油菜花。二月里来好春光,和风习习,阳光在云海里穿行,不时露出温柔的笑脸。游人三五成群,徜徉在花海里,孩子们尽情嬉戏,女人几乎都在拍照,拍孩子,拍自己。4个穿着湖蓝色工作服的游人从远处走来,他们应该是同事,不知是哪个单位,我是第一次见到那种明艳湖蓝的工作服。他们穿行在金黄的花海里,色彩惊人的明艳,惊人的和谐。我们拍照,赏花,惬意地享受着春风拂面的感觉,忙得不亦乐乎。不知谁的无人机,几次来到我们的头顶盘旋,嗡嗡嗡地响着,像一只巨大的、辛勤的蜜蜂。我们在看风景,同时也是别人眼里的风景。
三五好友,随便在花海里找个地方坐下来,尘世喧嚣便远远离去。眼前的油菜花千朵万朵,静立无言,花香细细,似有若无。蜜蜂们忙碌不已,它们急速地扇动着翅膀,或急速转圈,或上下翻飞。当你凝神屏息,将镜头对着它们,想要定格一个精彩的瞬间时,它们却不领情,甚至有些不屑一顾,不断地展翅弹开,在这朵花上站站,在那朵花上停停。
燕窝楼正屹立村口。我们在油菜花海里流连忘返,待到17:30左右,赶到燕窝楼前,门已锁上,无法入内。楼前,村民安详闲聊。我们驻足观赏,拍照,村民们见惯不怪。据说,春天里常有燕子在楼上呢喃,在田野里穿梭。不知是季节尚早还是天色已晚,我们这次未见到燕子,期待下一次前来,以偿心愿。